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中沒有興王封號”是何意?
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蔡震重複道:“就藩與湖廣安陸州的的興王失蹤了。”
“本王怎麽不記得宗室有興王。宗令,要不你迴去翻玉牒查實一下?”朱厚照放緩語調、咬字清晰,唯恐蔡震還聽不出言下之意。
“興……怎麽……玉……牒?”蔡震結巴了。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蔡震求助地看向同僚。
奉天殿上的同僚們一個比一個呆滯。
還陷在弘治帝重病打擊下沒迴神的壽寧侯,又挨了一記悶棍。難道因為他不是進士,所以聽不出暗藏的玄機嗎?其他皇親國戚縮著頭什麽都不敢說。尤其是和興王往來密切的慶雲侯,根本不敢向朱厚照的方位張望。
“本王念在今日是年後上朝的第一日,宗令或許還沒睡醒。就不追究宗令的胡言亂語。下一個議題!劉首輔可有要事啟奏?”朱厚照笑容可掬地掠過興王的話題。
被點名的劉健本來有很多事情要上奏。比如工部“被廢棄”的氣囊和鼓風機、丟失的點火器,青土城外流出去的火藥方子。還有出現在京師燃放煙花的雇傭兵,偽裝成六十以上老叟打算隨機應變的白蓮教信徒等。這一切隨著消失的興王而失去意義。
“乾清宮、坤寧宮、端本宮被毀,開春後需同時重建。銀子和木材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湊齊。是否擇一宮殿先重建?”劉健馬上提及了其他事。
朱厚照不在意地搖搖頭:“這事朝廷別管了,本王會想辦法解決。”
東廠在興王府找到了十六年前宮裏消失的黃金,加上興王府的財富,足夠同時重建三殿。過年期間出借銀子讓貧苦百姓能買幾件禦寒之物,等天氣迴暖,有一批做工抵債的勞工。
戶部窮的他都看不上那點銀子!
“戶部總是叫窮總不是辦法。未時初刻,內閣、戶部主事及以上官員到文華殿,本王要與你們好好聊聊,指點一下你們。”朱厚照麵帶鄙夷衝著侶鍾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厚照除了金融理念和眼界,其他方麵肯定不是老狐狸們的對手。朱厚照卯上了戶部,打算用三把火把戶部燒的浴火重生。
受到巨大衝擊的百官們暈暈乎乎,除了劉健誰都沒再開口。原本新年第一場朝會除了三跪九叩大禮參拜皇帝走個流程,也不會談什麽朝廷大事。再說了,天下還有比皇宮遇襲更大的事嗎?太子不主動提,他們也識相地不提。
“既然諸位無事可奏,那本王說兩句。”朱厚照背著手走下平台。
因為他個字比大部分官員矮,見他下來,所有人立刻低頭。
“本王做事喜歡先做規劃。希望在二月初一大朝的時候收到各部新年計劃表。”朱厚照走到劉健身邊,“規劃有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之分。超過一年才能完成的屬於長期規劃,歸內閣管理。如南方治水、北方防旱。”
朱厚照停留在馬文升身邊:“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吏部責任重大。馬尚書應該知道,本王不喜歡任用無能之輩。”
“兵部要計劃的事多了去。擬定新驛路、整訓軍隊、武學的教育、火器改良,還要防備韃靼、安南、土魯番等邊界的異動。最重要的是,查清楚為何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幾次三番鬧造反!是當地官府無能,還是當地衛所無能。”朱厚照笑眯眯看向劉大夏。劉大夏是個有趣的小老頭。他願意多提點幾句。“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望周知。”
劉大夏躬身聽命。
聽到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英國公為首的武官躁動不安。
朱厚照翻翻白眼:“腦子不夠用就別多想。在本王心裏,沒什麽文官、武官的分別。隻有英才和庸才的區別。世上哪有什麽事能非黑即白的,隻有偏科的說法。不管是文職還是武職,都要選用適合的人。朝堂上找不到本王需要的人才,本王不介意從內廷和民間尋找。”
朱厚照的內心獨白引來了齊刷刷的關注目光。朱厚照臉上掛著似有若無的笑容,顯得與百官們特別疏離。朱厚照才不管文官、武官內心的波動,他堅持他的看法。想要改變他的看法,至少得有超越兩個月亮世界的知識積累。
以攝政王的身份亮相的朱厚照,讓百官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太子身上既有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敢衝敢撞、不守規矩的特點,也有一雙看破迷障的慧眼。太子不好相與,也不好忽悠。
瞟向奉天殿的鍾漏,朱厚照見時辰不早,該去陪皇帝爹用午膳。他直接略過禮部、工部和戶部,走到刑部尚書閔珪麵前。
“有一個問題憋在本王心中兩年,一直困擾著本王。本王每當想起,總會牽腸掛肚、夜不能寐。本王時常追悔莫及,當初為什麽不問!如今本王大權在握,本王迫不及待地想問閔尚書……”
閔珪瞬間汗毛倒立。太子這語氣似乎應該去問年輕貌美的女子,怎麽來找他這個七十多歲的糟老頭?
