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則略看了一遍,先剔除了兩個才十歲的,剩下幾個就讓人帶他去看看。
叫了人,分別問了那些人幾個問題,粗略考較了一下性情,李成則就指了一個少年,說就這個了。
牙舍的管事詫異地看了李成則一眼,他沒有想到李成則會選擇這個左手長了六指的小奴。
一般這樣有天殘的人都被視為不吉,壓根不會有人買來放在身邊伺候。眼前這個小奴之前伺候的是一家的庶子,庶子為嫡母所不喜,故而給了一個不吉祥的人在身邊,什麽意思不言而喻,就是為了讓這個天生帶災的將那庶子克住。
管事以為李成則沒看清楚方才那冊子,怕他不曉就順嘴提了一句。
李成則根本不在乎,他一個現代人自然不會論那些不著調的封建迷信。
就同牙舍管事說了一句,“無妨。”交了銀錢過了契約,按章之後就將人領走了。
迴去是租的馬車。
車上,李成則問他:“可有名字。”
那小奴答:“原先是叫端硯。”
李成則不想給人取名字,也懶得取,就說:“那你還繼續叫這個。”
端硯跪下來磕了個頭,李成則眼皮直跳,告訴他第一條規矩,“我身邊不興跪地磕頭,以後就免了這套,好好做事即可,但也莫動別的小心思。”
端硯連忙應下,他觀這新主子氣質溫和,卻周身氣勢半點不弱,並不像個軟和無脾氣之人。
心中繃緊了些,不過又想這人並不在意自己的六指,就衝這點,他都應給感恩戴德才是。
迴了書院,李成則把元寶叫來,把端硯交給他帶著,讓他帶人熟悉一下環境。
元寶自然無有不應,他對端硯很友善,並不排斥,同他說了些主家的情況。
端硯心中恐慌減少,慢慢適應了。
書院裏也少不了拉幫結派的,除了一部分因為誌同道合三觀相近走到一起的知己友人,更多的是根據自身家世身份而相結交。
一般來說,如果家中原本在朝中就是一派的人,他們的子孫也大多走得近。另一個就是文官武官之間隔閡,他們的後輩也難結交。總之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
李成則剛來的時候沒幾個人把他放在眼裏,知道他的大多都是知道“就是娶了明德侯府嫡小姐的那個破落戶啊。”
自然少不了說小話的,都是不屑看不起的聲音。
譬如,“當真好手段,先攀上了個好姻親,再借著侯府的關係進了書院。”
又譬如:“手段卑劣之輩,在下恥與之為伍。”
然而李成則心性極佳,聽到了也毫不在意,照舊該怎樣怎樣。
等有人又看見李成則同秦然走得近了些,又私下諷刺,說什麽物以類聚。
個把月之後,李成則學習上的天賦顯露出來。
一考二考三考中,進步一次比一比大,他就一塊很繃幹的海綿,突然被放進了水裏,自發自覺飛速吸取水分來充實自己。
以一種令人吃驚的速度。
轉眼到了六月,上旬的考試李成則毫不意外又拿了丁班的第一名。
丁班的眾位學生已經見怪不怪麵無表情了。
李成則剛來的時候是被安排在丁班,奉太書院裏,不管是秀才所在的下學館還是舉人所在的上學管,都是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為首,乙為末。
這些自然是根據成績來分配的。
這次考試之後,李成則被管學先生請去說話,通知他轉入甲等班。
從丁班一躍進入甲,許多人都嘩然了,有一些人隱隱的不服氣,然卻當麵沒人敢質疑管學先生的話。
而之前同李成則在一個丁班待過的學生,有羨慕有嫉妒,但心底都是佩服。
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李成則的學識過人,才思敏捷。
他進奉太書院簡直如魚入深海,讓不學生不禁懷疑他是不是之前沒有遇見好的先生才給耽誤了?
