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能量護盾
都市神豪:每日簽到養活主播老婆 作者:一縷清風伴你長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月12號,下午。
帝都,華夏科學院。
某間地下研究所。
寬敞的試驗場地中,佇立著一個高幾十米,直徑上百米的巨大圓形玻璃罩。
這個圓形玻璃罩,就像是一個白色瓷碗倒扣在地上,外麵看不清裏麵,裏麵同樣也看不清外麵。
“林先生,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生態係統,已經檢查完畢,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問題。”
控製室內,總負責人陸勳,麵帶笑容的和眼前的青年匯報工作。
“嗯,那就準備啟動生態係統,我們進去看看效果。”
林宇輕應了一聲,率先向著試驗場地中的巨型生態係統圈走去。
身後,趙域等人連忙跟上。
“正在啟動綜合艙室環境循環係統。”
“生態係統已啟動。”
“人工太陽已激活。”
“正在實時監測空氣中的含氧量。”
………
在陸勳的吩咐下,工程師們迅速操作起來。
一道道匯報聲不斷響起。
很快,林宇等人穿過玻璃門,進入了生態係統圈內部。
進來後。
林宇的第一感覺,就是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樣。
頭頂的天穹上,是一個小型化的人工太陽,散發著柔和的暖色光芒,給人帶來溫暖和舒適。
而在正前方的不遠處,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綠色植物。
它們在人工太陽的光芒照射下,努力的進行著光合作用,為整個生態係統貢獻著氧氣。
至於更遠的地方,則是被白色的牆壁擋住了。
很顯然,這整個生態係統圈被分割成了許多區域。
而林宇等人現在的區域,就是生態係統圈中,作為“生產者”植物的所在地。
“林先生,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是植物區,後麵還有種植區、生活區、娛樂區、休息區、生物區等許多活動場所。”
陸勳笑著解釋了一句後,繼續說道:“這裏的植物,會在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氧氣和食物。”
“而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比如糞便、尿液,會經過係統化的處理,構成係統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同時,植物會通過根係吸收和葉片蒸騰作用,實現水的淨化,參與係統的水循環。”
“而係統中的微生物,同樣也會對廢氣、廢水、動植物的非食用部分等等,進行降解和礦化處理,為植物提供養料,為動物提供部分食品,使廢物再生利用。”
“從而建立起一個由植物、動物、微生物、人以及一些必要的有機無機環境構成的,物質和能量不斷循環和更新的生態係統。”
林宇點了點頭。
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基本原理,他自然是知道的。
因為鸞鳥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移動的巨型飛船。
所以想讓人類長期居住在太空中,就必須要有生態循環係統。
而現在,他在意的是,這個縮小的生態循環係統,會不會由於空氣含量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導致崩潰。
這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知道答案。
畢竟,關於生態循環係統的生物實驗,國際上有很多研究團隊都已經試過。
但毫無例外,他們都失敗了。
雖然林宇相信係統給出的東西不可能有問題。
不過,這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是以後人類遨遊太空的生存之本。
一旦出了任何問題,那對於飛船上的人們而言,是致命的。
“林先生,後麵的區域是種植區,您這邊請。”
見林宇沒有說什麽,陸勳右手虛引,笑容滿麵的繼續帶路。
很快,在陸勳的帶領下,林宇等人進入了種植區。
這裏的區域,和最開始的植物區差不多。
到處都是可食用的蔬菜,比如生菜、油麥菜、苦菊等等。
接下來,林宇又依次觀察了生活區、生物區、娛樂區等等區域。
在生物區中,林宇還看到了像雞、鴨、魚等生物。
不過,正是由於這些區域占地麵積比較大,所以其他的生活區、娛樂區之類的範圍就比較小
再加上,其他的機械設備也需要占用空間,這就導致原本就小的生態係統圈更加的擁擠不堪。
根據人工智能的計算和分析,這座迷你的生態係統圈,最多隻能支持六個人舒適的生活。
