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國之儲君,名正言順繼承人、
就算皇帝掛了沒有遺照,登基也是理所當然一件事。
有宋以來百餘年,並無被廢太子,凡是太子後來都成了皇帝。
趙長寧忽然被天上掉下來巨大餡餅給砸了個滿頭包,愣過之後是狂喜。
他又不是沒有抱負,自然也想過有君臨天下那一天。何況皇帝已經表明要培養他,讓他做繼承人。
畢竟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太子,也可能是身後留下遺詔,所以趙長寧沒想過封為太子這一步。
然而驚喜來太過突然,趙長寧反而不敢表露出來,隻愣愣道了一聲:“父皇?”
狂喜過後趙長寧理智便迴籠了,開始反思近有沒有做什麽讓皇帝忌憚或者不滿事兒。
畢竟,萬一皇帝隻是試探他,或者跟他說著玩兒呢?
不要以為皇帝都是一言九鼎,說了不認賬事兒不要太多。守諾與不守,隻看那個符合心意罷了。
所以趙長寧當即便躬身道:“兒臣何德何能……”這是套話,自古用來謙虛。
卻被皇帝打斷:“不要說這些沒用。朕既然要屬意你,就要給你大義名分。”
皇帝擺了擺手,又叫趙長寧坐下,才道:“你大哥幼年夭折,朕再無嫡子,原本立嫡立長,可你二皇兄卻辜負了朕,至於老三和老四,不說也罷,所以朕擇了你,是因你賢。”
趙長寧乖乖坐著沒吭聲,他總不能跟著皇帝點頭說是啊是啊我比哥哥們出色,雖然這是事實。
皇帝說完。看著趙長寧平板臉,卻是歎了一聲:“隻是,你這性子,卻是要改改。”
“父皇?”趙長寧不由得皺了下眉,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都這麽大年紀了,要改談何容易。
然而皇帝卻不再說了,隻道:“還不到出發時辰,你去看看貴妃吧,你出征外。貴妃一直替你擔心著。”
就這麽攆了出來。趙長寧抱著大餡餅卻還稀裏糊塗,一時間竟有些茫然。
若封太子不是這個時候,也許趙長寧不會是這種心情。但偏偏……算了,還是先去昭陽殿看望親媽。
昭陽殿裏崔貴妃正用早飯,聽見兒媳婦生了龍鳳胎又是母子均安,崔貴妃自然是一顆心落到了肚子裏,也有胃口了。
看見趙長寧過來。立即笑開了花,拉著兒子道:“聽說代璿誕下了龍鳳胎,如何?”
提到得兒子,趙長寧也是高興很,立即開啟傻爹模式,巴拉巴拉道:“男女都很健康。就是不太大,男四斤六兩,女四斤二兩。生產還算順利,兒子迴來時候正好趕上,等過些時候,兒子再帶他們進宮來給母妃瞧瞧……”
崔貴妃笑著聽兒子說話,等趙長寧好容易找迴狀態。才道:“知道你高興,可也別忘形了。今日是正旦。”
提到這個,趙長寧麵色一下子就嚴肅起來了,給花鈴使了個眼色,等花鈴帶著侍女都下去之後,才低聲對崔貴妃道:“母妃,方才乾清宮,父皇突然道要封我為太子。”
這是大事,崔貴妃差點沒站起來,不由瞪著眼睛看兒子道:“當真?”
趙長寧嚴肅臉:“兒子怎敢拿這種事情取笑?”鬧好了是大喜事,鬧不好就——趙長寧畢竟外頭待了一段日子,對京中風向還有些不明。
而崔貴妃可以說是皇帝身邊十分親近人了,外頭事情不好說,可是宮裏有什麽風聲,崔貴妃不應該不知道。
偏偏崔貴妃確實是不知道,頓時就驚了:“我沒聽到一絲兒風聲!”
