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另一位大臣上奏,“臣以為,程力雖一戰成名,然資曆尚淺,不足以鎮人心。都說京城四聖五俠,如今青龍被貶,按資曆當由白虎接任都指揮使一職,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絕非其他副將可比,臣舉薦白虎。”
此大臣一說,眾臣紛紛點頭稱是,若說這錦衣衛裏資曆、武功、謀略,白虎確實在程力之上,而且,按排位規矩來說,老大撤了,當然老二出來當家,青龍不在,白虎上位,理所應當。就連清流派的人也紛紛點頭,覺得還是白虎更為合適。
崇禎聽後,又是點了點頭,“左青龍右白虎,可惜,朕今日失去青龍這一臂膀,也罷,好在白虎還在。不過也並非就按這規矩來辦。白虎暫且算為一人選,還有何人舉薦?”顯然崇禎還想在挑一挑,畢竟“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啊,青龍怕是難以有人企及的,崇禎不過是在請求一個最接近青龍的人選罷了。
白虎如此重要的人選都被崇禎暫且壓下,百官便覺得有些難辦了。放眼朝野,如果白虎不能勝任此位,恐怕再難有人可為了。畢竟錦衣衛老一輩們都不願再管事了,新生態就數四聖五俠最為靠譜,鐵麵雖然能力不俗,但卻因為犯上被崇禎罷黜,若非朱青出麵相救,恐怕已經被處死,所以大殿之上,是沒有人敢提鐵麵的名字的,即便提了,就算崇禎能忍得住,鐵麵也未必肯給崇禎這個麵子。到時鬧得不可開交,恐怕又是一場血災。
白虎尚且被壓,那麽玄武、朱雀恐怕也會是同樣的結果,便無人肯舉薦了,再說鐵麵門新門主黑煞,雖然同樣出色,但滿清前太子的身份卻始終讓崇禎耿耿於懷,這麽多年,是看在殺風的麵子上,加上黑煞也為朝廷辦了不少棘手案件,崇禎才沒有深究,但是要他把錦衣衛都指揮使這麽重要的職位交給這位滿前前太子,崇禎斷然不會答應。所以百官便也不會自討沒趣。
如此看來,當真難有上佳人選了,大殿之上,又一次陷入議論之聲。
既然都說要從錦衣衛裏選人最為妥當,那麽清流派也就沒有多言,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是家事,不管誰當這個都指揮使,都是錦衣衛的人,若是獨此一舉,恐怕就讓皇上多疑了。
所以,主要還是看外戚黨和其他無派係大臣們的意見。尤其是外戚黨,他們的舉薦至關重要,起碼這能讓殺風等人看出一點端倪。
一幫大臣商議良久,卻仍是搖搖頭,似乎並未有更為合適的人選。不夠崇禎是沒有那麽多時間陪他們在此扯淡的。崇禎喝了幾盞茶之後,也沒能安下心裏,他放下茶盞,開口問道,“諸位商議如何呀?”
一問之下,百官或搖頭或沉默不言。崇禎似乎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也不好當眾責罵,法不責眾嘛,總不能百官都罵了個遍。但是他卻是有些恨鐵不成鋼地對著百官指指點點,不覺就點到了田國舅身上。崇禎頓了一下,眼睛一眯,見田國舅若有所思,便一笑問道,“國舅似乎心中有事兒,何不說來讓朕和諸位大臣聽聽?”
