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正雷聽了全鬥的話,背上驟然起了雞皮疙瘩,身子冷不丁打了一個哆嗦,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道:“若不是全兄提醒,我金正雷此命休矣!”說畢,端起酒杯向全鬥又敬又謝。若熙聞言,亦從旁道謝。
全鬥歎口氣道:“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你去楚國到底比留在衛國安全許多。你進入楚國後,不必去京都,可轉道去他國,則沒有什麽危險。”金正雷道:“多謝全兄指點。”
次日全鬥親自帶兵護送金正雷二人,從他所轄治的另一個河口離開衛國,進了楚國境內。
金正雷眼含熱淚,對全鬥一躬到地,道:“全兄對小弟的大恩大德,小弟感佩不已,容他日有機會再報!”
全鬥亦拱手還禮道:“舉手之勞,金兄不必掛齒。就此別過,他日有緣,我們一定還會再聚!”
金正雷與全鬥灑淚分別。然後沿楚國邊境一直北上然後東轉,去了陳國。。。
******
可以說那全鬥不僅是金正雷的舊日好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沒有全鬥當年釋放他,哪有他金正雷的今日?
沒有想到這個舊日好友和救命恩人,竟然成了衛國的大將軍。現在兩軍對敵,我金正雷該如何麵對他?在出營的馬背上,金正雷的腦子裏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金正雷率領眾將一路緩轡而行,出了營門來到城下列好陣腳。
這時隻見對麵一聲炮響,緊接著城門洞開,一員全身盔甲的將軍一馬當先從城門衝了出來。接著數萬盔甲鮮明的軍兵將校魚貫而出,在對麵雁翅排開,列好了陣腳。
隻見那員將軍頭戴烏金盔,身穿烏金甲,威風凜凜,氣勢雄壯,雖隔了一箭之地,亦能依稀辨認出,此人正是闊別十八年的全鬥。
金正雷催馬上去幾步,在馬上拱手對全鬥高聲道:“對麵可是全鬥將軍?”
全鬥也一磕馬肚子,上前幾步,在馬上迴禮道:“正是全某!對麵可是金正雷將軍?”
“正是小弟!”金正雷雙手高拱,低頭一禮,“全兄,恕小弟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全兄,多年不見,你一向可好!”
全鬥朗聲答道:“拜你所賜!我好的很!”語氣中帶著豪氣,也帶著滄桑。
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之後,全鬥手向空中一揮,對金正雷大聲說道:“金正雷,你是否還記得你當年是如何逃出衛國的?”
金正雷聽到全鬥提起舊事,不免有些心酸,眼中含淚,迴答道:“當年我逃到衛楚邊界,被軍兵所擒。若不是全兄把我釋放,我很難逃出虎口。全兄對我的大恩大德,我金正雷永世不忘!”
“你也不要說什麽恩不恩的。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全鬥在馬上擺了擺手,冷哼一聲,“如果你還顧念我們的交情,請你立即率兵退出衛國。”說著抬手一揮,似乎這麽一揮手就可以揮退對方的幾十萬大軍似的。
金正雷沉吟了半晌,顫聲道:“全兄叫我退兵,我金正雷不敢不退。隻是,我身上負有金家的血海深仇,這個仇不報,我全家人在地下死不瞑目啊!”
全鬥慨然允諾道:“金正雷,隻要你願意退兵,你的天大冤屈,我一定如實向皇上稟報,我想皇上聖明,定能為你作主,給你一個滿意的交待!”
皇上為我作主?我的仇人就是皇上,此次必殺皇上才能為我家報仇,皇上怎能同意?但全鬥曾有大恩於我,我也不能一口迴絕他的請求,否則就顯得太過無情無義了。
金正雷沉吟良久,伸手向身後劃了一劃,語氣堅決道:“全兄,退出衛國我做不到,畢竟我上麵有皇上,下麵有浴血奮鬥的數十萬將士,中間還有監軍。”聲音頓了頓,大聲道:“但是看在你的麵子上,我可以退兵三舍,休戰一個月!”
