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宴會結束後,葉永基找葉承康談了葉勝的意思,這兩個女人都不是葉家理想的媳婦,希望葉承康能為葉家考慮,找一個能為葉承康的將來跟各類人打好交道的媳婦,畢竟夫人外交在某些時候也是一種很關鍵,葉承康則不置可否,如果自己能足夠強大,那麽身邊的人就會圍著自己女人轉,沒有必要去強行要求羅惠芳、徐家宜她們去改變,學習一些她們不擅長的東西,這也違反了葉承康自己的本性,愛一個人是保持她的本性,不去改變她,讓她一直快樂下去。


    反正現在葉承康也沒有時間來想這些事情,趙伯禮他們在台灣還等著他後繼的資金,他除了日常上班的工作之外,都通過電話跟方巧蓉在外幣市場努力為自己資產升值,其他時間就盯著亞視,亞視現在的《愛拚才會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讚助商提著大把的鈔票在圍堵著製作人,隻求將自己的產品作為獎品,提升自己產品的知名度。而且聽說邵老六為這事已經摔碎了三個茶杯了。


    《康少品三國》一經推出,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香港各大報紙都在評論三國,康少的大名再一次名揚香港,能夠通讀三國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點學識的人,對於康少的觀點對錯之間爭論得非常厲害,不過葉承康卻是非常高興,能評論就會有人追著看,宣葳是個教授,年紀四五十歲了,不過對於三國是真心喜愛,文學水平也足夠,說出的話語讓人本能地就相信幾分,再加上趣味性,得到了許多文人和閑人的喜愛。報紙上的評論越多,就更多人尋求原作與電視中的《康少品三國》,連帶著書店中的各版《三國演義》都大受歡迎。


    真正令葉承康高興的是亞視電視台員工的變化,以前麗視時各類員工都看不到希望,都隻想著麗視清盤後再謀出路,現在亞視電視台才幾個月就扭虧為盈,而且屍位素餐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現在各類員工不同程度地受到提升和重用,而且李壯烈、徐小明本身就非常熟悉麗視以前的員工,現在又有葉承康提出的團隊合作計劃正式實施,得到了李壯烈、徐小明很好的貫徹執行,本身來說,電視台就是各種小團隊之間的合作,現在將小團隊作為正式的單位,使得小團隊之間有了競爭,但是團隊中的人卻是異常團結,不合群的人早就不被團隊的人接受,各個團隊高速運轉著,良好的氛圍也使得各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完善,李壯烈、徐小明手中有著葉承康的資金,也不吝嗇,表現好的團隊都能得到資金,金錢刺激之下,亞視已經煥發出另一種朝氣。李壯烈已經將《霍元甲》製作完成,還有三天等著放映,現在已經整理了三分鍾的片花在亞視滾動播放中,而且由葉承康填詞作曲的《萬裏長城永不倒》由羅紋演唱,單曲前天上市,聽市場部迴應已經賣掉貨了,葉承康的估計永遠都是那麽的精準。


    三天後,《霍元甲》一經播出引得邵老六大發雷霆,因為《霍元甲》的播出時,tvb的收視率創新低,才不到5%,可想而知香港有多少電視台正在收看著《霍元甲》。


    受葉承康委托金庸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寫了一篇關於收看《霍元甲》的評論,更是讓《霍元甲》的收視率節節高升,幾乎霸占了該時段的所有電視。


