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護衛隊絕對是朱厚照的寶貝。但凡有點好東西,朱厚照都往護衛隊手裏塞。
在古裏海戰中,遠征軍發現葡萄牙人的火藥比大明的火藥威力大。經過弘仁殿的研究,發現加了雞蛋液等材料製成的顆粒火藥比粉末狀的火藥好。而且顆粒火藥運輸也比粉末狀安全。配給護衛軍的手雷,都是采用顆粒火藥的新式手雷。
也就意味著,秦紘根本在帳篷原址上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體。隻能從斷肢中判斷帳篷裏有九人。而牛四和衛華探查時隻發現牧民一家四口人。另外五人的身份無法判斷。
“還兩個孩子在!朝廷滅九族也不會殺沒車輪高的孩子!”秦紘對著魏彬又是一陣猛批。
魏彬冷笑:“那又如何?如果東廠的情報無誤,裏麵有毒醫在。咱家可不想護衛隊再有損傷。”
三年前朱厚照在大同遭遇火篩射殺。射殺的肩上有毒。東廠的人根據殘存的線索,發現興王和達延汗秘密往來。興王府覆滅,未找到毒醫的行蹤。東廠番子再次前往大同探查的時候發現了毒醫去過的痕跡。一路北上探訪,得知毒醫用鈴醫的身份在青土城定居。番子出關追捕毒醫的時候失去聯係。
二十八星宿和東廠檔頭碰頭,拿出各自的線索比對,做出了最可能的推測。毒醫出關給受傷的達延汗醫治,正巧被番子看到。番子臨死前點燃狼煙通知邊軍。
事到如今,一切也隻能是猜測。除非達延汗再次露麵。
“不遵國法行事,早晚出禍端!”
秦紘和魏彬不歡而散。
不過秦紘並沒有讓邊軍歸隊。反而讓他們在廢棄的威虜衛駐紮。指了衛華作為威虜衛的臨時千戶。
“你們監視多日沒發現異動。要麽達延汗傷重無法移動,要麽就是裏麵的人是達延汗拋出的誘餌。派人密切注視周圍,發現可以人等一律抓捕。”秦紘細無巨細交待衛華。
衛華明白,秦紘內心對達延汗身亡一事依然抱有懷疑。
衛華考慮的更多:“末將遵令。末將每日早晚用狼煙向第一墩匯報安全。若那日沒看到狼煙,請總督大人派兵前往。”
“本官差點忘了。威虜衛孤懸在關外,的確要特別注意安全。等等。”
秦紘帶上親衛追上了離開沒多久的魏彬。打著朱厚照的旗幟向魏彬討要一百把火繩槍。經過討價還價,護衛隊留下了五十把槍和各一千的火藥壺、鉛彈。秦紘把火繩槍和手雷等留給衛華,約定了相應的後勤補給,這才帶著少數親衛返迴甘州。
得知衛華留在威虜衛,牛宿的九人脫離護衛隊暫且留下。
“衛兄覺得達延汗在不在帳篷裏?”牛四等衛華安排好一切,心急火燎地把人拉到一旁說話。
衛華想了想道:“能讓永謝布離開亦集乃城營救的,不是達延汗也是身份貴重之人。”
“北方白虎的消息說,達延汗去哈密的時候把與太子同齡的兒子帶在身邊。”
“哪個兒子?”
“長子和次子,他們是雙胞胎,同為滿都海夫人所生。”
“那個牧民的戶籍上標注有一個兒子。我們看到的那個孩子,也在13歲左右吧?”
“屍體裏發現兩具孩子的屍骨。”
“……”
-------------------------------------
魏彬收斂了帳篷裏的屍身,帶迴青土城。
青土城到威虜衛有千裏之遙,一路上他們靠著囚牛商行的補充線補充後勤。囚牛商行到草原行商必帶保溫箱和冰塊。一是為瓜果蔬菜保鮮,二是為了降溫消暑。偶爾還能拿冰塊保存屍身送迴關內。
秦紘並沒有對屍身的身份刨根問底。
太子和朝廷在北伐上投入了很多。太子讓50萬軍隊北上,也是一次大型的閱兵,檢視軍製改革的成效。北伐需要大量的軍糧、軍衣、武器等方方麵麵的物資,朝廷大量采購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光是甘州、涼州一代百姓賣羊毛、織毛衣就賺足了全家一年的花銷。
就像秦紘對魏彬所說的。不管達延汗到底死了沒有,北伐隻能繼續。
見識了火繩槍分段式射擊的威力,秦紘對北伐的信心更足了。他毫不吝嗇筆墨,把遭遇戰用文字詳實地記錄下來,以奏折的公開方式送到了內閣的案頭。
除了遭遇戰,秦紘還寫下了他和撒馬爾罕商人碰麵的結果。其中著重敘述了月即別如何使用西方傳過來的火炮和火槍打敗帖木兒帝國、東察哈台汗國和土魯番的聯軍。
同時附上邊軍的火器配備情況。邊軍還用著天順年間的火銃,火藥質量也不高,數量也不多。
來自海外的新式火器威力嚇到了朝廷重臣。這一次不用朱厚照在屁股後麵催促,內閣嚴令工部研製火器。一定不能讓大明火器敗於西洋火器!
