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請書友們暫時不要訂閱。今天忙瘋了,最後一天沒有請假條了。抱歉抱歉!)


    弘仁殿有一半的工匠得到傳奉官的官職。另一半看到前輩們得到的榮耀,鉚足了勁幹活。


    身處弘仁殿,看到每個人臉上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對大明的欣欣尚榮堅信不疑。


    隻有底層的百姓們感到未來希望,才能給大明注入活力。死氣沉沉的國家如同一潭死水,早晚連通池裏的一切一同毀滅。


    待遇和前景超過人們預期的工作非常值得珍惜。為了信念放棄眼前令人滿意生活的人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朱厚照相信弘仁殿裏不會有白蓮教信徒混進來。就算混進來,也會改變原先的想法。


    他把白蓮教的教義全給看了一遍。糅合了道家、佛家的多種思想,像個大雜燴一樣。與兩個月亮世界裏邪教扭曲正統宗教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


    信任歸信任,身份背景核實必不可少。


    朱寧把太子府、遠征軍中願意跟隨他來錦衣衛的人都帶了來了。錦衣衛將盤查弘仁殿所有的人。今後錦衣衛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弘仁殿眾人進行突擊檢查,以確保沒有密探、不明身份的人混入。


    錦衣衛兇名赫赫,民間到處流傳著他們的恐怖傳說。百官見了都怕,何況是弘仁殿裏的工匠。看到朱厚照親自來陪他們接受盤問,工匠們情緒還算平和。不過每個人還是很拘束。


    一個白蓮教,給他平添了不少麻煩。


    “小寧子,你說人們為什麽想要加入白蓮教?”


    人非常現實,不管是加入正統宗教還是邪教,它們總有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安慰、寄托、名利、排解憂愁、心裏慰藉等等。或是因為未經他人苦,朱厚照無法理解什麽人會冒著被朝廷抓捕的風險加入白蓮教。


    “效仿太祖。”朱寧毫不猶豫地答道。


    朱厚照輕嗬一聲:“錦衣衛無須業績。”


    “義父,白蓮教偷藏傳國玉璽的行為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反心。義父無須對他們仁慈。”


    “傳國玉璽說穿了就是一塊石頭。一般人要了既不能讓百官叩拜,也不能讓軍隊臣服。”朱厚照笑了笑,“對本王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某些宗室或許認為是能讓他們晉升的台階。”


    “殺人不如誅心。太祖想要吏治清明沒少殺官員,效果極差,徒留惡名。”


    朱厚照想破腦袋也想民變,怎麽有宗室會認為能造反成功的?造反最重要看武力。當初太宗手下精兵強將無數,軍隊在九邊和蒙古人交手處於巔峰狀態。現在哪位宗室手裏有能打的軍隊啊!


    儋州黎族造反的時候,有被從軍隊清出的退役武官加入反軍。既然被清理出軍隊,肯定某一方麵的能力有問題。敗軍之將不足言勇。


    受益於世襲武官製度的人,一百個挑不出一個有能力的!


    北伐完成後,他會大規模裁軍……


    朱厚照眯起了眼睛。


    要不要玩點刺激的呢?


    謝遷把剛咬了一口的灌湯包扔在了地上。湯汁灑了他對麵的宗人令一身。蔡震戴起眼鏡,把報紙舉到眼前,借助從玻璃窗透出來的陽光出神地看著。


    “別急,先看完。”首輔劉健最為淡定。在親眼見到錢寧理著衣領走出太子寢宮後,劉健認為這世上再也沒什麽事能讓他動容了。


    蔡震反反複複看了三遍,氣唿唿地把報紙拍在桌上。“誰寫的新聞!把遼王在廣寧招收雇傭兵寫成造反。其心可誅!”


    靖難之後,宗室造反能刺激到皇帝的神經。消息登上報紙,遼王渾身長滿了嘴也說不清了。


    其他閣老神色冷峻。保國公問:“遼王跑到廣寧去幹什麽?”


    如今藩王可隨意走動。但任何自由都有限度。有些地方藩王們絕對不會去。比如說泰山,這類在曆史上具有其它含義的地方。


    廣寧是第一代遼王朱植的封地。遼王朱植和太宗一樣都是九邊塞王之一。當初遼王的實力隻是比太宗稍遜。建文帝削藩,太宗舉旗“靖難”,遼王做了件很蠢的事,上交兵權讓建文帝把他的封地從遼東換到內陸。結果遼王還沒到新封地湖廣荊州,太宗靖難成功。結局就是太宗削減了遼王的護衛和食俸。


    遼王跑到廣寧去,又是去招收雇傭兵的,能不讓人多想嗎?


    “遼王府才幾個護衛,哪能有什麽實力造反!”蔡震辯解道。


    遼王每一代都很奇葩。這代遼王為了讓弘治帝恢複藩王待遇,讓全家住進了十王府白吃白喝大半年。蔡震也很膩味遼王。可在太子有意向對宗室動手的時候發生類似“造反”的事,不就是把把柄送到太子手裏嘛!


    保國公入閣,想要更多的英國公被太子坑死。蔡震非常擔心太子對宗室下死手,鬧到宗室離心離德的地步。


    宗室犯錯,或圈禁鳳陽或廢為庶人。太子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興王與皇宮轟炸一事有關,突然間下了死手。不但把興王弄沒了,還安排興王妃再嫁!辱人至此!宗室誰不戚戚然。


    “荊州一代沒聽說過出現山匪之類的惡人。遼王招雇傭兵何用?”保國公冷漠地問。


    “遼王府護衛人手不足。遼王喜歡帶著家人到處旅遊,大概想加強護衛。”蔡震老臉一紅。遼王全家進京時雇了三支鏢師,進了京賴賬。鏢師們告到順天府,還是蔡震嫌遼王丟了宗室的臉,讓宗人府付了鏢師的鏢銀。


    保國公不置可否。


    “國公爺不信?遼王那個棒槌根本沒有造反的實力。遼王府幾乎是宗室裏最窮的藩王。”蔡震拔高音量。


    “遼王藩地湖廣荊州。帝星明江漢!荊州位於江漢,宗人令敢擔保遼王沒其他想法?”保國公犀利地問。


    蔡震一愣,坐下,發出長長一聲歎息,“首輔大人怎麽看?”


    “啊?噢,本官好奇造反後麵的‘?’。此篇新聞加了不少罕見的斷句樣式。看文章最後的標注,此為標點符號。‘?’代表疑問,‘!’表示感歎驚訝,等等。很有意思的是,加了符號後,充分表達了撰寫人對‘遼王反了’充滿了疑問。”劉健研究起了標點符號。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