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沒想到李成則這麽厲害,三兩句話就解決了,一下子把罪名安迴了三公主身上。
他心裏嘖嘖兩聲,臉上卻是麵無表情,看著那王爺,道:“本皇子可是領教了大司國的待客之道,嗬嗬,告辭。”
說完一甩衣袖,帶著一眾人離開。
大司王爺的臉色由黑變紅又由紅變黑,身邊下人噤若寒蟬,沒一個人敢出聲兒的。
“三公主!你且說說,這到底其實怎麽迴事!”大司王爺幾乎是咬著牙齒,一個字一個字從嘴裏擠出來,可見怒火中燒。
“皇、皇叔。”三公主縮瑟了下,話都說不利索了。
王爺突然沒了耐心聽她解釋,一揮手招來侍衛,冷冰冰道:“把三公主送迴宮裏,再把方才之事一並稟了皇上!”
“是!”侍衛一合手,旋即就將三公主請了出去。
三公主臉色一白,恍惚知道自己似乎壞了事,也知道怕了,急急喊了一聲,“皇叔!”
王爺哪裏肯理她,不耐地朝著侍衛揮手。
侍衛會意,連忙駕著三公主走了。
根本不用三公主說什麽,把那幾個宮女扣下一逼問,什麽都問出來了。
“好得很,我們這位三公主好得很啊!”大司王爺怒極反笑。
弄個快死的丫鬟去挑釁李夫人,妄圖把殺人的罪名安在人身上,真以為人家是耗子?能讓你拿捏著,讓她生就生讓她死就死?
“無知蠢貨!”真惹怒得罪了大鄴,讓三公主去償命也沒用!
為今之計隻有趕緊去五皇子那邊賠禮請罪。
——
另一邊,馬車上,李成則也在細細詢問剛才發生的事。
顧青瓷從“殺人”的驚詫中平複下來,一點一點給人說了。
她聲音帶著沙啞,慢慢說:“她使人冒充元寶的人,過來跟我說你被人纏著了,我便過去了,一去就見到那三公主,她身邊丫鬟沒有規矩,指桑罵槐諷刺我,我氣不過打了她一巴掌,沒想到那丫鬟就突然吐出一大口血,然後就睜著眼睛倒了下去,再一探鼻息,就,就死了,嗚嗚……相公不是我殺的人,我隻打了她一巴掌,沒殺人,不是我……”
這件事到底把顧青瓷嚇得不輕,一個沒經過事的年輕姑娘,眼睜睜看著一巴掌下去一個人就吐血死在了自己麵前,就算現在知道不是自己的原因,可是到底那場麵印在了心裏,怎麽會不害怕。
“我知道我知道,沒事了,都是三公主的詭計,同官官不相幹,莫怕。”李成則對著撲在自己身上哭的姑娘一下下順著她的背,安撫道。
哭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才平複下來,李成則拿帕子給人擦眼淚。
哄道:“莫哭了,哭得為夫心都疼了。”
顧青瓷臉紅了一瞬,但還是靠在他身上,抱著人的腰身不放。
隨後又聽見李成則的聲音在上方響起:“放心,我定要他們來給你賠罪道歉。”
“嗯。”顧青瓷何嚐不恨死了三公主,差點叫她栽了跟頭,若不是相公及時過來的話。
第103章
三公主她後悔了,萬分後悔!
她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抽了, 就因為李成則拒絕當自己的駙馬, 她心懷怨恨, 十分不滿, 所以就把怒火對在了他夫人身上。
這人一直以來驕傲自大慣, 還以為顧青瓷跟她那些不受寵的姐妹一樣,隻能任由自己拿捏, 就算被欺負受了委屈也隻能忍氣吞聲。
直到被侍衛強行送進宮的時候, 三公主才徹底清醒。
她闖了大禍!
原本打算往顧青瓷身上栽贓一個打死丫鬟的罪名, 到時候大鄴人理虧,總要有什麽說法和表示, 那樣李成則或許就會娶了自己。
隻是三公主沒想到事情完全亂了套,和她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她現在後悔了害怕了!
