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葉嬌先是昂頭反過來咬了咬他的下巴,而後嘟囔著:“旭寶呢,娘呢,哥哥嫂嫂三弟呢?”
祁昀先是一愣,而後立刻道:“都好,都好。”
等說笑了一陣,葉嬌的眼睛看向了旭寶,聲音輕輕:“我看旭寶是個喜歡讀書的,既然喜歡,以後多陪他念念吧。”
祁昀的眼睛也看向了自家胖兒子,正巧趕上旭寶在夢裏笑,嘿嘿的吐著氣,還翻了個身,砸吧砸吧嘴,睡得安穩。
盯著看了一會兒,祁昀輕聲道:“不如迴去以後教他認字,三郎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能認識不少字了。”
葉嬌眨眨眼:“這麽早?”
祁昀一本正經的點頭,心裏則是想著,早點認字也省的小胖子天天找自己念書。
旭寶又翻了個身,嘴巴裏念念叨叨的,然後就是笑。
葉嬌也跟著笑起來,心想著自家兒子雖然懶了點兒,可這脾氣著實是一等一的好。
醒的時候樂嗬嗬的不算,這睡著了都能自己跟自己高興。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鐵子在外頭撩開了簾子,先把銅盆端下去,而後道:“二少爺,二少奶奶,到家了。”
祁昀先抱著旭寶下了車,而後將還睡著的旭寶交給了小素,他又伸手扶著葉嬌下來。
如今葉嬌的月份大了,肚子也鼓了不少,下車的時候格外小心,走路祁昀都扶著她,格外仔細。
可不等他們進門,卻聽到遠處傳來了鑼鼓的聲音。
葉嬌不由得朝那邊看,而後就看到有個人小跑著過來。
因著這附近都是祁家的產業,尤其是飯莊酒肆更是開了不少,有個風吹草動都能有人早早傳信兒。
這會兒來的就是個飯莊的夥計,看到祁昀時便止住了步子,行了禮,這才道:“二少爺,那邊是州府衙門的人,一路上吹吹打打的,朝著這邊來了。”
第125章
金匾之事, 祁昀並沒有同家裏人講起,故而除了他和鐵子,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
這會兒時候尚早,柳氏原本是在禮佛,聽到動靜就叫了劉婆子過來問, 聽劉婆子說是衙門裏來人, 柳氏嚇了一跳, 忙扶著劉婆子出來。
還沒到大門口, 就遇到了急匆匆往前麵趕的方氏。
柳氏以為她知道什麽內情,忙問道:“出了何事?怎麽衙門來人鬧這麽大動靜……莫不是咱家誰纏了官司?”
方氏聽了就是心裏一突。
並不是她不信任祁昭, 其實方氏心裏清楚, 在祁家這三兄弟裏,看起來祁昭年紀最大,該是有主意的,但是實際上祁昭是最老實本分的一個,做事謹慎小心, 為人寬厚仁慈,平時從不會和人結怨生仇, 想來是不會有什麽錯處才對。
但是事情到了眼前,衙門的人就在前廳候著,而且二郎一家都在山上, 三郎在城裏讀書, 家裏就剩下大郎了, 若真的有事, 也隻能是大郎有事……
方氏心裏也沒了主意,越想越怕,臉色比往常略白了些。
柳氏瞧出來她的緊張,心裏知道自己這個大兒媳婦瞧著外向,其實是個不經事兒的,膽小得很,隻怕現在又想到什麽有的沒的,柳氏便不再嚇她,伸手拍了拍方氏的手背,帶著她一道去了前廳。
剛一進門,就瞧見了滿目大紅。
紅色素來都是喜慶顏色,隻是哪怕是過年的時候,祁家也沒這麽裝飾過,而柳氏看著這些差役披紅掛彩,自家下人在忙叨叨的搬著香案,一時間也沒搞清楚狀況。
祁昭早到一步,正在和祁昀說話,而葉嬌則是看到了柳氏和方氏後,便扶著小素過來,道:“娘,嫂嫂。”
柳氏扭頭一見葉嬌,又是一愣。
其實葉嬌上山還不到兩月時光,這肚子卻比走之前瞧著大了不少。
原本小人參身姿窈窕,不太顯懷,如今她這肚子的模樣放在尋常孕婦身上算不得什麽,可是在葉嬌這裏就顯得有些不同了。
見葉嬌要行禮,柳氏忙伸手扶了她一把:“可別動,謹慎些好,你如今月份大了,莫要做這些虛禮,省的累到。”而後就對著小素招招手道,“快,去搬椅子來讓嬌娘坐坐。”
葉嬌卻拉住了小素,對著柳氏笑著道:“娘,不礙事,左右還要準備一些時候,我們去一旁一起坐著等就是了,不用專門搬椅子。”
柳氏這才想起來重新看了看那些差役,低聲問道:“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葉嬌剛才聽那知州說了原委,這會兒便老老實實的道:“我聽領頭的那個當官的說,是皇帝覺得祁家賑災有功,就寫了個匾額送過來。”
皇帝,寫的匾額?
