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阿悅在臨安城的那一逃,寧氏沒能再買她入府,寧彧便沒了劇情中的這份恩情。


    原本魏蛟就必殺寧斯,如此一來更不會客氣。


    第27章


    “方才就是他們在吵鬧嗎?”想到那個不卑不亢、冷淡至極的少年, 阿悅有些無法想象他衝動的模樣。


    “是啊。”蓮女點頭,“婢還看到了那日為小娘子牽馬的郎君, 他倒沉得住氣,也是他把另外幾位小郎君安撫了下來。”


    魏蛟不見寧家人, 這似乎說明他已怒極,連辯解的機會都不願給。


    臨安城的人都清楚寧斯脾氣,大部分心中搖頭,這老頭何必在此時強,非要和新帝剛。像其他人那樣,不理會、不去上朝也就罷了啊。


    寧彧不這麽想, 前幾日和祖父相談一夜, 他才知道祖父的謀算。


    祖父清楚寧氏注定有此一劫, 與其禍及全族, 不如讓他自己成為魏蛟開的第一刀。屆時寧氏再借此激流暗退, 低調下去, 韜光養晦暗中保全五皇子。


    初次了解祖父打算的寧彧心頭大震,他本來同其他人一樣認為祖父隻是頑固脾氣犯了,沒想到還有這一層思慮。


    本來寧彧並不讚成偷梁換柱將五皇子養在府中,但祖父夜談時對他和父親言之殷殷、情之切切,叫人不得不動容。


    看著父親和幾位叔伯另去他處,寧彧勸退幾位兄弟, 抬首仔細看了看麵前這位耐心勸誘自己的男子。


    此人名為荀溫, 是魏蛟攻雍州時自薦入他帳下的謀士。


    當初雍州久攻不下, 荀溫對魏蛟提出在水源下毒並火攻的毒計。雍州無辜百姓眾多, 魏蛟手下為此爭執許久,其本人也再三踟躕,是荀溫憑一己之力去使下了這兩計,讓魏蛟至少省去了一半攻下雍州的兵力。


    事後荀溫被大怒的魏蛟用軍法重懲,足足躺了兩月才好,現今魏蛟一登基就得以重用。


    這些並非秘事,隻要稍一打聽就能知曉。


    荀溫此人心性毒辣、能屈能伸,絕不隻是表麵這般和善模樣。寧彧心中自有警惕,他根本不信當初那兩條攻城計會是荀溫一意孤行。


    魏蛟當真會毫不知情?怕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荀溫擔下所有的惡名,雖會為部分人不齒,但他一個半路自薦的謀士也因此為新帝獻上了忠心。


    荀溫道:“小郎君素來聰敏,必能猜到聖人心思。太尉固執己見,眼下聖人正怒火中燒,你們不好冒然覲見,但若郎君有意,在下也可讓你與太尉祖孫二人見上一麵。太尉愛重長孫,小郎君若能規勸一二,使太尉能順聖人意……”


    “不必再說。”寧彧斂目,“祖父之意,身為小輩豈有違抗之理?縱然彧敬重新君,卻也不可因此使祖父失忠心、忘舊主。”


    這話真是漂亮。荀溫看著麵前才十多歲的郎君心中讚歎。


    怪不得陛下讓自己多方試探此人,這小郎君若是同他祖父一樣心懷舊主,必不能留。


    荀溫善妒,卻也愛才惜才,如果寧彧同他一起為新君效命,他也許會忌憚。但身份擺在這兒,有寧斯這一出魏蛟不可能會重用寧家郎君,所以荀溫難得有了憐憫之心。


    這小郎君是個聰明人,想必不會像他祖父那樣固執。荀溫狀似可惜道:“郎君如此說,我卻是不好再勸了,隻是心中不免……”


    話到一半戛然而止,他察覺寧彧直直看著另一處,依著視線望去,便望見了那個抱著小狗從不遠處經過的小娘子。


    “薑小娘子。”他聽到寧彧這麽喚。


    準備離開的阿悅頓住腳步,意外看去,完全沒想到寧彧會主動叫自己。


    他身旁還有個陌生男子,阿悅不認識,第一眼隻覺得莫名眼熟,再認真看時,又好像從未見過。


    寧彧抬步走來,不快不慢,視線在那雪白的小狗身上一掠而過,“不知小娘子現在可有學會騎馬?”


