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還要等一陣子。”祁昀將包子夾起來放到葉嬌碗裏,淡淡道,“這次雖說是剿匪, 實際上那些匪徒多半是襲擾百姓的他國敵寇, 偽裝成匪類罷了,難免會有些敵國探子摻雜其中。”
葉嬌正吃著包子, 聞言便有些不解的問道:“之前我看過地圖, 外頭的那些小國可小了, 怎麽還會做這種事?”
祁昀緩聲解釋道:“我朝如今國富民強, 兵強馬壯, 卻從不行那些不義之舉,對待外邦也格外寬厚。隻是太過仁德總會給那些人錯覺, 以為我朝人善可欺, 這般襲擾已經是常事,不算新鮮了。”
因著要組商隊,祁昀在邊關附近買下了幾家店鋪,也安排了得力人手過去, 對於那邊的情況多有了解。
雖說城內外隻隔了一道城牆,可是卻是兩個世界。
城裏麵,百姓富足,生活喜樂,商賈往來密切,自然是一派繁榮景象。
可是在城外,卻是還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階段,許多小國還是居無定所,別說發展商業了,就連吃穿都是問題。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膽子最大,心也最狠,扮成匪賊襲頻繁擾邊關打家劫舍的事情不在少數。
先帝性子和軟,不喜戰事,之前葉平戎跟隨郭將軍打的那一仗還是積怨之下終於反擊,可贏了之後也沒有多少好處,對方一服軟,先帝就放過了他們。
如今有人瞧著新帝登基,又是個喜歡字畫書法的“書生”皇帝,便又想要故技重施,試一試楚承允的脾氣。
他們的想法祁昀也能猜到一些,左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打上一架,輸了就輸了,大不了認罪投降,按著以前的經驗,說些好話痛哭流涕,總是能被放過的。
可要是能贏,他們就能勒索楚承允給錢給地,盤算下來這豈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但是楚承允半點沒有猶豫,直接把葉平戎和精兵良將直接派去剿匪,從這般果決的迴擊裏就知道,這位年輕皇帝或許曾經被祁昀空手套過,可他並不準備讓那些蠻夷套住。
若非如此,隻是剿匪何至於出動數萬精兵?
分明就是楚承允打定主意要讓那些小國知道厲害,不僅要打,還要打疼了他們,讓他們長長記性,這才讓葉平戎出去示威。
想到這裏,祁昀覺得那些人還是不明白所謂的書生意氣到底是何物。
要知道,文人風骨從來不是隨口說的,楚承允雖然仁德,卻不蠢笨,他私下裏和祁三郎說的都是家國天下之事,這人絕不是個坐在龍椅上吃老本的脾性。
有些人的骨頭彎了,是外物作祟,無論是金錢還是權勢都有可能壓彎了一些人脊梁,可楚承允九五之尊,要什麽有什麽,他的骨頭就能比誰都來的硬。
誰敢妨礙他的治國策略,他就敢下手處置,從之前的肅清官吏,到後麵的清除二王,可沒見他手軟過。
更何況如今對待的是心懷不軌的敵寇,更沒有輕輕放過的道理。
隻是一場大勝遠遠不會讓楚承允滿足,接下去葉平戎怕是還要忙上一陣子。
隻是這些事情祁昀猜到了也會放在心裏,輕易不會說出去,隻管對著自家娘子緩聲道:“打仗不是尋常事,這次捷報之後,隻怕大哥還要帶兵肅清戰場,安撫百姓,有諸多事情需要處理,還是要耽擱些時候的。”
這些事情其實葉平戎都和祁昀說起來過,但是祁二郎一直沒有跟葉嬌透過口風,生怕自家娘子跟著擔驚受怕。
如今好了,既然大勝,也就不用再擔心葉平戎的安危,祁昀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給葉嬌知道。
果然葉嬌除了一臉“相公你懂的真多”的感歎,並沒有旁的擔憂,祁昀便放了心,神色平靜的又給她夾了個包子。
而後,就看到葉嬌拿了個白煮蛋,剝了皮,將白生生的蛋放到了祁昀碗裏。
大約是這事兒發生的次數多了,祁昀也不用葉嬌說什麽,便自己夾起蛋來吃掉。
其實祁二郎不太喜歡吃白煮蛋,可每次晚上行過周公之禮,第二天自家娘子都會堅持給他煮個蛋來補一補,鑒於吃蛋補身的話是祁昀自己說過的,他也隻能照單全收。
不過這個吃完,葉嬌又剝了一個給他。
祁昀盯著瞧了瞧,又默默地吃掉了。
等吃罷了早飯,葉嬌又去了華寧府上。
既然知道葉平戎暫時還不會歸來,葉嬌便想著要去多陪陪華寧,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嫂嫂,還因為葉嬌與華寧交好,心裏總記掛著華寧和小安和,去看看才踏實。
祁昀則是趁著這段日子常常叫秦管事來說酒鋪的事。
之前因著找不到合適瓷器,原本打算要推出新酒的事情就一直擱置著,如今吳家鋪子開了起來,也答應和祁家酒鋪合作,那麽這事情也要早早操持才好。
這天,秦管事到書房裏找祁昀,身邊跟了個孩子。
祁二郎撂了筆,打眼瞧瞧便認了出來:“吳姑娘,今日可是來找石頭的?”
