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穀一一難免對劉父生出親近之感, 甚至對他有幾分上輩子對古父沒有的孺慕之情。
人心易變, 歲月無情。
穀一一以為這句話隻適用在男女感情上,如今親身經曆才知道,但凡感情都逃不過這一句。
感情的雙方, 如果隨著時間的流逝,情感朝同一個方向轉變,那兩人能越走越近,最後心意相通。
相反,若是感情雙方,朝的是背道而馳的方向轉變,那兩人隻會越走越遠,最後麵目全非,成為滄海桑田。
他對劉父的感覺,不說麵目全非,滄海桑田,卻絕對早就疏遠。
她不再對劉父有親近之感,更不用說孺慕之情。
不知什麽時候,她期待能跟劉父和諧相處的念頭,就被‘互不打擾,各自安好’的念頭取代。
再怎麽說都是她來這個世界後,曾經給過她溫暖的人,穀一一不想跟他鬧得跟劉母那樣難看。
她以為遠離農場,她這點最基本的追求就能達到,可那天穆小芬的分析,這些天李氏吳氏打電話迴農場聽到的隻言片語,讓她知道哪怕是簡單的要求,怕也是奢望。
她有預感,劉父的到來,絕對不單純隻為喝滿月酒這麽簡單。
當天晚上她把這事跟劉辰燁說了,“我是真的不願意跟他鬧到,像劉母那樣的地步。”
為了寶貝兒子劉辰煜的晉升,劉母曾經賣過他們兩夫妻的好,可惜後來劉辰煜還是沒能按照她期望的晉升,再有隨著李婷的崛起,劉辰煜漸漸跟劉母鬧了矛盾,使得失望的劉母,漸漸懶得管他的事。
自然的,劉母也就沒怎麽再出現在他們兩夫妻麵前。
他們現在跟劉母的關係,就頗有些‘互不打擾,各自安好’的狀態。
倘若能彼此維持這樣的狀態,穀一一不介意在物質上多‘孝敬’她一些。
要說對劉父的了解,劉辰燁絕對比穀一一全麵。
劉家往上數幾代,略有些家底,往上幾代開始劉家的當家人就有壯大家族的想法,家族要壯大首先得子孫多,人多才能勢眾,才有談壯大家族的資本。
不然,你子孫凋零,一大家子就那麽三五個人,何談壯大家族。
正是這個原因,作為大家長的劉父,尤其重視香火繼承的事,當年不管他如何不願意,劉父都堅持把他過繼出去。
所以如果劉辰煜死活不願意跟李婷離婚,膝下就現有的兩女,劉父一定會幫劉辰煜張羅繼承香火的兒子的事情。
沒勉強劉辰鋒兩兄弟膝下六個孫子過繼,一方麵這六個孩子都已懂事,他如果用強製性手段,十幾二十年後難保再出現一個他這樣的情況;另一方麵是他不想跟劉辰鋒兩兄弟鬧得太難看,畢竟他將來還指望這兩兄弟養老送終。
劉辰鋒兩兄弟身上顧忌的事,劉父卻不會在他身上顧忌,因為他的兒子剛出生,因為他跟劉父本來就因為當年過繼的事有隔閡。
這些年劉父不是沒嚐試著修複父子關係,可惜他的心早就硬了。
他可以拿錢養劉父劉母,卻不會跟劉辰鋒他們一樣,親近他們。
既然注定如何都跟他親近不了,劉父就不會顧忌提出要把他的兒子過繼給劉辰煜的事,會影響到他跟劉辰燁的關係。
這些話他不想說給穀一一聽,他隻是感慨道,“其實我挺希望自己真的是二叔的兒子的。”
他們三兄弟打小在老家長大,跟劉二叔相處的日子,還不比跟劉父相處的日子少,等後麵劉父退下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時,他就被過繼出去,哪怕還生活在一起,因為過繼一事的隔閡,他也沒辦法跟劉父親近起來。
“他們都以為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但在老家我是看過被過繼的人,知道雖然說被過繼後還一樣,但其實關係已經變了,壓根不可能完全一樣。他們不管不顧把我過繼出去,讓我感覺自己被他們拋棄,所以哪怕我繼續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卻始終格格不入,再跟他們親近不了。”
所以當他到了可以當兵的年紀,他就毫不留念地離家去了部隊,這一去就是八年沒有迴來。三年多前那次,要不是心裏記掛在他心裏留了影子的原主,他還是不會迴來。
“迴來這些年我不是沒看出他想跟我修複關係,可我對他仍然是尊敬有,親近沒有。因為我很清楚,一個能放棄我一次的父親,哪天需要他還會放棄我一次。畢竟,他跟我本就有隔閡,再傷一次總比再上一個跟他有感情的兒子來得強。”
就是心裏太清楚,他才不給自己有第二次被傷到的機會。
事實證明,他的未雨綢繆的正確的。
劉父果然有再從他這裏談過繼一事的想法。
“在外人看來,他曾經把我過繼給二叔當兒子,繼承他的香火。如今他有一個兒子沒繼承香火的人,從我這個二叔的兒子膝下要走一個兒子給他兒子繼承香火,很公平。”
畢竟,世人講究一報還一報!!!
