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能做得了水路生意的,最大的便是祁家。


    說起來容易,但是想要做好這門生意,除了要經營好船隻生意,還要買下不少造船的鋪子,中間的打點和銀錢不知道撒出去了多少。


    如今好不容易見到了些收益,祁昀卻輕飄飄的捅給了楚承允,還主動給楚承允說了許多實情。


    這不就是把到手的銀錢送給了天家?


    祁昀則是站起身來,一邊出門走向長廊一邊道:“你能想到這些,還不錯,之前的賬目沒白看,知道現在家中各個鋪子都賺了多少錢。”


    鐵子得了誇獎卻沒有翹尾巴,他跟在祁昀身邊年深日久,是知道祁昀的脾氣的。


    這誇獎後麵往往跟著的就是敲打。


    果然,祁昀口風一轉,道:“但是,這賬目你隻是記下了,卻沒上心。”


    鐵子素來都是好學的,說起來他是跟在祁昀身邊的小廝,但是祁昀素來是教養培養徒弟那般培養他,這會兒鐵子臉色一整,乖乖低頭道:“還望二少爺解惑。”


    祁昀聲音平緩:“你若是仔細看,便能比較出來,這水路得的利潤雖多,但這個月比起去年這個時候少了足足三成。”


    鐵子不由得迴憶了一下,點了點頭,而後皺起眉。


    怎麽會少了?


    這生意從來都是越做越大,除非是財路斷了,不然沒有越做越迴去的道理。


    結果到了漕運這兒卻比以前還小了,不提還好,現在祁昀提起來,鐵子也能察覺到裏麵的不尋常。


    祁昀也不用他胡亂猜測,直接道:“賬目異常,自然是有緣由的,我之前寫信問過了負責水上運路的魏掌櫃,他說是因為近來水賊四起,不時就會有劫持商船的匪類出現,這才幹擾了原本的運營。”


    鐵子一愣,而後迅速反應過來,道:“二少爺的意思是,這次找上……那位,其實是為了給咱家聲音尋個庇護?”


    祁昀點了點頭,聲音平淡:“以前因著朝廷不重視,這才給了尋常商戶賺錢的機會,現在想要得到朝廷庇佑,不讓利是不可能的。”


    因著朝廷鼓勵商賈,這水路上多是商家船隻,朝廷隻管征稅,設立漕運衙門提供保護,旁的卻沒有幹預過,這就給了祁家機會,能夠相對輕鬆的收掉船隻和店鋪。


    但正因如此,水賊就盯上了祁家,至於為什麽自家吃虧衙門不管,祁昀也不想深究。


    民不與官鬥,這是常識。


    可是官能不能和天家鬥,就看他們有幾個膽子了。


    索性祁昀就找個靠山來,還要找最大的那個,一步到位總好過處處吃虧。


    鐵子豁然開朗,臉上也有了笑容,越想越覺得劃算。


    但是祁昀卻沒有多少歡喜的模樣,他心裏惦記著事情,神色也就沉靜很多。


    待迴房時,剛一開門,祁昀就聽到了旭寶的聲音:“娘,你想聽什麽,旭寶說給你聽。”


    此話一出,祁昀就頓住了腳步。


    這個家裏祁二郎沒什麽怕的,獨獨對自家兒子有些忌憚。


    倒不是旭寶有多嚇人,而是旭寶這個小書癡不僅自己喜歡讀書,還喜歡拉著別人一起讀。


    尤其是碰到祁昀,旭寶從來都是抱著祁昀的腿不讓他走,非要讓祁昀給他念書才肯罷休。


    尋常旭寶不會用讀書的事去煩自家娘親,可今日,龍鳳胎還沒睡醒,馮秀才今日休息不好打擾,石頭又去了書院,旭寶這才找上了葉嬌。


    小人參雖說認了字,也能背下醫經藥典之類的書,但是葉嬌念書從來隻看需要的。


    和醫藥有關的,是為了她和祁昀未來的幸福。


    那些帶圖帶畫的……也算是為了幸福。


    不過葉嬌從不看四書五經,她又不需要靠功名,對這些也就沒有什麽興趣,這會兒聽旭寶說起來,葉嬌不樂意拒絕自家乖寶,卻也不知道要讓他背什麽。


    想了想,記起之前同華寧和石氏一起去看的牡丹,葉嬌便把旭寶撂在了腿上抱著,柔聲道:“那,旭寶給娘親背個和牡丹有關的詩,好不好?”


    “好!”


    旁的孩子都怕極了被爹娘拉出來背詩作文,可是旭寶一到這種時候就挺起小胸膛,滿臉的開心。


    他沒多想就脫口而出道:“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風炫轉紫雲英。自從天女盤中見,直至今朝眼更明。”


    葉嬌眨眨眼,不由得問道:“這哪裏有牡丹?”


    旭寶靠在葉嬌懷裏,軟糯糯道:“紫雲英說的就是牡丹。”


    “那後兩句是什麽意思?”


    “說的是,牡丹花比天上的仙女還好看。”


    葉嬌不由得笑,捏了捏旭寶的臉蛋:“旭寶見過仙女?”


