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伯淩小姐先冷冰冰地替自己的老板拒絕了:“貝拉女士另有安排。”
大表哥忍不住歎了口氣:“春妮,你這樣就不可愛了。”
年輕的小姐冷冰冰地掃了他一眼, 目光跟刀子一樣。
大表哥立刻做出個求饒的動作,討好地衝她笑:“我該誇獎你的學習能力的, 親愛的姑娘, 英語發音不錯, 挺地道。”
他拿下頭上的帽子,朝她們鞠了個躬:“那麽, 祝你們有個美好的夜晚,我美麗的女士。”
他重新戴迴帽子,轉過身,慢慢朝暮色深處走去。
他脊背挺得筆直, 每一步都走得瀟灑利落,企圖每一幀被截下來都能當成畫報。
走到街角轉彎的時候,他才偷偷地往迴瞥了一眼,貝拉跟春妮早就消失不見。
大表哥立刻垮下肩膀, 敢情人家根本就沒看他。
國際洋倒爺狠狠的摸了把鼻子, 悻悻地走進旁邊一棟赫魯曉夫樓。
這是一種跟國內筒子樓相類似的建築,60年代曾經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了蘇聯國家最迫切需要的住房問題。
然而30年的時光, 已經讓老樓疲態盡顯,縱使有路燈照明, 也不複昔日的榮光。
不少人家的門牌都是新的,因為在烏克蘭獨立之後,他們匆匆忙忙將門牌上的俄文變成了烏克蘭文。
少數幾家還沒有更換的,倒不是因為對俄文充滿了眷戀,而是暫時拿不出換門牌的錢。
大表哥熟門熟路地敲了敲門板,裏頭探出個頭發亂糟糟的男人。
大表哥立刻笑了,直接用英語跟他打招唿:“你多久沒剃胡子了?親愛的謝爾蓋同誌。”
謝爾蓋嘴裏頭嘟囔了一句什麽,用生硬的英語招唿外國朋友進門:“哦,你什麽時候過來的?”
大表哥心情微妙,其實謝爾蓋的俄語遠遠要比英語流利。可是在跟他交流的時候,謝爾蓋直接摒棄了兩人都非常熟悉的俄語。
從赫魯曉夫開始,那些蘇聯領導人都將俄羅斯民族稱為偉大的母親,至於蘇聯境內的其他非俄羅斯民族,則是偉大母親的忠誠兒子。
任何一個有骨氣的民族估計都不會心甘情願管別人叫祖宗。
蘇聯走到解體這一步,也許真的不虧。
屋子裏頭亂糟糟的,各種書籍報刊胡亂放在各處,簡直跟個迷宮似的。
謝爾蓋卻渾然不覺,屋子裏頭沒有多餘的椅子,他直接盤腿坐在床上:“你來有什麽事嗎?真抱歉,我恐怕沒有什麽緊俏貨可以賣給你。”
大表哥搖了搖頭,表情掩飾不住的傷感:“我從來明白明白,雖然在這片土地上掙錢,但我從不曾坑蒙拐騙。”
謝爾蓋麵頰上的肌肉抽動了兩下,憤憤不平道:“他們要求我們自己親手拆了核潛艇跟航母艦隊。”
大表哥遺憾地歎了口氣:“我很抱歉聽到這些,我更抱歉的是我無能為力。我來是因為我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麽是我能夠做的?我希望這個國家經濟不要再崩潰下去,這樣我才能從烏克蘭人民口袋中掙到更多的錢。”
他的表情看上去誠懇極了,然而謝爾蓋並不相信他。
嗬,這是個中國人。東歐跟蘇維埃都完蛋了,他們還活下來的中國人。
他肯定是個共.產黨員,對,中.共是最靈活狡猾的,無論在什麽樣的條件下,他們都能生存下去。
謝爾蓋眯起了眼睛,從抽屜裏頭拿出密封牛皮紙袋。
他本來想放到桌子上,然而那張桌子亂糟糟的,連一塊空地都沒有,所以紙袋不得不直接交到了中國人手上:“這個,我需要你幫忙發表出來。”
大表哥甚至連裏頭究竟是什麽內容都沒有問,隻問要求:“發表在什麽樣級別的媒體上?需要傳播範圍有多廣?俄語還是烏克蘭語亦或者是英語?”