不知是真的在想事情還是假裝沉思,田國舅被崇禎這一叫,竟然也沒有反應過來,百官見狀,便徹底安靜下來。田國舅身後的一位大臣輕輕扯了一下田國舅的衣角,提醒他皇上在問話。
“咳……”崇禎輕咳一聲,直直盯著田國舅。
田國舅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走出班列,躬身行禮道,“臣一時走神,沒聽清皇上問話,請皇上恕罪。”
“國舅如此專注,想必心中已有人選,何不說來與朕聽聽?”崇禎示意田國舅道。
“臣遵旨!”田國舅恭敬道,“臣確有一人選,不知得當否。那便是青龍門副將,青龍大徒弟林白。”
“林白?”田國舅說出此名,頓時引起不小的爭議。若說林白和程力都是朱青的徒弟兼部下,兩人各有所長,程力內斂而穩重,林白外動而機敏。不過論軍功,當屬程力略勝一籌,但朱青對林白之照顧顯然甚於程力,可見林白之可塑之才。
田國舅便以此一一辯駁了諸位大臣的疑慮。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說服崇禎。
“除此之外,林白還有何長處爭得此位啊?”崇禎問道。
田國舅沉疑片刻,又略加思索,方才應道,“林白有三得,可任此位。”
“哦?哪三得?國舅速速說來。”崇禎急切道。
“當初紫金山危急,林白曾隨青龍直搗盛京,劫持大玉兒與福臨等人,為此身負重傷,險些喪命,為主赴湯蹈火,忠也!此為一得;臣聞之林白之所以投軍錦衣衛,是因其父被當地惡吏所害,林白為報複仇,已然投軍,孝也!此為二得;眾所周知,林白乃青龍門下,他與青龍亦師亦友,上次聽聞青龍蒙冤入獄,隻身犯險,力救青龍,義也!此為三得。如此忠孝義之人,豈不能勝任此位?”本以為田國舅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清流黨的人已然準備反駁,沒想到這“三得”一出,樁樁件件都是在褒獎林白,如此說來,田國舅為了舉薦林白倒是廢了不少心思。
此時殺風和東方文白相視一眼,似乎都若有所想,想來也是心照不宣。田國舅為何力薦林白?恐怕不得不引人懷疑了。然他二人都並未道破,且看事態發展。
果然崇禎聽後,捋捋不長的胡須沉疑地點點頭道,“聽國舅這般說來,這林白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隻是朕聽說此人太過衝動,意氣用事,在青龍帳下曾多次赴險境,若非青龍出手相救,恐性命不保,若要將錦衣衛交於他,朕也是不得不三思啊。”
崇禎一猶豫,這事也便一時陷入尷尬。這時,吏部尚書李顯正再次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經過多番商議,目前也就林白、程力、白虎三人入選,若皇上難以抉擇,何不現場投票?票高者即為眾望所歸,百官當無異議。”
百官一聽,也覺得此事再爭下去也沒個結果,現在看來,此三人確實為不錯人選。便紛紛點頭讚同李顯正之提議。
崇禎正是一籌莫展,聽後,也覺得此法可行,遂點頭道,“如此甚好!”隨即命司禮給百官奉上紙筆,百官不記名將心中人選寫於紙條上,呈由皇上親自監視,司禮太監王承恩當場唱票。
“程力一票、白虎一票、林白一票、程力一票、林白一票……”隨著王承恩唱票,大殿上百官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議論紛紛,崇禎放眼望去,隻有四人較為鎮定,此四人,便是殺風、東方文白、田國舅,以及剛恢複刑部侍郎,有望晉升刑部尚書的盛天嶽。此四人分別代表了清流黨、外戚黨以及中間派。看到這般棋局,崇禎甚是滿意,他並不關心哪一派當選,他隻要平衡,原本隻有清流黨和外戚黨相互製衡,現在又來了個盛天嶽,眼看要成三足鼎立之勢,崇禎覺得,唯有這三足平衡,才能撐起他這個九五之鼎。畢竟盛天嶽當初是替田國舅和楊立背黑鍋的,如今因南京之功卷土重來,勢必難與外戚黨同謀,而清流黨更不可能勾結盛天嶽如此乖張之流,所以,三足鼎立勢必會保持一段時間。
至於後麵誰打壓誰,崇禎不想想那麽遠,眼前度過危機,重整朝綱,恢複元氣,就不怕他朝堂掀風起浪。
唱票持續了好一會兒,聲音突然戛然而止,王承恩走到崇禎耳邊,輕聲迴稟,“皇上,結果出來了。”說著,王承恩將手冊遞給崇禎。
崇禎打開一看,不免心中已經,這結果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他並未顯露於情。當眾舉起手冊宣道,“方才諸位愛卿都投出了自己手上的重要一票,也都跟朕一起聽了唱票,現在結果已然揭曉,新一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是……”崇禎故意拖延,百官亟不可待,然心細之人,方才聽了唱票,已然心中心中有數。
“何人啊皇上?”有人迫不及待。
崇禎微微一笑,大聲宣道,“白虎!”