“要說我有什麽恨的事,那絕對是掛著二叔兒子身份的名頭,卻實打實是他的兒子。倘若我原本就是二叔的兒子,對我一個隔房的侄子,他壓根沒資格要求我做什麽。可因為我實實在在是他兒子的緣故,他提出讓我的兒子過繼,在很多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有這樣見不得他日子好過的親生父親,劉辰燁更寧願當個無父無母的孤兒。
劉辰燁很明白穀一一那種,與其隻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父母,不如當個孤兒來得好的心思。
可惜現實不會因為你不想要這樣的親生父母,他們就會從你生命中消失的。
“留在濟南的好處,是兩位嫂嫂和幾位侄子得空的時候,能幫上咱們,不好的地方就是,像他這樣上門找麻煩的,咱們阻止不了。”
“香火繼承真有這麽重要?”
上輩子作為獨二代的她,很明顯她姥爺姥姥的香火到她媽這一代就斷了,她從來也沒見過姥爺姥姥為此不痛快過。
“劉小四自己都沒在意這事了,我實在不明白他為什麽要在前麵替他衝鋒陷陣的?”
雖然劉辰燁早就被過繼出去,但這麽些年下來對二老的‘孝敬’,劉辰燁絕對做得不比劉辰煜少。而且很明顯,劉辰燁的前途,可比劉辰煜敞亮多了。
為一個前途不明朗的兒子,跟前途一片光明的兒子交惡。
在穀一一看來,那完全是不劃算的買賣。
“對他的做法,我隻能用一句:父母的偏疼,果然沒道理可講。”
劉辰燁深以為意,“要說他有哪點比劉母強,那就是他懂得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他不會不顧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就提過繼的事。我們可以不擔心七七他們三的滿月宴,被他給糟蹋了。”
“從滿月宴來說,他的確不鬧比較好,可從長遠來看,不鬧還不如劉母的鬧。”
當初劉母鬧的事情不說是多嚴重的錯誤,但因為她的無理取鬧,不多的錯誤看在別人眼裏也成了十分的錯誤,輿論一邊倒的攻訐她,劉父卻贏取了好名聲。
劉父如果跟劉母一樣,不顧場合,一個不痛快就跟劉母一樣嚷嚷著,隻要他們處理得當,輿論就會站在他們這邊。可劉父好聲好氣的跟他們講道理,說仁義,隻要過繼沒成,他們兩夫妻就有可能被攻擊。
雖然有說不合適,但這讓穀一一想到了一句話:會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都不叫。
不是她愛將人往壞處想,實在是偏了心的人,你不能不多想,“小芬說的不錯,咱們得把帶孩子的事情先解決,不然到時候他用這麽多個孩子咱們有照顧不好,過繼一個給劉小四,既能解決咱們養不過孩子的問題,又能解決劉小四香火繼承的問題,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咱們非得嘔死不可。”
“我正想跟你說這個問題。”
