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穿到六零來種地[穿書] 作者:曹家大小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韓爺爺真的答應了啊?”王思婉感慨。
這可是關係到一整個市的命運,容不得半點疏忽,雖然她和許安已經商量好了說辭,但地震這種東西,本來就沒人能預測準確,就算有這些異狀,也不能說明就真的會發生地震啊。但韓友書相信了他們, 並且還匆匆的出去要安排這件事。
在他的心裏,人民群眾高於一切,他才是真正有大義的人。
而韓友書則匆匆走進他的辦公地點,早上他沒來,就是特意在等王思婉和許安過來,能抽出一上午的時間,已經是盡力了,這也足以說他對王思婉和許安的重視。
他一進去,就有人圍了上來,手裏拿著各處發來的電報和文件,他接過去,邊往自己的辦公室走,邊看,看完後重新塞給那個人,“整理一下,咱們下午三點開個會,現在你去聯係汪老請過來。”
那人愣了下,“是汪主任嗎。”
“嗯。”他淡淡的應了聲,然後轉身對邊上另一位助手說道:“現在發電報到山市,問問那邊,最近是不是有異動,比如井水渾濁冒泡,還有家裏養的雞鴨亂叫,或者是老鼠或者是蛇當街行走,重點是看井水。一定要快,讓他們多探訪一些地方,不要拖拉,我晚上就要知道結果。”
助手應了下來,卻有點愣,這是這是什麽情況,韓老關注的向來是大事,怎麽突然關心起井水這種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了?
等汪主任匆匆趕來,就被帶進了韓友書的辦公室。
而韓友書在跟他確認了這些情況之後,便陷入了沉思。
汪主任沉心地質研究,曾經到多個國家講授過地質學,如果說最了解這個國家地質的人,那就非他莫屬了。而且他專門在日國學習過,那可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可以說,他在地震研究方麵也非常的有經驗。
“你說真的?真的發現了這麽情況?在山市?”汪主任焦急的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他和韓友書關係好,這會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之前我在日國的時候,看過不少書,裏麵確實有這種說法,你也知道的,現在還沒法做到百分百預測準確,可這些說法一旦屬實,那就說明當地的地殼運動確實在發生變化了,動物向來是最敏感的,有天生的直覺。如果,山市那邊傳迴來的資料是真的,以防萬一,恐怕真的要安排人撤離了。因為這種情況,一般是巨大災害才會出現的。”
韓友書眸中閃過駭然,“當真?真的是巨大災害?”
汪主任點頭,認真且嚴肅的迴道:“真的,至少是山崩地裂那種,不然,不會出現這麽明顯的異動的。”
韓友書握緊了拳頭,思考了片刻之後,看向汪主任,“老汪,恐怕需要你幫點忙了。”
在晚上山市那邊傳來的電報中,確認多出發生韓友書所說的異動之後,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開始動了起來,韓友書帶著人開了一整晚的會議,最後雙眼通紅之下,他在一份由汪主任帶領團隊執筆的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後遞交了上去。
等簽好名後,他掙紮著站了起來,走迴自己的辦公室,站在窗幾明淨的窗前,他看著外麵微微發亮的天空,那是山市的方向,此時仿佛被濃濃的一層霧靄蒙住一般,那一片的天空,都顯得格外的陰沉。
就像他的心一般,被層層霧靄籠罩得嚴嚴實實。
王思婉和許安在韓友書這呆著,而韓友書幾天沒有迴來,他們也不在意,畢竟這是一件大事,足夠讓京城這邊頂端的人都忙活起來,他們也可以想象道,韓友書如果確認了,會如何去爭取讓整個山市的人民群眾撤離。
遠在山市的劉曉梅家裏,早上起來後,她照常從井中打起一桶水,看著渾濁的井水,她皺了皺眉,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都快十天了,這井水突然間變成這樣,喝也喝不得,做菜也嫌髒,隻能每天早晚都打起幾桶,然後沉澱一下,露出清澈的水才能用來洗衣做飯。
她正要把水提進去的時候,外麵大街上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聲聲振耳,像是有很多很多的人,步伐一致的跑過來一般。
她媽突然推開了窗,很不耐煩的大聲喊道:“怎麽迴事啊?曉梅,你是不是把東西摔了,怎麽這麽響啊?”
