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比正常人多了35年的閱曆,有非常厚實的家底、更沒有兄弟爭家產,身邊人不是每一科的狀元就是人精中的人精,耳聞目染之下成精是早晚的事。


    隻是大家都沒想到,朱厚照攝政半年的變化會如此之大。三年前的衝動少年城府一下子變得極深,讓老狐狸們都要背後一涼。


    在世界變革、局勢風雲既變之際,大明有一位心黑手辣的太子,終歸是利大於弊。


    至少,甘肅總兵劉勝就不用頭疼如何有效地管理土魯番。


    “北伐的戰前準備需要一段時間。總兵調走前還需要在土魯番駐守一兩月個,等朝廷任命的總督到任。”來宣旨賞賜戰功的高鳳沒心情留下土魯番,想要盡快趕迴京。


    兵部新修了哈密通往京師的驛路。一路上的驛站配給足夠的駑馬,派來的鋪兵人數也是正常的三倍。此外,囚牛商行把大量的熱氣球和操控手投入此線。隻要天氣許可,熱氣球可停在驛路途中的任何一個驛站,也可以在任何一個驛站起飛。空中傳送與地麵交通完美結合。安樂城拿下後,此條驛路又多了柳中城、安樂城兩個點。


    高鳳和兵部左侍郎張海抵達安樂城後,受到了劉勝的熱情接待。高鳳難得出宮,用學了皮毛的迴迴語出城找當地人嘮嗑。當地人中想和大明搞好關係的一部分像看到了救星,不斷往高鳳懷裏塞黃金以求大明給他們更好的待遇。高鳳擺足了大太監的譜。


    但當一個熱氣球降落在安樂城,把信送到高鳳手中時,高鳳態度立馬天翻地覆,著急著想迴京。哪怕張海明確表示短時期內不離開,高鳳堅持先行撤離。


    西域一直流傳著大明有“能在天上飛行的仙器”。土魯番人剛見到熱氣球的時候,和大明百姓的反應極為相似,跪在地上大唿小叫。由於人都被趕出城,明軍也沒有和當地人當朋友的打算,並沒有否認不靠譜的傳聞。


    急著迴去鞏固地位的高鳳,把收到的黃金平均分為三份,一份自己拿,一份給張海,一份給劉勝。他拿著自己的黃金做熱氣球走了,把送禮的人一股腦塞給了張海。


    張海能怎麽辦?能從宦官手裏分一杯羹已經是西邊出太陽了,身上又有朝廷給的秘密任務,隻能當和事佬緩和甘肅軍與土魯番的關係。


    土魯番一年半內經曆了兩任大汗的失敗。戰爭又導致商路斷絕,除了和囚牛商行交易棉花賺了些錢,幾乎沒有其它的賺錢途徑。同時,後勤軍備通過囚牛商行車船行送抵安樂城,物資充足。張海和劉勝協商後,騰出部分物資和當地人交易,得來的錢財平分給將士。


    當地人用比商行售價低一成的驚爆價購買明軍物資。緊張的關係瞬間扭轉,表現了一把軍民魚水情。


    “軍爺,天上飛的賣嗎?”有膽大的土魯番商人忐忑不安地問。


    明軍的哈哈大笑:“哪怕你有金山銀山,也別想買到熱氣球。有機會去我們京師,可以花100兩體驗一下飛在空中的感覺。其他的你就別奢望了。”皇宮遇空襲後,熱氣球的管製比火器還嚴厲。


    “那,我們還能住迴城裏嗎?”幾次交易在城裏進行,細心的商人發現明軍並沒有全部住在當地人家中,他們更喜歡住在軍營裏。


    說話的明軍嘖了一聲:“等我們撤走後肯定行。我們主帥怕你們在背後使詐,把所有人趕走一勞永逸。主帥一勞永逸,卻害得我們連個洗衣婆娘都找不到。”


    “你們要撤走?”


    “那是當然。我們還要北上把韃靼趕到陰山之北。朝廷會派官員治理你們。”


    土魯番人伸長脖子沒等來交接班的大明官員,竟然等來了喇嘛!


    距安樂城30裏外的火州,曾經是高昌國的國都。高昌國信佛。後來占領此地的蒙古人信佛教的其中一脈——密宗。元帝國瓦解後,四大汗國陸續更改了信仰,才有了當地人改信伊教的一幕。哈密一直在伊教和密宗之間搖擺。在弘治帝派出冊封的西天佛子之後,哈密信密宗的人越來越多。


    喇嘛們比交接班的總督來的都快。劉勝和喇嘛們閉門交談之後,下達了信仰密宗之人被允許居住在安樂城、火州、柳中城中的軍令。土魯番還處於軍隊占領狀態,自然要聽從軍令。


    更改信仰有時候比奪家產還要人命。這一軍令招致土魯番人抵抗。誰敢改信仰就在內部處決,絕不讓允許此事發生。


    見到了能飛天的熱氣球,明白土魯番和大明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投靠大明得到豐厚的生活條件,很多人還是心動了。況且這片土地到處都是佛教的蹤跡。比如火州城中有寺廟遺址、附近有佛塔遺址之類的。而密宗也曾是元朝的國教,在蒙古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長輩們以祖宗家法威脅小輩時總缺了點底氣。


    有一個人心動,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守在城裏的明軍冷眼看著土魯番人內亂,城外打出狗腦袋他們都不管。隻要跑到城門口願意改信密宗之人,明軍就把他們放進城,提供少量的生活物資以及力所能及的工作。再怎麽樣也比生活在城外好。


    喇嘛們除了傳教也會看病救人。明軍守著城不出,哪怕城外有土魯番散兵遊蕩,隻要不攻城明軍也是不管他們的。哈密、東天山幾場戰爭消耗了大明一年的火藥,打的那是個天崩地裂。命大逃離戰場的土魯番士兵各個帶傷,很多人傷口潰爛危在旦夕。沒有醫療救治,哪怕明軍不殺他們,他們也很難活下去。喇嘛們出手救治。慢慢地,改信密宗的人越來越多。


    在劉勝收到原南京戶部尚書王軾成為土魯番總督的時候,劉勝下了一個令。


    “土魯番中所有人必須改信密宗,不願意改信仰的限期十日離境,十日後刀劍無眼。”


    此軍令一出,土魯番人差點暴動。他們能去哪?西麵、北麵都是山,東麵的哈密和他們關係緊張,前往東察哈爾汗國需要跨過南麵的山路。並且東察哈爾汗國比他們更亂,


    商人們想請張海說和,而張海躲進了安樂城。


    劉勝更不負責任。不管城外怎麽亂,明軍依舊執行原來的禁令——攻擊城牆者死。


    王軾一路又是快馬又是熱氣球,趕到安樂城匆匆上任的時候,看到城牆前斑斑血跡,還有未處理的屍體。


    王軾沒有慌。來之前收到太子殿下的親筆書信,讓他一切按照戲本演。戲本作者,顧問閣王恕等人。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