……禦筆?
柳氏身形一晃,劉婆子忙上去扶住了。
可這次柳氏臉色紅潤,還有笑意,想來不是嚇的,而是喜的!
這皇帝禦筆可不比旁的物件,不當金不當銀,卻是個求都求不來的臉麵。
祁家祖上三輩務農,縱然得了大片田地莊園,可到底是莊稼漢出身,現在能起來是靠著二郎的鋪子,可那是商賈之事。
如今朝廷大行商道,但到底是文人當官,這經商坐賈之人隻能說不受歧視享用富貴,可要說體麵那是遠不如讀書人多的。
可如今若是有了這禦筆親題就不同了,縱然那匾額上蓋著紅布,瞧不出寫的字,可是柳氏猜也猜到應該是勉勵誇獎的話。
別管是誇什麽,隻要掛上這塊匾,從今往後哪怕是當官的都要給祁家幾分薄麵!
這是榮光,同時也是招牌,祁家這是要時來運轉了。
一想到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柳氏緊緊的攥著劉婆子的手,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讓自己不至於過於興奮,但是臉上還是帶出了笑。
上次她這麽笑,還是在葉嬌懷上旭寶的時候。
柳氏看了看方氏,又看了看葉嬌,總算是迴過神來,連聲道:“好,好得很,快,讓他們手腳麻利點。還有,去把老爺叫迴來,告訴他有大事兒了!對了,還有,去拿個厚的墊子,多加幾層,等會兒要跪,莫要讓嬌娘太難受。”
劉婆子連聲應了,帶著人去辦,而方氏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
她有些茫然的看著自家弟妹,小聲道:“真的是,皇上給的東西?”
葉嬌點點頭,對小人參來說,她並不覺得皇帝有什麽金貴,要不然當初也不至於把白虹果的渣渣混著土給那個人塞進去了。
可是方氏卻是後知後覺的用帕子捂著嘴,驚訝之後就是笑,圓圓的臉喜得發紅。
要是說之前方氏會為了給出去的糧食心疼,現在就是心也不疼了,精神也好了,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她還專門跑去把石頭拽出來,讓自家兒子也跟著沾沾喜氣。
在尋常百姓心裏,拜皇帝就和拜廟裏的佛爺差不多,碰一碰都會有福氣的。
葉嬌則是慢悠悠地走到了一旁坐下,讓小素端了點心來,一邊吃一邊等,隻是大家都在忙,她也不好吃的過於顯眼,就偶爾伸出手,捏一塊雪花糕,迅速的塞進嘴裏,然後故作無事的放下。
但是小素在身後瞧著,卻覺得二少奶奶這樣反倒更明顯了。
尤其是腮幫子一鼓一鼓的模樣,任誰看了都知道在偷吃東西呢。
自以為十分隱蔽的小人參用帕子拍著手上的糯米粉,眼睛左右瞧著,而後用帕子擋著嘴巴,小聲問著小素:“怎麽還不開始?再等下去,旭寶怕是就要醒了。”
小素立刻彎下腰,低聲迴道:“小少爺被莫媽抱走了,二少奶奶不用擔心,這會兒應該是在等老爺,他迴來了才好開始的。”
而祁父此刻正在去莊子的路上。
因著之前的一場暴雨,不僅下遊發了水,還把上遊的祁家莊子裏不少地都給淹了。
後麵水退了,可是秧苗卻倒了不少,最近一直是祁家的佃戶在補救著。
今天祁父就是要過去瞧瞧進度。
可不等他坐著馬車走出去多遠,就看到有人麵對著他們往他家的方向跑,祁父有些奇怪,便讓車夫停了車,他下去後後還不等問,就有人湊過來道:“祁老爺,您怎麽還在這兒呢?趕緊迴去吧,出大事兒了。”
祁父急忙問道:“什麽大事兒!……難道是二兒媳婦生了?不能啊,這還差著好幾個月呢。”
這人擺擺手,迴道:“不是不是,我聽人說,是衙門送東西過去,還是禦賜的東西!祁老爺趕緊迴去接賞吧,給祁老爺道喜。”