    這位小娘子是……荀溫腦中閃過多個猜測,很快想到聖人將外孫女養在了身邊,極為疼愛,想必就是眼前這位。


    他過來就是為問這句話嗎?阿悅不解,畢竟初次見麵寧彧給她的印象就是捉摸不透。


    她搖頭,“我體弱,不能時常騎馬,上次隻是玩玩罷了。”


    “原來如此。”寧彧道,“還未迴謝上次小娘子與聖人厚賞。”


    說罷他從袖中掏出一把玉製小扇,雲紋雕刻得很是精美,道:“思來想去,也唯有此物適合小娘子。”


    口中說著這些話,神色卻是輕淡,也不知他是不是做甚麽都是如此。不過他生得清俊無比,大部分人隻要看到他的臉,便也無法因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與他置氣。


    上次阿悅有意無意“坑”了他一把,不論是讓他因此更受魏蛟魏昭的注意,還是讓他迴去後被祖父大罵,都不是好事。她不大想接這人的禮,依然搖頭,故作懵懂道:“那次是謝謝哥哥帶阿悅騎馬,不用迴禮。”


    寧彧從善如流,“那便是彧見小娘子稚善可愛,心喜無比,特贈此禮,還望小娘子莫要迴絕。”


    他的語氣真摯誠懇,以阿悅現在的年紀身份實在不知如何迴絕,蓮女低聲勸,“一把玉扇罷了,小娘子若是覺得不好意思,改日再迴贈便是。”


    那豈不是贈來迴去,永遠不用停歇了?


    阿悅覺得這禮物實在有些莫名,好端端的為何突然來這麽一遭。她隻能想到,莫非寧彧是特意做給外祖父看的?


    他的祖父被關了起來,莫非認為從自己這兒著手可以有辦法嗎?


    阿悅不擅權謀,仰首瞧去,隻瞧見他唇邊噙著微笑,站在那兒風輕雲淡般,著實叫人看不出心思。


    她最終收下了這把玉扇,向寧彧道謝,“謝謝。”


    “小娘子不必多禮。”


    寧彧好似真的隻是來送件小禮物,被收下後就同身旁的荀溫道別,轉身大步離開了皇宮。


    倒是荀溫看著小小的阿悅站在那兒一臉迷茫的模樣頗覺有趣,俯身摸了摸她的小狗,又遞給她一包自製的糕點再離去。


    阿悅就出門溜了會兒肉肉,得了一把玉扇和一包糕點。迴院途中遇到王氏遣來的宮婢,又被領了過去,肉肉送迴住處。


    王氏並兩個兒子都在屋內,有幾個宮人在為兩位郎君量體,宮婢托了幾匹緞、綢、絲等布料任王氏挑選。


    見了阿悅,王氏招手道:“阿悅快來,快換季了,該提前做幾身新衣裳,省得到時匆忙。”


    她問,“阿悅都喜歡什麽式樣的?盡可和嬤嬤們提。”


    “舅母幫我選就好。”阿悅對這些興趣不大,走了幾步,手上糕點引來王氏注意,“真是小饞貓,從哪兒玩迴來?還帶了吃食。”


    這包茯苓餅氣味香甜,荀溫交給她時還特意解釋這是北地的名點心,阿悅也不清楚,順手遞了過去,“我帶小狗出去玩兒,旁人遇見給我的,舅母也嚐嚐嗎?”


    許是王氏此時心情好,平日不怎麽吃點心的她竟真打開了油紙,望見雪白的茯苓餅時愣了愣,大概是沒見過這種糕點,“這倒是少見的點心,叫甚麽?”


    “茯苓餅。”


    蓮女添了句,“茯苓是藥材,這種糕點還可養身。”


    “那倒是用心。”王氏輕聲道,頓了頓,抬手送到嘴邊咬了口,不脆不軟,甜中帶著淡淡的藥味。


    喜歡食茯苓餅的人覺得它美味,不喜歡的人卻是聞一口就無法接受。


    王氏就不喜歡,她當初努力讓自己嚐試接受過許多次,時隔多年,依舊覺得它不好吃。


    如今她無需再勉強自己忍受這種味道,所以隻嚐了一口就放下,“可惜不怎麽合我胃口,是誰給的阿悅?”


