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也給了馮秀才信心,家境殷實的總好過朝不保夕,他這也算是給自己找了個靠譜的東家依靠了。


    等離開了馮秀才家,祁昀就去了一間茶鋪。


    不過他沒帶上鐵子,而是讓他先去看放榜,早早擠到前頭,不然府衙那裏的榜單太大,人太多,隻怕站的遠了認不出。


    等鐵子去了,祁昀才坐著馬車去往茶鋪。


    城裏麵的茶鋪不多,粗粗算下來也不過五家,其中有三家還是祁家產業。


    這次石天瑞選的便是祁家茶鋪,祁昀到的時候,正看到石天瑞在專心致誌地聽著書。


    前麵台子上坐著的說書先生格外投入,都進了深秋,還是拿著一把紙扇,一身青衫,另一隻手拿著板子,說的是個新書。


    祁昀沒出聲,站著聽了聽,就聽出這說書先生說的是富貴夫妻伉儷情深的故事。


    人家夫妻情深,偏偏有不少宗族長老逼著男子納妾,可男子是個耿直的,又格外珍重愛妻,最終有親人終成眷屬,一世一生一雙人,羨煞旁人。


    這其實算不得什麽新鮮故事,就是說書先生說的十分精彩,尤其是講那些宗族長老的迫切又險惡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


    隻是祁昀覺得裏頭的一些細節格外隱蔽又熟悉。


    比如男子受到家中嫡母迫害,又比如嫡親兄弟刺殺,還有個仙女給了男人神藥,救他起死迴生……


    祁昀雖不知道這些到底是誰傳出來的,可他也沒有阻攔的打算。


    既然能傳播開來,就證明上麵有人縱著,聽聽也無妨。


    隻不過自家嬌娘成了仙女,這還是挺讓祁昀開心的。


    等這段書完事兒了,祁昀就走向了石天瑞。


    石天瑞其實也能聽出其中有所暗示,可他卻不動聲色,心裏有計較,臉上一片平靜,甚至在祁昀走過來時還能保持笑容,沒有絲毫異色。


    可不等他過去打招唿,就見到鐵子急匆匆的從外麵跑進來。


    石天瑞本想著起身和祁昀見禮,瞧見鐵子,他便伸了伸手,沒有開口。


    祁昀就看向鐵子,道:“怎麽樣?”


    鐵子喘了兩口氣,而後才大聲道:“恭喜東家,三少爺中舉了!”


