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請書友們暫時別訂閱。)
弘治帝幾人帶著沉重的心情迴到東番王府休息。
太皇太後缺高興得合不攏嘴。她花了十兩銀子,買到價值萬兩以上的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這是連宮裏都沒有的稀罕寶貝。
“明日哀家還要去買盲盒。”在弘治帝勸她早些安歇後,太皇太後還樂嗬嗬地囑咐。
弘治帝隻能答應。
“這裏怎麽會有唐代的琵芭?從國內流出來的?”弘治帝一臉不悅質問汪莫。迴去一定要警告兒子絕對不能讓曆代藏品流出大明。
汪莫畢恭畢敬地迴道:“此物是從日本流出。日本島內各大名之間不斷打仗。天皇、幕府將軍已經無法控製局勢。太子派往日本的人一直盯著他們的好東西,會安排東西流入東番島,再流進我們手中。正巧太皇太後來了,奴婢等人也想讓太皇太後高興高興。”
弘治帝揮揮手,讓汪莫退下。
深夜休息的時候,張皇後壓抑著興奮的情緒,把弘治帝拉進了寢宮。
“佑哥猜猜我的盲盒裏開出了什麽?”張皇後把盲盒推到弘治帝麵前。
弘治帝溫柔地笑:“首飾?”
張皇後搖頭:“再猜。”
“樂器?”
“不是!”
“汝窯的瓷器?”
張皇後翻了個大白眼:“這東西我敢肯定一定是照哥兒指明送給佑哥的!我不過是經了個手而已!”張皇後怕擾了太皇太後的興致,並沒有把這件好東西亮出來。
“朕猜不出。”弘治帝苦笑。宮裏什麽好東西沒有?他怎麽會看得上兒子用其他手段弄來的東西呢!
張皇後笑盈盈地打開盲盒:“書聖王羲之的《喪亂帖》!”
酷愛書畫的弘治帝眼瞳放大!
他顫抖著聲音問:“真跡?”
“照哥兒應該不會送臨摹給佑哥的吧?”張皇後歪著頭想。
於是這一夜弘治帝欣賞著羲之的真跡徹夜未眠。
“絕對是真跡!”雙眼布滿血絲的弘治帝下了定論。
至於東西怎麽來了,早被弘治帝拋到腦後。原本想一大早去某個地方燒紙錢的弘治帝更改了行程。
弘治帝一行人在東番島待了十天。領略了東番城和四周的風景後,啟程去往南京。
這十天裏他們見識了高達百萬輛的大宗交易,也親眼見證了成百上千人的死亡。
“東番島是個亂中有序的地方,也是財富聚集的地方。更是照哥兒彰顯實力的地方。”弘治帝離開前感慨道。
如果說朱厚照在大明的勢力是他的身份賦予的,那麽東番島等周邊海域的控製權是他用自身實力爭取的。
崇王陪著太皇太後開盲盒,弄到了上百件他都沒見過的好東西。離島後,崇王哪怕喝的醉醺醺之後,也不再說朱厚照的不是。
而寧王則開始沉默。尤其在海上聽聞錦衣衛剿滅舟山附近雙嶼島上的走私商人之後,他的笑容一刻也維持不住。
榮王覺察到了他們這艘船上壓抑的氛圍,開始學著楚王、荊王,盡量不與崇王、寧王往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遠離皇侄的打算。
雖然萬壽節上古裏國把附屬地科欽當壽禮送給大明,楊廷和也前往科欽當總督。古裏和大明關係看著挺好。閣老們也想不明白出了什麽事讓兩國短時間內交惡。
至於古吉拉特邦蘇丹為何要把比古裏更適合當港口做海貿交易的孟買“賣給”大明,大家都不會深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遠征軍離大明何止是萬裏,他們想管也管不到。
太子的打算永遠出人意料。
“太子想要在天竺經商?”保國公沉思,“單以遠征軍2萬人,能否立足?那裏邦國眾多,又受到西方國家的關注,局麵會比春秋戰國更亂。”
