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國閉著眼,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如果不是瘦得顴骨凸起,眼睛和臉頰凹陷,就像是睡著了一樣。
莫母沒有給莫建國請太好的護工,她也請不起。所以現在的護工的任務就是叫護士給莫建國換藥,把每天的排泄物倒了,然後每三天給他擦洗一遍身子。
就這,都還要一個月四千五百塊錢。
除了護工的四千五,莫母還得付住院費、藥費、營養費,大概要交一萬左右。莫母起早貪黑,因為用料實在,一個月也就一萬出頭,給自家留下用的已經沒有幾個錢了。
莫父變成了植物人,隻能以營養液維持生命,已經瘦得不成樣子。
莫長安想起前世莫建國醒來的那天,一向堅強的李琴趴在病床邊上狠狠地哭了一場。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歇斯底裏,一直哭到嗓子啞了才停下來。
還有不到兩年,莫長安默默地算著時間。
具體日子他記不太清了,隻知道是初三上學期結束的那個寒假。他和他媽難得的都在醫院,莫建國就這麽睜開了眼。
莫長安看了看護士站牆上掛著的鍾,捏緊了拳頭。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在莫父醒來之前,他一定要改善家裏的條件,讓他媽不再這麽辛苦。
給莫建國按摩了兩小時之後,莫長安去李琴那拿了今天的晚飯,迴到了家中。
先將身份證的掃描件從郵箱裏下下來之後,莫長安才打開了qq,結果一開,就有十來條未讀消息。
他的qq隻加了武旭華和編輯,但是右下角閃動的頭像分明是他新加上的編輯的頭像。
他打開了對話框,從下午5點開始,編輯就一直在給他發消息了。平均十五分鍾一條,一直到7點,他還沒迴複,編輯才無奈作罷。
莫長安他們初一下午有三節課,從兩點半上到四點五十。再去醫院倆小時,迴來就已經接近八點了。
前幾條都是問他在不在,和他什麽時候在,讓他在的時候給她發信息。到後麵,就變成了長篇大論。
編輯先是給他道了歉,然後向他確認他跟那個“作文寫上中央文件的莫長安”的關係,並把競爭對手針對他們在網上做的事一並說了。
未經過他的允許,直接用他之前發生過的事來炒作,莫長安其實是有些生氣的。不為別的,就為了那片作文中上了中央文件的話是他唯一不是自己寫的句子。
之前想將前世的作品搬到這邊來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太多,但是現在事態擴大了,他反而像是被人在臉上重重地打了兩巴掌,火辣辣的疼。
但是編輯也給他解釋了,幹這件事的人並不是半月雜誌社,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推到了風浪尖。
早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他就不會留自己的真名,更不會把聯係地址留在了學校。
千金難買早知道,事已至此,他隻能盡量挽迴。
就像編輯說的那樣,隻要他能夠再寫出兩三篇同質量的小說來,那對他的攻擊將會不戰而敗。
“如果作文上中央文件指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話,確實是我寫的。”莫長安迴複編輯。
莫長安這句話一發過去,編輯的頭像就亮了起來。
“滴滴滴滴”的聲音象征著對方的迴複。
“你迴家了?我還說最後等5分鍾,沒想到還真等到你了。”
為了聯係到莫長安,魯梅花主動提出留在辦公室裏加班。因為莫長安是學生,所以她特地等到學生放學之後才給他發的信息。
沒想到她遲遲沒有得到對方的迴複,莫長安灰色的頭像掛在那裏,絲毫沒有想要亮起來的意思,消息石沉大海。
等了五分鍾又五分鍾,半小時又半小時,她男朋友終於打電話來催了。她說服自己,事情還沒這麽糟糕,距離下月《最懸疑》發行的日子還有半個來月,等莫長安看到消息之後約個時間再聯係也不遲。
就這最後幾分鍾,莫長安的頭像卻亮了起來。
“對於新的小說我有一些想法,但是我不保證大家能不能喜歡它。”