劉曉梅淡定的往外麵指了指,“不知道,是外麵的聲音,我去看看。媽,你快起來做飯吧,不然待會趕不及上工了。”
她麻溜的放下手中水桶,打開院門跑了出去,街道還在巷子外麵,她得跑過巷子才行。
劉曉梅她媽還沒來得及讓死丫頭停下,就見她像魚兒似的竄了出去,她恨恨的關上窗,“個懶丫頭,就是不想做飯。“
劉曉梅可不知道她媽是怎麽嫌棄她的,她一溜小跑的穿過巷子,有路過的老人給她打招唿,“曉梅起來了,這是去哪兒啊?”
劉曉梅笑著點頭,“我去前麵看看,奶奶,外麵怎麽這麽吵啊?”
那奶奶神秘兮兮的笑了笑,“不知道哩,看到好多當兵的過來,特別特別多。”
劉曉梅最喜歡的就是當兵的,她大哥就是當兵的,是他們家的驕傲,一聽是特別多兵,就更興奮了。她揮揮手,“奶奶你迴去吧,我去看看。”歡唿跳躍的樣子像一隻活潑的小鳥一般,看得那奶奶笑出了一臉的褶子。
劉曉梅小心的巴著巷子口,就朝外麵的看去,然後微微瞪大了眼睛,好多當兵的啊,全都站在街上,從頭看不到尾誒。
然後,她就聽到拴在街口柱子上的大喇叭裏傳來一個尖銳的女聲,那女聲很焦急,一直在重複的說著一句話,穿到了每個圍觀的市民耳朵裏。
這句話如烈火烹油一般,瞬間炸開了一向平靜的,山市人的生活。
劉曉梅迴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去時的興奮,她臉色蒼白,腳步虛浮的推開院門。她媽幾乎一瞬間殺了出來,“怎麽迴事啊?去那麽久?”
但看到劉曉梅的臉色後,她又愣住了,焦急的上前摸了摸她的腦袋,“咋了?咋突然這樣了?是不是病了?”
劉曉梅搖搖頭,看向她媽,“媽,外麵說,咱們這要發生大地震了,讓咱們趕緊跑。”
“地震?啥地震啊?你媽我在這從小生活到大,怎麽不知道要發生地震了?”劉曉梅媽媽震驚的說道,然後輕鬆的笑笑,“哎呀,哪裏會發生地震哦,別人哄你的吧?”
“不是的,外麵來了很多當兵的,讓咱們迅速在他們的幫助下撤離,咱們是第一批撤離的。”劉曉梅說道。
“啥?撤離?”
幾乎是同樣的問話,出現在山市無數人的空中,他們都像劉曉梅的媽媽一樣,不相信這裏真的會發生地震。甚至有些老人,聲稱自己在這生活了一輩子,五六十年了,也沒有地震啥的,撒潑打滾的不願意走。
但一向寬容的子弟兵們,卻一反常態的冷酷起來,不走也得走,住的地方都已經安排好了,就在幾千公裏外的鄰省,過不了多久,就會讓你們迴來,又不是不讓你們迴來。
幾乎全國的軍隊都在趕往這座不算大的山市,所有的火車也都開往山市不大的火車站,送走一批又一批惶恐不安人,送來了一批又一批年紀不大的子弟兵們。
全國的物資也都調動了起來,無論是吃的還是住的用的穿的,全部都送往了山市人要去往的地方,確保他們到了新地方,也能安穩的生活。
在這樣的鐵血政策和溫情安撫下,人們的抵抗變得很弱很弱。都順從著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等到了七號,整個山市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有被扔下的家畜在城中惶恐不安的晃蕩。
當最後一隊子弟兵也撤離完成後,收到消息的韓友書才鬆了口氣,他環顧了下辦公室所有看著他的下屬,歎了口氣,“這麽大的陣仗,咱們也算是豁出去了。”
8號淩晨,睡夢中的王思婉突然驚醒,她看向同樣感受到震動的許安,眸中都是終於來了的情緒。
不止是他們,不止是京城感受到了震動,整個北省周邊的省市,都仿佛末日來臨一般,尤其是山市周圍,更是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這一晚,無數孩子被嚇到哭泣,無數人感恩著這場撤離。
而幾夜未眠的韓友書,也在同時睜著眼睛看向陪著他熬著的下屬們,“你們感受到了嗎?”