吳妙兒依然是一身男裝打扮,頭發高高束起,身上穿著布衣青衫,瞧著半點不帶女氣,倒像是個秀氣的小公子。
聽了祁昀的話,吳妙兒也像是平常在書院時那樣拱手道:“祁二少爺,我這次來是想和您談談生意。”
此話一出,祁昀就挑起眉尖。
想和他談生意的人不少,光是這京城裏,想要從祁家分一杯羹的人隻怕就能從巷子這頭排到大街上去,可七八歲的孩童說想要和自己談生意的,吳妙兒還是頭一個。
不過祁昀並沒有因為吳妙兒年幼就瞧不上,既然秦管事能帶她來,便說明這個生意有的一做。
祁昀站起身來,抬了抬手,神色平靜道:“吳姑娘,坐。”
其實從走進祁家開始吳妙兒便格外忐忑,之前來這裏是為了找石頭,如今是為了吳家,即使她是常來的,也難免多想些。
在她心裏,祁昀是救她家於水火還救了吳家老翁的恩人,吳家從重新開張的時候開始就和祁家綁在了一起。
可是吳妙兒也知道祁昀此人有多精明,哪怕隻是同他說話都能讓吳妙兒覺得緊張。
祁昀這會兒的態度是把她當成夥伴而不是孩子,吳妙兒覺得安定許多,便又行了一禮,這才坐到了椅子上。
秦管事便引著吳妙兒到一旁就座,不過很快秦管事就發現了個趣事。
因著尋常到祁昀書房裏的都是大人,桌椅也沒有專門準備給孩子們的,故而這椅子對於吳妙兒來說略高了些。
她坐上去後,腳根本挨不到地,晃來晃去的,配上吳妙兒一臉嚴肅的神情,秦管事不自覺的就彎起嘴角。
可他很快就收斂了笑意,恢複了往常的儒雅模樣,溫和道:“二少爺,這次邀了吳姑娘一道來,是想要請您瞧瞧新燒出來的這批瓷器能不能用。”
祁昀點了點頭,而後就看到吳妙兒捧出了個盒子。
她的動作格外鄭重其事,表情也嚴肅許多,將盒子放到桌上時動作極輕,在打開蓋子時臉上還隱約有著笑意,顯然是極喜歡的。
祁昀隻是掃了一眼,並沒有多關注吳妙兒的神情,低了低頭便瞧見了靜靜躺在盒子裏麵的瓷瓶。
這瓷瓶是極為亮眼的紺青色,裏麵摻了淡淡的紅色紋路,很是奪目,而瓶子本身曲線流暢,大肚細口,在陽光下有著好看的色澤,隱約還有些通透感。
祁昀不由得伸手將瓶子拿起來,對著陽光瞧了瞧,有些驚訝:“這麽薄?”