如果大司王爺知道三公主心裏是這樣想的, 說不定會氣得再抽她一巴掌。
這怕不是把別人全部當成傻子了?你是什麽金口玉言,說別人殺了人她就殺了人?天皇老子都沒你厲害!
丫鬟怎麽死的叫個厲害太醫來一把脈便知,到時候五皇子他們還以為大司國居心不良想陷害大鄴, 兩國關係危矣!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吃,做的壞事總要受到惡果的反噬。
大司皇帝知道這事後十分震怒, 立刻宣旨廢了三公主的封號,又將她先行關押了起來。隨後召王爺進宮,商討怎麽解決這事, 說起來也隻有賠禮道歉這一條選擇了。
皇上把這事交給王爺去辦, 第二天王爺就登門了。
一車一車的厚禮往李成則那個院子送去, 說給顧青瓷壓驚。
李成則揣測著對方的心態想法,不冷不熱諷刺拒絕了兩次,直到第三次,估摸著五皇子該要出麵了,這才讓了步,不再揪著這一茬兒。
王爺也是真鬆了口氣,心道這李成則這人太不好對付,油鹽不進,又冷又淡,偏偏你還說不出一點他的不好,真是有苦難言。
好在總算還是是解決了。
王爺本來還提出讓三公主直接過來給顧青瓷請罪,但是李成則一口迴絕了去,言自己夫人並不想再見到三公主。
這事一完,五皇子也打算啟程離開,無意在大司國多留。
是以,定下日子後,就派人告訴大司皇帝一聲。
隨後,一行人就出發迴程了。
大司皇帝讓王爺給他們送行,又陪了幾車的珍奇異寶,是要進獻給大鄴皇上的迴禮。
迴去也是一隊人,但比來時少了太多,跟隨保的士兵共有五十人。
同那些一路上遇見的的商旅小隊差不多規模。
不過遠遠看著,一匹匹高頭大馬,上麵坐著的人一個比一個嚴肅兇狠,還配著刀劍,故而也沒有人敢來生事。
一路上平時安安,順順當當,走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終於,迴到了大鄴京城。
李成則他們先跟著五皇子一起去了皇宮一趟。
知道傍晚,才被宮中的內侍恭敬領了出來,讓他們各迴各家了。
這晚,李家十分熱鬧。
可不就是李成則和顧青瓷迴來了。
他們去的時候天還正熱,現下都進了九月,已是入秋了,早晨晚上露水大都要多披一件夾衣了。
堂屋內,孫氏拉著李成則的手心肝肉的叫喚,讓他坐在自己身旁,從頭到腳細細地打量人。
一邊道:“瘦了瘦了,我的乖孫兒,這一路定是辛苦得很了!”
李成則就隻笑著說不辛苦,“讓祖母惦記想念,是孫兒的不孝。”
“乖孫平安迴來就好!”老太太拿手帕擦了擦眼角。
氣氛實在是好,其樂融融的,李芝李蟬也十分高興,平常她倆不這樣多話,今天都圍著兄長說了不少。
五皇子那馬車隊一進城,不多時李家就已經收到消息。
故而老太太一就吩咐廚房去買雞鴨魚肉迴來,一副勢必整治出一桌好席麵的架勢。
婆子灶上手藝十分不錯,這會兒已經做好了一桌香噴噴的食物。
老太太一見婆子叫開飯,趕緊拉著李成則站起來,道:“則兒餓了吧,咱們去偏客吃飯去。
一家子便是去了那頭,坐在一起吃了個整齊飯,李成則間或給他們說些一路上的見聞。
白氏就算不喜歡顧青瓷,眼下也是顧不得許多,一臉笑模樣對兒子,把平時那個看顧青瓷不順眼喜歡刺人的樣子忘了去,一心同李成則說話。
