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請書友們暫時不要訂閱)


    朱厚照抓掉一把頭發、在西安市集像猴子一樣被人嗤笑議論、結合兩個月世界各種社會福利製度、暗藏深刻政治意義的勞動營,隻被天下人討論了一兩天便過了期。


    他是怎麽知道的?當然是關注度了!


    他出京之後,每日獲得的關注度都在千萬以上,多的能上億。每天必須消耗的五十萬關注度分分鍾出產。可是這幾天,每日進賬的關注度竟然不足五十萬!入不敷出了!


    能搶他關注度的,除了傳國玉璽還能會是什麽!


    “本王就是讓匠人們仿造一個而已!用得著如此認真嗎?”朱厚照都快吐血了。比他初次看到《報》裏誇張描寫他挨段聰打的橋段更讓人胸悶。


    他生《報》的氣,於是強勢入股《報》。讓那群腦洞驚人的士子們替他死命打工,這才消了氣。可他對弘仁殿的工匠能怎麽辦?


    畢竟“弘仁殿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是他率先喊出來的。


    朱厚照吩咐段聰:“給胡老夫子去信,讓他在《京報》上刊登從安化郡王身上發現的傳國玉璽是偽造的報道。”


    這樣至少能把被傳國玉璽奪走的部分關注度,重新引迴到他身上。他苦中作樂地想。


    段聰照辦。


    “刀疤,朱寧和陳寬現在在哪?”朱厚照問。


    賀蒲欠身答道:“朱指揮使去追玄武和聖母。陳公公一直帶人守在外頭。”


    朱厚照笑了笑。朱寧不舍得現在的權勢和地位,陳寬更在乎他的安危。也是,陳寬從來都是不爭不搶的人。這點段聰和他挺像的。


    “把陳寬叫進來。”


    “是。”


    陳寬一進來便下跪請罪:“老奴讓太子爺受驚了。”


    朱厚照晃晃手指,風趣地道,“這世上能讓本王受驚的事屈指可數。父皇的身體算一個,囚牛商行的賬本算一個,還有就是……弘仁殿算半個。起來說話!”


    陳寬恭恭敬敬地站著。


    朱厚照從段聰正在寫信的書案上翻出一張紙,再把皇太子金印交給陳寬,“照著紙上的內容印刷六十萬份。每一份上蓋上皇太子金印。除了東廠,不準假他人之手。”


    讓陳寬和東廠的人一起敲六十萬次印章,算是對他們失察的懲罰。玄武一個人耍了錦衣衛和東廠。他不知道該誇錦衣衛的培訓能力出眾,還是罵東廠太笨。


    “老奴這就去辦。”從小看朱厚照長大的陳寬明白,太子爺高抬貴手了。麵對強勢的太子爺,有時候不爭就是爭。


    朱厚照繼續吩咐:“本王馬上動身去雲中城。你把東西備好後,聯係熱氣球軍團,飛臨五大軍團上空撒下去。”


    “可是雲中城此時是一片荒地。”陳寬覺得此行有些冒失了。在沒有城牆防護的草原,很容易被韃靼人襲擊。而且雲中城離韃靼人太近太近,陳寬一點都不放心。


    朱厚照笑:“雲中城是未來的北地布政使司治所。本王去那正好給雲中城奠基。如果你不放心,早日把事情辦完來雲中城找本王。”


    “……是。”陳寬自知勸不了太子爺,隻能在如何提前完成任務上動手腳。


    段聰寫完送給報館主編胡老先生的信,收拾好東西迅速離開西安。


    他列出勞動營章程,具體工作交給賀蒲等囚牛商行的人來辦。他把賀蒲甩開,可不想再讓囚牛商行給他安排一段“曲折”的行程。


    朱厚照抵達西安很突然,離開得更突然。西安地界上的官員和宗室們從始至終未能與太子一件。在寧夏眼巴巴等著太子裁決功勞歸屬問題的曹雄,失落極了。


    十艘寶船在三十艘福船的護衛下駛向茫茫大海。每一艘船上掛出大明龍旗。福船上還固定著熱氣球隨時觀察海麵。發現前方有船隻,會有福船先去排除危險。朱厚照把護衛工作安排到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直到海船駛離再也望不到,朱厚照帶著百官折返。


    弘治帝離開的首日,很平靜地渡過。


    第二日朝會,百官們聽到了北伐的最新戰報,左軍已經開拔到亦集乃城,完成從青土城到亦集乃的清理。左軍將在狼山和沙漠之間築起鋼鐵長城。


    太子府在青土城周圍經營了三年。三年來用附近的韃靼人練兵,周圍本就很安全。左軍最先到達預定的第一防線,在預料之中。


    “本王邀請韃靼諸位濟農前來京師。韃靼迴複本王,先派使者在大同商議接觸事項。愛卿們議議,派誰去。”朱厚照問。


    劉健出列:“讓禮部派人去。”


    宗室內部冒出弘治帝身世不明的惡意傳言。劉健不想禮部牽扯入其中。太子把宗人令弄進了內閣,對宗室下的手肯定不會輕。讓宗室內部解決。百官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後決定由禮部尚書張華帶上提督四夷館的通事前往。


    “本王唯恐三合土滿足不了北方防線。故想把技術放出來。三合土在造房、修路、築城上的效果斐然。本王想讓每個布政使司建立各自的三合土作坊。還想讓忠君愛國的商人也參與進來。諸位覺得本王是收他們的專利費好,還是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和各地合作?”


    朱厚照故作糾結地問。


    戶部沒銀子。各布政使司哪會有多餘的稅銀!


    “技術入股好!”百官幾乎是異口同聲。


    朱厚照給了他們一道看似有兩個答案、其實隻有一項選擇的選擇題。


    “那好吧,讓戶部上一份和你們合作愉快的商人名單,尤其是租了鹽場的。本王瞧過後通知他們合作。”


    現階段戶部與很多商人有合作。戶部委托加工,商人們競標。朝廷的銀子流入民間,帶動大明經濟蓬勃發展。其中最吃虧要數租下長蘆鹽場的鹽商們了。


    河套鹽池出鹽的品質比海鹽好,拿的價格還便宜。鹽商們理性競拍長蘆鹽場,隻要是給朝廷麵子,也為了賣太子一個好。鹽商們鑽鹽法的空子吃的缽滿體滿。新鹽法的實施讓他們日子難過。如果主張新鹽法的是官員,他們還能用各種方法腐蝕,遇上比他們更會使手段的太子,他們躺平了。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