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亂七八糟的。


    林蕊朝天花板翻白眼。


    “百聞不如一見。”她拿了杯水示範給蘇木看,“我倒下去,是不是吸收掉了。你可別小看了尿不濕,這絕對是門大生意。”


    知道消費市場的主體是什麽嗎?女人跟孩子。


    尤其小孩,基本上承載了家庭的希望。爹媽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碰上孩子的事,隻要對孩子好,那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立刻掏錢買買買。


    誰搶占了這個市場,那真是大發了。


    “你看,小元元的尿量差不多大概四杯水的樣子。我……”


    林蕊“我”不下去了,因為一杯水就直接突破了衛生巾的承受極限。多出來的水直接蔓延到板凳上。


    林母跟鄰居打完招唿迴家,推門而入就看到自家女兒一手拿著水杯,一手拖著蘇木,兩人麵前赫然放著片濕漉漉的衛生巾。


    鄭大夫頓時火冒三丈:“你們在幹什麽?”


    林蕊:……不是的,鄭大夫,一切都是誤會,所有都可以解釋。


    哎哎哎,五好家庭父慈子孝,君子動口不動手,您老人家真的不必拿雞毛撣子。


    作者有話要說:


    解釋一下背景,資料來源於網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正是蘇南鄉鎮企業大發展的時期,當時稱之謂“蘇南模式”,但是有一段時間,鄉鎮企業的發展麵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麵。


    一方麵,鄉鎮企業由於不在國家計劃內,因此買不到平價的鋼材、水泥、木材等生產原材料。它們不得已通過向政府物資部門工作人員拉關係送好處,以平價或者加價購買生產急需的原材料,部分國有企業已出現吃不飽的現象,還有少數鄉鎮企業將這些原材料加價轉手牟利;另一方麵,鄉鎮企業吸納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明顯增加了農民收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不少農戶草房換瓦房。


    根據刑法和1987年9月17日國務院發布《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倒買倒賣達到一定數額或情節,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當時的刑事訴訟法,投機倒把罪和集體經濟組織人員的賄賂罪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蘇南有的基層檢察院還對此實施集中打擊行動,一晚上抓了多名廠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央召開的幾次經濟工作會議都沒有認可蘇南鄉鎮經濟模式。在理論界也有不同觀點,在經濟學界,普遍熱議蘇南鄉鎮企業、溫州個體私營經濟和廣東外貿經濟這三大模式,比較看好蘇南鄉鎮企業集體經濟;在法學界,許多人認為鄉鎮企業不僅破壞了計劃經濟秩序,而且還是賄賂型經濟的源頭,必須嚴厲打擊。


    從蘇南地區的幹部來說,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來發展鄉鎮企業,但是缺乏技術限製了發展,最基本最簡捷的辦法是到上海去“挖牆腳”,請一些國企的技術員或工程師利用周末時間趕到江蘇指導一下,於是出現了“星期天工程師”現象。從上海方麵來講,這種 “挖牆腳”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上海檢察機關要對內辦受賄,對外辦行賄,接二連三到蘇南來抓人。有收容審查的,有取保候審的,也有直接批捕的,把蘇南的鄉村幹部搞得人心惶惶,嚴重影響鄉鎮企業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橡膠研究所助理工程師韓琨利用周末,受聘於錢橋公社社辦企業,試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的橡膠密封圈後,錢橋工業公司一次性獎勵他3000餘元,韓琨卻被控涉嫌收受賄賂,到車間勞改。


    就是這樣一件平常的事情,轟動了全國。1982年,《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登了《救活工廠有功,接受報酬無罪》的文章,引起了全國大討論和中央重視,中央政法委最後下結論:韓琨無罪。


    八十年代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法製建設還在摸索階段,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政策就變了。江陰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曾經介紹說:“八十年代搞計劃經濟,政策不明,當時我們就偷著辦廠,江陰縣的領導下來,我把廠門上鎖,人員疏散,怕領導知道後不讓我們辦廠……”


    另外,衛生巾最早的雛形應該是醫用繃帶。但是林蕊的說法好像在網上比較流行。


    第71章 小猴子下山


    在挨打邊緣瘋狂試探的林蕊, 最終還是被王奶奶跟周會計聯手給救了。


    王奶奶安慰氣急敗壞的鄭大夫:“哎呦, 小孩子懂什麽呀?蕊蕊還是個小姑娘呢, 她哪曉得這個是幹什麽用的。”


    周會計和顏悅色地諄諄善誘:“蕊蕊,這個不能玩,記住了嗎?”