有人熬到暈眩,但還是點了點頭,“剛剛,動了一下,很明顯。”
“所以,這是真的咯?”韓友書不敢相信,這麽多天,他雖然一直在調度,下達了一條又一條命令,可在他心裏,還是由衷的期望著不要發生地震,人可以撤離,可家不能撤離,如果真的發生了地震,那家就真的毀了。
而就在這時,放在韓友書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響了,他撲過去抓了起來。
那端傳來了汪主任哽咽的聲音,“是真的,老韓,是真的,很明顯的震感,說明級數非常的大,我這邊的團隊正在出數據,我們,我們救了幾十萬人的性命。”
溫熱的淚水順著韓友書的臉頰滑落,他捂著臉,心中百感交集。這幾天他的壓力巨大,幾乎是頂著所有的反對,下達的命令。但此刻,他的心情豁然明朗了,隻是家而已,沒了,他們再蓋。他們經曆了這麽多苦難,重建一個市而已,他們可以的。
隻要人還在,隻要人還在,就有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 像這樣的大撤離,如果在那個年代真的發生了,那就是舉傾國之力了,所以韓友書的壓力,可想而知。
寫年代文最不好的一點呢,就是很多都不能寫,怕被封,所以不少人物啊內容啊我都隻能含糊一下,嘿嘿嘿,你們都懂的啦。
好了,今天的勞模曹依然勤奮營業,明天中午12點,接著見啦。
第110章
這場撤離, 後來被外媒稱之為世紀大撤離, 在無法探測到地震是否真的會發生的時候,就傾盡全國的力量, 撤離一座人口大市,將地震可能帶來的傷亡降到了最低。
這些外媒紛紛湧入探查,然後發現了一個更令他們驚訝的事,在這場地震中, 幾乎沒有傷亡,所有的傷亡隻是一些沒帶走的家畜。
這太不可思議,這簡直就像做夢一般。
地震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7.8級, 多麽可怕的數字啊,再看看已經被毀滅的山市。若是沒有撤離,那等待他們的將是大多數人被掩蓋在倒塌的房屋下麵。
更何況,地震開始時,是淩晨,正是睡夢中的時候, 一旦地震,那就意味著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
太可怕了,幸好所有人都撤離出去了。
等這些人迴去,就開始在報紙上大肆宣揚華國這次成功的世紀大撤離,而汪主任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因為韓友書說,是他的團隊發現了山市的各種異常, 也是他本人來到韓友書麵前說明了這次要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全國的報紙都在誇讚汪主任,說他救了幾十萬人,而山市人民,更是準備給他立一座雕像。
而汪主任隻能在背後苦笑:老韓啊老韓,你可算是把我推到浪尖上了。
好在他多年研究地質,對這些本就頗有研究,在各個院校講學時也絲毫不懼,而麵對國外院校的邀請,他也欣然赴之。根據這次的地震,他們團隊又有了更多的發現,相信這些院校還有那些地質專家們,很願意同他交流心得的。
而韓友書也接受了秘密表彰,這次的大功也記了他一件,正因為此,他在這個圈子,站得更穩固了。
“真的要走?不多留幾天?”韓友書抱著許逸,站在門口依依不舍的說道。
他的頭發白了不少,穿著一身以前王思婉給他做的中山裝,以前穿得還合身的衣服,這會穿都有些空蕩了。這幾天王思婉也知道了韓友書是有多忙,每天早出晚歸,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