祁父一聽,哪還有心思去莊子上,連說了幾聲“同喜同喜”,而後直接爬上馬車,催著人趕緊迴家。
等他一到家,就被門口急急等待著的小廝扶住,一起快步進了門。
前廳裏,祁家人已經聚在了一處,擺好了香案,也放好了牌匾,祁父一進門,便有人擁著他去了主位。
而後,便是接受禦賜的一套流程,擺香案,點香,叩拜跪謝天恩,最終揭開牌匾上的紅布。
誌高行潔。
這四個大字看的祁家都是一臉驚訝,特別是祁昀,他縱然知道楚承允禦賜金匾,卻不知道他送來的是這四個字。
並非褒獎行為,而是嘉獎品德。
這已經是無上榮光了,有這塊匾額在,意義非凡。
看誰以後還會因為自己的商人身份而瞧不起。
隻是祁昀不知道楚承允在禦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可對祁昀而言,無論楚承允初衷如何,他都記下了這份恩情。
而在禦賜完成後,眾人起身,柳氏和方氏便帶著葉嬌去一旁休息,祁父則是笑著招唿著小廝們去外麵宴請賓朋,大擺宴席。
廚娘不夠就去飯莊裏叫廚子來,他一定要熱熱鬧鬧的擺上一天流水席才好!
不僅僅是為了讓看熱鬧的人不至於空手而歸,更重要的是,祁父要炫耀一下自己拿到了禦筆。
這可是十裏八鄉乃至整個州府都從沒有人拿到過的榮耀,祁父自然是要好好的得意一下才開心的。
邵知州卻沒有立刻離開,並不是為了湊在祁家打秋風,而是他還有正事要辦。
讓人提著祁明的書箱過來,邵知州在祁昭和祁昀身上轉了一圈後,選擇走向了祁昭。
在邵知州看來,祁父年邁,素不管事兒,這家裏的大事小情向來都是由家中老大管理才對。
再加上之前賑災的事情,明麵上都是祁昭這位大哥做的,隻有不多的人才知道裏麵的主意都是祁昀在拿,故而石天瑞那般盡心打聽後選擇宴請祁昀,而邵知州這樣匆匆而來的隻管拉著祁昭說事兒。
知州大人篤定了祁昭才是那個得到皇帝青眼的,卻不知祁大郎根本不知道他說的是些什麽東西。
邵知州格外和藹可親的對著祁昭笑道:“祁家大郎年少英才,一瞧就知道是英武果決之人,想來也是心胸寬廣才對。”言下之意,就是讓祁昭不要太過於在意自己之前做的事情。
祁大郎卻半點言下之意都不懂,而是很爽朗的笑了笑,對著邵知州道:“多謝知州大人誇讚,祁某愧不敢當。”
“祁大郎不必過於自謙,能將家業經營的這般紅火,定然是能力過人。”
祁昭則是耿直的搖搖頭:“不,是我二弟更有本事。”
邵知州哈哈一笑:“祁大郎這般兄友弟恭,當真是民之楷模啊。”而後,邵知州見他說話客氣,以為是自己的說服起了作用,臉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些,“之前本官在街上抓住了一批歹人,搶了個箱籠迴來,裏麵有貴府三郎的名姓,本官便想著送迴來了。”
祁昭一聽,忙道:“勞煩大人辛苦,我代愚弟謝過大人。”
“客氣客氣。”
“哪裏哪裏。”
而在一旁,鐵子聽得眼皮直跳。
祁昀先是一愣,而後立刻道:“都好,都好。”
等說笑了一陣,葉嬌的眼睛看向了旭寶,聲音輕輕:“我看旭寶是個喜歡讀書的,既然喜歡,以後多陪他念念吧。”
祁昀的眼睛也看向了自家胖兒子,正巧趕上旭寶在夢裏笑,嘿嘿的吐著氣,還翻了個身,砸吧砸吧嘴,睡得安穩。
盯著看了一會兒,祁昀輕聲道:“不如迴去以後教他認字,三郎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能認識不少字了。”
葉嬌眨眨眼:“這麽早?”