自打孩子出生後,他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警衛員陳澤知道後,詢問過他,如果她媳婦來隨軍,能不能給解決住的問題,可以的話,他可以跟媳婦商量隨軍的事,然後讓媳婦幫忙照顧三個孩子。
警衛員的級別不夠,媳婦還不能隨軍,陳澤跟妻子才新婚不久,就兩地分居長期不在一起。先前他就想過,要不要讓媳婦來濟南,自己在軍區附近租個地方住,妻子說她來濟南沒辦法找到活計幹,還要浪費錢租個房子不劃算,沒答應來。
如今聽說住宿的問題能解決,當即表示沒問題,今年陳澤會迴老家跟父母和妻子一起過年,過完年他妻子就跟著一起過來。
*
劉顥坤六兄弟都是第一次來濟南,第一次到大城市,對這六個懂事的侄子,劉辰燁頗為喜歡,他自己沒時間帶幾個孩子出去玩,就吩咐警衛員帶他們出去轉。
長這麽大隻到過友鄰鄉的幾個孩子,原先以為友鄰鄉就很不錯了,到濟南後才知道差別。
這裏的路不像農場和友鄰鄉那樣,都是土路,一下雨到處都是積水,到處一片泥濘。這裏的路都是柏油路,再下雨都不會積水不會泥濘,還很平坐在車上很穩。
這裏的房子不是農場那樣牆壁都斑駁的土胚平房,而是磚瓦結構的房屋,最高的有五層樓那麽高,跟龐然大物一樣,屹立在那不倒。
這裏有各式各樣的車,不像農場除了班車,就偶爾得以一見的軍車,再不就是自行車。
這裏還有景色優美的公園,還有氣派的電影院……
幾個初次到大城市的孩子,就跟劉姥姥初次進大觀園一樣,眼睛看都看不過,直看得他們眼花繚亂的,即便如此眼睛卻還是舍不得停下來歇一歇。
“這次迴去我一定要告訴那些,說墾利縣多好多少的人,濟南可比墾利縣可好多了。”
“濟南市是省城,自然有很多地方是墾利縣比不上的。”
“咱們先跟陳叔叔熟悉一下路,等迴頭得空咱們自個兒出來玩。”
“……”
幾兄弟邊看邊商量,全程興致都非常高。
李氏雖然跟著來濟南有將近兩個月了,但隻在周邊玩過,吳氏來的當天晚上穀一一就發動了,連周邊都還沒來得及去看,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於是,幾個孩子就把所看的東西,跟李氏和吳氏說了一遍,直聽著兩位母親連連說大城市就是派頭。
整個濟南市很大,一天時間不可能都逛完,警衛員的陳澤雖然不似劉辰燁忙,但也不可能天天陪他們瞎逛,況且六兄弟還要在這裏待一段時間,並不著急一下逛完。
兩兄弟到的第三天,六兄弟就各自忙開了去,劉顥坤和劉顥陽兩兄弟負責幫忙張羅三胞胎的滿月宴,劉顥安得到劉辰燁的首肯後,跟著去教練場訓練,劉顥軒則自己跑去附近的木材廠和皮鞋廠轉悠,盤算著怎麽幫農場的人帶東西掙點跑路費(辛苦費),最小的兩個劉顥羽和劉顥斌,則留在家裏幫忙照看六六以及幫忙打點下手。
三胞胎還小,姑且不說,單就一個六六家裏就夠熱鬧了,這一下子又多了這麽多個哥哥,更是熱鬧得不行。
原先六六除了逗逗弟弟妹妹小,就是跟在李氏身後,哥哥們來了之後,都弟弟妹妹的事倒是沒少做,但弟弟妹妹都是愛睡覺的人,一天醒著的時間不多,逗他們的時間壓根就不多,她更多的是跟在守在家裏的兩個哥哥身後,屁顛屁顛的玩鬧。
劉顥羽和劉顥斌原本是家裏最小的兩個孩子,向來隻有他們跟在哥哥們身後屁顛屁顛玩的份,哪裏有過被當成追逐的對象,跑在前麵的時候過?!
