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口舌是劍是刀,將人心戳的千瘡百孔。


    世間最毒的從來都不是鴆酒,而是人的口水。


    鄭大夫摸了摸女兒的腦袋,輕聲安慰:“以後慢慢就好了。”


    什麽地方最容易有閑言碎語,閑的地方。


    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關注的時候,就沒有那麽多精力,盯著人家的私生活不放。


    到底是小長假,公交車停在崗鎮車站時,林蕊明顯覺得街上的人多了不少。


    幾乎每一個攤位前都有客人在詢問,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鄭大夫和幾位相識的叔叔嬸嬸打了招唿,帶著女兒準備去找馬自達,好轉去鄭家村的娘家。


    林蕊趕緊拉住母親:“媽,先做正事。”


    正事是要找魏鎮長,趕緊安排做魚菜共生的事情。


    鄭大夫手上還拎著大包小包呢,皺著眉頭說女兒:“咱這樣多不合適。”


    這拎進去,到底是算送給魏鎮長的,還是怎麽樣?


    林建明難得放了天假,聞聲笑得厲害:“這有什麽,老魏還不至於貪了你這點兒東西。”


    旁邊有相熟的嬸子推著自行車,從菜場買肉迴家,笑著跟鄭大夫打招唿:“去,你放心的去,三大爹一早就到政府了。”


    這下子林建明也驚訝了:“我爸上鎮上來有事?”


    嬸子笑得厲害:“可不是,我們港鎮這迴是要放衛星嘍。”


    頭兩年,全國各處都在搞承包到戶。


    嘿,大家夥拿到田地還沒種多少年,鎮上又要搞合作社了。


    港鎮政府原先就修得頗為氣派。


    隻這快一年的功夫沒有後續維護,看著有些舊,不過收拾得倒還齊整。


    門口的大爺喊他們做了登記,就讓他們直接進去了。


    林蕊還沒有走進屋子,就聽見旁邊的小禮堂裏傳出魏鎮長的聲音。


    魏鎮長站在講台上,對著話筒道:“該說的情況,我前頭已經說過了,咱們的農科站站長也給大家解釋過了。”


    分田到戶好不好?絕對好!隻有打破大鍋飯,大家才有動力掙飯吃。


    但是合作社有沒有優勢?肯定有。


    “咱們不說種地,就拿廠裏頭搞生產,你們自己上街上賣菜賣小玩意兒說,是不是量越大,成本其實越低?”


    底下發出嘈雜的聲響,有人喊了一嗓子:“你就發話說到底怎麽辦吧?我們聽你的。”


    魏鎮長笑了:“聽我的啊,這可是你自個講的,到時候要是做不好,不許賴我。”


    台下的人哄笑起來:“賴你,到時候賴到你家去吃飯。”


    魏鎮長立刻做出緊張的樣子:“要不這樣吧,你還是來鎮上食堂,我把飯票勻給你。”


    眾人笑得愈發厲害。


    林建明帶著妻子孩子悄悄坐在了最後一排,饒有興致地看著講台上這位鎮長。


    魏鎮長笑容滿麵:“咱們都是種地的人,就是政府裏頭這些你們所說的吃公家糧的人,下了班迴家也得種地。”


    既然是種地,就得想辦法在地上種出朵花兒來。


    港鎮要打造生態農業基地,重點就是要形成產業化。


    一家兩三畝,撐死了七八畝地,還怎麽產業化?


    “咱們就得用工業化的方法來種地。”魏鎮長認真道,“建這個合作社的目的在於各司其職。”


    春收的時候,大家已經見識到用電動釤鐮割稻子的好處。


    別看東西不起眼,大家夥兒這麽一用,嘿,生產力往上蹭蹭地漲。


    “咱們聯合起來種地,一個人能夠發揮的用處就是過去的幾倍。”魏鎮長笑眯眯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咱們產業規模上去了,往外頭賣就有跟人家談價錢的底氣。”


    數量一多銷售渠道就越多,那價錢自然就能上來了。


    說開店去進貨,是不是也這麽個道理?大家夥都願意去種類齊全量多的供銷社裏頭進,不用擔心斷貨。


    底下有人叫好,也有人互相交頭接耳,沒有表態。


    魏鎮長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還有一條我沒說,合作化生產最大的好處是不內鬥。”


    底下發出了一陣嘩然聲。


    魏鎮長將手掌放在講台上,目光掃視過下麵眾人:“我有數,你們當中有人急著將自家大棚裏頭種出來的東西賣出去,就隨意壓低價格。”


    坐在前排的人,有人站了起來,不滿地瞪著後麵的人:“誰,到底是誰幹的這種事啊?”


    魏鎮長手往下頭壓了壓,長籲短歎起來:“大家夥兒說說,為什麽這兩年咱們寧縣好多服裝廠,被單廠都不行了?”


    底下人竊竊私語,有人不耐煩:“你說吧,趕緊說。”


    “其他方麵我不懂,我不是搞廠子的。可有一條我最清楚不過,那些客商狡猾著呢。人家也不動,就說要收一批貨,看你們自己互相打來打去,把價格壓得死死的。你們以為自己是賠本賺吆喝,可事實上後麵想再把價格提上去,就比登天還難。”


    “同誌們,我的鄉親們。”講台上的鎮領導輕輕敲擊著桌麵,“咱們港鎮是真的比人家生產成本低嗎?不是,是因為建大棚,讓有些人占了便宜。”


    東西來得太輕易就不會珍惜,就想不到真正搞大棚種植養殖需要的成本。


    “我曉得你們自己打架的時候,我的心口痛得不行。”魏鎮長伸手捂住自己的胸口,“你們摸摸自己的良心說,那些東西是大風刮來的嗎?”


