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談笑甚歡,把事情的大概框架敲定了下來。


    張興明投資在香港辦一家計算機研究所,對外稱為香港聯想電子設備研究所,負責人是柳教父,享受5+3%的股權。


    這家研究所的總投資未定,研究方向未定,甚至團隊組成都沒定,事情就談完了。


    張興明從兜裏掏了個小東西扔給柳教父,柳教父接過去看了半天,又掂了掂,抬頭問:“這是啥?”


    張興明看了看拿在柳教父手裏的東西說:“u盤,移動存儲器,用在計算機上的。”


    柳教父舉起手裏的u盤仔細翻看了半天,說:“這小東西做的到是挺精致的,這能存多少東西?怎麽讀取?這是讀取的接口嗎?現在國外已經使用這樣的接口了?”


    要知道,國內一直到04年還在使用小日本發明的3.5軟盤,而一片3.5軟盤隻能存儲1.44m信息,故障率特別的高,一份文件不備份個三四份那都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但盡管這樣,這個小軟盤仍然暢銷全球,打敗了ibm成為一時霸主,傲笑世界存儲市場十幾年。


    從80年被發明開始就一點一點的占領ibm的市場,87年最終完敗ibm,標誌就是ibm最新pc上麵用日本的3.5取代了自家公司的5.5,一直到2004年u盤出現,3.5一直處於壟斷地位沒有敵手。


    要知道在90年代之前,ibm就是計算機界的巨人,還是唯一的,傲視全球,其他所有計算機公司的業務加起來都沒占到ibm的四分之一。


    蘋果1980年上市,老喬成為億萬富翁,但是他並不能成為ibm的對手,隻能在個人pc業務上搶點市場而已,微軟更是小字輩,直到1995年以後才算站直了,而且微軟的成長史完全是依附在ibm身上的,頂多算是小弟,長的健壯而已。


    這是我們熟知的世界電腦曆史。


    但大部分人不知的是,ibm有過對手,而且一度逼迫著ibm不得不放棄原有戰略以避風頭,微軟的首富當家人曾不隻一次說過:如果他能完成第二次轉折,那麽世界上不會有微軟,我可能現在是一名律師,或者大學教授。


    這個在美國硬杠ibm,讓蓋子祟敬的人,叫王安,是一個純粹的中國人,一個完全靠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計算機曆史的人,他獨自發現並發明了磁芯存儲技術,推動了整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那是1948年,王安27歲,發現並發明磁芯存儲技術,解決了這個從有計算機技術開始一直無法攻克的難題,他隻用了三個星期。


    1951年,王安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到1961年10年時間,他的實驗室搬出了一項接一項發明創造,包括紙孔式記錄儀、自動打字機、無線電打字印刷機、記錄帶辨認機等等。這些陌生的詞匯,改變了很多行業,比如,體育賽事中,電子記分板得以取代紙質記分牌。


    1964年,王安推出了“洛賽”台式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台式電腦,是現代個人電腦的鼻祖,改變了計算機隻能傻大黑粗無法移動的曆史。


    1971年,王安推出了更新型的“1200型台式計算機”,1976年,在1200的基礎上,王安推出了“wps”,實現了他打敗ibm的夢想。


    他的這個夢想,源於1945年王安剛從國內公派到美國學習的時候,到ibm的一次求職,因為他是黃種人被ibm麵試官汙辱,他一怒之下開始學習物理,三年的時間拿到了哈佛的物理博士學位,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1986年,他個人資產二十億美元,成為全球華人首富,個人資產全美第五,7月份被美國評為最傑出的十二名移民之一,受到裏根總統的接見。


    1986年10月,鄧公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


    他進入了美國發明家名人堂,和愛迪生共處一室,他完全靠個人奮鬥登上美國富豪榜,與洛克菲勒齊名。


    但因為對個人pc業務的不看好以及對ibm的仇恨,他選擇了一個人和整個計算機體係戰鬥,拒絕一切兼容,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而他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堅信虎父無犬子,力排眾議上自己的兒子上位,結果眾判親離,這是中國式思維和美國式思維的碰撞。


    當時全世界的計算機界精英都幾乎握在王安手裏,後世許多名聲顯赫的人物,不過是王安公司的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就是思科公司的約翰錢伯斯,在王安電腦,他隻是一個地區負責人而已。


    1990年,王安病故,一代傳奇謝幕,1992年,王安公事破產。


    ……


    張興明說:“這個存儲器的容量不算大,隻有4個g,我手裏還有更大的,以後再給你。”


    柳教父點了點頭,突然睜大眼睛猛的站了起來,臉瞬間脹的通紅,聲音提高了數倍而產生了變音:“多,多少?”


    張興明抬頭看了看了他,笑著說:“4個g,g,你沒聽錯。”


    1986年,一台個人電腦的硬盤也隻有30m到50m,如果能達到g,不管是1g還是2g ,那就是神器了,幾乎買不到,那價錢也不是老百姓能買得起的。一台286電腦30m硬盤,國內售價一般在一萬二左右,而且要用外匯卷,386要二萬多接近三萬,硬盤有50m,一水全是ibm臥式機。


    一直到1990年,買電腦不用外匯卷了,但也不是老百姓能買得起的,再說買來幹啥?


    (這裏按沈陽三好街以及本溪市當時的價格,其他地區不了解,沒有資料)


    柳教父緊緊的把u盤握在手裏,因為用力骨節都變了色,他深深了做了幾個唿吸,很快平靜下來,慢慢的坐迴沙發上,眼睛緊緊的盯著手裏的u盤,用沙啞的聲音說:“確定是4個g?還有更大的是多大?沒事,你說。”


    張興明看了看他,撓了撓頭,4個g的u盤在後世來說已經差不多算淘汰貨了,他也就沒在意,隻是這會才意識到,這麽小的一個東西達到 4g存儲量,在這個時代是個什麽概念。


    沒辦法,自己作的死總要死的精彩些,硬著頭皮說:“16g,32g,500g硬盤,1t物理硬盤,我手裏,都有。”越說聲音越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197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重生在197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