現在突然成了被追逐的對象,兩兄弟高興壞了,除了吃飯就是領著六六在客廳裏、院子裏瘋玩瘋鬧。
濟南一月份的氣溫在-5°~5°之間徘徊,非常冷的天氣,三個孩子硬是鬧得不用穿大衣,都能滿頭大汗的,直看得李氏兩人恨不得把兩個翻過年就七歲的哥哥抓起來打。
都說了大冷天的,一個出汗沒來得及換衣服,或者把頭發擦幹,就可能讓孩子生病,這兩個臭小子偏帶著六六這樣瘋玩,簡直欠打。
正被吳氏抓著擦汗濕的頭發的六六,見兩位哥哥被伯父批評,很是仗義地說道,“是六六纏著兩位哥哥陪我玩的,伯母不要罵哥哥們。”
“伯母就擔心你個小姑娘家家的,抵抗能力還沒兩個哥哥好,迴頭感冒了難受。”
“六六壯得跟頭牛一樣,不會這麽容易生病的。”
穀一一懷六六的時候,養胎養得好,小姑娘出生後又是喝母乳長大的,身子骨的確很不錯,鮮少感冒發燒什麽的。
“話是這樣說,但這種天氣,還是多注意些的好,不然生病了,不僅爸爸媽媽心疼,伯母也心疼。”
一邊站著乖乖挨批評的劉顥羽兩人,也跟著說他們也會心疼。
六七歲的孩子正是人嫌狗憎的年紀,劉顥羽兩兄弟在農場就沒少瘋玩,來了這裏後有更廣闊的空間讓兩兄弟玩,還能享受大哥大的感覺,自然比農場更加變本加厲地瘋玩。
“為了不讓爸爸媽媽,還有伯母心疼,六六也不會讓自己生病。”
小姑娘的赤誠之語,隻聽著人窩心,“好好好,咱們六六不生病,不然伯母心疼。”
可生病的事不是你說不生病,就能不生病的。
當天吃過晚飯,小姑娘就發起了高燒,給喂了穆小芬專門給開的退燒藥後,體溫倒是退下去了,可當藥效過後,體溫又竄地往上升。
瞧見被燒得臉頰紅通通的小姑娘,要不是有穀一一和劉辰燁勸說,李氏吳氏很想直接抓住陪著六六瘋狂的兒子,狠狠揍上一頓。
“都說了你們年紀大,抵抗力好,瘋玩瘋鬧沒關係,六六還小最怕冷熱交替,你們偏不聽,害得妹妹生病難受了吧?!”
六六的體質雖然比平常孩子好,但也不是沒生病過,孩子生病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隻是流汗沒擦幹這麽個簡單的因素,穀一一完全不覺得六六生病是劉顥羽兩兄弟的責任,“六六這麽大的孩子,感冒發燒什麽的很正常,嫂子別怪顥羽他們,不然往後他們哪敢跟六六玩。”
固然不願意孩子生病受苦,但無論是誰生病的事都避免不了,她可不希望因為孩子一次生病,今後就被當病秧子一樣,沒人願意跟她玩耍,那可就不好了。
都養過孩子,李氏兩人哪裏不知道,孩子生病有很多原因,可瞧見小姑娘燒得紅通通的樣子,完全沒了平日的精氣神,他們就是忍不住心疼,“六六現在還小,還不懂事,你們兩是當哥哥的,大人叫你們不要做的事,就是不能做,你們得看著點還不懂事的六六,而不是帶頭帶著還分辨不出對錯的六六,一起瘋玩。”
白天活潑得跟一隻兔子的妹妹,因為發燒瞧著蔫嗒嗒的,兩兄弟心裏滿是愧疚,“以後你們說不能讓六六做的事,我們一定看住她,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見兩孩子滿臉愧疚的樣子,穀一一再次說道,“不說你們不懂,就是嬸嬸剛開始也不懂怎麽照顧六六,因為不懂照顧,也讓六六無端生了幾次病,誰都不是生來就會做事情,第一次不懂怎麽做做錯了沒關係,今後改過就是。”
人心易變, 歲月無情。
穀一一以為這句話隻適用在男女感情上,如今親身經曆才知道,但凡感情都逃不過這一句。
感情的雙方, 如果隨著時間的流逝,情感朝同一個方向轉變,那兩人能越走越近,最後心意相通。
相反,若是感情雙方,朝的是背道而馳的方向轉變,那兩人隻會越走越遠,最後麵目全非,成為滄海桑田。
他對劉父的感覺,不說麵目全非,滄海桑田,卻絕對早就疏遠。
她不再對劉父有親近之感,更不用說孺慕之情。
不知什麽時候,她期待能跟劉父和諧相處的念頭,就被‘互不打擾,各自安好’的念頭取代。
