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郡王造反了!
消息經由報紙傳出去,大明上下的目光卻放在了另外兩件事情上。
“太子想要裁兵?”
“歸化郡王怎麽在太子府當官了?宗室能當官嗎?”
有人覺得奇怪:“你們就不擔心安化郡王造反成功呢?畢竟白蓮教得了傳國玉璽,什麽事都可能發生。”
“我們不知道安化郡王會不會成功,但我們肯定他的下場一定很慘。”京師當地百姓給對方解釋原因,“瞧瞧安化郡王檄文中第一句寫了什麽。罵太子的不是,隻要你有真本事,太子說不定會既往不咎重用你。但是罵皇上,對不起了,自己選個死法吧。”
檄文第一句“朱佑樘父不明”,完完全全觸到了朱厚照的逆鱗。
朱厚照當朝拒絕了蔡震把安化郡王貶為庶人的提議。
“對於死人,本王向來很寬容。”朱厚照當著一眾重臣的麵輕飄飄地道。
這句話自然而然傳了出來。
寧夏衛的治所在寧夏城,寧夏巡撫也駐在此地。安化郡王反了,從甘肅隴南地區的安化殺到了寧夏衛。先殺進了城,把總兵、巡撫等官員殺死。然後帶著叛軍渡過黃河,與同一天攻打平虜城,想要把黃河兩岸連接關內關外的兩處交通要道切斷。
安化郡王在平虜城意外抓到了三個很有分量的俘虜,一時高興拉著成為階下囚的朱當沍、李兆先、王鴻羲喝酒。
“可惜他們把進山的路炸了,不然本郡王還能把首輔大人的孫子和謝閣老的侄兒一起請來。”
李兆先不屑與他答話。
安化郡王勾著雙手被捆住的朱當沍道:“好好的郡王不當,跑到此地給朱厚照那個小屁孩賣命,你腦子進水了嗎?”
朱當沍翻翻白眼懶得理他。安化郡王長居北地。連太子那個“小屁孩”的本事都不清楚,竟然還罵他腦子進水。他不和傻子說話!
“三天後,小屁孩不來,本郡王先拿誰開刀呢?”安化郡王不安好心地在三人之間來迴看,想要激起三人內耗。
王鴻羲嗬嗬一笑:“郡王,準確來說隻有一天時間。消息送到京師最快一個來迴也要兩天時間。還得老天爺賞臉。如果老天爺下個雨,三天時間都不夠把消息傳到太子手上。”
安化郡王重重一拍桌子:“本郡王說三天就是三天!”
“郡王是怕給太子考慮的時間一長,郡王怕小命不保?”王鴻羲一臉鄙夷。
攻打平虜城時,安化郡王不見蹤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像太子那種明知前方有殺手還會衝出去的少之又少。到了平虜城安化郡王躲在屋中不敢出門,不管走到哪周圍要站滿一圈的人給他當人肉盾牌。就這點膽量還想造反?
安化郡王“啪”地一巴掌甩在王鴻羲臉上:“三天之後先拿你開刀。”
朱當沍笑出聲:“王兄可是王老尚書的孫子。老尚書孫子有十三個,缺一個不少。不過到時沒有讀書人敢投在你的麾下了。你就靠幾個考不上功名的生員奪天下?”
王家祖籍陝西。蘭州、榆林、寧夏都在陝西布政使司治下。王家絕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世家豪門。王恕致仕後歸家培養人才。尤其是王恕幼子王承裕,在西北成立了宏道書院,培養了眾多人才。西北多地讀書人誰不賣王家幾分麵子。
安化郡王惱羞成怒,連續砸了十幾壇好酒。
“郡王,不好了,出事了!”說服安化郡王造反的大功臣孫景文慌慌張張尋來。
“何事!”
“仇鉞奪了寧夏城。”
安化郡王怒不可歇:“什麽!周昂是幹什麽吃的!”
仇鉞是寧夏衛的都指揮僉事。總兵被殺,寧夏指揮周昂假傳總兵令,把衛所中不忠於他們的人打發出衛所。安化郡王一反,整個寧夏衛跟著反。仇鉞等人被迫和周昂他們同流合汙。
安化郡王造反前做過功課,參考過流出來的裁兵名單。寧夏衛真正能打當屬仇鉞,他隻是前任都指揮僉事仇理的養子而已,因一身本事被仇理看重認作養子這才繼承了其位。其他人則是繼承父輩官職的紈絝子弟,打個土匪都費勁,談何與太子培養的太子府護衛軍為敵。
仇鉞家人都在寧夏城內。被逼迫下,不得不從了安化郡王。安化郡王也需要他這種有真本事的人幫忙。
誰曾想到,安化郡王前腳剛撤出寧夏城,仇鉞後腳就把寧夏城奪了。
“打迴去!”安化郡王暴怒。
“郡王,天已經黑了!此時渡河攻城,我們處於劣勢。”孫景文還是有些腦子的。
朱當沍哈哈大笑:“還造反呢!我看你能撐幾天!”
