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守仁逃出監獄,急急似漏網之魚,惶惶如喪家之犬,跟妻子迴到家中,胡亂吃了點東西,便匆匆踏上逃亡之路。
他聽說,棲霞人於七舉旗造反,占據了好幾座縣城,聲勢浩大!猶如當年的水泊梁山。投奔那裏不但能保住性命。而且,憑他投機鑽營的本領,還能在山賽混上把交椅,把失去的榮華富貴找迴來。
再說,青州知府尚榮奉命監斬,早早安排好刑場,從牢中提出犯人,捆綁在斷頭台上。隻等午時三刻,放炮行刑!
不多時,報時官跑馬來到刑場,大唿:“午時三刻已到!”
尚知府提起朱筆,剛要劃去馬守仁的名字,卻聽有人稟報:“大人,死囚不是馬守仁!”
“什麽?”尚知府大驚:“不是馬守仁是誰?”
“監獄官刁三!”
尚榮怒不可遏!目光火辣辣地看著縣令顧雲龍問:“汪大人!這是怎麽迴事?”
顧雲龍剛來淄川,既不認識馬守仁,也不認識監獄官。隻認得報警人是蒲鬆齡,慎重地問他:“蒲先生!人命關天!千萬看清楚!真的不是馬守仁?”
“千真萬確!”蒲鬆齡斬釘截鐵地說,“我仔細觀察過,那囚犯不是被嚇昏,而是酒醉未醒!一定是夜裏被人灌醉之後,用調包計把馬守仁換走了!快把他清醒過來,一問便知!”
尚榮下令:“提桶冷水來!”
一桶冷水澆下去,刁三慢慢睜開了眼睛。
尚榮喝問:“你叫什麽名字?”
“刁三。”
“幹什麽工作??
“監獄官。”
“監獄官為什麽來替斬犯受刑?”
“這…”
“快說!”
刁三稍微定了定神,把夜裏霍氏假裝為馬守仁餞行,帶酒菜來到監獄。說馬守仁死了要和他做長久夫妻。他信以為真,兩人喝了交杯酒,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尚知府大怒,喝命:“拖下去重打一百大板!關入牢中,另行發落!”接著,問蒲鬆齡:“以先生之見,馬守仁可能逃向何處?”
蒲鬆齡胸有成竹地說:“對一個死刑犯來說,於七義軍是他心中的水泊梁山!”
“到了那裏,先生能認出他來麽?”
“扒了皮也認出他骨頭!”
向榮說:“好!能認出他的模樣,就有辦法抓到他!我派幾名捕快,先生為眼線,去賊占區走一趟如何?”
“這樣小人可不敢去!”
“為什麽,幾名太少?那就多派幾個。”
“不,不能用捕快!”
“為什麽?”
“捕快狐假虎威,平時擾民慣了,到了義軍地盤舊病複發!萬一惹出事來,不但抓不迴逃犯,反被義軍抓獲,貽誤大事!學生沒法向大人交待!”
“那怎麽辦?你一介書生,就是找到了馬守仁,也製服不了他呀!”
“學生有位得力助手,不要說一個馬守仁,就是十個八個也對付得了!”
“好!”尚榮大喜,“這事就拜托先生啦!何時動身?本府也好為您準備些盤費。”
“學生這次是去嶗山遊玩,追捕逃犯不過是順路捎辦的事。因此,不敢動用官府一文錢!”
尚榮讚許道:“先生胸懷博大,令人敬佩!不知何時動身?本府當為先生壯行!”
蒲鬆齡道:“大人心意,學生領了!追逐逃犯,十萬火急,立刻就走!”
尚榮大喜:“好!本縣等備下美酒,恭侯先生馬到成功,凱旋歸來!”
蒲鬆齡迴家告別母親、妻子,就和陳淑卿匆匆上路。
節氣雖然過了立春,然而,殘冬尚未完全消退:積雪在月光下泛著白皚皚的光亮;料峭的寒風貓爪似的撕著人的臉頰,麻癢疼痛!為了抵禦寒冷,他們加快了腳步。
身後響起車輪碾壓冰雪的聲音,迴頭看時,一高大黒影推著輛獨輪車匆匆走來!兩人急忙閃在路邊,車子轟然而過!
看不請大漢麵目,隻覺得他的臉如同起伏的山巒,一閃而過!車上坐著個人,用棉被裹得嚴嚴其實!待了會兒,後麵追來個矮個子,跑得氣喘籲籲。令人不解的是推車大漢竟然叫他哥哥!
“哥!這女人要追趕的是不是這兩個人?我們好不容易追上啦,千萬別錯過了!”說罷停住腳步,放下車子。
哥啐道:“你真笨,沒看出是兩個男人嗎?快走吧!”
車上女人說話了:“他們都穿男人衣裳裝,其實是一男一女——他們在哪裏?”
“文慧姐!”蒲鬆齡又驚又喜!對大漢說:“大哥,您車上是我姐!”
大漢道:“這下好啦,大嫂,您終於找到親人啦!”又告訴二人:我們在大路邊遇上她的,他走累了,坐在道邊哭,我們問她為啥,她說:要跟兩個年輕人搭伴去膠東找她男人,不料說好的事,他們卻變了卦,丟下他偷偷走了!她隨後就攆,腳小走不動,想迴家也迴不去了!我想,空車也是推,不如捎著她,不想真的追上你們啦!”
“多謝大哥!”
“不客氣!不過,我要問你們,為啥把這位大嫂甩了?”
“我們不是有意甩她的,因有緊急公務在身,帶著她走得慢,怕誤了公事!所以臨時改變了主意。”
“什麽緊急公事?”
“追捕逃犯!”陳淑卿脫口而出。
“追捕逃犯?”大漢一怔,下意識地攥起拳頭:“追趕誰?”
“說出來你也不認識,是個判了死罪的人。”
“追捕我?”小個子一步跨到兩人麵前,晃著拳頭威脅:“你們敢!”
大漢也吼道:“你們奉狗官之命來抓我哥!妄想!”說著就要動手。
文慧驚恐的尖叫:“兄弟、妹子,千萬別動手!他和大壯一樣,力大無窮!”
蒲鬆齡急忙解釋道:“大哥,您誤會了,我們要追的逃犯是個大貪官,他害苦了老百姓,被刑部判了斬決!昨天夜裏從獄中逃跑了。”
“原來是這樣!我最恨貪官,追上,一拳頭送他上西天!”又說:“我們那裏縣令也是個大貪官,窮苦百姓吃不上飯,他卻養著七、八個小老婆,花天酒地!我去投了義軍,帶兵馬打迴去,把這狗日的殺個雞犬不留!”
大哥嗬斥他:“老二,先別說大話!,聽過路人說,青州城還被清兵圍著!過去過不去還不一定呢!”
“過得去!幾個清兵算個球?救你出獄後,大隊官兵追來,被我打得屁滾尿流!”
“聽說圍困清州城的有幾萬清兵哩!”
“幾十萬我也不怕!追捕逃犯要緊,快走吧!”
車輪又咯吱咯吱響起來。
陳淑卿輕輕掀開文慧頭上包著的被角問:“姐,坐車顛得慌嗎?要不,我背您走吧?”
大漢哈哈大笑:“你這小傻蛋,坐車累,背著就不累嗎?”
