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賤則無敵。


    挑起儒家內鬥的朱厚照,在《京報》、《大明報》共同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針對最近士子們的遊行事件,本王的觀點是‘包容乃華夏文化的精髓’。儒家非一家之言。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等先哲替後人點火把。百家爭鳴之後獨留儒家壯大,無外乎儒家順應皇權統治的需求。從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隋朝儒釋道‘三教合歸儒’的主張,無一不是在順應時代潮流……“


    “別讀了。”劉健製止中書舍人商承慶讀下去。


    文淵閣內靜寂無聲。


    蔡震、保國公各自做好表情管理。蔡震還考了個秀才,保國公隻鑽研兵書,兩人不屬於儒家。太子想宗室、勳貴下手的時候,文官們作壁上觀。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笑看風雲。


    文淵閣還算好,至少能保持冷靜。翰林院現在已經吵翻了天。程朱理學主藥強調一個禮,動力規範人。心學強調自我,提倡個性。兩者從根源上有了分歧,處於有我無你的狀態。根本不是包容能解決得了的。


    在朱厚照看來,心學將是最後的贏家。原因很簡單,大明文人非常有個性。朱厚照隻是捅破了兩方矛盾,是個導火索。儒家大儒們鬥得你死我活,賴不上他。


    劉健一臉肅穆交代商承慶:“去打聽太子現在在做什麽。一定要隨時掌握太子動向。每……半個時辰一報。”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阻止不了太子折騰,至少能提前準備應對的招數。


    “是。”商承慶帶上幾位中書舍人,去文華殿打探消息。


    “太皇太後已經停靈了半個月有餘。太子不可能有時間等儒家內部得出結論。”謝遷很擔心,“太子會不會越權決定儒家的去向?畢竟太子在報紙上直言儒家順應皇權統治的需求才得以長存。”


    太子永遠不懂得含蓄,不知道拉下了多少塊遮羞布。官員們已經習以為常,倒也沒有像剛開始的時候難以自處。不止儒家,道家、佛家哪家沒為了大明的昌興做出貢獻的?


    “太子不傻。隻會點火,不會滅火讓麻煩找上身。這次朝廷派去闕裏孔廟祭拜的人選必須慎之又慎。於喬,你親自走一趟可好?”劉健溫和地與謝遷商量。


    被人腹誹剛愎自用的劉健決定的事很少與人商議。這性子和太子不能說一模一樣,起碼也是九成像。所有人都以為劉健和太子的關係會鬧僵,沒想到兩人配合的相當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朝臣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果隻是因為朝政上的見解有不和,官員們願意聽從劉健的話行事。基本上首輔劉健和太子站在一起,沒人有自信能推翻兩人共同做出的決定。可這次涉及到理念之爭!影響儒家今後千秋萬代的發展。文官們誰都不會讓步。


    謝遷沉吟片刻,問,“要表態嗎?”


    如果要代表內閣表態,謝遷決定生場大病。


    “不用。儒家的未來在年輕學子。瞧瞧最近兩科進士們的態度,再瞧瞧各地的學子。我們沒有必要做惡人。內閣輔助朝政,這事讓翰林院出麵最好不過。”謝遷圓滑,劉健相信謝遷不會說些不該說的話。


    “下官明白。”謝遷欣然答應。隻要不表態,謝遷願意前往。內閣也隻有他最合適。劉首輔要坐鎮京師,宗人令和保國公去孔廟的資格有所欠缺。


    “咳咳。”保國公清咳兩聲,“說句題外話,北地的好友寫信告之了一件事。李公急著給家中待嫁的女兒定下了親事,男方正是去年剛封的衍聖公。消息現在隻有少部分人知道。”


    衍聖公傳承60多代,難免也有好竹出歹筍的時候。第60代衍聖公孔宏緒殘害無辜被廢,爵位傳給弟弟孔宏泰。去年孔宏泰過世,孔家為了衍聖公的爵位鬧了好幾出戲。最後朝廷讓孔宏緒的兒子孔聞韶,也就是如今衍聖公承爵。


    因為孔宏緒的事,孔家在士林中的號召力低到穀底。程朱理學強調“禮”。孔家做了幾件在“禮”上反複蹦躂的事。這也是士子們反感程朱理學的原因之一。


    劉健聞言笑了笑:“賓之這是怕成為太子嶽父吧?”


    李東陽有弘治帝、太子的雙重,是公認的下一任首輔。以朱厚照在官員心目中的名聲,早日公布下一任首輔人選,完全出於安定的考慮。劉健當首輔的時候還有官員有心思爭一爭。想和李東陽爭的一個沒有。與太子日夜相對,沒真才實學和好脾氣幹不下去。


    太子想要守孝一年。一年後才開始遴選太子妃。宮裏和朝廷默認不限製太子妃的出身,勳貴、高官之女都可以參選。


    結果消息傳開,家中有適齡女子的高門大戶緊張地下定。勳貴、高官家族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沒必要為了一個後族的虛榮稱號拖垮家族。忙著嫁女的不止李東陽一人。


    “賓之如果在京,讓他去孔廟再好不過了。”謝遷道。想來衍聖公不敢為難未來的首輔和嶽父。


    如果孔家想要再次樹立衍聖公府在儒家的地位,這次祭拜是很好的一個機會。由孔家出麵調和兩派之爭。謝遷倒不怕孔家坑他,他都能扛過太子的抗,還怕區區孔家不成!謝遷擔心萬一他下孔家麵子,李東陽夾在中間為難。


    劉健輕笑:“若真定下親事,賓之會提前給衍聖公寫信規勸孔家不參與此事。成國公輕易地答應被裁,也是有賓之提前寫信交代有關。”


    “太子會問策賓之?”


    “不,賓之和克勤經常有書信往來。”


    謝遷腦子一轉,想通了很多事。程敏政字克勤,與被廢的第60代衍聖公孔宏緒一樣都是李賢的女婿,也是現任衍聖公的姨夫。李家和孔家的婚事,多半是程敏政牽線搭橋。說不定孔聞韶能當上衍聖公,程敏政在太子麵前說了不少好話。


    “北地布政使司都成立了,克勤還在青土城當太子府長吏。兩人的關係還能處好,也是絕了。”劉健感慨了一句。


    “或許太子有更重要的事交代克勤吧。”河套已經收迴,太子府依然存在。太子府除了少部分人調任,大多數還留在原職。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


    商承慶到文華殿打探了一圈,小跑著迴來稟報,“太子去了會同館見安南使者。”


    “確定是找安南使者而不是暗度陳倉?”蔡震不怎麽信。按理太子急著讓太皇太後落葬裕陵。


    劉健眯了眯眼:“太子有信心朝臣會同意合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