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讀書求學這般緊要的事,別人家的娘子大概還要日日時時規勸丈夫上進,沒有像她這樣哭哭啼啼的。
可是,顧青瓷心裏就是難受。
李成則太了解顧青瓷了,幾乎能把她的想法猜個七七八八。
這個時候就隻能安慰,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同別人對比,先說自己離得近,就在京城中,每月又有假,想見也就見了。再看有些人,男子不遠萬裏出門求學,與家中妻兒父母相距萬裏,一年到頭都見不上一麵,那才叫可憐。
如此說了幾個例子,顧青瓷可算好多了,慢慢平複下來。
當真是萬事隻怕與人比對。
比著就知道自己的好了。
想通了後,顧青瓷這才有心思問了,“相公你說的是奉太書院?”
奉太書院的名氣名聲顧青瓷不可能不知道,就因為知道才覺得不可思議。
李成則一沒名二沒才三沒家世,如今還進了奉太書院,可不是叫人不敢相信。
李成則聞言挑了挑眉,道:“膽子大了,敢打趣你相公了?”
顧青瓷做了個鬼臉。
鬧一鬧總算揭過了這茬兒。
孫氏白氏那裏自是透過李保德知道孫子兒子要去奉太書院上學。
雖也舍不得,但更多的還是高興。
又都被說了是因為顧青瓷和侯府他才能去奉太書院,孫氏再見顧青瓷的時候就更加慈眉善目了。
她現在也不多要求顧青瓷,隻要她心裏是向著孫子,一切都好說。
更別說顧青瓷現在也越發懂事了。
李成則私下跟老太太提過,顧青瓷年紀還小身子骨沒張開,孩子的是且先不著急,再者他如今的精力很要放在讀書上麵,旁的一眾事情多了反而惹他分心,最後別適得其反了。
在孫氏這裏,向來日別人十句百句都抵不上李成則一句。
雖然她心底是萬分想抱曾孫子,可李成則都開口了,她隻能暫時應下,不過卻有個底線。
孫氏虎著臉道:“你既說孫媳婦年紀小,最多再許你一年的功夫,十六歲卻算不得小了,多少人這個年紀早當了娘,可沒你這樣講究的。”
其實孫氏更多的是心疼李成則,不比顧青瓷年紀還小,李成則今年已經二十有一,同他這樣大的,許多人的孩子都會跑會跳了,他卻膝下尤空,在外會友交際,難免不聽人說幾句打趣酸話。
要不是李成則突然有了奉太書院上學這一遭,孫氏是無論無何都不會答應這在她看來荒唐的要求。
誰讓李成則能去奉太書院,是顧青瓷的功勞呢。
家事解決,再把西瓜地的事同李保德交手,李成則就要去書院報道了。
他還不忘特特去了一趟訂做衣裳的繡莊,訂做了幾套利索適合運動的套服,當然並不是現代這種球衣。
還沒這麽出格的,李成則主要的目的隊服能多少能讓她們有些歸屬感凝聚力。
前朝有女兒家騎馬打獵穿的胡服,穿起來最是英姿颯爽精神百倍。胡服不比中原衣裳形式多樣且複雜,一般多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稍加改良就能用做蹴鞠的隊服。
聽完李成則的訴求後,店裏的繡娘師傅心裏有了底,接下了這單生意。
第61章
李成則頭天晚上已經收拾裝點打理好行李物品, 翌日卯時便起了床。
顧青瓷昨夜睡得晚, 這會兒就沒醒, 但李成則起身時, 她動了東,茫然睜了睜眼, 朦朧迷糊叫道:“相公……”
李成則輕輕拍了拍她的背, 順了兩下,低聲說:“沒事, 再睡會兒。”
顧青瓷的眼皮才又一下下闔上了。
李成則穿戴好衣裳出了房門, 元寶早已經起來候在外頭,給他打水洗漱。
他很少使喚顧青瓷的那幾個丫鬟。
另一個起了的還有馮如似,他從來李家起就沒貪睡過懶覺, 怕是因為知道李成則今日去上學, 竟是比平日還早起了半個時辰。
