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麵又摟著自己女兒暗暗安慰自己,不過是群粗魯姑娘,聖上誇讚有何用,男人哪個愛這樣脫跳不守規矩的姑娘。


    也就一個自我安慰,能讓自己的心裏好受一點而已。


    至於是不是所以男兒都隻喜歡嫻靜溫柔身嬌體弱那一掛的,恐怕沒有哪一個男人敢出來代表。


    嗯,男兒心同樣是海底針。


    而蹴鞠風頭掀起來後,潛移默化的改變其實有很多。


    就拿奉太書院來說,君子有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周禮·保氏》裏有言,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自然這六藝哪一個都不能落下。


    射禦這兩門一般來說大體是當成強身健體之道,畢竟學生們常年讀書,如果不注重自身的鍛煉,得來個孱弱氣虛的身體,之後在考場上都不一定能捱得過。


    畢竟這是個一場風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


    射禦這兩門課,那些家境良好的學生自小就接觸過丁點不陌生,沒了新意自然就不多積極。


    上課的時候較為放鬆,在學生笑鬧閑談中就過了。


    而就在月前,教騎射的夫子突然給學生們增加了一門蹴鞠。


    蹴鞠男兒比女子好些,不陌生,甚至有些本來就喜愛這個的更是玩過。


    畢竟他們在天性和體能上有優勢,加之眼下這麽個風頭,聞得京中不少姑娘們都玩這個了,哦吼,還沒成親正是年少慕艾的男兒們說不得許多都蠢蠢欲動起來,一麵覺得新奇,嬌嬌軟軟的姑娘怎麽會玩這個?一麵又想她們都會玩了,身為男兒那肯定不能輸份,萬一將來自己要娶的娘子正是個會蹴鞠的,反觀自己自己啥都不會,不就是丟人丟到家了麽。


    這麽稍微想遠一點,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對蹴鞠更興致勃勃了。


    故而,這項運動在書院地沒掀起一點不好的反對聲,正正常常開展來。


    李成則自然也加入了,前世他從中學踢到大學,對足球一點不陌生,所以在別人看來就是上手極快。


    不少學生無不在心裏罵娘,又是嫉妒又是心酸,憤憤然想這位是怎麽迴事啊,學業上你當一匹不聲不響衝出來的黑馬也就算了,為什麽蹴鞠上也能拔得頭籌!


    然不忿不忿著時間也就過去了。


    這日,被等待了好久的炎國皇子協同公主帶著幾位使,浩浩蕩蕩領著一車一車的貢禮,以及三千人馬進京了。


    當然,三千精兵是沒有進城的,都讓留在了城外安頓。


    炎國王爺公主隻能帶二百兵在身邊,規矩如此,也無人置喙。


    由鴻臚寺卿接待這位炎國的這幫人,隨行相互見禮之後,隨即領著這一眾人在四方館住下。


    炎國人車馬隊一路走來,見大鄴上京城熱鬧非凡,不管是酒舍茶館,又或是外頭大攤小店,無一不熱熱鬧鬧,人聲不絕,周邊更是車馬絡繹。


    道路兩旁還有不少人站著看他們,仿佛在比較這外朝人和本朝人有何不同。


    總之抬眼望去,乃是一番繁榮昌盛的景象,這是炎國王爺心中所想。


    至於那位公主,隻端著一副高高在上的麵容,睨著外邊的神色不以為意。


    她幼時在大鄴為過一年質,隻覺如今炎國兵強馬壯,自己再過來就是揚眉吐氣,等到之後她帶著自己的人同大鄴的貴女們打得落花流水,怕是能更好好落一落大鄴皇帝的臉麵,揚她炎國國威。


    第75章


    炎國來朝隊伍浩浩蕩蕩,大鄴為顯大國之風, 肯定是好生接待的。頭一天就不說什麽隻讓人休息整頓, 隔日再去覲見大鄴皇帝。


    如今情況不比十年前為質之時,低了人一等, 現而今炎國的王爺公主都是心中隱隱驕傲,誌得意滿。


    接風宴定在三日之後。


    顧青瓷現在可不是閑人,不怎麽能安靜呆在家中。一則她屬蹴鞠隊中的一員,這幾日大夥免不了添了些緊張於是多了立場訓練, 二則跟康泰郡主她們混熟之後也常常被人邀請, 三來可能也有李成則外出讀書不在家有關。


    好處是,對各類消息知道得很快就是了。


    奉太書院非常貼心,言道外使朝聖是國之大事, 順道這也進了七月裏, 就直接給他們放了半個月的農桑假。


    於是李成則就迴家了。


    因為之前沒有提前寫信打照顧, 李成則一到家沒見顧青瓷在, 才從丫鬟嘴裏才知道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說是去了王府那邊。