祁昀一本正經的點頭,心裏則是想著,早點認字也省的小胖子天天找自己念書。
旭寶又翻了個身,嘴巴裏念念叨叨的,然後就是笑。
葉嬌也跟著笑起來,心想著自家兒子雖然懶了點兒,可這脾氣著實是一等一的好。
醒的時候樂嗬嗬的不算,這睡著了都能自己跟自己高興。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鐵子在外頭撩開了簾子,先把銅盆端下去,而後道:“二少爺,二少奶奶,到家了。”
祁昀先抱著旭寶下了車,而後將還睡著的旭寶交給了小素,他又伸手扶著葉嬌下來。
如今葉嬌的月份大了,肚子也鼓了不少,下車的時候格外小心,走路祁昀都扶著她,格外仔細。
可不等他們進門,卻聽到遠處傳來了鑼鼓的聲音。
葉嬌不由得朝那邊看,而後就看到有個人小跑著過來。
因著這附近都是祁家的產業,尤其是飯莊酒肆更是開了不少,有個風吹草動都能有人早早傳信兒。
這會兒來的就是個飯莊的夥計,看到祁昀時便止住了步子,行了禮,這才道:“二少爺,那邊是州府衙門的人,一路上吹吹打打的,朝著這邊來了。”
第125章
金匾之事, 祁昀並沒有同家裏人講起,故而除了他和鐵子,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
這會兒時候尚早,柳氏原本是在禮佛,聽到動靜就叫了劉婆子過來問, 聽劉婆子說是衙門裏來人, 柳氏嚇了一跳, 忙扶著劉婆子出來。
還沒到大門口, 就遇到了急匆匆往前麵趕的方氏。
柳氏以為她知道什麽內情,忙問道:“出了何事?怎麽衙門來人鬧這麽大動靜……莫不是咱家誰纏了官司?”
方氏聽了就是心裏一突。
並不是她不信任祁昭, 其實方氏心裏清楚, 在祁家這三兄弟裏,看起來祁昭年紀最大,該是有主意的,但是實際上祁昭是最老實本分的一個,做事謹慎小心, 為人寬厚仁慈,平時從不會和人結怨生仇, 想來是不會有什麽錯處才對。
但是事情到了眼前,衙門的人就在前廳候著,而且二郎一家都在山上, 三郎在城裏讀書, 家裏就剩下大郎了, 若真的有事, 也隻能是大郎有事……
方氏心裏也沒了主意,越想越怕,臉色比往常略白了些。
柳氏瞧出來她的緊張,心裏知道自己這個大兒媳婦瞧著外向,其實是個不經事兒的,膽小得很,隻怕現在又想到什麽有的沒的,柳氏便不再嚇她,伸手拍了拍方氏的手背,帶著她一道去了前廳。
剛一進門,就瞧見了滿目大紅。
紅色素來都是喜慶顏色,隻是哪怕是過年的時候,祁家也沒這麽裝飾過,而柳氏看著這些差役披紅掛彩,自家下人在忙叨叨的搬著香案,一時間也沒搞清楚狀況。
祁昭早到一步,正在和祁昀說話,而葉嬌則是看到了柳氏和方氏後,便扶著小素過來,道:“娘,嫂嫂。”
柳氏扭頭一見葉嬌,又是一愣。
其實葉嬌上山還不到兩月時光,這肚子卻比走之前瞧著大了不少。
原本小人參身姿窈窕,不太顯懷,如今她這肚子的模樣放在尋常孕婦身上算不得什麽,可是在葉嬌這裏就顯得有些不同了。
見葉嬌要行禮,柳氏忙伸手扶了她一把:“可別動,謹慎些好,你如今月份大了,莫要做這些虛禮,省的累到。”而後就對著小素招招手道,“快,去搬椅子來讓嬌娘坐坐。”
葉嬌卻拉住了小素,對著柳氏笑著道:“娘,不礙事,左右還要準備一些時候,我們去一旁一起坐著等就是了,不用專門搬椅子。”
柳氏這才想起來重新看了看那些差役,低聲問道:“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葉嬌剛才聽那知州說了原委,這會兒便老老實實的道:“我聽領頭的那個當官的說,是皇帝覺得祁家賑災有功,就寫了個匾額送過來。”
皇帝,寫的匾額?
