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有很多忌諱。太皇太後、皇太後等長輩健在,申王的葬禮在宮外十王府置辦。
朱厚照罷朝三日,替無後的申王叔守靈,三日全留在靈堂。
比申王大一歲的榮王還未就藩,陪同朱厚照一起守在靈堂。朱厚照在左他在右,除了行禮問安全程縮在一旁沒敢和朱厚照搭話。
“外頭說小爺有蒼天庇佑,遇到死劫老天爺讓申王頂替了。”每日跑來獻殷勤的劉瑾道出了緣由。
朱厚照自嘲一笑:“本王如今是鬼見愁,不招人待見。”
三年前的岐王、興王,再是申王。先皇成化帝11位兒子接連3人死於非命,堪比靖難死去的藩王。哪怕是性子綿軟、到處和稀泥的皇太後,對太子朱厚照也有了怨言。而照看朱厚照長大的太皇太後早就免了他的請安,明言不想看到他。
朱厚照自我安慰:掌權者不被人懼,非好事!
刺殺申王的刺客被生擒,確認為白蓮教所為。消息一經登報,舉國嘩然。
白蓮教陰死了英國公,朝廷在內部懸賞抓捕白蓮教信徒。白蓮教害死了申王,朝廷除了逮捕刺客的九族,沒有其餘行動。
這很不太子!
-------------------------------------
對此事最敏感的地方是大寧城。大寧城由議會控製,建城初期就被朱厚照注入了中立的獨特基因。大寧議會裏包括明廷、韃靼、女真、朝鮮、各大商幫多股勢力。女真的兩席議會席位是舉全族之力弄到的。朝鮮的5個席位,1個是朱厚照贈予,其餘4個用人參、鹿茸等珍稀藥材從商人手中購得。
大明和韃靼的交手來的猝不及防,衝突導致不少商隊暫停了北上。不過在大寧城內,氣氛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兩方人見麵仍舊心平氣和。大寧城及其勢力範圍內不允許械鬥、交火是議會的決定,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越是這樣,韃靼公主對想出這套製度的大明太子越發的忌憚。
戰局對大寧影響最大的是物價。哈密一戰大明勝了,大寧城內的糧食上漲、布匹價格飛速下跌。中軍前鋒騎兵在後套被滅,糧食跌價、布匹的價格又便宜了。申王死,大明太子毫無動靜,商人們恐慌性抬高貨物價格。
太子要麽不出招,一出招必定會是殺招,殃及池魚無數。太子拿下哈密和土魯番,充足的棉花導致棉布價格下跌,在很多人的預料之內。可是誰會知道,煤的價格也會暴跌呢!上半年投資大寧城煤礦的商人虧的厲害。
不管太子要幹什麽,先抬價撈一筆總不會有錯。
“公主。城裏又來了千石糧食。價格又漲了一成,真的全要拿下嗎?”曾代表韃靼出使大明的使者桶哈糾結著眉頭語氣苦澀。
富含和兩位兄長遇難,韃靼公主一夜之間長大。她臉上沒了小兒女的天真爛漫。“把本公主的首飾、萬壽節得到的迴禮全部拿去吧。”
“沒有財物傍身,我們在大寧城會過的艱難。”桶哈並不讚成公主這樣做。
大寧城什麽都好,就是生活消費極為昂貴。新大汗隻是讓公主來大寧保住韃靼最後的通商渠道,給了一筆金子,要求他們。購買1萬石糧食後沒有其他的指令。可公主隻要看到市麵上有糧就收購,哪怕價格再貴也要買入。
“本公主從大明太子身上學到一點,再難也要守住話語權。”年僅十歲的韃靼公主態度堅定。
“汗國必須保存最厚的實力韜光養晦,與大明停戰和談勢在必得。”
“姐姐為了要給姐夫報仇,不在意汗國的將來,也不在意巴圖爾們的性命。三哥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坐穩汗位已經一葉障目。”
“大明北伐,我們丟了很多能耕種的土地。等冬天一到,必定又會缺糧。到時候本公主手裏握的糧食越多,願意聽從本公主命令的部落也越多。”
繼承汗位的達延汗三子巴爾斯博羅特,從小被送養在火篩和伊錫克公主膝下。伊錫克公主是滿都海夫人與前任大汗的女兒、韃靼公主同母異父的姐姐。她在汗國內部,比韃靼公主更有話語權。
桶哈猶豫道:“公主無須太悲觀。伊錫克公主白蓮教聖母達成合作。明軍內部有很多白蓮教的人,他們的北伐未必能成功!”