李成則到書房時,他已經乖乖在練字了。
因為半個月才能迴家一次, 所以李成則給他布置了課業, 又溫聲說馮自己迴來卻要檢查。
馮如似點頭應好, 神情認真。
總歸是個孩子, 因是李成則帶了他迴來, 心裏必是對李成則最為親密信賴,故而李成則也不因為他是個小孩就忽略不當一迴事。
去書院總不能帶個小孩, 就算充作書童那也太小了這, 便隻能留在家裏。
該說的話都交代後, 眼看時辰已不很早, 李成則這才上了馬車,馬車揚鞭唿走動,車輪嘎吱嘎吱作響,直往奉太書院而去。
——
顧青瓷睡到辰時當起,天色大亮,枕邊已是無人。
“怎麽不叫我一聲?”顧青瓷皺著眉自顧自咕噥。
玉珠正給顧青瓷係著腰帶,聞言道:“奶奶又說笑了,大爺哪次肯讓我們叫您,說是莫要擾了您的好覺,且昨兒個大爺一早先說了,說自己走得早不讓奶奶特特起身送,那邊老太太都扭不過呢,也隻能隨了大爺。”
顧青瓷眨眨眼,輕哼,“我說一句你就說了這許多句,越發伶牙俐齒了。”
“奶奶可別打趣了,叫外人聽見,還以為奴婢是個張狂沒規律的。”玉珠也不怕,笑著說道。
顧青瓷抬了抬下巴,道:“反正你們如今倒都替他說話了,這且還是我的陪嫁丫鬟呢,就都向著別人了。”
這話說得屋子幾個人全笑了。
顧青瓷中午去了東院吃飯,帶著馮如似一起,馮如似長的靈秀可愛,臉上還總是一本正經的模樣,孫氏上了年紀,正是想抱曾孫的時候,然眼下曾孫抱不到,故而看著好看的孩子就很托寄了幾分喜愛心思在他身上。
老太太抱馮如似在炕上坐著,細細問他,可睡好了吃好了之類的,在知道他會認字後更覺不得了,笑眯了眼睛道:“將來定是個有出息的小子,我記得以前,則兒似這般大的時候,也是如此,學館先生布置了功課,迴來他就先寫給我看。”提起李成則,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就止不住。
吃飯的時候,也是讓馮如似坐與自己身旁,見他長得瘦弱,時時讓人多吃一些。
顧青瓷偶爾沾一下筷子,不失禮不露想。
不及在自個屋子吃得暢快,但都被李成則教了這麽多次,總會坐著麵子功夫了。不再同和誰有仇一樣,見什麽都是冷嘲熱諷上去斥幾句。
一邊分心想帶著馮如似真來不錯,他聽話乖巧,還能讓老太太分點注意力去,不用自己去沒話找話哄人。
對比而言,白氏心裏就是完全高興不起來了。
先頭以為帶個小子迴來最多是當下人養,然這些天過去她才逐漸看出點明目,這哪是養個奴才,分明就是當少爺一樣養著。
八歲在白氏看來也不很小了,什麽雜事做不得,又不是什麽金貴命,父母雙亡,不定就是個形克兩親的命數,端的是膈應人。
再看馮如似現在身上穿的衣服腳下套的鞋子,都是嶄新麵料做成的好東西。
白氏覺得刺眼刺心,心道也不怕折了壽去。
然麵上丁點不敢表現出來的,更不敢說什麽。
一來馮如似是養在那邊院子裏的,沒花自己一分一厘,二來他是從河口村帶來,李成則已然作了保證,如果現在把人苛待了,傳出去像什麽樣子;要知道孫氏是最看中與那邊宗親的關係的,很不許鬧矛盾疏遠;三則馮如似很孫氏喜歡。
白氏越想心中越不得勁,如今李家的日子起來了,自己兒子也漸出息,可自己反倒沒有之前說話管用了。
她明白這是因為家裏娶進來一個高門媳,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說的正是這情形,一個家有兩個主事的女人會鬧得不安生,所以老太太就要彈壓著自己,怕自己給顧青瓷小鞋子穿。
白氏心裏猖狂地冷笑幾聲,因想而今機會算是來了,兒子出了門,大半月才能迴來一趟,老太太恐也不是真心喜歡那丫頭,總能找到機會的!
