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摸出兩顆水果糖,一人一顆分給了小秋和小景。小秋和小景先看了林然然一眼,得到林然然的允許後才接過來。三個孩子立刻玩到了一起去。


    “瞧這兩個孩子,多乖多懂禮。”老太太誇獎著。


    林然然笑吟吟道:“您家孩子也很乖啊,也不護食兒。”


    老太太欲言又止地看著林然然,可林然然氣定神閑,一臉不知所以然地跟她對視,好像真的什麽都不懂似的。老太太歎口氣,拉著林然然道:“姑娘,跟我過來一下。”


    三個孩子都站在供銷社門口,這裏人來人往也不怕被拐了。林然然這才跟著老太太走到不遠處的一個拐角處,這裏僻靜,好說話。


    “姑娘,你那糖果還有多少?我孫子是真喜歡吃,我拿票跟你換。”老太太道。


    這時候倒買倒賣是倒把投機罪,買賣東西都得說“換”。


    林然然心思一動,她還真沒想過要賣糖。這牛軋糖原本是微博抽獎,迴饋粉絲的禮物。她一共做了好幾斤,送出去一半後還剩下兩斤多點。


    要不是今天小景想吃糖,她都想不起來了。林然然腦子迅速轉動著,這個牛軋糖是自己包裝的,不怕被發現有問題。定價多少才合適呢?


    林然然思索著,一時間沒有迴答。她的沉默被老太太當成了拒絕,老太太忙道:“姑娘,我這小孫子每年就迴我身邊呆一個月,我這個做奶奶的,咋也不能虧了孩子的嘴啊。要不你告訴我,你這親戚在哪個省城供銷社買的糖,我寫信托人買去。”


    老太太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林然然定了定神,道:“我這裏還剩下一點,如果您想要可以讓給您。就是價格……”


    “我知道這是好東西,貴點沒事兒,誰讓我孫子喜歡呢。”老太太立刻道。


    “這糖三塊五一斤,搭一斤糖票。”林然然快言快語道,“您要是有別的票跟我換,算您便宜點。”


    老太太琢磨開了,黑市上水果糖一塊六,奶糖兩塊三,這個價貴是貴了點,但還在她的承受範圍內。老太太兒女都出息,逢年過節沒少孝敬,她不差錢,票就更不少了。


    “我票是不老少,都攢著呢。你要些啥票?”老太太問道。


    林然然的腦子飛快轉動起來。糖、油、糧食這些她暫時都不缺,她要些什麽票好呢?


    第7章


    “肥皂票,工業票,布票,都成。”林然然爽快道。


    最後,林然然用兩斤牛軋糖,跟老太太換了三張工業票五張肥皂票和四尺布票,還有三塊五毛錢。老太太撐著布兜,讓林然然把糖倒進去,掂了掂分量,挺滿意。


    林然然也不會讓她吃虧,那些糖隻多不少,還放了一小包餅幹,也是她自己做的。兩人迅速交換完物品,林然然小聲道:“我這兒還有點肉,您要嗎?”


    老太太笑嗬嗬道:“我兒子探親迴來,帶了兩個豬大腿呢。不缺啦。我兩個孫子就缺口點心甜甜嘴,偏供銷社總斷貨。”


    點心?林然然迅速記下來。既然人家不需要,林然然也不強求,笑笑地跟跟老太太迴到供銷社門口。三個孩子玩得正開心呢,蹲在門口的空地上玩跳格子。


    林然然喊上弟弟妹妹離開的時候,那元元還拉著小景的手舍不得放。


    老太太笑道:“怪了,我這孫子跟大院裏的孩子都玩不到一塊兒,跟你這兩個弟弟妹妹倒是好。”


    “小孩子嘛。”林然然笑著跟老太太道了別,帶著弟弟妹妹離開了。


    開張大吉。隻是沒想到自己精心準備的豬肉沒賣出去,倒是誤打誤撞賣出了兩斤糖果。林然然琢磨著去黑市探探底,不過在這之前,她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供銷社副主任辦公室裏,林然然帶著弟弟妹妹坐在椅子上等了快半個小時,小景已經歪在林然然懷裏睡著了,小秋懂事地抱著林然然的挎包,坐在那兒揉眼睛,顯然也是困了。