“本郡王有傳國玉璽在手!”安化郡王赤紅著眼咆哮道,“朱佑樘父子竊據高位,你身為太祖之後,豈能和他們父子同流合汙!本郡王才是真命天子!”
朱當沍倒吸一口涼氣。這傻子想好怎麽死了嗎?以皇上和太子手上的權利,哪怕皇上真和傳言中一樣是崇王的兒子,宗室又能拿他們父子如何?沒見消息傳出來,先皇的幾位皇子紛紛出國避難遠離紛爭了嗎?
“白蓮教的傳國玉璽怎麽會在郡王手裏?”李兆先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安化郡王。白蓮教敵視所有皇族。在他們眼裏安化郡王和太子是同一類人。安化郡王明顯被白蓮教當做棋子推出來。
“好,你們都不信是吧?”安化郡王像個被質疑能力的孩子一樣,氣衝衝拿出所謂的“傳國玉璽”,“你們好好瞧瞧,這是不是傳國玉璽!”
李兆先三人同時歎了口氣。是不是傳國玉璽安化郡王和白蓮教說的都不算。
“知道它是在哪發現的嗎?”安化郡王捧著傳國玉璽愛不釋手。
安化郡王哈哈大笑:“此玉璽寬一尺四寸、厚二寸,有‘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魚鳥篆文。三年前就在安化發現的!在本郡王的封地上。本郡王是當之無愧的真龍天子。”
“郡王識得魚鳥篆文?”王鴻羲失笑。
王家別的不說,在陝西學堂、私塾等圈子中很有勢力。慶藩一脈不學無術者眾多,還有不少字都認不全。此前報紙上說太子要給宗室掃盲,考核通過者才能繼承爵位。當時他們幾個還討論過慶藩有幾人能順利承爵。
安化郡王氣得發抖。
70
消息經由報紙傳出去,大明上下的目光卻放在了另外兩件事情上。
“太子想要裁兵?”
“歸化郡王怎麽在太子府當官了?宗室能當官嗎?”
有人覺得奇怪:“你們就不擔心安化郡王造反成功呢?畢竟白蓮教得了傳國玉璽,什麽事都可能發生。”
“我們不知道安化郡王會不會成功,但我們肯定他的下場一定很慘。”京師當地百姓給對方解釋原因,“瞧瞧安化郡王檄文中第一句寫了什麽。罵太子的不是,隻要你有真本事,太子說不定會既往不咎重用你。但是罵皇上,對不起了,自己選個死法吧。”
檄文第一句“朱佑樘父不明”,完完全全觸到了朱厚照的逆鱗。
朱厚照當朝拒絕了蔡震把安化郡王貶為庶人的提議。
“對於死人,本王向來很寬容。”朱厚照當著一眾重臣的麵輕飄飄地道。
這句話自然而然傳了出來。
寧夏衛的治所在寧夏城,寧夏巡撫也駐在此地。安化郡王反了,從甘肅隴南地區的安化殺到了寧夏衛。先殺進了城,把總兵、巡撫等官員殺死。然後帶著叛軍渡過黃河,與同一天攻打平虜城,想要把黃河兩岸連接關內關外的兩處交通要道切斷。
安化郡王在平虜城意外抓到了三個很有分量的俘虜,一時高興拉著成為階下囚的朱當沍、李兆先、王鴻羲喝酒。
“可惜他們把進山的路炸了,不然本郡王還能把首輔大人的孫子和謝閣老的侄兒一起請來。”
李兆先不屑與他答話。
安化郡王勾著雙手被捆住的朱當沍道:“好好的郡王不當,跑到此地給朱厚照那個小屁孩賣命,你腦子進水了嗎?”
朱當沍翻翻白眼懶得理他。安化郡王長居北地。連太子那個“小屁孩”的本事都不清楚,竟然還罵他腦子進水。他不和傻子說話!