“越廣越好,最好讓全體烏克蘭人民都知道。”謝爾蓋捏緊了拳頭,語氣中多了憤懣的情緒,“人民不能再遭受蒙蔽。”
大表哥輕輕地嗯了一聲,自己從隨身帶的包裏頭拿了瓶藍莓汁,又拿出瓶白酒,然後是兩根紅腸。
桌上沒有空地方,他直接放到了床上。
謝爾蓋也不在意,擰開酒瓶蓋子,直接對著瓶喝下一大口,又慢慢咀嚼著紅腸,咽下去之後,他才發表評論:“烏克蘭的紅腸是世界上最棒的。”
大表哥笑容可掬,使自己另外開了瓶藍莓汁,一小口一小口喝著。
“我問你,你們國家建國初期有貪汙犯怎麽辦?”
大表哥不假思索:“槍斃,劉青山,張子善,不就被槍斃了嗎?我們當初是搞了三反五反的。”
謝爾蓋默默地喝著酒,等到紅腸被他吃完之後,他才跟想起來一樣,喝了口藍莓汁。
“烏克蘭的藍莓也是世界上最好的。”
大表哥聳聳肩膀,絲毫沒有跟謝爾蓋爭執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在這裏投資一家飲料廠,開發各種果汁。”
這話終於取悅了謝爾蓋,他點點頭道:“我可以幫你跟農場主牽線。”
大表哥禮貌地道謝:“那麽麻煩你了,我親愛的朋友。”
他手中的藍莓汁喝完了,謝爾蓋手中的酒瓶也快要見底。
大表哥微笑著看他:“區議員你還要競選嗎?如果需要的話,說不定我可以幫點忙。”
謝爾蓋喝下最後一口酒,強硬地拒絕了大表哥:“這是我們自己的事。你該走了。”
大表哥笑容可掬,丁點兒生氣的意思都沒有。他禮貌地同謝爾蓋道別,站起身出了赫魯曉夫樓。
夜色蒼茫,赫魯曉夫樓看上去是那麽的滄桑而疲憊。
大表哥迴到住處,從信箱裏頭取出當天的晚報。
真糟糕,現在烏克蘭的俄文報紙越來越少,恐怕不久之後他就要被迫學習烏克蘭語了。
大表哥聳聳肩膀,樂觀地安慰自己,也許不必,因為烏克蘭人也親美呀,說不定很快英文報紙就能夠占據市場。
他草草掃過報紙上的標題,看似漫不經心的目光,將所有需要的信息全都印到腦海中。
放下報紙之後,他才拿出那封牛皮紙袋。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是有個家夥賣了幾萬噸的有色金屬給荷蘭,趁機中飽私囊。
唯一能夠值得說道的是,這人是現任烏克蘭高層的親信。
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隻是出現的時機比較微妙。
大表哥眯著眼睛,手輕輕地敲了敲牛皮紙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到了8月下旬,7月份的工資還沒有發下來時,忍耐許久的造船廠工人終於爆發了。
他們拒絕繼續工作,他們要求立刻發工資。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廠長出麵,眾人也不予理會。
廠裏頭沒錢,就問政府要錢。政府也沒錢嗎?那當然,因為他們的錢都被貪汙掉了。
從造船廠開始,到黑海艦隊,討薪成了所有人的生活重心。
焦頭爛額的廠長馬卡洛夫像救火隊員一樣,剛安撫下這個,那個又冒出頭。
別說建造新船了,0號船台上的烏裏揚諾夫斯克也沒人理會。
所有的施工人員拒絕再拆解這條船,除非美國人願意按照說好的450美金每噸的價格成交。
美國人一點兒也不著急,拖下去損失最慘重的還是烏克蘭。
畢竟現在廢銅爛鐵還能賣出價格,等風吹雨淋鏽跡斑斑的時候,賣廢鐵恐怕都沒人要了。
哦,沒錯,是我們美國人違約在先。
我們可以按照合同付違約金,超過150美金價格,我們絕不考慮。