……禦筆?
柳氏身形一晃,劉婆子忙上去扶住了。
可這次柳氏臉色紅潤,還有笑意,想來不是嚇的,而是喜的!
這皇帝禦筆可不比旁的物件,不當金不當銀,卻是個求都求不來的臉麵。
祁家祖上三輩務農,縱然得了大片田地莊園,可到底是莊稼漢出身,現在能起來是靠著二郎的鋪子,可那是商賈之事。
如今朝廷大行商道,但到底是文人當官,這經商坐賈之人隻能說不受歧視享用富貴,可要說體麵那是遠不如讀書人多的。
可如今若是有了這禦筆親題就不同了,縱然那匾額上蓋著紅布,瞧不出寫的字,可是柳氏猜也猜到應該是勉勵誇獎的話。
別管是誇什麽,隻要掛上這塊匾,從今往後哪怕是當官的都要給祁家幾分薄麵!
這是榮光,同時也是招牌,祁家這是要時來運轉了。
一想到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柳氏緊緊的攥著劉婆子的手,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讓自己不至於過於興奮,但是臉上還是帶出了笑。
上次她這麽笑,還是在葉嬌懷上旭寶的時候。
柳氏看了看方氏,又看了看葉嬌,總算是迴過神來,連聲道:“好,好得很,快,讓他們手腳麻利點。還有,去把老爺叫迴來,告訴他有大事兒了!對了,還有,去拿個厚的墊子,多加幾層,等會兒要跪,莫要讓嬌娘太難受。”
劉婆子連聲應了,帶著人去辦,而方氏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
她有些茫然的看著自家弟妹,小聲道:“真的是,皇上給的東西?”
葉嬌點點頭,對小人參來說,她並不覺得皇帝有什麽金貴,要不然當初也不至於把白虹果的渣渣混著土給那個人塞進去了。
可是方氏卻是後知後覺的用帕子捂著嘴,驚訝之後就是笑,圓圓的臉喜得發紅。
要是說之前方氏會為了給出去的糧食心疼,現在就是心也不疼了,精神也好了,走起路來都帶著風。
她還專門跑去把石頭拽出來,讓自家兒子也跟著沾沾喜氣。
在尋常百姓心裏,拜皇帝就和拜廟裏的佛爺差不多,碰一碰都會有福氣的。
葉嬌則是慢悠悠地走到了一旁坐下,讓小素端了點心來,一邊吃一邊等,隻是大家都在忙,她也不好吃的過於顯眼,就偶爾伸出手,捏一塊雪花糕,迅速的塞進嘴裏,然後故作無事的放下。
但是小素在身後瞧著,卻覺得二少奶奶這樣反倒更明顯了。
尤其是腮幫子一鼓一鼓的模樣,任誰看了都知道在偷吃東西呢。
自以為十分隱蔽的小人參用帕子拍著手上的糯米粉,眼睛左右瞧著,而後用帕子擋著嘴巴,小聲問著小素:“怎麽還不開始?再等下去,旭寶怕是就要醒了。”
小素立刻彎下腰,低聲迴道:“小少爺被莫媽抱走了,二少奶奶不用擔心,這會兒應該是在等老爺,他迴來了才好開始的。”
而祁父此刻正在去莊子的路上。
因著之前的一場暴雨,不僅下遊發了水,還把上遊的祁家莊子裏不少地都給淹了。
後麵水退了,可是秧苗卻倒了不少,最近一直是祁家的佃戶在補救著。
今天祁父就是要過去瞧瞧進度。
可不等他坐著馬車走出去多遠,就看到有人麵對著他們往他家的方向跑,祁父有些奇怪,便讓車夫停了車,他下去後後還不等問,就有人湊過來道:“祁老爺,您怎麽還在這兒呢?趕緊迴去吧,出大事兒了。”