白氏心裏滿是惡毒心思顧青瓷是一概不知,吃好了後就帶著馮如似迴了西院。
李成則在家的時候每日是李成則小孩認字,索性目下顧青瓷無事,就領著他一起看書寫字。
先問他學到哪裏來了,然後翻開書,教他念一遍,念完再教他寫生字。
之後馮如似就在紙上一遍一遍的練習,這還是這兩日才養成的習慣。
之前李成則也是布置了字讓他寫,可是很快李成則發現馮如似不肯用紙,甚至他偷偷去問元寶能不能給他準備一些沙子。
原是打算默默自己弄,後來才發現這裏不比在鄉下田間,壓根難見沙子。
李成則哪裏還看不明白,這小孩兒分明是舍不得用紙,他看著紙筆的眼神都像是看一件極其珍貴的東西。
李成則告訴他隻管用,家中不缺這點紙,說了幾次,馮如似才慢慢答應了,隻不過每次寫字的時候都很認真,從不寫錯一個字。
顧青瓷見小孩自己認真便沒再管,歪在炕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周報。
呆在屋子裏晃眼就耗過去了大半日功夫,晚間玉珠進來點油燈,觀漏壺看了下時辰,然後就讓廚娘傳了飯上來。
到這會兒顧青瓷就有些不同了,她盯著窗外出神。
尋常晚食向來是李成則同她一起吃的。此刻對麵空無一人,她一人坐著,桌子上隻擺著一副碗筷。
顧青瓷沉眉許久,心情不很好。
還是張嬤嬤過來後,寬慰了她許久,又引了別的話來說,總算讓人肯用飯了。
一邊吃一邊道:“過幾日我打算約叔玥出去玩,京郊那邊賽馬場不知道還有沒有位置,你明日叫個人去問問,若是正空著的你就定下。對了,相公說他找了一位蹴鞠師傅,可有說哪日到?”
張嬤嬤迴道:“倒不能掐得很清楚,人是從關外請過來的,若路上不出意外,坐馬車過來就大約三四日能到,若是騎馬的話,最多兩日功夫能到。”
既然要蹴鞠那肯定要找個會事的師傅才行,然京城裏這幾年不流行蹴鞠,好的師傅難找。
於是李成則就去找錢九打聽,別小看那些走馬的生意人,正因為走南闖北去過許多地方,知曉的事情才多。
果然李成則一問,錢九就笑了,朗聲道:“這個我卻是知,京中人是不大玩蹴鞠了,但在關外那些地,莫說男子熱衷各類運動,就連女子蹴起鞠來亦是兇得很,誇一句巾幗不讓須眉不為過。除了蹴鞠還有賽馬打獵那些,關在人大多都是一把好手。”錢九做腳商這麽多年,自然對這些事知知詳盡。
李成則眼睛一亮,忙道:“可否詳細說說,說出來不怕錢大哥笑話,卻是內子近來喜歡上了蹴鞠,我不得空教她,故而想尋一位目目師傅來教授內子一二……”
錢九迴聽了道:“這有何難,我在那邊很認識幾個蹴鞠師傅,公子若信得過我,我這便能去信一封,替你請了人過來。”
錢九說的師傅就是專門教人蹴鞠賺錢謀生的職業人。
他們不講究旁的,隻要出得錢請,就會認真教你。
如此,李成則直直作揖感謝對方,好生將事情托給錢九,讓他務必將人請過來。
迴頭又和顧青瓷通了氣兒,讓到時候人來了安排在南房住下即可,日後怎麽玩師傅都會教。
顧青瓷還是有一次有這種經曆,這種別人看來不是什麽要緊正經事,但李成則都一點不會反對她,且條條框框都替她安排得妥妥貼貼,連專業的師傅都請了來。
可謂十足寵溺妻子,京中再少這樣的兒郎。
卻也因此顧青瓷的興致全被提了起來。
兩日後,一位身穿利落胡服式樣衣裳,小麥色皮膚,長相寡淡的女人,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李家門口。
可是,顧青瓷心裏就是難受。
李成則太了解顧青瓷了,幾乎能把她的想法猜個七七八八。
這個時候就隻能安慰,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同別人對比,先說自己離得近,就在京城中,每月又有假,想見也就見了。再看有些人,男子不遠萬裏出門求學,與家中妻兒父母相距萬裏,一年到頭都見不上一麵,那才叫可憐。
如此說了幾個例子,顧青瓷可算好多了,慢慢平複下來。
當真是萬事隻怕與人比對。
比著就知道自己的好了。
想通了後,顧青瓷這才有心思問了,“相公你說的是奉太書院?”