當然,如果擴大生活區和休息區的空間範圍的話,自然可以容納更多的人。
一個小時後。
林宇等人這才參觀完整個生態係統圈。
看著試驗場地中,那與世隔絕的巨大玻璃罩,林宇緩緩開口說道:“目前,雖然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並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安全。”
“所以,為了保證生態係統圈的可行性,接下來,你們需要安排三組人員,去裏麵開始為期兩年的“隔離”生活。”
“在這期間,你們一定要時刻關注生態係統圈中的所有數據,如果出現任何的異常,立馬讓人工智能進行自動調配。”
“如果在這兩年裏,生態係統圈沒有崩潰,三組人員也能自給自足的生活,那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才可以說是真正的成功了。”
“我明白了,林先生,後續的進度,我會實時上報的。”
陸勳神情一凜,很是鄭重的說道。
“繼續加油吧。”
林宇微微一笑,拍了拍陸勳的肩膀,鼓勵的說了一句後,便是帶著趙域離開了。
他們的下一站,是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地下研究所。
半個小時後。
在江峰的開車護送下,林宇和趙域,來到了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地下研究所。
此時,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總負責人文澤,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了。
雙方一見麵,簡單的客套過後,便是直接向地下研究所趕去。
“林先生,現在定向能量護盾技術才剛下線,估計會有一些技術上不足,您可不要見怪啊。”
電梯內,文澤笑容滿麵的看著林宇,語氣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這隻是試驗型而已,我們就是要把它的不足給找出來,然後改正。”
林宇擺了擺手,毫不介意的說道。
聽到這話,文澤頓時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原本以為林宇會責怪他們的研究進度比較慢,沒想到林宇不僅沒說,反而安慰他們。
這也太好了。
兩人交談間,“叮咚”的提示音突然響起,電梯緩緩減速,最後停了下來。
林宇等一行人走出電梯,來到了熟悉的試驗場地。
此時,寬敞的試驗場地中,擺放著一個大型的控製平台。
平台上,最常見的便是傳感器、電弧發生器、激光器和微波發生器等等儀器。
可以說,這個大型的控製平台,完全就是由許多電子儀器粗糙的組裝在一起。
各種各樣冗長的電線、電纜,全都交織在一起,宛若一團淩亂的毛線團,光是看著,就已經讓人頭疼了。
“咳咳,林先生,這個定向能量護盾的控製台,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混亂,但是,它的各個係統我們都正常運行過,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似乎是察覺到林宇的目光變得有些奇怪,文澤輕咳一聲,連忙拍著胸脯保證道。
“現在外觀怎麽樣,並不重要,隻要它能正常運行就行,反正顏值這東西,以後還能慢慢改。”
林宇無所謂的說道。
“林先生說的對!”
文澤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好了,既然定向能量護盾的各項係統沒問題,那就直接開始運行吧。”
林宇說了一句,然後便是向著總控室走去。
聞言,文澤也是迅速行動起來,安排工程師們進行準備工作。
十幾分鍾後。
“定向能量護盾係統檢查完畢!”
“層級護盾係統已加載!”
“所有係統一切正常!”
………
工程師的聲音不斷響起。
“報告,一切準備就緒,是否啟動定向能量護盾。”
總工程師在通訊頻道中大聲喊道。
“啟動。”
林宇淡定的迴答。
話音落下。
總工程師摁下了啟動按鈕。
定向能量護盾係統瞬間開啟!
下一秒。
試驗場地中央的定向能量護盾控製台,猛的爆發出一道璀璨的藍色光芒。
藍色光芒之盛,就像是一大片藍色海洋突然出現在空中,然後以極快的速度暈染開來。
神秘、浩瀚、深邃。
在這如夢似幻的景象中,藍色光芒化作一道細小的光束,直衝天際。
最後,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藍色的細小光束在達到頂端後,猶如火樹銀花在空中綻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周圍瘋狂擴散。
幾乎眨眼間,藍色的光幕就覆蓋了方圓一百米的範圍。
在這方圓百米的直徑內,一層幾十米高的,薄薄的,藍色透明防禦罩,就這般靜靜地倒扣在地麵上。
“第一層等離子體衝擊波護盾運行穩定!”