秦管事雖然對生意上的事情了解甚多,但是關於瓷器他卻是一無所知,便看向了一旁的吳妙兒。
而年輕的吳妙兒平常時候還略顯稚嫩,剛剛哪怕強撐出來了膽氣依然能看出一絲緊張,可一說到瓷器,吳妙兒臉上就露出了笑容,顯然是極有信心,聲音也流暢許多:“這是薄胎瓷,又叫蛋殼瓷,薄如蟬翼,輕若綢紗,對光可透,燒製起來也很是困難,”見祁昀拿著瓶子轉了轉,吳妙兒忙道,“二少爺還是輕一些,這瓶子不禁磕碰的。”
此話一出,秦管事就在心裏一歎。
在他看來,吳妙兒雖然已經是極為出色的小姑娘,但是到底年紀尚輕,說起話來有所欠缺。
雖說吳家和祁家有默契,吳家是要給祁家專門研究瓷器的,可是祁昀從來沒讓吳家人無條件的賣出手藝,而是每次都正經的給錢付賬,半點沒有拖欠。
如今吳妙兒拿著的這種薄胎瓷,放在市麵上也是難得,若是真的能被祁家買下裝酒,便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求都求不來。
可是這薄胎瓷長得漂亮,卻格外易碎,稍微碰碰就會碎掉。
這是缺點,若是正經談生意,這個自然是要閉口不言才好,偏偏吳妙兒一開頭就把這事兒說了出去,萬一祁昀不要了,豈不是談不成?
可是讓秦管事意外的是,祁昀不僅沒有嫌棄,反倒微微彎起嘴角,輕聲說了句:“不禁磕碰?好,極好。”
秦管事想不清楚哪裏好,可是看祁昀這樣便知道這瓶子得了他的喜歡,多半是要定下了。
於是秦管事立刻道:“二少爺,這瓶子我試過裝酒,倒進去的時候對著光還能看到酒液入瓶時候的流動模樣,很是好看。”
祁昀瞧了秦管事一眼,心裏知道秦管事已經想要賣酒想瘋了,有個賺錢的聲音留在手裏,卻不能變成銀子,隻怕秦管事早就私下裏急得不行,這會兒自然是想要早早拿著瓶子去裝酒售賣。
不過祁昀並沒有迴應秦管事的話,而是坐下來,將瓶子小心的放迴盒子裏,轉而對著吳妙兒道:“這瓶子我喜歡,每個月三百個,能供得上嗎?”
秦管事一聽就急了,三百個哪裏夠?
可是吳妙兒臉上先是有些猶豫,而後點點頭道:“應該是可以的,不過要看價錢。”她一直跟在老翁身邊操持自家生意,多少還是能了解些。
這瓷器並不能保證每一次燒出來的都是完美的,多得是燒失敗後被摔碎的。
薄胎瓷尤其難燒,想要三百個成品,隻怕要占用自家大半瓷窯。
吳妙兒心裏有些為難,之前她想的價格怕是要翻上一番,可是祁家對自家有恩,太貴了總覺得有些不好,一時間吳妙兒也不知該如何。
這時候,就聽祁昀道:“每個瓶子十兩銀子,可好?”
此話一出,吳妙兒登時愣住,秦管事也瞪大眼睛。
十兩銀子便是十貫銅錢,可不是小數目,對於富貴人家這算不得什麽,但是對於尋常百姓家來說,一年能攢下三兩銀子的都不多。
尤其是吳妙兒原本隻想要一個瓶子一貫錢的,如今硬生生被翻了十倍,著實是讓吳妙兒有種被餡餅砸中的感覺。
她也顧不得說價抬價了,立刻點頭,像是怕祁昀反悔似的答應下來。
不過祁昀還有話沒說完:“這十兩銀子不是白給,我希望這些薄胎瓷不僅僅有純色的,還要能燒出潔白如玉,上麵要有題詩題畫,這方麵的工匠我會找來送去你家鋪子裏的,工錢祁家結付。”
吳妙兒自然答應,祁昀已經把所有的事情考慮好了,她反倒輕省。
祁昀便笑笑,讓人去草擬了個單子交給吳妙兒,讓她迴去和老翁細細商量,等下次見麵時再說具體章程便是了。
而吳妙兒走出書房時,神情都有些恍惚,顯然還沒有從每個月要有三千兩固定進項的事情裏反應過來。
秦管事卻沒有送她,而是留在了書房裏,等吳妙兒走了後他便起身對著祁昀行了一禮,開口道:“二少爺,我心裏有些不解。”
祁昀正拿著那瓶子仔細查看著,聞言並沒有抬眼,淡淡道:“問。”
秦管事又行了一禮,道:“這薄胎瓷雖說不好燒製,也金貴些,可是既不是古董,也不是絕無僅有,這一個十兩銀子,未免有些太高了些,而且一個月隻有三百瓶,怕是賣不上利潤。”
祁昀則是沒有立刻迴答,而是把瓶子放到桌上,指了指它,問道:“這瓶子好看嗎?”