劉健帶上內閣和九卿找上文華殿,軟聲軟語請求派弘仁殿精通火器的匠人指點工部工匠。
朱厚照正等著官員們認慫,甩給他們一份上百人的傳奉官名單。
劉健捏著鼻子認下。
先皇賓天後,弘治帝在百官的強烈要求下撤裁了一半的傳奉官。如今到好,傳奉官的人數比先皇在位期間還多。如果全是弘仁殿的匠人也還罷了,劉健竟然看到了程穆的名字。程穆,榮盛堂的東家,大寧城市長。
“殿下……賣官了?”不怪劉健陰陽怪氣。
官員們根據規則懇請弘治帝賜與子孫國子監監生,被朱厚照說成索要官職、要搞文官世襲。如今吏部不敢給監生授官,監生隻能當吏目或者去囚牛商行找一份月俸高的工作。弄的官員們渾身不舒服。不是所有人的子孫都是讀書的料,能中進士科的畢竟少數。
朱厚照大笑著搖頭:“本王隻是讓程穆幫點小忙。想辦法逼出達延汗而已。”
“這樣啊。”劉健點點頭。把眼光投放到更遠的地方,和大明交手百年的蒙古人還真稱不上難對付。
“還有一件事本王覺得應該同愛卿們商量一下。”朱厚照眯起眼睛一臉無害地道。
劉健立刻繃緊了神經:“殿下請講。”
“你們看啊,威虜衛附近發生了這事,草原上不太平。戰機轉瞬即逝。不如把北伐提前,讓邊軍先動手北移防線吧?”
“!”
“本王讓太子府第三駐地賀蘭山先動手了。愛卿們看著辦啊。”
“!”
“忘了說一句,劉學成、李兆先、謝亙都在賀蘭山駐地。”
“!”
在古裏海戰中,遠征軍發現葡萄牙人的火藥比大明的火藥威力大。經過弘仁殿的研究,發現加了雞蛋液等材料製成的顆粒火藥比粉末狀的火藥好。而且顆粒火藥運輸也比粉末狀安全。配給護衛軍的手雷,都是采用顆粒火藥的新式手雷。
也就意味著,秦紘根本在帳篷原址上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體。隻能從斷肢中判斷帳篷裏有九人。而牛四和衛華探查時隻發現牧民一家四口人。另外五人的身份無法判斷。
“還兩個孩子在!朝廷滅九族也不會殺沒車輪高的孩子!”秦紘對著魏彬又是一陣猛批。
魏彬冷笑:“那又如何?如果東廠的情報無誤,裏麵有毒醫在。咱家可不想護衛隊再有損傷。”
三年前朱厚照在大同遭遇火篩射殺。射殺的肩上有毒。東廠的人根據殘存的線索,發現興王和達延汗秘密往來。興王府覆滅,未找到毒醫的行蹤。東廠番子再次前往大同探查的時候發現了毒醫去過的痕跡。一路北上探訪,得知毒醫用鈴醫的身份在青土城定居。番子出關追捕毒醫的時候失去聯係。
二十八星宿和東廠檔頭碰頭,拿出各自的線索比對,做出了最可能的推測。毒醫出關給受傷的達延汗醫治,正巧被番子看到。番子臨死前點燃狼煙通知邊軍。
事到如今,一切也隻能是猜測。除非達延汗再次露麵。
“不遵國法行事,早晚出禍端!”
