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鐵麵,錦衣衛的新格局逐漸形成。廠公由自己的師傅殺風坐鎮,禦前侍衛和禦林軍由柳清風統領,朱雀掌管後宮安全。京城的安全,朱青暫時沒什麽可擔心的了。他也該是時候返迴開封了,殺風和黑煞等人迴京任職,這讓開封的守備力量大為削弱,李玉鳳又失蹤多日,如果李自成得知開封城防情況,開封便危在旦夕。
但是,臨走之前,朱青決定再一次麵聖。
都說在其位,謀其政。之前朱青不是錦衣衛的首領,很多事不便過問,現在既然坐上這個位子,朱青就想幹出點聲色來。
在麵聖之前,朱青召集了殺風、柳清風、朱雀等人想跟皇上進諫。
他們都是不慕名利,一心辦事的自己人,朱青希望以多方力量向崇禎施壓,讓崇禎辦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兒。
殺風等人聽了朱青的計劃後,雖然都是驚訝不已,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而且這種想法他們連想多不敢想。但是幾人紛紛表示,如果此事做成,將對挽救大明危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難度太大,非國策所能達成。所以他們決定進諫最高統治者,崇禎皇帝。
“臣等拜見皇上。”朱青一行進攻麵聖。
“眾愛卿平身。”崇禎看著自己一手締造的新格局,看來還不錯,他微微一笑,“青龍,你不是今日要啟程返迴開封的嗎?怎麽突然進宮麵聖?所為何事呀?”
“啟稟皇上,離京之前,臣有要事相商。”朱青應道。
“何事?說來聽聽。”
“臣鬥膽問皇上一句,今日之大明,危乎?”
崇禎點點頭,“內憂外患,危在旦夕。”崇禎倒也非常坦誠,因為現實就擺在眼前。
“皇上可想過大明何以至今日之危?”朱青繼續問道,想來跟皇帝討論這些問題,朱青之前,難有幾人。
“你想說什麽?大明深受閹黨之亂,積弱良久,內有流民趁機作亂,外有韃擄虎視眈眈。這是不爭的事實。”崇禎應道。
“皇上所言極是,但閹黨已除,為何困境難處除,中興難複?”
“沉珂久已,積重難返。”崇禎應道,眾人紛紛點頭,大明的問題,豈是殺一個魏忠賢就能解決的?
“皇上可想除病患,複中興?”朱青步步引導。
“愛卿以為朕所做的一切皆為兒戲?”崇禎冷笑一聲,你這不是廢話嗎?難道我崇禎還想做亡·國·之·君?
“臣不敢,臣知皇上一心為國,勵精圖治。”朱青再拜。
“愛卿有何良策,盡管說來。”話說到這份上,崇禎知道朱青有事要進諫了,不然不會饒了這麽大彎子說這些。
“打土豪,分田地!”朱青立定,抱拳進諫,他知道,這是死諫,弄不好,是要殺頭的,因為崇禎就是最大的土豪!
此話一出,雖然殺風等人已經早有準備,但是還是不免為朱青捏了一把汗。
果然,崇禎一聽,怒拍案台,“放肆!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崇禎心想,你想打老子?!反了你!
柳清風等人一見崇禎龍顏大怒,趕緊跪下為朱青求情,殺風雖坐在輪椅上,也埋頭請罪,“皇上息怒,朱青一時失言,請皇上不要放在心上。”說著,朱雀扯了一下朱青的一角,讓他趕緊跪下請罪。
不料朱青巋然不動,緊緊盯著崇禎。
崇禎看著朱青,是又怒又無奈,從他認定朱青坐上這個位子時就想到會有今天,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看看,這是一時失言的樣子嗎?這分明是蓄謀已久。如果朕沒猜錯,你們也跟他一樣,今天是來當說客的吧?”崇禎指著台下一幹人等,氣不打一處來。
看到崇禎識破,殺風等人隻好默不作聲。
“沒錯,是臣逼他們一起進宮進諫的,如果皇上要責罰,就責罰青龍一人好了。放了他們,青龍任由處置,就當這事兒沒發生過。”朱青直言相諫。
聽朱青這麽一說,殺風第一個抬頭,他本來就不是輕易低頭之人,不過礙於君臣之禮,如果皇上連孰是孰非都分不清,他殺風也不會委曲求全,這就是這麽多年他一直甘為人下的原因,不圖私利,不慕虛榮。
“臣鬥膽替朱青說一句。雖然臣剛聽到朱青這個想法也是驚訝不已,但是想想,為何流民四起?就是有的官員為富不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官·逼·民·反!皇上可知民間如何評說李自成?”殺風轉戰全國各地,鎮壓大小無數暴·動,聽過的民怨自然不在少數。
聽了殺風的話,崇禎開始冷靜下來,他定定地看著台下這些以死相諫的人,從來沒有人敢像他們這樣,他們要不阿姨奉承,要不直接反了!有誰能這樣替自己和帝國考慮?
