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請稍後訂閱。)
步子一大就扯到蛋!
囚牛商行交了出去,每個月的收益被戶部精打細算地使用。不知戶部有意還是無意,沒把北伐的花銷算進去。
戶部沒銀子的時候,是朱厚照用囚牛商行賺來的銀子填進北伐的大坑。現在戶部還是沒銀子,囚牛商行也沒了。五十萬北伐軍哪怕不打仗不需要額外支付撫恤金,也要吃喝拉撒吧?
在韓文的無聲抗議下,朱厚照從借來的425中挪出50萬。
雖然心痛,可想想這50萬用在北伐軍上,給北方百姓創收,銀子大部分會落到百姓手裏。
在連續失眠十五個時辰後,朱厚照終於睡著了。
朱厚照親身試驗了咖啡的無毒。
為了盡快賺到銀子,他留了一小袋咖啡豆。把其餘的送到皇家奶茶鋪。
他按照在兩個月亮世界的習慣喝的是效果最好的黑咖啡。推廣起來最適合加了牛奶和糖的奶咖。
宣傳咖啡的時候,尤其著重介紹了它在海外宗教上的地位。在強大的宣傳下,奶咖被朱厚照包裝成權貴才能喝的飲料。
在百姓們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代,也隻有不幹體力活的權貴才有豐富的夜生活。
新事物的推廣總需要時間。朱厚照又來了個反向銷售。
他讓朱寧請阿拉伯商人喝奶咖。他把磨的很細膩又壓成一塊塊小方磚的方糖高價賣給阿拉伯商人。同時拿出來的還有把牛奶脫水做成的奶粉。
用水力把白糖磨細壓成方糖簡單,蒙古人在元朝的時候就攜帶類似的奶粉上戰場。弘仁殿攻破這兩樣技術和喝水一樣簡單。
因為伊教嚴禁飲酒,咖啡是阿拉伯商人很重要的飲品。方糖和奶粉適合經常在海上漂泊、各地輾轉到阿拉伯商人飲用。
阿拉伯商人喜笑顏開,尤其在得知朱厚照身份的時候,更願意投銀子和大明的皇太子一起開作坊。
弘治帝看著戴義手裏比書本還要厚的信,露出了嫌棄的眼神。兒子肯定又要讓他做事了。
低頭花了一個時辰才把兒子的信讀懂。“啪!”弘治帝狠狠拍了下桌案,嘴角不停地抽搐。
張皇後大驚失色,以為弘治帝又犯了病,忙招來船上隨行的禦醫給弘治帝醫治。
雖然是一場烏龍。但是讓雙嶼島走私暴露後本就死氣沉沉的船上,氣氛更加低迷。
朱厚照與內閣談妥後,朝廷向南京發出通告,告知弘治帝會留在南京皇宮一事。南京六部、守備太監傅容、南京守備魏國公開始忙碌起來,把南京官員、百姓全部動員起來做好迎接弘治帝的準備。
本來就臨近過年,又有朝廷出麵大規模的掃街、裝點門麵,南京城煥然一新。官府趕走了所有的乞丐,官員、百姓上街會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走在南京大街小巷,比清明上河圖還要熱鬧,恍如盛世!
禦船在太倉瀏河口停靠。弘治帝一行人乘坐馬車前往南京。算好日子,南京所有有頭有臉的人全到城外三十裏處迎接聖駕。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整齊劃一的請安聲中,弘治帝在攆座上露了頭,“爾等都迴去。朕要先去明孝陵祭拜太祖。”
素來有仁厚美稱的弘治帝神情肅穆、語氣冷漠,前來迎接的官員心下一沉。
這不應該呀!弘治帝帶著傳國玉璽去明孝陵應該是大賀特賀的喜事。
弘治帝剛到南京,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
弘治帝心情極差進了南京。用傳國玉璽做樣子,祭拜太祖的孝陵以安天下人之心後,直接進南京皇宮。把在南京六部養老的官員、魏國公、守備太監傅容招到禦前,說了雙嶼島的事。
“那夥人在雙嶼島逗留整整三年竟然無人察覺!”弘治帝怒火三丈,“囚牛商行不停的在雙嶼島周圍航線上來迴行駛,竟從未發現那裏有人走私。還有南京水師,都是幹什麽吃的!就連錦衣衛、東廠沒有察覺出這股暗中走私的勢力!沒有當地官府包庇,豈能做到這一步!”
