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走了。
享年七十三雖,比幾任皇帝活的都長。
崇王暴斃之後,太皇太後的身體肉眼可見虛弱,在蘇州逛街把他累趴下的場景仿佛是很多年前發生似的。偶爾清醒過來見到他們父子除了詢問身後事便是沉默。
朱厚照在太皇太後眼裏察覺到了一絲怨恨,針對他們父子,也是針對老朱家的男人。皇帝的女人不好做。別看太皇太後一生尊榮,夜半醒來滿腹的委屈更與何人說。
他把慶雲侯全家請進宮,又何嚐不是用他們當人質提醒太皇太後別鬧的太難看?
他出生沒多久被太皇太後抱迴清寧宮。狗對養了它多年的主人有感情,何況他呢!
但他首先是大明皇太子,其次才是孝順的玄孫。慶雲侯做出違法亂紀的事,他讓錦衣衛、東廠偷偷處理,擺拍受害者。可觸碰到國家層麵的事,他不能感情用事。
“玄孫一定盡全力完成太皇太後遺願。”朱厚照對著太皇太後的遺體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響頭。
急著趕來處理身後事的禮部尚書張升眼皮子直跳。太子火力全開,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朱厚照守在靈堂上。耳邊是皇太後、張皇後等女眷的哭聲。他閉目養神,認真思考如何既讓太皇太後心願達成,又不觸動張皇後的敏感神經,還不破壞傳承百年的禮教。
“小爺。”段聰跪在下手邊輕聲唿喚。
朱厚照吐出一個字:“說。”
“寧王自盡了。”
“嗯,讓寧王府的人給太皇太後磕頭,盡早去苦兀島。”
“很多人與寧王牽連頗深,是否要全部流放到苦兀島?”段聰請示。
“何謂流放?苦兀島被大明輕視了很多年,大明都在海外建起飛地,怎麽能不把自家的地打理好?寧王府以及寧藩帶著全部家產和宗室身份去苦兀島履行守土之責。苦兀島缺乏官員、武官、商人、道士等各行各業的人。怎麽算流放呢!”
流放之地不好打理。遼東廢了不少力氣整治,幾年了才有一點起色。苦兀島一窮二白,比遼東還要苦寒。不給點榮譽和希望,怎麽能把島建設好!
“奴婢明白。”
朱厚照聽到段聰的唿吸聲還在耳邊,扭過頭冷冷地問,“還有事?”
“奴婢聽說一件事,不知道是真是假、當不當說。”段聰一向平靜無波的臉上罕見地流露出不安。
肯定沒好事。
朱厚照突然之間體會到朝臣們見到他變臉時的心情了。心裏沉甸甸,世界變得灰暗。
“說吧。”
段聰湊在朱厚照耳邊嘀咕了半天。朱厚照的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震驚、疑惑、無奈、頭疼等經常出現在朝臣臉上的表情全都浮現。
“照哥兒?”弘治帝關心地詢問。
朱厚照扯出一個僵硬的笑容:“沒事。”揮揮手讓段聰退下。
身邊的哭聲小多了。用帕子抹眼淚的女眷會偷偷往他這邊打量。
明知道刺客在附近也敢衝出去叫囂向我開槍的朱厚照,除了公主的死很少出現變臉的時候。小小年紀比見慣大風大浪的老臣還淡定。
他繼續跪在靈堂上守靈,腦子快速轉動思考對策。
英宗的裕陵被太皇太後暗中改了格局。嫡後同陵卻異隧,改葬到另一條墓道裏,並且用大石塊把隧道填滿。應該放嫡後的位置空了。
女人妒忌起來,真嚇人!嫡庶有別,即是規範兒子們的行為,也是防止後院打成一團。
凡事都有正反兩麵。太皇太後給自己陵寢的位置都找好了,當初肯定沒放下裕陵的封門石。他此前還頭疼如何把封門石移開,總不能炸掉裕陵的大門。別說朝臣不答應,皇帝爹也不會同意的。
見朱厚照臉色緩和下來,弘治帝提到了他的婚事。
“太皇太後臨走前關心照哥兒的婚事,要朕給你找個可心人,不拘於什麽家世。照哥兒想找什麽樣的?”弘治帝沒想到太皇太後彌留之際會提這種要求。向來寵兒子的弘治帝不由分說答應了。以照哥兒的破脾氣,哪會給他指不合心意的太子妃。先皇……照哥兒會比先皇的反應還激烈。
朱厚照打了個寒顫:“不管是什麽樣的,一位就好。妃子等孩兒大些了自己找。”
“好。等守完孝朕讓禮部找適合的人選。”弘治帝笑了一下馬上收斂。兒子總算鬆口了。當初要給兒子找太子妃,兒子把有意聯姻的人家都給整治了個遍。太皇太後臨終之言,總算是被兒子聽進去了。
太皇太後的薨逝在民間引起不小的轟動。
有人把上個月流星劃過紫微星的星相說事。再者,同一日寧王自裁。其中可說道的地方就多了。
也就是現在廠衛不會因言抓人,若換在二十年前,現在京師的大牢裏肯定關不下人。
但是接下來傳出的爆炸性消息,讓一年到頭吃瓜吃不斷的京師百姓吃噎著了。
“太子上書,奏請把太皇太後葬入裕陵!”
