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官差如此著急,朱青便覺得有些不對勁。按說被貶的罪臣多會受到怠慢的,不管他之前有多位高權重,多少豐功偉績,一旦被貶便是虎落平陽,再轉到不識趣的地方官手中,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一頓殺威棒再說。可是,這個駐地對朱青的到來卻是令人費解,不但好生安頓,還趕緊派人去請示長使官,這絕非一般程序。
尋思之下,朱青招唿兩名侍衛靠前,在他們耳邊叮囑幾聲,兩名侍衛便是一驚,“啊?我倆走了,你怎麽辦?”
朱青示意他二人小點聲,免得外麵的官兵聽到,又壓力聲音應道,“我覺得有些不對勁,老子這迴要逃了,二位兄弟既已完成任務,將公函交給守衛,快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免得我連累了二位。”
“你我既已兄弟相稱,談何連累,我等需跟長使交代清楚,免得他們日後仗勢欺人。”兩名侍衛仍是紛紛不解。
朱青隻好歎道,“二位兄弟怎如此倔強?你倆若不離開,我如何脫身?到頭來長使還不是怪罪在你二人頭上?你們速速離去,既是幫我朱青也是幫你們自己啊。”
兩名侍衛一聽,這才有所頓悟,相視一眼,點了點頭,對朱青抱拳道,“既然如此,我倆就先告辭了,朱兄你自己多保重。”
“保重!”
兩名侍衛告別了朱青,拿著公函走出營帳,遞給守衛,故作唿喝,“人,我們已經帶到,這是朝廷的公函,待長使大人來了,你們交與他便是,我倆就不久留了,需盡早趕迴去複命。告辭!”
守衛接過公函,卻是有些緊張,想要向前攔住兩名侍衛,“哎,何不等長使大人到了,你們親手交給他?”
“區區一個犯人,你們拿了公函,一並帶去交差便是,要我倆等他作甚?上官還有要事交代,我等豈能耽擱?告辭!”兩名侍衛語氣頗為生硬,又是朝廷派來的押解官,地方的小兵也不好阻攔,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兩人離去。反正犯人就在帳裏,公函就在自己的手上,等長使到了,一並交差便是,瞎操哪門子心?
守衛拿著公函,看著離去的押解官,又不放心地迴頭瞄了一眼帳內,見朱青還在,便也放心了,甚至有點小人得誌,“哼!拽什麽拽?還不是落到咱爺手中?”
一番神氣過後,守衛又吆喝一聲,將旁邊營房的幾名士兵調了過來,吩咐道,“這裏麵可是長使的重要犯人,你們都給我盯好咯,千萬不能出事兒!”
營帳這邊加強嚴防,營房那邊卻也抓緊趕過來。
聽聞朱青已到,長使官絲毫不敢怠慢,親自派人去追剛離開的陸巡撫,陸巡撫一聽朱青已經出現,趕緊調轉馬頭,返迴駐地營房。此時,長使官正帶著陸巡撫一行趕往行營報到點。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等他們掀開帳門的時候,帳內空無一人!
陸巡撫怒瞪長使,長使臉色大變,轉身便斥問守衛,“到底怎麽迴事?人呢!”
“這……這剛才還在呢!……”守衛已然渾身顫抖,一臉懵逼。
“那押解官何在?叫他來問便知。”陸巡撫提醒一句。
“還不快去?”長使官著急道。
可是守衛卻沒有移動,一臉苦相地連連搖頭,“迴去了,押解官迴去了,這是他們留下的公函,說是趕緊迴去複命。”
長使官一把扯過公函,打開一看,卻是不假,可是,犯人去哪兒了?!
“嘿,飯桶!連個犯人都看不住!還不趕緊去找?!”長使官惱羞成怒,大喝一聲。
守衛等人隻得連連點頭,正要去找,卻被陸巡撫製止,“慢!”
“大人,這……”長使官疑惑。
“青龍如果想跑,你們是追不上的,方才人就在帳內,他們尚且看不住,何況現在才去找?”陸巡撫解釋道。
“那……如何是好?”長使官一臉的茫然。
陸巡撫在帳內踱了幾步,看了身邊的主簿一眼,兩人一個眼神交流,片刻,主簿迴道,“長使大人何不張貼緝捕令,全城緝拿犯人?”