    林蕊滿臉天真明媚, 眨巴著大眼睛:“阿姨,這是幹什麽用的啊?”


    周會計語塞, 趕緊祭出大人麵對小孩子十萬個為什麽時的不二法寶, 溫柔地摸著初中生的頭:“這個啊, 你以後長大了就知道了。”


    鄭大夫後悔拿雞毛撣子之前忘了關門,此時隻得喝口溫水壓下心頭的冷笑。


    可得了吧!她的閨女她還不清楚。她家的醫學書她都是叉著翻看, 去給學生上生理衛生教育課連備課都不必,還不認識衛生巾?


    可當著鄰居的麵,當媽的人還真沒臉提。


    一個小姑娘,居然拿著衛生巾給個男孩子示範這東西到底是怎麽用的。


    虧她想的出來!


    自己一個當嬢嬢的眼睛都不好意思落在蘇木身上。這孩子也真是傻乎乎, 蕊蕊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


    周會計迴過頭來又拽著鄭大夫到邊上咬耳朵。


    蕊蕊這算什麽啊。小孩子不懂事鬧出的笑話多的去。


    就樓下陳家的,他家的孩子才叫能淘呢。


    七八歲,貓狗嫌。


    淘氣孩子帶著一堆同學跑隔壁小朱家裏頭玩。


    小朱兩口子剛結婚,還沒要孩子, 平常特別慣小孩, 由著他們鬧。結果這群恨不能上房揭瓦的孩子愣是把那個套子給翻出來了。


    小孩子哪知道這是什麽東西,看著套子跟水泡子似的, 全都抓在手上灌水打水仗,還比賽吹氣球來著。


    要是光這樣也就算了, 自家關起門來鬧笑話。可那群小家夥居然還不滿足,又把套子帶到學校裏頭玩,剛好還撞上教育局的領導下來檢查。


    巧而不巧,偏偏那吹起來的氣球飛到了位剛畢業分配到教育局的女大學生臉上。人家“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這下好了,學校領導震怒,老師挨個兒排查,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趕緊上門家訪。


    “上個月老陳關起門來揍孩子就是為了這個。”


    筒子樓跟個大家族一樣,人人都抬頭不見低頭見。


    教訓孩子也得分兩種,開著門就是讓人勸,順便發動一下群眾批判,讓大眾參與教育孩子。關上門就是真教訓,不願意其他人插手。


    不過小陳愛人打完孩子,又心疼,忍不住跟鄰居抱怨那教育局的女大學生裝腔作勢。


    要真純潔的一點兒不能看不能聽這些東西,她怎麽認出來的套子?嘿,這一般姑娘家哪知道這些。


    這要是正經上過教育課,曉得到底是怎麽迴事,又何必在學校裏頭哭天搶地的,生怕人家不知道她有多純潔。


    裝!保不齊就是個流氓罪!


    完了還有臉搞得他們老陳家的孩子跟玷汙了她一樣。


    林蕊在邊上豎著耳朵聽半天,也覺著這位小姐姐略有點兒人設坍塌。


    現在畢竟不是三十年後,超市裏頭有的賣,到處都能找到自動販賣機。眼下好像隻有藥店專櫃才有安全.套銷售。


    一般人要是不用,還真搞不清楚安全.套的廬山真麵目。


    這姐姐要真認出來覺得尷尬,直接假裝不懂,混過去不就結了,何必鬧的動靜那麽大呢。


    平白無故給自己添堵。


    林母一把揪住女兒的耳朵,偷聽啥呢?就這時候她最積極!


    林蕊覺得自己要是敢照實說,今晚就是王奶奶跟周阿姨也救不了她。


    她立刻眨巴著大眼睛裝無辜:“陳叔叔怎麽還打孩子啊?”


    林母冷笑:“不好好學習的孩子都得挨揍。”


    門板一合上,她立刻揪著女兒的耳朵往裏屋走。


    林蕊“嗷嗷”叫喚,批判自己的母親言而無信:“你剛才答應王奶奶不打我來著。”


    尊老愛幼,欺騙老奶奶罪加一等!