“裕陵封了啊,怎麽入葬?”
“聽說錢皇後下葬時亡了把封門石放下了。”
“忘了?可笑!就算忘了也不行!太皇太後又不是嫡後。”
朱厚照的頭差點炸了。奉天門上好像有上萬隻鴨子“嘎嘎”叫。兩耳中的棉花被劉健幾個健步上來奪走了。劉健速度太快,護在身邊的錦衣衛全都沒反應過來。
“太子想反對每一條祖宗家法嗎?”蔡震反對聲最大。
自負一生的寧王為何會自殺?宗室沒在有書吏、起居舍人在的宗人府裏說什麽,暗地裏說了多少太子不顧宗親的話。寧王又錯在先,宗室表麵上不敢發話。太皇太後入葬的事有違祖製,給宗室找到了怒火宣泄的口子。
“話不能這麽說!至少本王絕對不會恢複殉葬製度。”朱厚照一本正經地道。
英宗留下唯一的功績怕就是廢除太祖指定的後妃殉葬製度。當初英宗彌留之際決定廢除此條的時候,朝臣們鼓掌歡迎,可沒人搬出祖宗家法說事。
“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張升正欲大談禮製。
朱厚照伸手做製止狀:“本王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可本王想問諸位愛卿,史書上多少繼位的是嫡子?生養之恩就不重要了?身份九五至尊連給生母上尊榮都無法辦到?”
蔡震目瞪口呆。
太子此話何意?難道想借此機會……
享年七十三雖,比幾任皇帝活的都長。
崇王暴斃之後,太皇太後的身體肉眼可見虛弱,在蘇州逛街把他累趴下的場景仿佛是很多年前發生似的。偶爾清醒過來見到他們父子除了詢問身後事便是沉默。
朱厚照在太皇太後眼裏察覺到了一絲怨恨,針對他們父子,也是針對老朱家的男人。皇帝的女人不好做。別看太皇太後一生尊榮,夜半醒來滿腹的委屈更與何人說。
他把慶雲侯全家請進宮,又何嚐不是用他們當人質提醒太皇太後別鬧的太難看?
他出生沒多久被太皇太後抱迴清寧宮。狗對養了它多年的主人有感情,何況他呢!
但他首先是大明皇太子,其次才是孝順的玄孫。慶雲侯做出違法亂紀的事,他讓錦衣衛、東廠偷偷處理,擺拍受害者。可觸碰到國家層麵的事,他不能感情用事。
“玄孫一定盡全力完成太皇太後遺願。”朱厚照對著太皇太後的遺體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響頭。
急著趕來處理身後事的禮部尚書張升眼皮子直跳。太子火力全開,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朱厚照守在靈堂上。耳邊是皇太後、張皇後等女眷的哭聲。他閉目養神,認真思考如何既讓太皇太後心願達成,又不觸動張皇後的敏感神經,還不破壞傳承百年的禮教。
“小爺。”段聰跪在下手邊輕聲唿喚。
朱厚照吐出一個字:“說。”
“寧王自盡了。”
“嗯,讓寧王府的人給太皇太後磕頭,盡早去苦兀島。”
“很多人與寧王牽連頗深,是否要全部流放到苦兀島?”段聰請示。
“何謂流放?苦兀島被大明輕視了很多年,大明都在海外建起飛地,怎麽能不把自家的地打理好?寧王府以及寧藩帶著全部家產和宗室身份去苦兀島履行守土之責。苦兀島缺乏官員、武官、商人、道士等各行各業的人。怎麽算流放呢!”
流放之地不好打理。遼東廢了不少力氣整治,幾年了才有一點起色。苦兀島一窮二白,比遼東還要苦寒。不給點榮譽和希望,怎麽能把島建設好!