“第二層等離子體激光護盾運行穩定!”
“第三層等離子體能量護盾運行穩定!”
總工程師興奮的大聲匯報。
聞言,文澤臉上也是露出滿意的笑容。
雖然定向能量護盾的控製台不好看,但隻要管用就行。
其他什麽都是虛的。
“準備進行能量護盾測試。”
看著試驗場地中升起的藍色能量護盾,林宇很是平靜的繼續下達指令。
工程師們連忙行動起來。
片刻後。
一個穿著厚實防爆衣服的測試人員,走進了試驗場地,來到距離藍色能量護盾十幾米的地方。
測試人員比劃了一下距離,確認無誤後,將手中的手雷,扯掉拉環,猛的用力丟了出去。
很快,手雷以拋物線的形式,迅速砸向藍色能量護盾。
轟!
數秒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轟然響起。
一道肉眼可見的衝擊波在藍色能量護盾上炸開,並且向四周擴散而去。
在這股強烈的衝擊波下,測試人員直接被掀飛出去十米遠,重重的倒在地上。
不過,相比於測試人員的狼狽不堪,藍色能量護盾卻是沒有任何的波瀾。
甚至,就連一絲絲漣漪都沒有掀起。
衝擊波就像是泥牛入海一般,消失的無隱無蹤。
“報告,第一層等離子體衝擊波護盾測試成功!”
看著電腦上的數據,總工程師連忙說道。
“繼續。”
林宇淡淡的說道。
定向能量護盾技術,一共有三層等離子體防禦牆。
第一層等離子牆,是用於保護免受衝擊波影響。
眾所周知,在戰爭中能量大的爆炸,如導彈、炸彈等等,不僅四射的彈片可以直接傷人,所產生的衝擊波也會對人和物體造成巨大的破壞。
衝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向外膨脹、壓縮周圍空氣而形成的高壓氣浪。
它不僅可以通過超壓,擠壓人的內髒和聽覺器官,直接致人死命,還可以衝擊毀壞建築物、車輛和武器裝備。
非常麻煩。
尤其是在未來,各種強大的激光武器出現後,更是會出現力場衝擊波、磁場衝擊波等等。
麵對這些衝擊波,第一層等離子體牆,都可以完全抵擋下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層等離子體會根據衝擊波的類型,來進行選擇性的防禦。
比如地麵上的爆炸衝擊波。
首先,定向能量護盾控製台的傳感器,會探測到附近發生的爆炸,以此來確定爆炸的當量。
而一旦控製台探測到了爆炸,那人工智能就可以快速計算出衝擊波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以及從哪個方向來。
接下去,控製台會利用電弧、激光和微波,迅速加熱周圍和爆炸之間的空氣牆。
它將這些空氣加熱,產生一個比周圍空氣密度大的等離子體防護罩。
由於等離子體的特性,這道等離子體牆可以反射或吸收衝擊波的能量,使“牆”後的控製台,免受破壞性的影響。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第一層等離子體牆,隻對衝擊波起作用,無法阻攔飛來的固體物,如石頭或彈片之類的。
而這,就需要用到第二層等離子體激光護盾了。
第二層的等離子體牆,一共有內外兩麵。
外麵,是由高溫、高功率的等離子體牆組成。
它不僅可以阻擋一部分衝擊波,而且還能將進入牆內的固體物汽化掉。
而內麵,則是由數以千計的激光束組成。
這些激光束,全部排列在一個個緊密的晶格中。
任何沒有被外麵汽化的固體物,會再次受到激光束的照射而瞬間汽化。
直接二次火化了屬於是。
帝都,華夏科學院。
某間地下研究所。
寬敞的試驗場地中,佇立著一個高幾十米,直徑上百米的巨大圓形玻璃罩。
這個圓形玻璃罩,就像是一個白色瓷碗倒扣在地上,外麵看不清裏麵,裏麵同樣也看不清外麵。
“林先生,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生態係統,已經檢查完畢,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問題。”
控製室內,總負責人陸勳,麵帶笑容的和眼前的青年匯報工作。
“嗯,那就準備啟動生態係統,我們進去看看效果。”
林宇輕應了一聲,率先向著試驗場地中的巨型生態係統圈走去。
身後,趙域等人連忙跟上。
“正在啟動綜合艙室環境循環係統。”
“生態係統已啟動。”
“人工太陽已激活。”
“正在實時監測空氣中的含氧量。”
………
在陸勳的吩咐下,工程師們迅速操作起來。