全鬥想了想,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得無可奈何地答應:“好,你退兵之後,我立即進宮向皇上稟報你的事情。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一個月之後,如果沒有令我滿意的交待,那時我軍會重新迴到多安城。那時務請全兄諒解我的苦衷!”金正雷說著,把手往後一揮,低喝一聲,“退兵。”
大軍即刻拔營啟程,後退九十裏至閱都郡駐營。
宋奇搖了搖頭,也帶著所部兵馬跟著撤退了。
他曾在小說中看到過退兵三舍的故事,沒有想到這個故事會在現實中上演。他覺得,退兵三舍是個很虛偽的表演,實質上是一個敷衍的行為。
既然對方對你有恩,你就不應該打他,你既然忘記了人家的恩情,侵犯恩人,你本身的行為就是忘恩負義。到了把恩人打得受不了,再退個幾裏路,那相當於打斷了恩人的骨頭卻隻賠償一盒止癢藥一樣,沒有任何實質的意思。
當然,對於眼下的衛國來說,能給他們一個月的喘息時間,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宋奇很奇怪,這次監軍嚴參沒有對退兵提出反對意見。或許嚴參也認為,金正雷隻是給了傷筋斷骨的衛國一盒不值錢的止癢藥而已。
全鬥目見陳軍果真拔營退兵之後,便率兵退迴了多安城,一徑迴到了朝堂。衛明帝和文武大臣都還在。
衛明帝見全鬥迴來了,連忙關切地問:“全愛卿,不知金正雷有沒有退兵?”
全鬥向皇上躬身一禮,朗聲迴奏道:“皇上,臣已說服金正雷退兵。他答應後退三舍,休戰三十天!”
衛明帝聽了龍顏大悅,手撚著胡須,向文武大臣笑道:“此次說退金正雷,全將軍功不可沒!”
“皇上,”全鬥擺了擺手,補充道:“金正雷退兵是有條件的。”
“條件?什麽條件?”衛明帝皺了皺眉毛,臉上現出不悅之色。
“金正雷也沒有提具體的條件,他隻是說,他身上負有金家的血海深仇,這個仇不報,他全家人在地下死不瞑目!”全鬥道:“臣為了讓他退兵,鬥膽先答應了他,說皇上一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交待的!”
皇上瞪著圓滾滾的眼睛,不滿地瞅著全鬥,甕聲甕氣問道:“你說說看,朕應該如何做,才能讓他金正雷滿意?”(未完待續。)
全鬥歎口氣道:“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你去楚國到底比留在衛國安全許多。你進入楚國後,不必去京都,可轉道去他國,則沒有什麽危險。”金正雷道:“多謝全兄指點。”
次日全鬥親自帶兵護送金正雷二人,從他所轄治的另一個河口離開衛國,進了楚國境內。
金正雷眼含熱淚,對全鬥一躬到地,道:“全兄對小弟的大恩大德,小弟感佩不已,容他日有機會再報!”
全鬥亦拱手還禮道:“舉手之勞,金兄不必掛齒。就此別過,他日有緣,我們一定還會再聚!”
金正雷與全鬥灑淚分別。然後沿楚國邊境一直北上然後東轉,去了陳國。。。
******
可以說那全鬥不僅是金正雷的舊日好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沒有全鬥當年釋放他,哪有他金正雷的今日?
沒有想到這個舊日好友和救命恩人,竟然成了衛國的大將軍。現在兩軍對敵,我金正雷該如何麵對他?在出營的馬背上,金正雷的腦子裏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金正雷率領眾將一路緩轡而行,出了營門來到城下列好陣腳。
這時隻見對麵一聲炮響,緊接著城門洞開,一員全身盔甲的將軍一馬當先從城門衝了出來。接著數萬盔甲鮮明的軍兵將校魚貫而出,在對麵雁翅排開,列好了陣腳。
隻見那員將軍頭戴烏金盔,身穿烏金甲,威風凜凜,氣勢雄壯,雖隔了一箭之地,亦能依稀辨認出,此人正是闊別十八年的全鬥。
金正雷催馬上去幾步,在馬上拱手對全鬥高聲道:“對麵可是全鬥將軍?”
全鬥也一磕馬肚子,上前幾步,在馬上迴禮道:“正是全某!對麵可是金正雷將軍?”
“正是小弟!”金正雷雙手高拱,低頭一禮,“全兄,恕小弟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全兄,多年不見,你一向可好!”