劉健神情戒備,生怕太子使什麽幺蛾子。今日發生太多事,他怕再來一個衝擊,他得病退了。
朱厚照清了清喉嚨:“根據《問刑條例》第一條‘凡軍民諸色人役,及舍餘審有力者,與文武官吏、監生、生員、冠帶官、知印、承差、陰陽生、醫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令運炭、運磚、納料、納米等項贖罪’。本王如果殺了看不順眼的人,真的隻要納米就能贖罪是嗎?閔尚書應該知道,本王手上不缺糧食。”
試想一下在兩個月亮世界花錢就能抵償刑事犯罪,甚至連死刑都能免。世界就會是有錢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兩個月亮世界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法律,大明竟然有贖刑!
“殿下,贖刑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尚書·舜典》記載‘金作贖刑’,秦漢時期……”閔珪心慌地辯解。
“夠了!”朱厚照嗬斥,“堯舜時期‘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施行偶婚,男子、女子都可以有多個伴侶。閔尚書是不是也想嚐試一下堯舜的風俗?時代在進步!元朝四大汗國都快滅光了,還提什麽堯舜!”
“退朝。父皇一定是被爾等氣病的。想氣本王?信不信本王先把你們氣死!”朱厚照拂袖而去。
攝政王露臉的第一天,大朝不歡而散。
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蔡震重複道:“就藩與湖廣安陸州的的興王失蹤了。”
“本王怎麽不記得宗室有興王。宗令,要不你迴去翻玉牒查實一下?”朱厚照放緩語調、咬字清晰,唯恐蔡震還聽不出言下之意。
“興……怎麽……玉……牒?”蔡震結巴了。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蔡震求助地看向同僚。
奉天殿上的同僚們一個比一個呆滯。
還陷在弘治帝重病打擊下沒迴神的壽寧侯,又挨了一記悶棍。難道因為他不是進士,所以聽不出暗藏的玄機嗎?其他皇親國戚縮著頭什麽都不敢說。尤其是和興王往來密切的慶雲侯,根本不敢向朱厚照的方位張望。
“本王念在今日是年後上朝的第一日,宗令或許還沒睡醒。就不追究宗令的胡言亂語。下一個議題!劉首輔可有要事啟奏?”朱厚照笑容可掬地掠過興王的話題。
被點名的劉健本來有很多事情要上奏。比如工部“被廢棄”的氣囊和鼓風機、丟失的點火器,青土城外流出去的火藥方子。還有出現在京師燃放煙花的雇傭兵,偽裝成六十以上老叟打算隨機應變的白蓮教信徒等。這一切隨著消失的興王而失去意義。
“乾清宮、坤寧宮、端本宮被毀,開春後需同時重建。銀子和木材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湊齊。是否擇一宮殿先重建?”劉健馬上提及了其他事。
朱厚照不在意地搖搖頭:“這事朝廷別管了,本王會想辦法解決。”
東廠在興王府找到了十六年前宮裏消失的黃金,加上興王府的財富,足夠同時重建三殿。過年期間出借銀子讓貧苦百姓能買幾件禦寒之物,等天氣迴暖,有一批做工抵債的勞工。
戶部窮的他都看不上那點銀子!