“奴婢明白。”
朱厚照聽到段聰的唿吸聲還在耳邊,扭過頭冷冷地問,“還有事?”
“奴婢聽說一件事,不知道是真是假、當不當說。”段聰一向平靜無波的臉上罕見地流露出不安。
肯定沒好事。
朱厚照突然之間體會到朝臣們見到他變臉時的心情了。心裏沉甸甸,世界變得灰暗。
“說吧。”
段聰湊在朱厚照耳邊嘀咕了半天。朱厚照的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震驚、疑惑、無奈、頭疼等經常出現在朝臣臉上的表情全都浮現。
“照哥兒?”弘治帝關心地詢問。
朱厚照扯出一個僵硬的笑容:“沒事。”揮揮手讓段聰退下。
身邊的哭聲小多了。用帕子抹眼淚的女眷會偷偷往他這邊打量。
明知道刺客在附近也敢衝出去叫囂向我開槍的朱厚照,除了公主的死很少出現變臉的時候。小小年紀比見慣大風大浪的老臣還淡定。
他繼續跪在靈堂上守靈,腦子快速轉動思考對策。
英宗的裕陵被太皇太後暗中改了格局。嫡後同陵卻異隧,改葬到另一條墓道裏,並且用大石塊把隧道填滿。應該放嫡後的位置空了。
女人妒忌起來,真嚇人!嫡庶有別,即是規範兒子們的行為,也是防止後院打成一團。
凡事都有正反兩麵。太皇太後給自己陵寢的位置都找好了,當初肯定沒放下裕陵的封門石。他此前還頭疼如何把封門石移開,總不能炸掉裕陵的大門。別說朝臣不答應,皇帝爹也不會同意的。
見朱厚照臉色緩和下來,弘治帝提到了他的婚事。
“太皇太後臨走前關心照哥兒的婚事,要朕給你找個可心人,不拘於什麽家世。照哥兒想找什麽樣的?”弘治帝沒想到太皇太後彌留之際會提這種要求。向來寵兒子的弘治帝不由分說答應了。以照哥兒的破脾氣,哪會給他指不合心意的太子妃。先皇……照哥兒會比先皇的反應還激烈。
朱厚照打了個寒顫:“不管是什麽樣的,一位就好。妃子等孩兒大些了自己找。”
“好。等守完孝朕讓禮部找適合的人選。”弘治帝笑了一下馬上收斂。兒子總算鬆口了。當初要給兒子找太子妃,兒子把有意聯姻的人家都給整治了個遍。太皇太後臨終之言,總算是被兒子聽進去了。
太皇太後的薨逝在民間引起不小的轟動。
有人把上個月流星劃過紫微星的星相說事。再者,同一日寧王自裁。其中可說道的地方就多了。
也就是現在廠衛不會因言抓人,若換在二十年前,現在京師的大牢裏肯定關不下人。
但是接下來傳出的爆炸性消息,讓一年到頭吃瓜吃不斷的京師百姓吃噎著了。
“太子上書,奏請把太皇太後葬入裕陵!”
“裕陵封了啊,怎麽入葬?”
“聽說錢皇後下葬時亡了把封門石放下了。”
“忘了?可笑!就算忘了也不行!太皇太後又不是嫡後。”
朱厚照的頭差點炸了。奉天門上好像有上萬隻鴨子“嘎嘎”叫。兩耳中的棉花被劉健幾個健步上來奪走了。劉健速度太快,護在身邊的錦衣衛全都沒反應過來。
“太子想反對每一條祖宗家法嗎?”蔡震反對聲最大。
自負一生的寧王為何會自殺?宗室沒在有書吏、起居舍人在的宗人府裏說什麽,暗地裏說了多少太子不顧宗親的話。寧王又錯在先,宗室表麵上不敢發話。太皇太後入葬的事有違祖製,給宗室找到了怒火宣泄的口子。
“話不能這麽說!至少本王絕對不會恢複殉葬製度。”朱厚照一本正經地道。
英宗留下唯一的功績怕就是廢除太祖指定的後妃殉葬製度。當初英宗彌留之際決定廢除此條的時候,朝臣們鼓掌歡迎,可沒人搬出祖宗家法說事。
“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張升正欲大談禮製。
朱厚照伸手做製止狀:“本王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可本王想問諸位愛卿,史書上多少繼位的是嫡子?生養之恩就不重要了?身份九五至尊連給生母上尊榮都無法辦到?”
蔡震目瞪口呆。
太子此話何意?難道想借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