    “是祖父身邊的人。”阿悅迴憶道,“有人叫他荀君。”


    很陌生的姓氏,王氏好像隻是隨口一問,得了這個迴答便不再關心。


    侍婢會意地給她奉上香茶,王氏垂眸飲了口,繼續看起各式布料。


    屋內擺了兩個暖盆一個香爐,裏麵置了百合香。淺淡香氣被暖流一熏,阿悅才進來片刻就感覺渾身都縈繞著百合香。


    她摸摸鼻子打了個小噴嚏,有些不大習慣這種感覺,不由走到了魏昭身邊,這兒離香爐遠些。


    魏昭抬手立在那兒,內侍為他量過腰身、肩寬,又俯身去量足。脫去了外裳,簡單的長袍雅致合身,看起來身形頎長如青竹。


    兄弟二人都有一張俊秀麵容,長身玉立,好些宮婢都在紅著臉偷偷望兩位郎君。


    “兄長是不是又長高了些?”魏顯忽然開口,這幾年兄弟兩差不多高,如今他平視過去望見的都是人中。


    魏昭沒在意過這種小事,笑了笑,“也許罷,怪不得這幾日夜裏睡得不安穩。”


    “多喝些骨頭湯,阿母身邊的高娘子熬製的牛骨湯最是好喝。”魏顯眉眼露笑,“阿母,我說的沒錯罷?”


    王氏含笑,“當阿母聽不出你的意思麽?偏你嘴饞,今晚就讓高娘子熬兩罐,你和阿昭都有,行不行?”


    “那自然好,我就知阿母最是體貼,賢淑貌美,怪不得父親在軍中時都三句話不離阿母。我若得妻如此,定也是要日日掛懷的。”魏顯嘴甜,幾句話就把王氏哄得眉開眼笑,“哪裏學得這麽輕狂,竟連阿母也要編排了。”


    這種場麵中魏昭時常都是旁觀者的角色,不過也足夠了。他含笑靜看,眉目間是淡淡的溫情。


    阿悅卻是沒注意這場景,她也正被脫去外裳測身長及腰腹,不過她個子太小了,宮婢一蹲下身就忍不住笑,“小娘子,婢先把你抱上桌再量,可以嗎?”


    阿悅抿唇,沒要人幫,自己踩著兩階凳子上了桌。


    身高從以前起就是她的痛,再如何努力地喝牛奶補鈣也比不上同齡人。按理來說古人平均身高都不會很高,偏偏魏蛟鶴立雞群,身長九尺的他還將這個優點傳承給了兒孫。


    阿悅的幾位舅舅、表兄個個都是同齡郎君中的佼佼者,幾位舅母也並非小巧玲瓏之輩,她便成了闔府中最“不顯眼”的那位,連六歲的小表兄魏旭都比她高一頭。


    許是她的神情太嚴肅了,配著稚嫩的臉蛋相當有喜感,蓮女都偷偷笑起來。


    魏昭莞爾,倒是很體貼地沒說什麽,隻是囑咐了高娘子熬製牛骨時再添上阿悅那一份。


    王氏令尚衣坊給三人各製四套春裝,又準備留阿悅用午膳,卻不想魏蛟遣人傳話,要阿悅去同他一起用膳。


    “祖父隻叫了阿悅一人嗎?”魏昭有意想陪著小表妹。


    侍官道:“是,那位出身北地的荀君擅做糕點甜食,今日要為陛下做膳,陛下想小娘子定會喜歡。”


    “祖父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些,有美食竟隻想著阿悅。”魏顯玩笑道,說罷就被王氏拍了記腦袋,“同五歲的妹妹爭寵,你也不知羞。”


    她朝阿悅柔聲,“既然如此,那我就改日再留阿悅,莫耽誤了時辰,隨侍官去罷。”


    魏昭把人從桌上抱下來,叮囑道:“少食甜,不然當真要長不高了。”


    這話也太假了點,偏他若有其事,以致阿悅都忍不住認真看了他兩眼,差點以為吃甜食真會影響身高。


    依舊隻帶了蓮女一人,阿悅隨侍官往水榭走去。


    君臣相宜,魏蛟是重情之人,登位後和幾位好友兄弟間也未生疏。他無意擺甚麽一國之君的架子,讓宮人在水榭環繞的花台上將軟席擺成圓形,每人麵前各放一頂小案。


    亭中荀溫烏發高束,寬袖鬆鬆挽起,麵前擺放了細粉、幹花、蜂蜜等物,竟是要直接在這做給眾人品嚐。


    阿悅迎風走去,不知怎的就凝視了荀溫的側臉許久。


    第28章


    荀溫說自己擅長做點心的話並非吹噓, 一看就架勢十足。和水、揉麵、做餡兒一氣嗬成, 有條不紊。


    無需模具, 光用一雙修長的手就能揉捏成各種精美式樣, 比臨安城那些有名的糕點鋪也差不了多少。


    水榭台中有人對魏蛟道:“荀君六藝皆通,文武兼備, 不想還會這些婦人功夫,涉獵之廣我等心服口服啊。”


    魏蛟笑, “這還分甚麽婦人不婦人, 我也曾煮過幾次麵,不過不好吃罷了。荀卿能精通此道,是他天分好, 羨慕不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卯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卯蓮並收藏帝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