一道道匯報聲不斷響起。
很快,林宇等人穿過玻璃門,進入了生態係統圈內部。
進來後。
林宇的第一感覺,就是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樣。
頭頂的天穹上,是一個小型化的人工太陽,散發著柔和的暖色光芒,給人帶來溫暖和舒適。
而在正前方的不遠處,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綠色植物。
它們在人工太陽的光芒照射下,努力的進行著光合作用,為整個生態係統貢獻著氧氣。
至於更遠的地方,則是被白色的牆壁擋住了。
很顯然,這整個生態係統圈被分割成了許多區域。
而林宇等人現在的區域,就是生態係統圈中,作為“生產者”植物的所在地。
“林先生,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是植物區,後麵還有種植區、生活區、娛樂區、休息區、生物區等許多活動場所。”
陸勳笑著解釋了一句後,繼續說道:“這裏的植物,會在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氧氣和食物。”
“而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比如糞便、尿液,會經過係統化的處理,構成係統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同時,植物會通過根係吸收和葉片蒸騰作用,實現水的淨化,參與係統的水循環。”
“而係統中的微生物,同樣也會對廢氣、廢水、動植物的非食用部分等等,進行降解和礦化處理,為植物提供養料,為動物提供部分食品,使廢物再生利用。”
“從而建立起一個由植物、動物、微生物、人以及一些必要的有機無機環境構成的,物質和能量不斷循環和更新的生態係統。”
林宇點了點頭。
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基本原理,他自然是知道的。
因為鸞鳥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移動的巨型飛船。
所以想讓人類長期居住在太空中,就必須要有生態循環係統。
而現在,他在意的是,這個縮小的生態循環係統,會不會由於空氣含量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導致崩潰。
這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知道答案。
畢竟,關於生態循環係統的生物實驗,國際上有很多研究團隊都已經試過。
但毫無例外,他們都失敗了。
雖然林宇相信係統給出的東西不可能有問題。
不過,這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是以後人類遨遊太空的生存之本。
一旦出了任何問題,那對於飛船上的人們而言,是致命的。
“林先生,後麵的區域是種植區,您這邊請。”
見林宇沒有說什麽,陸勳右手虛引,笑容滿麵的繼續帶路。
很快,在陸勳的帶領下,林宇等人進入了種植區。
這裏的區域,和最開始的植物區差不多。
到處都是可食用的蔬菜,比如生菜、油麥菜、苦菊等等。
接下來,林宇又依次觀察了生活區、生物區、娛樂區等等區域。
在生物區中,林宇還看到了像雞、鴨、魚等生物。
不過,正是由於這些區域占地麵積比較大,所以其他的生活區、娛樂區之類的範圍就比較小
再加上,其他的機械設備也需要占用空間,這就導致原本就小的生態係統圈更加的擁擠不堪。
根據人工智能的計算和分析,這座迷你的生態係統圈,最多隻能支持六個人舒適的生活。
當然,如果擴大生活區和休息區的空間範圍的話,自然可以容納更多的人。
一個小時後。
林宇等人這才參觀完整個生態係統圈。
看著試驗場地中,那與世隔絕的巨大玻璃罩,林宇緩緩開口說道:“目前,雖然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並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安全。”
“所以,為了保證生態係統圈的可行性,接下來,你們需要安排三組人員,去裏麵開始為期兩年的“隔離”生活。”