話音剛落,滿朝嘩然,有欣喜的,有不解的。其實不解的當屬崇禎,若說清流黨方才並未爭辯,中間派也隻說一二,其中外戚黨更是由田國舅親自出馬,在朝為官者當屬外戚黨居多,田國舅力薦林白,按理追隨者應該最多,奈何……
“莫非外戚黨內部已有變故?”中間派盛天嶽不覺在心中生出疑慮,想必這也是崇禎的困惑。但是正如崇禎一向所想,不管各派係內部爭鬥,隻求大局麵平衡,如此想來,他嘴角不禁一笑,再一次揚起手冊,示意百官安靜。
“諸位愛卿,人選皆由你們推薦,現在又由你們投票確定,並與朕當場督監,後立此白紙黑字為證,更有玉璽寶鑒,朕也當庭宣布,故此事已定,今日錦衣衛由白虎主事,白虎門副將自動晉升門主。諸位可有異議啊?”崇禎說道。
事情已定,百官當然無人再敢言他,紛紛跪拜,“皇上聖明,臣等無異議!”
“好!”崇禎點頭道,“禮部尚書!”
“臣在!”李顯正起而再拜。
“退朝後你即刻著手督辦此事,並於近日送達各部及文武百官,七日之內比送達各地周知此事。”崇禎令道。
“臣領旨!”
“嗯,諸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
“好了,今日兩件大事均已定,諸位可還有何事要奏啊?”崇禎問道。
大殿上百官又是一小議論,均搖搖頭。
崇禎見狀,當即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有事請奏,無事退朝!”
又等了片刻,仍無人上奏,崇禎看了身邊的王承恩一眼,王承恩會意,向前一步,高聲吆喝道,“退朝!”
餘音未散,崇禎便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離開了……
此大臣一說,眾臣紛紛點頭稱是,若說這錦衣衛裏資曆、武功、謀略,白虎確實在程力之上,而且,按排位規矩來說,老大撤了,當然老二出來當家,青龍不在,白虎上位,理所應當。就連清流派的人也紛紛點頭,覺得還是白虎更為合適。
崇禎聽後,又是點了點頭,“左青龍右白虎,可惜,朕今日失去青龍這一臂膀,也罷,好在白虎還在。不過也並非就按這規矩來辦。白虎暫且算為一人選,還有何人舉薦?”顯然崇禎還想在挑一挑,畢竟“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啊,青龍怕是難以有人企及的,崇禎不過是在請求一個最接近青龍的人選罷了。
白虎如此重要的人選都被崇禎暫且壓下,百官便覺得有些難辦了。放眼朝野,如果白虎不能勝任此位,恐怕再難有人可為了。畢竟錦衣衛老一輩們都不願再管事了,新生態就數四聖五俠最為靠譜,鐵麵雖然能力不俗,但卻因為犯上被崇禎罷黜,若非朱青出麵相救,恐怕已經被處死,所以大殿之上,是沒有人敢提鐵麵的名字的,即便提了,就算崇禎能忍得住,鐵麵也未必肯給崇禎這個麵子。到時鬧得不可開交,恐怕又是一場血災。
白虎尚且被壓,那麽玄武、朱雀恐怕也會是同樣的結果,便無人肯舉薦了,再說鐵麵門新門主黑煞,雖然同樣出色,但滿清前太子的身份卻始終讓崇禎耿耿於懷,這麽多年,是看在殺風的麵子上,加上黑煞也為朝廷辦了不少棘手案件,崇禎才沒有深究,但是要他把錦衣衛都指揮使這麽重要的職位交給這位滿前前太子,崇禎斷然不會答應。所以百官便也不會自討沒趣。
如此看來,當真難有上佳人選了,大殿之上,又一次陷入議論之聲。
既然都說要從錦衣衛裏選人最為妥當,那麽清流派也就沒有多言,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是家事,不管誰當這個都指揮使,都是錦衣衛的人,若是獨此一舉,恐怕就讓皇上多疑了。
所以,主要還是看外戚黨和其他無派係大臣們的意見。尤其是外戚黨,他們的舉薦至關重要,起碼這能讓殺風等人看出一點端倪。
一幫大臣商議良久,卻仍是搖搖頭,似乎並未有更為合適的人選。不夠崇禎是沒有那麽多時間陪他們在此扯淡的。崇禎喝了幾盞茶之後,也沒能安下心裏,他放下茶盞,開口問道,“諸位商議如何呀?”