“戶部總是叫窮總不是辦法。未時初刻,內閣、戶部主事及以上官員到文華殿,本王要與你們好好聊聊,指點一下你們。”朱厚照麵帶鄙夷衝著侶鍾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厚照除了金融理念和眼界,其他方麵肯定不是老狐狸們的對手。朱厚照卯上了戶部,打算用三把火把戶部燒的浴火重生。
受到巨大衝擊的百官們暈暈乎乎,除了劉健誰都沒再開口。原本新年第一場朝會除了三跪九叩大禮參拜皇帝走個流程,也不會談什麽朝廷大事。再說了,天下還有比皇宮遇襲更大的事嗎?太子不主動提,他們也識相地不提。
“既然諸位無事可奏,那本王說兩句。”朱厚照背著手走下平台。
因為他個字比大部分官員矮,見他下來,所有人立刻低頭。
“本王做事喜歡先做規劃。希望在二月初一大朝的時候收到各部新年計劃表。”朱厚照走到劉健身邊,“規劃有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之分。超過一年才能完成的屬於長期規劃,歸內閣管理。如南方治水、北方防旱。”
朱厚照停留在馬文升身邊:“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吏部責任重大。馬尚書應該知道,本王不喜歡任用無能之輩。”
“兵部要計劃的事多了去。擬定新驛路、整訓軍隊、武學的教育、火器改良,還要防備韃靼、安南、土魯番等邊界的異動。最重要的是,查清楚為何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幾次三番鬧造反!是當地官府無能,還是當地衛所無能。”朱厚照笑眯眯看向劉大夏。劉大夏是個有趣的小老頭。他願意多提點幾句。“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望周知。”
劉大夏躬身聽命。
聽到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英國公為首的武官躁動不安。
朱厚照翻翻白眼:“腦子不夠用就別多想。在本王心裏,沒什麽文官、武官的分別。隻有英才和庸才的區別。世上哪有什麽事能非黑即白的,隻有偏科的說法。不管是文職還是武職,都要選用適合的人。朝堂上找不到本王需要的人才,本王不介意從內廷和民間尋找。”
朱厚照的內心獨白引來了齊刷刷的關注目光。朱厚照臉上掛著似有若無的笑容,顯得與百官們特別疏離。朱厚照才不管文官、武官內心的波動,他堅持他的看法。想要改變他的看法,至少得有超越兩個月亮世界的知識積累。
以攝政王的身份亮相的朱厚照,讓百官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太子身上既有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敢衝敢撞、不守規矩的特點,也有一雙看破迷障的慧眼。太子不好相與,也不好忽悠。
瞟向奉天殿的鍾漏,朱厚照見時辰不早,該去陪皇帝爹用午膳。他直接略過禮部、工部和戶部,走到刑部尚書閔珪麵前。
“有一個問題憋在本王心中兩年,一直困擾著本王。本王每當想起,總會牽腸掛肚、夜不能寐。本王時常追悔莫及,當初為什麽不問!如今本王大權在握,本王迫不及待地想問閔尚書……”
閔珪瞬間汗毛倒立。太子這語氣似乎應該去問年輕貌美的女子,怎麽來找他這個七十多歲的糟老頭?
劉健神情戒備,生怕太子使什麽幺蛾子。今日發生太多事,他怕再來一個衝擊,他得病退了。
朱厚照清了清喉嚨:“根據《問刑條例》第一條‘凡軍民諸色人役,及舍餘審有力者,與文武官吏、監生、生員、冠帶官、知印、承差、陰陽生、醫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令運炭、運磚、納料、納米等項贖罪’。本王如果殺了看不順眼的人,真的隻要納米就能贖罪是嗎?閔尚書應該知道,本王手上不缺糧食。”
試想一下在兩個月亮世界花錢就能抵償刑事犯罪,甚至連死刑都能免。世界就會是有錢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兩個月亮世界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法律,大明竟然有贖刑!
“殿下,贖刑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尚書·舜典》記載‘金作贖刑’,秦漢時期……”閔珪心慌地辯解。
“夠了!”朱厚照嗬斥,“堯舜時期‘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施行偶婚,男子、女子都可以有多個伴侶。閔尚書是不是也想嚐試一下堯舜的風俗?時代在進步!元朝四大汗國都快滅光了,還提什麽堯舜!”
“退朝。父皇一定是被爾等氣病的。想氣本王?信不信本王先把你們氣死!”朱厚照拂袖而去。
攝政王露臉的第一天,大朝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