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從不會虧待自己。哪怕是寒食節,他也沒遵從世俗吃寒食。
天氣迴暖,宮裏停了供暖。養好傷的黃獻避著人,在火爐上把典膳局昨日熬好的雞湯熱了熱。再用熱水泡了碗芝麻糊。
朱厚照一大早起來打了一套五禽戲。把東西全吃了之後,又讓黃獻給他煮了兩個雞蛋。絕對是天然草雞蛋,營養豐富!畢竟是寒食節,他也不好大張旗鼓的讓人給他做熱食。吃冷東西不利於養生。
自從在頭發裏發現一根羊毛,還以為是白發,把他嚇得夠嗆。即便是一場虛驚,也讓他引起重視,開始了長久的養生生涯。
“小爺,錦衣衛送來西北急件。”段聰道。
“念。”
“西北方發現金帳汗國殘餘勢力。”
朱厚照舒了口氣:“搞半天,原來火炮來自於金帳汗國。”
程敏政一行人在東天山遭遇強大的火力攻擊。幸虧他早就派人在東天山偷偷挖銅礦,建起了完備的工事。突襲之下,死傷人數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韃靼人常在草原上奔馳,他們的優勢在於行蹤不定,極少用到火炮之類的大型火器。突然之間擁有火器,嚇得朱厚照差點改了所有的計劃。震驚程度絕對不亞於誤以為自己有白頭發!
莫斯科公國聯合克羅地亞擊潰了金帳汗國,但金帳汗國還有一部分殘部在苦苦支撐、意圖複國。畢竟距離太遠,朱厚照沒有心思關心他們的去向。沒成想他們竟然勾結了達延汗!難不成韃靼還能幫金帳汗國複國?!
還不如求大明呢!
朱厚照也不會小瞧金帳汗國殘餘的勢力。當初元帝國繼承宋朝的火器後發揚光大。而大明隻顧著嚴防死守,並沒有發展火器。從伍善從前方得到實戰情報,兩國之間的火器威力相差無幾。
不過金帳汗國已是昨日黃花,拚後勤和武備絕對不是大明的對手。
但現在,他們針對上了太子府。他倒不怕,隻不過打仗燒錢!他需要雄厚的資金應付哈密戰場。
眼下大部分資金投入作坊的生產,西班牙人的單子可不能怠慢了。還要靠他們套取新大陸的情報!西班牙人交易的白銀來自新大陸的開采,白白換得大明的物資,朱厚照能不眼紅?
哈密戰場的錢從哪裏湊?
當然是……鹽商口袋!
在兩個月亮世界,朱厚照真的是一個老實人。勤勤懇懇工作,不敢奢望天上掉餡餅。死死捏著錢,沒敢加入迴報豐厚的理財產品。但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他對金融詐騙的套路略有耳聞。
騙子利用人的貪欲騙取不義之財。大部分情況下,騙子先會假冒各種各樣的官方身份,以獲取受騙人的信任。
朱厚照是什麽身份,他哪需要假冒!
在韓文到戶部上任之前,朱厚照讓許進給他弄出100萬假鹽引。假鹽引無論是紙張,還是款式、印章,都與真正的鹽引一模一樣。都是戶部出來的,能不一樣嘛!
唯一的不同在於,假鹽引沒有在戶部登記在冊。
賣鹽是一本萬利的事。因此朱厚照並沒有在假鹽引上做任何標注。隻要拿到河套,他都會讓人支鹽。鹽引隻是商人事先付了窩本而已,拿鹽的時候又不是白拿的。
他沒有賣鹽的許可證,朝廷也會允許不在管轄之內的河套賣鹽。賣給超支鹽引,是河套唯一賣鹽的機會。朱厚照絕對不會錯過。
一百萬引還不夠啊!