    李成則了然,沒說什麽。


    他是先在東院去見了孫氏和白氏的, 至於他爹李保德因為水瓜的事忙了起來,已經去河口一段日子, 還沒迴。


    因水瓜一樁事, 李家現在的經濟情況寬裕不少, 零零碎碎又買迴一百多畝地, 補足了當初那個空缺, 且賬上還剩不少錢。


    家裏有錢了,白氏越發惦記顧青瓷那邊,心裏惱怒送過去的丫頭不得力,又恨顧青瓷不賢德容不下人,她這裏意思都這麽明顯了,人還轉頭把那丫頭打發去做粗活。


    可好的機會顧青瓷今日不在家,李成則又迴來了。


    白氏心中暗喜,跟李成則說話的時候明裏暗裏暗示了好幾遍,李成則都顧左右而言他推脫過去了。


    那丫頭原先叫菲兒,張嬤嬤一聽就是不喜,覺得取這妖妖嬈嬈名字兒就不像個正經做事的丫頭,於是迴稟了主子就給改了個名,說以後叫翠竹,聽著都順耳。


    院子不大,原就有兩個粗使的婆子。


    尋常秋菊隻照顧馮如似,小孩吃喝穿用少了什麽都是她盯著,迴頭再告訴兩個大丫頭,偶爾再給跑腿傳個話。這會兒多了一個翠,因她是外來的,大夥對她並不熱絡,灑掃漿洗的活兒分給她一半。


    她們且還不知道,翠竹的身世並不是白氏說的那樣。


    卻原來這翠竹是吳家屯那位吳太太家中的庶女,當丫鬟養大的,不知因何緣故,讓吳太太提腳送給了白氏。


    丫頭還是帶著任務來的,吳太太吩咐她摸清楚李家院子裏的情況,盯著李成則,再一個緊要的,離間李成則夫妻二人的關係,將他家弄得亂糟糟最好。


    翠竹也不知吳太太和李家有什麽仇,隻不過她除了聽話也沒別的選擇,她生母在吳太太手下討生活,她說起來是吳家的庶女,實際上吳老爺從來不管,不當一迴事,吳家七八個庶女沒一個能上得了族譜,這樣的身份和丫鬟幾乎沒差別,所以吳太太賣了她們也沒人會當一迴事。


    連那個“菲兒”的名字,也是因為吳太太打算把她送人後才隨口取的,她原先沒個正經名字,姨娘就依著排行叫她小五。


    眼下改了翠竹,她也不覺有什麽不適應,翠竹在吳家裏頭就是個沉默寡言的,在後院裏做著粗活長大,從沒想過爭什麽,爭也爭不過,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不被人打罵,每天有口熱飯吃,冬天冷不著,就要感恩戴德。


    十六年都是這麽熬過來的,現在她到了該出嫁的年紀,她姨娘這一年愁白了頭發,知道女兒有爹就跟沒爹似的,太太又是麵慈心毒的,女兒的前程怕是好不了。


    其實翠竹的姨娘也不是有多大的奢求,她隻盼著女兒能嫁一個鄉間老實可靠的農家漢子就成。


    翠竹自己你要說她沒期盼過什麽那不可能,再更小一點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的爹,吳老爺在吳家屯非常有錢,這周遭數十裏一眼能望盡的全是吳家的田地,他們家蓄的奴都有兩三百,吳家不缺錢使,院子建得極大,吳老爺出門車馬奴仆跟隨,吳太太穿金戴銀,那個嫡出的六妹妹更是自小就養得金貴。


    自然翠竹尋常是見不到那位嫡出妹妹的,對方養在修得漂亮挺括的院子裏,貼身伺候的丫鬟就有六八個,有吳太太寵著什麽都不缺,不像她們這些沒名沒分的庶女畏畏縮縮關外後天一排院子裏,輕易不能去前頭。


    所以那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她一直憤恨而想不通,不知道為何大家都是吳老爺的女兒,那一個是被捧著長大,她卻是個隨便一個婆子下子都可以打罵唿和去幹粗活的。