軍隊打仗要靠後勤。盔甲和兵器會損耗,火器更需要火藥補充。一旦出現傷亡更無法替補。遠征軍長期受不到國內的補給,實力隻會越來越弱。
但如果陸地上的交通線能夠暢通,大明從烏斯藏源源不斷把物資送往孟買,局勢會完全兩樣!增兵就要提上日程。
劉健一抬眼就知道保國公的想法:“就算遠征軍要補充人手,也會從民間募兵。太子放棄囚牛商行,全力經營天竺。把軍隊調去烏斯藏駐軍,隻是為了以防萬一。除非在孟買的兩萬人出事,否則軍隊不會開拔。”
遠征軍至少有八成的人來自大明軍隊,但它名義上是一支私人的護衛力量。
“明白了。天竺是太子的。”謝遷完美總結。
劉健點頭:“就是這個意思。太子會從天竺各地的貿易所得中分出一部分用於支付入藏駐軍的開支。”
“那就駐軍吧。最好能先讓京師的西天佛子、灌頂國師去一趟烏斯藏事先說明。”謝遷同意了。他肯定是不敢阻止太子發財大計。等遠征軍在天竺站穩腳跟,江南商人也能跟著去撈一口湯水喝。
這種和朝政關聯不大的小事,隻要內閣同意根本無需經過百官商議。
“劉公,您可向太子提及宗室中的議論聲?”蔡震愁眉不展地問。他夾在宗室與太子之間左右為難。
劉健苦笑著搖頭:“等皇上迴京後再提吧。”
弘治帝所在的寶船上都是好手。小半個時辰後,宦官提著滿滿一桶大龍蝦過來。這當然全是弘治帝“釣”上來的。
張皇後高高興興地去廚房,安排禦廚做粥去。
“皇上,太子派駐東番島的鎮守太監汪莫求見。”張皇後一離開牟斌馬上稟報。
“讓他上船。”
汪莫的辨識度很高。就他那大高個,不但在宮裏、軍中,在民間都是極為罕見的。哪怕他已經離開朱厚照二年之久,一上船很多人認出了他。
“奴婢汪莫見過皇爺。‘鬼刹’正在追擊一隊走私商船。差點驚擾皇爺。奴婢特來請罪。”汪莫下跪磕頭請安。哪怕是跪下,也隻比弘治帝矮上一兩個頭。
弘治帝笑得如沐春風:“平身。走私的現象在這一代很常見嗎?”
市舶司定的關稅比一般的商稅高十倍。以前的走私是因為禁海,現在走私就是為了避免交關稅。
70
弘治帝幾人帶著沉重的心情迴到東番王府休息。
太皇太後缺高興得合不攏嘴。她花了十兩銀子,買到價值萬兩以上的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這是連宮裏都沒有的稀罕寶貝。
“明日哀家還要去買盲盒。”在弘治帝勸她早些安歇後,太皇太後還樂嗬嗬地囑咐。
弘治帝隻能答應。
“這裏怎麽會有唐代的琵芭?從國內流出來的?”弘治帝一臉不悅質問汪莫。迴去一定要警告兒子絕對不能讓曆代藏品流出大明。
汪莫畢恭畢敬地迴道:“此物是從日本流出。日本島內各大名之間不斷打仗。天皇、幕府將軍已經無法控製局勢。太子派往日本的人一直盯著他們的好東西,會安排東西流入東番島,再流進我們手中。正巧太皇太後來了,奴婢等人也想讓太皇太後高興高興。”
弘治帝揮揮手,讓汪莫退下。
深夜休息的時候,張皇後壓抑著興奮的情緒,把弘治帝拉進了寢宮。
“佑哥猜猜我的盲盒裏開出了什麽?”張皇後把盲盒推到弘治帝麵前。
弘治帝溫柔地笑:“首飾?”
張皇後搖頭:“再猜。”
“樂器?”
“不是!”
“汝窯的瓷器?”
張皇後翻了個大白眼:“這東西我敢肯定一定是照哥兒指明送給佑哥的!我不過是經了個手而已!”張皇後怕擾了太皇太後的興致,並沒有把這件好東西亮出來。
“朕猜不出。”弘治帝苦笑。宮裏什麽好東西沒有?他怎麽會看得上兒子用其他手段弄來的東西呢!
張皇後笑盈盈地打開盲盒:“書聖王羲之的《喪亂帖》!”
酷愛書畫的弘治帝眼瞳放大!
他顫抖著聲音問:“真跡?”