“沒事,你先寫,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有經驗豐富的編輯能夠對你提供指導。”
“不用了,謝謝,故事的輪廓我已經有了,等我寫出來再說吧。”
“好的,網上的那些言論你不用太在意。雖然他們先前買了熱搜,請了水軍,但是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應該不會再花錢了。不出兩天,熱度就會下去。”
“如果有記者來采訪你的話,你隻要讓他們等著下個月的《最懸疑》就行。”
這件事鬧得這麽大,魯梅花有些擔心又有沒事做的記者去找莫長安采訪。怕莫長安沒有被采訪的經驗,所以交代了他兩句。
“我知道的。”
莫長安才不怕記者,他隻要在學校一天,記者就不能拿他怎麽樣。如果記者去找他媽的話,他就想辦法大鬧一場。反正他是個小孩,在法律中,小孩子是受到保護的,而且他是有理的一方。
“這是我媽的身份證和我的身份證掃描件。”莫長安把掃描件發了過去。
“好的,蓋了公章的文件我已經寄到你學校去了,一式兩份,你兩份都簽字,然後把一份寄迴來。”
“嗯。”
半月雜誌社在東省的e市,e市和n市都是一線城市,物流雖然不像後來那麽發達,但也算是暢通無阻。郵件的話,大概三天就能收到。
莫長安不是個主動的人,一開始他想寫小說,是因為家庭條件使然。後來參加作文大賽,小說投稿,都是為了完成係統的任務。而這次兩篇小說的間隔被鎖得這麽短,也是外力推動的原因。
不過既然已經這樣了,他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新的小說他有想法並沒有騙編輯,這個想法是他在看到編輯留言的消息的時候想到的。
這是一個有關不可能犯罪的故事,故事的背景還是在醫院。
莫愛國所住的n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門口的空地上有個噴泉,噴泉中間是一個銅質的雕塑,雕塑約有四五米高,最頂上有一根鋒利的尖頂,背景由此展開。
如果第二天早上,護士換班吃早餐的時候,看到雕塑上掛了一具血流盡的屍體,雕塑頂端的尖頂穿透了屍體的腹部……
第18章
第二天, 林誌強發了一條微博。
“新中篇的小說《詭案》將在下月在《懸疑天下》上連載, 請大家多多支持。順便說一句, 懸疑小說不是會寫作文就能寫得好的, 有些人可別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網上不乏好事之人, 隻要關注林誌強的人, 就能知道他以前合作的雜誌社是《最懸疑》而不是《懸疑天下》。而最近一天的熱搜的熱度還沒冷下去, 林誌強這句話講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林誌強的這條微博下邊引發了兩邊倒的評論,一邊覺得林誌強一個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嘲諷一個初中生自掉身份,另一邊認為林誌強幹得漂亮, 什麽年紀的人幹什麽年紀的事, 沒學會走就先跑是不成的。
本來林誌強隻有一萬多的粉絲, 借著這個熱度蹭上了三萬。
這年頭電腦才開始走進各家各戶, 智能手機的功能都沒多少, 就更別說以後手機上必不可少的微博app了。
所以微博上吵得火熱,對莫長安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一是學生們很少有時間玩電腦,就算玩電腦也不會去刷微博而是打遊戲;二是莫長安這幾天一直琢磨著新的小說,電腦幹脆就休息了好幾天, 一直到他把框架結構理順了,才開始動手碼字。
本來已出院的病人為何無辜出現在噴泉的雕塑上?
究竟是情殺還是仇殺?
溫暖笑容的麵孔下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麵孔?
嫌疑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兇手究竟是誰?