此事背後反應出的現實極為嚴重。讓弘治帝深深懷疑到朝廷對江南的掌控力度。
江南向來不服朝廷管束。從前任首輔徐溥暗中攛掇江南百姓暴動,逼迫朝廷降低江南的田賦開始,弘治帝或明或暗處理了一大批江南官員,現在三品之上的江南官員官員屈指可數。謝遷、王華、吳寬都是知道分寸的人。兒子又從經濟上打壓江南,扶持京畿的經濟。弘治帝自認為在一係列的打壓下江南老實了。
事實上有人想要在江南藏一點什麽秘密,可以完美避開錦衣衛、東廠、囚牛商行的耳目。
“請皇爺息怒,保重龍體!”守備太監傅容顫顫巍巍請罪。在他管轄的地盤內竟然有與反賊勾結的勢力!這是他的失職。司禮監肯定就會下達對他的處罰。
“走私的財物用來支持叛軍,安化郡王是被他們推出來的傻子,叛軍真正的背後之人至今沒有查明。不罷免幾個官員,朕是不會息怒的!立刻離去革去東寧伯焦俊南京水師操江一職。一個月後若你們查不出背後之人是誰,魏國公,傅容你們就等著歸家養老!”
“發現有包屁者,革職查辦!”這話是對著南京六部官員說的。
在南京任職的官員一般是來這裏養老,品級又高又不幹些什麽事,隻管管南直隸。寧波雖然隸屬於浙江布政史司,卻因為離南京極近,隻手頭有點銀子和稀奇的貨物,都是跑到南京這個銷金屋來。到了南京,又怎麽不會逃的了地頭蛇南京六部官員的眼睛。
弘治帝目光掃視全場,尤其是在看向南京戶部尚書熊翀時,眼神裏絲毫沒有遮掩對熊翀的不滿。
熊翀在陝西任職期間發現了傳國玉璽,被彌勒教奪走之後掩蓋真相裝著沒有此事。要不是照哥兒聰明,彌勒教手裏的傳國玉璽得給朝廷添多少麻煩!因著“傳國玉璽”已經迴到了朝廷手裏,朝廷不準備讓這件事繼續發酵,並沒有處置熊翀。兩年後的京察再讓熊翀致仕,誰都不會聯想到傳國玉璽上去。
步子一大就扯到蛋!
囚牛商行交了出去,每個月的收益被戶部精打細算地使用。不知戶部有意還是無意,沒把北伐的花銷算進去。
戶部沒銀子的時候,是朱厚照用囚牛商行賺來的銀子填進北伐的大坑。現在戶部還是沒銀子,囚牛商行也沒了。五十萬北伐軍哪怕不打仗不需要額外支付撫恤金,也要吃喝拉撒吧?
在韓文的無聲抗議下,朱厚照從借來的425中挪出50萬。
雖然心痛,可想想這50萬用在北伐軍上,給北方百姓創收,銀子大部分會落到百姓手裏。
在連續失眠十五個時辰後,朱厚照終於睡著了。
朱厚照親身試驗了咖啡的無毒。
為了盡快賺到銀子,他留了一小袋咖啡豆。把其餘的送到皇家奶茶鋪。
他按照在兩個月亮世界的習慣喝的是效果最好的黑咖啡。推廣起來最適合加了牛奶和糖的奶咖。
宣傳咖啡的時候,尤其著重介紹了它在海外宗教上的地位。在強大的宣傳下,奶咖被朱厚照包裝成權貴才能喝的飲料。
在百姓們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代,也隻有不幹體力活的權貴才有豐富的夜生活。
新事物的推廣總需要時間。朱厚照又來了個反向銷售。
他讓朱寧請阿拉伯商人喝奶咖。他把磨的很細膩又壓成一塊塊小方磚的方糖高價賣給阿拉伯商人。同時拿出來的還有把牛奶脫水做成的奶粉。
用水力把白糖磨細壓成方糖簡單,蒙古人在元朝的時候就攜帶類似的奶粉上戰場。弘仁殿攻破這兩樣技術和喝水一樣簡單。
因為伊教嚴禁飲酒,咖啡是阿拉伯商人很重要的飲品。方糖和奶粉適合經常在海上漂泊、各地輾轉到阿拉伯商人飲用。
阿拉伯商人喜笑顏開,尤其在得知朱厚照身份的時候,更願意投銀子和大明的皇太子一起開作坊。
弘治帝看著戴義手裏比書本還要厚的信,露出了嫌棄的眼神。兒子肯定又要讓他做事了。
低頭花了一個時辰才把兒子的信讀懂。“啪!”弘治帝狠狠拍了下桌案,嘴角不停地抽搐。
張皇後大驚失色,以為弘治帝又犯了病,忙招來船上隨行的禦醫給弘治帝醫治。
雖然是一場烏龍。但是讓雙嶼島走私暴露後本就死氣沉沉的船上,氣氛更加低迷。
朱厚照與內閣談妥後,朝廷向南京發出通告,告知弘治帝會留在南京皇宮一事。南京六部、守備太監傅容、南京守備魏國公開始忙碌起來,把南京官員、百姓全部動員起來做好迎接弘治帝的準備。
本來就臨近過年,又有朝廷出麵大規模的掃街、裝點門麵,南京城煥然一新。官府趕走了所有的乞丐,官員、百姓上街會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走在南京大街小巷,比清明上河圖還要熱鬧,恍如盛世!
