“沒什麽事吧?”


    “沒有, 他們看我是華國公民,就讓我走了。我就是想起之前你提醒過我的那件事……”


    “……議會大廈是恐怖襲擊高發地點,我隻是隨便舉個例子而已。”商景行沉默了一會兒, 說道。


    莫長安見她不想說消息來源,便也沒再追問。


    這或許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灰色領域吧。


    就算兩國交好,華國收到這樣的消息的時候,並不會提醒對方的。不然還得解釋消息來源,那是更麻煩的事。


    商景行又交代了莫長安幾句, 便去做實驗去了。如果進展得快的話, 不要多久她就能去英國看莫長安了。


    沒過幾天,莫長安就從網上看到那天在銀行裏遇到的那名議員,因為私生活混亂的原因被擼了位置。


    正如大使館的人說的那樣,又過了沒多久,英國政府的人就聯係到了莫長安。他們不僅給莫長安兩萬英鎊的獎勵,還許諾, 如果莫長安願意留在英國,他們將很快給莫長安一個英國公民的身份。


    在請莫長安來之前,英國政府已經把莫長安的情況摸了個幹幹淨淨。


    莫長安不僅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從他中學時期的表現來看, 無疑是個天才。更重要的是,莫長安來到英國當交換生的原因,他是因為華國政治而來的。


    而英國,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莫長安謝絕了英國政府的邀請,英國政府也沒有強求。莫長安隻是一名文學創作者,而非科研人員,他同意了,算是意外之喜,不同意,那也不算是多大的損失。


    國外和國內的情況相似,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家的關注點漸漸轉移到了網上,但他們的實體雜誌卻沒有國內下滑得那麽厲害。


    莫長安寫的《木匠》在第一次登上《故事》的時候,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還有人特意給雜誌社寫郵件,是關於了這篇的感想的。


    這些留言,被雜誌社放在了他們官方網站上《木匠》這篇的下麵。經常購買《故事》的讀者,可以通過網站,與喜歡這篇故事的其他的讀者進行交流。


    國外的大學放假時間與國內的不一樣,聖誕節會放三周的假期,而國內春節的時候,是不放假的。三周的時間太短,也就沒必要迴國內了。


    放假期間,莫長安他們宗教學專業不需要做實驗,也就隻有一些老師布置的作業,寫讀後感或者論文之類的。所以大部分時間被莫長安用來寫《木匠》了。


    莫長安似乎很喜歡快樂結局中參雜悲劇,他的許多都是這麽寫的。


    木匠在經曆了英國人的歧視、不屑等等困難之後,與同為華國來的小夥伴一起,將他們帶來的手藝在倫敦發揚光大,並且獲得了不小的名氣。


    他們不再像剛過來那樣,隻能在碼頭當等級最低的苦力工。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業,王皮特還遇到了一名美麗大方不介意小皮特的英國姑娘。


    當年,他們為了生存而來,現在,已經能夠讓自己過得很好。


    有人問王皮特,以他現在的財富,迴到國內,肯定會比在英國生活的地位高,他為什麽不迴國呢?


    王皮特隻是對他笑了笑,說了一句話:“在國內,僅是憑借手藝,我永遠沒辦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處於那個時代的華國,許多傳統的技藝都在戰亂中遺失了。他們學習西方人使用鋼筆寫字,摒棄原有的毛筆字。就算有許多像王皮特這樣的手藝人,頂多能混個溫飽而已。


    王皮特其實並不在意他身份的高低,但比起帶著這些錢迴去過有錢人的生活,他更願意在英國,成為一名藝術家,將自己所學習的藝術發揚光大。


    藝術是不分國界的,隻要能把手中的手藝傳承下去,那在哪裏留下傳承又有什麽區別呢?