月光下,蒲鬆齡隱約發現前方路邊有團黒東西,緊走幾步過去細看,原來是個頭發蓬亂的老女人僵臥在雪地上!伸手一試,鼻孔裏還有些氣息!對大漢說:“大哥!這老媽媽還活著!”
大漢說:“活著就捎著她,車子正偏沉呢!”說罷,平放下車子,兩手抄起老人,放在車另一邊。脫下破棉襖剛要往老人身上披。卻被蒲鬆齡伸手攔住:“大冷天光膀子還了得?把我棉袍給她包上吧!穿著它走路實在不得勁!”說罷,脫下棉袍把老人包得嚴嚴實實。問大漢:“車上有繩嗎?我給你拉著。”
大漢不耐煩地說“先生,快走吧!我可不用你在車前擋道!”說罷推起車子,大步朝前走去。
一邊走著,亮開嗓門唱道:“一輪明月照九州島,牛二推車朝前走!不賣山果不賣酒,一心去把義軍投!”
“唱得好!”逗得眾人鼓掌大笑起來。疲勞、寂寞一掃而光!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
大漢更是一見如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把肚裏的話一股腦兒往外倒:“秀才你們知道俺兄弟倆為啥逃難嗎?都是滿人太壞,硬是不讓我們漢人宣耀自己的民族英雄。!”
“別說了,快走你的路吧!”大哥嗬斥。
“怕什麽,你不就是因為宣揚民族英雄嶽飛,被抓去要砍頭的麽,又不是做了啥見不得人的壞事!”
“原來大哥是說書藝人!”蒲鬆齡驚喜地說:“失敬!失敬!”
“得!你老弟說對了,看來你也是個讀書人,知道嶽飛是個大英雄,可那狗官卻說嶽飛打金國人就是打他祖宗,是大逆不道,把我大哥抓去要殺頭!叫我們過了八月十五去刑場收屍,可憐俺八十歲的老娘一聽到這個噩耗,當場就心痛的斷了氣,那天,我連口涼水沒喝,不知哪裏來的勁,一口氣把娘扛到墓地埋了,迴家拿了劈柴斧頭去了監獄,劈爛大門,剁了三四個獄狗子,砍開牢房,放了在押的犯人,背起哥哥大搖大擺出了監獄……哈哈!真過癮!人說,黑旋風李逵厲害,我就是活著的黑旋風!兄弟,你也受過官府的欺負吧?”
蒲鬆齡說:“可不,我也被他們關過監獄!”
“看看,我猜對了吧!我們都是難兄難弟,要不,不會對那些贓官那麽痛恨,我們這叫什麽來者,同……同……同病相憐……”
“去,同仇敵愾!”大哥糾正。
“對,同仇敵愾!我們一起去參加義軍,報仇雪恨!——可是老弟還沒告訴我,你們追的貪官叫啥名字?”
“馬守仁。”
“我姓牛,他姓馬,馬是鬥不過牛的!有朝一日遇到他,一角抵他個大窟窿!”
天色漸漸明亮起來,路上的行人多了,大多是逃荒的災民,三個一幫,五個一夥,挑筐背簍,扶老攜幼……人們操著各種口音,顯然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奔向同一個方向,迎著初升的太陽,向東……
“大爺,你們要到什麽地方去?”蒲鬆齡朝一個六十歲上下的老人拱手問。
“膠東!”
“膠東什麽地方?”
“問什麽,隻管走就是!”老人不耐煩地嗬斥,又覺得這樣對客人不禮貌,抱歉的一笑,小聲說:“年輕人,你是外地人吧,到這裏來幹什麽?”
蒲鬆齡說:“我們從淄川來,要去於七義軍……”
“噓——!”老人急忙向他發出警告,看看四下沒人,才小聲提醒他“你們是遠方來的,不知道這裏情況,說了錯話會惹事的,!別人要問你去哪裏?千萬別說去義軍地盤,當心行人中有滿清人的奸細!若被他們聽見,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昨天就有個來投義軍的外鄉人,被當場砍了頭!”
“我的天!”蒲鬆齡故作吃驚地伸伸舌頭,小聲道:“我們那裏遭了旱災,活不下去,好多人逃荒要飯下了關東。我聽說膠東義軍占區不錯,就來了,沒想到世道這麽混亂……”
“關東哪有膠東好!”老人的話語中明顯帶著自豪:“膠東富豪惡霸都被打倒了,人人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到處歡聲笑語!”
“有這麽好?”
“不信,你去親眼看看嘛!我兒子去得早,參加了義軍,騎著高頭大馬殺清妖,是他捎信讓俺老兩口去……”他還要說下去,老伴忙使眼神止他:“少說兩句吧,小心被官府人聽見割舌頭!”
蒲鬆齡偏要問個明白:“老人家,義軍離這裏還有多遠?”
“不遠啦,過了前麵鎮子就是青州城。聽說義軍先頭部隊占了城池,清妖急了,調來了八旗勁旅,將青州城團團圍住,正和義軍增援部隊在城外展開激戰!,你聽這炮聲……”
“到底是誰勝了?”大漢終於忍不住插了話。
“眼下義軍雖占上風,但清兵山上架起大炮,居高臨下轟擊義軍陣地,死傷慘重……”
大漢一聽,推著車發瘋似的跑起來,口裏不斷的喊著:“閃開閃開,讓我過去給義軍助戰!”然而不管他怎麽扯破嗓子咋唿,前頭的人群卻像堵牆似的一動不動了。原來前邊是個村鎮,大路從村莊中穿過。行人來到村頭,大概是想停下來休息一下,買點東西吃,街頭擠得水泄不通,兩邊店鋪廊簷下躺滿了過夜的難民,看樣子,他們住在這裏不是一兩日了,好多人用木棍、破葦席之類搭起棚子,一家人擠在裏頭,裹著破棉被取暖。
一打聽才知道,過了這村就是青州城,官兵圍城,封鎖了所有道路,行人隻好在鎮子上停下來,至於什麽時候放行,誰也不知道。
太陽已經漫過樹梢,大街兩邊店鋪的門板仍然關閉著,大概是怕一開店門,饑寒交迫的難民會一擁而入,把所有的東西搶光。
說書大哥畢竟見多識廣。他說:“這裏是正街大路,自然人多擁擠,四下裏未必都這樣,與其呆在這裏挨餓受凍,不如繞道找個客店住下填飽肚子,再作下一步打算。”
眾人都讚同他的建議,公推他前去探路。
大哥欣然應諾。臨走囑咐大家:“諸位在此稍等,我去去就迴。沒有特殊情況,誰也不要擅自離開,免得失散了不好找。”說罷,彎進了就近的小胡同,正巧碰到個老漢從家裏出來,便上前施禮:“請問老伯,這村裏除大街以外,別處還有客店嗎?”
老人把手往南一指道:“從這裏出去就是南街,順街向東不遠,牌坊近前有家客店,開不開門卻不知道。”
大哥急忙迴來,把這一信息告訴了眾人。大家都很高興。於是按照老人指的方向一路尋找,果然找到了家客店。門額上掛塊白木牌子,寫著“鄭家老店”四個字。大哥高興地拍了下巴掌:“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眾人推門進去,店老板滿臉堆笑迎上來問:“客人要住店嗎?”
大漢一瞪眼道:“不住店來幹個球!有酒、肉嗎?”