李成則也不謙虛,自認從上輩子自己就是智商高於一般人的一波人。
以一個眾人不屑的身份進入奉太書院,這才多長時間,就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而那些人還不知道,更令人吃驚的事還在後頭。
學班換去甲班之後,相應的宿舍也換成了甲等那邊的。
丁等的是兩人一間,住的是排房,那種一排六間房的瓦舍青磚房。
而甲等的宿舍是一個院子,隻住四個人,這邊就可以帶下人住。
像之前李成則在丁等宿舍時,元是在書院旁邊賃屋子住的,每日白天來書院照顧主子,洗衣買飯,做完雜活,能讓主子安心讀書。
沒想到這個巧,李成則竟分到了秦然所在的院子。
秦然笑說:“我們這剩下一處主屋,我早料想你大概會分進來。”
李成則奇怪,秦然這邊都是有舉人功名的學生,怎麽會把他一個小秀才安排過來。
秦然聽後跟他解釋,“宿舍隻分甲乙丙丁四等,不很論你是上學管的和下學管的。不過你認為的也沒錯,一般大都是舉人同舉人住在一起,秀才同秀才一院子,但你這是情況特殊,宿管先生不會另外安排新院舍,隻會把你安排有進空屋子的宿舍。”
李成則了然,謝過他給自己說這些。
秦然道:“走,我請你吃飯,就當賀你喬遷。”
李成則連忙說當自己請客才對,然後叫上另外二人,一同去吃飯。
李成則轉進甲班的事沸沸揚揚傳了兩三天後也漸漸銷匿下來。
這日有嚴老先生的課,嚴老先生乃當世一位大儒,曾經做過先帝帝師,身份可見一般。
他一旬隻上兩次課,不論甲乙丙丁四等,隻有每旬考試取了一二三名次的學生方可去聽。
李成則已經聽了人幾次課,知道這位先生學識非一般人能比,自然很珍惜每次的機會。
李成則跟以往以往早早過去,找了個位置坐下。
嚴先生今日講的是策論,他上課最愛讓學生起來辯論觀點答題。
今日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就點到了李成則。
李成則這兩日風頭盛,不少人沒見過他也聽過他的名字,況能來這裏聽嚴先生課的學生大多不是第一次,自然不會很眼生李成則。
這會兒,李成則被點到名,還真有不少人暗搓搓高興,很想看一看這個李姓學生的水平是不是真的那麽好。
李成則淡然然站起來,不懼那些視線,先同先生合手鞠了一躬。
然後才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漸入佳境後,旁征博引各類史書觀點來論證答題。
從容不迫的姿態,對答如流的氣度,還有他解題的思路,知識的儲備量,徹底讓大家信服了。
不免在心中嘀咕,果然是有些水平,很不是個空瓶子會晃蕩的,難怪能從丁班一下子進入甲班。
李成則和嚴先生對論稱得上精彩,嚴先生考問得犀利,李成則也不膽怯。
一輪結束後,嚴先生隻看了李成則兩眼,別的沒再說什麽,叫人坐下了。
旁人都習以為常,誰不知道嚴先生是個對學生要求極高的,從沒見他輕易誇誰一兩句,一次對輪答得好也不算什麽,憑什麽得人另眼相看。
第72章
李成則在旁人眼裏到底跟剛進來時候已經大不一樣。
之前隻說他是靠裙帶關係進來的心機深沉之輩, 並不屑一顧,現而今才漸漸看出李成則的深淺。
說到底, 學院裏首要一個看的還是自身的才學本事。
幾次旬考, 從丁班今日甲班,這些都說明李成則不是無才庸碌之輩。
別人再拿他娶妻的事來說也站不住腳,反而說多了有妒賢嫉能心胸狹隘之嫌。
世上也沒那麽多傻子,能來奉太書院讀書的更沒有真缺心眼的。
之前或還背地私下說兩句酸話,眼下就算不喜歡人也不會主動挑事, 誰知道李成則以後能走多遠,他不屬哪一派,這樣的人結交起來其實最安全, 不用擔心被連累。