吃了飯又說過話,天也黑透了,平素這個時辰老太太早該歇下了,李成則和顧青瓷才提著燈籠迴了西院。
李成則進宮那會兒,顧青瓷是順道迴了顧府。
自然在她心裏娘家肯定比婆家親,相公不跟著,顧青瓷也不樂意一個人先迴去,跟李成則說了,李成則自然隨她的意思,於是顧青瓷就跟著車隊一路到了顧府。
在顧府敘了半日話,同二太太好一陣香親,末了等李成則出宮,才一起迴的李家。
眼下已經是累得不行,好在屋裏玉珠玉釧一早燒好了熱水,主子一迴來就伺候洗漱。
張嬤嬤更講究,還給水裏加了去邪去祟的柚子葉,說是外頭走一遭,怕主子沾上不好的東西害了身體。
洗得一身清爽進了自個兒屋子,顧青瓷才一口氣喘過來。
身子也放鬆了,心也定了下來。
一屋子丫鬟這麽久未見到主子,現下俱是一臉笑容。
好在裏屋伺候的隻有兩個玉丫頭,張嬤嬤也是想念自家奶奶想念得緊,就這一段日子都往廟裏跑了不下三四迴,別的也不求,就求一個奶奶大爺在外頭一路平安。
如今主子平安迴來了,一顆心才全落迴了肚子裏。
閑話說了許多,張嬤嬤又擔心奶奶走了這一路早該疲倦了,也就退了出來,讓兩個丫鬟伺候主子歇息。
李成則更忙一些,一路上得的東西也都要處理,他先去了一趟書房,不知道在整理什麽,弄好了才終於空下來,轉身去沐浴了。
屋子裏玉珠在給顧青瓷擦頭發,一邊擦一邊跟她說這些日子家中的事,別的瑣碎事一兩句話也能帶過,隻把李家來了遠親這事說了。
顧青瓷一愣,跟著就問:“遠親?老太太那邊的親戚?倒是沒聽說過,怎的今日沒見著人?”
玉珠輕笑了笑,迴說:“是奶奶走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尋過來的,現下自然不在了。姓羅,隻有祖孫二人,乍一見時像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實則不是。先頭的確是來投奔的,畢竟在這京中人生地不熟,沒個認識的人引著怕吃虧上當。那羅老太太是個明白人,隻得住幾日就走了。再說那位羅少爺,年紀也不很小,跟大爺一般的年紀,還未娶妻,聽說是因為無父無母,旁人都道他命硬克親不願意結親,但這位羅少爺很是爭氣,身上已經有了舉人功名,祖孫二人之所以上京來,也是為了下一科的科舉。
那兩個都是懂禮之人,沒說一直在咱們家住著,一早就托了老爺幫忙看屋舍,約莫是賣了家裏祖產進京的,身上有些銀錢,眼下已經買了個一進的宅院,小是小些,但也盡夠祖孫兩個住的了,離咱們家也不遠,估計過兩日會過來,奶奶必是要見上一麵的。”
顧青瓷聽著得了些趣味,這會兒子困意也去了些,嘴裏嘖嘖出聲,“身世卻是淒苦,一家子隻得剩一老一少兩個人,如今還背井離鄉。”
玉釧在那頭鋪床,聽見也笑了一下,說:“其實也算不得背井離鄉,聽說羅老太太原就是京城裏長大的,做姑娘時同我們老太太最是要好,之後被家裏說親嫁去了外地。隻是到底幾十年過去,京城變化多大了,羅老太太心裏沒底,頭一個來找的肯定是當年的姐妹。”
顧青瓷更好奇那個羅家少爺,就問:“你們都見過羅家公子了,是個怎麽樣的人?”
玉珠玉釧還沒來得及說,就見李成則掀了門走進來,朗聲道:“誰是怎麽樣的人?”