且看天才初中生莫長安又一部懸疑大作——《身邊的兇手》。
這是魯梅花收到莫長安發過來的稿子之後, 腦子裏閃過的宣傳語句。
在這之前, 她已經設想過了無數種最壞的結果, 隻是沒想到莫長安這篇新的小說質量這麽好。
死者離奇的死亡原因, 警方排查了死者生前的關係, 鎖定了四名嫌疑人。
死者生前的人際關係處理得極為糟糕,幾乎他認識的每個人都與他發生過爭吵。要不是他還有那麽幾個錢,不然早就沒有人願意跟他來往了。
警察從中挑出了曾經與死者發生過較大的矛盾的四個人。
一個是借貸關係。該嫌疑人欠了死者一百二十萬元,而且最近死者催債催得很緊,如果死者死亡,他就不需要這麽早還錢了。
一個是情敵關係。死者是二婚,這名嫌疑人是死者的現任夫人的前夫,而且這名前夫一直不同意離婚。後來是死者花了一大筆錢打了官司,才讓兩人離婚的。
一個是死者的同事。死者是一家普通工司的員工,他有錢並不是因為他是老板,而是因為他賣了一些祖傳下來的古董,才獲得了一筆錢財。而這個同事,則是真正的有錢人,看不起他這樣的暴發戶。
兩人多次在公司裏發生衝突,而且產生了激烈的口角。同事曾在激動之時說過“你這樣的暴發戶我能隨時把你弄死”這樣的話。
還有一個則是死者的弟弟。死者的父母雙雙都七十來歲,而死者因為不願意將父母接到家裏來住,就給了弟弟一筆錢,讓他照顧父母。一開始弟弟還挺樂意,但當他知道死者的錢是父母留下的古董賣來的之後,就開始對死者不滿。
看起來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殺人動機,且都有不在場證明。
魯梅花順著小說中給出的線索,開始分析四個人到底誰才是兇手的時候,劇情突然反轉。警察的調查有了新的發現,這四個人居然都洗清了嫌疑。
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
這是一篇中篇小說,莫長安足足構思了三天才開始動筆,預計有六萬字的樣子。
因為這次與之前的《秦醫生》不同,他沒有足夠的積分去讓係統批改,隻能自己慢慢地完善細節和情節,反複推導其中不通順的地方,加以改正。
在周四的晚上,他把寫出來的三萬字給魯梅花發了過去,看看反饋。如果雜誌社覺得不行的話,再改也還來得及。
“主編主編,你看這成不?”魯梅花興奮地把莫長安新發來的稿子給朱主編發了一份。
這時候可沒人敢找魯梅花要稿子看了,到時候要是又泄露出去,那可是誰都說不清。
朱主編一臉嚴肅地打開了文檔,看著看著,表情越來越平和,魯梅花的心裏也暗暗舒了一口氣。
要說這幾天壓力最大的不是朱主編,而是她。
半月雜誌社可不是這麽好進的,她能夠擊敗幾百人的競爭對手成為新入職的三名編輯之一,她媽在她家的小區裏宣傳了一迴又一迴。
這次她看好莫長安,給莫長安爭取到了最大的稿酬,但也因為莫長安的原因導致林誌強被華生雜誌社挖走。如果上麵的人用她來出氣,這才是有理也說不清。
她跟朱主編力薦莫長安之後,朱主編不知道跟上邊說了些什麽,上邊沒有公開對這件事做出表態,朱主編憑她一人之力,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如果莫長安的新小說再不能入人眼,那她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在這裏待下去了。
“之前頂了林誌強的位置的人是誰?”朱主編問。
“叫什麽月的,是個新人。質量一般,但是這期投稿的中篇小說實在是比較少,所以隻能拿他來湊數了。”負責排版的編輯迴答,而這個作者也是她發現的。
“換到下一期去,這一期用莫長安的稿。”
“莫長安後麵的稿子還沒發過來呢?”有編輯提醒她。
作者寫小說虎頭蛇尾的情況也不少見,前麵做了許多鋪墊,結局卻並不如意。這個莫長安,未必不是這樣的情況。
“林誌強給我們發稿子的時候也沒把全稿發過來。”朱主編說,“行了,就這樣,他這裏就斷得挺好,你們幫忙校正一下,我看了,目前沒有語病,不過得再檢查一下。”
“好的。”
朱主編離開之後,編輯們才開始竊竊私語。