王思婉看在眼裏,卻也知道韓友書現在的地位不一般,他可能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拎著釣竿,晃晃蕩蕩的去釣魚了。也沒辦法再向以前一樣盯著許逸寫大字了。
雖然是來了京城,可王思婉和許安也沒有心情去逛逛京城,之前是因為憂心地震的事,後來是因為王思婉每天在廚房給韓友書做各種醬,牛肉醬香菇醬水果醬,都用靈泉水調了。還醃了不少醬菜,甚至連蜂蜜都留下了幾瓶給他。
他現在不在身邊,沒法吃著王思婉空間裏的靈泉水還有那些蔬菜水果,隻能靠這種方法來給他調理了。
“不了,隊裏還忙著呢,就請了十天的假,得趕迴去才行。”王思婉笑著說道,見許逸還摟著韓友書的脖子不願意撒手的樣子,就板著臉。
“許逸,你這麽重,曾祖父要抱不動了,快下來,咱們得迴去了。”
許逸小臉一扭,聲音都帶著哭腔,“我不走,我要和曾祖父在一起,曾祖父,我和爸爸媽媽都留下來陪你好不好?”
他這麽可愛,韓友書又向來最疼他了,但這迴卻沒順著他,而是摸著他的小腦袋說道:“寶寶,等你再寫100篇大字的時候,你們就可以來這裏陪曾祖父啦。”
“為什麽現在不能陪曾祖父啊?”許逸之前就把自己的大字給韓友書看了,得了好一頓誇獎呢。
韓友書爽朗的笑了笑,“因為曾祖父要去打壞人,打完壞人後,這裏就安全了,你們就可以過來了呀。”
王思婉和許安對視一眼,紛紛從中聽出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院子外麵劉朝把車開過來了,許安伸手把許逸抱過來,“好了好了,曾祖父還要忙呢,咱們迴家吧,等你寫完100篇大字,咱們再來。”
許逸抹了把眼淚,乖乖的同韓友書揮揮手,“曾祖父,我們走啦。你一定要把壞人打跑哦,到時候寶寶就可以來找你了。”
韓友書的眼中難掩不舍,“好,曾祖父一定會把壞人打跑的。”
王思婉手裏提著行李,對韓友書說道:“韓爺爺,你要保重身體啊,你喜歡的牛肉醬啥的,我都做了放在廚房冰箱裏,還有我醃的醬菜,帶來的蜂蜜,你都要吃啊。”
“好,你放心吧,我肯定得吃,你看看,你們來啥地方也沒去成,倒是給我做廚娘做了不少東西,麻煩你了。”韓友書將手背在身後,歎了口氣,“行了,走吧,我馬上也得走了,你們啊,好好過日子。等以後啊……”
他話沒說完,又低下頭笑了笑,“沒事,走吧。”
許安點頭,“好,你照顧好自己,我們走了。”
許逸拚命的揮著小手,“曾祖父,我們走了,等我寫完大字再來看你啊。”
韓友書也揮揮手,“好,我等寶寶來看我。”
車子開出去很順暢,沒有檢查,行駛在路上的時候,許逸因為離開了韓友書有些奄奄的,王思婉把他抱在懷裏,輕輕的拍著。
劉朝從後視鏡看著他們,原本以為這是來打秋風的,卻沒想到人家還真的是來看韓友書的,臨走前除了帶幾份京城的特產,怎麽來的就怎麽走的。
而且,韓友書對他們的態度,就跟正經家人沒什麽區別了。
他想了想,也收起了之前的想法,將視線收迴,專心的開著車。
迴去的時候坐的是軟臥,一個包間裏就他們一家三口,沒有其他人來。到了向陽縣之後,就帶著孩子下了車。
這可是關係到一整個市的命運,容不得半點疏忽,雖然她和許安已經商量好了說辭,但地震這種東西,本來就沒人能預測準確,就算有這些異狀,也不能說明就真的會發生地震啊。但韓友書相信了他們, 並且還匆匆的出去要安排這件事。
在他的心裏,人民群眾高於一切,他才是真正有大義的人。
而韓友書則匆匆走進他的辦公地點,早上他沒來,就是特意在等王思婉和許安過來,能抽出一上午的時間,已經是盡力了,這也足以說他對王思婉和許安的重視。
他一進去,就有人圍了上來,手裏拿著各處發來的電報和文件,他接過去,邊往自己的辦公室走,邊看,看完後重新塞給那個人,“整理一下,咱們下午三點開個會,現在你去聯係汪老請過來。”
