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長嚇壞了,結結巴巴道:“術業有專攻,你,你不是有經驗嘛。”


    林蕊冷笑一聲,勾勾手指頭:“真想知道辦法?”


    陳樂在挨揍跟關乎全班民生大事的責任感之間掙紮了三秒鍾,小心翼翼地湊過去:“你別賣關子了,趕緊說吧。”


    林蕊掃視了一圈教室,歎了口氣,很不鐵不成鋼地看著陳樂:“這麽大的眼睛是擺設嗎?答案不就在你眼前。”


    學校沒食堂,又不讓學生出去吃。大家要麽從家裏頭帶飯,要麽從小賣部買難吃的要死的幹麵包。


    這中間不就是商機麽。


    全校那麽多師生,要是叉開來讓她做生意,她一年就能脫貧致富!


    誰的錢最好掙?學生啊學生!沒看到承包學校食堂的個個富得流油嘛。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是捧著金飯碗討飯吃,沒見過這麽笨的。


    陳樂還是雲裏霧裏,結結巴巴道:“可是學校食堂蓋不起來啊。”


    沒食堂,李師母還怎麽進去上班?


    林蕊重重地歎了口氣,恨不得拿勺子敲陳樂的腦袋。


    難怪這小班長天天捧著書也沒見他成績多好,實在是腦子轉不過彎。


    “賣飯啊賣飯!”林蕊真想揍他,“你願意吃幹麵包?”


    牛奶配麵包也得是新鮮出爐的才好。況且現在江州普通人家根本訂不到牛奶。


    鋼鐵廠最多的還是一線工人,三班倒的職工家庭怎麽可能保證孩子每天早上都能帶著裝滿了的保溫桶來學校。


    比起幹巴巴的冷麵包就著白開水,他們當然更願意吃熱氣騰騰的飯菜。


    陳樂這迴倒是動腦子了,還冥思苦想了可行性,然後搖頭:“不成,李老師家裏頭就一個煤爐,根本做不了幾個人的飯。”


    林蕊直接挖走了陳樂的基圍蝦,示意蘇木:“你說吧。”


    “做飯團。”蘇木咽下嘴裏的魚肉,詳細解釋,“滋飯團知道的吧,裏頭揣油條的那種,把油條換成肉。”


    林蕊補充道:“為了營養均衡,師母還可以燒一鍋青菜蛋湯、紫菜蛋湯什麽的。到時候每個買飯團的人都可以免費贈送兩勺湯。”


    有菜有肉有飯還有蛋,營養均衡,有幹有稀,問題不就完美解決了嘛。


    這中午跟晚上兩頓,全校上千號師生,就算每天隻有二三十個人買她的飯團,劃下來她每個月大幾十的進賬是最基本的吧。


    如此一來,既處理了李老師家的生計問題還替學生解決了三餐的後顧之憂。


    最重要的是,中午晚飯時,李老師也能迴家幫妻子的忙啊。


    當然,要是他死要麵子活受罪,非覺得有辱斯文,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既然人家都覺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旁人幹著急也白搭。


    陳樂在邊上猶豫:“學校會讓她賣嗎?”


    校門口的小攤子可是全都被趕跑了。


    林蕊瞪眼:“小賣店賣的不是麵包?”


    校長的表妹能在學校賣麵包,為什麽教師的妻子不能賣學生飯團?


    真要吵起來,校長不是在給自己找難堪麽。


    “放心啦,廠裏頭願意接收李老師來咱們學校,就代表著還是有想法的。”林蕊喝了口蘿卜牛腩湯,皺皺眉頭批評陳樂,“胡椒粉,應該撒點兒白胡椒粉提鮮去腥的。”


    陳樂擺手:“先別說這個,我問你什麽想法啊?”


    “想法就是指望老李能放顆衛星!”林蕊勉為其難地吃了塊牛腩,痛心疾首於班長的遲鈍,“不然廠裏頭吃飽了撐的給自己找事?”


    既然廠裏要把李老師當個人才用,那政策上自然會對他做出一定的傾斜。


    隻要沒踩紅線,校長勢必會睜隻眼閉隻眼。


    當然,他們兩口子也得低調,免得招了人眼,叫其他教師看不慣,非要鬧起來。


    “不過眼下這個風險應該不高。”林蕊往嘴裏頭塞了一筷子炒茼蒿。


    嗯,這個季節的茼蒿果然燙著好吃。


    急病碰上慢郎中。


    陳樂眼巴巴瞅著,恨不得跟北京烤鴨填鴨一樣,直接將飯菜全都塞到林蕊嘴裏頭,好方便她一次性把話給說完。


    擠牙膏都沒見過這麽累的!


    林蕊眼睛眯成月牙形,深深地歎了口氣:“班長,我對你太失望了。我還以為你很關心學校的老師呢。”


    陳樂簡直要跳腳,他嘴巴都急的起燎泡了,她還在這兒慢悠悠。


    林蕊搖搖頭:“咱們學校教職工共計多少人?每位老師的家屬是幹什麽工作的,這你都不知道?”