以後若有幸同朝為官,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
這日,最後上完兩節課,又到了放旬假的時候, 李成則正在整理書本作業,端硯在收拾衣裳和一些別的雜物。
同院子的秦然和另外兩個學生已經打過招唿先一步走了。
過了會兒,元寶從外頭進來,笑了稟報, 說主子馬車已經叫過來了就在外頭等著呢。
李成則點點頭, 吩咐了一聲兩人準備要離開。
卻正此時,外頭有敲門聲響起, 元寶轉頭跑過去, 一見是院裏給先生夫子們跑腿的書童, 連往裏叫了一聲“公子。”又忙問人有什麽事。
那小童走了兩步,規規矩矩給李成則行了禮,臉上帶著笑,說李公子嚴先生請公子過去一趟。
李成則臉上麵露訝然之色,不過隻有一瞬。
嚴先生找他?李成則麵上如常,也不耽擱,直接讓小童領著他過去。
嚴先生在書院裏有自己的院子,距離他們這裏的舍院也並不很遠。
約莫走了一刻鍾就到了,領到書房門口,李成則自己推門進入。
轉過一道屏風,抬首見嚴先生正在書桌上寫著什麽。
他沒打擾,就在外等了半刻鍾,直到嚴先生落下最後一筆,抬手收筆。
嚴先生往這邊看了一眼,臉上沒什麽特別的神色,隻沉聲說了一句:“過來,看看老夫這副字寫得如何。”
李成則舉起手先鞠了一禮,直言學生不敢,不過還是依言往前走了過去。
李成則低頭眼睛樣書案上一掃,看見嚴先生方才落在宣紙上的四個大字。這字一看就有覺氣勢磅礴,再觀就能見其筆力蒼勁,暗藏鋒芒,筆鋒卻是內斂,越看越是覺驚人。
當真是一副好字
“先生果然好書法,學生實乃佩服。”李成則說得真心實意。
嚴先生卻隻道:“你且寫幾個字來與老夫看看。”
李成則沒有推脫,拂袖,提筆沉吟片刻,提筆寫下了一行字。
落筆之後,正準備將紙拿起來遞過去,餘光瞥見書桌旁邊有幾份卷子,上頭的字跡正是自己的,竟然是自己前兩次旬考的卷子,李成則心中不禁動了動。
叫了人,分別問了那些人幾個問題,粗略考較了一下性情,李成則就指了一個少年,說就這個了。
牙舍的管事詫異地看了李成則一眼,他沒有想到李成則會選擇這個左手長了六指的小奴。
一般這樣有天殘的人都被視為不吉,壓根不會有人買來放在身邊伺候。眼前這個小奴之前伺候的是一家的庶子,庶子為嫡母所不喜,故而給了一個不吉祥的人在身邊,什麽意思不言而喻,就是為了讓這個天生帶災的將那庶子克住。
管事以為李成則沒看清楚方才那冊子,怕他不曉就順嘴提了一句。
李成則根本不在乎,他一個現代人自然不會論那些不著調的封建迷信。
就同牙舍管事說了一句,“無妨。”交了銀錢過了契約,按章之後就將人領走了。
迴去是租的馬車。
車上,李成則問他:“可有名字。”
那小奴答:“原先是叫端硯。”
李成則不想給人取名字,也懶得取,就說:“那你還繼續叫這個。”
端硯跪下來磕了個頭,李成則眼皮直跳,告訴他第一條規矩,“我身邊不興跪地磕頭,以後就免了這套,好好做事即可,但也莫動別的小心思。”
端硯連忙應下,他觀這新主子氣質溫和,卻周身氣勢半點不弱,並不像個軟和無脾氣之人。
心中繃緊了些,不過又想這人並不在意自己的六指,就衝這點,他都應給感恩戴德才是。
迴了書院,李成則把元寶叫來,把端硯交給他帶著,讓他帶人熟悉一下環境。
元寶自然無有不應,他對端硯很友善,並不排斥,同他說了些主家的情況。
端硯心中恐慌減少,慢慢適應了。
書院裏也少不了拉幫結派的,除了一部分因為誌同道合三觀相近走到一起的知己友人,更多的是根據自身家世身份而相結交。
一般來說,如果家中原本在朝中就是一派的人,他們的子孫也大多走得近。另一個就是文官武官之間隔閡,他們的後輩也難結交。總之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