店家忙說:“有!有!有!,我的意思是先安排你們住下,再說夥食。”
蒲鬆齡道:“如此最好。”
“你們住單間,還是住大房睡通鋪?”
蒲鬆齡見文慧也是男子打扮,就說:“我這兩個小兄弟,晚上讀書用功,自然是住單間方便些;這位老太太是路上撿的,沒啥病,就是餓壞了,先做些飯給她吃,讓她住個暖和房間,所有花銷都算在我的名下。”
老板道:“既是路上揀的,她家人找不著,你們帶著又是累贅!不如把她留在這裏,我一麵為她調養身體,一麵設法尋找她的家人來認領,這樣你們既減少了負擔,她也早日和親人團聚。兩全齊美!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蒲鬆齡說:“這太好啦!遇著您這樣的好心人,是老人的福氣!我們和她的家人都感謝您啦!還有,我們三個人住大屋睡通鋪。您看著安排吧!”
“夥食呢?一桌吃,還是每人一份?”
大漢搶著說:“一桌吃,大家熱鬧!酒喝不了都歸我,飯錢我全出。”說得大家都笑了。
蒲鬆齡說:“二哥路上出力最多,住店吃飯花消算我的!”
大漢兩眼一瞪:“我老牛說一不二,先把我的錢花光了,再花你的。”
既然沒有商量的餘地,蒲鬆齡便不再和他爭執,隻暗地囑咐店家不收他的錢。
店掌櫃生火做飯。蒲鬆齡先上樓去看小卿和文慧的住處,閣樓上四麵有窗口,憑窗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座高山上不時升起縷縷煙柱,隆隆炮聲傳來,震得窗紙嘩嘩作響!心下推測:既然山下城池被義軍占著,那麽山上開炮的一定是清兵火炮陣地了。
正看得出神,忽聽大漢在樓下招唿吃飯。於是三人下了樓。飯菜倒還豐盛,四素、四葷八個大盤,還有一壇老酒。大漢已經抱著酒壇喝起來。大哥勸阻不住,兄弟倆吵得臉紅脖子粗!見三人進了房間,尷尬地笑道:“諸位別笑話我,老牛肚裏有酒蟲子,聞到酒香,滿肚子裏攪蹬得難受!喝上幾口它就安穏啦!”
眾人聽了,哄堂大笑!
大哥啐道:“這是放屁拉桌子——沒啥遮羞!啥也別說,就是饞酒。”又拱手向眾人道歉說:“我這兄弟不懂禮貌。諸位多多包涵!”
蒲鬆齡笑道:“二哥隻管喝,我們幾個人酒量都稀鬆,這壇酒都是你的!”大哥還是警告他:“這不是在家裏,得少喝點,免得酒後鬧事。”說完,奪過壇子斟酒。
蒲鬆齡忙伸手去接酒壇:“大哥,我年輕,斟酒是我的事!”
大哥哪肯放手,他知道,酒壇子若在別人手裏,老二去搶,人家就得給他;在他手裏,老二再饞也不敢來奪。斟完酒,率先舉杯道:“古詩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今天,我們能在此相聚,是今生的緣分!這叫有緣千裏來相會!我們要珍惜這一難得機遇,開懷暢飲,來!大家同幹此杯!”
蒲鬆齡乘大哥不注意,伸手抱過酒壇,給大家斟滿酒,說話了:“我們已經是朋友啦!可直到現在,小弟還不知道二位哥哥尊姓大名呢?”
大哥說:“我們姓牛,午字出頭牛,我名牛紀,弟名牛綱,濟南府曆城縣人。不知秀才兄弟是貴鄉人士?”
蒲鬆齡說:“學生是淄川蒲家莊人,姓蒲名鬆齡,小字留仙。這兩位兄弟……”還沒說出小卿和文慧的名字,就被牛紀打斷了:“您就是寫聊齋故事的蒲鬆齡?”
“正是學生,大哥何以知道拙作?”
“先生濟南有位好友叫朱湘吧?”
“是的,你認識他?”
“他是我書場上的常客,去年朱老太太八十大壽,我去他家說評書祝賀,在他書房裏休息時,發現案上有幾篇聊齋故事,落款是淄川蒲鬆齡留仙著。覺得新奇,向他借讀了兩篇,文章立意新頴,膾炙人口,耐人尋味!遠遠勝過曆代誌怪小說!……聯想到先生不畏權勢,敢於鬥貪官、鬧貢院的壯舉,知道先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膽識過人!牛某仰慕先生己久,今天拜識尊顏。幸會!幸會!”
“兄長過獎了。”蒲鬆齡臉上掠過一絲苦笑:“小弟因看不慣世俗,寫點東西抒發胸中的鬱憤而己,筆墨粗陋不堪,有汙世人眼目。大哥多多批評指正!”
朱紀道“我因為說書,險些丟了性命!可一天不說,就覺得無所事事,我去義軍占領區,一方麵是為了躲災避禍,另一方麵通過演說民族英來鼓舞義軍將士的鬥誌,既然有幸遇到先生,就將您的聊齋故事作為每場開篇引子,不知您的大作帶在身邊沒有?”
蒲鬆齡道:“由於走得倉促,隻帶了最近寫的幾篇……”
“幾篇也行。您可以再寫。咱訂個產銷協定,您管寫,我管說,掙了錢平分!”
“不行!不行!”蒲鬆齡連連擺手:“我寫作不圖錢財,隻求教化世俗,你說我聽,場場付錢,聽的高興,還有獎賞。兄長磨破嘴皮的微薄收入,我一文不取!能有幸結識兄長,我就心滿意足啦!來,為我們的友誼長存,幹杯!”
朱紀抱壇斟酒,酒壇已空,氣得將空壇子往桌上重重一放:“老二!你真沒樣!”
牛綱嘿嘿笑道:“你倆隻管說,我就隻管喝,不知不覺就喝淨了。店家,再來一壇!”
蒲鬆齡忙說道:“二哥若是沒喝足,就替兩位小弟喝了,適可而止吧。”
牛紀說:“不行,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店家,再來一壺!”
牛綱說:“我也沒喝足,幹脆來一壇吧,免得不夠再向你要。”等了會兒不見迴音,焦燥地吼道:“聽見沒有?你長了耳朵是隻管好看的?”
“來嘍來嘍!”店家抱著酒壇一路小跑過來:“這位壯士真是海量!有道是,既然開起店,不怕大肚漢。好酒有的是,諸位隻管放量喝!”
“喝!喝!喝!光喝不吃算個球?沒看見菜都吃光啦!再切兩大盤熟肉來!”
店家抱欠道:“酒盡著喝,肉卻沒了,今年大災,糧食欠收,養豬的少了,豬肉奇缺……客人要吃,明天再去買。”
“買個球!”牛綱暴怒地一拳擂在桌上,震得杯盤齊跳:“你這是放屁哄屎殼螂!沒有菜下酒,老子今天不喝啦!說著,忽的站起來,從腰裏掏出一串銅錢摔在桌子上,拔腿就走!出了門,亮開嗓子唱道“竇爾墩在綠林誰不讚揚!”……
牛紀忽然想起來什麽似的問“蒲先生,我問您件事。”
“什麽事?”