一問之下,百官或搖頭或沉默不言。崇禎似乎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也不好當眾責罵,法不責眾嘛,總不能百官都罵了個遍。但是他卻是有些恨鐵不成鋼地對著百官指指點點,不覺就點到了田國舅身上。崇禎頓了一下,眼睛一眯,見田國舅若有所思,便一笑問道,“國舅似乎心中有事兒,何不說來讓朕和諸位大臣聽聽?”
不知是真的在想事情還是假裝沉思,田國舅被崇禎這一叫,竟然也沒有反應過來,百官見狀,便徹底安靜下來。田國舅身後的一位大臣輕輕扯了一下田國舅的衣角,提醒他皇上在問話。
“咳……”崇禎輕咳一聲,直直盯著田國舅。
田國舅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走出班列,躬身行禮道,“臣一時走神,沒聽清皇上問話,請皇上恕罪。”
“國舅如此專注,想必心中已有人選,何不說來與朕聽聽?”崇禎示意田國舅道。
“臣遵旨!”田國舅恭敬道,“臣確有一人選,不知得當否。那便是青龍門副將,青龍大徒弟林白。”
“林白?”田國舅說出此名,頓時引起不小的爭議。若說林白和程力都是朱青的徒弟兼部下,兩人各有所長,程力內斂而穩重,林白外動而機敏。不過論軍功,當屬程力略勝一籌,但朱青對林白之照顧顯然甚於程力,可見林白之可塑之才。
田國舅便以此一一辯駁了諸位大臣的疑慮。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說服崇禎。
“除此之外,林白還有何長處爭得此位啊?”崇禎問道。
田國舅沉疑片刻,又略加思索,方才應道,“林白有三得,可任此位。”
“哦?哪三得?國舅速速說來。”崇禎急切道。
“當初紫金山危急,林白曾隨青龍直搗盛京,劫持大玉兒與福臨等人,為此身負重傷,險些喪命,為主赴湯蹈火,忠也!此為一得;臣聞之林白之所以投軍錦衣衛,是因其父被當地惡吏所害,林白為報複仇,已然投軍,孝也!此為二得;眾所周知,林白乃青龍門下,他與青龍亦師亦友,上次聽聞青龍蒙冤入獄,隻身犯險,力救青龍,義也!此為三得。如此忠孝義之人,豈不能勝任此位?”本以為田國舅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清流黨的人已然準備反駁,沒想到這“三得”一出,樁樁件件都是在褒獎林白,如此說來,田國舅為了舉薦林白倒是廢了不少心思。
此時殺風和東方文白相視一眼,似乎都若有所想,想來也是心照不宣。田國舅為何力薦林白?恐怕不得不引人懷疑了。然他二人都並未道破,且看事態發展。
果然崇禎聽後,捋捋不長的胡須沉疑地點點頭道,“聽國舅這般說來,這林白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隻是朕聽說此人太過衝動,意氣用事,在青龍帳下曾多次赴險境,若非青龍出手相救,恐性命不保,若要將錦衣衛交於他,朕也是不得不三思啊。”
崇禎一猶豫,這事也便一時陷入尷尬。這時,吏部尚書李顯正再次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經過多番商議,目前也就林白、程力、白虎三人入選,若皇上難以抉擇,何不現場投票?票高者即為眾望所歸,百官當無異議。”
百官一聽,也覺得此事再爭下去也沒個結果,現在看來,此三人確實為不錯人選。便紛紛點頭讚同李顯正之提議。