    旭寶則是笑眯眯的抬著臉,由著葉嬌揉捏,嘴裏道:“沒見過,但是旭寶知道,再好看的仙女都不會像娘這樣好看。”


    葉嬌被他哄的笑容止都止不住,抱著胖墩墩的旭寶,在他的額頭上使勁親了親,逗得旭寶也笑起來,像是不好意思是的,把臉埋在葉嬌懷裏不起來。


    這讓站在內室外瞧著的祁昀一陣無奈。


    他是知道旭寶讀書多,也知道旭寶喜歡黏著葉嬌,但是祁昀沒想到,自家大兒子居然嘴巴這麽甜。


    這是隨了誰呢?明明祁二郎覺得自己說不出這種話的。


    而他進門時,葉嬌笑著喊了聲:“相公。”結果祁昀還沒迴應,旭寶就先抬起臉。


    也不用葉嬌幫忙,他自己就從葉嬌的腿上爬了下去,穩穩地站在地上,邁著小短腿啪嗒啪嗒的跑到了祁昀麵前,一把抱住了祁昀的小腿,昂著臉脆生生道:“爹爹,爹爹,讀書書!”


    祁昀:……


    被捉住了的祁昀本不想答應,但是見葉嬌也盯著自己瞧,祁昀就改了主意。


    彎腰抱起了旭寶,帶著他坐到軟榻上,祁昀看了看正單手撐著臉瞧自己的葉嬌,又看了看瞪著大眼睛看著自己的旭寶,祁二郎感慨旭寶這眼睛倒是像極了葉嬌,心下一軟,嘴裏則是道:“旭寶想聽什麽?”


    “《五子之歌》!”


    祁昀一聽便有些驚訝,這是《尚書》中的一篇,哪怕是在祁昀小時候,讀到這裏時也是在他八歲左右,沒想到自家兒子這才六歲就已經念到此處。


    這讓祁二郎起了興趣,把旭寶抱緊了些,道:“那我說一句,旭寶記一句,可好?”


    旭寶立刻點頭,笑盈盈的,顯得格外歡喜。


    而後祁昀就給他念著書,葉嬌也在一旁聽著,因著祁昀念書的時候不僅僅會說文章,還會說許多和文章相關的故事,聽起來並不會晦澀難懂,而是風趣幽默得很,葉嬌也是喜歡聽的。


    這麽一說便是一個多時辰,等石頭下了學堂迴家時,旭寶還沒有聽完呢。


    尋常石頭都是去秋千架的地方找旭寶,旭寶格外喜歡這秋千架,每到傍晚時都會撂下書本出來玩,說是能坐著秋千飛得高一切,看傍晚雲霞更好看。


    不過這次石頭卻沒有在秋千架那裏找到旭寶。


    他扭頭看了看清風手上提著的油紙包,裏麵是他給旭寶帶的點心,猶豫了一下,石頭道:“走,你隨我去找二嬸嬸說說話。”


    清風應了一聲,跟在了石頭身後。


    走過了長廊就到了院門外頭,石頭進去後,門口守著的鐵子並沒有阻攔,隻管閃身讓他進去。


    石頭便邁步進門,剛要開口喊,就聽到內室裏麵傳出來了祁昀的聲音:“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


    這讓石頭頭皮一麻,頓住了腳步。


    小素見了他,便走過來笑著道:“石頭少爺,可是來找旭少爺的?”


    石頭點點頭,一動不動,隻管伸手往裏頭指了指:“二叔叔和旭寶在裏頭?”


    “在呢。”


    “讀書呢?”


    “對啊。”


    石頭一聽,臉上就有些心疼。


    尋常祁昀為了對祁昭有個交代,從來抓石頭的功課都抓的很嚴,考較起來也格外不留情麵。


    石頭沒想到,二叔居然對待旭寶也這般嚴厲……這段兒他都沒學到呢……


    心裏對旭寶充滿同情,但是石頭卻不敢進去,隻管把油紙包塞給了小素,扔下了句:“記得給旭寶弟弟。”然後就拉著清風離開了。


    小素恍惚間覺得這個場景以前出現過,可是又記不起來是什麽時候了,便隻是搖搖頭,將油紙包撂到桌上,輕手輕腳的合上門,並沒打擾到裏頭的一家三口。


    而在屋裏,祁昀說完整段後便去端起茶盞潤嗓子,旭寶已經開始閉著眼睛默默背誦剛剛的文章,倒是葉嬌,看著祁昀的時候眼睛發亮,笑容柔軟得很。


    祁昀不由得問道:“嬌娘看什麽呢?”


    葉嬌往祁昀那邊湊了湊,伸手挽住了祁昀的手臂,笑盈盈的道:“看相公,相公好看。”


    祁昀不知為何葉嬌說了這麽一句,便低頭瞧她,問道:“如何好看?”


    葉嬌不會太多詩詞歌賦,不能像是自家兒子那樣,隨隨便便就背詩,她便隻是聲音軟糯的直接道:“相公就是好看,看一輩子也看不倦。”


    這一刻,祁昀算是知道自家旭寶嘴甜是遺傳誰的了。


    他不由得湊過去在葉嬌嘴角親了親,葉嬌瞪大了眼睛,推了他一下,見旭寶沒注意才拍了拍祁昀的肩膀:“你做什麽?”


    祁昀則是笑著把下巴放在女人的頸窩,輕聲道:“我嚐嚐,嬌娘的嘴甜不甜。”


    葉嬌有些不解:“我沒吃東西,怎麽會是甜的?”


    祁昀則是低低一笑:“我覺得,嬌娘比蜜都甜。”


    作者有話要說:  旭寶:做一個成熟的乖寶寶真不容易【捂眼睛】


    =w=


    寫的時候,我腦袋裏總是循環那首歌——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


    咳咳


    =w=


    下麵是可以跳過的不重要的快樂的小科普——


    1、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風炫轉紫雲英。自從天女盤中見,直至今朝眼更明。——唐元稹《西明寺牡丹》


    2、《五子之歌》出自《尚書》中的《夏書》


    第194章


    這話說的葉嬌耳朵微紅, 臉上的笑容卻止都止不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福運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碧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碧蓮並收藏福運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