“如何評說?”崇禎輕聲問道,他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崇禎這一問,大家都沉默了片刻,因為這是一個不好開口言說的答案。因為這裏除了崇禎,每個人都聽說過那些百姓聲音。
過了一會兒,還是朱雀開口了,她是一介女流,說出來似乎有悲憫之情,更像那麽迴事。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進城不納糧……”朱雀淡淡道,但是似乎字字飽含民生之苦,百姓之聲。
朱雀說完,又是一陣沉默。朱青等人知道,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他們已經無需多言,他們需要讓崇禎自己咀嚼這些句子,如果崇禎想不通,他們又何苦為了所謂的大明?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進城……不納糧……”崇禎一字一頓地念著這些句子,突然仰天長歎,“好一個不納糧!沒想到朕在百姓心中已經變成一個搶老百姓飯碗的強盜,而不再是他們信任和依靠的王!”
崇禎的這句話,讓大殿內彌漫著一種無以言說的悲壯,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但是,讓崇禎一人承擔這些東西未免太過殘忍,他是一國之君,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隻不過是曆史選擇了他,賦予另一種使命。
“皇上,這不是您一個人的錯,這是大明的錯,是時間的錯。”朱青再一次開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朱青沒有因為崇禎的哀歎而放棄進諫,作為一國之君,崇禎享受著九五之尊的榮譽,自然也要承受著千夫所指的罵名,這些就是他本應去承受的東西。
“為時未晚?那誰能告訴朕,不納糧,將士們打仗吃什麽?”崇禎冷笑道。
“吃糧!”朱青應道,“不過不是吃百姓的糧,百姓已經沒有多少糧可吃了,很多地方已經出現饑荒,吃樹皮的現象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地方易子而食!”
崇禎聽後,大為吃驚,他聽說過饑荒,但是沒想到會這麽嚴重。
“所以,不能在增加百姓的賦稅了。而應該減免賦稅,把土地分給他們。讓更多人有活路,減少流民暴·動!”朱青繼續說道。
“朕總不能把禦花園都分給百姓種地吧?”崇禎搖搖頭道。
“不用皇上的禦花園。隻要皇上一句話,打土豪,分田地,把貪官的土地和錢財分給百姓,即可暫時緩解流民暴·動。”朱青言歸正傳。
“這樣一來,流民暴·動是緩解了,可是想必當官的又不樂意了,他們可是有自己的勢力,組織暴·動比那些流民不知容易多少。”崇禎倒也很明白局勢。
朱青點點頭,“沒錯,所以才要小心為之,國以策之。”想要在封建帝製的大環境實施gc主義談何容易?
“如何小心為之?你且說來。”看來崇禎開始動搖了,因為現在是流民四起,當官的也見風使舵,很多地方官叛亂是遲早的事兒。
“這需內外配合,兩手抓。朝廷由皇上和諸位忠臣良將把控,不讓奸佞之人興風作浪,地方由我廠衛處理,先控製地方兵權,再分而處之,對那些不思悔改的貪官汙吏,先去其兵權,切斷地方勢力勾結,再由朝廷派可信之臣取而代之,由廠衛暗中監督,整頓地方軍政,減免地方賦稅,適當將土地分與百姓,按成效獎勵地方官民,流轉耕之,形成良性獎勵機製,去民怨,贏民心。”朱青一口氣說道,想來這個計劃在他心中已盤算良久。畢竟是穿過來,朱青知道大明的病根所在,但是想一步解決並不現實,一味鎮壓暴·動和抵抗外敵也絕非長久之計,大明國力不撐,這是他想能到的最有可能扭轉局勢的辦法。
“軍需何在?”崇禎問道。
“且從貪官財務中取之,貪官一除,賦稅減免,人心歸順,便可節省不少開支,再以順民補充軍隊,對付流民,做得好,可一舉兩得。”朱青應道。
崇禎聽後,點點頭,“這需要很大魄力啊,且絕非短時之內可見效。”
“所以才需要皇上痛下決心。想想近年大明國庫入不敷出,難道隻是打仗消耗的嗎?很多財務都被貪官私吞了!”朱青應道。
“好!”崇禎狠狠拍了一下案台,與其苟延殘喘,坐以待斃,不如痛下決心,大興改革,或有迴環餘地,再說自己重整廠衛,不就是為了想要一個新格局嗎?於是崇禎怒指朱青,“青龍,朕就依你所言。眾愛卿即刻將今日所議之事書以成文,其中問題措施細而列之,三日內朕要見到變革法案!”