顧青瓷眨了眨眼,她頭發已經幹了大半,於是讓兩丫鬟退下了。
丫鬟出去後,她給李成則挑了條幹帕子過去讓他擦頭發。
把方才聽得事又說了一遍,“咱家的親事,我好奇就多問兩句,免得迴頭見了人還一臉懵懂。”
李成則低聲笑了笑,沒再說什麽。
他心裏嘖嘖兩聲,臉上卻是麵無表情,看著那王爺,道:“本皇子可是領教了大司國的待客之道,嗬嗬,告辭。”
說完一甩衣袖,帶著一眾人離開。
大司王爺的臉色由黑變紅又由紅變黑,身邊下人噤若寒蟬,沒一個人敢出聲兒的。
“三公主!你且說說,這到底其實怎麽迴事!”大司王爺幾乎是咬著牙齒,一個字一個字從嘴裏擠出來,可見怒火中燒。
“皇、皇叔。”三公主縮瑟了下,話都說不利索了。
王爺突然沒了耐心聽她解釋,一揮手招來侍衛,冷冰冰道:“把三公主送迴宮裏,再把方才之事一並稟了皇上!”
“是!”侍衛一合手,旋即就將三公主請了出去。
三公主臉色一白,恍惚知道自己似乎壞了事,也知道怕了,急急喊了一聲,“皇叔!”
王爺哪裏肯理她,不耐地朝著侍衛揮手。
侍衛會意,連忙駕著三公主走了。
根本不用三公主說什麽,把那幾個宮女扣下一逼問,什麽都問出來了。
“好得很,我們這位三公主好得很啊!”大司王爺怒極反笑。
弄個快死的丫鬟去挑釁李夫人,妄圖把殺人的罪名安在人身上,真以為人家是耗子?能讓你拿捏著,讓她生就生讓她死就死?
“無知蠢貨!”真惹怒得罪了大鄴,讓三公主去償命也沒用!
為今之計隻有趕緊去五皇子那邊賠禮請罪。
——
另一邊,馬車上,李成則也在細細詢問剛才發生的事。
顧青瓷從“殺人”的驚詫中平複下來,一點一點給人說了。
她聲音帶著沙啞,慢慢說:“她使人冒充元寶的人,過來跟我說你被人纏著了,我便過去了,一去就見到那三公主,她身邊丫鬟沒有規矩,指桑罵槐諷刺我,我氣不過打了她一巴掌,沒想到那丫鬟就突然吐出一大口血,然後就睜著眼睛倒了下去,再一探鼻息,就,就死了,嗚嗚……相公不是我殺的人,我隻打了她一巴掌,沒殺人,不是我……”
這件事到底把顧青瓷嚇得不輕,一個沒經過事的年輕姑娘,眼睜睜看著一巴掌下去一個人就吐血死在了自己麵前,就算現在知道不是自己的原因,可是到底那場麵印在了心裏,怎麽會不害怕。
“我知道我知道,沒事了,都是三公主的詭計,同官官不相幹,莫怕。”李成則對著撲在自己身上哭的姑娘一下下順著她的背,安撫道。
哭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才平複下來,李成則拿帕子給人擦眼淚。
哄道:“莫哭了,哭得為夫心都疼了。”
顧青瓷臉紅了一瞬,但還是靠在他身上,抱著人的腰身不放。
隨後又聽見李成則的聲音在上方響起:“放心,我定要他們來給你賠罪道歉。”
“嗯。”顧青瓷何嚐不恨死了三公主,差點叫她栽了跟頭,若不是相公及時過來的話。
第103章
三公主她後悔了,萬分後悔!
她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抽了, 就因為李成則拒絕當自己的駙馬, 她心懷怨恨, 十分不滿, 所以就把怒火對在了他夫人身上。
這人一直以來驕傲自大慣, 還以為顧青瓷跟她那些不受寵的姐妹一樣,隻能任由自己拿捏, 就算被欺負受了委屈也隻能忍氣吞聲。
直到被侍衛強行送進宮的時候, 三公主才徹底清醒。
她闖了大禍!
原本打算往顧青瓷身上栽贓一個打死丫鬟的罪名, 到時候大鄴人理虧,總要有什麽說法和表示, 那樣李成則或許就會娶了自己。
隻是三公主沒想到事情完全亂了套,和她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她現在後悔了害怕了!