“在這期間,你們一定要時刻關注生態係統圈中的所有數據,如果出現任何的異常,立馬讓人工智能進行自動調配。”
“如果在這兩年裏,生態係統圈沒有崩潰,三組人員也能自給自足的生活,那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才可以說是真正的成功了。”
“我明白了,林先生,後續的進度,我會實時上報的。”
陸勳神情一凜,很是鄭重的說道。
“繼續加油吧。”
林宇微微一笑,拍了拍陸勳的肩膀,鼓勵的說了一句後,便是帶著趙域離開了。
他們的下一站,是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地下研究所。
半個小時後。
在江峰的開車護送下,林宇和趙域,來到了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地下研究所。
此時,定向能量護盾技術的總負責人文澤,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了。
雙方一見麵,簡單的客套過後,便是直接向地下研究所趕去。
“林先生,現在定向能量護盾技術才剛下線,估計會有一些技術上不足,您可不要見怪啊。”
電梯內,文澤笑容滿麵的看著林宇,語氣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這隻是試驗型而已,我們就是要把它的不足給找出來,然後改正。”
林宇擺了擺手,毫不介意的說道。
聽到這話,文澤頓時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原本以為林宇會責怪他們的研究進度比較慢,沒想到林宇不僅沒說,反而安慰他們。
這也太好了。
兩人交談間,“叮咚”的提示音突然響起,電梯緩緩減速,最後停了下來。
林宇等一行人走出電梯,來到了熟悉的試驗場地。
此時,寬敞的試驗場地中,擺放著一個大型的控製平台。
平台上,最常見的便是傳感器、電弧發生器、激光器和微波發生器等等儀器。
可以說,這個大型的控製平台,完全就是由許多電子儀器粗糙的組裝在一起。
各種各樣冗長的電線、電纜,全都交織在一起,宛若一團淩亂的毛線團,光是看著,就已經讓人頭疼了。
“咳咳,林先生,這個定向能量護盾的控製台,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混亂,但是,它的各個係統我們都正常運行過,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似乎是察覺到林宇的目光變得有些奇怪,文澤輕咳一聲,連忙拍著胸脯保證道。
“現在外觀怎麽樣,並不重要,隻要它能正常運行就行,反正顏值這東西,以後還能慢慢改。”
林宇無所謂的說道。
“林先生說的對!”
文澤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好了,既然定向能量護盾的各項係統沒問題,那就直接開始運行吧。”
林宇說了一句,然後便是向著總控室走去。
聞言,文澤也是迅速行動起來,安排工程師們進行準備工作。
十幾分鍾後。
“定向能量護盾係統檢查完畢!”
“層級護盾係統已加載!”
“所有係統一切正常!”
………
工程師的聲音不斷響起。
“報告,一切準備就緒,是否啟動定向能量護盾。”
總工程師在通訊頻道中大聲喊道。
“啟動。”
林宇淡定的迴答。
話音落下。
總工程師摁下了啟動按鈕。
定向能量護盾係統瞬間開啟!
下一秒。
試驗場地中央的定向能量護盾控製台,猛的爆發出一道璀璨的藍色光芒。
藍色光芒之盛,就像是一大片藍色海洋突然出現在空中,然後以極快的速度暈染開來。
神秘、浩瀚、深邃。
在這如夢似幻的景象中,藍色光芒化作一道細小的光束,直衝天際。
最後,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藍色的細小光束在達到頂端後,猶如火樹銀花在空中綻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周圍瘋狂擴散。
幾乎眨眼間,藍色的光幕就覆蓋了方圓一百米的範圍。
在這方圓百米的直徑內,一層幾十米高的,薄薄的,藍色透明防禦罩,就這般靜靜地倒扣在地麵上。
“第一層等離子體衝擊波護盾運行穩定!”