    林然然忍不住再度起身,想出去找個人問問,門開了。


    一個夾著公文包的微胖中年男人走了進來,正是供銷社副主任王興民。


    “王主任。”林然然起身問好,弟弟妹妹也跟著站起來,乖乖問了好。


    “哎。坐坐,久等了吧?”王興民招唿三人坐下,親自拿熱水壺給三姐弟倒水,對林然然道,“你就是林建彬同誌的女兒吧?你父母的事,我們都很痛心啊。”


    林然然開門見山道:“王主任,我今天帶弟弟妹妹進城,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戶口的事。”


    王主任摸著下巴,無奈道:“這個……哎。單位上也考慮過這件事,可你們三姐弟的農轉非還沒辦下來,你父母就去世了。再說,你們三姐弟年紀太小,待在城裏沒人照顧,還是留在親人身邊才好讓人放心啊。”


    林然然心裏一沉,又試探著道:“按規定,我父親去世後,他的職位應該由我來繼承的。”


    王主任更是遺憾地搖頭:“你父親是司機,你一個女孩子家家,年紀又小,哪裏做得來?當初你們鄉下的家屬親自來找主任談,願意讓出你父親的職位和職工宿舍。主任很感動,還為你們多爭取了撫恤金和津貼。這可是我和主任的一片好心。”


    言下之意,如果林然然再要求別的,就太不懂事了。林然然差點跳起來,好個林王氏,好個林家,好大方!居然“讓出”他父親的職位,連宿舍也讓出去了。


    原主一家人辛辛苦苦經營十幾年的家業,全部被林家人一網打盡,一針一線都沒拉下,騰出個空蕩蕩的宿舍讓給了後來人。


    不過令人有些不解的是這年頭的“鐵飯碗”可是鄉下人夢寐以求的,林王氏用五十塊就讓出來了,未免太過短視。


    不過林王氏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小女兒,想來給誰都會鬧得家宅不寧,還不如換成錢在手裏攥著。這麽一想也就合理了,林王氏最享受的就是兒孫們圍在她身邊,唯她馬首是瞻的快、感。


    林然然咬著牙。這可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她根本不知道父親的職位已經沒有了。按照慣例,員工子女是有權繼承職位的。她這次打的就是這個念頭,繼承父親職位後把戶口轉到城裏,然後再慢慢搞定小秋和小景的戶口。


    沒想到林王氏給她來了個釜底抽薪!


    林然然的情緒很不好,小秋敏感地察覺到了,抓住她的袖子緊張道:“姐姐……”


    “小吳,小吳!倒點水來,再拿一點水果糖。”王主任叫道,又對林然然道:“你們姐弟三個一會兒在食堂吃,吃完就趕早迴鄉下去吧。”


    林然然早就站起來了,那水果糖一個也沒碰,道:“王主任,打擾了。我們就先走了。”


    林然然帶著弟弟妹妹走出辦公室,還差點跟那吳秘書迎麵撞上。兩人對視一眼,吳秘書哼出一聲,扭著腰進辦公室去了。


    林然然也不理會,徑自離開。門房大爺看著三個孩子的背影搖搖頭,歎息:“可憐啊……”


    “姐姐……”小秋和小景都拉著林然然的手,抬起小腦袋看著她,眼裏的緊張、恐懼顯而易見。雖然不明白林然然和王主任的對話是怎麽迴事,但他們能感受到林然然身上散發出的強烈不悅與沮喪。


    孩子的小手暖唿唿的,喚醒了林然然。她長出口氣,仿佛把心裏的那股鬱悶也唿了出來。戶口的事以後再說,不管怎麽樣,她都要照顧好這兩個孩子,把日子過下去。


    “姐姐沒事。你們餓了嗎?走,下館子去。”


    這個點孩子們早就餓了,林然然空間裏有吃的,但是現在手裏有了錢,她決定履行承諾,帶弟弟妹妹們下館子去。她沒帶過孩子,但是知道不能對孩子出爾反爾,大人自己說話都不算話,還怎麽教育孩子?