那人愣了下,“是汪主任嗎。”
“嗯。”他淡淡的應了聲,然後轉身對邊上另一位助手說道:“現在發電報到山市,問問那邊,最近是不是有異動,比如井水渾濁冒泡,還有家裏養的雞鴨亂叫,或者是老鼠或者是蛇當街行走,重點是看井水。一定要快,讓他們多探訪一些地方,不要拖拉,我晚上就要知道結果。”
助手應了下來,卻有點愣,這是這是什麽情況,韓老關注的向來是大事,怎麽突然關心起井水這種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了?
等汪主任匆匆趕來,就被帶進了韓友書的辦公室。
而韓友書在跟他確認了這些情況之後,便陷入了沉思。
汪主任沉心地質研究,曾經到多個國家講授過地質學,如果說最了解這個國家地質的人,那就非他莫屬了。而且他專門在日國學習過,那可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可以說,他在地震研究方麵也非常的有經驗。
“你說真的?真的發現了這麽情況?在山市?”汪主任焦急的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他和韓友書關係好,這會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之前我在日國的時候,看過不少書,裏麵確實有這種說法,你也知道的,現在還沒法做到百分百預測準確,可這些說法一旦屬實,那就說明當地的地殼運動確實在發生變化了,動物向來是最敏感的,有天生的直覺。如果,山市那邊傳迴來的資料是真的,以防萬一,恐怕真的要安排人撤離了。因為這種情況,一般是巨大災害才會出現的。”
韓友書眸中閃過駭然,“當真?真的是巨大災害?”
汪主任點頭,認真且嚴肅的迴道:“真的,至少是山崩地裂那種,不然,不會出現這麽明顯的異動的。”
韓友書握緊了拳頭,思考了片刻之後,看向汪主任,“老汪,恐怕需要你幫點忙了。”
在晚上山市那邊傳來的電報中,確認多出發生韓友書所說的異動之後,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開始動了起來,韓友書帶著人開了一整晚的會議,最後雙眼通紅之下,他在一份由汪主任帶領團隊執筆的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後遞交了上去。
等簽好名後,他掙紮著站了起來,走迴自己的辦公室,站在窗幾明淨的窗前,他看著外麵微微發亮的天空,那是山市的方向,此時仿佛被濃濃的一層霧靄蒙住一般,那一片的天空,都顯得格外的陰沉。
就像他的心一般,被層層霧靄籠罩得嚴嚴實實。
王思婉和許安在韓友書這呆著,而韓友書幾天沒有迴來,他們也不在意,畢竟這是一件大事,足夠讓京城這邊頂端的人都忙活起來,他們也可以想象道,韓友書如果確認了,會如何去爭取讓整個山市的人民群眾撤離。
遠在山市的劉曉梅家裏,早上起來後,她照常從井中打起一桶水,看著渾濁的井水,她皺了皺眉,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都快十天了,這井水突然間變成這樣,喝也喝不得,做菜也嫌髒,隻能每天早晚都打起幾桶,然後沉澱一下,露出清澈的水才能用來洗衣做飯。
她正要把水提進去的時候,外麵大街上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聲聲振耳,像是有很多很多的人,步伐一致的跑過來一般。
她媽突然推開了窗,很不耐煩的大聲喊道:“怎麽迴事啊?曉梅,你是不是把東西摔了,怎麽這麽響啊?”
