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姑娘:18476351 5瓶
謝謝姑娘的支持,麽麽!!
第48章
劉顥坤兄弟幾人的舊衣服, 李婷原先是看不上的。
在她看來所謂的穿舊衣服對孩子好, 不過是沒錢人家糊弄人的話,所以李氏兩人先前問她要不要舊衣服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就給拒絕。
在她看來, 她的兒子用的所有東西, 不僅都要新的,而且都要好的。
的確, 如果她生的是兒子,劉母先前準備的所有新衣服, 就是她兒子的了。
可惜她生了一個賠錢貨,劉母把先前新買的布料做成的衣服都收起來, 藏著等她生了兒子再給穿。
沒有舊衣服,新衣服又不給穿,她的女兒如今出身快三個月了, 還一件屬於她的衣服都沒有,每天不是用她的舊衣服裹著, 就是用劉辰煜的舊衣服裹。
哪怕她不待見這個女兒, 也覺得女兒寒磣。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她瞧不上的那些舊衣服, 就比她和劉辰煜的舊衣服好多了。
李婷不由打上了這些舊衣服的注意。
本想等二位嫂子這趟迴來,跟他們說一聲的。
結果就聽說, 他們一迴來就拎著一袋的衣服和雞蛋來了老三家,李婷於是迫不及待地找了過來。百家衣這個東西,上海那一帶不稀罕, 但山東這邊都有這個風俗。
她原先沒往這邊想,是被她女兒鬧得不行的鄰居看不過眼,才問她是不是沒給孩子穿過百家衣,孩子才會這麽不好帶。
她的確沒給穿過百家衣。
於是李婷將女兒的不好帶,歸咎於沒穿這件寓意健康的衣服有關。所以,一見到這件衣服,她就忍不住往孩子身上套,希望這孩子穿了以後能好帶一些。
隻是她沒想到劉顥軒會直接動手搶衣服。
沒錯!!
看她裝作沒聽到他說這衣服是要給穀一一肚子裏孩子穿的李婷,幹脆直接將拿在手上的衣服往劉招弟的身上套,劉顥軒眼疾手快去把衣服搶了過來。
搶完衣服,劉顥軒還不忘控訴地說道,“連我弟弟都懂,不問自取是為偷,小嬸嬸這麽大的人了,竟然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真不知道你爸媽是怎麽教的你。”
劉顥軒一張嘴像足了吳氏,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去年下元節第一次看到李婷的時候,他直接就問她是不是搶別人丈夫的壞女人。
時隔一年,劉顥軒再對她說的話,比去年那一句也不遑多讓。
李婷沒料到這一出,手上的衣服輕易就被搶走,還沒來得及開口教訓人,就被這孩子倒打一耙罵她沒教養。
李婷氣結,“二嫂,顥軒這樣頂撞長輩,你難道不應該教育他一番嗎?”
去年這臭小子罵她壞女人,今年罵她沒教養,她跟這小子一定是八字不合,才會碰麵就沒好事。
“顥軒還小正是有樣學樣的年紀,平日裏跟著我和他爸,他一直都是乖巧懂事不鬧騰的。你來之前他也是乖乖跟幾個哥哥和弟弟玩,是你一上門就動手搶東西,他學的你,我要教訓他,豈不應該先教訓你這個給他樹立了壞榜樣的長輩?”吳氏皮笑肉不笑地應道。
她就算要教育兒子,也不會當著這女人的麵教訓,況且她說的又沒錯。
要不是這女人自己過分了,她相信兒子不會說這樣的話。
李婷還指望百家衣能讓賠錢貨女兒好帶一點,沒想到這些人一個個的不配合,她不由跟這幾人講起了道理,“先不說距離一一肚子裏的孩子出生,還有七八月時間,這衣服她暫時用不上。就是她現在用得上了,從親疏遠近來說,這衣服也該給我這個正兒八經的弟媳,而不是給她一個隔房的弟媳,你們不覺得自己犯傻嗎?”
“真不知道你是哪來的臉說這話。”吳氏嗤笑。
“如果親弟弟、親弟媳都跟你和小四一樣的德性,我寧願去親近隔房的弟弟和弟媳,更何況三叔跟我家那位和大伯本來就是親兄弟,且一一對我和大嫂兩人有將近十年的幫襯,你覺得跟她比起來,你有什麽值得我們把親近你、遠離她的?”