在皇帝爹敲打了壽寧侯之後,朱厚照假惺惺的微服上門,用1引6錢4厘的窩本原價買下壽寧侯手上的三十五萬鹽引。
壽寧侯其餘的鹽引已經出手。或者說,已經高價放利出去。朱厚照也沒計較,念在皇帝爹的麵子上,提醒壽寧侯放出去的就別拿迴來了。壽寧侯身邊日夜有東廠監視。朱厚照並不怕他給鹽商透露消息。況且皇帝爹下狠心敲打,張皇後也沒有幫腔,壽寧侯這次是真的怕了。
用同樣的辦法從慶雲侯手上買迴五萬引。太皇太後性子護短,沒舍得罵自家弟弟。慶雲侯還抱著最後撈一票的打算,手裏捏著大量超支鹽引,打算在價高的時候出手。對此,朱厚照隻能笑眯眯恭賀他心想事成。
手上有真假鹽引一百四十萬引,足夠他做一場大局。
首先是把輿論抄起來了。這一步根本無需他的人出手。《鹽引條例》一出,鹽商死死盯著京師動向。朱厚照給出的補償條件比原先的更豐厚。每引支取時不但少花三兩,並且省下了一大筆運費。在外流通的超支鹽引,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又上浮了一成。
見時機差不多,朱厚照又主動放出利好消息。比如安排小鹽商到青土城,上交鹽引留下送貨地址。車船行真的把鹽送上門。同樣的賣價,鹽商少了三成的成本。
民間又傳出小道消息,說拍下長蘆鹽場三年的采鹽權,至少需要50萬兩!50萬兩永久買下鹽場不虧,但隻能開采三年絕對血虧。
超支鹽引又悄悄漲了。
漲了一成半的時候,朱厚照安排人買下市麵是所有流通的鹽引。漲到二成的時候,一邊放出10萬假鹽引,一邊買入真鹽引引起搶購。漲到三成的時候,放出20萬假鹽引。
朱厚照本不想這麽早放出假鹽引。誰讓他手頭沒銀子!40萬引窩本花了26萬,抄高鹽引又用了20萬兩。本錢是挪用囚牛商行的貨款和員工工資款,一個月內必須還迴去。
於是,鹽引在曆經一個月的震蕩後,從每引1兩,漲到了每引1兩3裏。比窩本高了一倍。
進入4月後,鹽商們發現朝廷大夫削減了新的鹽引發放。首先,權貴們受了一次打壓,不敢打鹽引的主意。其次,朝廷缺打仗的銀子,想要讓采鹽權買個好價格。再次,新上任的戶部尚書韓文認為市麵上的鹽引太多,需要市場消化一段時間。
不開鹽引,鹽商們就不支取鹽。沒有支取,鹽戶們拿不到工錢。鹽商們試圖發動鹽戶鬧事,逼得朝廷出鹽引。可沒想到,朝廷竟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囚牛商行暗中收購鹽戶煮出來的鹽。
新鹽引拿不到,超支鹽引的價格又往上浮動。
天氣迴暖,宮裏停了供暖。養好傷的黃獻避著人,在火爐上把典膳局昨日熬好的雞湯熱了熱。再用熱水泡了碗芝麻糊。
朱厚照一大早起來打了一套五禽戲。把東西全吃了之後,又讓黃獻給他煮了兩個雞蛋。絕對是天然草雞蛋,營養豐富!畢竟是寒食節,他也不好大張旗鼓的讓人給他做熱食。吃冷東西不利於養生。
自從在頭發裏發現一根羊毛,還以為是白發,把他嚇得夠嗆。即便是一場虛驚,也讓他引起重視,開始了長久的養生生涯。
“小爺,錦衣衛送來西北急件。”段聰道。
“念。”
“西北方發現金帳汗國殘餘勢力。”
朱厚照舒了口氣:“搞半天,原來火炮來自於金帳汗國。”
程敏政一行人在東天山遭遇強大的火力攻擊。幸虧他早就派人在東天山偷偷挖銅礦,建起了完備的工事。突襲之下,死傷人數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韃靼人常在草原上奔馳,他們的優勢在於行蹤不定,極少用到火炮之類的大型火器。突然之間擁有火器,嚇得朱厚照差點改了所有的計劃。震驚程度絕對不亞於誤以為自己有白頭發!
莫斯科公國聯合克羅地亞擊潰了金帳汗國,但金帳汗國還有一部分殘部在苦苦支撐、意圖複國。畢竟距離太遠,朱厚照沒有心思關心他們的去向。沒成想他們竟然勾結了達延汗!難不成韃靼還能幫金帳汗國複國?!
還不如求大明呢!
朱厚照也不會小瞧金帳汗國殘餘的勢力。當初元帝國繼承宋朝的火器後發揚光大。而大明隻顧著嚴防死守,並沒有發展火器。從伍善從前方得到實戰情報,兩國之間的火器威力相差無幾。
不過金帳汗國已是昨日黃花,拚後勤和武備絕對不是大明的對手。
但現在,他們針對上了太子府。他倒不怕,隻不過打仗燒錢!他需要雄厚的資金應付哈密戰場。
眼下大部分資金投入作坊的生產,西班牙人的單子可不能怠慢了。還要靠他們套取新大陸的情報!西班牙人交易的白銀來自新大陸的開采,白白換得大明的物資,朱厚照能不眼紅?
