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慣性很難改變。尤其在一個製度施行千年後,哪怕用強權抹去它的存在也無法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慣性。


    人具有群居性,一大群在一起肯定要選出頭領。沒了丞相,還有其它。太祖廢除丞相,一百年後內閣首輔隱隱有取代丞相的趨勢。


    朱厚照對類似於中書省的內閣持中立的態度。人無完人,皇帝不可能永遠不犯錯。留下內閣草擬的權利,可掣肘無法無天的皇權。況且皇權能決定內閣閣老的去留、官員內鬥激烈,內閣威脅不到皇權。


    朱厚照反對是一家獨大的文官。縱觀青史,無論是文官、武官、外戚還是宦官,隻要一家獨大必有災禍。當然,來自兩個月亮世界的朱厚照還能用進步的思想添上一句——皇權獨大必有災禍。所謂帝王之術,其實就是製衡之術。


    由此可見,朱厚照把保國公塞進內閣有多麽的理所當然!


    但對朝臣們來說,讓武官勳貴成為內閣是極為荒唐的事。


    進士出身的官員,隻要沒有入過翰林院,很難被推選為內閣。不是文官們瞧不起勳貴武官,實在是勳貴們一代不如一代。土木堡之後,大明勳貴在朝中地位全無,平時也隻能負責皇家祭祀一類的事。想當初太子從勳貴們找了許久,勉強選出惠安伯出任大同總兵。


    “砰!”


    保國公朱暉看到自己出現在內閣名單的瞬間驚起,起身幅度大,帶倒了身下的會議椅。力度之大,砸飛了側麵可翻起當書案的桌板。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壓了壓手,示意場上的宦官換椅子。在太子爺把擬好的內閣名單送司禮監經廠印刷成名單前,先給皇爺過目。皇爺看完,讓張天師從今日開始連做三日齋醮,期間不接見任何人。


    原本打算甩手不幹、陪著皇爺去東番島散散心的李榮,暫時收起了養老的打算。權利交接總會引起一定範圍內的動亂。內閣不穩,司禮監再出點什麽亂子,真怕皇爺出去轉一圈迴來大明沒了。


    “太子讓國公爺卸任右軍都督的時候,就沒和國公爺打過招唿嗎?”宗人令蔡震嚴詞厲色地質問保國公朱暉。


    五支北伐軍各由五軍都督府都督們統帥。英國公等勳貴已經離京趕赴北方。朱暉身兼神機營和右軍都督。臨行前卸去了右軍都督一職,留在京師沒有北上。


    朱暉從小跟隨父親四處出征,是勳貴們寥寥數位懂兵事的人之一。太子要留一位帶兵打仗的統帥鎮守京師,大家都覺得正常,並沒有深究此事。反而羨慕起突然接任右軍都督的寧晉伯有軍功可掙。沒想到留下朱暉還有另一層意思!


    太子想讓武官入內閣給朝臣們巨大的衝擊。除了剛看到時脫口而出的驚唿聲,奉天門上隻能聽到揉捏名單的紙張聲。蔡震的聲音不大,可看到名單後的朝臣把目光聚焦在朱暉、蔡震身上遲遲沒有離去,不少人都在伸長脖子等朱暉的迴答。


    朱暉又尷尬又委屈。要不是場合不對,他差點詛咒發誓自證清白!“太子說今後火器決定了戰爭的成敗,要我專心致誌管理好神機營。我真以為是那麽一迴事。怎麽會想到還有這一出!”


    蒙古人仗著草原的寬闊大明糾纏百年。當熱氣球空中扔雷、手雷、火炮等新式火器成片成片滅掉韃靼人的精銳騎兵、戰馬,西域其他國家用火器滅了四大汗國,蒙古人頹勢已現。火器的威力和數量已經能決定一場戰爭的成敗,掌神機營的朱暉身上壓力很重。神機營的火器沒有太子府的威力大,戰術也沒有太子府多變。朱暉根本沒有懷疑太子卸去他右軍都督的動機。


    蔡震一聲歎息:“我也沒想到。我能用蔡家聲譽作保,太子從未在我麵前提過此事隻言片語。”


    蔡震也出現在內閣名單上。


    蔡震生性醇謹,友善敦厚,同不少文官相交莫逆。可他是武官之子,又是駙馬都尉,沾著外戚和武官雙重身份,比保國公更不適合成為內閣。


    單數更容易在決策表決的時候出結論,因此內閣人數往往都為單數。朝臣們看到如此荒誕的內閣名單還在猶豫要不要投反對的原因,在於第五位內閣成員。


    如果說朱暉、蔡震兩人讓朝臣們掉了一地眼珠子,第五人則讓他們集體風化,人都丟沒了!


    朱厚照!


    名單上第五人的名字!


    弘治四年十月十三日,皇長子朱厚照的名字昭告天下。從此天下就沒同名同姓的!


    太祖為了皇權集於一身殺了不少人。他們的太子更厲害,都和臣下搶官位了!


    太不要臉了!


    劉健一臉平靜。最近他學弘治帝,同樣也在修道,否則他怕成為大明第一位被氣死在任上的首輔。至少他的首輔之位還保留著,他氣什麽呢!!!


    李東陽很淡定。看了太子擬的內閣名單,他對將來能重迴內閣的信心爆炸式增長。


    謝遷在名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沒有立場、也不知道能說什麽。


    朱厚照見朝臣們全拿到名單,表演欲上線。


    他讓黃獻送上來一個比腦袋還要大的海螺,用嘴對著螺口說話,坐在前排的劉健、朱暉等人被響到差點震碎耳膜的聲音嚇死。


    “喂喂喂,坐在最後幾排的,聽得到本王說話嗎?”朱厚照拿著海螺型擴音喇叭試音。


    劉健捂住雙耳,生怕被太子活活喊聾。


    分發完名單守在最後一排的宦官舉手示意聽得到。


    朱厚照拍拍海螺,海螺傳出難聽的噪音。朱厚照不厚道地笑了:“弘仁殿改造了海螺,可讓聲音傳的更遠。新技藝不成熟,大家包涵一二。”


    黃獻堆起笑臉,給坐在前排的股肱之臣每人發了一副棉耳塞。


    離朱厚照最近的李榮也得到了一副。李榮臉色難看,太子明顯知道離海螺越近的人耳朵越受折磨。


    “本王簡單解釋一下今後內閣的成員構成。內閣五人至七人,必要一位宗人令、一位通軍事的武官、一位精通商業的官員、兩位能力出眾的大學士。”


    “滿朝之中,本王找不到一位精通商業的官員,本王隻好勉強頂上去。希望眾愛卿自我深造,早日讓替本王減負。”


    “至於為何要把宗人令和懂軍事的武官加入內閣,眾愛卿也應該心裏有數。本王就不多說了,大家投票吧。”


    劉健捂著頭,被喇叭吵得頭疼、耳朵疼、渾身都疼。


    投票?名單之中他還是首輔,當然是……投“棄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