李婷嫁給劉辰煜,間接給他和李氏兩家人,帶來了什麽樣的影響,不去深想不覺得什麽,一深想就會知道,要不是這個女人能鬧騰,他們一家和李氏一家不至於現在每次迴來都沒個落腳的地方,要額外花錢住招待所。
“就算是你親媽親爸,都不會容忍你瞧不起時,對他們嗤之以鼻,用得上時就在那論親緣遠近。跟我和大嫂在這裏論這個,你簡直比那跳梁小醜還搞笑。”
他們不願意跟李婷計較,不是對她沒想法,而是想著反正平日裏又不生活在一起,沒必要浪費精力跟這麽個一年處不上幾天的人計較。
可這人要是自己往她跟前找罵,吳氏分分鍾能罵得她顏麵無存。
“想當初我和大嫂問你要不要顥坤他們的舊衣服時,你那輕蔑的語氣,不說現在就是往後一輩子我跟大嫂都不會忘記。現在生出來的不是媽盼的大胖小子,沒衣服穿了,又厚著臉皮來要這些衣服。”
“我實話告訴你,哪怕一一不需要這些衣服,我寧願把這些衣服藏著喂白蟻,也不會把它們給你,聽明白了嗎?”
這些話聽了難受嗎?!
難受!
可比起難受,李婷更希望能得到這些衣服,兩位嫂嫂這裏說不通,她幹脆轉而問穀一一,“你跟三叔不缺錢,肯定想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所以這些衣服你用不上,對不對?”
“在我看來這些衣服就是最好的。”他們是不缺錢,可不代表就要花這種無意義的錢。
初生的孩子長得快,三五個月就要換衣服,穀一一真心覺得沒必要全部買新的衣服。
“這些衣服明明已經很舊,有些甚至還破了,怎麽比得上新做的?!”
李婷堅信穀一一這是惱她說的氣話,“你們有錢,有沒有這些衣服都沒差,就給你的小侄女兒穿吧?!你看看,她這都是三個月了,到現在還沒一件像樣的衣服穿。”
說著,李婷把懷裏的孩子往前伸了伸,讓穀一一幾人看清她懷裏的孩子。
被用軍綠色衣服包裹著的孩子,此刻正睡著,原先肥嘟嘟的小臉蛋,看著比剛出生那會兒瘦了很多,臉色也沒有剛出生時的粉嫩,而是黃黃的。
一般的小孩是剛出生的時候長成這樣子,養個兩三個月就白白胖胖的。
李婷這個閨女跟人正好相反,她是生出來的時候就有三個月大的孩子樣,如今將近三個月卻看著跟初生的嬰兒一樣,倒著生長。
眼前三人,兩個早已為人母,另一個即將為人母,心都比較柔軟。
大人再如何不是,瞧見這孩子這樣,心也軟了。
不過,吳氏剛才說把衣服喂白蟻,也不願意給李婷,這會兒李氏和穀一一兩人也不好說什麽,而是由著吳氏決定。
伸手掀了掀劉招弟外麵的舊軍裝,裏頭套著的是劉辰煜的工字舊背心,她象征性從袋子裏拿了四五件衣服出來,“反正我的不給,大嫂你給不給,看你自己。”
自己這個弟媳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
吳氏最小的兒子劉顥斌是兄弟六人年紀最小的,大部分衣服是從她那裏收拾出來的,她這樣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而已。
李氏幹脆把裝衣服的袋子拿到膝蓋上,把裏頭薄的夏天穿的拿出來,餘下的比較厚的就放袋子裏,然後把袋子遞給了李婷,“這裏頭的都是冬天的衣服,正好這個時候可以穿。另外這些夏天穿的,到明年招弟也不能穿了,就給一一。”
對李婷兩夫妻,李氏當真是沒什麽好感,但孩子是無辜的,瞧見她這樣,李氏終究又多說了幾句,“孩子既然已經生出來,就好好照顧,別越顧越不像樣子。”
李氏這樣一說,李婷趁機又抱怨了一通,自己的日子是如何如何不好過。
“現在的日子是你自己選的,你越是這樣瞧不上現在的生活,越是叫人看笑話。不想自己活得跟個笑話,就好好把日子過好,別盡是折騰。”
哪怕她們在分場,這兩夫妻鬧出來的笑話,他們也有所耳聞。
再是不喜這位,李氏也盼著她好,免得他們這些當兄弟當妯娌的,也叫人看笑話。
“我聽說你在會計方麵相當有天賦,指不定哪一天就有被派去學習的機會。一般而言,這樣的機會除了看專業技能,還要看這人為人處世的能力。你的專業技能想來沒問題,但為人處世的能力並不是很出彩。”
“我想真有這樣的機會,你一定不願意因為為人處世不行,被人刷下來。”
不知道是李氏最後的話起作用,還是討要衣服的目的達成,李氏的話說完,李婷就提出告辭。
李氏不愧是當大嫂的,哪怕心裏對李婷這人十分不喜,也沒狹隘地跟她計較,而是拋出了一個頗有誘惑力的事,希望李婷能有所收斂,別再整天這樣做了。
“也就大嫂你有這個肚量,擱我隻要她不惹我就好,還為她想,門都沒有。”
“她還年輕,不懂想這麽多,媽現在又不管她,我再不說兩句,讓她收斂收斂,咱們家真就貢獻了整個農場一整年的笑料。”
“被笑話的人自己都不在意,咱們何必在意?!”