“那年鄉試,您鬧了貢院,遭官兵圍捕。幸虧被一女俠營救,才免遭大難。可惜的是:女俠從此銷聲匿跡,給眾人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遺憾!您可知道那位女俠現在何處?”
蒲鬆齡笑問:“大哥想念她?”
朱紀道:“不是我一個人想念她!而是眾多泉城人都在想念她!特別是那些粉絲、曲迷們,發瘋似的到處找尋,然而石沉大海,她仿佛從人世間蒸發了,始終沒有一點消息!她相貌、曲藝、武功名冠泉城!一顆耀眼的明星驟然從夜空中消失,給人們心中留下多麽強烈的眷戀和遺憾!我若知道她現在什麽地方,不管千難萬險也要去見她一麵!向她傳達泉城人對她的懷念和和敬仰!”
“這……”蒲鬆齡剛要說。因見陳淑卿頻頻遞眼色,便改口道:“她唱得有多好?讓聽眾們這麽入迷?”
牛紀道:“說起來,可算是一段風流佳話,陳小姐歌喉天下少有!若大泉城,多少顯貴子弟對他傾心仰慕,還有個新科探花暗送秋波!她都不屑一顧,卻把一顆炙熱的芳心捧給了你這個窮秀才,人們都說,自大明湖畫舫和詞以後,三場考試期間,她天天都在暗中追隨你,保護你,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你,你轉危為安以後怎麽會舍得與她分手呢?恕我說句不恭的話,她該不是像當年卓文君那樣,愛慕司馬相如的才華,兩人雙雙私奔了吧?你現在是‘金屋藏嬌’,卻不透一點風聲!是吧?”
蒲鬆齡正經地說:“牛大哥,你想到那裏去啦,你知道我們是什麽關係嗎?”
“知道你們是好朋友。”
“不,我們是兄妹!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她在去濟南之前十二年,都是在我家渡過的!”
“那麽,你們為什麽一個姓蒲,一個姓陳呢?是不是同母異父?”
“你淨瞎猜!我們既非同母亦非同父,她是俺娘的幹閨女。”
“看看,我說的不是沒道理吧,幹兄妹,就是未來夫妻嘛!”
“胡扯!”蒲鬆齡作色道:“再不說正經的,我不喝了!”
“好!好!好!”牛紀急忙認錯:“我的好兄弟,我是覺得這樣一位才貌武功三絕的奇女子,蒲秀才若是錯過了良緣,會遺恨終生的!”
蒲鬆齡覺得這個話題不能再說下去,趁店家進來收拾杯盤的機會,要他講述一下青州城目前的戰況。
店家說:“前幾天,義軍攻占了城池,官兵調大軍來了個反包圍!並在雲門山上架起大炮向城裏猛轟!城裏義軍、百姓傷亡慘重!城牆也有幾處被炸塌!於大王十分震驚,急派蒲將軍率部攻山,企圖奪取清兵大炮。卻因山勢陡峭久攻不下,戰局對義軍十分不利!”
“這位蒲將軍叫什麽名字?”
“蒲大壯,先生同鄉。四十來來歲年紀。你該認識他。”
“認…不,不認識。”蒲鬆齡自知失言,忙改口:“我頭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店家繼續說:“這兒曾經被義軍占領過,他們紀律嚴明,對百姓毫無犯!所到之處殺貪官、除惡霸,分地給窮人,深受百姓愛戴……無奈官兵勢大,眼看城池難保!咱市民小人,愛莫能助啊!兵慌馬亂的,客人吃了飯,早點歇息!夜裏千萬不要外出!一旦出了事,大家都不好!”
店家走後,眾人熄燈睡覺,趕了一天的路,又喝了點酒,瞌睡湧上心頭,倒下便酣然入夢。。
半夜裏,蒲鬆齡被吵醒,出門一看,原來是牛綱醒過酒來,吵著要去投義軍,牛紀攔不住他,兩人正在拉拉扯扯地爭吵。便過去勸解:“二哥不要急,這鎮子眼下還在清兵手裏,倘若走漏了風聲,可不是鬧著玩的!隨即壓低聲音說:攻山的義軍頭領就是我的族兄蒲大壯,二哥既然主意已定,我帶你去見他。”
牛綱放下車,大巴掌在蒲鬆齡肩上一拍:“太好啦!咱這就去,我不信攻不下一座球山!”
蒲鬆齡說:“不行,官兵盤查太嚴,等夜深人靜,我們避開大道,從山溝悄悄繞過去,確保萬無一失!”
牛綱佩服他的高見,急得摩拳擦掌!好不容易熬到三更天,叫上陳淑卿,三人悄悄出了客店,取小道往山下走去。接近義軍營帳時,被巡夜哨兵發現,圍上要抓他們,被牛綱三拳兩腳打倒倒在地,餘者拔腿就跑,牛綱追上一個,揪著耳朵拽迴來。訓斥道:“老子來幫助你們攻山打清兵,你們不來迎接,反當奸細捉拿我們,真他娘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兵士掙紮不得,叩頭求饒。
蒲鬆齡說:“我們是蒲將軍同鄉,有事見他,給我們帶路。”
“是!是!是!”士兵連聲答應,領他們向義軍營帳走去。
蒲大壯幾番攻山失敗,心中正煩悶,忽聽逃迴來士兵說:“營外來了三個人一個黑大漢;一個白麵書生;還有一個道童。黑大漢非常厲害,巡邏的兄弟都被他打傷了!”
蒲大壯大怒,命眾將跟他一塊去會會這野種!剛出中軍帳,隻見士兵領著三人進了轅門,眾將立刻拔刀執劍,亮出準備廝殺的架勢!嚇帶路士兵急忙大喊:“將軍不要動手,他們是蒲將軍的同鄉!”
蒲大壯一怔:“我的同鄉怎麽會來這裏?”帳外燈光暗淡,看不清來人麵目正疑惑間,隻聽黒大漢厲生喝道:“姓蒲的,你的族弟來了,還不快快迎接!一點禮貌沒有,還當什麽球將軍?”
蒲大壯聽他聲若打雷,己知此人非同尋常,於急忙下馬,插刀入鞘。帶領眾將大步迎上去。
蒲鬆齡認出領頭的將官正是族兄蒲大壯,親切地喊道:“大壯哥,一向可好!”
蒲大壯一愣,但立刻反應過來:“鬆齡兄弟,你好啊。”張開雙臂抱住蒲鬆齡親了又親“兄弟,你怎麽冒險到這裏來了?”
蒲鬆齡說:“來看看你呀!文慧姐也來了,現在客店裏。戰場上危險,沒讓他來。”
大壯說:“等攻下山來,我去客店看她,叫她再跟你們迴去。這裏天天廝殺,不是閑人呆的地方!”
蒲鬆齡說:“她是坐著牛壯士的車來的,在這裏不方便,我再把她領迴去。還有,牛壯士要參加義軍,不知你們要不要他?”
蒲大壯打量牛綱一下,驚喜地說:“要!要!要!天上掉下一員虎將!怎麽不要呢!”說完,伸開雙臂摟住牛綱的腰,用盡全身力氣剛剛抱起來!放下之後,喘著粗氣說:“牛壯士真有一頭牛重吧?”
牛綱笑道:“重量沒秤,力氣和鄰居家大黃犍不相上下!今年春天耕地,正耕著,一頭牛忽然病了,我替它和大黃犍並肩拉犁,大黃犍還得掛偏鉤呢!”