那頭,神秘的女富商貝拉小姐已經到廠裏頭發了好幾通火。
如果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無法按時交貨的話,她要索賠。
她已經付了四成定金,造船廠必須得按照雙倍賠償。
在造船廠得不到答複,她直接找到了烏克蘭政府。
這就是烏克蘭的改革嗎?言而無信,肆意拖延訂單的改革。這樣的國家還希望能夠引進投資?真是荒謬可笑。
烏克蘭官員不敢激怒美國富商,趕緊又同俄羅斯商量,看能否將拆解了一半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轉交給俄方處理。
不過俄羅斯必須得支付整艘航母的錢。
俄羅斯自己還焦頭爛額呢,也已經完工近7成的瓦格良號航母都有心無力,沒錢支付費用,又怎麽願意你會破銅爛鐵一堆的烏裏揚諾夫斯克。
憤怒的造船廠工人直接衝擊當地政府,威脅如果再不給他們發工資的話,他們就將整個造船廠全都炸掉,然後直接賣了廢鐵迴家過日子。
反正高官們都在忙著倒賣軍火,大家集體迫不及待的要將手裏頭擁有的國家資源變成私人財產。
他們也會有樣學樣。
亂糟糟地吵了個把月,直到10月中旬,在新上任的總理斡旋下,烏克蘭政府終於決定將已經沒可能再建造下去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號交給造船廠自行處理。
賣掉的廢鐵,就用來償還拖欠員工的工資和維持工廠日常生產。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因為造船廠已經彈盡糧絕。
如果不用從航母上拆卸下來的材料建造新船,他們甚至沒辦法完成與富商貝拉小姐的訂單。
0號船台又開始忙碌起來,每一位造船人都一絲不苟,用經緯儀測量數據來加工對接縫淨尺寸甚至精確到0.1毫米。
塔塔連科帶領自己的中國客戶觀看操作現場,他滿臉嚴肅:“我們的經驗就是嚴格對待工作。絕對不允許業務不精通的人擔當技術部門領導。”
所謂的輪崗鍛煉,在這兒是不存在的,馬卡洛夫同誌不允許外行領導內行,也不允許工作當中有任何疏漏的地方。
塔塔連科突然間傷感起來:“隻可惜整個國家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所以我們的王國也沒有辦法保存下去。”
他們走到操作台的時候,看見船長馬卡洛夫正呆呆地盯著麵目全非的航母。
塔塔連科心頭一緊,往前快走幾步,安慰已經顯露出老態的廠長:“起碼我們的小夥子能夠活下去,它不用被當成廢銅爛鐵。”
心力交瘁的馬卡洛夫沉默不語。
塔塔連科的語氣急促起來:“你說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我們的小夥子。現在,是我們唯一也是最後的機會。
你難道沒有看到他們是如何搶險救災的嗎?這是一個中央協調能力極強的國家。”
馬卡洛夫看著他,神情複雜。
塔塔連科卻像是豁出去了一樣:“沒錯,我永遠是蘇.共,國家排在前頭,政治信仰在後。可是蘇聯已經沒有了,我隻能追求我的信仰,一名造船人的信仰,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
就算拚盡最後一口氣,他都不會讓付出無數心血的烏裏揚諾夫斯克。
“我們沒有吃虧,馬卡洛夫同誌,我們掌握了技術。”塔塔連科熱切的看著自己的領導,“我們必須得在實踐中保持技術進步,這樣才有可能有朝一日重新恢複造船廠的輝煌。”