    第131章


    在鐵子說這話之前,祁昀還一直在想著剛剛台上說書先生的話。


    稍微串一串就能知道是皇家事。


    如今的天家並非不可議論, 隻要把握尺度就沒什麽大不了的, 就像是宮裏傳出來的衣衫花樣,或者是花鈿樣式, 這些都能讓百姓紛紛效仿起來。


    但是這般堂而皇之議論帝後的倒是罕見。


    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不過與祁昀無關,他很快就看向了鐵子。


    等聽完了話,臉上不自覺的帶出了笑意。


    鐵子說祁明中舉時, 表情格外驕傲,聲音也十分洪亮,生怕旁人不知道似的。


    而在他說完後, 茶鋪裏麵的人都起身祝賀, 就連台上站著的說書先生都下來給他們道喜, 竟是比過年時候還熱情。


    這不僅僅是因為中舉的是祁家三郎,更是因為如今這個年代,能拿到舉人資格是個極不容易的事情。


    一旦過了鄉試這關,才算是真的一腳踏進了仕途。


    作為舉人,哪怕未來的會試不中, 依然有機會可以補替學官或者知縣的機會。


    可以說,有了舉人身份就等於有了官身,無論從前如何,身世如何,隻要過了鄉試, 成了舉人, 尋常人見麵都要躬身喊一聲舉人老爺的。


    有多少學子都倒在了這一關上, 考了一輩子都中不了,光是在這個城裏,秀才多的是,但是舉人卻少得可憐。


    三年一次鄉試,考中了一飛衝天,考不中便是又三年,放榜的前麵,有的歡欣鼓舞,有的要死要活,隻是看榜就能道盡讀書人的心酸。


    祁明小小年紀就能得中舉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自然是聽到了的都要過來慶賀一下。


    尤其是在知道了是祁家三少爺中舉,過來的人就更多了。


    祁明小三元的美名已經傳開了,加上他有兩個能耐的兄長,不管是有關係沒關係的都想過來說兩句好話,也能得些便宜。


    就算說不上話的,也琢磨著是不是去趟祁家。


    這戶人家可是難得的富戶,還大方,隻怕這次又要大擺宴席了,哪怕是過去吃頓好的也好。


    見此處人多,祁昀和石天瑞不得不換到了旁邊的飯莊二樓,鐵子則是派人迴家報喜,而後跟著飯莊的夥計和掌櫃一起在門口攔著,才算是讓他們得了安靜。


    石天瑞臉上帶著笑意:“恭喜令弟中舉,未來定然是國家棟梁。”


    祁昀起身迴禮,聲音平緩:“謝知縣大人,在下代三弟謝大人吉言。”


    石天瑞長得俊郎,說起話來也帶著些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二郎不必謙虛,與我看來,令弟才華出眾,文章我也讀過,格外出色,未來考狀元也是可以的。”


    祁昀對著石天瑞拱拱手,心裏卻不覺得三弟能有那麽大的前程。


    祁明有幾斤幾兩,祁昀心裏比誰都清楚。


    論起對國策論,祁明被楚承允帶了好一陣,想來是有不少想法的,能拿下小三元並不稀奇。


    隻是自家弟弟畢竟稚嫩,見識也不夠多,能中舉就是好事,至於什麽解元之類的,暫時還是夠不到的。


    說起狀元,祁昀看向了石天瑞道:“知縣大人便是狀元出身,才華定然不凡。”


    石天瑞彎了彎嘴角,聲音輕緩:“讀書時,隻覺得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頗為得意,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何等尊貴榮耀,可是真的做了官才知道仕途要的不僅僅是錦繡文章。”


    他的書生意氣都在貶出京城後被消磨的幹淨,如今縱然心裏依然是棱角分明,可石天瑞卻懂得用圓滑給自己包一層殼子,算是成長不少。


    祁昀端起了茶盞,沒有接話。


    終究是人家自己的宦海沉浮,與自己沒多大關係。


    好在石天瑞是個看開了的,很快便笑著道:“若是祁家擺宴,記得叫上我才好。”


    祁昀欣然應允:“這是自然。”


    而後,等上了茶點後,祁昀終於說起正事;“之前多虧知縣大人仗義執言,才讓我祁家免遭禍殃。”


    石天瑞知道他說的是上次自己給楚承允上折子參邵知州的事情。


    邵知州為官一任,作惡甚多,若是石天瑞能早來兩年也定是要參他的。


    隻不過能讓石天瑞下定決心的理由在於,邵知州得罪了祁家,祁家又和天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石天瑞篤定自己參奏定然有所迴報,這才把所有的事情辦的妥帖。


    而事實也正如石天瑞所想,邵知州貶斥,自己得到嘉獎,祁家看似沒有得到什麽,但光是靠著一個匾額就能貶掉一任知州就已然是豐功偉績。


    不過讓石天瑞注意的,不僅僅是祁昀的感謝,還有他知道這件事情的渠道。


    給祁昀說起的自然是葉平戎,葉大郎的意思便是讓妹夫和石知縣搞好關係,總不能讓人家出了力卻得不到迴報。


    可是石天瑞並不知道內情,他又是個謹慎的,自然覺得事情不簡單,甚至覺得祁昀和金鑾殿上的那位有關係……


    石天瑞自然不敢受祁昀的禮,微微側身讓了讓,而後道:“二郎言重了,為國為民我都不能任由那等刁惡的知州禍害百姓,參奏他乃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話說的格外憂國憂民,祁昀便點點頭道:“石知縣大才,我等自愧不如。”


