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二環裏的京城才算是城裏,二環外那都是農村,但是趙曉曉他們居住的這個大院呢,正好在二環附近的一個鎮上,以後的房價肯定是飛漲。
辦完了手續,王大媽又囑托了幾句,就把房子的鑰匙交給了劉慧蘭。
趙曉曉看著那紅色小本本,比看到什麽都高興啊。誰能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想要買下這兩間房,得在一百六後麵加五個零!
手上還有點富裕的閑錢,趙曉曉做人不敢忘本,準備了幾份禮物,要去提前送個禮。
國內還是很將就禮尚往來的,這幾個月裏,幫助過趙曉曉的人不少,她第一個要去的就是薑萬國家裏。
像薑萬國這樣的老學究,對金銀財寶和吃食口福這方麵,倒不是很講究。趙曉曉知道,老頭在意的是名節和中醫的發展,所以特意準備了一方硯台過去。那硯台是她親手做的,為了做出形狀,也是花了好大的功夫呢。
“薑老,曉曉看您來啦。”趙曉曉提著禮品,當然也沒忘買一些常見的禮品,來到薑萬國家裏。
“哎呀,老伴啊,是我的小徒弟來了,嘖嘖,趕緊做菜去,老伴!”薑萬國高興的合不攏嘴。他的成分問題一直是個大難題,所以過年過節能來看他的人的不多,這會兒趙曉曉來,真是讓他心裏感到莫大的安慰。
“薑老,過年好啊!舅母,過年好!”趙曉曉打著招唿,如果禮數大了,這會兒磕個頭都不為過。
“過年好,過年好。曉曉,你家也都挺好的吧。”老太太跟著老頭出來後,熱情的跟趙曉曉寒暄著。
這種客套的場合,趙曉曉之前是非常不喜歡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去拜訪的人,都是特別尊敬,特別欽佩的人,如果是做什麽巴結領導的事,趙曉曉還真的做不來。
“要不咋說我們曉曉懂事呢,這過年啦,你可是頭一個來看我的。”薑萬國拍拍趙曉曉的肩膀,樂的合不攏嘴。
“得了吧,您就抬舉我吧。您是桃李滿天下,我就怕呀,這門檻踏破了,我進來的時候還得摔個跟頭,所以就提早來了。”趙曉曉打趣道。
“看看,看把你這小嘴厲害的喲。怪不得能在這塊兒把醫館開的紅紅火火呢。”薑萬國滿意的點點頭,他名義上的這個關門弟子,倒是比很多當初的兒徒要孝順的很多。
趙曉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自製的硯台拿出來,更是讓薑萬國歡喜了不少。
“曉曉啊,你有心了。”薑萬國激動的撫摸著硯台,雖然不名貴,也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雕飾,但是這份心,足夠讓他感動。
“對了,老伴,把我給曉曉寫的那副對聯拿過來,應該幹了吧。”薑萬國對老婆子吩咐著。
趙曉曉再次拿到了薑老爺子的筆跡,欣賞不已。暗道自己也要好好練一練毛筆字,老祖宗的文化不能丟。
薑萬國給趙曉曉寫了三幅對聯,還有一疊福字,能夠貼在家裏的門上,窗戶上。
趙曉曉欣喜不已,連忙感謝。“有薑老對曉曉的祝福,以後扁醫堂啊,一定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有什麽需要盡管跟我這個老頭子說,在這件事上,老頭子我無條件盡全力支持你。”比起長幼輩分,薑萬國更喜歡把趙曉曉當成一個忘年交的知己。
兩個人都是純碎的醫學瘋子,在專業問題上,總是懷著男的的一片熱忱之心。
趙曉曉謝過了老爺子,把春聯送迴家,又分別去拜訪了孫可家和陳小軍家,這兩家都曾受過趙曉曉的恩惠,而且又都給趙曉曉幫過忙,所以拜訪時候聊的都很開心。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每一家都留趙曉曉吃飯,但是她還是拒絕了。
☆、第九十二章冰糖葫蘆
“媽!”剛迴到家的趙曉曉,就把一份禮品遞到劉慧蘭的手上,說:“您讓大姐去張田喜家去看看吧,平時張大哥幫咱們的不少,咱們也得禮尚往來不是。”
其實那些禮品無非就是一些桃酥,水果,再加也就是加上煙酒。
“她一個姑娘家怎麽送禮去的好,這事,得你爸跟著才合適……”劉慧蘭臉上的表情有些不好看。好幾年了,趙德剛過年都沒迴來,劉慧蘭一個人拉扯著六個孩子,心裏不好受。
“媽,女孩兒怎麽了,我不也是女孩兒嘛,照樣開醫館,跟您操持家裏家外的事啊。”趙曉曉吧聲音壓低,說道:“再說了,咱們買過來何家那兩間房,張大哥可是借了咱五十塊錢呢,咱們可不能忘恩負義啊。”
劉慧蘭還有些為難,不過在趙曉曉的堅持下,還是讓趙曉蘭去了。
趙曉蘭心裏害怕,還非得拉著趙曉芸和她一起去。
“你們啊,這有什麽的。”趙曉曉把禮品往趙曉蘭手裏一塞,說:“女孩兒就不能走人情,串親戚了嘛。再說了,沒有女人哪裏來的男人啊,何必吧自己看的低人一等呢,沒有男人跟著就不能去了嘛?”