再怎麽說都是她來這個世界後,曾經給過她溫暖的人,穀一一不想跟他鬧得跟劉母那樣難看。
她以為遠離農場,她這點最基本的追求就能達到,可那天穆小芬的分析,這些天李氏吳氏打電話迴農場聽到的隻言片語,讓她知道哪怕是簡單的要求,怕也是奢望。
她有預感,劉父的到來,絕對不單純隻為喝滿月酒這麽簡單。
當天晚上她把這事跟劉辰燁說了,“我是真的不願意跟他鬧到,像劉母那樣的地步。”
為了寶貝兒子劉辰煜的晉升,劉母曾經賣過他們兩夫妻的好,可惜後來劉辰煜還是沒能按照她期望的晉升,再有隨著李婷的崛起,劉辰煜漸漸跟劉母鬧了矛盾,使得失望的劉母,漸漸懶得管他的事。
自然的,劉母也就沒怎麽再出現在他們兩夫妻麵前。
他們現在跟劉母的關係,就頗有些‘互不打擾,各自安好’的狀態。
倘若能彼此維持這樣的狀態,穀一一不介意在物質上多‘孝敬’她一些。
要說對劉父的了解,劉辰燁絕對比穀一一全麵。
劉家往上數幾代,略有些家底,往上幾代開始劉家的當家人就有壯大家族的想法,家族要壯大首先得子孫多,人多才能勢眾,才有談壯大家族的資本。
不然,你子孫凋零,一大家子就那麽三五個人,何談壯大家族。
正是這個原因,作為大家長的劉父,尤其重視香火繼承的事,當年不管他如何不願意,劉父都堅持把他過繼出去。
所以如果劉辰煜死活不願意跟李婷離婚,膝下就現有的兩女,劉父一定會幫劉辰煜張羅繼承香火的兒子的事情。
沒勉強劉辰鋒兩兄弟膝下六個孫子過繼,一方麵這六個孩子都已懂事,他如果用強製性手段,十幾二十年後難保再出現一個他這樣的情況;另一方麵是他不想跟劉辰鋒兩兄弟鬧得太難看,畢竟他將來還指望這兩兄弟養老送終。
劉辰鋒兩兄弟身上顧忌的事,劉父卻不會在他身上顧忌,因為他的兒子剛出生,因為他跟劉父本來就因為當年過繼的事有隔閡。
這些年劉父不是沒嚐試著修複父子關係,可惜他的心早就硬了。
他可以拿錢養劉父劉母,卻不會跟劉辰鋒他們一樣,親近他們。
既然注定如何都跟他親近不了,劉父就不會顧忌提出要把他的兒子過繼給劉辰煜的事,會影響到他跟劉辰燁的關係。
這些話他不想說給穀一一聽,他隻是感慨道,“其實我挺希望自己真的是二叔的兒子的。”
他們三兄弟打小在老家長大,跟劉二叔相處的日子,還不比跟劉父相處的日子少,等後麵劉父退下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時,他就被過繼出去,哪怕還生活在一起,因為過繼一事的隔閡,他也沒辦法跟劉父親近起來。
“他們都以為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但在老家我是看過被過繼的人,知道雖然說被過繼後還一樣,但其實關係已經變了,壓根不可能完全一樣。他們不管不顧把我過繼出去,讓我感覺自己被他們拋棄,所以哪怕我繼續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卻始終格格不入,再跟他們親近不了。”
所以當他到了可以當兵的年紀,他就毫不留念地離家去了部隊,這一去就是八年沒有迴來。三年多前那次,要不是心裏記掛在他心裏留了影子的原主,他還是不會迴來。
“迴來這些年我不是沒看出他想跟我修複關係,可我對他仍然是尊敬有,親近沒有。因為我很清楚,一個能放棄我一次的父親,哪天需要他還會放棄我一次。畢竟,他跟我本就有隔閡,再傷一次總比再上一個跟他有感情的兒子來得強。”
就是心裏太清楚,他才不給自己有第二次被傷到的機會。
事實證明,他的未雨綢繆的正確的。
劉父果然有再從他這裏談過繼一事的想法。
“在外人看來,他曾經把我過繼給二叔當兒子,繼承他的香火。如今他有一個兒子沒繼承香火的人,從我這個二叔的兒子膝下要走一個兒子給他兒子繼承香火,很公平。”
畢竟,世人講究一報還一報!!!
