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習慣了朱厚照與他們南轅北轍的腦迴路。能弄出“假鹽引”,集百官之力沒找到證據和犯罪手段的,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腦子!
韃靼使者桶哈來之前有過心理準備。甚至達延汗做好了大明借口出兵韃靼的最壞準備。
大明太子的反應讓桶哈芒刺在背、惴惴不安。
決定迴四夷館後一定要拜訪大明名士,詢問他們的看法。對了,還要買報紙!《京報》、《大明報》、《晨報》、《商報》、《壹周刊》、《半月刊》……京師的報紙多種多樣。報紙上經常刊登很有見解的文章。說是每份報紙大明太子都是看,想要出人頭地的文人士子會投稿報社,爭取被大明太子賞識。
“桶哈,說說達延汗給公主準備了些什麽嫁妝?”從平台走到殿中央的朱厚照仗著會蒙古語的便利,小聲和桶哈說起了悄悄話。
身旁的李榮和牟斌都不懂蒙古話。站在前排的劉健聽懂了!他的孫子在青土城給太子當差,會蒙古語是必備技能。劉健也粗粗學了一些。還好他學了!
正在懷疑人生的桶哈一時沒反應過來,用蒙古語迴道,“大汗準備陪嫁從陰山
一直到狼山以南的草原。”
朱厚照眼睛蹭亮!
那可是太祖時期明軍輻射到地方。隻是輻射,如同河套一樣,沒有建立官府有效管控,後逐步被朝廷放棄。範圍比河套廣!
這嫁妝不錯!
雖然那片地區是韃靼人的放牧區,並沒有徹底占下來。可達延汗能時不時派兵騷擾,安全問題得不到保證又談何發展!
太子府在青土城三年,隻清空了賀蘭山一代的韃靼人。韃靼人時不時去肥美的後套草原放牧。入駐東勝衛的囚牛商行,隨時準備好韃靼攻來撤退到大同城。河套靠近邊界的地方沙漠化嚴重,朝廷沒有決心拿迴河套並建立官衙管理。光憑太子府一點點占領,不知要花多大的代價。
後套有黃河水滋潤,適宜水稻生長。如今那片地方荒廢,每年至少損失幾十萬石糧食啊!
朱厚照想確定達延汗是否真能約束部下不騷擾陰山以南地區。那裏不屬於達延汗本部勢力,而是永謝布、土默特部經常放牧的地區。“本王……”
“殿下,請把接下來的事情交給禮部。”劉健虎著一張臉把朱厚照擠開。
朱厚照懂蒙古語、迴迴文,想要更進一步的官員們也會私下抽空學習。在場的官員能聽懂蒙古語的真不少。朱厚照輕聲說話,有些人沒聽清楚。桶哈那一嗓門,站在殿外的人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禮部尚書張華立刻上前認領任務:“下官定不負使命。”
“殿下還未告之皇上,於理不合。”
“不能慢待了使者!殿下還是讓禮部忙碌吧。”
“殿下的婚事不可操之過急,有既定的禮儀。”
“……”朝臣紛紛發言,不給朱厚照說話的機會。
唯恐朱厚照為了土地把太子妃、未來的皇後寶座給賣了!
朝臣們都明白,他們的太子殿下真做得出此等不要臉的事!
“不是,本王……”朱厚照打算把話問完。
被告之剛才對話內容的李榮臉都黑了。給牟斌使眼色,一起把朱厚照“送出”奉天殿。為了讓朱厚照聽話,李榮硬生生擠出眼淚:“嗚~太子爺,皇爺可經不起再一次的刺激了!”
“李公公別哭啊!本王是男子,這事吃不了虧!”朱厚照手忙腳亂地摸出帕子給李榮抹眼淚。這位給他把過屎、把過尿,也算是長輩了。
就算在風氣開放的兩個月亮世界,在兩性關係上女子也是吃虧的一方。如果聯姻成功,該哭的也應該是韃靼公主而不是他!
李榮眼淚掉的更兇了!堂堂司禮監掌印太監,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當年皇爺差點被先皇廢了儲君之位,李榮都沒著急上火掉眼淚。
這次是真被嚇到了!他們的太子爺,也太不講究了!大明未來的皇後怎麽能是韃靼公主呢!絕對不可以!
