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月誰家過日子都不寬裕,能夠給個沒爹娘的孩子碗飯吃,就算仁至義盡了。


    村小學校長威望再高,家裏頭大人咬死了沒錢供孩子上學也白搭。


    地底下的爹娘再顯靈,鐵了心使壞的人照樣無所畏懼。


    鬼也怕惡人。


    他們要橫下一條心的話,擺弄個沒爹娘的孩子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畢竟爸爸也不是他們的孩子啊。人心總是有親疏遠近的。


    林蕊撅著嘴巴,趴在她媽身上哼哼唧唧:“我覺著你對那兩個小子比對我還好。”


    看看,迴家就給兩個家夥從裏到外一身簇新。


    包裏頭還裝了兩件嶄新的的羽絨服,就給他倆過年時再穿新。


    鄭大夫瞪眼:“你行了啊你,你看看你櫃子裏頭衣服多的還能放得下不?”


    林蕊朝母親做了個鬼臉,溜到姐姐身後去了。


    等看到姐姐填寫的匯款單上數字是一千,她總算稍微滿意了一點點。


    嗯,就是嘛,她就說那麽好,總歸得知恩圖報。


    林鑫放下筆,壓低了聲音教訓妹妹:“別說怪話,今年物價漲得厲害,又是叔公七十大壽。咱們人不迴去,心意得到。這是爸爸的臉麵。”


    林蕊眨巴兩下眼睛,表示理解不能。


    鄭大夫招唿四個孩子去坐公交車的時候,林鑫特地拉著妹妹坐到了後麵,給她掰碎了說白這件事。


    “爸爸是不是基本上不迴老家?”


    別說鄭家村,就是全國,嫁出去的女兒能迴娘家過年的都稀罕。


    “爸爸對外婆家的事情盡心盡力,拿外公外婆當自己的爹媽照應。”


    林鑫掰著手指頭給妹妹算,不說給老人的孝敬錢,每年廠裏頭發的那麽多福利,除了留給家裏頭吃的用的,基本上爸爸都是主動送迴鄭家村。


    這零零總總加在一起,可遠遠不止一年五百塊。


    林蕊腮幫子鼓成河豚魚,還是不服氣:“可是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還有老太他們對我們家也好。”


    好不好都是相互的,哪有單方麵付出的道理。


    林鑫笑了:“叔公叔婆再不好也是爸爸的長輩。人心肉長,要是媽媽對那頭不理不睬,時間久了,爸爸心裏頭肯定不舒服。”


    這個中的微妙,哪裏是能夠放在天平上衡量的。


    林鑫歎了口氣:“為什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兄弟姐妹還會吵架,夫妻相處也一樣。個中分寸的拿捏,可是門大學問。”


    林蕊壞笑,靠在她姐肩膀上蹭來蹭去:“姐,你現在就想著怎麽當人家兒媳婦了啊?”


    林鑫臉一板,恨恨地揪了下她的小辮子,暗道自己也是傻,跟這丫頭說這些做什麽。


    反正將來蕊蕊也沒有公公婆婆要孝敬,哦,唯一的那位公公還是她幹爹,對她比對蘇木更好。


    這念頭一冒出來,當姐姐的人忍不住懊惱得要拍腦袋。


    她真是被她媽給帶歪了。


    蕊蕊才多點兒大,自己怎麽淨想這些有的沒的。


    再說,就那小子還想討媳婦,她可得好好把把關。


    林鑫看著靠在自己肩膀上,吹著窗戶外頭歡快吹口哨的妹妹,心裏忍不住犯愁。


    這丫頭到底什麽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哦。


    公交車開了一路,蘇木也滿心自豪地給自己師弟指點了一路。


    好山好水好江州,那前頭的港鎮可是他外婆家。


    “外婆做的糯米藕可好吃,甜絲絲的。”


    蘇木話音剛落,小和尚的口水就要滴下來。


    他前頭看著奶奶炒素什錦裏頭的藕片就犯饞了,桂花糖藕他知道,八月十五的時候師叔會做。但每次都隻許他吃一碟子。


    “師兄,你在那河裏頭遊過泳吧,裏麵的水怎麽樣啊?”無苦興致勃勃地揮著外頭的河流,“河裏頭有你的味兒。”


    他聲音有點兒大,坐在前座的鄭大夫登時變了臉色,趕緊岔開話題:“無苦啊,要吃餃子還是元宵?”


    小和尚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走了,歡天喜地應聲:“都要,嬢嬢,我都要吃。”


    聽到前言的林蕊趕緊也順著她媽的話題問下去:“媽,外婆怎麽又包餃子又包元宵啊?”


    鄭大夫嗔了女兒一眼:“不是你攛掇你舅媽辦餃子廠的嘛。”


    林蕊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真的?舅媽的餃子廠辦起來了?”


    如果不是顧忌著人還在車上,她簡直就要跳起來。


    天啦,舅媽真的當廠長了!


