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絕對是大明開國以來爭議最大的皇太子。
很多人都說,若弘治帝再多一位皇子,太子絕對會被廢。
三年前,朱厚照撒出20萬兩在大同壘起京觀。因其中有老弱婦孺,被文人士子罵得狗血淋頭。當時呈遞給弘治帝的彈劾奏折堆滿一間屋子。一間屋子不是比喻,是事實。那些彈劾至今封存在司禮監的房舍內。
能對付魔法的還得是魔法。《京報》把所有難聽的辱罵刊登出來,煽動被火篩重創的大同、宣府百姓和文人們對罵。百姓們罵大明文人吃裏扒外,不先心疼心疼死於火篩之手的自家老弱婦孺。文人罵朱厚照有多兇,百姓就罵文人有多兇。同時血腥報複恫嚇了囂張跋扈、把大明邊民視為圈養牛羊的韃靼人。此後韃靼人掠邊,多以搶東西為主,非必要不會殺人。更不敢做出屠村之類的暴行。至此,文人很少再提京觀的事。
三年後,朱厚照意圖與韃靼聯姻,遭受了百姓和文人聯手反對。哪怕朱厚照口生蓮花,把聯姻的好處吹到天上去,大明上下反對此事的人遠遠大於讚同的。哪些讚同朱厚照,甚至願意為他和別人打架的,不是花錢雇的水軍,就是已經被朱厚照忽悠瘸了的年輕人。
借助衡王納異邦女子的由頭,文官彈劾,武官彈劾、宗室彈劾,最後甚至有李榮帶頭幾百名宦官聯名寫血書懇請朱厚照顧念祖宗家法。隨著萬壽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不止是彈劾了!進京祝壽的官員、宗室當著朱厚照的麵明確表示反對皇室與異族聯姻。
麵對滔天民意,朱厚照又是如何自處?
他麵帶微笑,唾麵自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當然了,沒人敢打罵攝政太子。該辯駁的都刊登在《京報》上,別人想裝瞎朱厚照也沒法子。
“殿下今年大辦萬壽節,各地布政使、都指揮悉數到場,宗室各藩都派了代表進京,十二個外邦派來了使者。到時出現不好的場麵,皇上定會很難過。”劉健又勸朱厚照先服軟、安撫臣民。
心情極佳的朱厚照笑了笑:“一時沒注意,萬壽節竟然快到了。”他心情能不好嗎?全國上下罵他,關注度突破九位數,正向著十位數發展。
劉健氣得吹胡子瞪眼。當年誰說太子性子急躁的?急躁個屁!太子穩如老狗!
“是時候讓大家的注意力轉移一下。這次韃靼公主會來京給父皇祝壽,可別把小姑娘嚇著了。”朱厚照嘴角勾起,幻想著百官們看到韃靼公主時的表情。
劉健眼睛差點脫框:“韃靼公主要來?!”
“首輔無須擔心。本王又不是變態,不會對9歲的女童起什麽心思。”朱厚照舉手發誓自證清白。
劉健咬緊後牙槽,一字一句地問,“殿下真的想要和韃靼聯姻嗎?”
“元帝國已經亡了,蒙古人的勢力正在被掃出中亞。”朱厚照避重就輕,“大明最艱難的時刻也沒有選擇聯姻。”
當初也先俘虜英宗,想要把妹妹嫁給英宗,以獲取明朝支持綽羅斯家族取代“黃金家族”。景帝和於謙反對聯姻,英宗同樣拒絕。不過也有傳言說英宗實際上娶的是伯顏帖木兒的女兒,還生下一個兒子留在瓦剌。可不管怎麽樣,正史中大明拒絕與瓦剌聯姻。
“殿下沒這個打算就好。”劉健大鬆一口氣。太子終於給了個準話了。
朱厚照嗬嗬一笑:“劉愛卿,時代變了。元帝國消亡,該是明帝國崛起的時候了。”
“殿下到底何意!”劉健發覺自己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思路。
“本王與劉愛卿透個底,希望劉愛卿關鍵時刻站在本王身邊。”朱厚照湊在劉健耳邊小聲嘀咕。
每天喝牛奶有助於長高,小小年紀的朱厚照已經和劉健一樣高了。百官們被朱厚照的身高和“城府”所惑,把他視為同齡人對待。
劉健詭異地注視著猛躥個的朱厚照:“殿下的想法……真大膽。”
“本王才12歲,離18歲成婚還有6年。6年的時間,什麽都可能發生。”朱厚照自信滿滿。
“殿下不提,老臣都忘了殿下的年齡。”劉健苦笑。
劉健相信,哪怕弘治帝有百位皇子,朱厚照依舊還會是太子。集精明、果決、狠辣、自製力於一身,別人加起來也不會是他對手。
-------------------------------------