“這……這合適嗎?”長使官遲疑道,畢竟之前陸巡撫還讓他特別照顧青龍,現在人剛到他們的地盤,若是派人暗中捉拿也就是了,可是一旦下了緝捕令,恐怕朱青便是罪上加罪,這不像陸巡撫之前想要保朱青的意思。
“犯人跑了,張榜緝拿,天經地義,有何不妥?”陸巡撫見長使官猶豫,便從旁訓道。
長使官連連點頭,“下官愚鈍,下官這就去辦。”長使官表麵奉承,心裏卻已然不爽,不禁暗罵:說照顧人的是你,現在要大張旗鼓要抓人的也是你,什麽東西……
不過罵歸罵,這事情還得照辦,何況是巡撫下的令,即便出了什麽事情,也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長使官去管。
按照陸巡撫的意思,長使官即刻令人寫了緝捕令,接著差人到全城哥哥街角門口去張貼,全城緝拿朱青。
陸巡撫見狀,和主簿對視一眼,便也暫且離開了駐地,返迴陸府。
“當真除了青龍,無人可阻擋江南七俠嗎?”迴府的路上,陸巡撫再問主簿,這是他第三次問這個問題了。
當他返迴大陸獲知張欽差和江南七俠是故交之後,便可是提防江南七俠的尋仇。不管張欽差的死跟自己有沒有關係,關鍵是他擔心來不及解釋,命已經被江南七俠拿去。為此,主簿獻上了找朱青出手幫忙之計。這也正是為何陸巡撫剛迴到府上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徭役駐地的原因,沒有人知道江南七俠什麽時候到,什麽時候動手,早一點做準備,心裏總踏實些。
“大人已經問在下三遍了,在下的答案仍然未變。我們讓長使官大張旗鼓地張貼緝捕令,就是為了引青龍上鉤,他這人有個特點,解決麻煩往往從關鍵點下手,而如今在這地界內,發布或撤銷緝捕令,都是大人您說了算,如果在下估計不錯,今夜青龍應該就會光顧陸府。”主簿確實是個明白人,也頗有見識,能摸清朱青一點規律的人不多,主簿能了解一二,應該是從朱青攻盛京而救北京這樣的事件總結出來的。
陸巡撫聽後微微點頭,臉上的愁容卻仍未散去,“但願如此吧。”他輕歎一聲,突然瞪了主簿一眼,謹慎道,“這地界可不是我一人說了算,別忘了還有吳總督,我這個巡撫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家架空的……”
主簿聽後,竟無言以對。吳總督和陸巡撫向來不和,兩為了地方話語權可謂明爭暗鬥。還有關鍵一點,吳總督是外戚黨的人,而陸巡撫是盛天嶽的人,至於那個出事的張欽差,則是清流黨的人。
三個派係的人混到一起,難免會鬧出一點事情,可是,這一次之所以鬧出這麽大,顯然超出清流黨的意料,甚至到現在也隻有朱青知曉張欽差被害一事兒。
這看起來像是一場地方爭鬥,實則是朝野黨爭的縮影,在朱青被貶之後,張欽差又遭暗算,錦衣衛內部出現風波,清流黨又麵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走吧。不提他了,趕緊迴府做好防備,無論青龍是否迴來,我們都不可大意。我擔心這個中秋佳節我過得不安寧啊……”陸巡撫看著眾手下一時沉默,便苦笑一聲,打馬迴府。
緝捕令一張貼,便在廣西地界引起軒然大波,不到晚上,青龍逃役的消息便不脛而走,隨著往來人群散步到各地,相信京城和開封很快就能知曉,不知道那時又會引發什麽情況。
日暮,街市逐漸安靜下來,不過因為中秋將近,月朗星稀,人們並未早早睡去,在街邊院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納涼談天,南方不像北方,雖已入秋,暑氣猶在。
不過今晚人們談天的內容與往日不同,大多在談論朱青這件事,奇怪的是,往日官府張貼緝捕令,各家各戶都頗為謹慎,甚至早早關門閉戶,看好自己的小孩……當然是怕被那些跑出來的犯人加害。然朱青這一次,並未在百姓中引起恐慌,人們反而津津樂道,大多數人想不明白的一個問題就是:想朱青這樣的功臣名將,怎麽也會被罷官貶謫?!
畢竟青龍這個威名已經傳遍大將南北,土改更是逐漸深入百姓生活,這些都成為百姓對朱青的認可,他們不相信這樣的一個人竟然會背叛朝廷,因為憐惜,所以心無畏懼。
甚至有的孩子更是為他們心中的青龍大俠打抱不平。不過在這地界,還沒有到隨便說話的地步,他們很快就被大人們製止了,所謂禍從口出,他們連一個大將都敢對付,何況是小孩兒?