秦紘和魏彬不歡而散。
不過秦紘並沒有讓邊軍歸隊。反而讓他們在廢棄的威虜衛駐紮。指了衛華作為威虜衛的臨時千戶。
“你們監視多日沒發現異動。要麽達延汗傷重無法移動,要麽就是裏麵的人是達延汗拋出的誘餌。派人密切注視周圍,發現可以人等一律抓捕。”秦紘細無巨細交待衛華。
衛華明白,秦紘內心對達延汗身亡一事依然抱有懷疑。
衛華考慮的更多:“末將遵令。末將每日早晚用狼煙向第一墩匯報安全。若那日沒看到狼煙,請總督大人派兵前往。”
“本官差點忘了。威虜衛孤懸在關外,的確要特別注意安全。等等。”
秦紘帶上親衛追上了離開沒多久的魏彬。打著朱厚照的旗幟向魏彬討要一百把火繩槍。經過討價還價,護衛隊留下了五十把槍和各一千的火藥壺、鉛彈。秦紘把火繩槍和手雷等留給衛華,約定了相應的後勤補給,這才帶著少數親衛返迴甘州。
得知衛華留在威虜衛,牛宿的九人脫離護衛隊暫且留下。
“衛兄覺得達延汗在不在帳篷裏?”牛四等衛華安排好一切,心急火燎地把人拉到一旁說話。
衛華想了想道:“能讓永謝布離開亦集乃城營救的,不是達延汗也是身份貴重之人。”
“北方白虎的消息說,達延汗去哈密的時候把與太子同齡的兒子帶在身邊。”
“哪個兒子?”
“長子和次子,他們是雙胞胎,同為滿都海夫人所生。”
“那個牧民的戶籍上標注有一個兒子。我們看到的那個孩子,也在13歲左右吧?”
“屍體裏發現兩具孩子的屍骨。”
“……”
-------------------------------------
魏彬收斂了帳篷裏的屍身,帶迴青土城。
青土城到威虜衛有千裏之遙,一路上他們靠著囚牛商行的補充線補充後勤。囚牛商行到草原行商必帶保溫箱和冰塊。一是為瓜果蔬菜保鮮,二是為了降溫消暑。偶爾還能拿冰塊保存屍身送迴關內。
秦紘並沒有對屍身的身份刨根問底。
太子和朝廷在北伐上投入了很多。太子讓50萬軍隊北上,也是一次大型的閱兵,檢視軍製改革的成效。北伐需要大量的軍糧、軍衣、武器等方方麵麵的物資,朝廷大量采購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光是甘州、涼州一代百姓賣羊毛、織毛衣就賺足了全家一年的花銷。
就像秦紘對魏彬所說的。不管達延汗到底死了沒有,北伐隻能繼續。
見識了火繩槍分段式射擊的威力,秦紘對北伐的信心更足了。他毫不吝嗇筆墨,把遭遇戰用文字詳實地記錄下來,以奏折的公開方式送到了內閣的案頭。
除了遭遇戰,秦紘還寫下了他和撒馬爾罕商人碰麵的結果。其中著重敘述了月即別如何使用西方傳過來的火炮和火槍打敗帖木兒帝國、東察哈台汗國和土魯番的聯軍。
同時附上邊軍的火器配備情況。邊軍還用著天順年間的火銃,火藥質量也不高,數量也不多。
來自海外的新式火器威力嚇到了朝廷重臣。這一次不用朱厚照在屁股後麵催促,內閣嚴令工部研製火器。一定不能讓大明火器敗於西洋火器!
劉健帶上內閣和九卿找上文華殿,軟聲軟語請求派弘仁殿精通火器的匠人指點工部工匠。
朱厚照正等著官員們認慫,甩給他們一份上百人的傳奉官名單。
劉健捏著鼻子認下。
先皇賓天後,弘治帝在百官的強烈要求下撤裁了一半的傳奉官。如今到好,傳奉官的人數比先皇在位期間還多。如果全是弘仁殿的匠人也還罷了,劉健竟然看到了程穆的名字。程穆,榮盛堂的東家,大寧城市長。
“殿下……賣官了?”不怪劉健陰陽怪氣。
官員們根據規則懇請弘治帝賜與子孫國子監監生,被朱厚照說成索要官職、要搞文官世襲。如今吏部不敢給監生授官,監生隻能當吏目或者去囚牛商行找一份月俸高的工作。弄的官員們渾身不舒服。不是所有人的子孫都是讀書的料,能中進士科的畢竟少數。
朱厚照大笑著搖頭:“本王隻是讓程穆幫點小忙。想辦法逼出達延汗而已。”
“這樣啊。”劉健點點頭。把眼光投放到更遠的地方,和大明交手百年的蒙古人還真稱不上難對付。
“還有一件事本王覺得應該同愛卿們商量一下。”朱厚照眯起眼睛一臉無害地道。
劉健立刻繃緊了神經:“殿下請講。”
“你們看啊,威虜衛附近發生了這事,草原上不太平。戰機轉瞬即逝。不如把北伐提前,讓邊軍先動手北移防線吧?”
“!”
“本王讓太子府第三駐地賀蘭山先動手了。愛卿們看著辦啊。”
“!”
“忘了說一句,劉學成、李兆先、謝亙都在賀蘭山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