秦管事點點頭:“好看。”
“若是我買給你十兩一個,你要不要?”
秦管事立刻搖頭,薄胎瓷稀罕卻還是不值得十兩的。
祁昀也不在意,接著道:“若是裝上金樽酒呢?”
秦管事在心裏算了算,又搖搖頭:“還是不值。”
“那要是我讓人在上麵畫上圖案,並且每個月隻賣三百,一瓶五十兩,必須要寶貝著才能不碰碎,且每人每次至多隻能買兩瓶,你還要不要?”
秦管事聽著第一反應便是自家二少爺瘋了,就這麽一小瓶酒,五十兩,難道裏麵裝的是金子融的漿嗎?
可是很快秦管事就反應過來,眼睛盯著那瓶子看了看,臉上有些恍然。
祁昀見他這般反應便知道秦管事一點就透,心下滿意,畢竟有個聰明的管事人能省很多麻煩,嘴裏則是道:“這瓶子和酒拆開了,都不值太多錢,可是合在一處,再加上些噱頭,有的是買主。”
秦管事立刻跟上道:“他們買酒看的根本不是值不值,而是有沒有。”
這京城裏最不缺的便是富貴人家,金樽酒其實已經是很高價錢了,在其他地方,一天能賣出去一壇就不錯,可是在這京城裏,祁家酒鋪賣得最好的從來都是金樽酒。
金樽酒真的比玉液酒好喝很多嗎?也不見得。
可是就是有銷路,哪怕賣出金子價格照樣有人要。
葉嬌正吃著包子, 聞言便有些不解的問道:“之前我看過地圖, 外頭的那些小國可小了, 怎麽還會做這種事?”
祁昀緩聲解釋道:“我朝如今國富民強, 兵強馬壯, 卻從不行那些不義之舉,對待外邦也格外寬厚。隻是太過仁德總會給那些人錯覺, 以為我朝人善可欺, 這般襲擾已經是常事,不算新鮮了。”
因著要組商隊,祁昀在邊關附近買下了幾家店鋪,也安排了得力人手過去, 對於那邊的情況多有了解。
雖說城內外隻隔了一道城牆,可是卻是兩個世界。
城裏麵,百姓富足,生活喜樂,商賈往來密切,自然是一派繁榮景象。
可是在城外,卻是還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階段,許多小國還是居無定所,別說發展商業了,就連吃穿都是問題。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膽子最大,心也最狠,扮成匪賊襲頻繁擾邊關打家劫舍的事情不在少數。
先帝性子和軟,不喜戰事,之前葉平戎跟隨郭將軍打的那一仗還是積怨之下終於反擊,可贏了之後也沒有多少好處,對方一服軟,先帝就放過了他們。
如今有人瞧著新帝登基,又是個喜歡字畫書法的“書生”皇帝,便又想要故技重施,試一試楚承允的脾氣。
他們的想法祁昀也能猜到一些,左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打上一架,輸了就輸了,大不了認罪投降,按著以前的經驗,說些好話痛哭流涕,總是能被放過的。
可要是能贏,他們就能勒索楚承允給錢給地,盤算下來這豈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但是楚承允半點沒有猶豫,直接把葉平戎和精兵良將直接派去剿匪,從這般果決的迴擊裏就知道,這位年輕皇帝或許曾經被祁昀空手套過,可他並不準備讓那些蠻夷套住。
若非如此,隻是剿匪何至於出動數萬精兵?
