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請稍後訂閱。)
劉健在官海沉浮幾十年,麵對過各種各樣的誘惑。他不好色也不求財,唯一的野望是名垂青史。
但在朱厚照提及把洛陽當做孟買商路起點的時候,劉健心動了。
一條商路帶來的好處千言萬語也道不盡。隨著海貿發展,中原中心的河南已漸漸失去發展優勢。沿海地區變化很大,尤其是泉州。因為一個市舶司、因為一條外國商人能自由買賣的政令,泉州府刨除關稅上交的稅收抵得上半個陝西、四分之一的河南。
劉健唿吸急促,腦海裏不停地在打架。太子拋出的誘餌太美味,背後一定是很棘手的事。
人總要落葉歸根。劉健致仕後肯定不能留在顧問閣。他在京師一天,接任的首輔就會收到掣肘。到時候老首輔就是他的下場。人走茶涼。總得在在位的時候替家鄉父老做點實事。
“殿下想要老臣做什麽?”劉健臉色沉痛地問。
朱厚照輕笑:“一件提了很久也沒上日程的舊事。”
劉健把心提到嗓子眼。
“關於官紳一體納糧。”
果然!
禮部官員年初二上班,在他們的忽悠之下,朱厚照買下了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所有能買賣的土地。
朱厚照手邊沒有買地的銀子,於是他讓禮部轉告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的人,他們成為太子的債主,太子欠他們大把的銀子。
同時禮部又替朱厚照雇傭了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十六歲以上的勞力。包括婦女和老人。整個宣慰司的人都要給太子做工。
最後,禮部出麵替朱厚照租借下了宣慰司所有人的私人土地。期限為五十年。雖然朱厚照在查詢了關注度後堅信自己能活到百歲,出於厚道,他隻簽下五十年。
整個宣慰司除了當地人住的地方,其餘全部成了朱厚照的地方。
“此條商路最大的中轉站建在長河西。任何人想到附近開客棧、商鋪或是建倉庫,都要向本王繳納租金。”朱厚照心滿意足拿到了各700多份的三種合同。
忙了一個新年的張升臉頰通紅:“殿下欠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共計94萬兩。”
宣慰司的七百多號人被禮部官員一同忽悠,在沒有拿到一個通寶的情況下,把土地和人都押給了太子。從來沒做過這等缺德事的張升很不安。
“張愛卿這就不懂了。債欠的越多,債主越把你當座上賓。本王需要當地人維護商路的運行,還有什麽辦法比把他們的利益捆綁在山路上更好的呢?!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土地賣價和租金都要堪比京畿了,本王遲些年還債,他們也不虧!”
朱厚照讓黃獻把一大疊合同收好。大明在雪區的控製力不是很強,不過朱厚照相信當地人不敢違反合同。哪怕違反,他也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能讓對方遵守。這就是手握大權的好處。
“殿下會按時還銀子吧?”張升不確定地問。
朱厚照嗬嗬一笑:“整個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值多少銀子?值得本王賠上信譽?”
張升思來想去總覺得有問題。
朝廷親自下場經商,肯定會對商人不利,損害一大批人利益。弘治帝徹底放權,朱厚照說一不二,內閣明確表明支持太子,高品級官員就算心裏再不願意,表麵上也會讚同。
國資部一旦建立,國庫會瞬間充裕。軍隊裁員正式走上日程,天下官員即將加薪享受與官員身份匹配的俸祿。無人敢得罪此濤濤大勢。
官員們是聰明人,商人也不笨。尤其是大明有不少會試落榜的士子經商。既然阻擋不了國資部成立,那就把利益和國資部綁在一起,盡量多的給自己爭取利益。
得到意外之財的朱厚照心情不錯。在一輪“皇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朝賀聲落下後,朱厚照直接發問。
“眾位愛卿,經過新年的走動、串門,愛卿們對成立國資部應該已經達成統一意見了吧?”