“照哥兒應該不會送臨摹給佑哥的吧?”張皇後歪著頭想。
於是這一夜弘治帝欣賞著羲之的真跡徹夜未眠。
“絕對是真跡!”雙眼布滿血絲的弘治帝下了定論。
至於東西怎麽來了,早被弘治帝拋到腦後。原本想一大早去某個地方燒紙錢的弘治帝更改了行程。
弘治帝一行人在東番島待了十天。領略了東番城和四周的風景後,啟程去往南京。
這十天裏他們見識了高達百萬輛的大宗交易,也親眼見證了成百上千人的死亡。
“東番島是個亂中有序的地方,也是財富聚集的地方。更是照哥兒彰顯實力的地方。”弘治帝離開前感慨道。
如果說朱厚照在大明的勢力是他的身份賦予的,那麽東番島等周邊海域的控製權是他用自身實力爭取的。
崇王陪著太皇太後開盲盒,弄到了上百件他都沒見過的好東西。離島後,崇王哪怕喝的醉醺醺之後,也不再說朱厚照的不是。
而寧王則開始沉默。尤其在海上聽聞錦衣衛剿滅舟山附近雙嶼島上的走私商人之後,他的笑容一刻也維持不住。
榮王覺察到了他們這艘船上壓抑的氛圍,開始學著楚王、荊王,盡量不與崇王、寧王往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遠離皇侄的打算。
雖然萬壽節上古裏國把附屬地科欽當壽禮送給大明,楊廷和也前往科欽當總督。古裏和大明關係看著挺好。閣老們也想不明白出了什麽事讓兩國短時間內交惡。
至於古吉拉特邦蘇丹為何要把比古裏更適合當港口做海貿交易的孟買“賣給”大明,大家都不會深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遠征軍離大明何止是萬裏,他們想管也管不到。
太子的打算永遠出人意料。
“太子想要在天竺經商?”保國公沉思,“單以遠征軍2萬人,能否立足?那裏邦國眾多,又受到西方國家的關注,局麵會比春秋戰國更亂。”
軍隊打仗要靠後勤。盔甲和兵器會損耗,火器更需要火藥補充。一旦出現傷亡更無法替補。遠征軍長期受不到國內的補給,實力隻會越來越弱。
但如果陸地上的交通線能夠暢通,大明從烏斯藏源源不斷把物資送往孟買,局勢會完全兩樣!增兵就要提上日程。
劉健一抬眼就知道保國公的想法:“就算遠征軍要補充人手,也會從民間募兵。太子放棄囚牛商行,全力經營天竺。把軍隊調去烏斯藏駐軍,隻是為了以防萬一。除非在孟買的兩萬人出事,否則軍隊不會開拔。”
遠征軍至少有八成的人來自大明軍隊,但它名義上是一支私人的護衛力量。
“明白了。天竺是太子的。”謝遷完美總結。
劉健點頭:“就是這個意思。太子會從天竺各地的貿易所得中分出一部分用於支付入藏駐軍的開支。”
“那就駐軍吧。最好能先讓京師的西天佛子、灌頂國師去一趟烏斯藏事先說明。”謝遷同意了。他肯定是不敢阻止太子發財大計。等遠征軍在天竺站穩腳跟,江南商人也能跟著去撈一口湯水喝。
這種和朝政關聯不大的小事,隻要內閣同意根本無需經過百官商議。
“劉公,您可向太子提及宗室中的議論聲?”蔡震愁眉不展地問。他夾在宗室與太子之間左右為難。
劉健苦笑著搖頭:“等皇上迴京後再提吧。”
弘治帝所在的寶船上都是好手。小半個時辰後,宦官提著滿滿一桶大龍蝦過來。這當然全是弘治帝“釣”上來的。
張皇後高高興興地去廚房,安排禦廚做粥去。
“皇上,太子派駐東番島的鎮守太監汪莫求見。”張皇後一離開牟斌馬上稟報。
“讓他上船。”
汪莫的辨識度很高。就他那大高個,不但在宮裏、軍中,在民間都是極為罕見的。哪怕他已經離開朱厚照二年之久,一上船很多人認出了他。
“奴婢汪莫見過皇爺。‘鬼刹’正在追擊一隊走私商船。差點驚擾皇爺。奴婢特來請罪。”汪莫下跪磕頭請安。哪怕是跪下,也隻比弘治帝矮上一兩個頭。
弘治帝笑得如沐春風:“平身。走私的現象在這一代很常見嗎?”
市舶司定的關稅比一般的商稅高十倍。以前的走私是因為禁海,現在走私就是為了避免交關稅。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