趙曉蘭臉色一紅,拿著禮品,挎著趙曉芸的胳膊出門了。
劉慧蘭看著兩個女孩兒出門的身影,忍不住歎了口氣。
“媽,您別難過。爸不在家的這些年,您不也照樣過來了。”趙曉曉勸說道:“如果一個男人對家裏沒有任何用處,還要給您添堵。那又要他有什麽用呢?所謂的撐門麵嘛?您想想,這些年您受的委屈,哪個不是他帶來的,要他那虛無縹緲的門麵有什麽用。”
“話是這麽說,可是家裏沒個男人,這左鄰右舍的……”劉慧蘭還是轉不過來這個彎,趙曉曉也懶得和她費口舌,轉身去廚房帶上圍裙準備熬糖稀了。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臨近年底,各種準備工作也都要忙起來了。
“你哪兒會做這東西啊。還是我來吧,你拉風匣就行了。”劉慧蘭接過趙曉曉手中的圍裙,去挑黃米。
趙曉曉沒有別的辦法來哄劉慧蘭開心,隻能多做點活兒,減輕一下她的壓力。
糖瓜是傳統過年常用的祭祀用品,用黃米喝麥芽熬成很粘稠的糖。抽成長棍叫“關東糖”,拉成扁的叫“糖瓜”,冬天的屋外,就是個天然的大冰箱,把凝固起來的糖瓜放在外麵存著,想吃的時候,隨時抓一把,對於貪嘴的小孩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零食了。
趙曉曉突發奇想,把之前周天祥送給自己的一大袋幹果找了出來,想做點口味不一樣的糖瓜。
可是把袋子拿出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所剩無幾了。
看來,又是這群孩子給偷吃了。
趙曉曉無奈的搖搖頭,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孩子們已經缺嘴缺慣了,所以家裏這些零食,是根本留不住的。
“這幾個孩崽子,看我一會不教訓他們。”劉慧蘭也看到了隻剩下底的袋子,本來是打算過年能擺上桌的,誰知道這會兒就剩下這麽一點了,塞牙縫都不夠。
“媽,算了。大過年的,讓孩子們也不開心幹啥。”趙曉曉趕緊勸說:“再說了,是不是幾個孩子吃的還不一定呢,您忘了三姑啦?三姑走的時候,咱們都不在家,誰知道她明裏暗裏都順走了啥東西。”
劉慧蘭無奈,隻得默默的熬製著糖稀。趙曉曉把剩下的幹果一股腦都倒了出來,切成了碎塊,準備一會兒沾在糖瓜外麵。
糖瓜粘的香氣,飄的大雜院裏到處都是,大家都眼饞著,尤其是院裏幾個年歲不大的孩子。
這大四合院裏住著近二十家人,前院中院後院的,差不多每家都有幾個孩子,聞到趙家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曉山哥,我去你家玩好不?”二虎子留著口水,蹲下身抱著瑞瑞,說:“你要是不讓我去,我就把瑞瑞抱我家去。”
“你哪裏是想去我家玩啊,是想去我家吃糖瓜吧。”趙曉燕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氣的揭穿。
二虎一個七歲的娃娃哪裏懂得怎麽周旋,隻能無奈的撅撅嘴,不過趙曉燕也隻是跟他開玩笑,立刻就帶他迴家了。
家裏趙曉曉正在和劉慧蘭忙活著。最後剩下些糖稀,趙曉曉看糖瓜做的也差不多了,就把家裏剩下的一筐小山楂給洗淨了,做了好多的冰糖葫蘆。