朱厚照嗬嗬噠。明知道酒中仙是他的產業,官員們還要跑去酒中仙先商議此事、達成一致。他也不來虛頭巴腦的,開門見山點題。
劉健代表百官出列:“內閣原則上讚成國資部的成立。但對於國資部的人員結構、功能、權利等需要詳細細致的討論。不能有礙大明的發展。”
朱厚照點頭:“那我們先來議議國資部的經營範圍。本王先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類礦產肯定屬於朝廷。不管是值錢的金礦銀礦,還是不值錢的石膏礦,都屬於國資部的經營範圍。”
“國資部首先會成立雲南銀礦廠,撤出宦官,統一管理雲南銀礦的挖掘。用市場化的方式經營銀礦,給礦工提高待遇,別老是鬧出礦工鬧事。”
朱厚照話音一落,內閣和戶部相關人等心下一沉。
太子還是大家熟悉的太子!鹽商們想借國資部的東風更上一層樓,根本想不到太子做著弄死他們的打算。
很久之後黑著臉的劉健咬牙切齒道:“殿下!鹽法新政實施不到一年!”
朱厚照哈哈大笑:“‘治大國若烹小鮮’,凡事總要循序漸進,沒個十年肯定不會如此。這還是詹事府的先生們教導本王的。”
詹事府詹事王鏊和少詹事王華生無可戀。他們的確教過太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但,是這麽用的嗎?
“好了,我們繼續談國資部的事。諸位愛卿別把國資部當成商賈,應該視它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石。”
“除了礦產的開發必須掌握在國資部手裏,國資部還要插手吃穿住行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麵。開辦這類作坊的原因是為了穩定基本物價。”
“最後一部分是利用新工藝開辦的新作坊。此類作坊獨一無二,談不上什麽與民爭利。比如此前弘仁殿弄出過一批橡膠鞋底,但因為某些原因不能推廣。現在他們又弄出了一種很特別的東西。用其浸泡棉布,可以得到防雨、防風的布料。本王讓弘仁殿給在京官員每人發一件防雨雪披風。算是本王補送的賀禮。”
朱厚照用輕飄飄的語氣交代了國稅部的主要三大產業。
劉健在官海沉浮幾十年,麵對過各種各樣的誘惑。他不好色也不求財,唯一的野望是名垂青史。
但在朱厚照提及把洛陽當做孟買商路起點的時候,劉健心動了。
一條商路帶來的好處千言萬語也道不盡。隨著海貿發展,中原中心的河南已漸漸失去發展優勢。沿海地區變化很大,尤其是泉州。因為一個市舶司、因為一條外國商人能自由買賣的政令,泉州府刨除關稅上交的稅收抵得上半個陝西、四分之一的河南。
劉健唿吸急促,腦海裏不停地在打架。太子拋出的誘餌太美味,背後一定是很棘手的事。
人總要落葉歸根。劉健致仕後肯定不能留在顧問閣。他在京師一天,接任的首輔就會收到掣肘。到時候老首輔就是他的下場。人走茶涼。總得在在位的時候替家鄉父老做點實事。
“殿下想要老臣做什麽?”劉健臉色沉痛地問。
朱厚照輕笑:“一件提了很久也沒上日程的舊事。”
劉健把心提到嗓子眼。
“關於官紳一體納糧。”
果然!
禮部官員年初二上班,在他們的忽悠之下,朱厚照買下了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所有能買賣的土地。
朱厚照手邊沒有買地的銀子,於是他讓禮部轉告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的人,他們成為太子的債主,太子欠他們大把的銀子。
同時禮部又替朱厚照雇傭了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十六歲以上的勞力。包括婦女和老人。整個宣慰司的人都要給太子做工。
最後,禮部出麵替朱厚照租借下了宣慰司所有人的私人土地。期限為五十年。雖然朱厚照在查詢了關注度後堅信自己能活到百歲,出於厚道,他隻簽下五十年。
整個宣慰司除了當地人住的地方,其餘全部成了朱厚照的地方。
“此條商路最大的中轉站建在長河西。任何人想到附近開客棧、商鋪或是建倉庫,都要向本王繳納租金。”朱厚照心滿意足拿到了各700多份的三種合同。
忙了一個新年的張升臉頰通紅:“殿下欠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共計94萬兩。”
宣慰司的七百多號人被禮部官員一同忽悠,在沒有拿到一個通寶的情況下,把土地和人都押給了太子。從來沒做過這等缺德事的張升很不安。
“張愛卿這就不懂了。債欠的越多,債主越把你當座上賓。本王需要當地人維護商路的運行,還有什麽辦法比把他們的利益捆綁在山路上更好的呢?!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土地賣價和租金都要堪比京畿了,本王遲些年還債,他們也不虧!”