劉曉梅淡定的往外麵指了指,“不知道,是外麵的聲音,我去看看。媽,你快起來做飯吧,不然待會趕不及上工了。”
她麻溜的放下手中水桶,打開院門跑了出去,街道還在巷子外麵,她得跑過巷子才行。
劉曉梅她媽還沒來得及讓死丫頭停下,就見她像魚兒似的竄了出去,她恨恨的關上窗,“個懶丫頭,就是不想做飯。“
劉曉梅可不知道她媽是怎麽嫌棄她的,她一溜小跑的穿過巷子,有路過的老人給她打招唿,“曉梅起來了,這是去哪兒啊?”
劉曉梅笑著點頭,“我去前麵看看,奶奶,外麵怎麽這麽吵啊?”
那奶奶神秘兮兮的笑了笑,“不知道哩,看到好多當兵的過來,特別特別多。”
劉曉梅最喜歡的就是當兵的,她大哥就是當兵的,是他們家的驕傲,一聽是特別多兵,就更興奮了。她揮揮手,“奶奶你迴去吧,我去看看。”歡唿跳躍的樣子像一隻活潑的小鳥一般,看得那奶奶笑出了一臉的褶子。
劉曉梅小心的巴著巷子口,就朝外麵的看去,然後微微瞪大了眼睛,好多當兵的啊,全都站在街上,從頭看不到尾誒。
然後,她就聽到拴在街口柱子上的大喇叭裏傳來一個尖銳的女聲,那女聲很焦急,一直在重複的說著一句話,穿到了每個圍觀的市民耳朵裏。
這句話如烈火烹油一般,瞬間炸開了一向平靜的,山市人的生活。
劉曉梅迴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去時的興奮,她臉色蒼白,腳步虛浮的推開院門。她媽幾乎一瞬間殺了出來,“怎麽迴事啊?去那麽久?”
但看到劉曉梅的臉色後,她又愣住了,焦急的上前摸了摸她的腦袋,“咋了?咋突然這樣了?是不是病了?”
劉曉梅搖搖頭,看向她媽,“媽,外麵說,咱們這要發生大地震了,讓咱們趕緊跑。”
“地震?啥地震啊?你媽我在這從小生活到大,怎麽不知道要發生地震了?”劉曉梅媽媽震驚的說道,然後輕鬆的笑笑,“哎呀,哪裏會發生地震哦,別人哄你的吧?”
“不是的,外麵來了很多當兵的,讓咱們迅速在他們的幫助下撤離,咱們是第一批撤離的。”劉曉梅說道。
“啥?撤離?”
幾乎是同樣的問話,出現在山市無數人的空中,他們都像劉曉梅的媽媽一樣,不相信這裏真的會發生地震。甚至有些老人,聲稱自己在這生活了一輩子,五六十年了,也沒有地震啥的,撒潑打滾的不願意走。
但一向寬容的子弟兵們,卻一反常態的冷酷起來,不走也得走,住的地方都已經安排好了,就在幾千公裏外的鄰省,過不了多久,就會讓你們迴來,又不是不讓你們迴來。
幾乎全國的軍隊都在趕往這座不算大的山市,所有的火車也都開往山市不大的火車站,送走一批又一批惶恐不安人,送來了一批又一批年紀不大的子弟兵們。
全國的物資也都調動了起來,無論是吃的還是住的用的穿的,全部都送往了山市人要去往的地方,確保他們到了新地方,也能安穩的生活。
在這樣的鐵血政策和溫情安撫下,人們的抵抗變得很弱很弱。都順從著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等到了七號,整個山市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有被扔下的家畜在城中惶恐不安的晃蕩。
當最後一隊子弟兵也撤離完成後,收到消息的韓友書才鬆了口氣,他環顧了下辦公室所有看著他的下屬,歎了口氣,“這麽大的陣仗,咱們也算是豁出去了。”
8號淩晨,睡夢中的王思婉突然驚醒,她看向同樣感受到震動的許安,眸中都是終於來了的情緒。
不止是他們,不止是京城感受到了震動,整個北省周邊的省市,都仿佛末日來臨一般,尤其是山市周圍,更是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這一晚,無數孩子被嚇到哭泣,無數人感恩著這場撤離。
而幾夜未眠的韓友書,也在同時睜著眼睛看向陪著他熬著的下屬們,“你們感受到了嗎?”