*
下元節過後,農場迎來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農場由原先的自給自足、自我管理,變成濟南市領導下的農場,並更名為濟南市‘五七’黃河農場。由於這番改動,原先農場所有工作人員,暫時遷出農場,直到十二月底才跟濟南來的一大批知青一起進的農場。
農場的所有權雖然移交出去,但原先農場的一批幹部並沒有變動。
安排好這一大批知青,時間已經翻過69年一月,進入二月。
二月十六日就是春節,一進入二月就能感覺到年的味道。
這時候穀一一已經懷孕四個多月,將近五個月,肚子已經開始顯懷,做起事情再沒這麽方便,備年貨什麽的,劉辰燁都都不讓她動手。
去年過年拗不過劉父的邀請,兩夫妻去劉家跟大家一起過年,結果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今年兩人商量著,就他們兩人自己好好過這個年就好,不去劉家摻和。
菜、肉在農場就買得到,劉辰燁打算除夕前一天再一起買。除此外,還需要去買一些幹果,以備過年有人上門,讓人有東西吃。
另外,這都一年忙到頭了,再給兩人各自做上一套新衣衫,犒勞犒勞一年的辛勤勞動。
前半年劉辰燁不在農場,劉父沒少照顧她,且他現在跟劉母離婚,沒人給張羅新衣服的事,穀一一便想著給他也備上一身。除此外,穀一一還給劉顥坤六兄弟,一人準備了一套。
市場有成衣買,可市場買的成衣款式非常一般,且比買布自己做貴了不少,穀一一就把需要多少布和多少棉花,讓劉辰燁給買迴來,她自己動手做。
穀一一的縫紉機已經用得很溜,但她現在的情況不適合久坐,且要填充棉花,不算裁布的時間,一天能作兩件就不錯。
九件衣服她整整做了五天時間,直到除夕前一天才全部做完。
八件衣服,穀一一做的都是同款式的,雙排扣帶領子帶毛的長款軍大衣。
除夕那天劉顥坤幾兄弟到家裏時,穀一一讓他們把軍大衣都穿上,然後讓他們按高到矮站成一排,又把劉辰燁的大衣給他,讓他穿上站在六個小家夥的麵前。
於是一大六小,七個男人,立馬成了房間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可惜沒相機,不然拍一張留念,往後瞧著肯定好看。”
劉辰燁也覺得眼前六個小子,穿著一樣的衣服,瞧著特別的氣派,“你多看兩眼,迴頭用畫出來的也一樣。”
妻子的繪畫水平如何,劉辰燁再清楚不過。
“這麽養眼的場麵,你不說我也得多看幾眼。”
讓妻子過完癮,劉辰燁就脫下大衣去準備午飯。
劉顥坤六人則不斷摸自己身上的新衣服。
濟南的冬天又冷又長,穀一一在做的時候,每件大衣裏麵都給加了足夠多上好的棉花,衣服摸起來又軟又舒服,劉顥軒不確定地說道,“嬸嬸,這衣服真的給我們?”
這個年代的衣服講究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六兄弟裏麵有機會穿新衣服的,就劉顥坤和劉顥陽(吳氏的大兒子)兩人,下麵的弟弟都是撿著兩位兄長的舊衣服穿的。
劉顥坤、劉顥陽兩人穿新三年,劉顥安、劉顥軒穿舊三年,最小的兩個則穿縫縫補補那又三年。這樣一件全新的衣服,對除劉顥坤和劉顥陽兩人外的其他四人,那絕對是生平第一次。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姑娘:18476351 5瓶
謝謝姑娘的支持,麽麽!!