    鄭大夫無奈地點點頭:“你舅媽也是被趕鴨子上架。”


    現在鎮上不少廠子都停工了,外出打工的人也陸續迴鄉。


    說起來,寧縣的領導班子危機意識的確強,已經隱約感覺到大批農業人口身份的工人失業可能會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半個多月前,縣裏頭就發文件要求縣內各級政府做好迎接安定祥和春節的準備。


    鄭大夫在心中歎氣,他們幾個進修的同學湊在一起討論時,就有人尖銳地提出來,困難才剛開始。


    春節對於國人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臨近年底,失業的人願意暫且迴家先過年再說。


    但是,每年農民工返城的高峰卻是在春節後。大批富餘農村勞動力會湧向城市,如果城市無法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那麽勢必要造成混亂。


    前幾年的嚴打不就是因為知青返城沒地方安置,一幫子年富力強的人成天閑著,不出事才怪。


    當年中央之所以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固然有幫助農村進行經濟建設的目標,但論起最根本最迫切的原因,就是城裏沒有那麽多工作崗位提供給他們,不得不將他們發配到廣袤的農村。


    現在,政府同樣希望農村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既然政策緊縮,製造業被壓製發展,那就另辟蹊徑,走農產品深加工路線。


    下了公交車,林蕊激動地抓著她媽的胳膊,眼睛閃閃發亮:“媽,到底怎麽成的啊?”


    穿越過來小半年的時間,她已經清楚地明白,現在並非你想開個工廠就能開起來。


    這裏頭涉及到的方方麵麵的問題可多了。


    私人隻能當個體戶,跟王奶奶、玲玲姐他們一樣。


    正兒八經辦廠的話,一般人很難搞得贏。


    “老書記嗎?老書記支持鄭家村辦餃子廠?”林蕊的腦袋瓜子飛快地轉。


    電動自行車廠就是村辦廠。


    鄭大夫笑了:“你可以再往大點兒想,是鎮上。”


    剛剛去掉帽子上那個“代”字的魏鎮長,在縣領導親自下鄉傳達政府會議精神的時候,靈機一動,立刻將速凍餃子給推了出去。


    魏鎮長存了私心,即使港鎮剛剛起步的大棚複合種植養殖業今後能夠蓬勃發展,他也不想丟了港鎮工業生產的種子。


    這速凍餃子是他們鎮政府常年備著的加班工作餐。


    政府削減開支,食堂大師傅覺得沒搞頭,每天準點下班,堅決不加班。


    魏鎮長就直接問鄭家村的家庭作坊訂了速凍餃子,跟批發的掛麵一道下鍋煮,加點兒醬油醋,那就是現成的餃麵,也省的人家說他天天寡著這群加班的人。


    至於那晚剛煮好的湯圓,那是應他私人要求,外婆跟舅媽單獨給他們做的。


    魏鎮長積極地給縣領導推銷。


    這包餃子、包湯圓可費工夫,一條生產線能夠吸納不少工人。


    再說無論餃子還是湯圓,都是大家夥兒喜歡吃卻又懶得費工夫做的吃食,速凍產品肯定能賣的出去。


    另外,餃子、湯圓這些是不是要原材料?


    現在工廠停工,大家夥兒都被要求迴鄉種地,寧縣本來就是魚米之鄉,那地裏頭水裏頭長出來養出來的那麽多東西該賣給誰?


    他們的速凍食品廠就是收購大戶啊。


    也不知道魏鎮長是怎麽忽悠的,這事兒竟然真被他三下兩下給說成了。


    縣領導拍板,同意港鎮搞這個速凍食品廠,縣裏的副食品商場也同意先進速凍餃子跟湯圓試試。


    領導還指望食品廠搞大了,能夠幫助縣裏頭其他養殖種植業銷售產品。


    林蕊目瞪口呆,她才多久沒迴港鎮啊,怎麽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這魏鎮長,隻要運氣不是差到蒼天歎氣,位置起碼得坐到市裏頭。


    第160章 農村新氣象


    林蕊跑到外婆家, 匆匆忙忙跟老太問了聲好, 連鍋裏頭煮著的鹵雞爪跟鹵幹子都顧不上看一眼, 迫不及待地往鎮上跑。


    她不親眼看到她的速凍餃子廠,哦不,是食品廠, 裏頭還賣湯圓呢,正式投入生產, 她今晚都會睡不著覺的。


    林鑫無奈地搖頭, 戴好護袖去養雞場給外公外婆幫忙。


    當初信誓旦旦要投資養雞場的人是她, 現在已經壓根忘記還有這迴事的人還是她。


    現在舅媽一頭撲在食品廠上,也壓根顧不上養雞養蚯蚓的事了。


    林蕊不認識食品廠方向, 猴在她媽胳膊上,纏著鄭大夫帶她過去。


    鄭大夫被她吵得沒辦法,隻能勉強點頭應下。


    蘇木原本還指望壓著蕊蕊寫一頁寒假作業,看現在的架勢, 少年也無奈,唯有耷拉著腦袋跟上。


    林蕊還有臉強詞奪理,跟人家說什麽世事洞明皆學問。


    那還有說法是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睿智, 她怎麽從來都不說?


    林蕊立刻轉移話題, 熱情洋溢地招唿小和尚:“無苦,咱們一塊兒去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十年代錦鯉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麵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麵佛並收藏八十年代錦鯉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