南京醉月軒,龐固被崇王帶人堵在了裏麵。
“當時投資入股的時都簽了合同的。合同怎麽能說撕毀就撕毀!如果太子單方麵撕毀大寧城土地買賣合同,你們也支持嗎?”龐固腳步虛浮、色厲內荏,被逼祭出太子的大旗。
崇王雙目閃過一絲慌亂。轉念想到股份退迴來堆在醉月軒的600多萬兩他至少可以拿18萬兩,立刻壓下對小太子的懼意。
“你花了銀子故意拿假鹽引騙我們!我們拿迴投資天經地義!”崇王喉嚨扯的震天響,仿佛說話聲代表了膽氣似的。
龐固漲紅了臉,激憤地雙臂揮舞,“天地良心!龐某人賭咒發誓絕對沒有做過虧心事!押在醉月軒的90萬鹽引你們也查了,最後來南京收的7千鹽引有問題,北方帶來的鹽引一點問題也沒有!你們南方人坑壑一氣給龐某人挖坑,還想把汙水潑迴給我?!別做夢了!走,我們去太子麵前理論。”
龐固在京師逗留了一個多月沒等到朝廷明確的答複,被崇王派人半拉半推帶迴南京。崇王帶頭,要檢驗抵押在醉月軒的鹽引和入股銀子。逼著龐固把入股銀子退給他們。
京師一直傳言假鹽引是太子的手筆。鹽商們也不敢追究太深,想先把巨額投資拿迴來,其餘當做花錢買平安。拿迴銀子,加上此前兩期得到的四分利,各家也虧不了多少。虧得最多的還是龐固,被太子坑得家敗了,
“別拿太子壓本王。就算太子來了,本王該罵的還是得罵!”
崇王大手一揮,兩個強壯的護衛硬押著龐固在解除股份投資上簽字畫押。守備太監、魏國公的代表冷眼旁觀,沒有上前幫助的意思。
他們當初圍在龐固周圍大拍馬屁、稱兄道友。現在誰也沒想過買到假鹽引、丟了投資金的龐固下場會如何。
醉月軒開門做生意,兩麵都不敢得罪。沒有龐固的簽字畫押,醉月軒不敢把股份銀拿出來分了。掌櫃一個個掰開龐固扣得緊緊的手指,收起簽字畫押的解除書,讓人把入股銀子還給大家。
“這銀子裏摻了鉛粉,分量不對!”有人急得拍大腿。
龐固氣得五官扭曲,掙脫護衛的手指著一個個逼他放手入股銀子的人大罵,“你們南方人真厲害!坑了龐某人的鹽引不說,還想坑銀子!幸虧銀子沒經過龐某的手!”
很多人都說,若弘治帝再多一位皇子,太子絕對會被廢。
三年前,朱厚照撒出20萬兩在大同壘起京觀。因其中有老弱婦孺,被文人士子罵得狗血淋頭。當時呈遞給弘治帝的彈劾奏折堆滿一間屋子。一間屋子不是比喻,是事實。那些彈劾至今封存在司禮監的房舍內。
能對付魔法的還得是魔法。《京報》把所有難聽的辱罵刊登出來,煽動被火篩重創的大同、宣府百姓和文人們對罵。百姓們罵大明文人吃裏扒外,不先心疼心疼死於火篩之手的自家老弱婦孺。文人罵朱厚照有多兇,百姓就罵文人有多兇。同時血腥報複恫嚇了囂張跋扈、把大明邊民視為圈養牛羊的韃靼人。此後韃靼人掠邊,多以搶東西為主,非必要不會殺人。更不敢做出屠村之類的暴行。至此,文人很少再提京觀的事。
三年後,朱厚照意圖與韃靼聯姻,遭受了百姓和文人聯手反對。哪怕朱厚照口生蓮花,把聯姻的好處吹到天上去,大明上下反對此事的人遠遠大於讚同的。哪些讚同朱厚照,甚至願意為他和別人打架的,不是花錢雇的水軍,就是已經被朱厚照忽悠瘸了的年輕人。
借助衡王納異邦女子的由頭,文官彈劾,武官彈劾、宗室彈劾,最後甚至有李榮帶頭幾百名宦官聯名寫血書懇請朱厚照顧念祖宗家法。隨著萬壽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不止是彈劾了!進京祝壽的官員、宗室當著朱厚照的麵明確表示反對皇室與異族聯姻。
麵對滔天民意,朱厚照又是如何自處?
他麵帶微笑,唾麵自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當然了,沒人敢打罵攝政太子。該辯駁的都刊登在《京報》上,別人想裝瞎朱厚照也沒法子。
“殿下今年大辦萬壽節,各地布政使、都指揮悉數到場,宗室各藩都派了代表進京,十二個外邦派來了使者。到時出現不好的場麵,皇上定會很難過。”劉健又勸朱厚照先服軟、安撫臣民。
心情極佳的朱厚照笑了笑:“一時沒注意,萬壽節竟然快到了。”他心情能不好嗎?全國上下罵他,關注度突破九位數,正向著十位數發展。
劉健氣得吹胡子瞪眼。當年誰說太子性子急躁的?急躁個屁!太子穩如老狗!