    蘇木跟在後頭手足無措,想要攔著又不敢:“嬢嬢,是我要看尿不濕到底是啥樣的。”


    “你少護著她!還不趕緊洗漱準備睡覺。”林母打發走了跟屁蟲一樣的半個女婿,伸手戳女兒的腦門子,“你還跟我說尿不濕呢。你知道衛生巾多貴嗎?謔,一包九毛錢,你就這麽給我糟蹋。”


    眼下一包衛生卷紙才一毛七分錢。一包衛生巾等於五包衛生紙,要不是為了安全衛生考慮,鄭大夫哪裏舍得買衛生巾。


    結果她不過出趟門跟隔壁說兩句話的功夫,她女兒就見縫插針地把衛生巾給禍害了。


    林蕊扭扭捏捏:“我沒想糟蹋東西,我就是想告訴蘇木尿不濕很有發展前景。媽,你想啊,全國每天有這麽多寶寶出生。起碼到兩歲前,他們都搞不定個人的三急問題吧。”


    尿不濕賺頭有多大?


    上輩子她有位學姐專門在婦產科推銷產婦護墊跟嬰兒尿不濕,畢業三年直接湊夠了首付買房。


    就這樣,學姐還說自己是小打小鬧,她上司掙的是她的七八倍,住的是高檔小區,開的是大奔。


    “我估摸著吧,這次試驗失敗的重點原因是一次性尿量比較大,應該要有八九片衛生巾的量才穩妥。”


    林母冷笑:“八九片?那一片尿不濕豈不是起碼要賣五毛錢。寶寶一天最基本得用五六片衛生巾吧?那一個月下來,得要一百塊才能用得起你說的尿不濕。”


    大家夥兒全都勒緊褲腰帶不吃不喝吧,這麽貴的東西到底打算賣給誰?也不看看全國人民每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


    “要市麵上真有的賣,玲玲姐肯定願意買。”林蕊不服氣,“一個月一百塊錢您看著多,可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


    她試圖挺起胸膛提醒鄭大夫,看這裏,你女兒一個月就掙了一千五。


    養個娃的話,尿不濕、奶粉還有托兒所都不成問題。


    林母沒好氣地點女兒的腦門子:“全國老百姓有幾個買的起啊?你外公外婆種一年的地都掙不到幾個月的尿不濕。”


    “那整個鄭家村還沒幾戶人家有電視機呢,外頭商場的彩電不照樣被人搶破頭。”林蕊嘟著嘴巴強調,“消費都是有等級的。你說你年輕的時候一天到頭都吃不到一塊肉,那當時市場上沒肉?肉不是吃進了人的嘴巴,難不成還是丟掉的?”


    穿越的時間越長,林蕊越覺得這個時代的人們購買力驚人。


    就說她舉例子的彩電吧,好家夥,現在一台好幾千塊。彩電廠照樣被銷售員擠破腦袋,甚至連提貨單都有人倒賣。


    街上的烤羊肉串就那麽小的一根,兩毛錢一串。她姐學校食堂三毛錢就能買到盤炒肉片,學校後頭的小吃街上烤串照樣生意好的很。


    在醫療、住房以及教育基本都由單位兜底的時代,老百姓掙了錢可不都得叉開來用在吃跟享受生活上。


    她倒覺得後來恩格爾係數降低並不多能說明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因為房價跟教育費以及醫藥費漲了啊。


    “媽,你永遠不要低估人民的購買力。你還說九毛錢一包的衛生巾太貴,沒衛生紙劃算,那現在不也照樣很多人用衛生巾。”


    這說明什麽啊?說明人們願意用錢去購買舒適與方便。隻要商品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他們就樂得掏這個錢。


    “媽,你別忽略了一個重點,洗尿片的人基本上是奶奶、外婆跟媽媽,是女性。尿不濕的存在,可以讓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從繁瑣的產後照顧孩子生活中解放出來。”


    如果芬妮她媽可以給小寶生用尿不濕,無需沒完沒了的洗尿片的話,她對生活的怨氣肯定會小很多。


    沒有那麽多煩惱,自然也不容易抑鬱了啊。


    自己做的事情可不僅僅是為了掙錢,這是有社會現實意義的,這是在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


    林母被她追著耳朵叨叨個沒玩,相當頭痛,什麽事情到了小女兒嘴裏頭都能說出朵花來。


    不當個銷售員,真是白浪費了她這份人才。


    當媽的人不耐煩地擺擺手:“行了,你還越說越來勁了。那媽跟你說說看,這一天到晚悶著你說的尿不濕,寶寶屁.股還不得起疹子啊。”


    “勤更換啊。”林蕊理所當然,“大人用衛生巾還得四個小時換一迴。寶寶當然也得勤快點兒換。”


    林母擺擺手:“不成不成,大人跟孩子不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十年代錦鯉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麵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麵佛並收藏八十年代錦鯉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