“臣遵旨!”朱青一眾聽說崇禎支持改革,興奮不已。
但是,臨走之前,朱青決定再一次麵聖。
都說在其位,謀其政。之前朱青不是錦衣衛的首領,很多事不便過問,現在既然坐上這個位子,朱青就想幹出點聲色來。
在麵聖之前,朱青召集了殺風、柳清風、朱雀等人想跟皇上進諫。
他們都是不慕名利,一心辦事的自己人,朱青希望以多方力量向崇禎施壓,讓崇禎辦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兒。
殺風等人聽了朱青的計劃後,雖然都是驚訝不已,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而且這種想法他們連想多不敢想。但是幾人紛紛表示,如果此事做成,將對挽救大明危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難度太大,非國策所能達成。所以他們決定進諫最高統治者,崇禎皇帝。
“臣等拜見皇上。”朱青一行進攻麵聖。
“眾愛卿平身。”崇禎看著自己一手締造的新格局,看來還不錯,他微微一笑,“青龍,你不是今日要啟程返迴開封的嗎?怎麽突然進宮麵聖?所為何事呀?”
“啟稟皇上,離京之前,臣有要事相商。”朱青應道。
“何事?說來聽聽。”
“臣鬥膽問皇上一句,今日之大明,危乎?”
崇禎點點頭,“內憂外患,危在旦夕。”崇禎倒也非常坦誠,因為現實就擺在眼前。
“皇上可想過大明何以至今日之危?”朱青繼續問道,想來跟皇帝討論這些問題,朱青之前,難有幾人。
“你想說什麽?大明深受閹黨之亂,積弱良久,內有流民趁機作亂,外有韃擄虎視眈眈。這是不爭的事實。”崇禎應道。
“皇上所言極是,但閹黨已除,為何困境難處除,中興難複?”
“沉珂久已,積重難返。”崇禎應道,眾人紛紛點頭,大明的問題,豈是殺一個魏忠賢就能解決的?
“皇上可想除病患,複中興?”朱青步步引導。
“愛卿以為朕所做的一切皆為兒戲?”崇禎冷笑一聲,你這不是廢話嗎?難道我崇禎還想做亡·國·之·君?
“臣不敢,臣知皇上一心為國,勵精圖治。”朱青再拜。
“愛卿有何良策,盡管說來。”話說到這份上,崇禎知道朱青有事要進諫了,不然不會饒了這麽大彎子說這些。
“打土豪,分田地!”朱青立定,抱拳進諫,他知道,這是死諫,弄不好,是要殺頭的,因為崇禎就是最大的土豪!
此話一出,雖然殺風等人已經早有準備,但是還是不免為朱青捏了一把汗。
果然,崇禎一聽,怒拍案台,“放肆!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崇禎心想,你想打老子?!反了你!
柳清風等人一見崇禎龍顏大怒,趕緊跪下為朱青求情,殺風雖坐在輪椅上,也埋頭請罪,“皇上息怒,朱青一時失言,請皇上不要放在心上。”說著,朱雀扯了一下朱青的一角,讓他趕緊跪下請罪。
不料朱青巋然不動,緊緊盯著崇禎。
崇禎看著朱青,是又怒又無奈,從他認定朱青坐上這個位子時就想到會有今天,沒想到來得這麽快。
“看看,這是一時失言的樣子嗎?這分明是蓄謀已久。如果朕沒猜錯,你們也跟他一樣,今天是來當說客的吧?”崇禎指著台下一幹人等,氣不打一處來。
看到崇禎識破,殺風等人隻好默不作聲。
“沒錯,是臣逼他們一起進宮進諫的,如果皇上要責罰,就責罰青龍一人好了。放了他們,青龍任由處置,就當這事兒沒發生過。”朱青直言相諫。
聽朱青這麽一說,殺風第一個抬頭,他本來就不是輕易低頭之人,不過礙於君臣之禮,如果皇上連孰是孰非都分不清,他殺風也不會委曲求全,這就是這麽多年他一直甘為人下的原因,不圖私利,不慕虛榮。
“臣鬥膽替朱青說一句。雖然臣剛聽到朱青這個想法也是驚訝不已,但是想想,為何流民四起?就是有的官員為富不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官·逼·民·反!皇上可知民間如何評說李自成?”殺風轉戰全國各地,鎮壓大小無數暴·動,聽過的民怨自然不在少數。
聽了殺風的話,崇禎開始冷靜下來,他定定地看著台下這些以死相諫的人,從來沒有人敢像他們這樣,他們要不阿姨奉承,要不直接反了!有誰能這樣替自己和帝國考慮?