這點兒渺茫的希望成了滄海上的引航燈,給了馬卡洛夫些微安慰。
他終於點點頭,語氣沉重:“動作快點兒吧,不要耽誤了客戶的訂單。”
大表哥忍不住歎了口氣:“春妮,你這樣就不可愛了。”
年輕的小姐冷冰冰地掃了他一眼, 目光跟刀子一樣。
大表哥立刻做出個求饒的動作,討好地衝她笑:“我該誇獎你的學習能力的, 親愛的姑娘, 英語發音不錯, 挺地道。”
他拿下頭上的帽子,朝她們鞠了個躬:“那麽, 祝你們有個美好的夜晚,我美麗的女士。”
他重新戴迴帽子,轉過身,慢慢朝暮色深處走去。
他脊背挺得筆直, 每一步都走得瀟灑利落,企圖每一幀被截下來都能當成畫報。
走到街角轉彎的時候,他才偷偷地往迴瞥了一眼,貝拉跟春妮早就消失不見。
大表哥立刻垮下肩膀, 敢情人家根本就沒看他。
國際洋倒爺狠狠的摸了把鼻子, 悻悻地走進旁邊一棟赫魯曉夫樓。
這是一種跟國內筒子樓相類似的建築,60年代曾經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了蘇聯國家最迫切需要的住房問題。
然而30年的時光, 已經讓老樓疲態盡顯,縱使有路燈照明, 也不複昔日的榮光。
不少人家的門牌都是新的,因為在烏克蘭獨立之後,他們匆匆忙忙將門牌上的俄文變成了烏克蘭文。
少數幾家還沒有更換的,倒不是因為對俄文充滿了眷戀,而是暫時拿不出換門牌的錢。
大表哥熟門熟路地敲了敲門板,裏頭探出個頭發亂糟糟的男人。
大表哥立刻笑了,直接用英語跟他打招唿:“你多久沒剃胡子了?親愛的謝爾蓋同誌。”
謝爾蓋嘴裏頭嘟囔了一句什麽,用生硬的英語招唿外國朋友進門:“哦,你什麽時候過來的?”
大表哥心情微妙,其實謝爾蓋的俄語遠遠要比英語流利。可是在跟他交流的時候,謝爾蓋直接摒棄了兩人都非常熟悉的俄語。
從赫魯曉夫開始,那些蘇聯領導人都將俄羅斯民族稱為偉大的母親,至於蘇聯境內的其他非俄羅斯民族,則是偉大母親的忠誠兒子。
任何一個有骨氣的民族估計都不會心甘情願管別人叫祖宗。
蘇聯走到解體這一步,也許真的不虧。
屋子裏頭亂糟糟的,各種書籍報刊胡亂放在各處,簡直跟個迷宮似的。
謝爾蓋卻渾然不覺,屋子裏頭沒有多餘的椅子,他直接盤腿坐在床上:“你來有什麽事嗎?真抱歉,我恐怕沒有什麽緊俏貨可以賣給你。”
大表哥搖了搖頭,表情掩飾不住的傷感:“我從來明白明白,雖然在這片土地上掙錢,但我從不曾坑蒙拐騙。”
謝爾蓋麵頰上的肌肉抽動了兩下,憤憤不平道:“他們要求我們自己親手拆了核潛艇跟航母艦隊。”
大表哥遺憾地歎了口氣:“我很抱歉聽到這些,我更抱歉的是我無能為力。我來是因為我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麽是我能夠做的?我希望這個國家經濟不要再崩潰下去,這樣我才能從烏克蘭人民口袋中掙到更多的錢。”
他的表情看上去誠懇極了,然而謝爾蓋並不相信他。
嗬,這是個中國人。東歐跟蘇維埃都完蛋了,他們還活下來的中國人。
他肯定是個共.產黨員,對,中.共是最靈活狡猾的,無論在什麽樣的條件下,他們都能生存下去。
謝爾蓋眯起了眼睛,從抽屜裏頭拿出密封牛皮紙袋。
他本來想放到桌子上,然而那張桌子亂糟糟的,連一塊空地都沒有,所以紙袋不得不直接交到了中國人手上:“這個,我需要你幫忙發表出來。”
大表哥甚至連裏頭究竟是什麽內容都沒有問,隻問要求:“發表在什麽樣級別的媒體上?需要傳播範圍有多廣?俄語還是烏克蘭語亦或者是英語?”
