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鬆齡夫婦正沉醉在洞房花燭的甜蜜中,忽然聽到娘在窗外唿喚道:“小三子!你爹快不行了,你們快去見他最後一麵吧!”
二人吃了一驚!立即穿衣起床,來到父親炕前,見老人臉色憔倅,形容枯稿,兩眼緊閉,氣息微弱,己是彌留之際。一陣心酸,撲簌簌落下淚來。蒲鬆齡伏身連叫兩聲,爹微微睜開眼側臉看著他門下巴動了下,示意讓他們坐近些,又閉上了眼。
不多時,哥嫂也都來了,大家相視無言,隻有傷心落淚。
董夫人撩起衣襟擦擦眼淚,伏下身去對丈夫哽咽道:“他爹!孩子們都到你身邊來啦!有啥話囑咐他們的,你就說吧!”
一連唿喚了兩遍,蒲盤才緩緩掙開眼,深情地看了孩子們一眼,含淚道:“古--人--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自--知--不--久--於--人--世,召--唿--你--們--前--來--囑--咐--幾--句:我--們--蒲--氏--家--族--自--古--以--來,雖---無---高---官---顯---貴,在---當---地---也---算---名---門---望---族,我--一生---勤---學--不--輟,致--力--仕--途,然--而--命--運--不--濟,始--終--困--於--場--屋。但--願--爾--等--不--要--因--我--碌--碌-無--為--自--卑,要--自--強--不--息。力--求--上--進!我--本--欲--把--你--們--撫--育--成--才,無--奈--疾--病--纏--身,--心--有--而--力--不--足--矣!你--們--兄--弟--四--人--中,惟--有--小--三--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有--望--成--才。明--年--鄉--試,當--去-一搏,倘--若--仕--途--不--順,也--不--要--自--暴--自--棄。有--誌--者--事--竟--成!繼--續--努--力,爭--取--下--次--成--功!”說完,緩緩閉上了眼睛……。
蒲家兄弟忍悲含淚,安葬了父親。
自從施潤章進京會試,父親病倒,學堂沒了先生,蒲鬆齡隻好借讀於好朋友李希梅家塾中。兩個好朋友,日分明窗,夜分燈光,倒也不覺的寂寞,所以平時很少迴家。
文秀白天下地,晚上紡線織布,直到深夜。婆婆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兒子不在家,晚上和媳婦做伴,所以,文秀雖然勞累,並不感到寂寞。隻是分家以後,他們仍住著弟弟鶴齡的小北屋,怕在屋裏燒火熏黑牆壁,隻好借用阿嫂南屋做飯.侄兒一天天長大,阿嫂催著要屋,把新媳婦難為得六神無主,恨不得立刻搬到老場屋,過天清淨日子。好幾次拿鍁、钁、掃帚去打掃,都被婆婆攔住。老人說:“那裏一片樹木莽林,夜裏常常聽見狼嚎聲。你一個年輕女人家,怎麽能去那種地方?要打掃也得等蒲鬆齡迴家,兩個人一塊去。”文秀猶豫再三,隻好作罷。直到清明節先生迴家祭租,蒲鬆齡迴家探望,小兩口才把打掃修繕老場屋的事定下來。
老場屋坐落在莊頭野地裏,叫老場屋,其實並不古老。隻因為土牆草頂孤零零立在曠野裏,風吹雨淋,破敗的快些罷了。據說,那裏原來也是良田,因為村莊向外擴展,附近有了住家,免不得雞刨狗蹬,莊稼長不好,隻好栽樹。後來蒲盤經商致富,地多了,原來的場不夠用,將這片林地一半使場,並蓋了三間草房,用作看場和臨時倉庫用。
近幾年天災頻乃,莊稼上不了場,於是閑置不用。屋子沒了用場,也就懶得修繕,以致頂漏牆塌,搖搖欲倒了。
前些時分家,由於房少兄弟們多,一家一院不夠分,便將這老場屋濫竽充數,其實,誰都不願意要,又哭又鬧把兩位老人折騰的束手無策。鬆齡夫婦體諒老人的難處,主動撿了破爛。那時文秀剛進蒲家,沒見過老場屋是個什麽樣子?當初答應要,不過是權宜之計,心想:女人嘛,嫁雞宿窩,嫁狗鑽洞,丈夫能住,自己也能住,隻要兩位老人不受難為,自己再苦再難也沒什麽。況且丈夫在科舉道路上旗開得勝,再接再厲,考個一官半職,連這點破爛家產也不要了。所以,盡管有些好心人當著文秀的麵,說蒲家分家不公平,文秀渾然不覺,一笑了之。先生迴家祭祖,放了學生的假。於是,小兩口決定去打掃、修繕老場屋搬家。
文秀早起做好飯,兩人吃了,丈夫扛著鍁钁,妻子拿著掃箒出了莊。太陽從東山頂上露出笑臉,陽光給房屋、樹木披上了桔紅色的輕紗。夜裏睡夢中被狼嚇醒的文秀,此時看望著綠樹懷抱裏的老場屋,卻覺得哪麽親切,那麽溫馨!
她迴頭朝丈夫甜甜一笑:“這就是咱的家呀!”
丈夫迴之一笑:“你不害怕啦?那裏,說不定真的有狼呢!”
“有狼我也不怕!”
“為什麽?”
“有你呢!”
來到場邊。兩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老場屋像隻羽毛零亂的抱窩雞,趴在雜草從生的野地裏。房頂爛了好幾個大窟窿!窗口不但小得可憐,而且用作窗欞的木棒也少了好幾條,像老人掉了牙似的,破木板門下端大窟窿,能鑽進野狗去。
蒲鬆齡扛著鍁钁要過去,文秀拉住他說:“別進,先扔進塊石頭試試,看裏頭有狼沒有?”