“如何評說?”崇禎輕聲問道,他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崇禎這一問,大家都沉默了片刻,因為這是一個不好開口言說的答案。因為這裏除了崇禎,每個人都聽說過那些百姓聲音。
過了一會兒,還是朱雀開口了,她是一介女流,說出來似乎有悲憫之情,更像那麽迴事。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進城不納糧……”朱雀淡淡道,但是似乎字字飽含民生之苦,百姓之聲。
朱雀說完,又是一陣沉默。朱青等人知道,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他們已經無需多言,他們需要讓崇禎自己咀嚼這些句子,如果崇禎想不通,他們又何苦為了所謂的大明?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進城……不納糧……”崇禎一字一頓地念著這些句子,突然仰天長歎,“好一個不納糧!沒想到朕在百姓心中已經變成一個搶老百姓飯碗的強盜,而不再是他們信任和依靠的王!”
崇禎的這句話,讓大殿內彌漫著一種無以言說的悲壯,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但是,讓崇禎一人承擔這些東西未免太過殘忍,他是一國之君,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隻不過是曆史選擇了他,賦予另一種使命。
“皇上,這不是您一個人的錯,這是大明的錯,是時間的錯。”朱青再一次開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朱青沒有因為崇禎的哀歎而放棄進諫,作為一國之君,崇禎享受著九五之尊的榮譽,自然也要承受著千夫所指的罵名,這些就是他本應去承受的東西。
“為時未晚?那誰能告訴朕,不納糧,將士們打仗吃什麽?”崇禎冷笑道。
“吃糧!”朱青應道,“不過不是吃百姓的糧,百姓已經沒有多少糧可吃了,很多地方已經出現饑荒,吃樹皮的現象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地方易子而食!”
崇禎聽後,大為吃驚,他聽說過饑荒,但是沒想到會這麽嚴重。
“所以,不能在增加百姓的賦稅了。而應該減免賦稅,把土地分給他們。讓更多人有活路,減少流民暴·動!”朱青繼續說道。
“朕總不能把禦花園都分給百姓種地吧?”崇禎搖搖頭道。
“不用皇上的禦花園。隻要皇上一句話,打土豪,分田地,把貪官的土地和錢財分給百姓,即可暫時緩解流民暴·動。”朱青言歸正傳。
“這樣一來,流民暴·動是緩解了,可是想必當官的又不樂意了,他們可是有自己的勢力,組織暴·動比那些流民不知容易多少。”崇禎倒也很明白局勢。
朱青點點頭,“沒錯,所以才要小心為之,國以策之。”想要在封建帝製的大環境實施gc主義談何容易?
“如何小心為之?你且說來。”看來崇禎開始動搖了,因為現在是流民四起,當官的也見風使舵,很多地方官叛亂是遲早的事兒。
“這需內外配合,兩手抓。朝廷由皇上和諸位忠臣良將把控,不讓奸佞之人興風作浪,地方由我廠衛處理,先控製地方兵權,再分而處之,對那些不思悔改的貪官汙吏,先去其兵權,切斷地方勢力勾結,再由朝廷派可信之臣取而代之,由廠衛暗中監督,整頓地方軍政,減免地方賦稅,適當將土地分與百姓,按成效獎勵地方官民,流轉耕之,形成良性獎勵機製,去民怨,贏民心。”朱青一口氣說道,想來這個計劃在他心中已盤算良久。畢竟是穿過來,朱青知道大明的病根所在,但是想一步解決並不現實,一味鎮壓暴·動和抵抗外敵也絕非長久之計,大明國力不撐,這是他想能到的最有可能扭轉局勢的辦法。
“軍需何在?”崇禎問道。
“且從貪官財務中取之,貪官一除,賦稅減免,人心歸順,便可節省不少開支,再以順民補充軍隊,對付流民,做得好,可一舉兩得。”朱青應道。
崇禎聽後,點點頭,“這需要很大魄力啊,且絕非短時之內可見效。”
“所以才需要皇上痛下決心。想想近年大明國庫入不敷出,難道隻是打仗消耗的嗎?很多財務都被貪官私吞了!”朱青應道。
“好!”崇禎狠狠拍了一下案台,與其苟延殘喘,坐以待斃,不如痛下決心,大興改革,或有迴環餘地,再說自己重整廠衛,不就是為了想要一個新格局嗎?於是崇禎怒指朱青,“青龍,朕就依你所言。眾愛卿即刻將今日所議之事書以成文,其中問題措施細而列之,三日內朕要見到變革法案!”
“臣遵旨!”朱青一眾聽說崇禎支持改革,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