封太子可不是皇帝上下嘴皮子一碰,然後一道詔書就完事了,必要有各種配套硬件,比如金印冊寶、服飾佩戴、儀仗用具等等,這些都得準備,太子和親王級別那是不同,待遇自然也不同。
還有趙長寧若是封了太子,那他老婆英王妃自然也要升級成太子妃,那必要還有她相關配套硬件,別看這些東西瑣碎,但卻是必不可少,準備起來,至少得一兩個月,還得是不管旁人先緊著他們來。
於是趙長寧鬱悶了:“莫不是父皇真同我開玩笑罷?”開玩笑也就罷了,可是皇帝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想想就讓人覺得驚悚啊,裏頭還不知道打了什麽主意!趙長寧越發覺得方才乾清宮不夠謙遜。
“你父皇什麽性子,會拿這種事兒開玩笑?”崔貴妃眼睛一瞪,看趙長寧苦笑,便也知道兒子不過是說笑——誰都知道皇帝不是個喜歡開玩笑人,所以這是真。
正當母子兩個大眼瞪小眼時候,外頭響起了敲門聲,是花鈴:“娘娘,乾清宮李公公來了。”
李中到來讓母子倆都覺得有些意外,畢竟這個時候,身為皇帝身邊大太監,他應該是忙團團轉。
“娘娘,王爺,皇上叫奴婢來喚王爺,說是時辰到了,”李中笑眯眯道:“還有,九殿下也務必跟著。”
趙允臨剛好被伺候著穿好大禮服進了屋,他又長高了一些,看著同趙長寧倒有四五分相似。
剛踏進門少年聽見李中話就是一愣,不由道:“李公公意思是……”
因為趙允臨很得皇帝寵愛,又是年紀小皇子,皇帝想要他承歡膝下,是以過了十五歲,尚未封王開府——其實王府已經建好了,隻不過主人沒來,就隻能空著。
不過也因為如此,趙允臨就不能算是成人,所以也並未參與朝政,祭天活動是皇帝帶領諸大臣——包括參政皇子,所以有趙長寧,但顯然沒有趙允臨份兒才是。
祭天之前是要先拜太廟,往年時候,趙允臨隻是跟著皇帝拜太廟,然後皇帝帶著大部隊去祭天,他就迴宮找媽媽了。但如今李中特意提起,顯然不可能是隨口胡咧咧。
“皇上意思是,九殿下如今年紀,也到了該替父兄分憂時候了。”李中道。話不用說太明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這是想要栽培小兒子了。
畢竟皇子雖然尊貴,可也是沒有任何實權,比起幾個封王哥哥,那差不是一點半點。
趙允臨忍不住歡唿了一聲,雖然舍不得爹娘,但他長大了,也向往外頭花花世界啊,年輕人麽,關皇宮裏也是覺得憋屈。
而崔貴妃和趙長寧卻是默默對視了一眼:這是皇帝打算替趙長寧增強實力節奏?
畢竟是同母所出皇子,趙允臨又很明顯不是那野心勃勃,肯定不會跟親哥爭,又,他跟趙長寧兄弟感情好,所以他手上勢力,天然就是趙長寧一派。
趙長寧略有所悟了,也許封太子一事是皇帝突然起意,但這又確實是皇帝心意,並非是試探或者其他什麽,隻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使皇帝下定了決心。
不過確如李中所說,時辰到了,也容不得母子倆再細細討論,趙長寧押著弟弟告辭了崔貴妃,跟李中一道走了。
正旦日天氣很不錯,豔陽高照,就是風有些幹冷,代璿好不容易叫人開了窗子透口氣,就聽見院子裏有人大唿小叫起來。
瞧著睜開了眼睛咧起嘴巴要哭龍鳳胎,代璿便是火氣上湧,扭頭就想把那咋唿人給拍死。
哪知道還沒開口,就被一個大炸彈給炸暈了:“王妃大喜呀,咱們王爺被封為太子啦!”
神馬?代璿一個愣神,就聽見外頭眾人咋唿起來,連忙出聲嗬斥倒:“都閉嘴!誰是報信?給我說清楚到底怎麽迴事!”
然後就聽見外頭那人站窗下巴拉巴拉了一通,後表示英王趙長寧,確實今天進一步,成了太子了,這是皇帝當著文武百官麵兒宣布聖旨,不會錯。
=====
太子,國之儲君,名正言順繼承人、
就算皇帝掛了沒有遺照,登基也是理所當然一件事。
有宋以來百餘年,並無被廢太子,凡是太子後來都成了皇帝。
趙長寧忽然被天上掉下來巨大餡餅給砸了個滿頭包,愣過之後是狂喜。
他又不是沒有抱負,自然也想過有君臨天下那一天。何況皇帝已經表明要培養他,讓他做繼承人。
畢竟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太子,也可能是身後留下遺詔,所以趙長寧沒想過封為太子這一步。
然而驚喜來太過突然,趙長寧反而不敢表露出來,隻愣愣道了一聲:“父皇?”
狂喜過後趙長寧理智便迴籠了,開始反思近有沒有做什麽讓皇帝忌憚或者不滿事兒。
畢竟,萬一皇帝隻是試探他,或者跟他說著玩兒呢?