李成則剛來的時候沒幾個人把他放在眼裏,知道他的大多都是知道“就是娶了明德侯府嫡小姐的那個破落戶啊。”
自然少不了說小話的,都是不屑看不起的聲音。
譬如,“當真好手段,先攀上了個好姻親,再借著侯府的關係進了書院。”
又譬如:“手段卑劣之輩,在下恥與之為伍。”
然而李成則心性極佳,聽到了也毫不在意,照舊該怎樣怎樣。
等有人又看見李成則同秦然走得近了些,又私下諷刺,說什麽物以類聚。
個把月之後,李成則學習上的天賦顯露出來。
一考二考三考中,進步一次比一比大,他就一塊很繃幹的海綿,突然被放進了水裏,自發自覺飛速吸取水分來充實自己。
以一種令人吃驚的速度。
轉眼到了六月,上旬的考試李成則毫不意外又拿了丁班的第一名。
丁班的眾位學生已經見怪不怪麵無表情了。
李成則剛來的時候是被安排在丁班,奉太書院裏,不管是秀才所在的下學館還是舉人所在的上學管,都是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為首,乙為末。
這些自然是根據成績來分配的。
這次考試之後,李成則被管學先生請去說話,通知他轉入甲等班。
從丁班一躍進入甲,許多人都嘩然了,有一些人隱隱的不服氣,然卻當麵沒人敢質疑管學先生的話。
而之前同李成則在一個丁班待過的學生,有羨慕有嫉妒,但心底都是佩服。
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李成則的學識過人,才思敏捷。
他進奉太書院簡直如魚入深海,讓不學生不禁懷疑他是不是之前沒有遇見好的先生才給耽誤了?
李成則也不謙虛,自認從上輩子自己就是智商高於一般人的一波人。
以一個眾人不屑的身份進入奉太書院,這才多長時間,就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而那些人還不知道,更令人吃驚的事還在後頭。
學班換去甲班之後,相應的宿舍也換成了甲等那邊的。
丁等的是兩人一間,住的是排房,那種一排六間房的瓦舍青磚房。
而甲等的宿舍是一個院子,隻住四個人,這邊就可以帶下人住。
像之前李成則在丁等宿舍時,元是在書院旁邊賃屋子住的,每日白天來書院照顧主子,洗衣買飯,做完雜活,能讓主子安心讀書。
沒想到這個巧,李成則竟分到了秦然所在的院子。
秦然笑說:“我們這剩下一處主屋,我早料想你大概會分進來。”
李成則奇怪,秦然這邊都是有舉人功名的學生,怎麽會把他一個小秀才安排過來。
秦然聽後跟他解釋,“宿舍隻分甲乙丙丁四等,不很論你是上學管的和下學管的。不過你認為的也沒錯,一般大都是舉人同舉人住在一起,秀才同秀才一院子,但你這是情況特殊,宿管先生不會另外安排新院舍,隻會把你安排有進空屋子的宿舍。”
李成則了然,謝過他給自己說這些。
秦然道:“走,我請你吃飯,就當賀你喬遷。”
李成則連忙說當自己請客才對,然後叫上另外二人,一同去吃飯。
李成則轉進甲班的事沸沸揚揚傳了兩三天後也漸漸銷匿下來。
這日有嚴老先生的課,嚴老先生乃當世一位大儒,曾經做過先帝帝師,身份可見一般。
他一旬隻上兩次課,不論甲乙丙丁四等,隻有每旬考試取了一二三名次的學生方可去聽。
李成則已經聽了人幾次課,知道這位先生學識非一般人能比,自然很珍惜每次的機會。
李成則跟以往以往早早過去,找了個位置坐下。
嚴先生今日講的是策論,他上課最愛讓學生起來辯論觀點答題。
今日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就點到了李成則。