蒲鬆齡放下鍁钁,從草叢裏撿塊石頭扔過去,正好打在門板上,喀嚓一聲,驚得一對野鵓鴣夫妻從窗口撲棱棱飛出來。
文秀不放心,也投了一塊。沒再出來什麽,兩個人才踏著沒膝深的枯草來到屋前。
蒲鬆齡拿出鑰匙開了鎖,輕輕推開門扇,一股潮濕黴氣撲出來,文秀覺得一陣惡心,忙用手捂住口鼻,硬著頭皮看時,隻見滿地鼠土鳥糞、狼藉不堪,屋頂上結滿蜘蛛網。
文秀掄起掃帚就掃。
丈夫說:“蟲蟲蜮蜮先別動它,我去弄些柴草來點火熏熏。說罷,去屋後樹林裏弄了些枯草、樹枝,點起火來,屋裏頓時濃煙彌漫,嗆得蜘蛛們吊絲垂下來,於是兩個人忙退出屋子,隨手掩上門。
趁煙霧沒有消散的空兒,他們動手清除屋前的荊棘、雜草、。
老場屋破敗到這種程度,在蒲鬆齡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乍見感到驚訝,心情很快恢複了平靜。好像是預料之中的事,既不懊悔也不惋惜。因為這裏盡管荒涼,但畢竟是他兒時一方樂土。小時候跟父親來看場,那時場坪軋的平光如鏡,掃的一塵不染。扒光腳丫在上麵翻跟頭、打旁連,或者去屋後樹林裏掏鳥蛋,用麵筋粘蟬,撲捉螢火蟲,玩的忘乎所以。生怕場事完畢,隨父親搬迴家中住。心想,這裏是家多好啊!現在這裏真的是家了,而自己卻隻顧讀書,幾年沒來,竟破敗成這個樣子!這殘缺不全的屋簷下,還有麻雀窩嗎?屋後樹林裏肯定有斑鳩,因為他清楚地聽到斑鳩求愛的咕咕聲……‘要聽鳥音多種樹’,與鳥為鄰,生活會充滿樂章……在這裏居住,即使是草棚土屋、繩床瓦灶,也比擠在老家四合院裏心情
文秀想: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裏,既沒做飯的廚房,也沒方便的廁所,四麵毫無遮攔的荒野地方,哪裏是人住的?丈夫說的“平地一片,沒有負擔,想建什麽樣的家,就建什麽樣的家。純粹是紙上畫仙莊的書呆子話。眼下,甭說蓋屋打牆,就是修補屋上的漏洞也沒有材料!再說,男人不在家,四麵無牆,甭說林木草叢中有野獸出沒,就是山裏的狼、狐狸什麽的,隨時都能光顧!
她害怕了,心中猶豫起來,目光呆呆地看著破販不堪的土屋,愣了會兒神,對丈夫說:“不打掃了,還是迴莊裏另租房屋住吧!”
“為什麽?你不是整天嘮叨著要搬出來住嗎?”
“那是在氣頭上,屋破成這個樣子,沒箔沒麥秸怎麽修補?”
“這兩樣東西,我都給你們準備好啦!”冷不丁,背後有人接話,那麽熱情,那麽誠懇,不像說著玩。
兩人忙迴頭看時,是與這裏一牆之隔的巧二叔。忙停下手中的活兒,迎上前去和老人見禮:“是巧二叔呀,我們正商量著清理了屋前雜草,再去請教您如何修理房子呢,可巧您老就來了,快坐下說話。”
說讓人坐下,其實無處可坐,文秀發現草叢中的碌碡,急忙掏出手巾,拂去上麵的塵土,讓巧二叔坐下。
蒲鬆齡也在另一隻碌碡上坐下,吩咐文秀:“快迴家去泡茶水。”
巧二叔說:“不用啦,蒲老財要修壽墳,我迴家取羅盤路過這裏,見你們清除雜草,估計要修房子,順便過來問你們何時動工?其實自從你們的家分到這裏,我來打量好幾次了,這場苑長寬都步量過。連屋後樹林一畝多地,可修前後倆院,老場屋在兩院之間,位置還合適,隻要修繕一下,就算前院的主房。先將就住著,日後有了錢再翻蓋。東邊靠道,宜開東南門,飯屋在東北,欄圈在西南。當務之急,現將屋前雜草荊棘清除幹淨,準備堆放材料。我跟大壯打了招唿,叫他去山上運石頭,蓋飯屋和欄圈。先打掃出快空地,把箔和麥秸運來。咱們自己的活兒,說幹就幹,今日我去給他方好地盤,讓他們先幹著,明日就過來。”
蒲鬆齡道:“別耽誤了人家的事。”
巧二叔道:“先為活著的人著想,準備死的,叫他靠後!”
巧二叔一番周到安排,使蒲鬆齡夫婦感動的熱淚盈眶,不知說什麽好:“二叔,您百忙之來幫忙,我們就感激不盡了,用了您的材料,日後給錢。”
巧二叔笑道:“東西自己用,給什麽錢?村裏人都說:蒲家分家不公,兄弟們都分到好房子,唯獨把破場屋分給了鬆齡,明明是欺他們兩口子老實,人善叫人欺,馬善叫人騎!紛紛為你們兩口子抱不平,唯獨我不這樣看,因為我從此有了好鄰居,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我和你二嬸都上了年紀,有你們兩口子在隔壁,就有了依靠……好啦,你們幹吧,我明日一早就過來。”
送走巧二叔,兩口兒吃了定心丸,特別是文秀,簡直變成另一個人,滿臉歡喜渾身是勁,奮力鋤草,隻幹得熱汗淋淋,嬌喘籲籲。正幹的起勁,文秀突然“啊呀”一聲驚叫,扔下钁柄就跑!