“我感覺這篇小說不比林誌強那篇差,論文筆,莫長安是拿過作文大賽一等獎的人。我一直覺得高中的時候,寫作水平就是我的巔峰,而他則超過了全北省的初、高中生。”
“我要是在北省考高考的話,我這成績連三本都上不去。”
莫母沒有給莫建國請太好的護工,她也請不起。所以現在的護工的任務就是叫護士給莫建國換藥,把每天的排泄物倒了,然後每三天給他擦洗一遍身子。
就這,都還要一個月四千五百塊錢。
除了護工的四千五,莫母還得付住院費、藥費、營養費,大概要交一萬左右。莫母起早貪黑,因為用料實在,一個月也就一萬出頭,給自家留下用的已經沒有幾個錢了。
莫父變成了植物人,隻能以營養液維持生命,已經瘦得不成樣子。
莫長安想起前世莫建國醒來的那天,一向堅強的李琴趴在病床邊上狠狠地哭了一場。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歇斯底裏,一直哭到嗓子啞了才停下來。
還有不到兩年,莫長安默默地算著時間。
具體日子他記不太清了,隻知道是初三上學期結束的那個寒假。他和他媽難得的都在醫院,莫建國就這麽睜開了眼。
莫長安看了看護士站牆上掛著的鍾,捏緊了拳頭。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在莫父醒來之前,他一定要改善家裏的條件,讓他媽不再這麽辛苦。
給莫建國按摩了兩小時之後,莫長安去李琴那拿了今天的晚飯,迴到了家中。
先將身份證的掃描件從郵箱裏下下來之後,莫長安才打開了qq,結果一開,就有十來條未讀消息。
他的qq隻加了武旭華和編輯,但是右下角閃動的頭像分明是他新加上的編輯的頭像。
他打開了對話框,從下午5點開始,編輯就一直在給他發消息了。平均十五分鍾一條,一直到7點,他還沒迴複,編輯才無奈作罷。
莫長安他們初一下午有三節課,從兩點半上到四點五十。再去醫院倆小時,迴來就已經接近八點了。
前幾條都是問他在不在,和他什麽時候在,讓他在的時候給她發信息。到後麵,就變成了長篇大論。
編輯先是給他道了歉,然後向他確認他跟那個“作文寫上中央文件的莫長安”的關係,並把競爭對手針對他們在網上做的事一並說了。
未經過他的允許,直接用他之前發生過的事來炒作,莫長安其實是有些生氣的。不為別的,就為了那片作文中上了中央文件的話是他唯一不是自己寫的句子。
之前想將前世的作品搬到這邊來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太多,但是現在事態擴大了,他反而像是被人在臉上重重地打了兩巴掌,火辣辣的疼。
但是編輯也給他解釋了,幹這件事的人並不是半月雜誌社,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推到了風浪尖。
早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他就不會留自己的真名,更不會把聯係地址留在了學校。
千金難買早知道,事已至此,他隻能盡量挽迴。
就像編輯說的那樣,隻要他能夠再寫出兩三篇同質量的小說來,那對他的攻擊將會不戰而敗。
“如果作文上中央文件指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話,確實是我寫的。”莫長安迴複編輯。
莫長安這句話一發過去,編輯的頭像就亮了起來。
“滴滴滴滴”的聲音象征著對方的迴複。
“你迴家了?我還說最後等5分鍾,沒想到還真等到你了。”
為了聯係到莫長安,魯梅花主動提出留在辦公室裏加班。因為莫長安是學生,所以她特地等到學生放學之後才給他發的信息。
沒想到她遲遲沒有得到對方的迴複,莫長安灰色的頭像掛在那裏,絲毫沒有想要亮起來的意思,消息石沉大海。
等了五分鍾又五分鍾,半小時又半小時,她男朋友終於打電話來催了。她說服自己,事情還沒這麽糟糕,距離下月《最懸疑》發行的日子還有半個來月,等莫長安看到消息之後約個時間再聯係也不遲。
就這最後幾分鍾,莫長安的頭像卻亮了起來。
“對於新的小說我有一些想法,但是我不保證大家能不能喜歡它。”