“越廣越好,最好讓全體烏克蘭人民都知道。”謝爾蓋捏緊了拳頭,語氣中多了憤懣的情緒,“人民不能再遭受蒙蔽。”
大表哥輕輕地嗯了一聲,自己從隨身帶的包裏頭拿了瓶藍莓汁,又拿出瓶白酒,然後是兩根紅腸。
桌上沒有空地方,他直接放到了床上。
謝爾蓋也不在意,擰開酒瓶蓋子,直接對著瓶喝下一大口,又慢慢咀嚼著紅腸,咽下去之後,他才發表評論:“烏克蘭的紅腸是世界上最棒的。”
大表哥笑容可掬,使自己另外開了瓶藍莓汁,一小口一小口喝著。
“我問你,你們國家建國初期有貪汙犯怎麽辦?”
大表哥不假思索:“槍斃,劉青山,張子善,不就被槍斃了嗎?我們當初是搞了三反五反的。”
謝爾蓋默默地喝著酒,等到紅腸被他吃完之後,他才跟想起來一樣,喝了口藍莓汁。
“烏克蘭的藍莓也是世界上最好的。”
大表哥聳聳肩膀,絲毫沒有跟謝爾蓋爭執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在這裏投資一家飲料廠,開發各種果汁。”
這話終於取悅了謝爾蓋,他點點頭道:“我可以幫你跟農場主牽線。”
大表哥禮貌地道謝:“那麽麻煩你了,我親愛的朋友。”
他手中的藍莓汁喝完了,謝爾蓋手中的酒瓶也快要見底。
大表哥微笑著看他:“區議員你還要競選嗎?如果需要的話,說不定我可以幫點忙。”
謝爾蓋喝下最後一口酒,強硬地拒絕了大表哥:“這是我們自己的事。你該走了。”
大表哥笑容可掬,丁點兒生氣的意思都沒有。他禮貌地同謝爾蓋道別,站起身出了赫魯曉夫樓。
夜色蒼茫,赫魯曉夫樓看上去是那麽的滄桑而疲憊。
大表哥迴到住處,從信箱裏頭取出當天的晚報。
真糟糕,現在烏克蘭的俄文報紙越來越少,恐怕不久之後他就要被迫學習烏克蘭語了。
大表哥聳聳肩膀,樂觀地安慰自己,也許不必,因為烏克蘭人也親美呀,說不定很快英文報紙就能夠占據市場。
他草草掃過報紙上的標題,看似漫不經心的目光,將所有需要的信息全都印到腦海中。
放下報紙之後,他才拿出那封牛皮紙袋。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是有個家夥賣了幾萬噸的有色金屬給荷蘭,趁機中飽私囊。
唯一能夠值得說道的是,這人是現任烏克蘭高層的親信。
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隻是出現的時機比較微妙。
大表哥眯著眼睛,手輕輕地敲了敲牛皮紙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到了8月下旬,7月份的工資還沒有發下來時,忍耐許久的造船廠工人終於爆發了。
他們拒絕繼續工作,他們要求立刻發工資。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廠長出麵,眾人也不予理會。
廠裏頭沒錢,就問政府要錢。政府也沒錢嗎?那當然,因為他們的錢都被貪汙掉了。
從造船廠開始,到黑海艦隊,討薪成了所有人的生活重心。
焦頭爛額的廠長馬卡洛夫像救火隊員一樣,剛安撫下這個,那個又冒出頭。
別說建造新船了,0號船台上的烏裏揚諾夫斯克也沒人理會。
所有的施工人員拒絕再拆解這條船,除非美國人願意按照說好的450美金每噸的價格成交。
美國人一點兒也不著急,拖下去損失最慘重的還是烏克蘭。
畢竟現在廢銅爛鐵還能賣出價格,等風吹雨淋鏽跡斑斑的時候,賣廢鐵恐怕都沒人要了。
哦,沒錯,是我們美國人違約在先。
我們可以按照合同付違約金,超過150美金價格,我們絕不考慮。
那頭,神秘的女富商貝拉小姐已經到廠裏頭發了好幾通火。