他聽說,棲霞人於七舉旗造反,占據了好幾座縣城,聲勢浩大!猶如當年的水泊梁山。投奔那裏不但能保住性命。而且,憑他投機鑽營的本領,還能在山賽混上把交椅,把失去的榮華富貴找迴來。
再說,青州知府尚榮奉命監斬,早早安排好刑場,從牢中提出犯人,捆綁在斷頭台上。隻等午時三刻,放炮行刑!
不多時,報時官跑馬來到刑場,大唿:“午時三刻已到!”
尚知府提起朱筆,剛要劃去馬守仁的名字,卻聽有人稟報:“大人,死囚不是馬守仁!”
“什麽?”尚知府大驚:“不是馬守仁是誰?”
“監獄官刁三!”
尚榮怒不可遏!目光火辣辣地看著縣令顧雲龍問:“汪大人!這是怎麽迴事?”
顧雲龍剛來淄川,既不認識馬守仁,也不認識監獄官。隻認得報警人是蒲鬆齡,慎重地問他:“蒲先生!人命關天!千萬看清楚!真的不是馬守仁?”
“千真萬確!”蒲鬆齡斬釘截鐵地說,“我仔細觀察過,那囚犯不是被嚇昏,而是酒醉未醒!一定是夜裏被人灌醉之後,用調包計把馬守仁換走了!快把他清醒過來,一問便知!”
尚榮下令:“提桶冷水來!”
一桶冷水澆下去,刁三慢慢睜開了眼睛。
尚榮喝問:“你叫什麽名字?”
“刁三。”
“幹什麽工作??
“監獄官。”
“監獄官為什麽來替斬犯受刑?”
“這…”
“快說!”
刁三稍微定了定神,把夜裏霍氏假裝為馬守仁餞行,帶酒菜來到監獄。說馬守仁死了要和他做長久夫妻。他信以為真,兩人喝了交杯酒,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尚知府大怒,喝命:“拖下去重打一百大板!關入牢中,另行發落!”接著,問蒲鬆齡:“以先生之見,馬守仁可能逃向何處?”
蒲鬆齡胸有成竹地說:“對一個死刑犯來說,於七義軍是他心中的水泊梁山!”
“到了那裏,先生能認出他來麽?”
“扒了皮也認出他骨頭!”
向榮說:“好!能認出他的模樣,就有辦法抓到他!我派幾名捕快,先生為眼線,去賊占區走一趟如何?”
“這樣小人可不敢去!”
“為什麽,幾名太少?那就多派幾個。”
“不,不能用捕快!”
“為什麽?”
“捕快狐假虎威,平時擾民慣了,到了義軍地盤舊病複發!萬一惹出事來,不但抓不迴逃犯,反被義軍抓獲,貽誤大事!學生沒法向大人交待!”
“那怎麽辦?你一介書生,就是找到了馬守仁,也製服不了他呀!”
“學生有位得力助手,不要說一個馬守仁,就是十個八個也對付得了!”
“好!”尚榮大喜,“這事就拜托先生啦!何時動身?本府也好為您準備些盤費。”
“學生這次是去嶗山遊玩,追捕逃犯不過是順路捎辦的事。因此,不敢動用官府一文錢!”
尚榮讚許道:“先生胸懷博大,令人敬佩!不知何時動身?本府當為先生壯行!”
蒲鬆齡道:“大人心意,學生領了!追逐逃犯,十萬火急,立刻就走!”
尚榮大喜:“好!本縣等備下美酒,恭侯先生馬到成功,凱旋歸來!”
蒲鬆齡迴家告別母親、妻子,就和陳淑卿匆匆上路。
節氣雖然過了立春,然而,殘冬尚未完全消退:積雪在月光下泛著白皚皚的光亮;料峭的寒風貓爪似的撕著人的臉頰,麻癢疼痛!為了抵禦寒冷,他們加快了腳步。
身後響起車輪碾壓冰雪的聲音,迴頭看時,一高大黒影推著輛獨輪車匆匆走來!兩人急忙閃在路邊,車子轟然而過!
看不請大漢麵目,隻覺得他的臉如同起伏的山巒,一閃而過!車上坐著個人,用棉被裹得嚴嚴其實!待了會兒,後麵追來個矮個子,跑得氣喘籲籲。令人不解的是推車大漢竟然叫他哥哥!
“哥!這女人要追趕的是不是這兩個人?我們好不容易追上啦,千萬別錯過了!”說罷停住腳步,放下車子。
哥啐道:“你真笨,沒看出是兩個男人嗎?快走吧!”
車上女人說話了:“他們都穿男人衣裳裝,其實是一男一女——他們在哪裏?”
“文慧姐!”蒲鬆齡又驚又喜!對大漢說:“大哥,您車上是我姐!”
大漢道:“這下好啦,大嫂,您終於找到親人啦!”又告訴二人:我們在大路邊遇上她的,他走累了,坐在道邊哭,我們問她為啥,她說:要跟兩個年輕人搭伴去膠東找她男人,不料說好的事,他們卻變了卦,丟下他偷偷走了!她隨後就攆,腳小走不動,想迴家也迴不去了!我想,空車也是推,不如捎著她,不想真的追上你們啦!”
“多謝大哥!”
“不客氣!不過,我要問你們,為啥把這位大嫂甩了?”
“我們不是有意甩她的,因有緊急公務在身,帶著她走得慢,怕誤了公事!所以臨時改變了主意。”
“什麽緊急公事?”
“追捕逃犯!”陳淑卿脫口而出。
“追捕逃犯?”大漢一怔,下意識地攥起拳頭:“追趕誰?”
“說出來你也不認識,是個判了死罪的人。”
“追捕我?”小個子一步跨到兩人麵前,晃著拳頭威脅:“你們敢!”
大漢也吼道:“你們奉狗官之命來抓我哥!妄想!”說著就要動手。
文慧驚恐的尖叫:“兄弟、妹子,千萬別動手!他和大壯一樣,力大無窮!”
蒲鬆齡急忙解釋道:“大哥,您誤會了,我們要追的逃犯是個大貪官,他害苦了老百姓,被刑部判了斬決!昨天夜裏從獄中逃跑了。”
“原來是這樣!我最恨貪官,追上,一拳頭送他上西天!”又說:“我們那裏縣令也是個大貪官,窮苦百姓吃不上飯,他卻養著七、八個小老婆,花天酒地!我去投了義軍,帶兵馬打迴去,把這狗日的殺個雞犬不留!”
大哥嗬斥他:“老二,先別說大話!,聽過路人說,青州城還被清兵圍著!過去過不去還不一定呢!”
“過得去!幾個清兵算個球?救你出獄後,大隊官兵追來,被我打得屁滾尿流!”
“聽說圍困清州城的有幾萬清兵哩!”
“幾十萬我也不怕!追捕逃犯要緊,快走吧!”
車輪又咯吱咯吱響起來。
陳淑卿輕輕掀開文慧頭上包著的被角問:“姐,坐車顛得慌嗎?要不,我背您走吧?”
大漢哈哈大笑:“你這小傻蛋,坐車累,背著就不累嗎?”