“三天後,小屁孩不來,本郡王先拿誰開刀呢?”安化郡王不安好心地在三人之間來迴看,想要激起三人內耗。
王鴻羲嗬嗬一笑:“郡王,準確來說隻有一天時間。消息送到京師最快一個來迴也要兩天時間。還得老天爺賞臉。如果老天爺下個雨,三天時間都不夠把消息傳到太子手上。”
安化郡王重重一拍桌子:“本郡王說三天就是三天!”
“郡王是怕給太子考慮的時間一長,郡王怕小命不保?”王鴻羲一臉鄙夷。
攻打平虜城時,安化郡王不見蹤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像太子那種明知前方有殺手還會衝出去的少之又少。到了平虜城安化郡王躲在屋中不敢出門,不管走到哪周圍要站滿一圈的人給他當人肉盾牌。就這點膽量還想造反?
安化郡王“啪”地一巴掌甩在王鴻羲臉上:“三天之後先拿你開刀。”
朱當沍笑出聲:“王兄可是王老尚書的孫子。老尚書孫子有十三個,缺一個不少。不過到時沒有讀書人敢投在你的麾下了。你就靠幾個考不上功名的生員奪天下?”
王家祖籍陝西。蘭州、榆林、寧夏都在陝西布政使司治下。王家絕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世家豪門。王恕致仕後歸家培養人才。尤其是王恕幼子王承裕,在西北成立了宏道書院,培養了眾多人才。西北多地讀書人誰不賣王家幾分麵子。
安化郡王惱羞成怒,連續砸了十幾壇好酒。
“郡王,不好了,出事了!”說服安化郡王造反的大功臣孫景文慌慌張張尋來。
“何事!”
“仇鉞奪了寧夏城。”
安化郡王怒不可歇:“什麽!周昂是幹什麽吃的!”
仇鉞是寧夏衛的都指揮僉事。總兵被殺,寧夏指揮周昂假傳總兵令,把衛所中不忠於他們的人打發出衛所。安化郡王一反,整個寧夏衛跟著反。仇鉞等人被迫和周昂他們同流合汙。
安化郡王造反前做過功課,參考過流出來的裁兵名單。寧夏衛真正能打當屬仇鉞,他隻是前任都指揮僉事仇理的養子而已,因一身本事被仇理看重認作養子這才繼承了其位。其他人則是繼承父輩官職的紈絝子弟,打個土匪都費勁,談何與太子培養的太子府護衛軍為敵。
仇鉞家人都在寧夏城內。被逼迫下,不得不從了安化郡王。安化郡王也需要他這種有真本事的人幫忙。
誰曾想到,安化郡王前腳剛撤出寧夏城,仇鉞後腳就把寧夏城奪了。
“打迴去!”安化郡王暴怒。
“郡王,天已經黑了!此時渡河攻城,我們處於劣勢。”孫景文還是有些腦子的。
朱當沍哈哈大笑:“還造反呢!我看你能撐幾天!”
“本郡王有傳國玉璽在手!”安化郡王赤紅著眼咆哮道,“朱佑樘父子竊據高位,你身為太祖之後,豈能和他們父子同流合汙!本郡王才是真命天子!”
朱當沍倒吸一口涼氣。這傻子想好怎麽死了嗎?以皇上和太子手上的權利,哪怕皇上真和傳言中一樣是崇王的兒子,宗室又能拿他們父子如何?沒見消息傳出來,先皇的幾位皇子紛紛出國避難遠離紛爭了嗎?
“白蓮教的傳國玉璽怎麽會在郡王手裏?”李兆先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安化郡王。白蓮教敵視所有皇族。在他們眼裏安化郡王和太子是同一類人。安化郡王明顯被白蓮教當做棋子推出來。
“好,你們都不信是吧?”安化郡王像個被質疑能力的孩子一樣,氣衝衝拿出所謂的“傳國玉璽”,“你們好好瞧瞧,這是不是傳國玉璽!”
李兆先三人同時歎了口氣。是不是傳國玉璽安化郡王和白蓮教說的都不算。
“知道它是在哪發現的嗎?”安化郡王捧著傳國玉璽愛不釋手。
安化郡王哈哈大笑:“此玉璽寬一尺四寸、厚二寸,有‘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魚鳥篆文。三年前就在安化發現的!在本郡王的封地上。本郡王是當之無愧的真龍天子。”
“郡王識得魚鳥篆文?”王鴻羲失笑。
王家別的不說,在陝西學堂、私塾等圈子中很有勢力。慶藩一脈不學無術者眾多,還有不少字都認不全。此前報紙上說太子要給宗室掃盲,考核通過者才能繼承爵位。當時他們幾個還討論過慶藩有幾人能順利承爵。
安化郡王氣得發抖。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