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裏有門衛室,門衛老大爺是本校的退休老師,非常嚴肅的一個人,不努自威那種,這會就站在門衛室門口,背著手,看著來迴走動的學生,學生們走到他跟前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加快腳步。
順著破舊的水泥樓梯上了三樓,一路上的地麵上全是值日同學灑的水,弄的地麵濕滑濕滑的。
推開教室門,同學們都在看書,班主任王老師站在講台上,扭頭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張興明就進屋,走到位置上坐下來,把書包放進書桌裏,左右看了看,大夥看的都是語文書,他也把語文書拿出來,擺在桌上翻著看。
剛看了幾分鍾,感覺後麵有人用手捅自己後背。
抬頭看了一眼講台上的班主任,張興明扭頭看向身後,坐在後麵的王輝手裏拿著鋼筆,鋼筆的屁股正對著他的後背,他小聲問:“嘎哈?”
王輝瞄了一眼老師,說:“你咋好幾天沒來上課呀?”
張興明看了看她,長的不算漂亮,可也不醜,頭發是燙了的,這在這個年代女學生中很少見。
其實張興明的交際圈子很小,除了幾個同在郭堡的同學以外,班上也就和班長董玉剛他們幾個來往的多一點,和其他同學都不太說話。
這個王輝好像在下學期調班就去了特別班了。
張興明正想著,背上又被捅了幾下,不過沒等他說話,王老師在講台上敲了敲講桌,說:“認真看書,有話下課再說。”王輝就老實了。
又過了一會兒,背上又是一下,然後一本書夾著張紙條遞了過來,他抬手接過來,打開,上麵寫著:幫我寫下書名好嗎?王輝。
看看書,新包的書皮,上麵一片空白。
找出文具盒,拿出筆,在封皮上寫:語文,王輝。然後和紙條一起還了迴去,他這筆是買的書法筆,不是普通鋼筆。
話說80年代初,中國民間最有名氣的人是誰?
龐中華。中國硬筆書法的開拓人,奠基者。
一個個子不高,一臉憨厚的地質隊員。
龐中華是四川達縣人,1945年出生,1965年參加工作,正好趕上大運動,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於是,他就練出了一筆好字。
這個學習不是學生上課,是政治學習,也就是開會。
運動結束後,新中國一切都走上正軌,就像我在前文說的,政府青黃不接,高中大學停課十年,造成的影響不是少了點學生這麽簡單。
寫一手好字,成為那時候一大部分人群的需求。
龐中華抓住了這個機會。一本薄薄的《談談學寫鋼筆字》,成就了他的一生。
在80年代至90年代,在中國的城鎮裏,每個家庭至少都會有一本龐中華的字帖,行楷這個詞語就是從這個時代流行起來的。
當時,電視報紙都剛剛恢複正常運轉,沒有節目沒有新聞,也是成就龐中華一生的最大原因之一,當時中央台嚴重缺乏節目,正好有記者在練習龐中華書法,就提出開一個書法節目。
於是,龐中華書法講座開播,一個瘦小的地質勘探員,坐在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廳裏,用他不標準的普通話,告訴人們怎麽寫好鋼筆字。
要知道,那個時候,中央台的收視對像是全國所有人,沒有例外,所有節目的收視都是百分之百。
緊接著,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國內的各大報,開始報導這個傳奇的地質隊員,把他樹立成了新時期的青年表率。
同時,他也成就了很多人,前文說過,在那個時候,寫一筆好字,成功的機率就會提高n多百分點,這也是後來龐中華一直順風順水直到今天的原因,內心裏感激他的人太多了,其中一大部分人後來都是身居高位。
93年,龐中華出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
他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但至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機會,隻會留給那些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人。
……
所謂書法鋼筆,是因為那個時期的鋼筆大多以尖細為主,很難寫出中國書法的特有韻味,不知道是誰設計了一種鋼筆,筆尖是彎折的,正麵可以寫很粗,背麵寫就是尖細筆跡,當時非常受歡迎。
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筆,是1986年,在本溪火車站站前廣場上,當時有位姓吳的書法家簽售他的字帖。全名很遺憾忘記了,隻記住了姓吳,因為那是第一次看到閉口吳寫法,還有就是這個折尖鋼筆。
本溪市站前廣場北側,原來有一家店麵是專門賣文化用品的,毛筆,宣紙,字帖,畫筆,顏料,還有各種印章,紙扇,素描炭條。店麵不算大,幾十個平方,第一支書法鋼筆就是在這裏買的,
平時隻是在這裏買毛筆和宣紙,印章是買不起的,紙扇到是買過兩把。
……
“鈴……”
上課鈴響,早自習結束,開始上第一節課。
早自習和第一節課之間不休息,沒有上廁所的時間。
第一節是數學課,代數,張興明上一世最高曾達到單卷21分。
邢老師微笑著慢步走進教室,王老師和她打了聲招唿,走了出去,邢老師走上講台,把手裏的書放到講桌上,看著大家。
班長喊:“起立。”大家站起來:“老~師~好~~。”
邢老師笑著說:“同學們好,好,坐下吧,咱們上課。”
大家坐下,桌子凳子一陣亂響,邢老師看了大夥一眼,又低頭翻書,翻了幾下,抬頭問:“咱們上節課講到哪了?”
同學們都哈哈笑起來,邢老師也笑,說:“閉嘴,都閉嘴,笑什麽笑,你們都記住了呀?信不信我叫你罰站?快說,上節課講到哪了?”