“哇,是糖葫蘆啊!”二虎子一進屋,就看見了桌上那豔紅色的糖葫蘆,眼巴巴的看著劉慧蘭,也不敢拿。
“看啥啊,吃吧。”劉慧蘭撲哧一笑,覺得這孩子也瞞可愛的,趕緊往他手裏塞了一個。“那糖瓜還燙嘴呢,得涼了才能吃。先吃糖葫蘆解解饞吧。”
“謝謝嬸。嬸過年好。三姐過年好。”二虎子雖然看起來虎,可實際上一點也不含糊,該說的客氣話一句也沒少。
“你也過年好,去玩去吧。”趙曉曉答應著,臉上也帶著笑容。
過年這段時間啊,每逢見著人,是一定要拜年的,說幾句吉祥話,互相問個好,過年的氣氛就來了。
二虎子拿著糖葫蘆從趙家出去可不要緊,一下就招來全院小夥伴的嫉妒。
那會兒的孩子,沒有大白天在家裏帶著的,不像現在,有很多電子設備可以玩。那時候的家家戶戶,隻要能在外麵解決的事,絕對不在家裏。如果不是冬天的話,就連吃飯,很多人都端著碗在院裏一邊聊天一邊吃。
這個糖葫蘆,把全院的小饞蟲都勾引到趙家門口了。
趙曉曉一看外麵這個情形,無奈的搖搖頭。
“小祖宗們喲,堵在門口算咋迴事啊。給你們吃,都給你們吃好不好?”趙曉曉趕緊迴屋拿了好多糖葫蘆,給這些孩子一人一串。
“三姐,我想給我家裏弟弟帶一個,他去姥姥家沒迴來呢。”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兒喊著。
“成,給你。”趙曉曉爽快的給了她。
“三姐,我也想再要一個……”
“三姐,我也要……”
頓時,趙曉曉成了這個大院裏的孩子頭了,分發著糖葫蘆,看著小孩們流著鼻涕,玩著擦炮,再嚼一口糖葫蘆,那個開心勁兒,真是給金山銀山都不換。
☆、第九十三章趙德剛迴家
正看著一群小孩子開開心心的吃糖葫蘆的時候,三姑出現在了四合院的門口。
“嘿,這都幹嘛呢,給我家門口圍起來了,吃糖葫蘆啊,告訴你們啊,吃我家糖葫蘆得給錢啊,白吃可不行。白吃人家東西,小心自己也變成白癡。”三姑扭動著肥胖的身子,把自行車停在家門口的白菜垛旁邊。
二虎看了一眼三姑,毫不客氣的說:“三姑,這不是曉山哥的家嘛,什麽時候成你家了?”
趙曉曉一聽這話,心裏樂開了花,童言無忌呀,哈哈,看來這小孩兒也有用得到的時候。這不,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
“哪能呢,二虎。這是三姑不跟我們家見外,把自己當成家裏人呢。”趙曉曉留意了一下,三姑手上果然又是什麽也沒帶,真是的,小年迴家兩天,現在又咕嚕迴來了。
“三姐,三姑是你家裏人嘛?怎麽之前沒見她在這兒住過。我媽跟我說,隻有爸媽爺奶姥姥姥爺還有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怎麽姑姑也算呢?”二虎說話真是口無遮攔。
“嘿,你這小兔崽子,還真能翻活,就你長個嘴會說話是不是。”三姑被二虎的話噎的夠嗆,憋了半天,也就說出這麽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來。
趙曉曉偷偷一笑,心想這三姑還真有怕的人。趕緊又從屋裏拿了一串糖葫蘆給二虎,“拿迴去吃吧,想吃了再來,三姐給你做。”
“三姐,我也要,我也要!”