禦船在太倉瀏河口停靠。弘治帝一行人乘坐馬車前往南京。算好日子,南京所有有頭有臉的人全到城外三十裏處迎接聖駕。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整齊劃一的請安聲中,弘治帝在攆座上露了頭,“爾等都迴去。朕要先去明孝陵祭拜太祖。”
素來有仁厚美稱的弘治帝神情肅穆、語氣冷漠,前來迎接的官員心下一沉。
這不應該呀!弘治帝帶著傳國玉璽去明孝陵應該是大賀特賀的喜事。
弘治帝剛到南京,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
弘治帝心情極差進了南京。用傳國玉璽做樣子,祭拜太祖的孝陵以安天下人之心後,直接進南京皇宮。把在南京六部養老的官員、魏國公、守備太監傅容招到禦前,說了雙嶼島的事。
“那夥人在雙嶼島逗留整整三年竟然無人察覺!”弘治帝怒火三丈,“囚牛商行不停的在雙嶼島周圍航線上來迴行駛,竟從未發現那裏有人走私。還有南京水師,都是幹什麽吃的!就連錦衣衛、東廠沒有察覺出這股暗中走私的勢力!沒有當地官府包庇,豈能做到這一步!”
此事背後反應出的現實極為嚴重。讓弘治帝深深懷疑到朝廷對江南的掌控力度。
江南向來不服朝廷管束。從前任首輔徐溥暗中攛掇江南百姓暴動,逼迫朝廷降低江南的田賦開始,弘治帝或明或暗處理了一大批江南官員,現在三品之上的江南官員官員屈指可數。謝遷、王華、吳寬都是知道分寸的人。兒子又從經濟上打壓江南,扶持京畿的經濟。弘治帝自認為在一係列的打壓下江南老實了。
事實上有人想要在江南藏一點什麽秘密,可以完美避開錦衣衛、東廠、囚牛商行的耳目。
“請皇爺息怒,保重龍體!”守備太監傅容顫顫巍巍請罪。在他管轄的地盤內竟然有與反賊勾結的勢力!這是他的失職。司禮監肯定就會下達對他的處罰。
“走私的財物用來支持叛軍,安化郡王是被他們推出來的傻子,叛軍真正的背後之人至今沒有查明。不罷免幾個官員,朕是不會息怒的!立刻離去革去東寧伯焦俊南京水師操江一職。一個月後若你們查不出背後之人是誰,魏國公,傅容你們就等著歸家養老!”
“發現有包屁者,革職查辦!”這話是對著南京六部官員說的。
在南京任職的官員一般是來這裏養老,品級又高又不幹些什麽事,隻管管南直隸。寧波雖然隸屬於浙江布政史司,卻因為離南京極近,隻手頭有點銀子和稀奇的貨物,都是跑到南京這個銷金屋來。到了南京,又怎麽不會逃的了地頭蛇南京六部官員的眼睛。
弘治帝目光掃視全場,尤其是在看向南京戶部尚書熊翀時,眼神裏絲毫沒有遮掩對熊翀的不滿。
熊翀在陝西任職期間發現了傳國玉璽,被彌勒教奪走之後掩蓋真相裝著沒有此事。要不是照哥兒聰明,彌勒教手裏的傳國玉璽得給朝廷添多少麻煩!因著“傳國玉璽”已經迴到了朝廷手裏,朝廷不準備讓這件事繼續發酵,並沒有處置熊翀。兩年後的京察再讓熊翀致仕,誰都不會聯想到傳國玉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