“是時候讓大家的注意力轉移一下。這次韃靼公主會來京給父皇祝壽,可別把小姑娘嚇著了。”朱厚照嘴角勾起,幻想著百官們看到韃靼公主時的表情。
劉健眼睛差點脫框:“韃靼公主要來?!”
“首輔無須擔心。本王又不是變態,不會對9歲的女童起什麽心思。”朱厚照舉手發誓自證清白。
劉健咬緊後牙槽,一字一句地問,“殿下真的想要和韃靼聯姻嗎?”
“元帝國已經亡了,蒙古人的勢力正在被掃出中亞。”朱厚照避重就輕,“大明最艱難的時刻也沒有選擇聯姻。”
當初也先俘虜英宗,想要把妹妹嫁給英宗,以獲取明朝支持綽羅斯家族取代“黃金家族”。景帝和於謙反對聯姻,英宗同樣拒絕。不過也有傳言說英宗實際上娶的是伯顏帖木兒的女兒,還生下一個兒子留在瓦剌。可不管怎麽樣,正史中大明拒絕與瓦剌聯姻。
“殿下沒這個打算就好。”劉健大鬆一口氣。太子終於給了個準話了。
朱厚照嗬嗬一笑:“劉愛卿,時代變了。元帝國消亡,該是明帝國崛起的時候了。”
“殿下到底何意!”劉健發覺自己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思路。
“本王與劉愛卿透個底,希望劉愛卿關鍵時刻站在本王身邊。”朱厚照湊在劉健耳邊小聲嘀咕。
每天喝牛奶有助於長高,小小年紀的朱厚照已經和劉健一樣高了。百官們被朱厚照的身高和“城府”所惑,把他視為同齡人對待。
劉健詭異地注視著猛躥個的朱厚照:“殿下的想法……真大膽。”
“本王才12歲,離18歲成婚還有6年。6年的時間,什麽都可能發生。”朱厚照自信滿滿。
“殿下不提,老臣都忘了殿下的年齡。”劉健苦笑。
劉健相信,哪怕弘治帝有百位皇子,朱厚照依舊還會是太子。集精明、果決、狠辣、自製力於一身,別人加起來也不會是他對手。
-------------------------------------
南京醉月軒,龐固被崇王帶人堵在了裏麵。
“當時投資入股的時都簽了合同的。合同怎麽能說撕毀就撕毀!如果太子單方麵撕毀大寧城土地買賣合同,你們也支持嗎?”龐固腳步虛浮、色厲內荏,被逼祭出太子的大旗。
崇王雙目閃過一絲慌亂。轉念想到股份退迴來堆在醉月軒的600多萬兩他至少可以拿18萬兩,立刻壓下對小太子的懼意。
“你花了銀子故意拿假鹽引騙我們!我們拿迴投資天經地義!”崇王喉嚨扯的震天響,仿佛說話聲代表了膽氣似的。
龐固漲紅了臉,激憤地雙臂揮舞,“天地良心!龐某人賭咒發誓絕對沒有做過虧心事!押在醉月軒的90萬鹽引你們也查了,最後來南京收的7千鹽引有問題,北方帶來的鹽引一點問題也沒有!你們南方人坑壑一氣給龐某人挖坑,還想把汙水潑迴給我?!別做夢了!走,我們去太子麵前理論。”
龐固在京師逗留了一個多月沒等到朝廷明確的答複,被崇王派人半拉半推帶迴南京。崇王帶頭,要檢驗抵押在醉月軒的鹽引和入股銀子。逼著龐固把入股銀子退給他們。
京師一直傳言假鹽引是太子的手筆。鹽商們也不敢追究太深,想先把巨額投資拿迴來,其餘當做花錢買平安。拿迴銀子,加上此前兩期得到的四分利,各家也虧不了多少。虧得最多的還是龐固,被太子坑得家敗了,
“別拿太子壓本王。就算太子來了,本王該罵的還是得罵!”
崇王大手一揮,兩個強壯的護衛硬押著龐固在解除股份投資上簽字畫押。守備太監、魏國公的代表冷眼旁觀,沒有上前幫助的意思。
他們當初圍在龐固周圍大拍馬屁、稱兄道友。現在誰也沒想過買到假鹽引、丟了投資金的龐固下場會如何。
醉月軒開門做生意,兩麵都不敢得罪。沒有龐固的簽字畫押,醉月軒不敢把股份銀拿出來分了。掌櫃一個個掰開龐固扣得緊緊的手指,收起簽字畫押的解除書,讓人把入股銀子還給大家。
“這銀子裏摻了鉛粉,分量不對!”有人急得拍大腿。
龐固氣得五官扭曲,掙脫護衛的手指著一個個逼他放手入股銀子的人大罵,“你們南方人真厲害!坑了龐某人的鹽引不說,還想坑銀子!幸虧銀子沒經過龐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