蒲鬆齡一愣神,定睛看時,隻見草叢中一隻刺蝟,忙用鐵鍁鏟起來,剛要往遠處扔,驚恐略定的文秀,忙攔住道:“別摔死了,它是財神!”
“刺蝟是財神?”
“是啊,俺在娘家過年蒸幹糧的時候,年年都做隻麵刺蝟,背上馱著元寶,叫‘財神獻寶’作為新年伊始的吉祥物,曆書上說今年財神正東,要把它放到東邊。”
“好吧!”丈夫端起刺蝟,把它送到屋子東邊的樹叢裏。
剛提著鐵鍁迴來,又聽見文秀驚叫一聲,扔了钁柄,跑過來一頭紮在他懷裏,渾身顫抖。
蒲鬆齡兩手緊緊抱住妻子,一邊安慰,一麵朝草叢中望去,隻見一條大紅花蛇蠕蠕爬行,他輕輕推開文秀,不慌不忙地走過去,抓住蛇尾巴提起來。
“快扔掉!當心被它咬著!”文秀大驚失色,見丈夫不但不扔,反而甩著蛇玩。她不敢再看,閉著眼睛吆喝:“快把它放了。放了!”
“放在哪裏?”
“蛇神喜溫,放在正南。”
蒲鬆齡哈哈大笑:“這麽說,我們人神居中啦!”,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棒,穿住蛇盤曲的身體,一邊舞動,口中念念有詞:“財神正東、福神正西、蛇神正南、太歲正北,我房修繕,有礙諸位,號令既出,爾等速退,誰敢遲緩,挨我棒槌!我妻膽小,怕神怕鬼,嚇著我妻,治汝之罪!……
“哈!哈!哈!哈!”文秀笑得前仰後合.
迴家吃中午飯時,蒲鬆齡寫了付對聯來貼在門框上:
太公到此,
諸神退位。
橫披是:‘我來也’。
第二天,蒲鬆齡夫婦來到老場屋時,巧二叔早運來材料等著。吩咐他們:一個和泥,一個去他家扛梯子,先修補房頂。
由於巧二叔和蒲大壯的傾力相助,破敗不堪的老場屋不但很快修繕一新,而且按照蒲鬆齡的意圖,把屋裏一分為三,東間是臥室,西間做書房,中間為客廳,並在後牆上也開了窗,粉刷了牆壁,搭了天棚。經過這一番整修,破敗不堪老場屋變成了窗明幾淨的舒適住房。隨後陸續修蓋了廚房、廁所、豬圈、雞窩……又去河灘上撿來石子,鋪了道路。院子裏種植了花草和桃、杏、石榴等果樹……
房屋修好了,大壯幫忙搬家,他不愧是大力士,桌、椅、床、櫃、鍋、盆、勺、糧食……一車裝,看去像推著座小山在緩緩移動。蒲鬆齡和文秀攜帶被褥緊跟。一出莊,便看見老場屋以嶄新的麵貌等待他們。文秀感覺有股親切溫馨的誘惑力。不由加快了腳步。身後沒了腳步聲。迴頭看時,隻見丈夫還在滿井邊徘徊、張望……
文秀不耐煩地喊:“快走呀!磨蹭什麽?“
等丈夫走近了,文秀笑著問他:“你在滿井邊琢磨什麽?”
蒲鬆齡感慨地說:“舍不得離開清澈甘甜的滿井水呀!”
“你總是那麽喜歡水。”
“人沒有不喜歡水的。有道是: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我雖不智,對水卻有特殊感情。這不僅因為水是生命之源,更重要的是水最啟迪人的思維。你看,水無常形,隨遇而安。大可包容萬物,小可穿過針孔。高可化成彩雲使天空美倫美奐,低可匯成大海波瀾壯闊。雲、霧是她的夢想,雨、雪是她的化身。江河是它在奔騰,湖、海是她在休憇。那裏有水,那裏就生機勃勃!那裏無水,那裏就幹涸死沉。我想順著道邊挖條水渠,把滿井水引進我們的新居。在天井中央挖個池塘,種蓮、養魚、澆菜、灑花……既豐富了生活,又美化了環境。文秀,我這項規劃怎麽樣?”
文秀高興地說:“好!我讚成!安好家,日子安定下來,就動手幹。”
來到場屋前,蒲大壯己經卸完車。文秀見他滿頭大汗,忙掏出手巾遞給他。大壯慌忙擺手拒絕:“不!不!我有。”隨即扲起衣襟沒頭沒臉地擦起來。
文秀嗔責他:“衣裳沒人洗,還這麽沒髒沒淨!拿著!”說罷,把手巾扔給他。
大壯接在手裏,見潔白的手巾散發著芳香。沒舍得用,又欲還給文秀,文秀笑著一把抓過來,踮起腳為大壯擦淨頭臉上的汗水,然後把手巾塞進他衣袋裏。
大壯憨厚地笑道:“你們自己往屋裏搬吧,我推石頭去啦。”
屋前請除過荊棘枯草的地上,又長出綠茵苬新芽。蒲公英的生命力強,鋸齒形的葉片不僅鋪滿了地麵,還綻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花。
文秀上前開門,發現鏽跡斑駁的門鎖上沾著幾點鳥糞,台頭看時,屋簷上有隻燕子在嘰哩嘎啦地叫。自言自語道:“人還沒來住,你們先安家啦。”
蒲鬆齡笑道:“豈隻安了家,而且已經在孵化後代了”!