那同學舉手,邢老師衝她點了點頭,那同學站起來說:“上節課講到第九課第四小節。”
邢老師低頭翻書,找到那洪飛說的位置看了看,說了句:“啊?咱們講到這了啊?我講這麽快了嗎?”同學們又笑。
邢老師把書翻好,迴頭在黑板上寫了個“冪”字。
順著破舊的水泥樓梯上了三樓,一路上的地麵上全是值日同學灑的水,弄的地麵濕滑濕滑的。
推開教室門,同學們都在看書,班主任王老師站在講台上,扭頭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張興明就進屋,走到位置上坐下來,把書包放進書桌裏,左右看了看,大夥看的都是語文書,他也把語文書拿出來,擺在桌上翻著看。
剛看了幾分鍾,感覺後麵有人用手捅自己後背。
抬頭看了一眼講台上的班主任,張興明扭頭看向身後,坐在後麵的王輝手裏拿著鋼筆,鋼筆的屁股正對著他的後背,他小聲問:“嘎哈?”
王輝瞄了一眼老師,說:“你咋好幾天沒來上課呀?”
張興明看了看她,長的不算漂亮,可也不醜,頭發是燙了的,這在這個年代女學生中很少見。
其實張興明的交際圈子很小,除了幾個同在郭堡的同學以外,班上也就和班長董玉剛他們幾個來往的多一點,和其他同學都不太說話。
這個王輝好像在下學期調班就去了特別班了。
張興明正想著,背上又被捅了幾下,不過沒等他說話,王老師在講台上敲了敲講桌,說:“認真看書,有話下課再說。”王輝就老實了。
又過了一會兒,背上又是一下,然後一本書夾著張紙條遞了過來,他抬手接過來,打開,上麵寫著:幫我寫下書名好嗎?王輝。
看看書,新包的書皮,上麵一片空白。
找出文具盒,拿出筆,在封皮上寫:語文,王輝。然後和紙條一起還了迴去,他這筆是買的書法筆,不是普通鋼筆。
話說80年代初,中國民間最有名氣的人是誰?
龐中華。中國硬筆書法的開拓人,奠基者。
一個個子不高,一臉憨厚的地質隊員。
龐中華是四川達縣人,1945年出生,1965年參加工作,正好趕上大運動,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於是,他就練出了一筆好字。
這個學習不是學生上課,是政治學習,也就是開會。
運動結束後,新中國一切都走上正軌,就像我在前文說的,政府青黃不接,高中大學停課十年,造成的影響不是少了點學生這麽簡單。
寫一手好字,成為那時候一大部分人群的需求。
龐中華抓住了這個機會。一本薄薄的《談談學寫鋼筆字》,成就了他的一生。
在80年代至90年代,在中國的城鎮裏,每個家庭至少都會有一本龐中華的字帖,行楷這個詞語就是從這個時代流行起來的。
當時,電視報紙都剛剛恢複正常運轉,沒有節目沒有新聞,也是成就龐中華一生的最大原因之一,當時中央台嚴重缺乏節目,正好有記者在練習龐中華書法,就提出開一個書法節目。
於是,龐中華書法講座開播,一個瘦小的地質勘探員,坐在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廳裏,用他不標準的普通話,告訴人們怎麽寫好鋼筆字。
要知道,那個時候,中央台的收視對像是全國所有人,沒有例外,所有節目的收視都是百分之百。
緊接著,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國內的各大報,開始報導這個傳奇的地質隊員,把他樹立成了新時期的青年表率。
同時,他也成就了很多人,前文說過,在那個時候,寫一筆好字,成功的機率就會提高n多百分點,這也是後來龐中華一直順風順水直到今天的原因,內心裏感激他的人太多了,其中一大部分人後來都是身居高位。
93年,龐中華出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
他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但至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機會,隻會留給那些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人。
……
所謂書法鋼筆,是因為那個時期的鋼筆大多以尖細為主,很難寫出中國書法的特有韻味,不知道是誰設計了一種鋼筆,筆尖是彎折的,正麵可以寫很粗,背麵寫就是尖細筆跡,當時非常受歡迎。
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筆,是1986年,在本溪火車站站前廣場上,當時有位姓吳的書法家簽售他的字帖。全名很遺憾忘記了,隻記住了姓吳,因為那是第一次看到閉口吳寫法,還有就是這個折尖鋼筆。
本溪市站前廣場北側,原來有一家店麵是專門賣文化用品的,毛筆,宣紙,字帖,畫筆,顏料,還有各種印章,紙扇,素描炭條。店麵不算大,幾十個平方,第一支書法鋼筆就是在這裏買的,
平時隻是在這裏買毛筆和宣紙,印章是買不起的,紙扇到是買過兩把。
……
“鈴……”
上課鈴響,早自習結束,開始上第一節課。
早自習和第一節課之間不休息,沒有上廁所的時間。
第一節是數學課,代數,張興明上一世最高曾達到單卷21分。
邢老師微笑著慢步走進教室,王老師和她打了聲招唿,走了出去,邢老師走上講台,把手裏的書放到講桌上,看著大家。
班長喊:“起立。”大家站起來:“老~師~好~~。”
邢老師笑著說:“同學們好,好,坐下吧,咱們上課。”
大家坐下,桌子凳子一陣亂響,邢老師看了大夥一眼,又低頭翻書,翻了幾下,抬頭問:“咱們上節課講到哪了?”
同學們都哈哈笑起來,邢老師也笑,說:“閉嘴,都閉嘴,笑什麽笑,你們都記住了呀?信不信我叫你罰站?快說,上節課講到哪了?”
那同學舉手,邢老師衝她點了點頭,那同學站起來說:“上節課講到第九課第四小節。”
邢老師低頭翻書,找到那洪飛說的位置看了看,說了句:“啊?咱們講到這了啊?我講這麽快了嗎?”同學們又笑。
邢老師把書翻好,迴頭在黑板上寫了個“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