崇禎正是一籌莫展,聽後,也覺得此法可行,遂點頭道,“如此甚好!”隨即命司禮給百官奉上紙筆,百官不記名將心中人選寫於紙條上,呈由皇上親自監視,司禮太監王承恩當場唱票。
“程力一票、白虎一票、林白一票、程力一票、林白一票……”隨著王承恩唱票,大殿上百官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議論紛紛,崇禎放眼望去,隻有四人較為鎮定,此四人,便是殺風、東方文白、田國舅,以及剛恢複刑部侍郎,有望晉升刑部尚書的盛天嶽。此四人分別代表了清流黨、外戚黨以及中間派。看到這般棋局,崇禎甚是滿意,他並不關心哪一派當選,他隻要平衡,原本隻有清流黨和外戚黨相互製衡,現在又來了個盛天嶽,眼看要成三足鼎立之勢,崇禎覺得,唯有這三足平衡,才能撐起他這個九五之鼎。畢竟盛天嶽當初是替田國舅和楊立背黑鍋的,如今因南京之功卷土重來,勢必難與外戚黨同謀,而清流黨更不可能勾結盛天嶽如此乖張之流,所以,三足鼎立勢必會保持一段時間。
至於後麵誰打壓誰,崇禎不想想那麽遠,眼前度過危機,重整朝綱,恢複元氣,就不怕他朝堂掀風起浪。
唱票持續了好一會兒,聲音突然戛然而止,王承恩走到崇禎耳邊,輕聲迴稟,“皇上,結果出來了。”說著,王承恩將手冊遞給崇禎。
崇禎打開一看,不免心中已經,這結果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他並未顯露於情。當眾舉起手冊宣道,“方才諸位愛卿都投出了自己手上的重要一票,也都跟朕一起聽了唱票,現在結果已然揭曉,新一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是……”崇禎故意拖延,百官亟不可待,然心細之人,方才聽了唱票,已然心中心中有數。
“何人啊皇上?”有人迫不及待。
崇禎微微一笑,大聲宣道,“白虎!”
話音剛落,滿朝嘩然,有欣喜的,有不解的。其實不解的當屬崇禎,若說清流黨方才並未爭辯,中間派也隻說一二,其中外戚黨更是由田國舅親自出馬,在朝為官者當屬外戚黨居多,田國舅力薦林白,按理追隨者應該最多,奈何……
“莫非外戚黨內部已有變故?”中間派盛天嶽不覺在心中生出疑慮,想必這也是崇禎的困惑。但是正如崇禎一向所想,不管各派係內部爭鬥,隻求大局麵平衡,如此想來,他嘴角不禁一笑,再一次揚起手冊,示意百官安靜。
“諸位愛卿,人選皆由你們推薦,現在又由你們投票確定,並與朕當場督監,後立此白紙黑字為證,更有玉璽寶鑒,朕也當庭宣布,故此事已定,今日錦衣衛由白虎主事,白虎門副將自動晉升門主。諸位可有異議啊?”崇禎說道。
事情已定,百官當然無人再敢言他,紛紛跪拜,“皇上聖明,臣等無異議!”
“好!”崇禎點頭道,“禮部尚書!”
“臣在!”李顯正起而再拜。
“退朝後你即刻著手督辦此事,並於近日送達各部及文武百官,七日之內比送達各地周知此事。”崇禎令道。
“臣領旨!”
“嗯,諸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
“好了,今日兩件大事均已定,諸位可還有何事要奏啊?”崇禎問道。
大殿上百官又是一小議論,均搖搖頭。
崇禎見狀,當即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有事請奏,無事退朝!”
又等了片刻,仍無人上奏,崇禎看了身邊的王承恩一眼,王承恩會意,向前一步,高聲吆喝道,“退朝!”
餘音未散,崇禎便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