有人熬到暈眩,但還是點了點頭,“剛剛,動了一下,很明顯。”
“所以,這是真的咯?”韓友書不敢相信,這麽多天,他雖然一直在調度,下達了一條又一條命令,可在他心裏,還是由衷的期望著不要發生地震,人可以撤離,可家不能撤離,如果真的發生了地震,那家就真的毀了。
而就在這時,放在韓友書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響了,他撲過去抓了起來。
那端傳來了汪主任哽咽的聲音,“是真的,老韓,是真的,很明顯的震感,說明級數非常的大,我這邊的團隊正在出數據,我們,我們救了幾十萬人的性命。”
溫熱的淚水順著韓友書的臉頰滑落,他捂著臉,心中百感交集。這幾天他的壓力巨大,幾乎是頂著所有的反對,下達的命令。但此刻,他的心情豁然明朗了,隻是家而已,沒了,他們再蓋。他們經曆了這麽多苦難,重建一個市而已,他們可以的。
隻要人還在,隻要人還在,就有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 像這樣的大撤離,如果在那個年代真的發生了,那就是舉傾國之力了,所以韓友書的壓力,可想而知。
寫年代文最不好的一點呢,就是很多都不能寫,怕被封,所以不少人物啊內容啊我都隻能含糊一下,嘿嘿嘿,你們都懂的啦。
好了,今天的勞模曹依然勤奮營業,明天中午12點,接著見啦。
第110章
這場撤離, 後來被外媒稱之為世紀大撤離, 在無法探測到地震是否真的會發生的時候,就傾盡全國的力量, 撤離一座人口大市,將地震可能帶來的傷亡降到了最低。
這些外媒紛紛湧入探查,然後發現了一個更令他們驚訝的事,在這場地震中, 幾乎沒有傷亡,所有的傷亡隻是一些沒帶走的家畜。
這太不可思議,這簡直就像做夢一般。
地震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7.8級, 多麽可怕的數字啊,再看看已經被毀滅的山市。若是沒有撤離,那等待他們的將是大多數人被掩蓋在倒塌的房屋下麵。
更何況,地震開始時,是淩晨,正是睡夢中的時候, 一旦地震,那就意味著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
太可怕了,幸好所有人都撤離出去了。
等這些人迴去,就開始在報紙上大肆宣揚華國這次成功的世紀大撤離,而汪主任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因為韓友書說,是他的團隊發現了山市的各種異常, 也是他本人來到韓友書麵前說明了這次要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全國的報紙都在誇讚汪主任,說他救了幾十萬人,而山市人民,更是準備給他立一座雕像。
而汪主任隻能在背後苦笑:老韓啊老韓,你可算是把我推到浪尖上了。
好在他多年研究地質,對這些本就頗有研究,在各個院校講學時也絲毫不懼,而麵對國外院校的邀請,他也欣然赴之。根據這次的地震,他們團隊又有了更多的發現,相信這些院校還有那些地質專家們,很願意同他交流心得的。
而韓友書也接受了秘密表彰,這次的大功也記了他一件,正因為此,他在這個圈子,站得更穩固了。
“真的要走?不多留幾天?”韓友書抱著許逸,站在門口依依不舍的說道。