從人們的談論中,可知朱青的群眾基礎還是不錯的,至於在當地官府眼中,他是那號人物?朱青決定親自去問問。
朱青假裝打扮,趁著夜色,走街竄巷,果然混進了陸府!
尋思之下,朱青招唿兩名侍衛靠前,在他們耳邊叮囑幾聲,兩名侍衛便是一驚,“啊?我倆走了,你怎麽辦?”
朱青示意他二人小點聲,免得外麵的官兵聽到,又壓力聲音應道,“我覺得有些不對勁,老子這迴要逃了,二位兄弟既已完成任務,將公函交給守衛,快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免得我連累了二位。”
“你我既已兄弟相稱,談何連累,我等需跟長使交代清楚,免得他們日後仗勢欺人。”兩名侍衛仍是紛紛不解。
朱青隻好歎道,“二位兄弟怎如此倔強?你倆若不離開,我如何脫身?到頭來長使還不是怪罪在你二人頭上?你們速速離去,既是幫我朱青也是幫你們自己啊。”
兩名侍衛一聽,這才有所頓悟,相視一眼,點了點頭,對朱青抱拳道,“既然如此,我倆就先告辭了,朱兄你自己多保重。”
“保重!”
兩名侍衛告別了朱青,拿著公函走出營帳,遞給守衛,故作唿喝,“人,我們已經帶到,這是朝廷的公函,待長使大人來了,你們交與他便是,我倆就不久留了,需盡早趕迴去複命。告辭!”
守衛接過公函,卻是有些緊張,想要向前攔住兩名侍衛,“哎,何不等長使大人到了,你們親手交給他?”
“區區一個犯人,你們拿了公函,一並帶去交差便是,要我倆等他作甚?上官還有要事交代,我等豈能耽擱?告辭!”兩名侍衛語氣頗為生硬,又是朝廷派來的押解官,地方的小兵也不好阻攔,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兩人離去。反正犯人就在帳裏,公函就在自己的手上,等長使到了,一並交差便是,瞎操哪門子心?
守衛拿著公函,看著離去的押解官,又不放心地迴頭瞄了一眼帳內,見朱青還在,便也放心了,甚至有點小人得誌,“哼!拽什麽拽?還不是落到咱爺手中?”
一番神氣過後,守衛又吆喝一聲,將旁邊營房的幾名士兵調了過來,吩咐道,“這裏麵可是長使的重要犯人,你們都給我盯好咯,千萬不能出事兒!”
營帳這邊加強嚴防,營房那邊卻也抓緊趕過來。
聽聞朱青已到,長使官絲毫不敢怠慢,親自派人去追剛離開的陸巡撫,陸巡撫一聽朱青已經出現,趕緊調轉馬頭,返迴駐地營房。此時,長使官正帶著陸巡撫一行趕往行營報到點。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等他們掀開帳門的時候,帳內空無一人!
陸巡撫怒瞪長使,長使臉色大變,轉身便斥問守衛,“到底怎麽迴事?人呢!”
“這……這剛才還在呢!……”守衛已然渾身顫抖,一臉懵逼。
“那押解官何在?叫他來問便知。”陸巡撫提醒一句。
“還不快去?”長使官著急道。
可是守衛卻沒有移動,一臉苦相地連連搖頭,“迴去了,押解官迴去了,這是他們留下的公函,說是趕緊迴去複命。”
長使官一把扯過公函,打開一看,卻是不假,可是,犯人去哪兒了?!
“嘿,飯桶!連個犯人都看不住!還不趕緊去找?!”長使官惱羞成怒,大喝一聲。
守衛等人隻得連連點頭,正要去找,卻被陸巡撫製止,“慢!”
“大人,這……”長使官疑惑。
“青龍如果想跑,你們是追不上的,方才人就在帳內,他們尚且看不住,何況現在才去找?”陸巡撫解釋道。
“那……如何是好?”長使官一臉的茫然。
陸巡撫在帳內踱了幾步,看了身邊的主簿一眼,兩人一個眼神交流,片刻,主簿迴道,“長使大人何不張貼緝捕令,全城緝拿犯人?”