月光下,蒲鬆齡隱約發現前方路邊有團黒東西,緊走幾步過去細看,原來是個頭發蓬亂的老女人僵臥在雪地上!伸手一試,鼻孔裏還有些氣息!對大漢說:“大哥!這老媽媽還活著!”
大漢說:“活著就捎著她,車子正偏沉呢!”說罷,平放下車子,兩手抄起老人,放在車另一邊。脫下破棉襖剛要往老人身上披。卻被蒲鬆齡伸手攔住:“大冷天光膀子還了得?把我棉袍給她包上吧!穿著它走路實在不得勁!”說罷,脫下棉袍把老人包得嚴嚴實實。問大漢:“車上有繩嗎?我給你拉著。”
大漢不耐煩地說“先生,快走吧!我可不用你在車前擋道!”說罷推起車子,大步朝前走去。
一邊走著,亮開嗓門唱道:“一輪明月照九州島,牛二推車朝前走!不賣山果不賣酒,一心去把義軍投!”
“唱得好!”逗得眾人鼓掌大笑起來。疲勞、寂寞一掃而光!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
大漢更是一見如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把肚裏的話一股腦兒往外倒:“秀才你們知道俺兄弟倆為啥逃難嗎?都是滿人太壞,硬是不讓我們漢人宣耀自己的民族英雄。!”
“別說了,快走你的路吧!”大哥嗬斥。
“怕什麽,你不就是因為宣揚民族英雄嶽飛,被抓去要砍頭的麽,又不是做了啥見不得人的壞事!”
“原來大哥是說書藝人!”蒲鬆齡驚喜地說:“失敬!失敬!”
“得!你老弟說對了,看來你也是個讀書人,知道嶽飛是個大英雄,可那狗官卻說嶽飛打金國人就是打他祖宗,是大逆不道,把我大哥抓去要殺頭!叫我們過了八月十五去刑場收屍,可憐俺八十歲的老娘一聽到這個噩耗,當場就心痛的斷了氣,那天,我連口涼水沒喝,不知哪裏來的勁,一口氣把娘扛到墓地埋了,迴家拿了劈柴斧頭去了監獄,劈爛大門,剁了三四個獄狗子,砍開牢房,放了在押的犯人,背起哥哥大搖大擺出了監獄……哈哈!真過癮!人說,黑旋風李逵厲害,我就是活著的黑旋風!兄弟,你也受過官府的欺負吧?”
蒲鬆齡說:“可不,我也被他們關過監獄!”
“看看,我猜對了吧!我們都是難兄難弟,要不,不會對那些贓官那麽痛恨,我們這叫什麽來者,同……同……同病相憐……”
“去,同仇敵愾!”大哥糾正。
“對,同仇敵愾!我們一起去參加義軍,報仇雪恨!——可是老弟還沒告訴我,你們追的貪官叫啥名字?”
“馬守仁。”
“我姓牛,他姓馬,馬是鬥不過牛的!有朝一日遇到他,一角抵他個大窟窿!”
天色漸漸明亮起來,路上的行人多了,大多是逃荒的災民,三個一幫,五個一夥,挑筐背簍,扶老攜幼……人們操著各種口音,顯然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奔向同一個方向,迎著初升的太陽,向東……
“大爺,你們要到什麽地方去?”蒲鬆齡朝一個六十歲上下的老人拱手問。
“膠東!”
“膠東什麽地方?”
“問什麽,隻管走就是!”老人不耐煩地嗬斥,又覺得這樣對客人不禮貌,抱歉的一笑,小聲說:“年輕人,你是外地人吧,到這裏來幹什麽?”
蒲鬆齡說:“我們從淄川來,要去於七義軍……”
“噓——!”老人急忙向他發出警告,看看四下沒人,才小聲提醒他“你們是遠方來的,不知道這裏情況,說了錯話會惹事的,!別人要問你去哪裏?千萬別說去義軍地盤,當心行人中有滿清人的奸細!若被他們聽見,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昨天就有個來投義軍的外鄉人,被當場砍了頭!”
“我的天!”蒲鬆齡故作吃驚地伸伸舌頭,小聲道:“我們那裏遭了旱災,活不下去,好多人逃荒要飯下了關東。我聽說膠東義軍占區不錯,就來了,沒想到世道這麽混亂……”
“關東哪有膠東好!”老人的話語中明顯帶著自豪:“膠東富豪惡霸都被打倒了,人人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到處歡聲笑語!”
“有這麽好?”
“不信,你去親眼看看嘛!我兒子去得早,參加了義軍,騎著高頭大馬殺清妖,是他捎信讓俺老兩口去……”他還要說下去,老伴忙使眼神止他:“少說兩句吧,小心被官府人聽見割舌頭!”
蒲鬆齡偏要問個明白:“老人家,義軍離這裏還有多遠?”
“不遠啦,過了前麵鎮子就是青州城。聽說義軍先頭部隊占了城池,清妖急了,調來了八旗勁旅,將青州城團團圍住,正和義軍增援部隊在城外展開激戰!,你聽這炮聲……”
“到底是誰勝了?”大漢終於忍不住插了話。
“眼下義軍雖占上風,但清兵山上架起大炮,居高臨下轟擊義軍陣地,死傷慘重……”
大漢一聽,推著車發瘋似的跑起來,口裏不斷的喊著:“閃開閃開,讓我過去給義軍助戰!”然而不管他怎麽扯破嗓子咋唿,前頭的人群卻像堵牆似的一動不動了。原來前邊是個村鎮,大路從村莊中穿過。行人來到村頭,大概是想停下來休息一下,買點東西吃,街頭擠得水泄不通,兩邊店鋪廊簷下躺滿了過夜的難民,看樣子,他們住在這裏不是一兩日了,好多人用木棍、破葦席之類搭起棚子,一家人擠在裏頭,裹著破棉被取暖。
一打聽才知道,過了這村就是青州城,官兵圍城,封鎖了所有道路,行人隻好在鎮子上停下來,至於什麽時候放行,誰也不知道。
太陽已經漫過樹梢,大街兩邊店鋪的門板仍然關閉著,大概是怕一開店門,饑寒交迫的難民會一擁而入,把所有的東西搶光。
說書大哥畢竟見多識廣。他說:“這裏是正街大路,自然人多擁擠,四下裏未必都這樣,與其呆在這裏挨餓受凍,不如繞道找個客店住下填飽肚子,再作下一步打算。”
眾人都讚同他的建議,公推他前去探路。
大哥欣然應諾。臨走囑咐大家:“諸位在此稍等,我去去就迴。沒有特殊情況,誰也不要擅自離開,免得失散了不好找。”說罷,彎進了就近的小胡同,正巧碰到個老漢從家裏出來,便上前施禮:“請問老伯,這村裏除大街以外,別處還有客店嗎?”
老人把手往南一指道:“從這裏出去就是南街,順街向東不遠,牌坊近前有家客店,開不開門卻不知道。”
大哥急忙迴來,把這一信息告訴了眾人。大家都很高興。於是按照老人指的方向一路尋找,果然找到了家客店。門額上掛塊白木牌子,寫著“鄭家老店”四個字。大哥高興地拍了下巴掌:“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眾人推門進去,店老板滿臉堆笑迎上來問:“客人要住店嗎?”
大漢一瞪眼道:“不住店來幹個球!有酒、肉嗎?”