“你怎麽知道的?“
“你聽房簷上那雄燕子說:‘鄰居、鄰居,不要驚動我妻!’不信,你開門進屋看看,雌燕子正在窩中孵卵呢。”
文秀開門看時,屋檁上新築的泥巢裏,果然有隻燕子正安靜地抱窩,驚異地問:“你真懂得鳥語?”
蒲鬆齡笑道:“不是聽懂而是推斷,我們尚未來住,已經有鄰居了。這是好兆頭!以後,我們在屋裏不要弄出大的響聲來,免得鄰居受到驚嚇。而對狐狸、狼等惡獸就不客氣啦!”
說到狼,文秀心有餘悸地問:“屋後樹林裏真的有狼?“
丈夫說:“現在沒有,以後我們喂上家畜、家禽,可能會引了狐狸、狼來。”
“那我們不喂豬了,免得招引狼來。”
丈夫說:“不養豬怎麽攢糞種地?過日子不能因噎廢食。隻要多加防笵就是了。”
第二天,由巧二叔掌眼,從西關關集上買來頭母豬崽兒,果然當天夜裏,消息靈通的大灰狼便來‘光顧’了。
時值盛夏,蒲鬆齡夫婦吃罷晚飯,在天井裏涼快了一會兒,剛剛睡下,忽然聽見小豬撕心裂肺嚎叫!兩人心裏咯噔一下:“不好,狼來拖豬了!”
“打狼呀,打狼呀!”蒲鬆齡邊喊邊披衣往外跑……
“拿根棍子,當心被它咬著!”妻子在後邊提醒。說也奇怪,幾天前還被刺蝟、長蟲嚇得心驚肉跳的文秀,現在卻不怕狼了。拖了鐵鍁隨後跟出來。
豬圈裏,小豬還在沒命的嚎叫,顯然呐喊聲和摔打門板的聲音都沒有把狼嚇跑。
蒲鬆齡雖然知道動物也怕人,可是,第一次與兇殘的狼接觸,還是有些害怕:心在狂跳,手腳打顫。又不敢開欄門,怕狼放棄小豬返身傷人!一時手腳無措!
文秀趕來提醒他:“欄牆上有石塊,搬起來打呀!”
蒲鬆齡恍然大悟,扔了木棍,搬起一塊石頭,朝豬圈裏黑乎乎的大家夥奮力砸去。
狼被石塊打中,慘叫一聲,丟下小豬,朝牆外呲牙咧嘴示威,卻不肯放棄獵物。
於是,他又舉起一塊石頭砸下去,狼又發出一聲慘叫,接著夫妻倆一齊動手,把石塊不斷扔進欄裏,狼被砸的遍體傷疼,自知不敵,躍出欄牆逃走了。
看那狼口餘生的豬崽時,可憐的小家夥蜷縮在牆角裏,痛苦地呻吟著。
文秀忙迴屋裏端來燈細看,小豬脖子被狼咬的血肉模糊。所幸沒傷著要害部位,暫時沒生命危儉。為防止傷口感染,忙把抹牆剩下的石灰粉撒在傷口上。直到小豬安靜下來之後,兩人才鬆了口氣,迴到屋裏。
驚悸之餘,夫婦倆躺在床上,商量‘亡羊補牢’之計:
蒲鬆齡說:“狼之所以能進了豬圈,完全是因為沒有院牆所致,‘亡羊補牢’,必須先砌院牆、蓋大門。可是周圍一圈幾十丈高牆,並非一半點材料,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不在家,你孤身一人是辦不到的。好在離山不遠、棘針、荊條遍地皆是。先編圈籬笆,再喂上隻狗看家護院,野獸就不敢肆無忌憚了。”
文秀歎口氣道:“也隻好這樣了。”
小兩口說幹就幹,第二天一早,便伐木栽樁,編起籬笆牆來。
然而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編籬笆牆也非易事,沒有鋸斧,如何伐木截樁?幸虧巧二叔及時發現他們的難處,帶來工具幫忙,把木樁栽好之後,兩人便上山割棘針,那些灌木荊棘,枝杈橫生,渾身針刺!割不多久,手、臉便多處被刺傷。好在李希梅、趙嚴石、等同窗好友,聽道消息,紛紛前來幫忙。
蒲鬆齡夫婦過意不去,聲言停工待客,眾人不讓,說:“我們整天關在書房裏,都閑膩了,幹點活兒,反而覺得渾身舒坦!停工喝酒,立馬就走。”
但憑著一股少年血性、書生意氣,效益還是挺可觀的。再加上蒲大壯以一當十,不到一天,一圈籬笆牆就紮起來了。隨後又用荊條編成柴門,巧二叔打造門框安好。
蒲鬆齡撰其對聯曰:
柴門迎旭日,天光獻瑞。
茅廬依叢林,百鳥朝歌。
橫批是:樂在其中
客廳迎麵懸掛著一闕《應天長》:
雪消插柳,雨後栽花,半畝園中功課。舍繞群山,山外誰知天幾大?菊千朵、竹萬個,鬥室小紅衿猶賀。蜂蝶擾,豆蔓重重,疏籬難荷。新補寒衣破,稚子初披,顧影歡無那。月上梧桐,今日遑思明日餓。得樽酒、團圝坐、枕鬆石,三竿高臥。寄聲剝啄人兒:阿翁方惰。
蒲鬆齡掛好字軸,正站在當地欣賞。忽聽外麵人聲犬吠,忙出屋看時隻見有人牽著隻猛犬進了柴門,正東張西望,瞅尋地方拴呢。
二人吃了一驚!立即穿衣起床,來到父親炕前,見老人臉色憔倅,形容枯稿,兩眼緊閉,氣息微弱,己是彌留之際。一陣心酸,撲簌簌落下淚來。蒲鬆齡伏身連叫兩聲,爹微微睜開眼側臉看著他門下巴動了下,示意讓他們坐近些,又閉上了眼。
不多時,哥嫂也都來了,大家相視無言,隻有傷心落淚。
董夫人撩起衣襟擦擦眼淚,伏下身去對丈夫哽咽道:“他爹!孩子們都到你身邊來啦!有啥話囑咐他們的,你就說吧!”