如果大司王爺知道三公主心裏是這樣想的, 說不定會氣得再抽她一巴掌。
這怕不是把別人全部當成傻子了?你是什麽金口玉言,說別人殺了人她就殺了人?天皇老子都沒你厲害!
丫鬟怎麽死的叫個厲害太醫來一把脈便知,到時候五皇子他們還以為大司國居心不良想陷害大鄴, 兩國關係危矣!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吃,做的壞事總要受到惡果的反噬。
大司皇帝知道這事後十分震怒, 立刻宣旨廢了三公主的封號,又將她先行關押了起來。隨後召王爺進宮,商討怎麽解決這事, 說起來也隻有賠禮道歉這一條選擇了。
皇上把這事交給王爺去辦, 第二天王爺就登門了。
一車一車的厚禮往李成則那個院子送去, 說給顧青瓷壓驚。
李成則揣測著對方的心態想法,不冷不熱諷刺拒絕了兩次,直到第三次,估摸著五皇子該要出麵了,這才讓了步,不再揪著這一茬兒。
王爺也是真鬆了口氣,心道這李成則這人太不好對付,油鹽不進,又冷又淡,偏偏你還說不出一點他的不好,真是有苦難言。
好在總算還是是解決了。
王爺本來還提出讓三公主直接過來給顧青瓷請罪,但是李成則一口迴絕了去,言自己夫人並不想再見到三公主。
這事一完,五皇子也打算啟程離開,無意在大司國多留。
是以,定下日子後,就派人告訴大司皇帝一聲。
隨後,一行人就出發迴程了。
大司皇帝讓王爺給他們送行,又陪了幾車的珍奇異寶,是要進獻給大鄴皇上的迴禮。
迴去也是一隊人,但比來時少了太多,跟隨保的士兵共有五十人。
同那些一路上遇見的的商旅小隊差不多規模。
不過遠遠看著,一匹匹高頭大馬,上麵坐著的人一個比一個嚴肅兇狠,還配著刀劍,故而也沒有人敢來生事。
一路上平時安安,順順當當,走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終於,迴到了大鄴京城。
李成則他們先跟著五皇子一起去了皇宮一趟。
知道傍晚,才被宮中的內侍恭敬領了出來,讓他們各迴各家了。
這晚,李家十分熱鬧。
可不就是李成則和顧青瓷迴來了。
他們去的時候天還正熱,現下都進了九月,已是入秋了,早晨晚上露水大都要多披一件夾衣了。
堂屋內,孫氏拉著李成則的手心肝肉的叫喚,讓他坐在自己身旁,從頭到腳細細地打量人。
一邊道:“瘦了瘦了,我的乖孫兒,這一路定是辛苦得很了!”
李成則就隻笑著說不辛苦,“讓祖母惦記想念,是孫兒的不孝。”
“乖孫平安迴來就好!”老太太拿手帕擦了擦眼角。
氣氛實在是好,其樂融融的,李芝李蟬也十分高興,平常她倆不這樣多話,今天都圍著兄長說了不少。
五皇子那馬車隊一進城,不多時李家就已經收到消息。
故而老太太一就吩咐廚房去買雞鴨魚肉迴來,一副勢必整治出一桌好席麵的架勢。
婆子灶上手藝十分不錯,這會兒已經做好了一桌香噴噴的食物。
老太太一見婆子叫開飯,趕緊拉著李成則站起來,道:“則兒餓了吧,咱們去偏客吃飯去。
一家子便是去了那頭,坐在一起吃了個整齊飯,李成則間或給他們說些一路上的見聞。
白氏就算不喜歡顧青瓷,眼下也是顧不得許多,一臉笑模樣對兒子,把平時那個看顧青瓷不順眼喜歡刺人的樣子忘了去,一心同李成則說話。
吃了飯又說過話,天也黑透了,平素這個時辰老太太早該歇下了,李成則和顧青瓷才提著燈籠迴了西院。
李成則進宮那會兒,顧青瓷是順道迴了顧府。