店家忙說:“有!有!有!,我的意思是先安排你們住下,再說夥食。”
蒲鬆齡道:“如此最好。”
“你們住單間,還是住大房睡通鋪?”
蒲鬆齡見文慧也是男子打扮,就說:“我這兩個小兄弟,晚上讀書用功,自然是住單間方便些;這位老太太是路上撿的,沒啥病,就是餓壞了,先做些飯給她吃,讓她住個暖和房間,所有花銷都算在我的名下。”
老板道:“既是路上揀的,她家人找不著,你們帶著又是累贅!不如把她留在這裏,我一麵為她調養身體,一麵設法尋找她的家人來認領,這樣你們既減少了負擔,她也早日和親人團聚。兩全齊美!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蒲鬆齡說:“這太好啦!遇著您這樣的好心人,是老人的福氣!我們和她的家人都感謝您啦!還有,我們三個人住大屋睡通鋪。您看著安排吧!”
“夥食呢?一桌吃,還是每人一份?”
大漢搶著說:“一桌吃,大家熱鬧!酒喝不了都歸我,飯錢我全出。”說得大家都笑了。
蒲鬆齡說:“二哥路上出力最多,住店吃飯花消算我的!”
大漢兩眼一瞪:“我老牛說一不二,先把我的錢花光了,再花你的。”
既然沒有商量的餘地,蒲鬆齡便不再和他爭執,隻暗地囑咐店家不收他的錢。
店掌櫃生火做飯。蒲鬆齡先上樓去看小卿和文慧的住處,閣樓上四麵有窗口,憑窗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座高山上不時升起縷縷煙柱,隆隆炮聲傳來,震得窗紙嘩嘩作響!心下推測:既然山下城池被義軍占著,那麽山上開炮的一定是清兵火炮陣地了。
正看得出神,忽聽大漢在樓下招唿吃飯。於是三人下了樓。飯菜倒還豐盛,四素、四葷八個大盤,還有一壇老酒。大漢已經抱著酒壇喝起來。大哥勸阻不住,兄弟倆吵得臉紅脖子粗!見三人進了房間,尷尬地笑道:“諸位別笑話我,老牛肚裏有酒蟲子,聞到酒香,滿肚子裏攪蹬得難受!喝上幾口它就安穏啦!”
眾人聽了,哄堂大笑!
大哥啐道:“這是放屁拉桌子——沒啥遮羞!啥也別說,就是饞酒。”又拱手向眾人道歉說:“我這兄弟不懂禮貌。諸位多多包涵!”
蒲鬆齡笑道:“二哥隻管喝,我們幾個人酒量都稀鬆,這壇酒都是你的!”大哥還是警告他:“這不是在家裏,得少喝點,免得酒後鬧事。”說完,奪過壇子斟酒。
蒲鬆齡忙伸手去接酒壇:“大哥,我年輕,斟酒是我的事!”
大哥哪肯放手,他知道,酒壇子若在別人手裏,老二去搶,人家就得給他;在他手裏,老二再饞也不敢來奪。斟完酒,率先舉杯道:“古詩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今天,我們能在此相聚,是今生的緣分!這叫有緣千裏來相會!我們要珍惜這一難得機遇,開懷暢飲,來!大家同幹此杯!”
蒲鬆齡乘大哥不注意,伸手抱過酒壇,給大家斟滿酒,說話了:“我們已經是朋友啦!可直到現在,小弟還不知道二位哥哥尊姓大名呢?”
大哥說:“我們姓牛,午字出頭牛,我名牛紀,弟名牛綱,濟南府曆城縣人。不知秀才兄弟是貴鄉人士?”
蒲鬆齡說:“學生是淄川蒲家莊人,姓蒲名鬆齡,小字留仙。這兩位兄弟……”還沒說出小卿和文慧的名字,就被牛紀打斷了:“您就是寫聊齋故事的蒲鬆齡?”
“正是學生,大哥何以知道拙作?”
“先生濟南有位好友叫朱湘吧?”
“是的,你認識他?”
“他是我書場上的常客,去年朱老太太八十大壽,我去他家說評書祝賀,在他書房裏休息時,發現案上有幾篇聊齋故事,落款是淄川蒲鬆齡留仙著。覺得新奇,向他借讀了兩篇,文章立意新頴,膾炙人口,耐人尋味!遠遠勝過曆代誌怪小說!……聯想到先生不畏權勢,敢於鬥貪官、鬧貢院的壯舉,知道先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膽識過人!牛某仰慕先生己久,今天拜識尊顏。幸會!幸會!”
“兄長過獎了。”蒲鬆齡臉上掠過一絲苦笑:“小弟因看不慣世俗,寫點東西抒發胸中的鬱憤而己,筆墨粗陋不堪,有汙世人眼目。大哥多多批評指正!”
朱紀道“我因為說書,險些丟了性命!可一天不說,就覺得無所事事,我去義軍占領區,一方麵是為了躲災避禍,另一方麵通過演說民族英來鼓舞義軍將士的鬥誌,既然有幸遇到先生,就將您的聊齋故事作為每場開篇引子,不知您的大作帶在身邊沒有?”
蒲鬆齡道:“由於走得倉促,隻帶了最近寫的幾篇……”
“幾篇也行。您可以再寫。咱訂個產銷協定,您管寫,我管說,掙了錢平分!”
“不行!不行!”蒲鬆齡連連擺手:“我寫作不圖錢財,隻求教化世俗,你說我聽,場場付錢,聽的高興,還有獎賞。兄長磨破嘴皮的微薄收入,我一文不取!能有幸結識兄長,我就心滿意足啦!來,為我們的友誼長存,幹杯!”
朱紀抱壇斟酒,酒壇已空,氣得將空壇子往桌上重重一放:“老二!你真沒樣!”
牛綱嘿嘿笑道:“你倆隻管說,我就隻管喝,不知不覺就喝淨了。店家,再來一壇!”
蒲鬆齡忙說道:“二哥若是沒喝足,就替兩位小弟喝了,適可而止吧。”
牛紀說:“不行,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店家,再來一壺!”
牛綱說:“我也沒喝足,幹脆來一壇吧,免得不夠再向你要。”等了會兒不見迴音,焦燥地吼道:“聽見沒有?你長了耳朵是隻管好看的?”
“來嘍來嘍!”店家抱著酒壇一路小跑過來:“這位壯士真是海量!有道是,既然開起店,不怕大肚漢。好酒有的是,諸位隻管放量喝!”
“喝!喝!喝!光喝不吃算個球?沒看見菜都吃光啦!再切兩大盤熟肉來!”
店家抱欠道:“酒盡著喝,肉卻沒了,今年大災,糧食欠收,養豬的少了,豬肉奇缺……客人要吃,明天再去買。”
“買個球!”牛綱暴怒地一拳擂在桌上,震得杯盤齊跳:“你這是放屁哄屎殼螂!沒有菜下酒,老子今天不喝啦!說著,忽的站起來,從腰裏掏出一串銅錢摔在桌子上,拔腿就走!出了門,亮開嗓子唱道“竇爾墩在綠林誰不讚揚!”……
牛紀忽然想起來什麽似的問“蒲先生,我問您件事。”
“什麽事?”
“那年鄉試,您鬧了貢院,遭官兵圍捕。幸虧被一女俠營救,才免遭大難。可惜的是:女俠從此銷聲匿跡,給眾人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遺憾!您可知道那位女俠現在何處?”