偏偏太子爺心動於達延汗給出的嫁妝。除了皇爺,天下間還有誰能改變太子爺的想法!
這事告訴皇爺,皇爺會不會當場氣死?!
李榮捶足頓胸:“哎呦喂,我的太子爺啊!韃靼公主豈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母後在朝野的名聲不見得比韃靼人好聽到哪裏去。”朱厚照實話實說。
不管有再多的外在因素,皇帝爹專寵張皇後一人乃事實。“忠於妻子”在兩個月亮世界是男德的基本守則。換在大明,以皇帝爹的身份,張皇後是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對象。哪談得上什麽“母儀天下”!
李榮倒吸一口涼氣:“太子爺想氣壞皇爺嗎?”
“隻要大明和韃靼聯姻,兩國邊界至少保持十年的安定。本王就能騰出手來增強國力。”朱厚照一臉愁容、恍然若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兩個月亮世界都有政治聯姻、商業聯姻、官商聯姻,某些國家還能把此宣傳成愛情的典範。大明怎麽就接受不了帶來甚多好處的異族太子妃呢?
弄得好像他將來能娶合心意的女子為妻似的!起點太高,絕對吃不了虧的朱厚照在婚姻上顯得很淡定。
接待韃靼使者的事自有禮部負責。朱厚照離開奉天殿後,把自己關在文華殿裏,反反複複打草稿,寫了一篇“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的洗腦性宣傳文案。
他絞盡腦汁,把以前學到、看到的相關點知識都添加在裏麵。甚至用“羊吃人”解釋了如何用經濟手段、用春風細雨般的溫柔手段,把別國塑造成本國的生產資源供應國,並加以控製。
一聲令下,全文一字不改地刊登在《京報》、《大明報》兩份最權威的報紙上,落下朱厚照的署名。
洗腦文章的最後,沒忘了提一句“大明、韃靼兩國聯姻,利大於弊”。
在朱厚照的描述下,韃靼給大明提供土地、人力、生產資源,還有安定的外部條件。就差直唿:達延汗是個好嶽父!
看到文章的桶哈,花了兩錠金子的高價讓人把報紙送到亦集乃城。
實錘了,達延汗就在亦集乃城附近!
韃靼使者桶哈來之前有過心理準備。甚至達延汗做好了大明借口出兵韃靼的最壞準備。
大明太子的反應讓桶哈芒刺在背、惴惴不安。
決定迴四夷館後一定要拜訪大明名士,詢問他們的看法。對了,還要買報紙!《京報》、《大明報》、《晨報》、《商報》、《壹周刊》、《半月刊》……京師的報紙多種多樣。報紙上經常刊登很有見解的文章。說是每份報紙大明太子都是看,想要出人頭地的文人士子會投稿報社,爭取被大明太子賞識。
“桶哈,說說達延汗給公主準備了些什麽嫁妝?”從平台走到殿中央的朱厚照仗著會蒙古語的便利,小聲和桶哈說起了悄悄話。
身旁的李榮和牟斌都不懂蒙古話。站在前排的劉健聽懂了!他的孫子在青土城給太子當差,會蒙古語是必備技能。劉健也粗粗學了一些。還好他學了!
正在懷疑人生的桶哈一時沒反應過來,用蒙古語迴道,“大汗準備陪嫁從陰山
一直到狼山以南的草原。”
朱厚照眼睛蹭亮!
那可是太祖時期明軍輻射到地方。隻是輻射,如同河套一樣,沒有建立官府有效管控,後逐步被朝廷放棄。範圍比河套廣!
這嫁妝不錯!
雖然那片地區是韃靼人的放牧區,並沒有徹底占下來。可達延汗能時不時派兵騷擾,安全問題得不到保證又談何發展!
太子府在青土城三年,隻清空了賀蘭山一代的韃靼人。韃靼人時不時去肥美的後套草原放牧。入駐東勝衛的囚牛商行,隨時準備好韃靼攻來撤退到大同城。河套靠近邊界的地方沙漠化嚴重,朝廷沒有決心拿迴河套並建立官衙管理。光憑太子府一點點占領,不知要花多大的代價。
後套有黃河水滋潤,適宜水稻生長。如今那片地方荒廢,每年至少損失幾十萬石糧食啊!