“第二層等離子體激光護盾運行穩定!”
“第三層等離子體能量護盾運行穩定!”
總工程師興奮的大聲匯報。
聞言,文澤臉上也是露出滿意的笑容。
雖然定向能量護盾的控製台不好看,但隻要管用就行。
其他什麽都是虛的。
“準備進行能量護盾測試。”
看著試驗場地中升起的藍色能量護盾,林宇很是平靜的繼續下達指令。
工程師們連忙行動起來。
片刻後。
一個穿著厚實防爆衣服的測試人員,走進了試驗場地,來到距離藍色能量護盾十幾米的地方。
測試人員比劃了一下距離,確認無誤後,將手中的手雷,扯掉拉環,猛的用力丟了出去。
很快,手雷以拋物線的形式,迅速砸向藍色能量護盾。
轟!
數秒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轟然響起。
一道肉眼可見的衝擊波在藍色能量護盾上炸開,並且向四周擴散而去。
在這股強烈的衝擊波下,測試人員直接被掀飛出去十米遠,重重的倒在地上。
不過,相比於測試人員的狼狽不堪,藍色能量護盾卻是沒有任何的波瀾。
甚至,就連一絲絲漣漪都沒有掀起。
衝擊波就像是泥牛入海一般,消失的無隱無蹤。
“報告,第一層等離子體衝擊波護盾測試成功!”
看著電腦上的數據,總工程師連忙說道。
“繼續。”
林宇淡淡的說道。
定向能量護盾技術,一共有三層等離子體防禦牆。
第一層等離子牆,是用於保護免受衝擊波影響。
眾所周知,在戰爭中能量大的爆炸,如導彈、炸彈等等,不僅四射的彈片可以直接傷人,所產生的衝擊波也會對人和物體造成巨大的破壞。
衝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向外膨脹、壓縮周圍空氣而形成的高壓氣浪。
它不僅可以通過超壓,擠壓人的內髒和聽覺器官,直接致人死命,還可以衝擊毀壞建築物、車輛和武器裝備。
非常麻煩。
尤其是在未來,各種強大的激光武器出現後,更是會出現力場衝擊波、磁場衝擊波等等。
麵對這些衝擊波,第一層等離子體牆,都可以完全抵擋下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層等離子體會根據衝擊波的類型,來進行選擇性的防禦。
比如地麵上的爆炸衝擊波。
首先,定向能量護盾控製台的傳感器,會探測到附近發生的爆炸,以此來確定爆炸的當量。
而一旦控製台探測到了爆炸,那人工智能就可以快速計算出衝擊波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以及從哪個方向來。
接下去,控製台會利用電弧、激光和微波,迅速加熱周圍和爆炸之間的空氣牆。
它將這些空氣加熱,產生一個比周圍空氣密度大的等離子體防護罩。
由於等離子體的特性,這道等離子體牆可以反射或吸收衝擊波的能量,使“牆”後的控製台,免受破壞性的影響。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第一層等離子體牆,隻對衝擊波起作用,無法阻攔飛來的固體物,如石頭或彈片之類的。
而這,就需要用到第二層等離子體激光護盾了。
第二層的等離子體牆,一共有內外兩麵。
外麵,是由高溫、高功率的等離子體牆組成。
它不僅可以阻擋一部分衝擊波,而且還能將進入牆內的固體物汽化掉。
而內麵,則是由數以千計的激光束組成。
這些激光束,全部排列在一個個緊密的晶格中。
任何沒有被外麵汽化的固體物,會再次受到激光束的照射而瞬間汽化。
直接二次火化了屬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