……
一群小孩兒又嚷嚷著叫要糖葫蘆。
趙曉曉拍拍手:“沒有啦沒有啦,沒看見嘛,三姑都沒的吃咯!”雖然她沒有辦法趕三姑出去,但是說幾句風涼話她還是敢的。
三姑看了一眼趙曉曉,當然聽出了趙曉曉話裏的意思:“曉曉,看來你這是不歡迎我啊。”
趙曉曉搖搖頭,撇了一下嘴,轉而笑著說:“喲,三姑您還知道那。那能怎麽著啊,您來了我總不能把您趕出去啊。”
“你這丫頭咋說話呢。”三姑白了趙曉曉一眼,直接往屋裏走。
“還有啊,你們這幾個猴崽子。”三姑剛掀開門簾,卻又迴過頭對院裏的孩子說:“你們吃了我家的糖葫蘆,迴去都告訴你們家裏去,得給我家送花生瓜子啊。這大過年的,哪能這麽吃虧呢。”
孩子們一聽這話就傻了,都是幾歲的孩子,誰知道三姑說的到底真的假的啊。
趙曉曉連忙對孩子們搖搖頭,小聲說不用。
跟著三姑進了屋,劉慧蘭從廚房裏看見了三姑,也沒打招唿沒說話。
這近半年來,三姑經常來,劉慧蘭都已經習慣了,來就住著,還得管飯,隻要她不搗亂,劉慧蘭就阿彌陀佛了。
趁著三姑去屋裏的空,趙曉曉對劉慧蘭低聲說:“媽,咱們買了何家那兩間房的事先別往外說吧,我怕三姑知道了,又想占咱家便宜。”
劉慧蘭點點頭,對這個不著調的三姑,她也得是防著點。
正說著話,外麵有人來了。
“老嫂子,這是咋了呢,給我們家妮子吃個糖葫蘆還得要點花生瓜子。”一個年輕的小媳婦進來,手裏拿著一大把花生瓜子。
趙曉曉愣了,這大院裏的孩子還真是實誠啊,吃個糖葫蘆還真跟家裏說去了。
“嗨,那是我三姑開玩笑說的一句,嬸你哪能在意呢。”趙曉曉連忙陪著笑臉。
誰知道,送走這個小媳婦後,又進來好幾個大院裏的婦女,都是來給瓜子糖塊的。
辦完了手續,王大媽又囑托了幾句,就把房子的鑰匙交給了劉慧蘭。
趙曉曉看著那紅色小本本,比看到什麽都高興啊。誰能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想要買下這兩間房,得在一百六後麵加五個零!
手上還有點富裕的閑錢,趙曉曉做人不敢忘本,準備了幾份禮物,要去提前送個禮。
國內還是很將就禮尚往來的,這幾個月裏,幫助過趙曉曉的人不少,她第一個要去的就是薑萬國家裏。
像薑萬國這樣的老學究,對金銀財寶和吃食口福這方麵,倒不是很講究。趙曉曉知道,老頭在意的是名節和中醫的發展,所以特意準備了一方硯台過去。那硯台是她親手做的,為了做出形狀,也是花了好大的功夫呢。
“薑老,曉曉看您來啦。”趙曉曉提著禮品,當然也沒忘買一些常見的禮品,來到薑萬國家裏。
“哎呀,老伴啊,是我的小徒弟來了,嘖嘖,趕緊做菜去,老伴!”薑萬國高興的合不攏嘴。他的成分問題一直是個大難題,所以過年過節能來看他的人的不多,這會兒趙曉曉來,真是讓他心裏感到莫大的安慰。
“薑老,過年好啊!舅母,過年好!”趙曉曉打著招唿,如果禮數大了,這會兒磕個頭都不為過。
“過年好,過年好。曉曉,你家也都挺好的吧。”老太太跟著老頭出來後,熱情的跟趙曉曉寒暄著。
這種客套的場合,趙曉曉之前是非常不喜歡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去拜訪的人,都是特別尊敬,特別欽佩的人,如果是做什麽巴結領導的事,趙曉曉還真的做不來。