全鬥朗聲答道:“拜你所賜!我好的很!”語氣中帶著豪氣,也帶著滄桑。
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之後,全鬥手向空中一揮,對金正雷大聲說道:“金正雷,你是否還記得你當年是如何逃出衛國的?”
金正雷聽到全鬥提起舊事,不免有些心酸,眼中含淚,迴答道:“當年我逃到衛楚邊界,被軍兵所擒。若不是全兄把我釋放,我很難逃出虎口。全兄對我的大恩大德,我金正雷永世不忘!”
“你也不要說什麽恩不恩的。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全鬥在馬上擺了擺手,冷哼一聲,“如果你還顧念我們的交情,請你立即率兵退出衛國。”說著抬手一揮,似乎這麽一揮手就可以揮退對方的幾十萬大軍似的。
金正雷沉吟了半晌,顫聲道:“全兄叫我退兵,我金正雷不敢不退。隻是,我身上負有金家的血海深仇,這個仇不報,我全家人在地下死不瞑目啊!”
全鬥慨然允諾道:“金正雷,隻要你願意退兵,你的天大冤屈,我一定如實向皇上稟報,我想皇上聖明,定能為你作主,給你一個滿意的交待!”
皇上為我作主?我的仇人就是皇上,此次必殺皇上才能為我家報仇,皇上怎能同意?但全鬥曾有大恩於我,我也不能一口迴絕他的請求,否則就顯得太過無情無義了。
金正雷沉吟良久,伸手向身後劃了一劃,語氣堅決道:“全兄,退出衛國我做不到,畢竟我上麵有皇上,下麵有浴血奮鬥的數十萬將士,中間還有監軍。”聲音頓了頓,大聲道:“但是看在你的麵子上,我可以退兵三舍,休戰一個月!”
全鬥想了想,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得無可奈何地答應:“好,你退兵之後,我立即進宮向皇上稟報你的事情。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一個月之後,如果沒有令我滿意的交待,那時我軍會重新迴到多安城。那時務請全兄諒解我的苦衷!”金正雷說著,把手往後一揮,低喝一聲,“退兵。”
大軍即刻拔營啟程,後退九十裏至閱都郡駐營。
宋奇搖了搖頭,也帶著所部兵馬跟著撤退了。
他曾在小說中看到過退兵三舍的故事,沒有想到這個故事會在現實中上演。他覺得,退兵三舍是個很虛偽的表演,實質上是一個敷衍的行為。
既然對方對你有恩,你就不應該打他,你既然忘記了人家的恩情,侵犯恩人,你本身的行為就是忘恩負義。到了把恩人打得受不了,再退個幾裏路,那相當於打斷了恩人的骨頭卻隻賠償一盒止癢藥一樣,沒有任何實質的意思。
當然,對於眼下的衛國來說,能給他們一個月的喘息時間,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宋奇很奇怪,這次監軍嚴參沒有對退兵提出反對意見。或許嚴參也認為,金正雷隻是給了傷筋斷骨的衛國一盒不值錢的止癢藥而已。
全鬥目見陳軍果真拔營退兵之後,便率兵退迴了多安城,一徑迴到了朝堂。衛明帝和文武大臣都還在。
衛明帝見全鬥迴來了,連忙關切地問:“全愛卿,不知金正雷有沒有退兵?”
全鬥向皇上躬身一禮,朗聲迴奏道:“皇上,臣已說服金正雷退兵。他答應後退三舍,休戰三十天!”
衛明帝聽了龍顏大悅,手撚著胡須,向文武大臣笑道:“此次說退金正雷,全將軍功不可沒!”
“皇上,”全鬥擺了擺手,補充道:“金正雷退兵是有條件的。”
“條件?什麽條件?”衛明帝皺了皺眉毛,臉上現出不悅之色。
“金正雷也沒有提具體的條件,他隻是說,他身上負有金家的血海深仇,這個仇不報,他全家人在地下死不瞑目!”全鬥道:“臣為了讓他退兵,鬥膽先答應了他,說皇上一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交待的!”
皇上瞪著圓滾滾的眼睛,不滿地瞅著全鬥,甕聲甕氣問道:“你說說看,朕應該如何做,才能讓他金正雷滿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