    國營飯館裏還挺熱鬧。玻璃窗口裏熱氣騰騰,站著胖廚子和兩個圓潤的服務員。林然然帶著弟弟妹妹走進去,挑一張幹淨桌子坐下,開始看小黑板上的菜單。


    一個圓臉服務員走過來,用抹布把桌麵擦了擦,拉長了臉道:“吃點啥?”


    三個半大孩子,別拿不出錢來。


    林然然耐心地詢問完弟弟妹妹的意見,笑道:“一碗雪菜肉絲麵,肉包一個,饅頭一個。”


    “六兩糧票,四毛五。”服務員伸出手。


    王秀英給的糧票恰好是六兩,林然然都交了。


    “姐姐,吃完飯就沒有錢了。”小秋小聲道。


    林然然噗嗤笑了,隨即泛起的卻是心疼。這孩子就是太操心了,小小年紀如驚弓之鳥一般。她小聲道:“別怕,萬事有姐姐呢。你不用擔心這些,知道嗎?”


    小秋眨巴眨巴眼睛,她的臉很小,瘦得尖下去了,顯得眼睛越發地大。也不知道聽懂了沒有,半天才抿嘴露出一個羞澀笑容:“嗯!”


    麵和饅頭很快就上來了。出乎意料的大份,紮紮實實的一大碗麵上蓋著雪菜肉絲,那肉絲可不是後世的那點肉末,而是實打實的蓋滿了碗麵。饅頭和包子也很大,林然然掰開包子,裏麵的肉餡挺足,熱騰騰肉汁兒往下淌。兩個弟弟妹妹一人一半。


    林然然跟服務生要了兩個小碗,一碗麵姐弟三個分著吃了。那麵條是富強粉做的,白白的,柔韌有嚼勁,透著一股麥香。雪菜肉絲的味道則很一般,湯也油汪汪的。


    林然然吃了兩口就不想吃了,小秋小景倒是吃得開心。但小景還是小聲道:“沒姐姐做得好吃。”


    “等迴去了姐姐再給你做。”林然然摸摸他的頭。


    等著弟弟妹妹們吃飯的時候,林然然看著小黑板上的價格。炸糕7分一個,一兩糧票。綠豆稀飯7分一碗,四兩糧票。陽春麵2毛一碗,四兩糧票。雪菜肉絲麵三毛一碗,四兩糧票。炒青菜五分一勺,青菜炒肉6毛~1元一盤。餃子1元2一斤,不要票。饅頭五分一個,肉包子一毛一個,燒餅八分一個,都是□□票。


    這年頭青菜和肉的價格差距還真大,林然然嘖嘖感歎。豬肉的掛牌價才7毛8,青菜裏加點肉就要賣到一塊了。誰讓這年頭的豬肉排隊也買不到呢?有點閑錢的人隻能到飯館來打一份肉菜迴去,全家一塊解解饞。


    那麽她做的那些扣肉一定也賣得出去了?林然然眼珠轉動,看著飯館裏吃飯的客人們,這年頭舍得下館子的都不缺錢,但這個念頭很快就被自己否決了。


    那胖廚子和兩個服務生可不是吃素的,太歲頭上動土,她還沒這個膽子。


    林然然決定還是去黑市探探底,但在這之前,她得想辦法安頓好兩個小家夥。


    第8章


    臨安城裏唯一的一間招待所,是座青磚水泥砌成的小樓,進門是座高高的櫃台,一個四十來歲的瘦女人坐在那兒打毛衣。


    林然然把大隊長開的介紹信擺在櫃台上,跟她對了幾句語錄後,她才抬起頭來。


    “就你們三個?你家大人呢?”瘦女人皺眉。


    林然然道:“家裏沒大人,我帶妹妹進城看病,就我們三個。”


    聽到帶妹妹看病,瘦女人下死眼看了小秋一眼,臉色緩和了點:“標間一晚上四毛錢,不包飯。房間有熱水壺和臉盆,要水自己去水房打。102房,二樓左拐第三間,自己找去。”