不要以為皇帝都是一言九鼎,說了不認賬事兒不要太多。守諾與不守,隻看那個符合心意罷了。
所以趙長寧當即便躬身道:“兒臣何德何能……”這是套話,自古用來謙虛。
卻被皇帝打斷:“不要說這些沒用。朕既然要屬意你,就要給你大義名分。”
就算皇帝掛了沒有遺照,登基也是理所當然一件事。
有宋以來百餘年,並無被廢太子,凡是太子後來都成了皇帝。
趙長寧忽然被天上掉下來巨大餡餅給砸了個滿頭包,愣過之後是狂喜。
他又不是沒有抱負,自然也想過有君臨天下那一天。何況皇帝已經表明要培養他,讓他做繼承人。
畢竟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太子,也可能是身後留下遺詔,所以趙長寧沒想過封為太子這一步。
然而驚喜來太過突然,趙長寧反而不敢表露出來,隻愣愣道了一聲:“父皇?”
狂喜過後趙長寧理智便迴籠了,開始反思近有沒有做什麽讓皇帝忌憚或者不滿事兒。
畢竟,萬一皇帝隻是試探他,或者跟他說著玩兒呢?
不要以為皇帝都是一言九鼎,說了不認賬事兒不要太多。守諾與不守,隻看那個符合心意罷了。
所以趙長寧當即便躬身道:“兒臣何德何能……”這是套話,自古用來謙虛。
卻被皇帝打斷:“不要說這些沒用。朕既然要屬意你,就要給你大義名分。”
皇帝擺了擺手,又叫趙長寧坐下,才道:“你大哥幼年夭折,朕再無嫡子,原本立嫡立長,可你二皇兄卻辜負了朕,至於老三和老四,不說也罷,所以朕擇了你,是因你賢。”
趙長寧乖乖坐著沒吭聲,他總不能跟著皇帝點頭說是啊是啊我比哥哥們出色,雖然這是事實。
皇帝說完。看著趙長寧平板臉,卻是歎了一聲:“隻是,你這性子,卻是要改改。”
“父皇?”趙長寧不由得皺了下眉,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都這麽大年紀了,要改談何容易。
然而皇帝卻不再說了,隻道:“還不到出發時辰,你去看看貴妃吧,你出征外。貴妃一直替你擔心著。”
就這麽攆了出來。趙長寧抱著大餡餅卻還稀裏糊塗,一時間竟有些茫然。
若封太子不是這個時候,也許趙長寧不會是這種心情。但偏偏……算了,還是先去昭陽殿看望親媽。
昭陽殿裏崔貴妃正用早飯,聽見兒媳婦生了龍鳳胎又是母子均安,崔貴妃自然是一顆心落到了肚子裏,也有胃口了。
看見趙長寧過來。立即笑開了花,拉著兒子道:“聽說代璿誕下了龍鳳胎,如何?”
提到得兒子,趙長寧也是高興很,立即開啟傻爹模式,巴拉巴拉道:“男女都很健康。就是不太大,男四斤六兩,女四斤二兩。生產還算順利,兒子迴來時候正好趕上,等過些時候,兒子再帶他們進宮來給母妃瞧瞧……”
崔貴妃笑著聽兒子說話,等趙長寧好容易找迴狀態。才道:“知道你高興,可也別忘形了。今日是正旦。”
提到這個,趙長寧麵色一下子就嚴肅起來了,給花鈴使了個眼色,等花鈴帶著侍女都下去之後,才低聲對崔貴妃道:“母妃,方才乾清宮,父皇突然道要封我為太子。”
這是大事,崔貴妃差點沒站起來,不由瞪著眼睛看兒子道:“當真?”
趙長寧嚴肅臉:“兒子怎敢拿這種事情取笑?”鬧好了是大喜事,鬧不好就——趙長寧畢竟外頭待了一段日子,對京中風向還有些不明。
而崔貴妃可以說是皇帝身邊十分親近人了,外頭事情不好說,可是宮裏有什麽風聲,崔貴妃不應該不知道。
偏偏崔貴妃確實是不知道,頓時就驚了:“我沒聽到一絲兒風聲!”