蒲鬆齡笑問:“大哥想念她?”
朱紀道:“不是我一個人想念她!而是眾多泉城人都在想念她!特別是那些粉絲、曲迷們,發瘋似的到處找尋,然而石沉大海,她仿佛從人世間蒸發了,始終沒有一點消息!她相貌、曲藝、武功名冠泉城!一顆耀眼的明星驟然從夜空中消失,給人們心中留下多麽強烈的眷戀和遺憾!我若知道她現在什麽地方,不管千難萬險也要去見她一麵!向她傳達泉城人對她的懷念和和敬仰!”
“這……”蒲鬆齡剛要說。因見陳淑卿頻頻遞眼色,便改口道:“她唱得有多好?讓聽眾們這麽入迷?”
牛紀道:“說起來,可算是一段風流佳話,陳小姐歌喉天下少有!若大泉城,多少顯貴子弟對他傾心仰慕,還有個新科探花暗送秋波!她都不屑一顧,卻把一顆炙熱的芳心捧給了你這個窮秀才,人們都說,自大明湖畫舫和詞以後,三場考試期間,她天天都在暗中追隨你,保護你,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你,你轉危為安以後怎麽會舍得與她分手呢?恕我說句不恭的話,她該不是像當年卓文君那樣,愛慕司馬相如的才華,兩人雙雙私奔了吧?你現在是‘金屋藏嬌’,卻不透一點風聲!是吧?”
蒲鬆齡正經地說:“牛大哥,你想到那裏去啦,你知道我們是什麽關係嗎?”
“知道你們是好朋友。”
“不,我們是兄妹!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她在去濟南之前十二年,都是在我家渡過的!”
“那麽,你們為什麽一個姓蒲,一個姓陳呢?是不是同母異父?”
“你淨瞎猜!我們既非同母亦非同父,她是俺娘的幹閨女。”
“看看,我說的不是沒道理吧,幹兄妹,就是未來夫妻嘛!”
“胡扯!”蒲鬆齡作色道:“再不說正經的,我不喝了!”
“好!好!好!”牛紀急忙認錯:“我的好兄弟,我是覺得這樣一位才貌武功三絕的奇女子,蒲秀才若是錯過了良緣,會遺恨終生的!”
蒲鬆齡覺得這個話題不能再說下去,趁店家進來收拾杯盤的機會,要他講述一下青州城目前的戰況。
店家說:“前幾天,義軍攻占了城池,官兵調大軍來了個反包圍!並在雲門山上架起大炮向城裏猛轟!城裏義軍、百姓傷亡慘重!城牆也有幾處被炸塌!於大王十分震驚,急派蒲將軍率部攻山,企圖奪取清兵大炮。卻因山勢陡峭久攻不下,戰局對義軍十分不利!”
“這位蒲將軍叫什麽名字?”
“蒲大壯,先生同鄉。四十來來歲年紀。你該認識他。”
“認…不,不認識。”蒲鬆齡自知失言,忙改口:“我頭一次聽說這個名字。”
店家繼續說:“這兒曾經被義軍占領過,他們紀律嚴明,對百姓毫無犯!所到之處殺貪官、除惡霸,分地給窮人,深受百姓愛戴……無奈官兵勢大,眼看城池難保!咱市民小人,愛莫能助啊!兵慌馬亂的,客人吃了飯,早點歇息!夜裏千萬不要外出!一旦出了事,大家都不好!”
店家走後,眾人熄燈睡覺,趕了一天的路,又喝了點酒,瞌睡湧上心頭,倒下便酣然入夢。。
半夜裏,蒲鬆齡被吵醒,出門一看,原來是牛綱醒過酒來,吵著要去投義軍,牛紀攔不住他,兩人正在拉拉扯扯地爭吵。便過去勸解:“二哥不要急,這鎮子眼下還在清兵手裏,倘若走漏了風聲,可不是鬧著玩的!隨即壓低聲音說:攻山的義軍頭領就是我的族兄蒲大壯,二哥既然主意已定,我帶你去見他。”
牛綱放下車,大巴掌在蒲鬆齡肩上一拍:“太好啦!咱這就去,我不信攻不下一座球山!”
蒲鬆齡說:“不行,官兵盤查太嚴,等夜深人靜,我們避開大道,從山溝悄悄繞過去,確保萬無一失!”
牛綱佩服他的高見,急得摩拳擦掌!好不容易熬到三更天,叫上陳淑卿,三人悄悄出了客店,取小道往山下走去。接近義軍營帳時,被巡夜哨兵發現,圍上要抓他們,被牛綱三拳兩腳打倒倒在地,餘者拔腿就跑,牛綱追上一個,揪著耳朵拽迴來。訓斥道:“老子來幫助你們攻山打清兵,你們不來迎接,反當奸細捉拿我們,真他娘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兵士掙紮不得,叩頭求饒。
蒲鬆齡說:“我們是蒲將軍同鄉,有事見他,給我們帶路。”
“是!是!是!”士兵連聲答應,領他們向義軍營帳走去。
蒲大壯幾番攻山失敗,心中正煩悶,忽聽逃迴來士兵說:“營外來了三個人一個黑大漢;一個白麵書生;還有一個道童。黑大漢非常厲害,巡邏的兄弟都被他打傷了!”
蒲大壯大怒,命眾將跟他一塊去會會這野種!剛出中軍帳,隻見士兵領著三人進了轅門,眾將立刻拔刀執劍,亮出準備廝殺的架勢!嚇帶路士兵急忙大喊:“將軍不要動手,他們是蒲將軍的同鄉!”
蒲大壯一怔:“我的同鄉怎麽會來這裏?”帳外燈光暗淡,看不清來人麵目正疑惑間,隻聽黒大漢厲生喝道:“姓蒲的,你的族弟來了,還不快快迎接!一點禮貌沒有,還當什麽球將軍?”
蒲大壯聽他聲若打雷,己知此人非同尋常,於急忙下馬,插刀入鞘。帶領眾將大步迎上去。
蒲鬆齡認出領頭的將官正是族兄蒲大壯,親切地喊道:“大壯哥,一向可好!”
蒲大壯一愣,但立刻反應過來:“鬆齡兄弟,你好啊。”張開雙臂抱住蒲鬆齡親了又親“兄弟,你怎麽冒險到這裏來了?”
蒲鬆齡說:“來看看你呀!文慧姐也來了,現在客店裏。戰場上危險,沒讓他來。”
大壯說:“等攻下山來,我去客店看她,叫她再跟你們迴去。這裏天天廝殺,不是閑人呆的地方!”
蒲鬆齡說:“她是坐著牛壯士的車來的,在這裏不方便,我再把她領迴去。還有,牛壯士要參加義軍,不知你們要不要他?”
蒲大壯打量牛綱一下,驚喜地說:“要!要!要!天上掉下一員虎將!怎麽不要呢!”說完,伸開雙臂摟住牛綱的腰,用盡全身力氣剛剛抱起來!放下之後,喘著粗氣說:“牛壯士真有一頭牛重吧?”
牛綱笑道:“重量沒秤,力氣和鄰居家大黃犍不相上下!今年春天耕地,正耕著,一頭牛忽然病了,我替它和大黃犍並肩拉犁,大黃犍還得掛偏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