第48章
劉顥坤兄弟幾人的舊衣服, 李婷原先是看不上的。
在她看來所謂的穿舊衣服對孩子好, 不過是沒錢人家糊弄人的話,所以李氏兩人先前問她要不要舊衣服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就給拒絕。
在她看來, 她的兒子用的所有東西, 不僅都要新的,而且都要好的。
的確, 如果她生的是兒子,劉母先前準備的所有新衣服, 就是她兒子的了。
可惜她生了一個賠錢貨,劉母把先前新買的布料做成的衣服都收起來, 藏著等她生了兒子再給穿。
沒有舊衣服,新衣服又不給穿,她的女兒如今出身快三個月了, 還一件屬於她的衣服都沒有,每天不是用她的舊衣服裹著, 就是用劉辰煜的舊衣服裹。
哪怕她不待見這個女兒, 也覺得女兒寒磣。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她瞧不上的那些舊衣服, 就比她和劉辰煜的舊衣服好多了。
李婷不由打上了這些舊衣服的注意。
本想等二位嫂子這趟迴來,跟他們說一聲的。
結果就聽說, 他們一迴來就拎著一袋的衣服和雞蛋來了老三家,李婷於是迫不及待地找了過來。百家衣這個東西,上海那一帶不稀罕, 但山東這邊都有這個風俗。
她原先沒往這邊想,是被她女兒鬧得不行的鄰居看不過眼,才問她是不是沒給孩子穿過百家衣,孩子才會這麽不好帶。
她的確沒給穿過百家衣。
於是李婷將女兒的不好帶,歸咎於沒穿這件寓意健康的衣服有關。所以,一見到這件衣服,她就忍不住往孩子身上套,希望這孩子穿了以後能好帶一些。
隻是她沒想到劉顥軒會直接動手搶衣服。
沒錯!!
看她裝作沒聽到他說這衣服是要給穀一一肚子裏孩子穿的李婷,幹脆直接將拿在手上的衣服往劉招弟的身上套,劉顥軒眼疾手快去把衣服搶了過來。
搶完衣服,劉顥軒還不忘控訴地說道,“連我弟弟都懂,不問自取是為偷,小嬸嬸這麽大的人了,竟然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真不知道你爸媽是怎麽教的你。”
劉顥軒一張嘴像足了吳氏,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去年下元節第一次看到李婷的時候,他直接就問她是不是搶別人丈夫的壞女人。
時隔一年,劉顥軒再對她說的話,比去年那一句也不遑多讓。
李婷沒料到這一出,手上的衣服輕易就被搶走,還沒來得及開口教訓人,就被這孩子倒打一耙罵她沒教養。
李婷氣結,“二嫂,顥軒這樣頂撞長輩,你難道不應該教育他一番嗎?”
去年這臭小子罵她壞女人,今年罵她沒教養,她跟這小子一定是八字不合,才會碰麵就沒好事。
“顥軒還小正是有樣學樣的年紀,平日裏跟著我和他爸,他一直都是乖巧懂事不鬧騰的。你來之前他也是乖乖跟幾個哥哥和弟弟玩,是你一上門就動手搶東西,他學的你,我要教訓他,豈不應該先教訓你這個給他樹立了壞榜樣的長輩?”吳氏皮笑肉不笑地應道。
她就算要教育兒子,也不會當著這女人的麵教訓,況且她說的又沒錯。
要不是這女人自己過分了,她相信兒子不會說這樣的話。
李婷還指望百家衣能讓賠錢貨女兒好帶一點,沒想到這些人一個個的不配合,她不由跟這幾人講起了道理,“先不說距離一一肚子裏的孩子出生,還有七八月時間,這衣服她暫時用不上。就是她現在用得上了,從親疏遠近來說,這衣服也該給我這個正兒八經的弟媳,而不是給她一個隔房的弟媳,你們不覺得自己犯傻嗎?”
“真不知道你是哪來的臉說這話。”吳氏嗤笑。
“如果親弟弟、親弟媳都跟你和小四一樣的德性,我寧願去親近隔房的弟弟和弟媳,更何況三叔跟我家那位和大伯本來就是親兄弟,且一一對我和大嫂兩人有將近十年的幫襯,你覺得跟她比起來,你有什麽值得我們把親近你、遠離她的?”