    全校共計教職工一百八十三人,其中教師隊伍為九十六人。其中單身十七人,有家庭的一百六十六人。


    行政崗位上的八十二個已婚者家屬都是鋼鐵廠或者鋼鐵廠下屬的街道工廠職工。


    教師當中,雙教師家庭有四十三個。夫妻雙方都在本校的為十六個,剩下的基本集中在鋼鐵廠子弟小學跟幼兒園。


    剩下的已婚者當中中,三十一人家屬為鋼鐵廠廠部職工,十人在街道工廠上班,其餘分屬於教育局以及江州各大機關事業單位。


    圍桌而坐的剩下三人集體目瞪口呆,於蘭抓著的勺子甚至掉進了鋁製飯盒當中,發出一聲脆響。


    少女結結巴巴:“蕊……蕊蕊,你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媽呀,她怎麽比《密探》裏頭李媛媛演的那個軍統女特務還厲害。


    於蘭偷偷摸了下口袋,總懷疑蕊蕊已經知道周末她奶奶進城,塞給她五毛錢的零花。


    好心痛,蕊蕊明天一定會帶泡椒鳳爪過來引誘她的。


    林蕊無奈地搖頭:“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啊,擺在你們眼前的東西。”


    她這算什麽啊。


    總局一百三十四位正式在編以及一百五十三位借調人員外加在局裏頭工作半年以上的外聘合同職工,家中老小在什麽地方上班上學,從事什麽工種學的什麽專業,老人身體哪兒不舒服等等等等,林主席牢記於心並隨時更新。


    無論是發子女教育補助還是確定困難職工家庭,她就從未漏發過一個人,錯發出一筆賬。


    世事洞察皆學問。


    林主席的好人緣難不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工會的重點工作就是增強職工凝聚力,加強他們對單位的認同感。


    關心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從小處著手。錢沒辦法到位的情況下,情感關懷尤其比什麽都重要。


    看看眼前這群一問三不知的孩子喲,林蕊真是頭痛。


    陳樂張著嘴,半天才找迴自己的舌頭:“可是……這個,跟沒人會為難李老師愛人賣飯團有什麽關係?”


    “因為嫉妒這種事基本上都是針對比自己過的好的對象。”林蕊咽下嘴裏的飯,“而且這種好必須得不能有太遠的距離。”


    隔壁張三每個月比你多發五塊錢獎金會讓你不順眼,世界首富日進鬥金你卻毫無感覺。


    不排除那種看全世界都不順眼的人,但畢竟極少數。


    掙錢比你多的張三正常情況下都不會嫉妒你,實在找不到嫉妒的點啊。


    鋼鐵廠職工子弟中學教職工的家庭成員情況當然跟李老師愛人的飯團生意有關係。人家有穩定跟相對穩定的工作,犯不著嫉妒苦巴巴的外來戶李老師家想辦法掙點兒錢。


    “做了就知道,飯團真是門簡單方便收益高的好生意。”


    林蕊歎氣,想起自己夭折的在火車臨時停靠點的飯團生意,真是心痛得忍不住將陳樂飯桶中剩下的糖醋小排全掃蕩光。


    於蘭在桌子底下拚命踢林蕊的腳,衝她擠眉弄眼。半晌過後,她才驚恐出聲:“老李,剛才老李下來了,他肯定聽到了。”


    “聽到就聽到唄。”林蕊滿不在乎,繼續扒飯。


    哼哼,這話誰去跟老李說都不合適,她就是故意讓老李聽到的。


    老李好歹也是成年人,總該懂得禮尚往來的道理。


    做人要知恩圖報。後麵怎麽辦,老李同誌,就看你自己的咯。


    第88章 老師的關愛


    李老師果然麻利人, 行動力十足。


    當天下午放學鈴聲一打, 生活委員去開水房給班上熱水瓶衝水的路上, 就看到教師宿舍那裏豎起了招牌:“滋飯團五角錢一份,附贈菊花葉蛋湯一碗。”


    熱氣騰騰的飯團做好了,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賣冰棒的木頭箱子中, 上麵蓋著被子保暖。


    燒開的菊花葉蛋湯盛放在大開水桶中,同樣也用舊棉被裹著。打開蓋子, 菊花葉特有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


    最先開始照顧生意的不是李老師的學生, 而是學校的單身教師。


    他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當然懶得自己天天起煤爐做飯。


    平常沒課的時候,他們要麽去外麵吃, 要麽騎上半小時的車子去鋼鐵廠食堂吃頓好的打牙祭。


    李老師愛人還真實誠,五毛錢一個的飯團塊頭大不說,裏頭居然貨真價實地揣了塊肥瘦各半的臘肉,簡直香死人。


    那免費送的湯也是實實在在, 無論哪勺子舀出來,裏頭都起碼有兩三塊蛋花。


    自己家做蛋湯也不過爾爾了把。


    林蕊看著直發愁,委實擔心她會虧本。


    人家外頭攤子上賣小飯團三毛錢小隻,五毛錢大隻, 可人家裏頭油條隻包一半的一半, 用的是炒鹹菜啊。


    她不好當麵指出來,唯有找身體力行表達對師母事業支持的陳樂嘀咕:“怎麽沒有牛骨頭蘿卜湯啊, 那個好喝。”


    關鍵是一鍋湯用骨頭要比雞蛋便宜的多,而且口感會更好。


    反正師母用的燃料是爛木頭硬柴, 不用擔心燃料成本。


    或者飯團裏頭包裹蔬菜炒蛋,用骨頭湯製造有葷菜的感覺。朝三暮四的成語來曆還不知道嗎?


    做生意就得精打細算,也不看看臘肉多貴。臘肉的水分可比鮮肉少多了。


    陳樂偷偷告訴他們,李師母用的臘肉都是她老家的母親千裏迢迢給她帶過來的。


    不用猜,老人肯定是想給自己剛生完孩子的女兒補身體。結果她愣是舍不得吃,還得想辦法換成錢。


    所以,沒事幹嘛想不開非得再生一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十年代錦鯉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麵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麵佛並收藏八十年代錦鯉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