奉太書院的名氣名聲顧青瓷不可能不知道,就因為知道才覺得不可思議。
李成則一沒名二沒才三沒家世,如今還進了奉太書院,可不是叫人不敢相信。
李成則聞言挑了挑眉,道:“膽子大了,敢打趣你相公了?”
顧青瓷做了個鬼臉。
鬧一鬧總算揭過了這茬兒。
孫氏白氏那裏自是透過李保德知道孫子兒子要去奉太書院上學。
雖也舍不得,但更多的還是高興。
又都被說了是因為顧青瓷和侯府他才能去奉太書院,孫氏再見顧青瓷的時候就更加慈眉善目了。
她現在也不多要求顧青瓷,隻要她心裏是向著孫子,一切都好說。
更別說顧青瓷現在也越發懂事了。
李成則私下跟老太太提過,顧青瓷年紀還小身子骨沒張開,孩子的是且先不著急,再者他如今的精力很要放在讀書上麵,旁的一眾事情多了反而惹他分心,最後別適得其反了。
在孫氏這裏,向來日別人十句百句都抵不上李成則一句。
雖然她心底是萬分想抱曾孫子,可李成則都開口了,她隻能暫時應下,不過卻有個底線。
孫氏虎著臉道:“你既說孫媳婦年紀小,最多再許你一年的功夫,十六歲卻算不得小了,多少人這個年紀早當了娘,可沒你這樣講究的。”
其實孫氏更多的是心疼李成則,不比顧青瓷年紀還小,李成則今年已經二十有一,同他這樣大的,許多人的孩子都會跑會跳了,他卻膝下尤空,在外會友交際,難免不聽人說幾句打趣酸話。
要不是李成則突然有了奉太書院上學這一遭,孫氏是無論無何都不會答應這在她看來荒唐的要求。
誰讓李成則能去奉太書院,是顧青瓷的功勞呢。
家事解決,再把西瓜地的事同李保德交手,李成則就要去書院報道了。
他還不忘特特去了一趟訂做衣裳的繡莊,訂做了幾套利索適合運動的套服,當然並不是現代這種球衣。
還沒這麽出格的,李成則主要的目的隊服能多少能讓她們有些歸屬感凝聚力。
前朝有女兒家騎馬打獵穿的胡服,穿起來最是英姿颯爽精神百倍。胡服不比中原衣裳形式多樣且複雜,一般多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稍加改良就能用做蹴鞠的隊服。
聽完李成則的訴求後,店裏的繡娘師傅心裏有了底,接下了這單生意。
第61章
李成則頭天晚上已經收拾裝點打理好行李物品, 翌日卯時便起了床。
顧青瓷昨夜睡得晚, 這會兒就沒醒, 但李成則起身時, 她動了東,茫然睜了睜眼, 朦朧迷糊叫道:“相公……”
李成則輕輕拍了拍她的背, 順了兩下,低聲說:“沒事, 再睡會兒。”
顧青瓷的眼皮才又一下下闔上了。
李成則穿戴好衣裳出了房門, 元寶早已經起來候在外頭,給他打水洗漱。
他很少使喚顧青瓷的那幾個丫鬟。
另一個起了的還有馮如似,他從來李家起就沒貪睡過懶覺, 怕是因為知道李成則今日去上學, 竟是比平日還早起了半個時辰。
李成則到書房時,他已經乖乖在練字了。
因為半個月才能迴家一次, 所以李成則給他布置了課業, 又溫聲說馮自己迴來卻要檢查。
馮如似點頭應好, 神情認真。
總歸是個孩子, 因是李成則帶了他迴來, 心裏必是對李成則最為親密信賴,故而李成則也不因為他是個小孩就忽略不當一迴事。
去書院總不能帶個小孩, 就算充作書童那也太小了這, 便隻能留在家裏。