李婷嫁給劉辰煜,間接給他和李氏兩家人,帶來了什麽樣的影響,不去深想不覺得什麽,一深想就會知道,要不是這個女人能鬧騰,他們一家和李氏一家不至於現在每次迴來都沒個落腳的地方,要額外花錢住招待所。
“就算是你親媽親爸,都不會容忍你瞧不起時,對他們嗤之以鼻,用得上時就在那論親緣遠近。跟我和大嫂在這裏論這個,你簡直比那跳梁小醜還搞笑。”
他們不願意跟李婷計較,不是對她沒想法,而是想著反正平日裏又不生活在一起,沒必要浪費精力跟這麽個一年處不上幾天的人計較。
可這人要是自己往她跟前找罵,吳氏分分鍾能罵得她顏麵無存。
“想當初我和大嫂問你要不要顥坤他們的舊衣服時,你那輕蔑的語氣,不說現在就是往後一輩子我跟大嫂都不會忘記。現在生出來的不是媽盼的大胖小子,沒衣服穿了,又厚著臉皮來要這些衣服。”
“我實話告訴你,哪怕一一不需要這些衣服,我寧願把這些衣服藏著喂白蟻,也不會把它們給你,聽明白了嗎?”
這些話聽了難受嗎?!
難受!
可比起難受,李婷更希望能得到這些衣服,兩位嫂嫂這裏說不通,她幹脆轉而問穀一一,“你跟三叔不缺錢,肯定想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所以這些衣服你用不上,對不對?”
“在我看來這些衣服就是最好的。”他們是不缺錢,可不代表就要花這種無意義的錢。
初生的孩子長得快,三五個月就要換衣服,穀一一真心覺得沒必要全部買新的衣服。
“這些衣服明明已經很舊,有些甚至還破了,怎麽比得上新做的?!”
李婷堅信穀一一這是惱她說的氣話,“你們有錢,有沒有這些衣服都沒差,就給你的小侄女兒穿吧?!你看看,她這都是三個月了,到現在還沒一件像樣的衣服穿。”
說著,李婷把懷裏的孩子往前伸了伸,讓穀一一幾人看清她懷裏的孩子。
被用軍綠色衣服包裹著的孩子,此刻正睡著,原先肥嘟嘟的小臉蛋,看著比剛出生那會兒瘦了很多,臉色也沒有剛出生時的粉嫩,而是黃黃的。
一般的小孩是剛出生的時候長成這樣子,養個兩三個月就白白胖胖的。
李婷這個閨女跟人正好相反,她是生出來的時候就有三個月大的孩子樣,如今將近三個月卻看著跟初生的嬰兒一樣,倒著生長。
眼前三人,兩個早已為人母,另一個即將為人母,心都比較柔軟。
大人再如何不是,瞧見這孩子這樣,心也軟了。
不過,吳氏剛才說把衣服喂白蟻,也不願意給李婷,這會兒李氏和穀一一兩人也不好說什麽,而是由著吳氏決定。
伸手掀了掀劉招弟外麵的舊軍裝,裏頭套著的是劉辰煜的工字舊背心,她象征性從袋子裏拿了四五件衣服出來,“反正我的不給,大嫂你給不給,看你自己。”
自己這個弟媳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
吳氏最小的兒子劉顥斌是兄弟六人年紀最小的,大部分衣服是從她那裏收拾出來的,她這樣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而已。
李氏幹脆把裝衣服的袋子拿到膝蓋上,把裏頭薄的夏天穿的拿出來,餘下的比較厚的就放袋子裏,然後把袋子遞給了李婷,“這裏頭的都是冬天的衣服,正好這個時候可以穿。另外這些夏天穿的,到明年招弟也不能穿了,就給一一。”
對李婷兩夫妻,李氏當真是沒什麽好感,但孩子是無辜的,瞧見她這樣,李氏終究又多說了幾句,“孩子既然已經生出來,就好好照顧,別越顧越不像樣子。”
李氏這樣一說,李婷趁機又抱怨了一通,自己的日子是如何如何不好過。
“現在的日子是你自己選的,你越是這樣瞧不上現在的生活,越是叫人看笑話。不想自己活得跟個笑話,就好好把日子過好,別盡是折騰。”
哪怕她們在分場,這兩夫妻鬧出來的笑話,他們也有所耳聞。
再是不喜這位,李氏也盼著她好,免得他們這些當兄弟當妯娌的,也叫人看笑話。
“我聽說你在會計方麵相當有天賦,指不定哪一天就有被派去學習的機會。一般而言,這樣的機會除了看專業技能,還要看這人為人處世的能力。你的專業技能想來沒問題,但為人處世的能力並不是很出彩。”
“我想真有這樣的機會,你一定不願意因為為人處世不行,被人刷下來。”
不知道是李氏最後的話起作用,還是討要衣服的目的達成,李氏的話說完,李婷就提出告辭。
李氏不愧是當大嫂的,哪怕心裏對李婷這人十分不喜,也沒狹隘地跟她計較,而是拋出了一個頗有誘惑力的事,希望李婷能有所收斂,別再整天這樣做了。
“也就大嫂你有這個肚量,擱我隻要她不惹我就好,還為她想,門都沒有。”
“她還年輕,不懂想這麽多,媽現在又不管她,我再不說兩句,讓她收斂收斂,咱們家真就貢獻了整個農場一整年的笑料。”
“被笑話的人自己都不在意,咱們何必在意?!”
