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刹”是一群朱厚照豢養的暴力機器。放出去個個都是當殺手的料。每個“鬼刹”成員加入前會得到等值500兩銀子的賣身錢。如果戰死就是白死。活下來每月能領俸祿、拿獎金。挨過十年或者受傷致殘,可以留在東番島養老。


    所以“鬼刹”的成員非常自愛。他們上了戰場對阻擋在麵前的敵人毫不留情。軍隊要顧及軍令,士兵要忍受無能的將領以及一係列扯後腿的事,但“鬼刹”不用。


    汪莫下達命令、發下補給,“鬼刹”完成任務。中間怎麽處理任憑大家自由發揮。“鬼刹”是一個群體,又是各自為戰。關係好的會湊在一起,相互守護。獨行狼會像幽靈一樣在戰場上神出鬼沒。像養獒犬一樣的培養下,“鬼刹”自動選出最合適的頭目。


    每一場戰鬥,“鬼刹”總會有人死亡。未必死於敵手,有可能是被自己人嫌棄拖後腿處理掉。久而久之,“鬼刹”團體的戰鬥力驚人。比大明任何一支正規軍隊都兇殘。


    如果蕭敬帶領的遠征軍對抗不了葡萄牙人。朱厚照打算把“鬼刹”擴大到兩萬人,和葡萄牙人死拚。蕭敬勝了最好。“鬼刹”可比西廠更可怕。人數一多,朱厚照擔心別人會害怕他。


    瓊州落後,哪怕衛所裏都沒有幾把像樣的火銃,縣衙裏也隻有幾把還過得去的鋼刀。資助黎族起義軍的權貴們留了個心眼,給錢給人,就是沒有提供兵器。不論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還是哪些被軍隊淘汰出來的人,在“鬼刹”麵前能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沒什麽差別。在火藥與兇殘的進攻之下,儋州縣城很快被破防。


    把縣城裏的反抗者殺得血流成河之後,汪莫沒有停留,帶著“鬼刹”返迴船隻消失在海上。他們從淩晨上岸,摸著夜色返迴船上,一天的時間解決了儋州。讓久攻不下的朝廷兵馬顏麵無存。


    “鬼刹”在海上獲得足夠的休息後,又出現在瓊州西海岸,起義的大本營中。他們上岸後搶走鄰近村子的糧食,隻傷了反抗的百姓,極少殺人。沒了糧食可是大事。西海岸人心惶惶,不少人開始後悔支持起義軍。起義軍被神出鬼沒的海盜們搞得頭疼欲裂,始終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朝廷兵馬也摸不清“鬼刹”的底。他們想借機反攻。集結軍隊分5路征剿,結果大跌眼鏡。在丟下3000多條性命後,敗退。


    陣前督戰的李東陽麵露冷色。手忙腳亂的反賊竟能埋伏在5路征剿的必經之地。


    有人泄露軍情!當地兵馬已不可用。李東陽連夜給朝廷去信,提議調動兩廣兵馬消滅起義軍。


    -------------------------------------


    朱厚照派出“鬼刹”,摸清了瓊州反軍的虛實。一場突襲損失了329名成員。相當於損失167萬兩!當初很多人要了物資,實價雖沒有那麽多,但也是一大筆物資。


    朱厚照放棄武力奪迴瓊州的計劃。一邊彈劾兵部、五軍都督府荒廢軍隊訓練、鎮壓反軍不力。再次把瓊州的局勢推上浪尖。


    與此同時,他調動剛下海的新船到瓊州朝廷控製區收購棉花。收來的棉花送到急需棉花的江南。然後……封鎖整個瓊州。


    把“鬼刹”當軍隊浪費,用來封鎖海島更適合不過。


    “殿下,民間缺棉花。”這次換成戶部尚書侶鍾找來。


    劉健頭疼朱厚照手下又多了一支有能力奇襲儋州的神秘武裝。派人調查東番,初步得到的結果讓他更加頭疼。當皇帝的不在乎一座遠離內陸的島嶼。當太子的隻要是土地都想要!劉健需要時間自愈,短時間內不準備見朱厚照。


    朱厚照笑眯眯問:“缺棉花還是缺布?”


    侶鍾一愣:“都一樣。”


    “不一樣。”


    因為海貿停止,囚牛商行的倉庫內還存著大量布匹沒有出手。朱厚照讓剛上任的大掌櫃陳雲之分批售出手頭的棉布,暫時緩解了市麵上的用布需求。


    緊接著,東番島揭開神秘麵紗,歡迎江南布商們參觀荒島。囚牛商行能給參觀荒島之人優先解決棉花原料問題。


    東番島就在朝野上下猝不及防之間出現在大家麵前。


    “東番島不比瓊州小。”


    “瓊州能種的東番也能種!”


    “東番的土地少說有萬傾了吧?”


    “如果種上三季稻,光東番一地能收多少糧食!”


    《京報》停刊,《大明報》不輕易報道他的消息,朱厚照也隻能讓東番在商人口中發酵。


    正在大家圍繞東番討論的時候,“鬼刹”又頻繁出現在西海岸,再一次搶走了沿海漁村的糧食。反軍隻要救援,他們繼續搶。瓊州被圍,外麵的物資進不來。秋收剛結束,大批糧食賣到島外。反軍的糧食早晚坐吃山空。


    沿海對“鬼刹”防不勝防。很多沿海的村子人去樓空。“鬼刹”就去更遠些的村子搶劫。隻要遇到激烈的反抗,“鬼刹”必定會殺人。不反抗,隻搶糧食而已。反複一個月,當地黎族已經不敢輕易反抗。


    黎族甚至提出用棉花換迴糧食。“鬼刹”成員表示:聽不懂你們說什麽!


    都以為朱厚照會想辦法從瓊州把棉花弄出去。結果遲遲等不到他動作。


    一直拖到了十二月底過年前,布商們才收到遲來的棉花。百姓們也終於能在過年前做一件棉襖新衣或者弄一套棉被。


    “這些棉花是哈密的?”


    “還有土魯番!”


    “天啊!那裏也能種棉花!難怪棉花跌價了。”


    “棉花便宜,我們合起來買棉花織布吧?”


    過年期間不能下地,布價貴了、棉花降價,於是各地每家每戶再次響起了織機聲。


    當織布坊出品的布匹價格無法保持低位時,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複蘇。海貿斷了,囚牛商行不再收購他們的布。布商傻眼了!一時之間不知道是繼續關停作坊,還是繼續生產。


    這麽一搞,棉花和布匹的價格急劇下跌。


    瓊州百姓哭爹喊娘。黃道婆曾流落到瓊州府的崖州,向黎族學習紡織技術。黎族婦女向來擅長紡織。他們的棉花和織出來的布賣不出去,放在手上一日一個價。瓊州府開始出現缺糧,糧食漲價。讓他們可怎麽活!


    瓊州這個年肯定是過不好了。


    “大棒已經把人敲暈了。是時候給胡蘿卜。”朱厚照給李東陽去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