一連唿喚了兩遍,蒲盤才緩緩掙開眼,深情地看了孩子們一眼,含淚道:“古--人--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自--知--不--久--於--人--世,召--唿--你--們--前--來--囑--咐--幾--句:我--們--蒲--氏--家--族--自--古--以--來,雖---無---高---官---顯---貴,在---當---地---也---算---名---門---望---族,我--一生---勤---學--不--輟,致--力--仕--途,然--而--命--運--不--濟,始--終--困--於--場--屋。但--願--爾--等--不--要--因--我--碌--碌-無--為--自--卑,要--自--強--不--息。力--求--上--進!我--本--欲--把--你--們--撫--育--成--才,無--奈--疾--病--纏--身,--心--有--而--力--不--足--矣!你--們--兄--弟--四--人--中,惟--有--小--三--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有--望--成--才。明--年--鄉--試,當--去-一搏,倘--若--仕--途--不--順,也--不--要--自--暴--自--棄。有--誌--者--事--竟--成!繼--續--努--力,爭--取--下--次--成--功!”說完,緩緩閉上了眼睛……。
蒲家兄弟忍悲含淚,安葬了父親。
自從施潤章進京會試,父親病倒,學堂沒了先生,蒲鬆齡隻好借讀於好朋友李希梅家塾中。兩個好朋友,日分明窗,夜分燈光,倒也不覺的寂寞,所以平時很少迴家。
文秀白天下地,晚上紡線織布,直到深夜。婆婆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兒子不在家,晚上和媳婦做伴,所以,文秀雖然勞累,並不感到寂寞。隻是分家以後,他們仍住著弟弟鶴齡的小北屋,怕在屋裏燒火熏黑牆壁,隻好借用阿嫂南屋做飯.侄兒一天天長大,阿嫂催著要屋,把新媳婦難為得六神無主,恨不得立刻搬到老場屋,過天清淨日子。好幾次拿鍁、钁、掃帚去打掃,都被婆婆攔住。老人說:“那裏一片樹木莽林,夜裏常常聽見狼嚎聲。你一個年輕女人家,怎麽能去那種地方?要打掃也得等蒲鬆齡迴家,兩個人一塊去。”文秀猶豫再三,隻好作罷。直到清明節先生迴家祭租,蒲鬆齡迴家探望,小兩口才把打掃修繕老場屋的事定下來。
老場屋坐落在莊頭野地裏,叫老場屋,其實並不古老。隻因為土牆草頂孤零零立在曠野裏,風吹雨淋,破敗的快些罷了。據說,那裏原來也是良田,因為村莊向外擴展,附近有了住家,免不得雞刨狗蹬,莊稼長不好,隻好栽樹。後來蒲盤經商致富,地多了,原來的場不夠用,將這片林地一半使場,並蓋了三間草房,用作看場和臨時倉庫用。
近幾年天災頻乃,莊稼上不了場,於是閑置不用。屋子沒了用場,也就懶得修繕,以致頂漏牆塌,搖搖欲倒了。
前些時分家,由於房少兄弟們多,一家一院不夠分,便將這老場屋濫竽充數,其實,誰都不願意要,又哭又鬧把兩位老人折騰的束手無策。鬆齡夫婦體諒老人的難處,主動撿了破爛。那時文秀剛進蒲家,沒見過老場屋是個什麽樣子?當初答應要,不過是權宜之計,心想:女人嘛,嫁雞宿窩,嫁狗鑽洞,丈夫能住,自己也能住,隻要兩位老人不受難為,自己再苦再難也沒什麽。況且丈夫在科舉道路上旗開得勝,再接再厲,考個一官半職,連這點破爛家產也不要了。所以,盡管有些好心人當著文秀的麵,說蒲家分家不公平,文秀渾然不覺,一笑了之。先生迴家祭祖,放了學生的假。於是,小兩口決定去打掃、修繕老場屋搬家。
文秀早起做好飯,兩人吃了,丈夫扛著鍁钁,妻子拿著掃箒出了莊。太陽從東山頂上露出笑臉,陽光給房屋、樹木披上了桔紅色的輕紗。夜裏睡夢中被狼嚇醒的文秀,此時看望著綠樹懷抱裏的老場屋,卻覺得哪麽親切,那麽溫馨!
她迴頭朝丈夫甜甜一笑:“這就是咱的家呀!”
丈夫迴之一笑:“你不害怕啦?那裏,說不定真的有狼呢!”
“有狼我也不怕!”
“為什麽?”
“有你呢!”
來到場邊。兩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老場屋像隻羽毛零亂的抱窩雞,趴在雜草從生的野地裏。房頂爛了好幾個大窟窿!窗口不但小得可憐,而且用作窗欞的木棒也少了好幾條,像老人掉了牙似的,破木板門下端大窟窿,能鑽進野狗去。
蒲鬆齡扛著鍁钁要過去,文秀拉住他說:“別進,先扔進塊石頭試試,看裏頭有狼沒有?”