“沒事,你先寫,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有經驗豐富的編輯能夠對你提供指導。”
“不用了,謝謝,故事的輪廓我已經有了,等我寫出來再說吧。”
“好的,網上的那些言論你不用太在意。雖然他們先前買了熱搜,請了水軍,但是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應該不會再花錢了。不出兩天,熱度就會下去。”
“如果有記者來采訪你的話,你隻要讓他們等著下個月的《最懸疑》就行。”
這件事鬧得這麽大,魯梅花有些擔心又有沒事做的記者去找莫長安采訪。怕莫長安沒有被采訪的經驗,所以交代了他兩句。
“我知道的。”
莫長安才不怕記者,他隻要在學校一天,記者就不能拿他怎麽樣。如果記者去找他媽的話,他就想辦法大鬧一場。反正他是個小孩,在法律中,小孩子是受到保護的,而且他是有理的一方。
“這是我媽的身份證和我的身份證掃描件。”莫長安把掃描件發了過去。
“好的,蓋了公章的文件我已經寄到你學校去了,一式兩份,你兩份都簽字,然後把一份寄迴來。”
“嗯。”
半月雜誌社在東省的e市,e市和n市都是一線城市,物流雖然不像後來那麽發達,但也算是暢通無阻。郵件的話,大概三天就能收到。
莫長安不是個主動的人,一開始他想寫小說,是因為家庭條件使然。後來參加作文大賽,小說投稿,都是為了完成係統的任務。而這次兩篇小說的間隔被鎖得這麽短,也是外力推動的原因。
不過既然已經這樣了,他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新的小說他有想法並沒有騙編輯,這個想法是他在看到編輯留言的消息的時候想到的。
這是一個有關不可能犯罪的故事,故事的背景還是在醫院。
莫愛國所住的n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門口的空地上有個噴泉,噴泉中間是一個銅質的雕塑,雕塑約有四五米高,最頂上有一根鋒利的尖頂,背景由此展開。
如果第二天早上,護士換班吃早餐的時候,看到雕塑上掛了一具血流盡的屍體,雕塑頂端的尖頂穿透了屍體的腹部……
第18章
第二天, 林誌強發了一條微博。
“新中篇的小說《詭案》將在下月在《懸疑天下》上連載, 請大家多多支持。順便說一句, 懸疑小說不是會寫作文就能寫得好的, 有些人可別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網上不乏好事之人, 隻要關注林誌強的人, 就能知道他以前合作的雜誌社是《最懸疑》而不是《懸疑天下》。而最近一天的熱搜的熱度還沒冷下去, 林誌強這句話講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林誌強的這條微博下邊引發了兩邊倒的評論,一邊覺得林誌強一個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嘲諷一個初中生自掉身份,另一邊認為林誌強幹得漂亮, 什麽年紀的人幹什麽年紀的事, 沒學會走就先跑是不成的。
本來林誌強隻有一萬多的粉絲, 借著這個熱度蹭上了三萬。
這年頭電腦才開始走進各家各戶, 智能手機的功能都沒多少, 就更別說以後手機上必不可少的微博app了。
所以微博上吵得火熱,對莫長安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一是學生們很少有時間玩電腦,就算玩電腦也不會去刷微博而是打遊戲;二是莫長安這幾天一直琢磨著新的小說,電腦幹脆就休息了好幾天, 一直到他把框架結構理順了,才開始動手碼字。
本來已出院的病人為何無辜出現在噴泉的雕塑上?
究竟是情殺還是仇殺?
溫暖笑容的麵孔下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麵孔?
嫌疑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兇手究竟是誰?