    隻是那個人並不懂王皮特所想,與王皮特分開之後,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扭頭與別人感歎又多了個崇洋媚外的有錢人去了。


    《木匠》算是長篇裏較短的了,除了下一個月要給雜誌社的稿子,莫長安把所有的故事寫出來之後,又修改了兩遍,才把所有的稿子發給了雜誌社那邊。


    這時候,倫敦大學已經恢複上課一段時間了。


    英國的冬天與國內南方的冬天類似,因為經常下雨,所以有些濕冷。但是與國內的南方相比,這邊又好太多了,因為有暖氣。暖氣是可以自己開關的,可以由住宿的人隨意調節。


    元旦過去沒多久,莫長安又接到了李琴和莫建國的電話。


    “喂?媽?”


    “猜猜我們在哪?”


    “你們又去哪玩去了?夏威夷?”上過一次當的莫長安表示絕對不上第二次當,結果又輸了。


    “我和你爸已經到倫敦了,現在正在機場附近的一家咖啡廳,你看你什麽時候有空來帶我們去玩玩?”


    “現在?”


    “不然呢?下飛機有一會兒了,這裏挺冷的。”


    “你們來的話為什麽不跟我說一聲啊,我下午還有課,不然你們再坐一會兒,然後作出租車來倫敦大學?”


    “那你先上課,我和你爸自己逛逛。”


    “你們又不會英語,逛什麽啊,到時候迷路了我都沒法找到你們。”


    “誰說我們不會英語的?之前我和你爸把公司的職務辭了之後,就一起報了個英語培訓班,有外教的那種,花了五萬塊錢呢,現在已經可以跟外國人進行簡單交流了。”李琴非常自豪地說道。


    這又是莫長安不知道的……


    “好吧,那你們可以去牛津街看看,可以買點想買的東西。手機少用一些,天氣太冷了容易掉電,等我上完課就去找你們。”


    “知道了,你上課去吧,掛了啊。”


    於是,莫長安又被李琴把電話掛了,他連莫建國的聲音都沒聽到。


    下午的課隻有一個半小時,莫長安上完課之後跟傑力弗和馬克說了一聲,就叫了個出租車往牛津街去了。


    他到的時候,李琴和莫建國已經逛了好一會兒,此時正在一家餐廳裏吃著牛排。


    李琴和莫建國坐在櫥窗邊上,莫建國穿著一件加絨的夾克,給李琴切著牛排。而李琴則穿了一件鵝黃色的羽絨服,托著一杯紅酒,正跟莫建國笑著說些什麽。


    家裏有錢之後,李琴就開始重視保養起來,現在看著也就三十出頭的模樣,莫建國一向看著年輕,兩人看起來都不像莫長安的父母,更像是他年長的兄長和嫂子。


    他們這樣的形象,怎麽也想不到兩人最高的學曆隻是初中畢業。而幾年前,他們兩人,一個人還躺在醫院不省人事,一個人推著小車,走街串巷隻為了多賺一些錢。


    “哢嚓!”一聲快門的響聲從旁邊傳來,那是一個穿著休閑服的年輕人,手上拿了個相機。


    “我觀察那對情侶好一會兒了,我很少能見到這麽有氣質的華國人,而且用餐規則一點都挑不出錯,他們一定與哪位貴族是朋友。”年輕人衝莫長安笑了笑,露出了一口大白牙。


    莫長安失笑,他們的西餐禮儀應該是在生意場上練起來的。而李琴跟莫建國更是第一次來英國,說不定連英國人的樣貌都分不清,更別提認識哪位貴族了。


    “他們是我的父母。”莫長安說道。


    “啊!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有意冒犯他們的肖像權的,我隻是覺得這個場景,應該被留下來。”


    “沒關係,不過你迴去之後,能夠把照片發給我一份嗎?”


    “沒問題!我可以洗好了之後給你寄過去。”


    “這個不用,你把文件發到我的郵箱就可以了。”


    “好的,好的。”


    跟年輕人交換完聯係方式之後,莫長安才走進餐廳,往李琴和莫建國他們所在的卡座走去:“爸,媽。”


    “嗯?來了?想吃什麽去點。”


    莫長安也不客氣,點了個能填飽肚子的食物。


    “你們找好住的地方了嗎?”