他的頭發白了不少,穿著一身以前王思婉給他做的中山裝,以前穿得還合身的衣服,這會穿都有些空蕩了。這幾天王思婉也知道了韓友書是有多忙,每天早出晚歸,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
王思婉看在眼裏,卻也知道韓友書現在的地位不一般,他可能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拎著釣竿,晃晃蕩蕩的去釣魚了。也沒辦法再向以前一樣盯著許逸寫大字了。
雖然是來了京城,可王思婉和許安也沒有心情去逛逛京城,之前是因為憂心地震的事,後來是因為王思婉每天在廚房給韓友書做各種醬,牛肉醬香菇醬水果醬,都用靈泉水調了。還醃了不少醬菜,甚至連蜂蜜都留下了幾瓶給他。
他現在不在身邊,沒法吃著王思婉空間裏的靈泉水還有那些蔬菜水果,隻能靠這種方法來給他調理了。
“不了,隊裏還忙著呢,就請了十天的假,得趕迴去才行。”王思婉笑著說道,見許逸還摟著韓友書的脖子不願意撒手的樣子,就板著臉。
“許逸,你這麽重,曾祖父要抱不動了,快下來,咱們得迴去了。”
許逸小臉一扭,聲音都帶著哭腔,“我不走,我要和曾祖父在一起,曾祖父,我和爸爸媽媽都留下來陪你好不好?”
他這麽可愛,韓友書又向來最疼他了,但這迴卻沒順著他,而是摸著他的小腦袋說道:“寶寶,等你再寫100篇大字的時候,你們就可以來這裏陪曾祖父啦。”
“為什麽現在不能陪曾祖父啊?”許逸之前就把自己的大字給韓友書看了,得了好一頓誇獎呢。
韓友書爽朗的笑了笑,“因為曾祖父要去打壞人,打完壞人後,這裏就安全了,你們就可以過來了呀。”
王思婉和許安對視一眼,紛紛從中聽出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院子外麵劉朝把車開過來了,許安伸手把許逸抱過來,“好了好了,曾祖父還要忙呢,咱們迴家吧,等你寫完100篇大字,咱們再來。”
許逸抹了把眼淚,乖乖的同韓友書揮揮手,“曾祖父,我們走啦。你一定要把壞人打跑哦,到時候寶寶就可以來找你了。”
韓友書的眼中難掩不舍,“好,曾祖父一定會把壞人打跑的。”
王思婉手裏提著行李,對韓友書說道:“韓爺爺,你要保重身體啊,你喜歡的牛肉醬啥的,我都做了放在廚房冰箱裏,還有我醃的醬菜,帶來的蜂蜜,你都要吃啊。”
“好,你放心吧,我肯定得吃,你看看,你們來啥地方也沒去成,倒是給我做廚娘做了不少東西,麻煩你了。”韓友書將手背在身後,歎了口氣,“行了,走吧,我馬上也得走了,你們啊,好好過日子。等以後啊……”
他話沒說完,又低下頭笑了笑,“沒事,走吧。”
許安點頭,“好,你照顧好自己,我們走了。”
許逸拚命的揮著小手,“曾祖父,我們走了,等我寫完大字再來看你啊。”
韓友書也揮揮手,“好,我等寶寶來看我。”
車子開出去很順暢,沒有檢查,行駛在路上的時候,許逸因為離開了韓友書有些奄奄的,王思婉把他抱在懷裏,輕輕的拍著。
劉朝從後視鏡看著他們,原本以為這是來打秋風的,卻沒想到人家還真的是來看韓友書的,臨走前除了帶幾份京城的特產,怎麽來的就怎麽走的。
而且,韓友書對他們的態度,就跟正經家人沒什麽區別了。
他想了想,也收起了之前的想法,將視線收迴,專心的開著車。
迴去的時候坐的是軟臥,一個包間裏就他們一家三口,沒有其他人來。到了向陽縣之後,就帶著孩子下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