自然在她心裏娘家肯定比婆家親,相公不跟著,顧青瓷也不樂意一個人先迴去,跟李成則說了,李成則自然隨她的意思,於是顧青瓷就跟著車隊一路到了顧府。
在顧府敘了半日話,同二太太好一陣香親,末了等李成則出宮,才一起迴的李家。
眼下已經是累得不行,好在屋裏玉珠玉釧一早燒好了熱水,主子一迴來就伺候洗漱。
張嬤嬤更講究,還給水裏加了去邪去祟的柚子葉,說是外頭走一遭,怕主子沾上不好的東西害了身體。
洗得一身清爽進了自個兒屋子,顧青瓷才一口氣喘過來。
身子也放鬆了,心也定了下來。
一屋子丫鬟這麽久未見到主子,現下俱是一臉笑容。
好在裏屋伺候的隻有兩個玉丫頭,張嬤嬤也是想念自家奶奶想念得緊,就這一段日子都往廟裏跑了不下三四迴,別的也不求,就求一個奶奶大爺在外頭一路平安。
如今主子平安迴來了,一顆心才全落迴了肚子裏。
閑話說了許多,張嬤嬤又擔心奶奶走了這一路早該疲倦了,也就退了出來,讓兩個丫鬟伺候主子歇息。
李成則更忙一些,一路上得的東西也都要處理,他先去了一趟書房,不知道在整理什麽,弄好了才終於空下來,轉身去沐浴了。
屋子裏玉珠在給顧青瓷擦頭發,一邊擦一邊跟她說這些日子家中的事,別的瑣碎事一兩句話也能帶過,隻把李家來了遠親這事說了。
顧青瓷一愣,跟著就問:“遠親?老太太那邊的親戚?倒是沒聽說過,怎的今日沒見著人?”
玉珠輕笑了笑,迴說:“是奶奶走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尋過來的,現下自然不在了。姓羅,隻有祖孫二人,乍一見時像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實則不是。先頭的確是來投奔的,畢竟在這京中人生地不熟,沒個認識的人引著怕吃虧上當。那羅老太太是個明白人,隻得住幾日就走了。再說那位羅少爺,年紀也不很小,跟大爺一般的年紀,還未娶妻,聽說是因為無父無母,旁人都道他命硬克親不願意結親,但這位羅少爺很是爭氣,身上已經有了舉人功名,祖孫二人之所以上京來,也是為了下一科的科舉。
那兩個都是懂禮之人,沒說一直在咱們家住著,一早就托了老爺幫忙看屋舍,約莫是賣了家裏祖產進京的,身上有些銀錢,眼下已經買了個一進的宅院,小是小些,但也盡夠祖孫兩個住的了,離咱們家也不遠,估計過兩日會過來,奶奶必是要見上一麵的。”
顧青瓷聽著得了些趣味,這會兒子困意也去了些,嘴裏嘖嘖出聲,“身世卻是淒苦,一家子隻得剩一老一少兩個人,如今還背井離鄉。”
玉釧在那頭鋪床,聽見也笑了一下,說:“其實也算不得背井離鄉,聽說羅老太太原就是京城裏長大的,做姑娘時同我們老太太最是要好,之後被家裏說親嫁去了外地。隻是到底幾十年過去,京城變化多大了,羅老太太心裏沒底,頭一個來找的肯定是當年的姐妹。”
顧青瓷更好奇那個羅家少爺,就問:“你們都見過羅家公子了,是個怎麽樣的人?”
玉珠玉釧還沒來得及說,就見李成則掀了門走進來,朗聲道:“誰是怎麽樣的人?”
顧青瓷眨了眨眼,她頭發已經幹了大半,於是讓兩丫鬟退下了。
丫鬟出去後,她給李成則挑了條幹帕子過去讓他擦頭發。
把方才聽得事又說了一遍,“咱家的親事,我好奇就多問兩句,免得迴頭見了人還一臉懵懂。”
李成則低聲笑了笑,沒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