    直到這兩年,翠竹才轉過那道牛角尖,徹底清醒明白過來。


    明白因為她娘不是太太,她娘是個連姨娘位份都沒有的下人,是個奴才,所以她也是奴才。


    天家的說法是母憑子貴,反過也是子憑母貴。


    所以她娘賤,她也賤。


    再之後翠竹就徹底老老實實了,她沉默幹活,從來不找事,隻求吳太太能看在她尚且乖巧聽話的份上別把她隨意賣給別人。


    她記得她前麵三個姐姐,都是被吳太太送給別人當妾了,之後不久,她就聽人說有兩個姐姐病死了。


    這事給了翠竹很大的打擊,那時候接連做了好幾日的噩夢。


    原以為自己的下場就是同前麵幾個庶姐一樣,隨意被送去給哪個老頭子。


    隻沒想到,忽有一日,吳太太命人提了她和四姐去正院,說有一件事吩咐她們做,做得好了,她們以後的日子也就好了,她們的姨娘也能享福了。


    那話裏半是誘惑半是威脅,其實她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翠竹不是姐妹中生得最好的,但卻是最老實聽話的。


    所以,最後吳太太在她和四姐之間還是選擇了翠竹。


    以後她才知道的任務是監視李家勾搭李成則,不能讓李家夫婦和睦。


    她記得就是那一次,向來沒出現在她們跟前過的嫡妹召見了她。


    當時人家看她的眼色帶著點冷意和不耐,無頭無腦說了幾句奇怪的話,隨後賞給她一塊碎銀子,叫她老實些,莫要起二心。


    翠竹當時麵上唯唯諾諾應下了,可過後越琢磨越覺得對方不對勁,她有心想探聽點東西,無奈沒人沒錢,更是連嫡妹的院子都進不去一步。


    之後才好容易想了個折,尋著機會故意去幫著嫡妹沒院子裏的那些粗使婆子做活,一來二去就麵熟了,她也不主動問什麽事,人就降低了戒心,然後有一次婆子說話說漏了嘴,言屋裏姑娘那幾日日日做噩夢,做了有半個來月,後來還是請了太太來寬慰才行。


    那夢自然不是噩夢,隻是吳姑娘弄出了動靜,怕人看出什麽就故意這樣說,再一個也是借口讓吳太太過來給她拿主意。


    翠竹聽進了心裏,覺得吳太太把自己送去給家可能同這個有些關係。


    但是再多的她也想不出來了。


    再然後,她就被安排了個身份送來了李家。


    來了李家後她也非常老實,漸漸察覺到這家的奶奶因為嫁過來快一年了還沒懷身子,故而老太太有些著急,白氏完全就是不喜歡奶奶。


    她們要把自己送過去伺候大爺翠竹沒什麽好想的,她本來就是被吩咐了事的。


    翠竹為了自己姨娘,一早也是咬了牙關勢要將李成則籠絡住。


    隻是當她來了西院,見了顧青瓷和李成則後,心裏就抖著打了個狠哆嗦。


    這位奶奶竟生了副天仙似的模樣,通身的氣勢,怕是宮中的娘娘都是這樣了!且還不說主子,就是主子身邊的兩個丫鬟,都是麵容姣好,身段窈窕,頭上戴的身上穿比吳家的那個嫡妹還要氣派。


    這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家?翠竹心裏頭直打鼓。


    後來再見了大爺,她越發不敢生出什麽心思了。


    這般俊逸非凡的人物,翠竹十幾年生活再鄉下,再沒見過。


    先前十分的決心和氣勢這一個照麵就去了五六分。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讓她的心完全涼了,很不敢抱什麽期望。


    那位天仙模樣的奶奶,竟是個不怕婆母的,婆母送來的人,她當時就甩了臉子和大爺鬧起來,大爺恐怕是極寵愛妻子的,對此也沒多生氣,第一條反倒是叫了小廝進來把自己送出去。


    隨後的事她就再不知道,隻等被分派了灑掃漿洗的活兒後,大爺奶奶早就和好,後麵她才得知大爺去了書院讀書。


    李成則半個月迴來一次,可就算迴來,翠竹也沒機會上前說一句話,更別提邀寵離間兩人。


    一個月時間,李成則前頭迴來兩次,翠玉這次又想明白了。


    這事,她做不成。


    想明白了,翠竹心裏就更難受了,她辦不成事,姨娘在吳家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她沒讀過書,也沒多少見識,在李家這裏,雖然不能近身見著主子,可是餓不著,活也不重,甚至比在吳家的時候要輕鬆許多,畢竟,這裏沒有一個懸在頭上的吳太太,永遠叫你恐懼。


    其實翠竹是個非常識時務會趨利避害的人,自從見了主子一麵,她打心底裏認為李成則是個非常厲害的人,明白了自己無法在這裏作什麽幺蛾子後,在思考了一個月後,她決定向對方投誠。


    她身上編造的身世來曆都是假的,這裏麵是白氏和吳太太的交易,她願意把這些都告訴大爺和奶奶,隻求她們能答應她一個要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教授的婚後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油泡芙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油泡芙醬並收藏李教授的婚後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