祁父急忙問道:“什麽大事兒!……難道是二兒媳婦生了?不能啊,這還差著好幾個月呢。”
這人擺擺手,迴道:“不是不是,我聽人說,是衙門送東西過去,還是禦賜的東西!祁老爺趕緊迴去接賞吧,給祁老爺道喜。”
祁父一聽,哪還有心思去莊子上,連說了幾聲“同喜同喜”,而後直接爬上馬車,催著人趕緊迴家。
等他一到家,就被門口急急等待著的小廝扶住,一起快步進了門。
前廳裏,祁家人已經聚在了一處,擺好了香案,也放好了牌匾,祁父一進門,便有人擁著他去了主位。
而後,便是接受禦賜的一套流程,擺香案,點香,叩拜跪謝天恩,最終揭開牌匾上的紅布。
誌高行潔。
這四個大字看的祁家都是一臉驚訝,特別是祁昀,他縱然知道楚承允禦賜金匾,卻不知道他送來的是這四個字。
並非褒獎行為,而是嘉獎品德。
這已經是無上榮光了,有這塊匾額在,意義非凡。
看誰以後還會因為自己的商人身份而瞧不起。
隻是祁昀不知道楚承允在禦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可對祁昀而言,無論楚承允初衷如何,他都記下了這份恩情。
而在禦賜完成後,眾人起身,柳氏和方氏便帶著葉嬌去一旁休息,祁父則是笑著招唿著小廝們去外麵宴請賓朋,大擺宴席。
廚娘不夠就去飯莊裏叫廚子來,他一定要熱熱鬧鬧的擺上一天流水席才好!
不僅僅是為了讓看熱鬧的人不至於空手而歸,更重要的是,祁父要炫耀一下自己拿到了禦筆。
這可是十裏八鄉乃至整個州府都從沒有人拿到過的榮耀,祁父自然是要好好的得意一下才開心的。
邵知州卻沒有立刻離開,並不是為了湊在祁家打秋風,而是他還有正事要辦。
讓人提著祁明的書箱過來,邵知州在祁昭和祁昀身上轉了一圈後,選擇走向了祁昭。
在邵知州看來,祁父年邁,素不管事兒,這家裏的大事小情向來都是由家中老大管理才對。
再加上之前賑災的事情,明麵上都是祁昭這位大哥做的,隻有不多的人才知道裏麵的主意都是祁昀在拿,故而石天瑞那般盡心打聽後選擇宴請祁昀,而邵知州這樣匆匆而來的隻管拉著祁昭說事兒。
知州大人篤定了祁昭才是那個得到皇帝青眼的,卻不知祁大郎根本不知道他說的是些什麽東西。
邵知州格外和藹可親的對著祁昭笑道:“祁家大郎年少英才,一瞧就知道是英武果決之人,想來也是心胸寬廣才對。”言下之意,就是讓祁昭不要太過於在意自己之前做的事情。
祁大郎卻半點言下之意都不懂,而是很爽朗的笑了笑,對著邵知州道:“多謝知州大人誇讚,祁某愧不敢當。”
“祁大郎不必過於自謙,能將家業經營的這般紅火,定然是能力過人。”
祁昭則是耿直的搖搖頭:“不,是我二弟更有本事。”
邵知州哈哈一笑:“祁大郎這般兄友弟恭,當真是民之楷模啊。”而後,邵知州見他說話客氣,以為是自己的說服起了作用,臉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些,“之前本官在街上抓住了一批歹人,搶了個箱籠迴來,裏麵有貴府三郎的名姓,本官便想著送迴來了。”
祁昭一聽,忙道:“勞煩大人辛苦,我代愚弟謝過大人。”
“客氣客氣。”
“哪裏哪裏。”
而在一旁,鐵子聽得眼皮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