蒲鬆齡放下鍁钁,從草叢裏撿塊石頭扔過去,正好打在門板上,喀嚓一聲,驚得一對野鵓鴣夫妻從窗口撲棱棱飛出來。
文秀不放心,也投了一塊。沒再出來什麽,兩個人才踏著沒膝深的枯草來到屋前。
蒲鬆齡拿出鑰匙開了鎖,輕輕推開門扇,一股潮濕黴氣撲出來,文秀覺得一陣惡心,忙用手捂住口鼻,硬著頭皮看時,隻見滿地鼠土鳥糞、狼藉不堪,屋頂上結滿蜘蛛網。
文秀掄起掃帚就掃。
丈夫說:“蟲蟲蜮蜮先別動它,我去弄些柴草來點火熏熏。說罷,去屋後樹林裏弄了些枯草、樹枝,點起火來,屋裏頓時濃煙彌漫,嗆得蜘蛛們吊絲垂下來,於是兩個人忙退出屋子,隨手掩上門。
趁煙霧沒有消散的空兒,他們動手清除屋前的荊棘、雜草、。
老場屋破敗到這種程度,在蒲鬆齡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乍見感到驚訝,心情很快恢複了平靜。好像是預料之中的事,既不懊悔也不惋惜。因為這裏盡管荒涼,但畢竟是他兒時一方樂土。小時候跟父親來看場,那時場坪軋的平光如鏡,掃的一塵不染。扒光腳丫在上麵翻跟頭、打旁連,或者去屋後樹林裏掏鳥蛋,用麵筋粘蟬,撲捉螢火蟲,玩的忘乎所以。生怕場事完畢,隨父親搬迴家中住。心想,這裏是家多好啊!現在這裏真的是家了,而自己卻隻顧讀書,幾年沒來,竟破敗成這個樣子!這殘缺不全的屋簷下,還有麻雀窩嗎?屋後樹林裏肯定有斑鳩,因為他清楚地聽到斑鳩求愛的咕咕聲……‘要聽鳥音多種樹’,與鳥為鄰,生活會充滿樂章……在這裏居住,即使是草棚土屋、繩床瓦灶,也比擠在老家四合院裏心情
文秀想: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裏,既沒做飯的廚房,也沒方便的廁所,四麵毫無遮攔的荒野地方,哪裏是人住的?丈夫說的“平地一片,沒有負擔,想建什麽樣的家,就建什麽樣的家。純粹是紙上畫仙莊的書呆子話。眼下,甭說蓋屋打牆,就是修補屋上的漏洞也沒有材料!再說,男人不在家,四麵無牆,甭說林木草叢中有野獸出沒,就是山裏的狼、狐狸什麽的,隨時都能光顧!
她害怕了,心中猶豫起來,目光呆呆地看著破販不堪的土屋,愣了會兒神,對丈夫說:“不打掃了,還是迴莊裏另租房屋住吧!”
“為什麽?你不是整天嘮叨著要搬出來住嗎?”
“那是在氣頭上,屋破成這個樣子,沒箔沒麥秸怎麽修補?”
“這兩樣東西,我都給你們準備好啦!”冷不丁,背後有人接話,那麽熱情,那麽誠懇,不像說著玩。
兩人忙迴頭看時,是與這裏一牆之隔的巧二叔。忙停下手中的活兒,迎上前去和老人見禮:“是巧二叔呀,我們正商量著清理了屋前雜草,再去請教您如何修理房子呢,可巧您老就來了,快坐下說話。”
說讓人坐下,其實無處可坐,文秀發現草叢中的碌碡,急忙掏出手巾,拂去上麵的塵土,讓巧二叔坐下。
蒲鬆齡也在另一隻碌碡上坐下,吩咐文秀:“快迴家去泡茶水。”
巧二叔說:“不用啦,蒲老財要修壽墳,我迴家取羅盤路過這裏,見你們清除雜草,估計要修房子,順便過來問你們何時動工?其實自從你們的家分到這裏,我來打量好幾次了,這場苑長寬都步量過。連屋後樹林一畝多地,可修前後倆院,老場屋在兩院之間,位置還合適,隻要修繕一下,就算前院的主房。先將就住著,日後有了錢再翻蓋。東邊靠道,宜開東南門,飯屋在東北,欄圈在西南。當務之急,現將屋前雜草荊棘清除幹淨,準備堆放材料。我跟大壯打了招唿,叫他去山上運石頭,蓋飯屋和欄圈。先打掃出快空地,把箔和麥秸運來。咱們自己的活兒,說幹就幹,今日我去給他方好地盤,讓他們先幹著,明日就過來。”
蒲鬆齡道:“別耽誤了人家的事。”
巧二叔道:“先為活著的人著想,準備死的,叫他靠後!”
巧二叔一番周到安排,使蒲鬆齡夫婦感動的熱淚盈眶,不知說什麽好:“二叔,您百忙之來幫忙,我們就感激不盡了,用了您的材料,日後給錢。”
巧二叔笑道:“東西自己用,給什麽錢?村裏人都說:蒲家分家不公,兄弟們都分到好房子,唯獨把破場屋分給了鬆齡,明明是欺他們兩口子老實,人善叫人欺,馬善叫人騎!紛紛為你們兩口子抱不平,唯獨我不這樣看,因為我從此有了好鄰居,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我和你二嬸都上了年紀,有你們兩口子在隔壁,就有了依靠……好啦,你們幹吧,我明日一早就過來。”
送走巧二叔,兩口兒吃了定心丸,特別是文秀,簡直變成另一個人,滿臉歡喜渾身是勁,奮力鋤草,隻幹得熱汗淋淋,嬌喘籲籲。正幹的起勁,文秀突然“啊呀”一聲驚叫,扔下钁柄就跑!