“要說我有什麽恨的事,那絕對是掛著二叔兒子身份的名頭,卻實打實是他的兒子。倘若我原本就是二叔的兒子,對我一個隔房的侄子,他壓根沒資格要求我做什麽。可因為我實實在在是他兒子的緣故,他提出讓我的兒子過繼,在很多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有這樣見不得他日子好過的親生父親,劉辰燁更寧願當個無父無母的孤兒。
劉辰燁很明白穀一一那種,與其隻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父母,不如當個孤兒來得好的心思。
可惜現實不會因為你不想要這樣的親生父母,他們就會從你生命中消失的。
“留在濟南的好處,是兩位嫂嫂和幾位侄子得空的時候,能幫上咱們,不好的地方就是,像他這樣上門找麻煩的,咱們阻止不了。”
“香火繼承真有這麽重要?”
上輩子作為獨二代的她,很明顯她姥爺姥姥的香火到她媽這一代就斷了,她從來也沒見過姥爺姥姥為此不痛快過。
“劉小四自己都沒在意這事了,我實在不明白他為什麽要在前麵替他衝鋒陷陣的?”
雖然劉辰燁早就被過繼出去,但這麽些年下來對二老的‘孝敬’,劉辰燁絕對做得不比劉辰煜少。而且很明顯,劉辰燁的前途,可比劉辰煜敞亮多了。
為一個前途不明朗的兒子,跟前途一片光明的兒子交惡。
在穀一一看來,那完全是不劃算的買賣。
“對他的做法,我隻能用一句:父母的偏疼,果然沒道理可講。”
劉辰燁深以為意,“要說他有哪點比劉母強,那就是他懂得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他不會不顧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就提過繼的事。我們可以不擔心七七他們三的滿月宴,被他給糟蹋了。”
“從滿月宴來說,他的確不鬧比較好,可從長遠來看,不鬧還不如劉母的鬧。”
當初劉母鬧的事情不說是多嚴重的錯誤,但因為她的無理取鬧,不多的錯誤看在別人眼裏也成了十分的錯誤,輿論一邊倒的攻訐她,劉父卻贏取了好名聲。
劉父如果跟劉母一樣,不顧場合,一個不痛快就跟劉母一樣嚷嚷著,隻要他們處理得當,輿論就會站在他們這邊。可劉父好聲好氣的跟他們講道理,說仁義,隻要過繼沒成,他們兩夫妻就有可能被攻擊。
雖然有說不合適,但這讓穀一一想到了一句話:會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都不叫。
不是她愛將人往壞處想,實在是偏了心的人,你不能不多想,“小芬說的不錯,咱們得把帶孩子的事情先解決,不然到時候他用這麽多個孩子咱們有照顧不好,過繼一個給劉小四,既能解決咱們養不過孩子的問題,又能解決劉小四香火繼承的問題,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咱們非得嘔死不可。”
“我正想跟你說這個問題。”