如果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無法按時交貨的話,她要索賠。
她已經付了四成定金,造船廠必須得按照雙倍賠償。
在造船廠得不到答複,她直接找到了烏克蘭政府。
這就是烏克蘭的改革嗎?言而無信,肆意拖延訂單的改革。這樣的國家還希望能夠引進投資?真是荒謬可笑。
烏克蘭官員不敢激怒美國富商,趕緊又同俄羅斯商量,看能否將拆解了一半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轉交給俄方處理。
不過俄羅斯必須得支付整艘航母的錢。
俄羅斯自己還焦頭爛額呢,也已經完工近7成的瓦格良號航母都有心無力,沒錢支付費用,又怎麽願意你會破銅爛鐵一堆的烏裏揚諾夫斯克。
憤怒的造船廠工人直接衝擊當地政府,威脅如果再不給他們發工資的話,他們就將整個造船廠全都炸掉,然後直接賣了廢鐵迴家過日子。
反正高官們都在忙著倒賣軍火,大家集體迫不及待的要將手裏頭擁有的國家資源變成私人財產。
他們也會有樣學樣。
亂糟糟地吵了個把月,直到10月中旬,在新上任的總理斡旋下,烏克蘭政府終於決定將已經沒可能再建造下去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號交給造船廠自行處理。
賣掉的廢鐵,就用來償還拖欠員工的工資和維持工廠日常生產。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因為造船廠已經彈盡糧絕。
如果不用從航母上拆卸下來的材料建造新船,他們甚至沒辦法完成與富商貝拉小姐的訂單。
0號船台又開始忙碌起來,每一位造船人都一絲不苟,用經緯儀測量數據來加工對接縫淨尺寸甚至精確到0.1毫米。
塔塔連科帶領自己的中國客戶觀看操作現場,他滿臉嚴肅:“我們的經驗就是嚴格對待工作。絕對不允許業務不精通的人擔當技術部門領導。”
所謂的輪崗鍛煉,在這兒是不存在的,馬卡洛夫同誌不允許外行領導內行,也不允許工作當中有任何疏漏的地方。
塔塔連科突然間傷感起來:“隻可惜整個國家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所以我們的王國也沒有辦法保存下去。”
他們走到操作台的時候,看見船長馬卡洛夫正呆呆地盯著麵目全非的航母。
塔塔連科心頭一緊,往前快走幾步,安慰已經顯露出老態的廠長:“起碼我們的小夥子能夠活下去,它不用被當成廢銅爛鐵。”
心力交瘁的馬卡洛夫沉默不語。
塔塔連科的語氣急促起來:“你說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我們的小夥子。現在,是我們唯一也是最後的機會。
你難道沒有看到他們是如何搶險救災的嗎?這是一個中央協調能力極強的國家。”
馬卡洛夫看著他,神情複雜。
塔塔連科卻像是豁出去了一樣:“沒錯,我永遠是蘇.共,國家排在前頭,政治信仰在後。可是蘇聯已經沒有了,我隻能追求我的信仰,一名造船人的信仰,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
就算拚盡最後一口氣,他都不會讓付出無數心血的烏裏揚諾夫斯克。
“我們沒有吃虧,馬卡洛夫同誌,我們掌握了技術。”塔塔連科熱切的看著自己的領導,“我們必須得在實踐中保持技術進步,這樣才有可能有朝一日重新恢複造船廠的輝煌。”
這點兒渺茫的希望成了滄海上的引航燈,給了馬卡洛夫些微安慰。
他終於點點頭,語氣沉重:“動作快點兒吧,不要耽誤了客戶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