“要不咋說我們曉曉懂事呢,這過年啦,你可是頭一個來看我的。”薑萬國拍拍趙曉曉的肩膀,樂的合不攏嘴。
“得了吧,您就抬舉我吧。您是桃李滿天下,我就怕呀,這門檻踏破了,我進來的時候還得摔個跟頭,所以就提早來了。”趙曉曉打趣道。
“看看,看把你這小嘴厲害的喲。怪不得能在這塊兒把醫館開的紅紅火火呢。”薑萬國滿意的點點頭,他名義上的這個關門弟子,倒是比很多當初的兒徒要孝順的很多。
趙曉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自製的硯台拿出來,更是讓薑萬國歡喜了不少。
“曉曉啊,你有心了。”薑萬國激動的撫摸著硯台,雖然不名貴,也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雕飾,但是這份心,足夠讓他感動。
“對了,老伴,把我給曉曉寫的那副對聯拿過來,應該幹了吧。”薑萬國對老婆子吩咐著。
趙曉曉再次拿到了薑老爺子的筆跡,欣賞不已。暗道自己也要好好練一練毛筆字,老祖宗的文化不能丟。
薑萬國給趙曉曉寫了三幅對聯,還有一疊福字,能夠貼在家裏的門上,窗戶上。
趙曉曉欣喜不已,連忙感謝。“有薑老對曉曉的祝福,以後扁醫堂啊,一定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有什麽需要盡管跟我這個老頭子說,在這件事上,老頭子我無條件盡全力支持你。”比起長幼輩分,薑萬國更喜歡把趙曉曉當成一個忘年交的知己。
兩個人都是純碎的醫學瘋子,在專業問題上,總是懷著男的的一片熱忱之心。
趙曉曉謝過了老爺子,把春聯送迴家,又分別去拜訪了孫可家和陳小軍家,這兩家都曾受過趙曉曉的恩惠,而且又都給趙曉曉幫過忙,所以拜訪時候聊的都很開心。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每一家都留趙曉曉吃飯,但是她還是拒絕了。
☆、第九十二章冰糖葫蘆
“媽!”剛迴到家的趙曉曉,就把一份禮品遞到劉慧蘭的手上,說:“您讓大姐去張田喜家去看看吧,平時張大哥幫咱們的不少,咱們也得禮尚往來不是。”
其實那些禮品無非就是一些桃酥,水果,再加也就是加上煙酒。
“她一個姑娘家怎麽送禮去的好,這事,得你爸跟著才合適……”劉慧蘭臉上的表情有些不好看。好幾年了,趙德剛過年都沒迴來,劉慧蘭一個人拉扯著六個孩子,心裏不好受。
“媽,女孩兒怎麽了,我不也是女孩兒嘛,照樣開醫館,跟您操持家裏家外的事啊。”趙曉曉吧聲音壓低,說道:“再說了,咱們買過來何家那兩間房,張大哥可是借了咱五十塊錢呢,咱們可不能忘恩負義啊。”
劉慧蘭還有些為難,不過在趙曉曉的堅持下,還是讓趙曉蘭去了。
趙曉蘭心裏害怕,還非得拉著趙曉芸和她一起去。
“你們啊,這有什麽的。”趙曉曉把禮品往趙曉蘭手裏一塞,說:“女孩兒就不能走人情,串親戚了嘛。再說了,沒有女人哪裏來的男人啊,何必吧自己看的低人一等呢,沒有男人跟著就不能去了嘛?”