自打孩子出生後,他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警衛員陳澤知道後,詢問過他,如果她媳婦來隨軍,能不能給解決住的問題,可以的話,他可以跟媳婦商量隨軍的事,然後讓媳婦幫忙照顧三個孩子。
警衛員的級別不夠,媳婦還不能隨軍,陳澤跟妻子才新婚不久,就兩地分居長期不在一起。先前他就想過,要不要讓媳婦來濟南,自己在軍區附近租個地方住,妻子說她來濟南沒辦法找到活計幹,還要浪費錢租個房子不劃算,沒答應來。
如今聽說住宿的問題能解決,當即表示沒問題,今年陳澤會迴老家跟父母和妻子一起過年,過完年他妻子就跟著一起過來。
*
劉顥坤六兄弟都是第一次來濟南,第一次到大城市,對這六個懂事的侄子,劉辰燁頗為喜歡,他自己沒時間帶幾個孩子出去玩,就吩咐警衛員帶他們出去轉。
長這麽大隻到過友鄰鄉的幾個孩子,原先以為友鄰鄉就很不錯了,到濟南後才知道差別。
這裏的路不像農場和友鄰鄉那樣,都是土路,一下雨到處都是積水,到處一片泥濘。這裏的路都是柏油路,再下雨都不會積水不會泥濘,還很平坐在車上很穩。
這裏的房子不是農場那樣牆壁都斑駁的土胚平房,而是磚瓦結構的房屋,最高的有五層樓那麽高,跟龐然大物一樣,屹立在那不倒。
這裏有各式各樣的車,不像農場除了班車,就偶爾得以一見的軍車,再不就是自行車。
這裏還有景色優美的公園,還有氣派的電影院……
幾個初次到大城市的孩子,就跟劉姥姥初次進大觀園一樣,眼睛看都看不過,直看得他們眼花繚亂的,即便如此眼睛卻還是舍不得停下來歇一歇。
“這次迴去我一定要告訴那些,說墾利縣多好多少的人,濟南可比墾利縣可好多了。”
“濟南市是省城,自然有很多地方是墾利縣比不上的。”
“咱們先跟陳叔叔熟悉一下路,等迴頭得空咱們自個兒出來玩。”
“……”
幾兄弟邊看邊商量,全程興致都非常高。
李氏雖然跟著來濟南有將近兩個月了,但隻在周邊玩過,吳氏來的當天晚上穀一一就發動了,連周邊都還沒來得及去看,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於是,幾個孩子就把所看的東西,跟李氏和吳氏說了一遍,直聽著兩位母親連連說大城市就是派頭。
整個濟南市很大,一天時間不可能都逛完,警衛員的陳澤雖然不似劉辰燁忙,但也不可能天天陪他們瞎逛,況且六兄弟還要在這裏待一段時間,並不著急一下逛完。
兩兄弟到的第三天,六兄弟就各自忙開了去,劉顥坤和劉顥陽兩兄弟負責幫忙張羅三胞胎的滿月宴,劉顥安得到劉辰燁的首肯後,跟著去教練場訓練,劉顥軒則自己跑去附近的木材廠和皮鞋廠轉悠,盤算著怎麽幫農場的人帶東西掙點跑路費(辛苦費),最小的兩個劉顥羽和劉顥斌,則留在家裏幫忙照看六六以及幫忙打點下手。
三胞胎還小,姑且不說,單就一個六六家裏就夠熱鬧了,這一下子又多了這麽多個哥哥,更是熱鬧得不行。
原先六六除了逗逗弟弟妹妹小,就是跟在李氏身後,哥哥們來了之後,都弟弟妹妹的事倒是沒少做,但弟弟妹妹都是愛睡覺的人,一天醒著的時間不多,逗他們的時間壓根就不多,她更多的是跟在守在家裏的兩個哥哥身後,屁顛屁顛的玩鬧。
劉顥羽和劉顥斌原本是家裏最小的兩個孩子,向來隻有他們跟在哥哥們身後屁顛屁顛玩的份,哪裏有過被當成追逐的對象,跑在前麵的時候過?!