該說的話都交代後, 眼看時辰已不很早, 李成則這才上了馬車,馬車揚鞭唿走動,車輪嘎吱嘎吱作響,直往奉太書院而去。
——
顧青瓷睡到辰時當起,天色大亮,枕邊已是無人。
“怎麽不叫我一聲?”顧青瓷皺著眉自顧自咕噥。
玉珠正給顧青瓷係著腰帶,聞言道:“奶奶又說笑了,大爺哪次肯讓我們叫您,說是莫要擾了您的好覺,且昨兒個大爺一早先說了,說自己走得早不讓奶奶特特起身送,那邊老太太都扭不過呢,也隻能隨了大爺。”
顧青瓷眨眨眼,輕哼,“我說一句你就說了這許多句,越發伶牙俐齒了。”
“奶奶可別打趣了,叫外人聽見,還以為奴婢是個張狂沒規律的。”玉珠也不怕,笑著說道。
顧青瓷抬了抬下巴,道:“反正你們如今倒都替他說話了,這且還是我的陪嫁丫鬟呢,就都向著別人了。”
這話說得屋子幾個人全笑了。
顧青瓷中午去了東院吃飯,帶著馮如似一起,馮如似長的靈秀可愛,臉上還總是一本正經的模樣,孫氏上了年紀,正是想抱曾孫的時候,然眼下曾孫抱不到,故而看著好看的孩子就很托寄了幾分喜愛心思在他身上。
老太太抱馮如似在炕上坐著,細細問他,可睡好了吃好了之類的,在知道他會認字後更覺不得了,笑眯了眼睛道:“將來定是個有出息的小子,我記得以前,則兒似這般大的時候,也是如此,學館先生布置了功課,迴來他就先寫給我看。”提起李成則,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就止不住。
吃飯的時候,也是讓馮如似坐與自己身旁,見他長得瘦弱,時時讓人多吃一些。
顧青瓷偶爾沾一下筷子,不失禮不露想。
不及在自個屋子吃得暢快,但都被李成則教了這麽多次,總會坐著麵子功夫了。不再同和誰有仇一樣,見什麽都是冷嘲熱諷上去斥幾句。
一邊分心想帶著馮如似真來不錯,他聽話乖巧,還能讓老太太分點注意力去,不用自己去沒話找話哄人。
對比而言,白氏心裏就是完全高興不起來了。
先頭以為帶個小子迴來最多是當下人養,然這些天過去她才逐漸看出點明目,這哪是養個奴才,分明就是當少爺一樣養著。
八歲在白氏看來也不很小了,什麽雜事做不得,又不是什麽金貴命,父母雙亡,不定就是個形克兩親的命數,端的是膈應人。
再看馮如似現在身上穿的衣服腳下套的鞋子,都是嶄新麵料做成的好東西。
白氏覺得刺眼刺心,心道也不怕折了壽去。
然麵上丁點不敢表現出來的,更不敢說什麽。
一來馮如似是養在那邊院子裏的,沒花自己一分一厘,二來他是從河口村帶來,李成則已然作了保證,如果現在把人苛待了,傳出去像什麽樣子;要知道孫氏是最看中與那邊宗親的關係的,很不許鬧矛盾疏遠;三則馮如似很孫氏喜歡。
白氏越想心中越不得勁,如今李家的日子起來了,自己兒子也漸出息,可自己反倒沒有之前說話管用了。
她明白這是因為家裏娶進來一個高門媳,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說的正是這情形,一個家有兩個主事的女人會鬧得不安生,所以老太太就要彈壓著自己,怕自己給顧青瓷小鞋子穿。
白氏心裏猖狂地冷笑幾聲,因想而今機會算是來了,兒子出了門,大半月才能迴來一趟,老太太恐也不是真心喜歡那丫頭,總能找到機會的!