“這……這合適嗎?”長使官遲疑道,畢竟之前陸巡撫還讓他特別照顧青龍,現在人剛到他們的地盤,若是派人暗中捉拿也就是了,可是一旦下了緝捕令,恐怕朱青便是罪上加罪,這不像陸巡撫之前想要保朱青的意思。
“犯人跑了,張榜緝拿,天經地義,有何不妥?”陸巡撫見長使官猶豫,便從旁訓道。
長使官連連點頭,“下官愚鈍,下官這就去辦。”長使官表麵奉承,心裏卻已然不爽,不禁暗罵:說照顧人的是你,現在要大張旗鼓要抓人的也是你,什麽東西……
不過罵歸罵,這事情還得照辦,何況是巡撫下的令,即便出了什麽事情,也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長使官去管。
按照陸巡撫的意思,長使官即刻令人寫了緝捕令,接著差人到全城哥哥街角門口去張貼,全城緝拿朱青。
陸巡撫見狀,和主簿對視一眼,便也暫且離開了駐地,返迴陸府。
“當真除了青龍,無人可阻擋江南七俠嗎?”迴府的路上,陸巡撫再問主簿,這是他第三次問這個問題了。
當他返迴大陸獲知張欽差和江南七俠是故交之後,便可是提防江南七俠的尋仇。不管張欽差的死跟自己有沒有關係,關鍵是他擔心來不及解釋,命已經被江南七俠拿去。為此,主簿獻上了找朱青出手幫忙之計。這也正是為何陸巡撫剛迴到府上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徭役駐地的原因,沒有人知道江南七俠什麽時候到,什麽時候動手,早一點做準備,心裏總踏實些。
“大人已經問在下三遍了,在下的答案仍然未變。我們讓長使官大張旗鼓地張貼緝捕令,就是為了引青龍上鉤,他這人有個特點,解決麻煩往往從關鍵點下手,而如今在這地界內,發布或撤銷緝捕令,都是大人您說了算,如果在下估計不錯,今夜青龍應該就會光顧陸府。”主簿確實是個明白人,也頗有見識,能摸清朱青一點規律的人不多,主簿能了解一二,應該是從朱青攻盛京而救北京這樣的事件總結出來的。
陸巡撫聽後微微點頭,臉上的愁容卻仍未散去,“但願如此吧。”他輕歎一聲,突然瞪了主簿一眼,謹慎道,“這地界可不是我一人說了算,別忘了還有吳總督,我這個巡撫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家架空的……”
主簿聽後,竟無言以對。吳總督和陸巡撫向來不和,兩為了地方話語權可謂明爭暗鬥。還有關鍵一點,吳總督是外戚黨的人,而陸巡撫是盛天嶽的人,至於那個出事的張欽差,則是清流黨的人。
三個派係的人混到一起,難免會鬧出一點事情,可是,這一次之所以鬧出這麽大,顯然超出清流黨的意料,甚至到現在也隻有朱青知曉張欽差被害一事兒。
這看起來像是一場地方爭鬥,實則是朝野黨爭的縮影,在朱青被貶之後,張欽差又遭暗算,錦衣衛內部出現風波,清流黨又麵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走吧。不提他了,趕緊迴府做好防備,無論青龍是否迴來,我們都不可大意。我擔心這個中秋佳節我過得不安寧啊……”陸巡撫看著眾手下一時沉默,便苦笑一聲,打馬迴府。
緝捕令一張貼,便在廣西地界引起軒然大波,不到晚上,青龍逃役的消息便不脛而走,隨著往來人群散步到各地,相信京城和開封很快就能知曉,不知道那時又會引發什麽情況。
日暮,街市逐漸安靜下來,不過因為中秋將近,月朗星稀,人們並未早早睡去,在街邊院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納涼談天,南方不像北方,雖已入秋,暑氣猶在。
不過今晚人們談天的內容與往日不同,大多在談論朱青這件事,奇怪的是,往日官府張貼緝捕令,各家各戶都頗為謹慎,甚至早早關門閉戶,看好自己的小孩……當然是怕被那些跑出來的犯人加害。然朱青這一次,並未在百姓中引起恐慌,人們反而津津樂道,大多數人想不明白的一個問題就是:想朱青這樣的功臣名將,怎麽也會被罷官貶謫?!
畢竟青龍這個威名已經傳遍大將南北,土改更是逐漸深入百姓生活,這些都成為百姓對朱青的認可,他們不相信這樣的一個人竟然會背叛朝廷,因為憐惜,所以心無畏懼。
甚至有的孩子更是為他們心中的青龍大俠打抱不平。不過在這地界,還沒有到隨便說話的地步,他們很快就被大人們製止了,所謂禍從口出,他們連一個大將都敢對付,何況是小孩兒?
從人們的談論中,可知朱青的群眾基礎還是不錯的,至於在當地官府眼中,他是那號人物?朱青決定親自去問問。
朱青假裝打扮,趁著夜色,走街竄巷,果然混進了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