現在突然成了被追逐的對象,兩兄弟高興壞了,除了吃飯就是領著六六在客廳裏、院子裏瘋玩瘋鬧。
濟南一月份的氣溫在-5°~5°之間徘徊,非常冷的天氣,三個孩子硬是鬧得不用穿大衣,都能滿頭大汗的,直看得李氏兩人恨不得把兩個翻過年就七歲的哥哥抓起來打。
都說了大冷天的,一個出汗沒來得及換衣服,或者把頭發擦幹,就可能讓孩子生病,這兩個臭小子偏帶著六六這樣瘋玩,簡直欠打。
正被吳氏抓著擦汗濕的頭發的六六,見兩位哥哥被伯父批評,很是仗義地說道,“是六六纏著兩位哥哥陪我玩的,伯母不要罵哥哥們。”
“伯母就擔心你個小姑娘家家的,抵抗能力還沒兩個哥哥好,迴頭感冒了難受。”
“六六壯得跟頭牛一樣,不會這麽容易生病的。”
穀一一懷六六的時候,養胎養得好,小姑娘出生後又是喝母乳長大的,身子骨的確很不錯,鮮少感冒發燒什麽的。
“話是這樣說,但這種天氣,還是多注意些的好,不然生病了,不僅爸爸媽媽心疼,伯母也心疼。”
一邊站著乖乖挨批評的劉顥羽兩人,也跟著說他們也會心疼。
六七歲的孩子正是人嫌狗憎的年紀,劉顥羽兩兄弟在農場就沒少瘋玩,來了這裏後有更廣闊的空間讓兩兄弟玩,還能享受大哥大的感覺,自然比農場更加變本加厲地瘋玩。
“為了不讓爸爸媽媽,還有伯母心疼,六六也不會讓自己生病。”
小姑娘的赤誠之語,隻聽著人窩心,“好好好,咱們六六不生病,不然伯母心疼。”
可生病的事不是你說不生病,就能不生病的。
當天吃過晚飯,小姑娘就發起了高燒,給喂了穆小芬專門給開的退燒藥後,體溫倒是退下去了,可當藥效過後,體溫又竄地往上升。
瞧見被燒得臉頰紅通通的小姑娘,要不是有穀一一和劉辰燁勸說,李氏吳氏很想直接抓住陪著六六瘋狂的兒子,狠狠揍上一頓。
“都說了你們年紀大,抵抗力好,瘋玩瘋鬧沒關係,六六還小最怕冷熱交替,你們偏不聽,害得妹妹生病難受了吧?!”
六六的體質雖然比平常孩子好,但也不是沒生病過,孩子生病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隻是流汗沒擦幹這麽個簡單的因素,穀一一完全不覺得六六生病是劉顥羽兩兄弟的責任,“六六這麽大的孩子,感冒發燒什麽的很正常,嫂子別怪顥羽他們,不然往後他們哪敢跟六六玩。”
固然不願意孩子生病受苦,但無論是誰生病的事都避免不了,她可不希望因為孩子一次生病,今後就被當病秧子一樣,沒人願意跟她玩耍,那可就不好了。
都養過孩子,李氏兩人哪裏不知道,孩子生病有很多原因,可瞧見小姑娘燒得紅通通的樣子,完全沒了平日的精氣神,他們就是忍不住心疼,“六六現在還小,還不懂事,你們兩是當哥哥的,大人叫你們不要做的事,就是不能做,你們得看著點還不懂事的六六,而不是帶頭帶著還分辨不出對錯的六六,一起瘋玩。”
白天活潑得跟一隻兔子的妹妹,因為發燒瞧著蔫嗒嗒的,兩兄弟心裏滿是愧疚,“以後你們說不能讓六六做的事,我們一定看住她,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見兩孩子滿臉愧疚的樣子,穀一一再次說道,“不說你們不懂,就是嬸嬸剛開始也不懂怎麽照顧六六,因為不懂照顧,也讓六六無端生了幾次病,誰都不是生來就會做事情,第一次不懂怎麽做做錯了沒關係,今後改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