蒲鬆齡一愣神,定睛看時,隻見草叢中一隻刺蝟,忙用鐵鍁鏟起來,剛要往遠處扔,驚恐略定的文秀,忙攔住道:“別摔死了,它是財神!”
“刺蝟是財神?”
“是啊,俺在娘家過年蒸幹糧的時候,年年都做隻麵刺蝟,背上馱著元寶,叫‘財神獻寶’作為新年伊始的吉祥物,曆書上說今年財神正東,要把它放到東邊。”
“好吧!”丈夫端起刺蝟,把它送到屋子東邊的樹叢裏。
剛提著鐵鍁迴來,又聽見文秀驚叫一聲,扔了钁柄,跑過來一頭紮在他懷裏,渾身顫抖。
蒲鬆齡兩手緊緊抱住妻子,一邊安慰,一麵朝草叢中望去,隻見一條大紅花蛇蠕蠕爬行,他輕輕推開文秀,不慌不忙地走過去,抓住蛇尾巴提起來。
“快扔掉!當心被它咬著!”文秀大驚失色,見丈夫不但不扔,反而甩著蛇玩。她不敢再看,閉著眼睛吆喝:“快把它放了。放了!”
“放在哪裏?”
“蛇神喜溫,放在正南。”
蒲鬆齡哈哈大笑:“這麽說,我們人神居中啦!”,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棒,穿住蛇盤曲的身體,一邊舞動,口中念念有詞:“財神正東、福神正西、蛇神正南、太歲正北,我房修繕,有礙諸位,號令既出,爾等速退,誰敢遲緩,挨我棒槌!我妻膽小,怕神怕鬼,嚇著我妻,治汝之罪!……
“哈!哈!哈!哈!”文秀笑得前仰後合.
迴家吃中午飯時,蒲鬆齡寫了付對聯來貼在門框上:
太公到此,
諸神退位。
橫披是:‘我來也’。
第二天,蒲鬆齡夫婦來到老場屋時,巧二叔早運來材料等著。吩咐他們:一個和泥,一個去他家扛梯子,先修補房頂。
由於巧二叔和蒲大壯的傾力相助,破敗不堪的老場屋不但很快修繕一新,而且按照蒲鬆齡的意圖,把屋裏一分為三,東間是臥室,西間做書房,中間為客廳,並在後牆上也開了窗,粉刷了牆壁,搭了天棚。經過這一番整修,破敗不堪老場屋變成了窗明幾淨的舒適住房。隨後陸續修蓋了廚房、廁所、豬圈、雞窩……又去河灘上撿來石子,鋪了道路。院子裏種植了花草和桃、杏、石榴等果樹……
房屋修好了,大壯幫忙搬家,他不愧是大力士,桌、椅、床、櫃、鍋、盆、勺、糧食……一車裝,看去像推著座小山在緩緩移動。蒲鬆齡和文秀攜帶被褥緊跟。一出莊,便看見老場屋以嶄新的麵貌等待他們。文秀感覺有股親切溫馨的誘惑力。不由加快了腳步。身後沒了腳步聲。迴頭看時,隻見丈夫還在滿井邊徘徊、張望……
文秀不耐煩地喊:“快走呀!磨蹭什麽?“
等丈夫走近了,文秀笑著問他:“你在滿井邊琢磨什麽?”
蒲鬆齡感慨地說:“舍不得離開清澈甘甜的滿井水呀!”
“你總是那麽喜歡水。”
“人沒有不喜歡水的。有道是: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我雖不智,對水卻有特殊感情。這不僅因為水是生命之源,更重要的是水最啟迪人的思維。你看,水無常形,隨遇而安。大可包容萬物,小可穿過針孔。高可化成彩雲使天空美倫美奐,低可匯成大海波瀾壯闊。雲、霧是她的夢想,雨、雪是她的化身。江河是它在奔騰,湖、海是她在休憇。那裏有水,那裏就生機勃勃!那裏無水,那裏就幹涸死沉。我想順著道邊挖條水渠,把滿井水引進我們的新居。在天井中央挖個池塘,種蓮、養魚、澆菜、灑花……既豐富了生活,又美化了環境。文秀,我這項規劃怎麽樣?”
文秀高興地說:“好!我讚成!安好家,日子安定下來,就動手幹。”
來到場屋前,蒲大壯己經卸完車。文秀見他滿頭大汗,忙掏出手巾遞給他。大壯慌忙擺手拒絕:“不!不!我有。”隨即扲起衣襟沒頭沒臉地擦起來。
文秀嗔責他:“衣裳沒人洗,還這麽沒髒沒淨!拿著!”說罷,把手巾扔給他。
大壯接在手裏,見潔白的手巾散發著芳香。沒舍得用,又欲還給文秀,文秀笑著一把抓過來,踮起腳為大壯擦淨頭臉上的汗水,然後把手巾塞進他衣袋裏。
大壯憨厚地笑道:“你們自己往屋裏搬吧,我推石頭去啦。”
屋前請除過荊棘枯草的地上,又長出綠茵苬新芽。蒲公英的生命力強,鋸齒形的葉片不僅鋪滿了地麵,還綻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花。
文秀上前開門,發現鏽跡斑駁的門鎖上沾著幾點鳥糞,台頭看時,屋簷上有隻燕子在嘰哩嘎啦地叫。自言自語道:“人還沒來住,你們先安家啦。”
蒲鬆齡笑道:“豈隻安了家,而且已經在孵化後代了”!