哈密戰場的錢從哪裏湊?
當然是……鹽商口袋!
在兩個月亮世界,朱厚照真的是一個老實人。勤勤懇懇工作,不敢奢望天上掉餡餅。死死捏著錢,沒敢加入迴報豐厚的理財產品。但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他對金融詐騙的套路略有耳聞。
騙子利用人的貪欲騙取不義之財。大部分情況下,騙子先會假冒各種各樣的官方身份,以獲取受騙人的信任。
朱厚照是什麽身份,他哪需要假冒!
在韓文到戶部上任之前,朱厚照讓許進給他弄出100萬假鹽引。假鹽引無論是紙張,還是款式、印章,都與真正的鹽引一模一樣。都是戶部出來的,能不一樣嘛!
唯一的不同在於,假鹽引沒有在戶部登記在冊。
賣鹽是一本萬利的事。因此朱厚照並沒有在假鹽引上做任何標注。隻要拿到河套,他都會讓人支鹽。鹽引隻是商人事先付了窩本而已,拿鹽的時候又不是白拿的。
他沒有賣鹽的許可證,朝廷也會允許不在管轄之內的河套賣鹽。賣給超支鹽引,是河套唯一賣鹽的機會。朱厚照絕對不會錯過。
一百萬引還不夠啊!
在皇帝爹敲打了壽寧侯之後,朱厚照假惺惺的微服上門,用1引6錢4厘的窩本原價買下壽寧侯手上的三十五萬鹽引。
壽寧侯其餘的鹽引已經出手。或者說,已經高價放利出去。朱厚照也沒計較,念在皇帝爹的麵子上,提醒壽寧侯放出去的就別拿迴來了。壽寧侯身邊日夜有東廠監視。朱厚照並不怕他給鹽商透露消息。況且皇帝爹下狠心敲打,張皇後也沒有幫腔,壽寧侯這次是真的怕了。
用同樣的辦法從慶雲侯手上買迴五萬引。太皇太後性子護短,沒舍得罵自家弟弟。慶雲侯還抱著最後撈一票的打算,手裏捏著大量超支鹽引,打算在價高的時候出手。對此,朱厚照隻能笑眯眯恭賀他心想事成。
手上有真假鹽引一百四十萬引,足夠他做一場大局。
首先是把輿論抄起來了。這一步根本無需他的人出手。《鹽引條例》一出,鹽商死死盯著京師動向。朱厚照給出的補償條件比原先的更豐厚。每引支取時不但少花三兩,並且省下了一大筆運費。在外流通的超支鹽引,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又上浮了一成。
見時機差不多,朱厚照又主動放出利好消息。比如安排小鹽商到青土城,上交鹽引留下送貨地址。車船行真的把鹽送上門。同樣的賣價,鹽商少了三成的成本。
民間又傳出小道消息,說拍下長蘆鹽場三年的采鹽權,至少需要50萬兩!50萬兩永久買下鹽場不虧,但隻能開采三年絕對血虧。
超支鹽引又悄悄漲了。
漲了一成半的時候,朱厚照安排人買下市麵是所有流通的鹽引。漲到二成的時候,一邊放出10萬假鹽引,一邊買入真鹽引引起搶購。漲到三成的時候,放出20萬假鹽引。
朱厚照本不想這麽早放出假鹽引。誰讓他手頭沒銀子!40萬引窩本花了26萬,抄高鹽引又用了20萬兩。本錢是挪用囚牛商行的貨款和員工工資款,一個月內必須還迴去。
於是,鹽引在曆經一個月的震蕩後,從每引1兩,漲到了每引1兩3裏。比窩本高了一倍。
進入4月後,鹽商們發現朝廷大夫削減了新的鹽引發放。首先,權貴們受了一次打壓,不敢打鹽引的主意。其次,朝廷缺打仗的銀子,想要讓采鹽權買個好價格。再次,新上任的戶部尚書韓文認為市麵上的鹽引太多,需要市場消化一段時間。
不開鹽引,鹽商們就不支取鹽。沒有支取,鹽戶們拿不到工錢。鹽商們試圖發動鹽戶鬧事,逼得朝廷出鹽引。可沒想到,朝廷竟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囚牛商行暗中收購鹽戶煮出來的鹽。
新鹽引拿不到,超支鹽引的價格又往上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