韃靼公主鼻子一酸眼底泛淚:“類似的話父汗也說過。父汗說他會在哈密給大明太子一個教訓。結果……”
見到韃靼公主的眼淚,桶哈心裏一酸。曾被達延汗寵在手心裏無憂無慮成長的小公主,現在被迫長大。
“公主放心,屬下立刻去辦。”桶哈雙手置於腹部彎腰鞠躬離開。
桶哈一離開,韃靼公主收斂哀泣,拿出藏在衣袖中的小塊棉布認真看了起來。棉布上有她用胭脂寫下的名字,她要從中挑選一位既有實力又聽話的那顏貴族嫁了。婚姻是短時間內增強勢力最好的辦法。
她要盡快定下人選,在三哥出事後,推舉與她關係最好的六哥當上新大汗。
三哥把殺掉大明英國公當成穩定汗位的手段,在草原上大肆宣揚。如果他真的了解大明太子,此刻應該北撤。撤的越遠越好,最好去捕魚兒海更遠的北方。
-------------------------------------
北伐還沒正式開打,第一勳貴英國公戰死。戰場上士氣和軍心極為關鍵。北伐五路大軍停止了明爭暗鬥,他們自發的與左右友軍溝通,步調一致往北推進。明軍放緩了進攻步伐,韃靼人搬家變得從容不迫了。
威寧海子位於在呂梁山與陰山之間的開闊地。此地草原牧草肥美、土地肥沃,正統朝開始韃靼來此地耕地放牧。此地可北退入草原,南可進攻大同、宣府。曾經年少氣盛的達延汗把韃靼王庭設在此,遭到王威寧、汪直偷襲,丟掉了滿都海夫人的命。
十多年之後,此地的韃靼人又多了起來。畢竟敢出邊牆偷襲的明軍少之又少,牧民們不舍得放過既能耕種又能放牧的好地方。
中軍抵達後套,襄城伯急忙命令右軍急行軍。路上遇到牧民同樣不手軟,嚇得四周牧民們倉皇北逃。被右軍追上者,鮮有活命的機會。
待到英國公殘殺牧民被舉國聲討,右軍才稍作收斂。英國公戰死後,右軍快速推進,陳兵在預定防禦線迅速堵上兩山之間的開闊處。
右軍放過了牧民,牧民反過來挑釁右軍。今日罵陣,明日扔羊糞,想著法子先引誘右軍入草原。
70
朱厚照罷朝三日,替無後的申王叔守靈,三日全留在靈堂。
比申王大一歲的榮王還未就藩,陪同朱厚照一起守在靈堂。朱厚照在左他在右,除了行禮問安全程縮在一旁沒敢和朱厚照搭話。
“外頭說小爺有蒼天庇佑,遇到死劫老天爺讓申王頂替了。”每日跑來獻殷勤的劉瑾道出了緣由。
朱厚照自嘲一笑:“本王如今是鬼見愁,不招人待見。”
三年前的岐王、興王,再是申王。先皇成化帝11位兒子接連3人死於非命,堪比靖難死去的藩王。哪怕是性子綿軟、到處和稀泥的皇太後,對太子朱厚照也有了怨言。而照看朱厚照長大的太皇太後早就免了他的請安,明言不想看到他。
朱厚照自我安慰:掌權者不被人懼,非好事!
刺殺申王的刺客被生擒,確認為白蓮教所為。消息一經登報,舉國嘩然。
白蓮教陰死了英國公,朝廷在內部懸賞抓捕白蓮教信徒。白蓮教害死了申王,朝廷除了逮捕刺客的九族,沒有其餘行動。
這很不太子!