封太子可不是皇帝上下嘴皮子一碰,然後一道詔書就完事了,必要有各種配套硬件,比如金印冊寶、服飾佩戴、儀仗用具等等,這些都得準備,太子和親王級別那是不同,待遇自然也不同。
還有趙長寧若是封了太子,那他老婆英王妃自然也要升級成太子妃,那必要還有她相關配套硬件,別看這些東西瑣碎,但卻是必不可少,準備起來,至少得一兩個月,還得是不管旁人先緊著他們來。
於是趙長寧鬱悶了:“莫不是父皇真同我開玩笑罷?”開玩笑也就罷了,可是皇帝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想想就讓人覺得驚悚啊,裏頭還不知道打了什麽主意!趙長寧越發覺得方才乾清宮不夠謙遜。
“你父皇什麽性子,會拿這種事兒開玩笑?”崔貴妃眼睛一瞪,看趙長寧苦笑,便也知道兒子不過是說笑——誰都知道皇帝不是個喜歡開玩笑人,所以這是真。
正當母子兩個大眼瞪小眼時候,外頭響起了敲門聲,是花鈴:“娘娘,乾清宮李公公來了。”
李中到來讓母子倆都覺得有些意外,畢竟這個時候,身為皇帝身邊大太監,他應該是忙團團轉。
“娘娘,王爺,皇上叫奴婢來喚王爺,說是時辰到了,”李中笑眯眯道:“還有,九殿下也務必跟著。”
趙允臨剛好被伺候著穿好大禮服進了屋,他又長高了一些,看著同趙長寧倒有四五分相似。
剛踏進門少年聽見李中話就是一愣,不由道:“李公公意思是……”
因為趙允臨很得皇帝寵愛,又是年紀小皇子,皇帝想要他承歡膝下,是以過了十五歲,尚未封王開府——其實王府已經建好了,隻不過主人沒來,就隻能空著。
不過也因為如此,趙允臨就不能算是成人,所以也並未參與朝政,祭天活動是皇帝帶領諸大臣——包括參政皇子,所以有趙長寧,但顯然沒有趙允臨份兒才是。
祭天之前是要先拜太廟,往年時候,趙允臨隻是跟著皇帝拜太廟,然後皇帝帶著大部隊去祭天,他就迴宮找媽媽了。但如今李中特意提起,顯然不可能是隨口胡咧咧。
“皇上意思是,九殿下如今年紀,也到了該替父兄分憂時候了。”李中道。話不用說太明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這是想要栽培小兒子了。
畢竟皇子雖然尊貴,可也是沒有任何實權,比起幾個封王哥哥,那差不是一點半點。
趙允臨忍不住歡唿了一聲,雖然舍不得爹娘,但他長大了,也向往外頭花花世界啊,年輕人麽,關皇宮裏也是覺得憋屈。
而崔貴妃和趙長寧卻是默默對視了一眼:這是皇帝打算替趙長寧增強實力節奏?
畢竟是同母所出皇子,趙允臨又很明顯不是那野心勃勃,肯定不會跟親哥爭,又,他跟趙長寧兄弟感情好,所以他手上勢力,天然就是趙長寧一派。
趙長寧略有所悟了,也許封太子一事是皇帝突然起意,但這又確實是皇帝心意,並非是試探或者其他什麽,隻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使皇帝下定了決心。
不過確如李中所說,時辰到了,也容不得母子倆再細細討論,趙長寧押著弟弟告辭了崔貴妃,跟李中一道走了。
正旦日天氣很不錯,豔陽高照,就是風有些幹冷,代璿好不容易叫人開了窗子透口氣,就聽見院子裏有人大唿小叫起來。
瞧著睜開了眼睛咧起嘴巴要哭龍鳳胎,代璿便是火氣上湧,扭頭就想把那咋唿人給拍死。
哪知道還沒開口,就被一個大炸彈給炸暈了:“王妃大喜呀,咱們王爺被封為太子啦!”
神馬?代璿一個愣神,就聽見外頭眾人咋唿起來,連忙出聲嗬斥倒:“都閉嘴!誰是報信?給我說清楚到底怎麽迴事!”
然後就聽見外頭那人站窗下巴拉巴拉了一通,後表示英王趙長寧,確實今天進一步,成了太子了,這是皇帝當著文武百官麵兒宣布聖旨,不會錯。
=====
太子,國之儲君,名正言順繼承人、
就算皇帝掛了沒有遺照,登基也是理所當然一件事。
有宋以來百餘年,並無被廢太子,凡是太子後來都成了皇帝。
趙長寧忽然被天上掉下來巨大餡餅給砸了個滿頭包,愣過之後是狂喜。
他又不是沒有抱負,自然也想過有君臨天下那一天。何況皇帝已經表明要培養他,讓他做繼承人。
畢竟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太子,也可能是身後留下遺詔,所以趙長寧沒想過封為太子這一步。
然而驚喜來太過突然,趙長寧反而不敢表露出來,隻愣愣道了一聲:“父皇?”
狂喜過後趙長寧理智便迴籠了,開始反思近有沒有做什麽讓皇帝忌憚或者不滿事兒。
畢竟,萬一皇帝隻是試探他,或者跟他說著玩兒呢?
不要以為皇帝都是一言九鼎,說了不認賬事兒不要太多。守諾與不守,隻看那個符合心意罷了。
所以趙長寧當即便躬身道:“兒臣何德何能……”這是套話,自古用來謙虛。
卻被皇帝打斷:“不要說這些沒用。朕既然要屬意你,就要給你大義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