分明就是楚承允打定主意要讓那些小國知道厲害,不僅要打,還要打疼了他們,讓他們長長記性,這才讓葉平戎出去示威。
想到這裏,祁昀覺得那些人還是不明白所謂的書生意氣到底是何物。
要知道,文人風骨從來不是隨口說的,楚承允雖然仁德,卻不蠢笨,他私下裏和祁三郎說的都是家國天下之事,這人絕不是個坐在龍椅上吃老本的脾性。
有些人的骨頭彎了,是外物作祟,無論是金錢還是權勢都有可能壓彎了一些人脊梁,可楚承允九五之尊,要什麽有什麽,他的骨頭就能比誰都來的硬。
誰敢妨礙他的治國策略,他就敢下手處置,從之前的肅清官吏,到後麵的清除二王,可沒見他手軟過。
更何況如今對待的是心懷不軌的敵寇,更沒有輕輕放過的道理。
隻是一場大勝遠遠不會讓楚承允滿足,接下去葉平戎怕是還要忙上一陣子。
隻是這些事情祁昀猜到了也會放在心裏,輕易不會說出去,隻管對著自家娘子緩聲道:“打仗不是尋常事,這次捷報之後,隻怕大哥還要帶兵肅清戰場,安撫百姓,有諸多事情需要處理,還是要耽擱些時候的。”
這些事情其實葉平戎都和祁昀說起來過,但是祁二郎一直沒有跟葉嬌透過口風,生怕自家娘子跟著擔驚受怕。
如今好了,既然大勝,也就不用再擔心葉平戎的安危,祁昀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給葉嬌知道。
果然葉嬌除了一臉“相公你懂的真多”的感歎,並沒有旁的擔憂,祁昀便放了心,神色平靜的又給她夾了個包子。
而後,就看到葉嬌拿了個白煮蛋,剝了皮,將白生生的蛋放到了祁昀碗裏。
大約是這事兒發生的次數多了,祁昀也不用葉嬌說什麽,便自己夾起蛋來吃掉。
其實祁二郎不太喜歡吃白煮蛋,可每次晚上行過周公之禮,第二天自家娘子都會堅持給他煮個蛋來補一補,鑒於吃蛋補身的話是祁昀自己說過的,他也隻能照單全收。
不過這個吃完,葉嬌又剝了一個給他。
祁昀盯著瞧了瞧,又默默地吃掉了。
等吃罷了早飯,葉嬌又去了華寧府上。
既然知道葉平戎暫時還不會歸來,葉嬌便想著要去多陪陪華寧,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嫂嫂,還因為葉嬌與華寧交好,心裏總記掛著華寧和小安和,去看看才踏實。
祁昀則是趁著這段日子常常叫秦管事來說酒鋪的事。
之前因著找不到合適瓷器,原本打算要推出新酒的事情就一直擱置著,如今吳家鋪子開了起來,也答應和祁家酒鋪合作,那麽這事情也要早早操持才好。
這天,秦管事到書房裏找祁昀,身邊跟了個孩子。
祁二郎撂了筆,打眼瞧瞧便認了出來:“吳姑娘,今日可是來找石頭的?”