-------------------------------------
對此事最敏感的地方是大寧城。大寧城由議會控製,建城初期就被朱厚照注入了中立的獨特基因。大寧議會裏包括明廷、韃靼、女真、朝鮮、各大商幫多股勢力。女真的兩席議會席位是舉全族之力弄到的。朝鮮的5個席位,1個是朱厚照贈予,其餘4個用人參、鹿茸等珍稀藥材從商人手中購得。
大明和韃靼的交手來的猝不及防,衝突導致不少商隊暫停了北上。不過在大寧城內,氣氛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兩方人見麵仍舊心平氣和。大寧城及其勢力範圍內不允許械鬥、交火是議會的決定,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越是這樣,韃靼公主對想出這套製度的大明太子越發的忌憚。
戰局對大寧影響最大的是物價。哈密一戰大明勝了,大寧城內的糧食上漲、布匹價格飛速下跌。中軍前鋒騎兵在後套被滅,糧食跌價、布匹的價格又便宜了。申王死,大明太子毫無動靜,商人們恐慌性抬高貨物價格。
太子要麽不出招,一出招必定會是殺招,殃及池魚無數。太子拿下哈密和土魯番,充足的棉花導致棉布價格下跌,在很多人的預料之內。可是誰會知道,煤的價格也會暴跌呢!上半年投資大寧城煤礦的商人虧的厲害。
不管太子要幹什麽,先抬價撈一筆總不會有錯。
“公主。城裏又來了千石糧食。價格又漲了一成,真的全要拿下嗎?”曾代表韃靼出使大明的使者桶哈糾結著眉頭語氣苦澀。
富含和兩位兄長遇難,韃靼公主一夜之間長大。她臉上沒了小兒女的天真爛漫。“把本公主的首飾、萬壽節得到的迴禮全部拿去吧。”
“沒有財物傍身,我們在大寧城會過的艱難。”桶哈並不讚成公主這樣做。
大寧城什麽都好,就是生活消費極為昂貴。新大汗隻是讓公主來大寧保住韃靼最後的通商渠道,給了一筆金子,要求他們。購買1萬石糧食後沒有其他的指令。可公主隻要看到市麵上有糧就收購,哪怕價格再貴也要買入。
“本公主從大明太子身上學到一點,再難也要守住話語權。”年僅十歲的韃靼公主態度堅定。
“汗國必須保存最厚的實力韜光養晦,與大明停戰和談勢在必得。”
“姐姐為了要給姐夫報仇,不在意汗國的將來,也不在意巴圖爾們的性命。三哥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坐穩汗位已經一葉障目。”
“大明北伐,我們丟了很多能耕種的土地。等冬天一到,必定又會缺糧。到時候本公主手裏握的糧食越多,願意聽從本公主命令的部落也越多。”
繼承汗位的達延汗三子巴爾斯博羅特,從小被送養在火篩和伊錫克公主膝下。伊錫克公主是滿都海夫人與前任大汗的女兒、韃靼公主同母異父的姐姐。她在汗國內部,比韃靼公主更有話語權。
桶哈猶豫道:“公主無須太悲觀。伊錫克公主白蓮教聖母達成合作。明軍內部有很多白蓮教的人,他們的北伐未必能成功!”
韃靼公主鼻子一酸眼底泛淚:“類似的話父汗也說過。父汗說他會在哈密給大明太子一個教訓。結果……”
見到韃靼公主的眼淚,桶哈心裏一酸。曾被達延汗寵在手心裏無憂無慮成長的小公主,現在被迫長大。
“公主放心,屬下立刻去辦。”桶哈雙手置於腹部彎腰鞠躬離開。
桶哈一離開,韃靼公主收斂哀泣,拿出藏在衣袖中的小塊棉布認真看了起來。棉布上有她用胭脂寫下的名字,她要從中挑選一位既有實力又聽話的那顏貴族嫁了。婚姻是短時間內增強勢力最好的辦法。
她要盡快定下人選,在三哥出事後,推舉與她關係最好的六哥當上新大汗。
三哥把殺掉大明英國公當成穩定汗位的手段,在草原上大肆宣揚。如果他真的了解大明太子,此刻應該北撤。撤的越遠越好,最好去捕魚兒海更遠的北方。
-------------------------------------
北伐還沒正式開打,第一勳貴英國公戰死。戰場上士氣和軍心極為關鍵。北伐五路大軍停止了明爭暗鬥,他們自發的與左右友軍溝通,步調一致往北推進。明軍放緩了進攻步伐,韃靼人搬家變得從容不迫了。
威寧海子位於在呂梁山與陰山之間的開闊地。此地草原牧草肥美、土地肥沃,正統朝開始韃靼來此地耕地放牧。此地可北退入草原,南可進攻大同、宣府。曾經年少氣盛的達延汗把韃靼王庭設在此,遭到王威寧、汪直偷襲,丟掉了滿都海夫人的命。
十多年之後,此地的韃靼人又多了起來。畢竟敢出邊牆偷襲的明軍少之又少,牧民們不舍得放過既能耕種又能放牧的好地方。
中軍抵達後套,襄城伯急忙命令右軍急行軍。路上遇到牧民同樣不手軟,嚇得四周牧民們倉皇北逃。被右軍追上者,鮮有活命的機會。
待到英國公殘殺牧民被舉國聲討,右軍才稍作收斂。英國公戰死後,右軍快速推進,陳兵在預定防禦線迅速堵上兩山之間的開闊處。
右軍放過了牧民,牧民反過來挑釁右軍。今日罵陣,明日扔羊糞,想著法子先引誘右軍入草原。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