    “哪裏哪裏。”


    “客氣客氣。”


    一番客套後,祁昀才重新坐下,又與石天瑞商議起自己離開後祁家的事情。


    他和葉嬌上京,少則半年,多就不好說了。


    到時候,三弟祁明可以帶去,或求學或科考,京城總是要比這裏強的,可是大哥祁昭卻不能輕易挪動,人走了地走不成,莊子上離不開人,祈父又年邁,總歸家裏還是要有人料理的。


    退一步說,祁昭的莊子便是他的產業,想來大郎是不會隨隨便便舍棄自己打拚多年的成果離開的。


    既然如此,祁昭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弟弟,都要好好安排家裏。


    石天瑞是知縣,而且祁昀看得出石天瑞的本事,他未來是有前程的,便想著是否能將家中諸事多多托付。


    既然是祁昀開口,石天瑞自然無有不應。


    就算不看在那方金匾,也要看在葉嬌救過女兒的麵子上有所照拂。


    並非任由祁家可以胡作非為,而是能讓祁家事事得個公平便好。


    不過這些話並不需要說出來,兩人心知肚明,一個眼神就清楚,一杯清酒便可定下,離開時風淡雲輕,任誰都挑不出錯處來。


    而在迴去時,鐵子還沒克製住自己的興奮心情。


    於他而言,他自小就在祁家做事,之前是自己瞎忙活,後麵就跟在祁昀身邊,學做人學做事,也讓鐵子從之前那個傻乎乎的二小子,成了現在有了名字有了營生的英俊少年郎。


    他把祁家當東家,更當自己家。


    祁家好了,他才能好。


    如今,祁明算是一步踩進仕途,鐵子自然高興,迴去的路上都坐著馬車笑嗬嗬的對著祁昀道:“二少爺,三少爺這次算是成了,迴頭考個狀元迴來就好了!”


    祁昀對著鐵子並沒有剛剛對著石天瑞的顧及,說起話來也直白得很:“他若是想要考狀元,必須現在開始開始受些搓磨,或者有個人能真真切切地告訴他什麽是真正的朝廷和國家,不讓這狀元怕是輪不到他了。”


    鐵子眨眨眼睛:“二少爺你要輔導三少爺?”


    祁昀微微閉著眼睛,似乎在休息,聲音則是淡淡的:“我怕是輔導不成他,不過我不能做的事情,自然有人樂意去做,不著急。”


    自家三弟是個博覽群書的,若說旭寶現在隻是拿看書當樂趣,那祁明就是把家國天下當興趣。


    平常看祁明傻乎乎的一個,似乎很好糊弄似的,但是隻要說起有關於國家社稷或者是百姓疾苦,祁明就有數不清的話想說。


    大概是因為他小時候調皮不老實,祁昀就喜歡用一些大的事情來壓住他,今天讓他讀一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明天給他看一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到底看進去多少祁昀從不在意,可卻在幼小的祁明的心裏燒起了一把名為“家國天下吾輩之責任”的火苗。


    祁昀或許瞧不上他寫的字,對他做文章的用詞遣句也不覺得多稀罕,可是自家弟弟就占著個滿肚子的想法抱負,還都挺有道理。


    他的文章算不得錦繡,卻言之有物,這對喜歡紙上談兵的讀書人來說著實不易。


    也正因如此,祁明和楚承允總有話說,也隻有他們兩個敢說。


    尋常小老百姓,誰敢隨便置喙朝廷政策?


    偏偏祁明是個膽大的,又遇到了楚承允這個鳳子龍孫,一個不知身份,一個胸有乾坤,一拍即合也正常。


    現如今,祁昀把他拽去京城裏,為的就是給自家三弟一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福運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碧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碧蓮並收藏福運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