吳妙兒依然是一身男裝打扮,頭發高高束起,身上穿著布衣青衫,瞧著半點不帶女氣,倒像是個秀氣的小公子。
聽了祁昀的話,吳妙兒也像是平常在書院時那樣拱手道:“祁二少爺,我這次來是想和您談談生意。”
此話一出,祁昀就挑起眉尖。
想和他談生意的人不少,光是這京城裏,想要從祁家分一杯羹的人隻怕就能從巷子這頭排到大街上去,可七八歲的孩童說想要和自己談生意的,吳妙兒還是頭一個。
不過祁昀並沒有因為吳妙兒年幼就瞧不上,既然秦管事能帶她來,便說明這個生意有的一做。
祁昀站起身來,抬了抬手,神色平靜道:“吳姑娘,坐。”
其實從走進祁家開始吳妙兒便格外忐忑,之前來這裏是為了找石頭,如今是為了吳家,即使她是常來的,也難免多想些。
在她心裏,祁昀是救她家於水火還救了吳家老翁的恩人,吳家從重新開張的時候開始就和祁家綁在了一起。
可是吳妙兒也知道祁昀此人有多精明,哪怕隻是同他說話都能讓吳妙兒覺得緊張。
祁昀這會兒的態度是把她當成夥伴而不是孩子,吳妙兒覺得安定許多,便又行了一禮,這才坐到了椅子上。
秦管事便引著吳妙兒到一旁就座,不過很快秦管事就發現了個趣事。
因著尋常到祁昀書房裏的都是大人,桌椅也沒有專門準備給孩子們的,故而這椅子對於吳妙兒來說略高了些。
她坐上去後,腳根本挨不到地,晃來晃去的,配上吳妙兒一臉嚴肅的神情,秦管事不自覺的就彎起嘴角。
可他很快就收斂了笑意,恢複了往常的儒雅模樣,溫和道:“二少爺,這次邀了吳姑娘一道來,是想要請您瞧瞧新燒出來的這批瓷器能不能用。”
祁昀點了點頭,而後就看到吳妙兒捧出了個盒子。
她的動作格外鄭重其事,表情也嚴肅許多,將盒子放到桌上時動作極輕,在打開蓋子時臉上還隱約有著笑意,顯然是極喜歡的。
祁昀隻是掃了一眼,並沒有多關注吳妙兒的神情,低了低頭便瞧見了靜靜躺在盒子裏麵的瓷瓶。
這瓷瓶是極為亮眼的紺青色,裏麵摻了淡淡的紅色紋路,很是奪目,而瓶子本身曲線流暢,大肚細口,在陽光下有著好看的色澤,隱約還有些通透感。
祁昀不由得伸手將瓶子拿起來,對著陽光瞧了瞧,有些驚訝:“這麽薄?”
秦管事雖然對生意上的事情了解甚多,但是關於瓷器他卻是一無所知,便看向了一旁的吳妙兒。
而年輕的吳妙兒平常時候還略顯稚嫩,剛剛哪怕強撐出來了膽氣依然能看出一絲緊張,可一說到瓷器,吳妙兒臉上就露出了笑容,顯然是極有信心,聲音也流暢許多:“這是薄胎瓷,又叫蛋殼瓷,薄如蟬翼,輕若綢紗,對光可透,燒製起來也很是困難,”見祁昀拿著瓶子轉了轉,吳妙兒忙道,“二少爺還是輕一些,這瓶子不禁磕碰的。”
此話一出,秦管事就在心裏一歎。
在他看來,吳妙兒雖然已經是極為出色的小姑娘,但是到底年紀尚輕,說起話來有所欠缺。
雖說吳家和祁家有默契,吳家是要給祁家專門研究瓷器的,可是祁昀從來沒讓吳家人無條件的賣出手藝,而是每次都正經的給錢付賬,半點沒有拖欠。
如今吳妙兒拿著的這種薄胎瓷,放在市麵上也是難得,若是真的能被祁家買下裝酒,便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求都求不來。
可是這薄胎瓷長得漂亮,卻格外易碎,稍微碰碰就會碎掉。
這是缺點,若是正經談生意,這個自然是要閉口不言才好,偏偏吳妙兒一開頭就把這事兒說了出去,萬一祁昀不要了,豈不是談不成?
可是讓秦管事意外的是,祁昀不僅沒有嫌棄,反倒微微彎起嘴角,輕聲說了句:“不禁磕碰?好,極好。”
秦管事想不清楚哪裏好,可是看祁昀這樣便知道這瓶子得了他的喜歡,多半是要定下了。
於是秦管事立刻道:“二少爺,這瓶子我試過裝酒,倒進去的時候對著光還能看到酒液入瓶時候的流動模樣,很是好看。”
祁昀瞧了秦管事一眼,心裏知道秦管事已經想要賣酒想瘋了,有個賺錢的聲音留在手裏,卻不能變成銀子,隻怕秦管事早就私下裏急得不行,這會兒自然是想要早早拿著瓶子去裝酒售賣。
不過祁昀並沒有迴應秦管事的話,而是坐下來,將瓶子小心的放迴盒子裏,轉而對著吳妙兒道:“這瓶子我喜歡,每個月三百個,能供得上嗎?”