    金庸在評論中寫道: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東光縣安樂屯。父親霍恩第,迷蹤拳的第六代傳人,常出入東北為客商當鏢師,頗有名望。霍元甲為迷蹤拳第七代傳人。1909年揚名上海,並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為強健國民體質、傳承武術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1869年1月19日(陰曆1868年十二月初七)霍元甲就出生在“老東鄉”河北靜海縣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的“以拳鳴於時者七世矣”的霍家。霍元甲在大排行中排第四,幼年體質羸弱,不具備習武的“潛質”,父親怕他毀害霍家聲譽,禁止他習武。倔強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學、偷練自家武藝——迷蹤拳的曆程。在霍元甲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武功進步很快。沒有不透風的牆,霍元甲偷偷習武的事還是讓父親知道了。父親狠狠地訓斥了他一番,並再次下令不讓其習武。但霍元甲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對武術的追求,他隻是答應父親自己絕不與任何人較量,絕不給霍家丟人。1890年,有一武師尋訪到小南河,來交流技藝。一直習武、武功較好的霍元甲小弟霍元卿與尋訪者交流,竟不是對方的對手。霍恩第見狀,知道遇到了勁敵,正想親自上陣,忽然霍元甲站了出來。霍恩第見霍元甲上來,氣不打一處來。但想阻止已來不及。霍元甲已經和來人交起手來。看著看著,霍恩第不由地由怒生喜。霍元甲步步為營、拳拳生風。看準機會,霍元甲潛身上前,將來人抱起,扔出丈外。這一幕,令霍恩第及眾師兄弟不勝驚訝。此時的霍元甲已經成長為能文能武,窺得霍家“迷蹤拳”精髓的武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將近農曆春節,霍元甲挑柴去城內賣,準備換幾個錢過年。此時的霍元甲已經娶妻生子,日子過得並不富裕。為多賺幾個錢,別人挑柴一般就是一百五六十斤,而霍元甲仗著自己的一把力氣,挑著三四百斤,走幾十裏路到天津衛。霍元甲剛到天津衛西門外的西頭彎子,還沒開張,就遇到了要“地皮錢”、“過肩錢”的“混混”。不得已,霍元甲將這個小混混摔了個仰麵朝天。小混混見勢不妙,爬起來一溜煙跑了。不大功夫,他招來幾十個人。各自拿著刀槍,前來報複。霍元甲不慌不忙抽出扁擔將他們打的抱頭鼠竄。這一切被腳行掌櫃馮老板看在眼裏。他買下霍元甲的全部柴禾,並請霍元甲前來天津,接手腳行。霍元甲接手腳行後,陸續取消了許多勒索老百姓的款項而深得老百姓的歡迎。在天津衛期間,霍元甲結識了懷慶(淮慶)藥棧的掌櫃農勁蓀。農勁蓀,名竹,字勁蓀,出身滿族,原籍河北,喜愛武術。幼年時,父親在湖北做官,所以他在湖北長大。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奉孫中山之命在津京一帶活動。以采購藥材為掩護,結交革命誌士,霍元甲就是其中之一。霍元甲失業後,便應農勁蓀之邀來到坐落在北門外竹杠巷的懷慶藥棧,並深受農勁蓀愛國情節的影響。1909年春,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來上海在北四川路52號亞波羅影戲院(apollotheatre)“登台表演舉重,露肌及健美種種姿態,約二十分鍾,一連數晚,最後一場言,願與華人角力。於言談中,帶多少輕蔑口吻,翌日見於報端,滬人嘩然。”於是陳有美、農勁蓀、陳鐵生、陳公哲等“鹹欲聘請技擊名家,登台與賽,以顯黃魂。”霍元甲接到邀請,便攜其徒劉振聲於1909年3月趕到上海商談比武事宜,並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於地分勝負”。於是,發起人開始籌措資金在上海靜安寺路張氏味蓴園(張園)內搭建了“高四尺,寬廣二十尺”的擂台。六月中旬下午四時,比賽的時間已到,但奧皮音並沒有來。就這樣,霍元甲名揚上海。“張園比武”後,霍元甲師徒又與日本人“以不損傷為原則”進行“研究”,自此“滬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若不為之流傳,殊為可惜。”於是,1909年,精武體操學校建立,劉振聲擔任助教。由此,霍家迷蹤拳開始向社會大規模傳播,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但好景不長,霍元甲的咯血病發作,於1910年9月14日(陰曆八月十一)病逝。霍元甲逝世後,霍元甲家人及其追隨者陳公哲、盧煒昌等人為發揚“精”、“武”之國魂,振奮民族精神,積極推進精武體育事業的發展。在霍元甲的故鄉成立精武體育會是精武先輩的宿願,但由於曆史上多種多樣的原因,這一願望在改革開放後才得以實現。1990年6月30日,會址設在霍元甲故鄉小南河的天津精武體育會終於宣告成立。


    《霍元甲》一劇生動地描繪了清末著名武術家霍元甲富有傳奇的色彩的一生:他摒棄門戶之見,博采眾家之長,創建了“精武體育會”以民族大義為重,致力於中華武術界的團結;在民族危亡、列強入侵的時代,他縱橫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藝屢次戰勝外國武師、力士,為民爭氣、為國雪恥,大大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


    金庸的評論一出,引得眾多文人響應,一時《霍元甲》徹底在香港揚名,編劇康少的名聲再上一層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天地男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由來笑我看不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由來笑我看不穿並收藏新天地男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