“你怎麽知道的?“
“你聽房簷上那雄燕子說:‘鄰居、鄰居,不要驚動我妻!’不信,你開門進屋看看,雌燕子正在窩中孵卵呢。”
文秀開門看時,屋檁上新築的泥巢裏,果然有隻燕子正安靜地抱窩,驚異地問:“你真懂得鳥語?”
蒲鬆齡笑道:“不是聽懂而是推斷,我們尚未來住,已經有鄰居了。這是好兆頭!以後,我們在屋裏不要弄出大的響聲來,免得鄰居受到驚嚇。而對狐狸、狼等惡獸就不客氣啦!”
說到狼,文秀心有餘悸地問:“屋後樹林裏真的有狼?“
丈夫說:“現在沒有,以後我們喂上家畜、家禽,可能會引了狐狸、狼來。”
“那我們不喂豬了,免得招引狼來。”
丈夫說:“不養豬怎麽攢糞種地?過日子不能因噎廢食。隻要多加防笵就是了。”
第二天,由巧二叔掌眼,從西關關集上買來頭母豬崽兒,果然當天夜裏,消息靈通的大灰狼便來‘光顧’了。
時值盛夏,蒲鬆齡夫婦吃罷晚飯,在天井裏涼快了一會兒,剛剛睡下,忽然聽見小豬撕心裂肺嚎叫!兩人心裏咯噔一下:“不好,狼來拖豬了!”
“打狼呀,打狼呀!”蒲鬆齡邊喊邊披衣往外跑……
“拿根棍子,當心被它咬著!”妻子在後邊提醒。說也奇怪,幾天前還被刺蝟、長蟲嚇得心驚肉跳的文秀,現在卻不怕狼了。拖了鐵鍁隨後跟出來。
豬圈裏,小豬還在沒命的嚎叫,顯然呐喊聲和摔打門板的聲音都沒有把狼嚇跑。
蒲鬆齡雖然知道動物也怕人,可是,第一次與兇殘的狼接觸,還是有些害怕:心在狂跳,手腳打顫。又不敢開欄門,怕狼放棄小豬返身傷人!一時手腳無措!
文秀趕來提醒他:“欄牆上有石塊,搬起來打呀!”
蒲鬆齡恍然大悟,扔了木棍,搬起一塊石頭,朝豬圈裏黑乎乎的大家夥奮力砸去。
狼被石塊打中,慘叫一聲,丟下小豬,朝牆外呲牙咧嘴示威,卻不肯放棄獵物。
於是,他又舉起一塊石頭砸下去,狼又發出一聲慘叫,接著夫妻倆一齊動手,把石塊不斷扔進欄裏,狼被砸的遍體傷疼,自知不敵,躍出欄牆逃走了。
看那狼口餘生的豬崽時,可憐的小家夥蜷縮在牆角裏,痛苦地呻吟著。
文秀忙迴屋裏端來燈細看,小豬脖子被狼咬的血肉模糊。所幸沒傷著要害部位,暫時沒生命危儉。為防止傷口感染,忙把抹牆剩下的石灰粉撒在傷口上。直到小豬安靜下來之後,兩人才鬆了口氣,迴到屋裏。
驚悸之餘,夫婦倆躺在床上,商量‘亡羊補牢’之計:
蒲鬆齡說:“狼之所以能進了豬圈,完全是因為沒有院牆所致,‘亡羊補牢’,必須先砌院牆、蓋大門。可是周圍一圈幾十丈高牆,並非一半點材料,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不在家,你孤身一人是辦不到的。好在離山不遠、棘針、荊條遍地皆是。先編圈籬笆,再喂上隻狗看家護院,野獸就不敢肆無忌憚了。”
文秀歎口氣道:“也隻好這樣了。”
小兩口說幹就幹,第二天一早,便伐木栽樁,編起籬笆牆來。
然而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編籬笆牆也非易事,沒有鋸斧,如何伐木截樁?幸虧巧二叔及時發現他們的難處,帶來工具幫忙,把木樁栽好之後,兩人便上山割棘針,那些灌木荊棘,枝杈橫生,渾身針刺!割不多久,手、臉便多處被刺傷。好在李希梅、趙嚴石、等同窗好友,聽道消息,紛紛前來幫忙。
蒲鬆齡夫婦過意不去,聲言停工待客,眾人不讓,說:“我們整天關在書房裏,都閑膩了,幹點活兒,反而覺得渾身舒坦!停工喝酒,立馬就走。”
但憑著一股少年血性、書生意氣,效益還是挺可觀的。再加上蒲大壯以一當十,不到一天,一圈籬笆牆就紮起來了。隨後又用荊條編成柴門,巧二叔打造門框安好。
蒲鬆齡撰其對聯曰:
柴門迎旭日,天光獻瑞。
茅廬依叢林,百鳥朝歌。
橫批是:樂在其中
客廳迎麵懸掛著一闕《應天長》:
雪消插柳,雨後栽花,半畝園中功課。舍繞群山,山外誰知天幾大?菊千朵、竹萬個,鬥室小紅衿猶賀。蜂蝶擾,豆蔓重重,疏籬難荷。新補寒衣破,稚子初披,顧影歡無那。月上梧桐,今日遑思明日餓。得樽酒、團圝坐、枕鬆石,三竿高臥。寄聲剝啄人兒:阿翁方惰。
蒲鬆齡掛好字軸,正站在當地欣賞。忽聽外麵人聲犬吠,忙出屋看時隻見有人牽著隻猛犬進了柴門,正東張西望,瞅尋地方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