秦管事一聽就急了,三百個哪裏夠?
可是吳妙兒臉上先是有些猶豫,而後點點頭道:“應該是可以的,不過要看價錢。”她一直跟在老翁身邊操持自家生意,多少還是能了解些。
這瓷器並不能保證每一次燒出來的都是完美的,多得是燒失敗後被摔碎的。
薄胎瓷尤其難燒,想要三百個成品,隻怕要占用自家大半瓷窯。
吳妙兒心裏有些為難,之前她想的價格怕是要翻上一番,可是祁家對自家有恩,太貴了總覺得有些不好,一時間吳妙兒也不知該如何。
這時候,就聽祁昀道:“每個瓶子十兩銀子,可好?”
此話一出,吳妙兒登時愣住,秦管事也瞪大眼睛。
十兩銀子便是十貫銅錢,可不是小數目,對於富貴人家這算不得什麽,但是對於尋常百姓家來說,一年能攢下三兩銀子的都不多。
尤其是吳妙兒原本隻想要一個瓶子一貫錢的,如今硬生生被翻了十倍,著實是讓吳妙兒有種被餡餅砸中的感覺。
她也顧不得說價抬價了,立刻點頭,像是怕祁昀反悔似的答應下來。
不過祁昀還有話沒說完:“這十兩銀子不是白給,我希望這些薄胎瓷不僅僅有純色的,還要能燒出潔白如玉,上麵要有題詩題畫,這方麵的工匠我會找來送去你家鋪子裏的,工錢祁家結付。”
吳妙兒自然答應,祁昀已經把所有的事情考慮好了,她反倒輕省。
祁昀便笑笑,讓人去草擬了個單子交給吳妙兒,讓她迴去和老翁細細商量,等下次見麵時再說具體章程便是了。
而吳妙兒走出書房時,神情都有些恍惚,顯然還沒有從每個月要有三千兩固定進項的事情裏反應過來。
秦管事卻沒有送她,而是留在了書房裏,等吳妙兒走了後他便起身對著祁昀行了一禮,開口道:“二少爺,我心裏有些不解。”
祁昀正拿著那瓶子仔細查看著,聞言並沒有抬眼,淡淡道:“問。”
秦管事又行了一禮,道:“這薄胎瓷雖說不好燒製,也金貴些,可是既不是古董,也不是絕無僅有,這一個十兩銀子,未免有些太高了些,而且一個月隻有三百瓶,怕是賣不上利潤。”
祁昀則是沒有立刻迴答,而是把瓶子放到桌上,指了指它,問道:“這瓶子好看嗎?”
秦管事點點頭:“好看。”
“若是我買給你十兩一個,你要不要?”
秦管事立刻搖頭,薄胎瓷稀罕卻還是不值得十兩的。
祁昀也不在意,接著道:“若是裝上金樽酒呢?”
秦管事在心裏算了算,又搖搖頭:“還是不值。”
“那要是我讓人在上麵畫上圖案,並且每個月隻賣三百,一瓶五十兩,必須要寶貝著才能不碰碎,且每人每次至多隻能買兩瓶,你還要不要?”
秦管事聽著第一反應便是自家二少爺瘋了,就這麽一小瓶酒,五十兩,難道裏麵裝的是金子融的漿嗎?
可是很快秦管事就反應過來,眼睛盯著那瓶子看了看,臉上有些恍然。
祁昀見他這般反應便知道秦管事一點就透,心下滿意,畢竟有個聰明的管事人能省很多麻煩,嘴裏則是道:“這瓶子和酒拆開了,都不值太多錢,可是合在一處,再加上些噱頭,有的是買主。”
秦管事立刻跟上道:“他們買酒看的根本不是值不值,而是有沒有。”
這京城裏最不缺的便是富貴人家,金樽酒其實已經是很高價錢了,在其他地方,一天能賣出去一壇就不錯,可是在這京城裏,祁家酒鋪賣得最好的從來都是金樽酒。
金樽酒真的比玉液酒好喝很多嗎?也不見得。
可是就是有銷路,哪怕賣出金子價格照樣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