朱厚照讓黃獻把一大疊合同收好。大明在雪區的控製力不是很強,不過朱厚照相信當地人不敢違反合同。哪怕違反,他也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能讓對方遵守。這就是手握大權的好處。
“殿下會按時還銀子吧?”張升不確定地問。
朱厚照嗬嗬一笑:“整個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值多少銀子?值得本王賠上信譽?”
張升思來想去總覺得有問題。
朝廷親自下場經商,肯定會對商人不利,損害一大批人利益。弘治帝徹底放權,朱厚照說一不二,內閣明確表明支持太子,高品級官員就算心裏再不願意,表麵上也會讚同。
國資部一旦建立,國庫會瞬間充裕。軍隊裁員正式走上日程,天下官員即將加薪享受與官員身份匹配的俸祿。無人敢得罪此濤濤大勢。
官員們是聰明人,商人也不笨。尤其是大明有不少會試落榜的士子經商。既然阻擋不了國資部成立,那就把利益和國資部綁在一起,盡量多的給自己爭取利益。
得到意外之財的朱厚照心情不錯。在一輪“皇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朝賀聲落下後,朱厚照直接發問。
“眾位愛卿,經過新年的走動、串門,愛卿們對成立國資部應該已經達成統一意見了吧?”
朱厚照嗬嗬噠。明知道酒中仙是他的產業,官員們還要跑去酒中仙先商議此事、達成一致。他也不來虛頭巴腦的,開門見山點題。
劉健代表百官出列:“內閣原則上讚成國資部的成立。但對於國資部的人員結構、功能、權利等需要詳細細致的討論。不能有礙大明的發展。”
朱厚照點頭:“那我們先來議議國資部的經營範圍。本王先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類礦產肯定屬於朝廷。不管是值錢的金礦銀礦,還是不值錢的石膏礦,都屬於國資部的經營範圍。”
“國資部首先會成立雲南銀礦廠,撤出宦官,統一管理雲南銀礦的挖掘。用市場化的方式經營銀礦,給礦工提高待遇,別老是鬧出礦工鬧事。”
朱厚照話音一落,內閣和戶部相關人等心下一沉。
太子還是大家熟悉的太子!鹽商們想借國資部的東風更上一層樓,根本想不到太子做著弄死他們的打算。
很久之後黑著臉的劉健咬牙切齒道:“殿下!鹽法新政實施不到一年!”
朱厚照哈哈大笑:“‘治大國若烹小鮮’,凡事總要循序漸進,沒個十年肯定不會如此。這還是詹事府的先生們教導本王的。”
詹事府詹事王鏊和少詹事王華生無可戀。他們的確教過太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但,是這麽用的嗎?
“好了,我們繼續談國資部的事。諸位愛卿別把國資部當成商賈,應該視它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石。”
“除了礦產的開發必須掌握在國資部手裏,國資部還要插手吃穿住行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麵。開辦這類作坊的原因是為了穩定基本物價。”
“最後一部分是利用新工藝開辦的新作坊。此類作坊獨一無二,談不上什麽與民爭利。比如此前弘仁殿弄出過一批橡膠鞋底,但因為某些原因不能推廣。現在他們又弄出了一種很特別的東西。用其浸泡棉布,可以得到防雨、防風的布料。本王讓弘仁殿給在京官員每人發一件防雨雪披風。算是本王補送的賀禮。”
朱厚照用輕飄飄的語氣交代了國稅部的主要三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