朱厚照想確定達延汗是否真能約束部下不騷擾陰山以南地區。那裏不屬於達延汗本部勢力,而是永謝布、土默特部經常放牧的地區。“本王……”
“殿下,請把接下來的事情交給禮部。”劉健虎著一張臉把朱厚照擠開。
朱厚照懂蒙古語、迴迴文,想要更進一步的官員們也會私下抽空學習。在場的官員能聽懂蒙古語的真不少。朱厚照輕聲說話,有些人沒聽清楚。桶哈那一嗓門,站在殿外的人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禮部尚書張華立刻上前認領任務:“下官定不負使命。”
“殿下還未告之皇上,於理不合。”
“不能慢待了使者!殿下還是讓禮部忙碌吧。”
“殿下的婚事不可操之過急,有既定的禮儀。”
“……”朝臣紛紛發言,不給朱厚照說話的機會。
唯恐朱厚照為了土地把太子妃、未來的皇後寶座給賣了!
朝臣們都明白,他們的太子殿下真做得出此等不要臉的事!
“不是,本王……”朱厚照打算把話問完。
被告之剛才對話內容的李榮臉都黑了。給牟斌使眼色,一起把朱厚照“送出”奉天殿。為了讓朱厚照聽話,李榮硬生生擠出眼淚:“嗚~太子爺,皇爺可經不起再一次的刺激了!”
“李公公別哭啊!本王是男子,這事吃不了虧!”朱厚照手忙腳亂地摸出帕子給李榮抹眼淚。這位給他把過屎、把過尿,也算是長輩了。
就算在風氣開放的兩個月亮世界,在兩性關係上女子也是吃虧的一方。如果聯姻成功,該哭的也應該是韃靼公主而不是他!
李榮眼淚掉的更兇了!堂堂司禮監掌印太監,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當年皇爺差點被先皇廢了儲君之位,李榮都沒著急上火掉眼淚。
這次是真被嚇到了!他們的太子爺,也太不講究了!大明未來的皇後怎麽能是韃靼公主呢!絕對不可以!
偏偏太子爺心動於達延汗給出的嫁妝。除了皇爺,天下間還有誰能改變太子爺的想法!
這事告訴皇爺,皇爺會不會當場氣死?!
李榮捶足頓胸:“哎呦喂,我的太子爺啊!韃靼公主豈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母後在朝野的名聲不見得比韃靼人好聽到哪裏去。”朱厚照實話實說。
不管有再多的外在因素,皇帝爹專寵張皇後一人乃事實。“忠於妻子”在兩個月亮世界是男德的基本守則。換在大明,以皇帝爹的身份,張皇後是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對象。哪談得上什麽“母儀天下”!
李榮倒吸一口涼氣:“太子爺想氣壞皇爺嗎?”
“隻要大明和韃靼聯姻,兩國邊界至少保持十年的安定。本王就能騰出手來增強國力。”朱厚照一臉愁容、恍然若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兩個月亮世界都有政治聯姻、商業聯姻、官商聯姻,某些國家還能把此宣傳成愛情的典範。大明怎麽就接受不了帶來甚多好處的異族太子妃呢?
弄得好像他將來能娶合心意的女子為妻似的!起點太高,絕對吃不了虧的朱厚照在婚姻上顯得很淡定。
接待韃靼使者的事自有禮部負責。朱厚照離開奉天殿後,把自己關在文華殿裏,反反複複打草稿,寫了一篇“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的洗腦性宣傳文案。
他絞盡腦汁,把以前學到、看到的相關點知識都添加在裏麵。甚至用“羊吃人”解釋了如何用經濟手段、用春風細雨般的溫柔手段,把別國塑造成本國的生產資源供應國,並加以控製。
一聲令下,全文一字不改地刊登在《京報》、《大明報》兩份最權威的報紙上,落下朱厚照的署名。
洗腦文章的最後,沒忘了提一句“大明、韃靼兩國聯姻,利大於弊”。
在朱厚照的描述下,韃靼給大明提供土地、人力、生產資源,還有安定的外部條件。就差直唿:達延汗是個好嶽父!
看到文章的桶哈,花了兩錠金子的高價讓人把報紙送到亦集乃城。
實錘了,達延汗就在亦集乃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