且看天才初中生莫長安又一部懸疑大作——《身邊的兇手》。
這是魯梅花收到莫長安發過來的稿子之後, 腦子裏閃過的宣傳語句。
在這之前, 她已經設想過了無數種最壞的結果, 隻是沒想到莫長安這篇新的小說質量這麽好。
死者離奇的死亡原因, 警方排查了死者生前的關係, 鎖定了四名嫌疑人。
死者生前的人際關係處理得極為糟糕,幾乎他認識的每個人都與他發生過爭吵。要不是他還有那麽幾個錢,不然早就沒有人願意跟他來往了。
警察從中挑出了曾經與死者發生過較大的矛盾的四個人。
一個是借貸關係。該嫌疑人欠了死者一百二十萬元,而且最近死者催債催得很緊,如果死者死亡,他就不需要這麽早還錢了。
一個是情敵關係。死者是二婚,這名嫌疑人是死者的現任夫人的前夫,而且這名前夫一直不同意離婚。後來是死者花了一大筆錢打了官司,才讓兩人離婚的。
一個是死者的同事。死者是一家普通工司的員工,他有錢並不是因為他是老板,而是因為他賣了一些祖傳下來的古董,才獲得了一筆錢財。而這個同事,則是真正的有錢人,看不起他這樣的暴發戶。
兩人多次在公司裏發生衝突,而且產生了激烈的口角。同事曾在激動之時說過“你這樣的暴發戶我能隨時把你弄死”這樣的話。
還有一個則是死者的弟弟。死者的父母雙雙都七十來歲,而死者因為不願意將父母接到家裏來住,就給了弟弟一筆錢,讓他照顧父母。一開始弟弟還挺樂意,但當他知道死者的錢是父母留下的古董賣來的之後,就開始對死者不滿。
看起來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殺人動機,且都有不在場證明。
魯梅花順著小說中給出的線索,開始分析四個人到底誰才是兇手的時候,劇情突然反轉。警察的調查有了新的發現,這四個人居然都洗清了嫌疑。
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
這是一篇中篇小說,莫長安足足構思了三天才開始動筆,預計有六萬字的樣子。
因為這次與之前的《秦醫生》不同,他沒有足夠的積分去讓係統批改,隻能自己慢慢地完善細節和情節,反複推導其中不通順的地方,加以改正。
在周四的晚上,他把寫出來的三萬字給魯梅花發了過去,看看反饋。如果雜誌社覺得不行的話,再改也還來得及。
“主編主編,你看這成不?”魯梅花興奮地把莫長安新發來的稿子給朱主編發了一份。
這時候可沒人敢找魯梅花要稿子看了,到時候要是又泄露出去,那可是誰都說不清。
朱主編一臉嚴肅地打開了文檔,看著看著,表情越來越平和,魯梅花的心裏也暗暗舒了一口氣。
要說這幾天壓力最大的不是朱主編,而是她。
半月雜誌社可不是這麽好進的,她能夠擊敗幾百人的競爭對手成為新入職的三名編輯之一,她媽在她家的小區裏宣傳了一迴又一迴。
這次她看好莫長安,給莫長安爭取到了最大的稿酬,但也因為莫長安的原因導致林誌強被華生雜誌社挖走。如果上麵的人用她來出氣,這才是有理也說不清。
她跟朱主編力薦莫長安之後,朱主編不知道跟上邊說了些什麽,上邊沒有公開對這件事做出表態,朱主編憑她一人之力,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如果莫長安的新小說再不能入人眼,那她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在這裏待下去了。
“之前頂了林誌強的位置的人是誰?”朱主編問。
“叫什麽月的,是個新人。質量一般,但是這期投稿的中篇小說實在是比較少,所以隻能拿他來湊數了。”負責排版的編輯迴答,而這個作者也是她發現的。
“換到下一期去,這一期用莫長安的稿。”
“莫長安後麵的稿子還沒發過來呢?”有編輯提醒她。
作者寫小說虎頭蛇尾的情況也不少見,前麵做了許多鋪墊,結局卻並不如意。這個莫長安,未必不是這樣的情況。
“林誌強給我們發稿子的時候也沒把全稿發過來。”朱主編說,“行了,就這樣,他這裏就斷得挺好,你們幫忙校正一下,我看了,目前沒有語病,不過得再檢查一下。”
“好的。”
朱主編離開之後,編輯們才開始竊竊私語。
“我感覺這篇小說不比林誌強那篇差,論文筆,莫長安是拿過作文大賽一等獎的人。我一直覺得高中的時候,寫作水平就是我的巔峰,而他則超過了全北省的初、高中生。”
“我要是在北省考高考的話,我這成績連三本都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