趙曉蘭臉色一紅,拿著禮品,挎著趙曉芸的胳膊出門了。
劉慧蘭看著兩個女孩兒出門的身影,忍不住歎了口氣。
“媽,您別難過。爸不在家的這些年,您不也照樣過來了。”趙曉曉勸說道:“如果一個男人對家裏沒有任何用處,還要給您添堵。那又要他有什麽用呢?所謂的撐門麵嘛?您想想,這些年您受的委屈,哪個不是他帶來的,要他那虛無縹緲的門麵有什麽用。”
“話是這麽說,可是家裏沒個男人,這左鄰右舍的……”劉慧蘭還是轉不過來這個彎,趙曉曉也懶得和她費口舌,轉身去廚房帶上圍裙準備熬糖稀了。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臨近年底,各種準備工作也都要忙起來了。
“你哪兒會做這東西啊。還是我來吧,你拉風匣就行了。”劉慧蘭接過趙曉曉手中的圍裙,去挑黃米。
趙曉曉沒有別的辦法來哄劉慧蘭開心,隻能多做點活兒,減輕一下她的壓力。
糖瓜是傳統過年常用的祭祀用品,用黃米喝麥芽熬成很粘稠的糖。抽成長棍叫“關東糖”,拉成扁的叫“糖瓜”,冬天的屋外,就是個天然的大冰箱,把凝固起來的糖瓜放在外麵存著,想吃的時候,隨時抓一把,對於貪嘴的小孩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零食了。
趙曉曉突發奇想,把之前周天祥送給自己的一大袋幹果找了出來,想做點口味不一樣的糖瓜。
可是把袋子拿出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所剩無幾了。
看來,又是這群孩子給偷吃了。
趙曉曉無奈的搖搖頭,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孩子們已經缺嘴缺慣了,所以家裏這些零食,是根本留不住的。
“這幾個孩崽子,看我一會不教訓他們。”劉慧蘭也看到了隻剩下底的袋子,本來是打算過年能擺上桌的,誰知道這會兒就剩下這麽一點了,塞牙縫都不夠。
“媽,算了。大過年的,讓孩子們也不開心幹啥。”趙曉曉趕緊勸說:“再說了,是不是幾個孩子吃的還不一定呢,您忘了三姑啦?三姑走的時候,咱們都不在家,誰知道她明裏暗裏都順走了啥東西。”
劉慧蘭無奈,隻得默默的熬製著糖稀。趙曉曉把剩下的幹果一股腦都倒了出來,切成了碎塊,準備一會兒沾在糖瓜外麵。
糖瓜粘的香氣,飄的大雜院裏到處都是,大家都眼饞著,尤其是院裏幾個年歲不大的孩子。
這大四合院裏住著近二十家人,前院中院後院的,差不多每家都有幾個孩子,聞到趙家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曉山哥,我去你家玩好不?”二虎子留著口水,蹲下身抱著瑞瑞,說:“你要是不讓我去,我就把瑞瑞抱我家去。”
“你哪裏是想去我家玩啊,是想去我家吃糖瓜吧。”趙曉燕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氣的揭穿。
二虎一個七歲的娃娃哪裏懂得怎麽周旋,隻能無奈的撅撅嘴,不過趙曉燕也隻是跟他開玩笑,立刻就帶他迴家了。
家裏趙曉曉正在和劉慧蘭忙活著。最後剩下些糖稀,趙曉曉看糖瓜做的也差不多了,就把家裏剩下的一筐小山楂給洗淨了,做了好多的冰糖葫蘆。
“哇,是糖葫蘆啊!”二虎子一進屋,就看見了桌上那豔紅色的糖葫蘆,眼巴巴的看著劉慧蘭,也不敢拿。
“看啥啊,吃吧。”劉慧蘭撲哧一笑,覺得這孩子也瞞可愛的,趕緊往他手裏塞了一個。“那糖瓜還燙嘴呢,得涼了才能吃。先吃糖葫蘆解解饞吧。”
“謝謝嬸。嬸過年好。三姐過年好。”二虎子雖然看起來虎,可實際上一點也不含糊,該說的客氣話一句也沒少。
“你也過年好,去玩去吧。”趙曉曉答應著,臉上也帶著笑容。
過年這段時間啊,每逢見著人,是一定要拜年的,說幾句吉祥話,互相問個好,過年的氣氛就來了。
二虎子拿著糖葫蘆從趙家出去可不要緊,一下就招來全院小夥伴的嫉妒。
那會兒的孩子,沒有大白天在家裏帶著的,不像現在,有很多電子設備可以玩。那時候的家家戶戶,隻要能在外麵解決的事,絕對不在家裏。如果不是冬天的話,就連吃飯,很多人都端著碗在院裏一邊聊天一邊吃。
這個糖葫蘆,把全院的小饞蟲都勾引到趙家門口了。
趙曉曉一看外麵這個情形,無奈的搖搖頭。
“小祖宗們喲,堵在門口算咋迴事啊。給你們吃,都給你們吃好不好?”趙曉曉趕緊迴屋拿了好多糖葫蘆,給這些孩子一人一串。
“三姐,我想給我家裏弟弟帶一個,他去姥姥家沒迴來呢。”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兒喊著。
“成,給你。”趙曉曉爽快的給了她。
“三姐,我也想再要一個……”
“三姐,我也要……”
頓時,趙曉曉成了這個大院裏的孩子頭了,分發著糖葫蘆,看著小孩們流著鼻涕,玩著擦炮,再嚼一口糖葫蘆,那個開心勁兒,真是給金山銀山都不換。
☆、第九十三章趙德剛迴家
正看著一群小孩子開開心心的吃糖葫蘆的時候,三姑出現在了四合院的門口。
“嘿,這都幹嘛呢,給我家門口圍起來了,吃糖葫蘆啊,告訴你們啊,吃我家糖葫蘆得給錢啊,白吃可不行。白吃人家東西,小心自己也變成白癡。”三姑扭動著肥胖的身子,把自行車停在家門口的白菜垛旁邊。
二虎看了一眼三姑,毫不客氣的說:“三姑,這不是曉山哥的家嘛,什麽時候成你家了?”