*
下元節過後,農場迎來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農場由原先的自給自足、自我管理,變成濟南市領導下的農場,並更名為濟南市‘五七’黃河農場。由於這番改動,原先農場所有工作人員,暫時遷出農場,直到十二月底才跟濟南來的一大批知青一起進的農場。
農場的所有權雖然移交出去,但原先農場的一批幹部並沒有變動。
安排好這一大批知青,時間已經翻過69年一月,進入二月。
二月十六日就是春節,一進入二月就能感覺到年的味道。
這時候穀一一已經懷孕四個多月,將近五個月,肚子已經開始顯懷,做起事情再沒這麽方便,備年貨什麽的,劉辰燁都都不讓她動手。
去年過年拗不過劉父的邀請,兩夫妻去劉家跟大家一起過年,結果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今年兩人商量著,就他們兩人自己好好過這個年就好,不去劉家摻和。
菜、肉在農場就買得到,劉辰燁打算除夕前一天再一起買。除此外,還需要去買一些幹果,以備過年有人上門,讓人有東西吃。
另外,這都一年忙到頭了,再給兩人各自做上一套新衣衫,犒勞犒勞一年的辛勤勞動。
前半年劉辰燁不在農場,劉父沒少照顧她,且他現在跟劉母離婚,沒人給張羅新衣服的事,穀一一便想著給他也備上一身。除此外,穀一一還給劉顥坤六兄弟,一人準備了一套。
市場有成衣買,可市場買的成衣款式非常一般,且比買布自己做貴了不少,穀一一就把需要多少布和多少棉花,讓劉辰燁給買迴來,她自己動手做。
穀一一的縫紉機已經用得很溜,但她現在的情況不適合久坐,且要填充棉花,不算裁布的時間,一天能作兩件就不錯。
九件衣服她整整做了五天時間,直到除夕前一天才全部做完。
八件衣服,穀一一做的都是同款式的,雙排扣帶領子帶毛的長款軍大衣。
除夕那天劉顥坤幾兄弟到家裏時,穀一一讓他們把軍大衣都穿上,然後讓他們按高到矮站成一排,又把劉辰燁的大衣給他,讓他穿上站在六個小家夥的麵前。
於是一大六小,七個男人,立馬成了房間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可惜沒相機,不然拍一張留念,往後瞧著肯定好看。”
劉辰燁也覺得眼前六個小子,穿著一樣的衣服,瞧著特別的氣派,“你多看兩眼,迴頭用畫出來的也一樣。”
妻子的繪畫水平如何,劉辰燁再清楚不過。
“這麽養眼的場麵,你不說我也得多看幾眼。”
讓妻子過完癮,劉辰燁就脫下大衣去準備午飯。
劉顥坤六人則不斷摸自己身上的新衣服。
濟南的冬天又冷又長,穀一一在做的時候,每件大衣裏麵都給加了足夠多上好的棉花,衣服摸起來又軟又舒服,劉顥軒不確定地說道,“嬸嬸,這衣服真的給我們?”
這個年代的衣服講究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六兄弟裏麵有機會穿新衣服的,就劉顥坤和劉顥陽(吳氏的大兒子)兩人,下麵的弟弟都是撿著兩位兄長的舊衣服穿的。
劉顥坤、劉顥陽兩人穿新三年,劉顥安、劉顥軒穿舊三年,最小的兩個則穿縫縫補補那又三年。這樣一件全新的衣服,對除劉顥坤和劉顥陽兩人外的其他四人,那絕對是生平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