    “還沒呢,今晚隨便找個地方住一晚上,明天我們準備去找個短租的房子,等過完年我和你爸再走。”


    本以為李琴和莫建國隻是來英國旅遊順便看看他,沒想到他們是想來這裏陪他一起過年的,莫長安感覺自己的眼睛酸酸的,瞬間濕潤起來。


    “嘖,多大了,還哭鼻子?”李琴一臉嫌棄。


    “別這麽說他,雖然都二十好幾了,但還不是我們的兒子?”莫建國雖然表麵上是在幫莫長安說話,但是莫長安聽了之後卻並不覺得感動呢。


    “我二十一都沒滿,什麽叫二十好幾了?”


    “什麽叫二十一沒滿?七月份的時候你就滿二十上二十一了,馬上就要上二十二了,國家規定都能結婚登記了。”


    “那也不能說是二十好幾吧?”


    “都二十三了,怎麽就不叫二十好幾了?”


    莫長安:……


    行吧,一會兒又大了一歲,你們愛咋算咋算,你們開心就好。莫長安毫不懷疑,他再迴幾句嘴,他就要變成老光棍了。


    晚上,莫長安送李琴和莫建國去了酒店,自己迴到公寓,收到了年輕人給他發過來的照片,馬上給商景行轉發了過去。


    長安:看,我爸媽!好看吧!o(*≧▽≦)ツ


    作者有話要說:  6月1又要考試了,依舊日三。


    偶然發現一本書挺有意思的,《黑粉穿到你身邊》by所央(這次字數絕對不少)


    講的女主總是莫名其妙突然出現在她家愛豆的死對頭身邊,結果對方以為她是他的粉絲,實力寵(黑)粉的故事,挺搞笑的。


    第162章


    迴應自然是沒有及時迴的, 商景行忙著做實驗, 哪有那麽多時間看手機。


    李琴和莫建國在倫敦大學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價格有些小貴, 不過他們就住一個多月, 這點錢還是夠的。


    不上課的時候, 莫長安就會來李琴和莫建國他們租的公寓吃飯, 以至於傑力弗和馬克十分幽怨。特別是在莫長安帶他這倆室友去見了父母之後,嚐到了李琴比莫長安好了不止一百倍的手藝, 就更幽怨了。


    雖然國外不過春節,但是對國外的華人來說,春節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唐人街從春節前就已經進入了即將過年的狀態,每家每戶掛上了燈籠,貼上了對聯,還留出了專門點鞭炮的空地。


    充滿了年味, 許多外國人為了感受華國的新年, 會在這段時間前來參觀。


    這是莫長安第一個在國外過的年, 也是莫家第一次不在家裏過的年。身邊都是帶著異域口音的外籍華人,卻帶給了遠在他鄉的人們一絲絲溫馨。


    “行了,你迴去吧, 我和你媽上飛機了。”


    莫建國用力地揉了揉莫長安的頭, 莫長安有些不舒服地把腦袋扭到了一邊:“我都這麽大了, 不要隨便摸我的頭。”


    “嘖,兒大不由娘啊!”


    “拜托,我媽還在旁邊呢!”


    聽到這裏, 李琴反應也是極快的。抽出包裏的絲巾,裝模作樣地在臉上擦了擦,道:“哎!兒大不由娘啊!”


    莫長安聽著眼角直抽抽:“你們快走吧,飛機馬上就要檢票了,到時候該趕不上飛機了。”


    “早點迴來。”


    “知道了~”


    到過完年為止,《木匠》在《故事》上已經連載了三個月了,還剩最後一個部分沒有在雜誌上放出來,在英國境內也獲得不小的名氣。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他們在上課的時候,被一個教授拿來舉例了。


    宗教學涉及到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有一門選修就與華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養成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易少一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易少一橫並收藏文豪養成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