    這棟小樓建成沒多久,院子裏栽種的梧桐還沒一人高,在冬日裏光禿禿的,像個無精打采的病人。林然然沿著走廊走到盡頭的倒數第二間,打開門進去。


    房間裏空蕩蕩,隻有一張鐵架子床,一張書桌,桌上有個熱水壺,門邊臉盆架子上放著個搪瓷臉盆。這樣的房間當然不能跟後世的酒店相比,但在這年頭卻已經是很難得的配置了。


    現在城裏人口稠密,許多人都是三代同堂擠在一間小屋子裏,床與床之間用張簾子隔開,晚上打個噴嚏放個屁旁邊都能聽見,更別提辦事了。


    因此很多年輕人的新婚夜都會選擇在招待所渡過。在牆上貼幾張紅喜字,桌上擺放同事朋友們送的糕點、罐頭,可以算是這一輩人十分特殊的經曆了。


    這時候房間裏冷浸浸的,那棉被還算幹淨,但是也不保暖。林然然讓小秋小景乖乖呆房間裏,拿起熱水壺下樓去了。


    她走到沒人的地方,從空間裏拿了一小包餅幹出來,這才走到一樓去找那個瘦女人。那包餅幹悄悄塞進瘦女人手裏後,她的臉色頓時從嚴寒的冬天變成春暖花開。


    “放心,你弟弟妹妹我看著,出不了差錯兒!”瘦女人一口答應下來,“我姓孟,叫我孟姐就成。”


    “那就麻煩您了。”林然然笑著道了謝,去水房打了一壺熱水上樓了。


    她從空間裏拿出兩個密封玻璃瓶,灌滿了熱水塞進被窩裏。孟姐熱心地要給讓她們拿一個取暖的炭盆,可林然然不敢用。


    煤氣中毒的事兒在南方的冬天時常發生,何況自己出門後房間裏隻剩下兩孩子,她不敢冒這個險。


    把被窩暖熱後,林然然讓兩個孩子坐在被窩裏,又拿出一點吃的給他們,吩咐小秋道:“姐姐出門辦點事,你要好好看著弟弟。有什麽事就下樓找孟阿姨,知道嗎?”


    “知道了。”小秋乖乖地點頭。小景鬧著要跟林然然一起出去,小秋抓起一個花生剝開塞進他嘴裏,道:“小景不鬧,姐姐很快就迴來的。”


    小景鼓著一邊腮幫子嚼啊嚼,立刻不哭了,還衝著林然然擺擺小手說再見,鬧得她哭笑不得。


    第一供銷社是臨安城最大的供銷社,分成多個門市部,有糧油部、副食品部、肉食部等等。現在門口仍然排著好幾條彎彎曲曲的長龍。


    人人都挎著麵口袋,端著盆,伸長脖子等著,鬧哄哄的。


    林然然來到這個時代以後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熱鬧的場麵,她站到隊伍的末尾,問前麵的人:“今天怎麽這麽熱鬧啊?”


    “你剛進城?今天放下月糧。”那小媳婦兒剛嫁進城裏,第一次來領糧食,對於林然然這種“新手”不吝賜教。


    每個月二十八號賣下月糧,這天孩子們學也不上了,天不亮就被家裏大人拉去排隊。人人手裏提著麵口袋、糧桶,伸長脖子等供銷社開門。每個月的糧票定額裏隻有百分之三十的細糧,其餘都是粗糧。玉米麵、蕎麥麵、高粱麵,供銷社賣什麽你就得買什麽,這還不是迴迴都買得到。


    不去皮的粗糧加水熬上大半天,喝下去還刮嗓子,上不出廁所。要是遇到了隻有玉米麵的時節,一碗玉米碴子粥下去非但不頂餓,胃酸還燒得人想吐。


    所以粗糧得搭著細糧吃。可主婦們再怎麽精打細算地搭配,那點細糧也撐不到二十號。所以一到放下月糧的這天,糧油門店的隊伍比肉食品窗口前排得還長。


    小媳婦展示著手裏的布袋子,裏麵放著塊肥肉:“食年節下豬肉更難買了,每人一月才一斤豬肉的量。我這塊肉可是淩晨五點不到就起來排隊了,好容易才搶到一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美食養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棠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棠酥並收藏六零美食養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