李成則這兩日風頭盛,不少人沒見過他也聽過他的名字,況能來這裏聽嚴先生課的學生大多不是第一次,自然不會很眼生李成則。
這會兒,李成則被點到名,還真有不少人暗搓搓高興,很想看一看這個李姓學生的水平是不是真的那麽好。
李成則淡然然站起來,不懼那些視線,先同先生合手鞠了一躬。
然後才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漸入佳境後,旁征博引各類史書觀點來論證答題。
從容不迫的姿態,對答如流的氣度,還有他解題的思路,知識的儲備量,徹底讓大家信服了。
不免在心中嘀咕,果然是有些水平,很不是個空瓶子會晃蕩的,難怪能從丁班一下子進入甲班。
李成則和嚴先生對論稱得上精彩,嚴先生考問得犀利,李成則也不膽怯。
一輪結束後,嚴先生隻看了李成則兩眼,別的沒再說什麽,叫人坐下了。
旁人都習以為常,誰不知道嚴先生是個對學生要求極高的,從沒見他輕易誇誰一兩句,一次對輪答得好也不算什麽,憑什麽得人另眼相看。
第72章
李成則在旁人眼裏到底跟剛進來時候已經大不一樣。
之前隻說他是靠裙帶關係進來的心機深沉之輩, 並不屑一顧,現而今才漸漸看出李成則的深淺。
說到底, 學院裏首要一個看的還是自身的才學本事。
幾次旬考, 從丁班今日甲班,這些都說明李成則不是無才庸碌之輩。
別人再拿他娶妻的事來說也站不住腳,反而說多了有妒賢嫉能心胸狹隘之嫌。
世上也沒那麽多傻子,能來奉太書院讀書的更沒有真缺心眼的。
之前或還背地私下說兩句酸話,眼下就算不喜歡人也不會主動挑事, 誰知道李成則以後能走多遠,他不屬哪一派,這樣的人結交起來其實最安全, 不用擔心被連累。
以後若有幸同朝為官,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
這日,最後上完兩節課,又到了放旬假的時候, 李成則正在整理書本作業,端硯在收拾衣裳和一些別的雜物。
同院子的秦然和另外兩個學生已經打過招唿先一步走了。
過了會兒,元寶從外頭進來,笑了稟報, 說主子馬車已經叫過來了就在外頭等著呢。
李成則點點頭, 吩咐了一聲兩人準備要離開。
卻正此時,外頭有敲門聲響起, 元寶轉頭跑過去, 一見是院裏給先生夫子們跑腿的書童, 連往裏叫了一聲“公子。”又忙問人有什麽事。
那小童走了兩步,規規矩矩給李成則行了禮,臉上帶著笑,說李公子嚴先生請公子過去一趟。
李成則臉上麵露訝然之色,不過隻有一瞬。
嚴先生找他?李成則麵上如常,也不耽擱,直接讓小童領著他過去。
嚴先生在書院裏有自己的院子,距離他們這裏的舍院也並不很遠。
約莫走了一刻鍾就到了,領到書房門口,李成則自己推門進入。
轉過一道屏風,抬首見嚴先生正在書桌上寫著什麽。
他沒打擾,就在外等了半刻鍾,直到嚴先生落下最後一筆,抬手收筆。
嚴先生往這邊看了一眼,臉上沒什麽特別的神色,隻沉聲說了一句:“過來,看看老夫這副字寫得如何。”
李成則舉起手先鞠了一禮,直言學生不敢,不過還是依言往前走了過去。
李成則低頭眼睛樣書案上一掃,看見嚴先生方才落在宣紙上的四個大字。這字一看就有覺氣勢磅礴,再觀就能見其筆力蒼勁,暗藏鋒芒,筆鋒卻是內斂,越看越是覺驚人。
當真是一副好字
“先生果然好書法,學生實乃佩服。”李成則說得真心實意。
嚴先生卻隻道:“你且寫幾個字來與老夫看看。”
李成則沒有推脫,拂袖,提筆沉吟片刻,提筆寫下了一行字。
落筆之後,正準備將紙拿起來遞過去,餘光瞥見書桌旁邊有幾份卷子,上頭的字跡正是自己的,竟然是自己前兩次旬考的卷子,李成則心中不禁動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