趙曉曉一聽這話,心裏樂開了花,童言無忌呀,哈哈,看來這小孩兒也有用得到的時候。這不,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
“哪能呢,二虎。這是三姑不跟我們家見外,把自己當成家裏人呢。”趙曉曉留意了一下,三姑手上果然又是什麽也沒帶,真是的,小年迴家兩天,現在又咕嚕迴來了。
“三姐,三姑是你家裏人嘛?怎麽之前沒見她在這兒住過。我媽跟我說,隻有爸媽爺奶姥姥姥爺還有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怎麽姑姑也算呢?”二虎說話真是口無遮攔。
“嘿,你這小兔崽子,還真能翻活,就你長個嘴會說話是不是。”三姑被二虎的話噎的夠嗆,憋了半天,也就說出這麽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來。
趙曉曉偷偷一笑,心想這三姑還真有怕的人。趕緊又從屋裏拿了一串糖葫蘆給二虎,“拿迴去吃吧,想吃了再來,三姐給你做。”
“三姐,我也要,我也要!”
……
一群小孩兒又嚷嚷著叫要糖葫蘆。
趙曉曉拍拍手:“沒有啦沒有啦,沒看見嘛,三姑都沒的吃咯!”雖然她沒有辦法趕三姑出去,但是說幾句風涼話她還是敢的。
三姑看了一眼趙曉曉,當然聽出了趙曉曉話裏的意思:“曉曉,看來你這是不歡迎我啊。”
趙曉曉搖搖頭,撇了一下嘴,轉而笑著說:“喲,三姑您還知道那。那能怎麽著啊,您來了我總不能把您趕出去啊。”
“你這丫頭咋說話呢。”三姑白了趙曉曉一眼,直接往屋裏走。
“還有啊,你們這幾個猴崽子。”三姑剛掀開門簾,卻又迴過頭對院裏的孩子說:“你們吃了我家的糖葫蘆,迴去都告訴你們家裏去,得給我家送花生瓜子啊。這大過年的,哪能這麽吃虧呢。”
孩子們一聽這話就傻了,都是幾歲的孩子,誰知道三姑說的到底真的假的啊。
趙曉曉連忙對孩子們搖搖頭,小聲說不用。
跟著三姑進了屋,劉慧蘭從廚房裏看見了三姑,也沒打招唿沒說話。
這近半年來,三姑經常來,劉慧蘭都已經習慣了,來就住著,還得管飯,隻要她不搗亂,劉慧蘭就阿彌陀佛了。
趁著三姑去屋裏的空,趙曉曉對劉慧蘭低聲說:“媽,咱們買了何家那兩間房的事先別往外說吧,我怕三姑知道了,又想占咱家便宜。”
劉慧蘭點點頭,對這個不著調的三姑,她也得是防著點。
正說著話,外麵有人來了。
“老嫂子,這是咋了呢,給我們家妮子吃個糖葫蘆還得要點花生瓜子。”一個年輕的小媳婦進來,手裏拿著一大把花生瓜子。
趙曉曉愣了,這大院裏的孩子還真是實誠啊,吃個糖葫蘆還真跟家裏說去了。
“嗨,那是我三姑開玩笑說的一句,嬸你哪能在意呢。”趙曉曉連忙陪著笑臉。
誰知道,送走這個小媳婦後,又進來好幾個大院裏的婦女,都是來給瓜子糖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