白氏心裏滿是惡毒心思顧青瓷是一概不知,吃好了後就帶著馮如似迴了西院。
李成則在家的時候每日是李成則小孩認字,索性目下顧青瓷無事,就領著他一起看書寫字。
先問他學到哪裏來了,然後翻開書,教他念一遍,念完再教他寫生字。
之後馮如似就在紙上一遍一遍的練習,這還是這兩日才養成的習慣。
之前李成則也是布置了字讓他寫,可是很快李成則發現馮如似不肯用紙,甚至他偷偷去問元寶能不能給他準備一些沙子。
原是打算默默自己弄,後來才發現這裏不比在鄉下田間,壓根難見沙子。
李成則哪裏還看不明白,這小孩兒分明是舍不得用紙,他看著紙筆的眼神都像是看一件極其珍貴的東西。
李成則告訴他隻管用,家中不缺這點紙,說了幾次,馮如似才慢慢答應了,隻不過每次寫字的時候都很認真,從不寫錯一個字。
顧青瓷見小孩自己認真便沒再管,歪在炕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周報。
呆在屋子裏晃眼就耗過去了大半日功夫,晚間玉珠進來點油燈,觀漏壺看了下時辰,然後就讓廚娘傳了飯上來。
到這會兒顧青瓷就有些不同了,她盯著窗外出神。
尋常晚食向來是李成則同她一起吃的。此刻對麵空無一人,她一人坐著,桌子上隻擺著一副碗筷。
顧青瓷沉眉許久,心情不很好。
還是張嬤嬤過來後,寬慰了她許久,又引了別的話來說,總算讓人肯用飯了。
一邊吃一邊道:“過幾日我打算約叔玥出去玩,京郊那邊賽馬場不知道還有沒有位置,你明日叫個人去問問,若是正空著的你就定下。對了,相公說他找了一位蹴鞠師傅,可有說哪日到?”
張嬤嬤迴道:“倒不能掐得很清楚,人是從關外請過來的,若路上不出意外,坐馬車過來就大約三四日能到,若是騎馬的話,最多兩日功夫能到。”
既然要蹴鞠那肯定要找個會事的師傅才行,然京城裏這幾年不流行蹴鞠,好的師傅難找。
於是李成則就去找錢九打聽,別小看那些走馬的生意人,正因為走南闖北去過許多地方,知曉的事情才多。
果然李成則一問,錢九就笑了,朗聲道:“這個我卻是知,京中人是不大玩蹴鞠了,但在關外那些地,莫說男子熱衷各類運動,就連女子蹴起鞠來亦是兇得很,誇一句巾幗不讓須眉不為過。除了蹴鞠還有賽馬打獵那些,關在人大多都是一把好手。”錢九做腳商這麽多年,自然對這些事知知詳盡。
李成則眼睛一亮,忙道:“可否詳細說說,說出來不怕錢大哥笑話,卻是內子近來喜歡上了蹴鞠,我不得空教她,故而想尋一位目目師傅來教授內子一二……”
錢九迴聽了道:“這有何難,我在那邊很認識幾個蹴鞠師傅,公子若信得過我,我這便能去信一封,替你請了人過來。”
錢九說的師傅就是專門教人蹴鞠賺錢謀生的職業人。
他們不講究旁的,隻要出得錢請,就會認真教你。
如此,李成則直直作揖感謝對方,好生將事情托給錢九,讓他務必將人請過來。
迴頭又和顧青瓷通了氣兒,讓到時候人來了安排在南房住下即可,日後怎麽玩師傅都會教。
顧青瓷還是有一次有這種經曆,這種別人看來不是什麽要緊正經事,但李成則都一點不會反對她,且條條框框都替她安排得妥妥貼貼,連專業的師傅都請了來。
可謂十足寵溺妻子,京中再少這樣的兒郎。
卻也因此顧青瓷的興致全被提了起來。
兩日後,一位身穿利落胡服式樣衣裳,小麥色皮膚,長相寡淡的女人,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李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