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的麵子要給。


    朱厚照在劉健麵前說了大實話。至於劉健能從中看穿多少他的打算,相當考驗他們之間的默契。


    劉健心事重重迴到文淵閣,無視了眾人打探的目光,讓商承慶拿來世界輿圖。然後站在掛滿半麵牆的輿圖前皺眉沉思。


    宗室中有人聯合了被觸及利益的權貴、世家想要致太子與死地。和太子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太子已經有了明確的懷疑的對象。此人曾給他以及眾多官員送禮。


    太子親自擔任東廠廠公,如何處置此人以及收禮的官員,全憑太子一句話。如同轟炸皇宮事件中涉及的收禮工部官員一樣。東廠會不折不扣的太子的意誌,且不會遭受錦衣衛的阻攔。


    劉健悵然若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管官位有多高,人脈有多廣,一旦涉及到謀逆,連累整個家族掉入深淵。


    太祖朝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有牽連之人高達數萬。太祖心滿意足地終結了丞相一職,皇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為建文帝登基掌權掃清了障礙。但同時間接替太宗奪位奠定了基礎。


    太子此番折騰,怕是為成立國資部掃清障礙。就是不知太子想要清掃到何種程度。


    從弘治十二年起,中樞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現在這批相對比較務實清廉、清廉,以及……聽話。


    太子這次針對的,應該是宗室和權貴吧!


    劉健想到剛選入內閣的蔡震和保國公,長籲短歎,“太子的手段,越發的高明了。”


    “首輔大人可是從太子口中打探到了什麽?”謝遷極為關心地問。他們這群狀元郎、有識之士,麵對太子時總覺得腦子不夠用。極少能算準太子的想法。


    劉健依次看向謝遷、蔡震、保國公,語氣裏透著極度的疲憊,“我們商量一下派兵去烏斯藏駐守一事。”


    保國公一臉不解地盯著輿圖:“朝會上諸多官員反對,太子沒死心又提了此事?”


    保國公敢用項上人頭擔保雪區的太平。相當會蠱惑人心的白蓮教,根本沒能力鼓動信仰密宗的藏人反抗朝廷。去雪區駐守除了多加一筆軍事開支,於大明並無任何好處。可若是太子反複提及此事,那麽駐軍一定會給大明帶來好處。會是什麽好處呢?這又與太子兼任東廠廠公有什麽關係?


    “你們看這條是茶馬古道。由此可以從進入雪區。”


    “這條是太祖朝出使尼八剌的路線。”


    “到了尼八剌,距離德裏蘇丹國的都城德裏相當近。”


    “德裏蘇丹國在漢朝的時候我們把他稱為身度,唐代稱其為天竺。正統年間還有天竺高僧前往五台山參禮的記載。證明從陸路到天竺這條路是暢通無阻的。”


    謝遷還是一知半解:“那又如何?”


    雖然都知道囚牛商行從海貿中賺得極為豐厚的利潤。但是官員們習慣以天朝上國自居,極少有人真的會去關心海外諸國的局勢。不管德裏蘇丹國、身毒、天竺是不是一個地方,與大明何幹!


    劉健見大家的反應和他剛聽聞的時候一樣,不由得苦笑,“德裏蘇丹國被帖木兒汗國幾次入侵,已經變得千瘡百孔,蘇丹實力大損。雖然月即別滅了帖木兒汗國,但德裏蘇丹國國內貴族內鬥不休,各自為政。”


    這種事情不難理解。翻翻華夏史,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層出不窮。


    “這裏是古裏國,與德裏蘇丹國處於南北兩端。據蕭敬、楊廷和從古裏送迴來的消息,古裏當地商人對大明的防備愈演愈烈。已經與葡萄牙人結盟。”


    “蕭敬他們沿著海岸線往北,找到了一處比古裏更適合的天然深水港孟買。孟買所在的古吉拉特邦蘇丹,把孟買賣給了我們。據說孟買離德裏的距離,與京師離南京的距離差不多。一路都是平原路非常好走。”


    接下來無需劉健繼續說下去,哪怕是心不在焉的蔡震都聽明白了太子的打算。


    遠征軍在異國他鄉麵臨的困難大家都理解。古裏周圍向來是商貿之地,在那裏的商人勢力強大。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放諸四海皆準。


    雖然萬壽節上古裏國把附屬地科欽當壽禮送給大明,楊廷和也前往科欽當總督。古裏和大明關係看著挺好。閣老們也想不明白出了什麽事讓兩國短時間內交惡。


    至於古吉拉特邦蘇丹為何要把比古裏更適合當港口做海貿交易的孟買“賣給”大明,大家都不會深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遠征軍離大明何止是萬裏,他們想管也管不到。


    太子的打算永遠出人意料。


    “太子想要在天竺經商?”保國公沉思,“單以遠征軍2萬人,能否立足?那裏邦國眾多,又受到西方國家的關注,局麵會比春秋戰國更亂。”


    軍隊打仗要靠後勤。盔甲和兵器會損耗,火器更需要火藥補充。一旦出現傷亡更無法替補。遠征軍長期受不到國內的補給,實力隻會越來越弱。


    但如果陸地上的交通線能夠暢通,大明從烏斯藏源源不斷把物資送往孟買,局勢會完全兩樣!增兵就要提上日程。


    劉健一抬眼就知道保國公的想法:“就算遠征軍要補充人手,也會從民間募兵。太子放棄囚牛商行,全力經營天竺。把軍隊調去烏斯藏駐軍,隻是為了以防萬一。除非在孟買的兩萬人出事,否則軍隊不會開拔。”


    遠征軍至少有八成的人來自大明軍隊,但它名義上是一支私人的護衛力量。


    “明白了。天竺是太子的。”謝遷完美總結。


    劉健點頭:“就是這個意思。太子會從天竺各地的貿易所得中分出一部分用於支付入藏駐軍的開支。”


    “那就駐軍吧。最好能先讓京師的西天佛子、灌頂國師去一趟烏斯藏事先說明。”謝遷同意了。他肯定是不敢阻止太子發財大計。等遠征軍在天竺站穩腳跟,江南商人也能跟著去撈一口湯水喝。


    這種和朝政關聯不大的小事,隻要內閣同意根本無需經過百官商議。


    “劉公,您可向太子提及宗室中的議論聲?”蔡震愁眉不展地問。他夾在宗室與太子之間左右為難。


    劉健苦笑著搖頭:“等皇上迴京後再提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