    他伸手一指坐在最後排的林建明等人,提高了聲音,“是他們是從咱們港鎮走出去的能耐人,想方設法化緣一樣的募來的!”


    眾人齊齊轉過頭,目光落在了林家人臉上。


    林蕊被這麽多雙眼睛盯著,一時間竟然忍不住有點兒害羞。


    “人家掏心掏肺對你們,你們做了什麽事情?”魏鎮長痛心疾首,“你們再這樣做下去就是自絕後路,以後誰也不會再幫咱們港鎮人。”


    眾人嘩然,有人扯著嗓子喊:“你把他也說出來,咱們收了他的大棚。”


    好家夥,那麽多鋼材全是人家江州鋼鐵廠工人老大哥支援的,哪裏能這樣糟蹋?


    魏鎮長手往下頭壓了壓:“我不說,自己心裏頭有數的人迴去以後好好想想要怎麽補救。”


    他將目光轉向了農科站站長:“你來,既然大家夥都沒意見的話,咱們今天就把事情給安排下去。”


    鎮上這麽多村子,哪個村種什麽東西,哪些人安排什麽活計都要統一擬定個章程出來。


    農科站站長在講台上一條條的報出來,各個村的村委書記以及村民代表趕緊記自己的任務。


    他報完之後宣布公告會貼在鎮政府公告欄裏頭,有不清楚的同誌,還可以再去看。


    鄭大爹伸出手來,微微蹙額:“我聽著有個問題,這麽一來,好像種地的人少了呀。”


    “就是要提高效率,減少人手。”


    鄭大爹趕緊擺手:“那可不成,你不給大家事情做,這麽多人怎麽養活自己?”


    “搞農業現代化的目的是什麽?是將廣大農民同誌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魏鎮長笑嗬嗬的,“東西長出來之後,咱們是不是要包裝要銷售?”


    這些事情都要有人做嘛。


    年紀大的同誌跟身體比較弱的婦女,可以安排著編柳條花籃,用來裝港鎮產的水果。


    年輕靈活的同誌安排進銷售業務部門,要拓展銷售渠道,增加銷路。


    “還有個消息,我要順便在這兒也宣布一下。”


    魏鎮長笑眯眯的,“咱們港鎮農機廠,還有食品廠以及服裝廠,最近都要招工。大家迴村裏頭,可以幫著宣揚宣揚,看有沒有同誌願意過來上班。這招工的崗位需求,我們也貼在鎮上的公告欄裏頭,大家夥可記得看。”


    熱熱鬧鬧的簽字儀式結束之後,魏鎮長總算抽出空來招待林家人。


    隔著老遠,他就伸出手,大踏步地往前:“哎呀呀,稀客貴客,招待不周,怠慢了。”


    鄭大夫笑著直搖頭:“這是我娘家,用不著你招待。”


    林蕊迫不及待地舉起手來:“叔叔,我有個主意。”


    這樣鎮上的大事光貼在公告欄裏頭,其實不頂事。


    “大部分下麵村莊的村民不會每天都到鎮上來,你們的決定或者是什麽有什麽安排,人家也不清楚。”


    林蕊的主意是好好利用起前頭的大廣播來,並且在每個村都建宣傳欄。


    “也不用太複雜。”林蕊連場所都想好了,“就放在村小學的外牆上。鎮上的什麽重要決策,或者是諸如此類的招工信息,都貼在這個宣傳欄裏頭。”


    她這麽安排的目的在於,眼下農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上了年紀的人當中,有不少不識字。


    學校最大的好處在於,不管是裏頭的老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在這個時候充當讀報員的角色。


    “現在每個村委會不都要訂一份黨報嗎?就趁著這個機會,將港鎮的簡報一並發到各個村。”


    港鎮的報紙都是統一先到郵局,然後再由郵遞員分發到各個單位。


    魏鎮長笑了起來:“你還真是會給幹部們加任務加擔子呀。”


    那報欄是放在小學外牆上,可肯定得由村委會來負責啊。


    鄭家村的村委書記在邊上哈哈地笑:“這是個好主意,剛好能夠宣傳政策。鎮長,隻要你簡報發下來,我肯定每天都貼上去。”


    魏鎮長連連搖頭:“你還真是不怕別人給你加擔子。”


    林蕊笑眯眯地看魏鎮長:“叔叔,我也給您找了事情做。”


    她拿出魚菜共生的宣傳資料給魏鎮長看,“我可給你引進了一個走在世界前沿的好項目。”


    原本她還犯愁如何大規模生產,現在這個合作社一搞起來不就是現成的養殖基地嗎?


    鄭大夫掃了一眼,奇怪地問大女兒:“這資料我先前怎麽沒看到過?”


    瞅著怎麽好像是自己手寫的?那字跡還有點兒眼熟。


    林鑫輕輕地歎了口氣:“這是蕊蕊自己做的。”


    昨天在火車上,她就忙個不停。


    無論車廂多麽晃蕩,她也一本正經地做著摘抄。


    晚上迴到飯店之後,她更是趴在桌上匯集整理資料到大半夜。


    林建明驚訝地看著小女兒,哭笑不得:“這丫頭也有這麽上心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十年代錦鯉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麵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麵佛並收藏八十年代錦鯉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